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 平=S /t =(V t +V o )/2(定义式)2.无时间的公式 V t 2 -V o 2=2as4.末速度V t =V o +at6.关于位移公式S =V o t + at 2/27.加速度a=(V t -V o )/t 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 ):m/s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V t ):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 )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 /s=3.6K m /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 -V o )/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 =gt3.下落高度h=gt 2/2(从V 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 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7个推论:1、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秒末、2秒末速度比1:2:3:…:n2、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秒内、2秒内位移比1:4:9:…:n 23、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位移比1:3:5:…:2n-14、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位移时间比23:12:1-- 5、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速度V t/2=V 平=(V t +V o )/26、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中点速度V s/2=[(V o 2 +V t 2)/2]1/2 7、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公式 ΔS=aT 2三、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 ≈10 m/s 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 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 :劲度系数(N/m ) X :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 :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 1m 2/r2 G=6.67×10-11N ·m 2/kg 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 1Q 2/r 2 K=9.0×109N ·m 2/C 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 q E :场强N/C q :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 I Lsin θ θ为B 与L 的夹角 当 L ⊥B 时: F=B I L , B //L 时: F=09.洛仑兹力f=qVB sin θ θ为B 与V 的夹角 当V ⊥B 时: f=qVB , V//B 时: f=0 注:(1)劲度系数K 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5。
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
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
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
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
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
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 2。
末速度Vt=Vo—gt (g=9。
8m/s2≈10m/s2)3。
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²-Vo²=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²{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年夜全之迟辟智美创作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年夜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其实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其实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年夜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年夜小和物体上各部份运动情况的不同是否为可以忽略的主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参考系(A)(1)物体相对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动,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植物体,选取分歧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分歧的.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来源根基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获得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空中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空中作为参照系.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暗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暗示.因此,位移的年夜小即是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年夜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植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年夜小是分歧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年夜小才相等.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动的物理量.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暗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即是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年夜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元制中,速度的单元是(m/s )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植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界说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BA B C图2-1-1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植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年夜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五、匀速直线运动(A)界说: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8、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年夜小和路程相等.六、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暗示位Array移,以横轴暗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由图可以获得速度的年夜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标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七、加速度(A)(1)加速度的界说:加速度是暗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即是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界说式(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动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八、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1、实验步伐:(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罕见计算:(1图2-5(2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v t =v o +at (减速:v t=v o -at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 o t+at 2/2(减速:s=v o t-at 2/2)4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十一、自由落体运动(A )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暗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发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年夜小在地球上分歧处所略有不,在地球概况,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年夜,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不同其实不年夜.(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v t=gt.H=gt2/2,v t2=2gh第二章相互作用力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自力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年夜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发生的两个作用效果.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依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⑵依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二、重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的各个部份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份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②一般物体的重心纷歧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纳悬挂法.3.重力的年夜小:G=mg三、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⑵发生弹力必需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弹力的年夜小与弹性形变的年夜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年夜,弹力越年夜.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容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四、摩擦力(1 ) 滑动摩擦力说明:a、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年夜于G;也可以即是G;也可以小于Gb水平有关,与接触面积年夜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无关.(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f m为最年夜静摩擦力,与正压力年夜小范围: O<f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发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发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⑵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F21图1-5-1中较年夜的那个力同向.平行四边形定章: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暗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暗示合力的年夜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求为F1、F2的夹角)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F1 +F2(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3) 合力可以年夜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即是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坚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坚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年夜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 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肯定年夜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肯定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年夜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纳正交分解,必有:F 合x = F 1x + F 2x + ………+ F nx =0F 合y = F 1y + F 2y + ………+ F 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第三章 牛顿运动三定律 第四章 力学单元制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元关系.基本单元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元;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元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元叫做导出单元.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元作为基本单元,与其它的导出单元一起组成了力学单元制.选用分歧的基本单元,可以组成分歧的力学单元制,其中最经常使用的基本单元是长度为米(m ),质量为千克(kg),时间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2.表达式: F 合= ma 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发生加速度4.力的单元的界说: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发生1m/s 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 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年夜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发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 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坚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年夜小的唯一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发生加速度的原因为秒(s ),由此还可获得其它的导出单元,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元制.第五章 机械能和能源 :θcos Fs W =(用来计算恒力的功)(1)功的正负那时︒=90θ,0=W ,暗示力对物体不做功.这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当0≤θ<90时,0>W ,即力对物体做正功.动力 当90°<θ≤180°时,0<W ,即力对物体做负功 .阻力(2)功是标量(3)功的两个不成缺少的两个因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二. 功率(1)公式:①tW P =,这是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功率;②P FV =.当v 是瞬时速度,P 是瞬时功率;当V 是平均速度,P 是平均功率.α是F 与V 方向间的夹角. (2)发念头铭牌上的额定功率,指的是该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年夜输出功率.其实不是任何时候发念头的功率都即是额定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可在零和额定值之间取值.发念头的功率即是牵引力的功率,FV P =.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发念头的力F 跟运转速度成反比.(3)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功率是标量.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动;(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动)弹力的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动;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动2、动能和势能:动能: E k 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3、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即是物体动能的变动(增量).= E k2一E k1公式: W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减k增公式: mgh五、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实验步伐①将纸带压在重锤上,从复写纸的下方穿过限位孔②用手提住纸带,并使纸带竖直,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③翻开电源开关,等打点稳定后,松手使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④换一条纸带重复1、2、3步伐⑤在打好的纸带中选用第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2mm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运算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2—h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直线,才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v2/2—h图线的斜率即是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六、能源、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转移过程的方向性:(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坚持不变.(2)人类利用能源年夜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煤和石油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3)能量耗散:人类使用的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不会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使用,这种现象叫能量耗散.能量的耗散现象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现象的方向性.第六章曲线运动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θ)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v x = v o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2竖直分速度:v y= g ty= V oo=V yoy时间由y ty决定)2、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向心加速度:f2 R 向心力:F= ma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第七章经典力学的成绩与局限一、万有引力定律(A)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年夜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2.其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仍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r为球心之间的距离.)3.适用条件: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计算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4.历史知识: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正确性,并测定了引力常量G.二、人超地球卫星(A)、宇宙速度(A)1.人造地球卫星(1)研究方法: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2)卫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3)轨道半径越年夜,卫星的运行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年夜.2.宇宙速度(A)(1)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需达到的最小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年夜运行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飞行器克服地球的引力,离开地球束缚的速度,是在地球上发射绕太阳运行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的飞行器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值为:________.(3)第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在空中附近发射一个物体,使它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需达到的速度.其值是_________.三、经典力学的成绩与局限(A)1.经典力学的局限和任何理论一样,经典力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有它的适用范围.(1)从低速到高速——狭义相对论:(2)从宏观到微观——量子力学:(3)从弱引力到强引力——广义相对论:2.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适用于宏观世界;适用于弱引力情况.对高速运动、微观世界、强引力情况,经典力学与实际情况不同很年夜,不再适用.第八章电场1、电荷、元电荷、电荷守恒(A)(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丝绸_摩擦过的_玻璃棒_带正电荷,用_毛皮__摩擦过的_硬橡胶棒_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排斥_,异种电荷相互_吸引_.电荷的几多叫做电荷量_,用_Q_暗示,单元是_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暗示.(2)用_摩擦_和_感应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缔造_电荷,也不能_消灭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转移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不变_,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A)(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其中×109 N﹒m2/C23、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电场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电场_发生的.(2)电场强度(场强)①界说: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②公式:E=F/q_由公式可知,场强的单元为牛每库③场强既有年夜小_,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3)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电场线的疏密水平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暗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即电场方向.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线分布)4、静电的应用及防止(A)(1)静电的防止: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等.避雷针利用_尖端放电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发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2)静电的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等.5、电容器、电容、电阻器、电感器.(A)(1)两个正对的靠得很近的平行金属板间夹有一层绝缘资料,就构成了平行板电容器.这层绝缘资料称为电介质.电容器是容纳电荷的装置.(2)电容器贮存电荷的本事年夜小用电容暗示,其国际单元是法拉(F).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正对面积、两板间距离和电介质的性质有关,正对面积越年夜,电容越年夜,板间距离越年夜,电容越小.(3)若把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则它能起到隔直流和通交流作用.(4)电阻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用电阻R来暗示.工作时满足欧姆定律,电能全转化为内能.(5)电感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其原理为“自感作用”.6、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年夜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7、电势能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年夜地为电势能和零点.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其实不年夜.而经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动.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动的数值即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动的依据.8、电势、电势差⑴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年夜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致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⑵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力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⑶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等势面的特点:(a)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b)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c)规定: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年夜,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何电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决定..9、电场中的导体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而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两个端面呈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⑵静电平衡:发生静电感应的导体两端面感应的等量异种时,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停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a)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在导体的内部中断.(b)导体是一个等势体,概况是一个等势面.(c)导体概况上任意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概况垂直.(d)导体断带的净电荷全部份布在导体的外概况上.10、电容(1)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2)电容:暗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事.a C即是Q与U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年夜小是由电容器自己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几多无关.b此式计算)(3)对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Q、E、U、C的讨论时要注意两种情况:a 坚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 不变b 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Q不变(4(5)C由电容器自己决定.对平行板电容器来说C取决于:(6)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极板上电压的变动罕见的有两种基本情况:第一种情况:若电容器充电后再将电源断开,则暗示电容器的电量Q为一定,此时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将随电容的变动而变动.第二种情况:若电容器始终和电源接通,则暗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V为一定,此时电容器的电量将随电容的变动而变动.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基秘闻同:先分析受力情况,再分析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平衡、加速或减速,是直线还是曲线),然后选用恰当的规律解题.(2)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两点:a 要掌握电场力的特点.如电场力的年夜小和方向不单跟场强的年夜小和方向有关,还与带电粒子的电量和电性有关;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处处是恒力;在非匀强电场中,同一带电粒子在分歧位置所受电场力的年夜小和方向都可能分歧.b 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基本粒子:如电子、。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表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 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 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 t2 -V o2=-2g 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了世界的运行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的重点公式,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 * 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 = m * 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 = -F2,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作用力。
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为:E = 1/2 * m * v^2,其中E代表物体的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5. 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公式为:W = F * d * cosθ,其中W代表做功,F代表力,d代表力的作用距离,θ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二、能量部分1.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为:E = 1/2 * m * v^2,其中E代表物体的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2. 势能公式:物体的势能等于其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公式为:Ep = m * g * h,其中Ep代表物体的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公式为:Ei = Ef,其中Ei代表初始机械能,Ef代表最终机械能。
4. 压力公式:压力等于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
公式为:P = F / A,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力,A代表力作用的面积。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材料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A BCAB C图2-1-1(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表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效推论V t2-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标的目的,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gt (g=9.8≈10m/s2 )3.有效推论V t2 -V o2=-2g 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标的目的,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标的目的速度V x= V o2.竖直标的目的速度V y=3.水平标的目的位移S x= V o t4.竖直标的目的位移S y)=gt2/25.运动时间t=(2S y/g)1/2 (凡是又暗示为(2h/g)1/2)6.合速度V t=(V x2+V y2)1/2=[V o2+(g t)2]1/2合速度标的目的与水平夹角β: t gβ=V y/V x=gt/V o7.合位移S=(S x2+ S y2)1/2 ,位移标的目的与水平夹角α: t gα=S y/S x=gt/2V 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凡是可看作是水平标的目的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标的目的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²-Vo²=2as4。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
实验用推论Δs=aT²{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
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
瞬时速度.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
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
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s=Vot—gt2/2 2。
末速度Vt=Vo—gt (g=9。
8m/s2≈10m/s2)3。
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
(完整版)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大全
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一、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沿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外力方向一致。
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的直线的方向上。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事变化、同时消失、性质总相同。
对于每一个作用,总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与之相反;或者说,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的,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二、开普勒三大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三、热力学三大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如果一个系统与环境孤立,那么它的内能将不会发生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适用于物体对外做功,向外界散热和内能减少的情况,因此在使用:△U=-W+Q时,通常有如下规定:①外界对系统做功,W>0,即W为正值。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W<0,即W为负值。
③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即Q为正值④系统从外界放出热量,Q<0,即Q为负值⑤系统内能增加,△U>0,即△U为正值⑥系统内能减少,△U<0,即△U为负值第一类永动机是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大全
一、物理定律
1、泰勒定律:在物体遭遇弹性变形时,变形量与力成正比。
2、佩里-马丁斯定律:窄管中流动的粘性液体的流率与管管壁粘度之
和成反比。
3、佩里-马斯特斯定律:流动在管道内的非粘性流体的流率与其管道
壁粘度之和成正比。
4、流体定律:流体的流速和密度成正比。
5、气体定律:流动的气体的温度、压强和体积成正比。
6、牛顿第二定律:物体通过外力改变其运动状态时,速度的变化与
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7、爱因斯坦定律: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力与它加速度的平
方成正比。
8、质量-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和能量在宇宙中是守恒的。
9、平衡定律:物体在外力的总作用下,物体的位置处于力平衡状态,无论它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10、运动定律: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量与其速度的乘积相等,又称
平行公式。
二、物理定理
1、热定理:热量的变化等于它的加热源和放热器之间的差值。
2、牛顿第三定理:外力的矢量和是等于受力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3、叶斯定理:气体在完全和均衡的状态下,温度、压强和体积之间成正比。
4、电磁定理:电磁感应强度是由施加外力的电荷的大小和移动速度决定的。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v =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A BC A B C 图2-1-1(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五、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8、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六、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1)位移图象(s-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七、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0t V V t-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 Tυ+= (2)2C B CD BC a T T υυ--==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 (减速:v t =v o -at ) 2.2o t v v v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 o t+at 2/2(减速:s=v o t-at 2/2) V/m .s -1t/s O -10 10 20 V 1 V 2 15 10 5 • • • • • •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49.62.77.40 图2-54位移推论公式:2202t S a υυ-=(减速:2202t S a υυ-=-)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 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四、自由落体运动(A ) 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 t =gt .H=gt 2/2,v t 2=2gh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三、弹力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1 2 3 46 5 0 V/m ·t/s 2 3 45 1678 ② ①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四、摩擦力(1 ) 滑动摩擦力: N F f μ=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1F 和2F 在同一条直线上①1F 、2F 同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的方向一致②1F 、2F 反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b.1F 、2F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θCOS F F F F F 2122212-+=(θ为F 1、F 2的夹角) O F 1 F 2 F 图1-5-1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 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 合x = F 1x + F 2x + ………+ F nx =0F 合y = F 1y + F 2y + ………+ F 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第四章 牛顿运动三定律二、力学单位制 一、牛顿运动定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表达式: F 合= ma 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 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产生1m/s 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 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 的应用 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