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_植株的生长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
七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特别是对植物生长的深入了解。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实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缺乏兴趣,教师应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植物生长为主题,结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生物学基本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责任感。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探究任务,如:“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观察指标等。
3.各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练习,500字
4.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水分、温度等,并学会分析这些因素对植株生长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教学设计
3.介绍植物的主要组织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以及它们的功能。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则负责运输养分,支撑植物体;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花、果实和种子则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植物的生长过程有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5.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植株生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将你们的观察记录下来,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分享彼此的发现。”
2.知识梳理: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知识导图。导图应包括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主要组织结构、生理作用等关键知识点。
“通过绘制知识导图,希望你们能够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3.实践探究:请同学们分组进行一次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例如观察种子发芽的条件、探究光合作用等。实验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组织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运用探究教学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利用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生物植株生长教案

初中生物植株生长教案

初中生物植株生长教案
教学内容:植株的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株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株生长的影响因素
3. 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
2. 影响植株生长的因素
教学难点:
1. 生长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
2. 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推测植株生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植株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来引入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 植株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茎叶发育、花果结实、种子成熟。

2. 影响植株生长的因素:光照、水分、温度、土壤营养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可以设置不同实验组,分别控制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观察植株生长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各因素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植株生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何更好地促进植株生长。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并写出关于植株生长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植株生长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3.2.2植株的生长教案(1)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3.2.2植株的生长教案(1)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株的生长”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一节内容。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在合适的条件下,幼苗将继续长大,因此,本节接着“种子的萌发”,继续阐述“植株的生长”。

要完整理解种子发芽后是怎样形成植株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本节主要阐述地下部分幼根的生长和地上部分芽怎样发育成枝条,接着还阐述了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幼根的生长”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已经长出根毛的萌发种子、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根据观察的结果绘制根尖的结构图并描述根尖各区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来理解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通过观察龙眼枝条来了解芽跟枝条之间的关系,以及芽跟花之间的关系。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认识无机盐对植株生长的重要性。

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缺乏含氮、含磷、含钾无机盐所表现的症状。

另外,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析,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而认同农业生产活动中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2.说明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的观察、资料阅读、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提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关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合理施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3.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4.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5.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二)教学难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四、教学策略播放“植物由种子萌发到长成幼苗”的视频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将学习“植株的生长” 内容。

植株的生长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案植株的生长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株的生长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株的生长教案1教师寄语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能描述枝条的发育过程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能力目标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无机盐,学会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

2、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1、探究根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2、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以及植物的生长所需无机盐的种类。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和的无机盐。

二、导入新课种子萌发后,长出了幼嫩的根、茎、叶,那么,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三、合作探究(一)幼根的生长阅读课本96页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进行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你的探究实验中,应选择什么样的根?2、当几位同学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怎样处理?3、从记录数据中发现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你会发现,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的细胞。

这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

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断补充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的细胞。

5、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阅读课本P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欣赏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请分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成的?2、用横线连接,表示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通过阅读课本P98页第3、4自然段并结合课前的调查结果分析回答:1、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的补充哪些营养物质?植物是如何获得这些营养物质的?2、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3、施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四、拓展创新1、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植株的生长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植株的生长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植株的生长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植株的生长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植株的生长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学设计根靠根尖向前生长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量和体积的大小。

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后找出很伸长最快的部位。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

方案二:演示抽拉活动教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仔细观察,最后概括描述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

方案三:观察教师板画的芽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描述。

方案四:先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的CAI课件,然后在黑板上将叶芽的各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的图用粉笔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芽的结构及相应的枝条图。

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组织学生连出相对应部分。

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1.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2.缺少无机盐时的症状:3.合理施肥的意义方案一:观察甲、乙、丙、丁4瓶中分别培养的菜豆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二:观察生长正常的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的录像,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三:看书自学,观察教师出示的几株幼苗,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5篇范文)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5篇范文)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2.说明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3)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3.教学难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四、教学课时1学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道种子萌发的复习题过渡: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会萌发,具体过程如下:(观看视频:植株的生长)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展示幼苗照片,幼苗又是如何变成成苗的呢?(展示照片)这就要进行植株的生长了,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一节的内容: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大家先看96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板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定植株和吸收水、无机盐。

黑麦的根是如何长得这么发达的呢,其他植物的根又是如何生长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幼根的生长(板书:一、幼根的生长)上一节课,大家做了种子萌发的实验,种子萌发后,长出来的根也是幼根,(展示幼根照片)幼根中,生长得最快的结构是什么?学生回答:根尖教师:现在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或者你们自己之前做的实验材料,看看有没有找到根尖结构。

要找根尖,我们先明确根尖的部位,大家对着你所培养的幼苗,对照老师展示的照片,找出根尖的部位。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展示根尖部位,提问填空题学生活动:回答教师小结:要找出根尖部分,关键在于找到根毛,根毛着生区及其以下部分就是根尖。

幼根长得最快的部位是根尖,根尖中到底有什么结构可以让它快速生长呢?大家认真观察课本97页的照片,思考老师的几个思考题:1、根尖_____部位的细胞较小且排列紧密,_____部位的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_____部位的细胞上下端的大小不一样。

2、根尖_____部位有输导组织,_____部位有分生组织。

植株的生长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案教案一:目标:了解植株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能正确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段生动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植株的生长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株成长、开花结果等。

b. 介绍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解释它们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观察实验:a. 选择几盆相同品种的植物,放置于不同条件下(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等),进行观察实验。

b. 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叶片大小、茎的高度等。

c. 结果分析: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总结规律。

4. 总结与展示:a. 让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并归纳出对植物生长有利和不利的条件。

b.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共同讨论。

5. 提问互动:a. 提出几个关于植株生长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和交流。

b.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展开讨论。

6. 拓展延伸:a.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对其生长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小研究报告。

b.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培植方法,如水培、土培等,比较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7. 总结回顾:a.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强调植物生长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b. 指出继续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培养对大自然的爱与关怀。

教案二: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掌握植物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和部分细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a. 介绍植物的基本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b. 解释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并说明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观察实践: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变化。

b. 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茎的高度、花的开放情况等指标,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的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的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2、说明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调查与访谈,学会与他人交流,并能有意识的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植株的生长,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和保护生命的美好情操。

2、通过植株的生长过程的学习认同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3、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四、课前准备教师:有关根尖的结构,芽的结构的资料,准备幻灯片。

学生:收集根尖的结构,芽的结构和植株生长时所需无机盐的种类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根尖的结构根是如何生长的导入新课:一粒种子萌发后,如果具备了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后,就会萌发成一株幼苗,幼苗再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那么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种子萌发时,胚跟首先发育成根,那么幼根又是如何伸长的呢?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根尖的结构。

指导学生自学和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动脑,互相质疑,讨论解答。

对学生存在的疑惑,组织讨论解答,全班进行交流、归纳总结。

通过播放幻灯片指导学生区分根尖的四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变化。

指导学生区分根尖的四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变化。

提醒学生区分根尖的四部分,辨别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

和学生共同讨论和归纳总结根是如何生长的。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种子萌发的过程,并积极思考幼苗是怎样长大的。

小组同学在课堂上通过自学和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一,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各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观察幻灯片上根尖的结构图,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

植株的生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植株的生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植株的生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株的生长需要的条件2.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掌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4.了解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二、教学内容1. 植株的生长条件•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水分条件•空气条件•土壤条件2.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衰老3. 植物的营养物质需求•光能•水分•矿物元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4. 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春天的生长特点•夏天的生长特点•秋天的生长特点•冬天的生长特点三、教学重点1.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2.掌握植物生长过程3.了解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教师对植物的生长现象进行实际演示,让学生理解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

2.讲解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植物所需的营养和生长条件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条件与过程,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五、教学步骤1. 植株的生长条件1.1 演示实验•使用两个相同的植物,让一个植物处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另一个植物处于缺光的环境下。

•使用两个相同的植物,让一个植物处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下,另一个植物处于过低或过高的温度环境下。

•使用两个相同的植物,让一个植物处于适中潮湿环境下,另一个植物处于过于干旱的环境下。

1.2 讲解•我们可以通过植物的生长实验,看出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环境。

•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适宜的温度可促进植物的呼吸、代谢等正常生理活动,适当的水分可维持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合适的空气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氧气,适当的土壤可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2. 植物的生长过程2.1 演示实验•基于种子的生长实验:用一颗豌豆种子为例,展示它从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春季观察植物生长:在春天进行田野观察活动,学生观察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衰老等生长过程。

2.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衰老五个阶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案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株的生长课标要求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课标解读1.《植株的生长》是“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内容。

课标要求:(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即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芽中有分生组织,不同部位的分生组织分别发育成幼嫩的茎、叶和芽,即新的枝条。

并且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加;根的生长是根尖的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即能解释绿色植物为什么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靠体内的水分维持形态、运输无机盐,水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另外,植物的生活需只有弄清叶芽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与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为后续知识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3.“植株的生长”这一现象学生在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的,是学生熟悉的,但是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不一定明白。

因此在此部分的教学中,依托观察“根尖的生长”的实验,通过观察“叶芽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根和茎叶的发育和生长。

植株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引导同学对比分析无机盐缺乏时植物的状态,明确各种无机盐的作用。

(续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根尖的结构及功能;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运用资料分析等方法得出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尝试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学生分工协作的意识;认同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过程;叶芽的发育及其与枝条对应的发育关系;植株生长所需无机盐相关资料的分析。

难点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杨树的枝条(带有叶芽和花芽),芽发育成枝条的视频,培养好的小麦或绿豆的幼根、根尖的永久装片、放大镜、培养皿、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教学设计
1.判断题:判断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是否正确。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解释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3.填空题:补充完整植物生长过程的相关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植物生长过程的关键环节,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思考作业: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b.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c.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温度、土壤等。
3.实践作业:让学生尝试在家中种植一种植物,如豆芽、蒜苗等,并记录种植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植物生长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鼓励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如调查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以学生身边的植物为例,如教室窗台上的绿植、学校花园里的花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够不断地生长壮大?它们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种子,长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兴趣基础。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测量植株高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原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观察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名师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名师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核心素养:
本节通过观察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根的功能。

再结合幼根的生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株生长的内在机理,明确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植株的生长》预习任务和《植株的生长》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教学设计
课堂检测:
展示名师训练试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卡答题,通过即时反馈的答题结果选学生进行作答分析或者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课堂反馈-《植株的生长》”
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设计--《植株的生长》”。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下。

)课堂小结:
我们研究了种子的萌发,了解了根的重要作用,一株小苗破土而出,当绿色装扮了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其中又蕴含什么奥秘,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促使着这一切的发生,让我们以一个生物学科小科学家的身份下节课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

生物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
【生】顶芽和侧芽。
【师】叶芽的结构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将来分别发育成枝条的哪一部分?
【生】由幼叶、芽轴和芽原基组成。芽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6分钟)
【师】无论是根的生长还是茎的生长,都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物质,阅读课本98页,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是如何得到的?
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芽的结构和发育;
2.理解并记忆根尖的结构及幼根的生长过程。
3.掌握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教学重点
1.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
2.芽与枝条对应的发育关系。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师】通过对幼根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幼根是如何生长的?
【生】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师】解决实际问题:
移栽花草,特别是比较大的树木,为何要带土移栽,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生】带土移栽可以避免伤害幼根,确保植株吸水,有利于植株成活。
一、温故互查(4分钟)
【师】提问:
1.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2.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有哪些?
3.简单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4.怎样计算发芽率?
【生】二人小组互相叙述
二、激情导课 出示课题(1分钟)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那么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哪些结构生长最快?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植株的生长 教学设计-2020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株的生长 教学设计-2020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习。
一、幼根的生长
植株的生长一般包括地下部分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地下部分主要是根的生长,特别是幼根的生长,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地上部分主要是枝条的发育。首先来探讨幼根的生长。
【想一想,议一议】黑麦的根约有1400万条。如果一根根连接起来,全长达600千米。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万千米。精确计算表明:这株黑麦所有的根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你能说出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吗?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图,并了解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通过显微观察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分析幼根不断生长的原因。
动画展示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吸收水分的简单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练一练】观察根尖各部分结构,并将对应的细胞图填写在方框里。
整理本节所学主要知识点,完善笔记,建立知识框。
五、随堂小测
1.在植物的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
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试回答下列问题:
巩固学习成果,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提问: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呢?
播放演示实验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造成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明显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2.请分析: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三种无机盐及其功能,缺乏症等,进而认识到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有关内容。

初一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模板8篇

初一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模板8篇

初一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模板8篇初一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模板8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四、课时安排__五、教学过程引入学生阅读P58。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

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基本不变板书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复原)板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提示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株的生长教学案例
钱利琼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沉闷,概念比较多,主要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抽象概念,学生很容易走神,所以这节课我把每个知识点都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也学到了知识,印象较深刻,这样课堂不觉沉闷,而且时间在看动画、影片中很容易渡过了。

对于最后的科学技术社会介绍的无土栽培,这个知识点学生较感兴趣,因为他们对这个知识有点了解,但对于为什么无土也可以栽培不是很明白,对这个问题讲解完后可以就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让学生举行一次小小的辩论比赛,使他们更注意身边科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