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4.1复习笔记
14.1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
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是一个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的角色尤为重要。
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其发展的规律。
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以陈帼眉为代表的一派心理学理论,专注于幼儿教育的心理层面。
一、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而闻名。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涉及幼儿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心理发展过程。
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
在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学前儿童心理学强调了幼儿社会认知、情绪发展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在这个阶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青少年心理学是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着身心变化、自我认同、性别角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探索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二、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者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和课程,并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幼儿的社会认知和情绪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家庭和社区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
在青少年教育中,教育者可以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变化和需求,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教育者可以借助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三、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挑战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幼儿心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二、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1. 学习目标: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2. 教学内容:感知觉、注意力、记忆、语言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3. 教学活动:讲解、实例展示、小组讨论、游戏体验。
三、第三章:幼儿情绪情感发展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教学内容:幼儿情绪情感的种类、表达方式和调节能力。
3. 教学活动:讲解、情境模拟、小组讨论、情绪体验活动。
四、第四章:幼儿社会性发展1. 学习目标: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关键期。
2. 教学内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道德意识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五、第五章:幼儿个性发展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教学内容:个性特征、性格形成和个性差异。
3. 教学活动: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个性测试。
六、第六章:幼儿的言语发展1. 学习目标: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包括发音、词汇、句子结构等方面。
2. 教学内容: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言语障碍的处理。
3. 教学活动:讲解、语音练习、词汇游戏、故事讲述、小组讨论。
七、第七章:幼儿的游戏与发展1. 学习目标:掌握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
2. 教学内容:游戏的类型、功能、发展阶段,以及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运用游戏。
3. 教学活动:游戏观察、游戏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设计。
八、第八章:幼儿的教育方法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蒙氏教育、华德福教育等。
2. 教学内容:幼儿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环境创设,以及教育计划的制定。
3. 教学活动:教学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育计划设计、实地考察。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一、教学内容1. 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2. 情绪调控的方法与策略3. 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应对幼儿情绪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情绪调控的方法与策略。
2. 教学重点: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白板、黑板、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幼儿在园所中可能遇到的情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2)介绍情绪调控的方法与策略。
(3)阐述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幼儿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情绪调控的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① 情绪丰富,但不稳定② 情感需求高③ 情绪表达方式单一2. 情绪调控的方法与策略① 认知重构② 情绪宣泄③ 情绪转移④ 情绪感染3. 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① 关注幼儿情感需求③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2)请举例说明情绪调控的方法与策略。
(3)结合实际,谈谈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例:当幼儿遇到挫折时,可以采用认知重构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看待挫折,调整情绪。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理论,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
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当人的本我欲望受到 压抑时,会采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 保护自我,如否认、投射、升华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 务和危机,成功解决危机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它涉及到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整合。
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该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同时,还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难度,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
05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Chapter
攻击性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包括身体 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等。
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协商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幼儿语言和思维能 力的发展。
激发情感和创造力
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 乐、满足和成就感。
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01
家庭氛围的影响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紧张、
冷漠的家庭氛围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问题。
02 03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有助 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质,而专制、溺爱的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幼 儿依赖、自卑等问题。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幼儿心理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优越的经济条件可 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2
主要研究3-6岁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学习特点和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往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对此很少涉及,因此可以说本书将是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突破性成果。
具体而言,该书较全面地阐述了幼儿的学习与教育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幼儿学习的相关理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幼儿学习的动机、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以及对幼儿学习的评价。
除此之外,本书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新进展,探讨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的问题,论述了作为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他人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心理素质与专业成长等问题。
作者:陈帼眉姜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07ISBN:9787303086481查看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学习理论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经典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第二节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第四节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第一节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第二节0-3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第三节3-6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第四章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幼儿学习的动机及其有效激发第二节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第五章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第一节重视幼儿的学习的个别差异第二节幼儿学习中的个别差异第三节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第六章幼儿社会性学艺与教育第一节社会性概述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第五节幼儿社会行为的评定第七章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与培养第八章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学第九章幼儿园办及管理与环境创设第十章幼儿学习的评价第十一章幼儿教师心理主要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学科。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三大变量P6①幼儿学习者(幼儿)②幼儿教育者(教师)③环境与教学(环境)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4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限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P7①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科学地研究与阐释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揭示规律)②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形成理论)③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作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有效控制与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实践)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代表作,主要教育思想年代代表人代表作主要教育思想萌芽期:18世纪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卢梭《爱弥尔》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幼儿发展的独立性,自然教育思想福禄培尔确立“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这一教育原则儿童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游戏是幼儿活动本能的表现形式之一,最能表现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幼儿是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其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重视幼儿感官教育初创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贝雷特&英格曼【直接教学方案(行为主义教学派)】创建贝—英学前教育方案,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直接教学模式。
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种特定情境中行为的改变,它源于个体在这一情境中反复的实践经验,这种改变不是学习者自然发生的,不是因成熟或个体状态的某种因素而导致的暂时的改变”奥苏贝尔【认知主义教学方案】“奥苏贝尔方案”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学前阶段儿童习得的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凯米—德弗里斯【建构主义幼儿教育模式】以“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①能动性原则;②充实性原则;③结构化原则;(详见P11)海伊/斯科普以“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①个体智能的发展有可以预见的序列;②儿童逻辑推理的发展与背后的认知结构密不可分【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围绕幼儿学习所经历的一系列“关键经验”创设学习环境】发展期:20若井邦夫《幼儿教育心理较为全面的阐释了幼儿学习世纪80年代至今学》与教育的问题①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识;②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详见P12-14)第二章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23①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②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③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28(一)主要思想:关注幼儿的学习潜能及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P28(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的需求,如饥饿、口渴、求食、睡眠等;②安全需要:指获得安全感,避免威胁的需求;③爱与从属需要:寻求温暖和友好的关系,包括被他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等;④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和声望;⑤自我实现需要: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马斯洛指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1)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7章,主要内容包括幼儿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发展、幼儿自尊心的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以及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掌握自尊心培养的方法。
2. 掌握幼儿情绪调节的技巧,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发展、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幼儿自尊心的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案例教材。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心情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心理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讲解自尊心培养的方法。
a. 教师讲解理论知识。
b. 学生分享身边的实例,加深理解。
c. 教师展示PPT,结合图片和案例进行讲解。
3.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a. 教师讲解情绪调节技巧。
c. 教师组织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调节。
4.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a. 教师讲解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影响。
b. 学生分享身边的心理健康案例,进行分析。
5.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设计一个幼儿情绪冲突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对。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发展2. 幼儿自尊心的培养3.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4.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分析一个幼儿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有效的幼儿情绪调节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2. 学生反思:自己对幼儿自我意识、自尊心、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3个人”人教育人成人人(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四、什么是心理学心:心思、思想、感情理:规则、规律心理学——psychology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第2版教学大纲
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第2版教学大纲摘要:一、幼儿心理学概述二、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1.幼儿的注意2.幼儿的感觉和知觉3.幼儿的记忆4.幼儿的想象5.幼儿的言语6.幼儿的思维7.幼儿的情绪和情感8.幼儿的意志9.幼儿的社会性发展10.幼儿个性的发展三、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正文: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幼儿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心理发展过程,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幼儿(0-6岁)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本学科涉及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社会性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幼儿心理发展的奥秘。
二、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1.幼儿的注意: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对于鲜艳的颜色、动听的声音和有趣的事物较为敏感,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方面。
2.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尚未完全发育,对事物的认知具有模糊性。
他们逐渐学会区分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并能够辨别不同的事物。
3.幼儿的记忆:幼儿的记忆具有短时性和直观性,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形象和动作。
通过不断的训练,幼儿的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的想象: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善于通过想象创造自己的世界。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会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发挥创造力。
5.幼儿的言语:幼儿的言语发展迅速,他们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想法。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6.幼儿的思维: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通过观察、感知、操作等方式进行思考。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幼儿逐渐学会逻辑推理和判断。
7.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幼儿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
他们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懂得根据情境调整情绪。
8.幼儿的意志:幼儿的意志力较弱,容易受到诱惑。
通过教育和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和坚持性。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陈帼眉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学前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
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具有相同的实质,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脑的机能(1)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现象,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研究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①大脑具有记忆的功能,过去的经历在刺激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后又重新呈现出来。
②大脑前额叶与人的个性和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2)研究证明,儿童的心理是儿童大脑活动的产物。
①没有儿童的脑,即使有充分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也不能形成儿童的心理。
②出生时大脑不正常的儿童,也不能产生正常儿童的心理。
比如,脑性瘫痪,即出生前或产期发生脑部疾病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智力低下、视觉障碍等症状。
2.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人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根源。
儿童见过汽车,头脑中才有了汽车的形象;吃过苦药,才知道苦的滋味。
(2)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是一种反映,是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形成心理的过程。
3.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有能动性学前儿童的心理不是对周围环境和教育的机械反映,它在反映过程中有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性。
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依赖着大脑和客观现实。
他们的心理活动都是在这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幼儿教育心理学陈帼眉教材
幼儿教育心理学陈帼眉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在幼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陈帼眉教授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这个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幼教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教材概述陈帼眉教授撰写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总结。
教材内容全面且权威,被广泛地应用于幼儿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实践中。
教材采用了系统化的结构,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等内容。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幼儿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认知、情感、社会互动等各个方面能力的逐渐形成与发展。
陈帼眉教授在教材中详细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教材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理和规律,为幼儿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用于观察、分析和评估幼儿心理发展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这些方法对于了解幼儿内心世界、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健康与否以及幼儿教育效果的评估及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陈帼眉教授的教材深入剖析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通过教材的学习,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具科学性地了解和了解幼儿,为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为关键和敏感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发期。
陈帼眉教授的教材对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如焦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方法。
了解心理问题的早期迹象和干预策略对于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材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陈帼眉教授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幼教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干预措施,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加入书架
登录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6.1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4.1 复习笔记
•14.1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需要看完本书未购买的章节手动确认购买。
学前心理学(陈帼眉-)详细资料整理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成熟期:0—18岁学前时期:0—6岁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1、学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开端。
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2、发展过程并非孤立进行,受遗传,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1、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一)发展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
1、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2、心理的发生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的心理)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技能的发育的科学。
1、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2、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2、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1、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幼儿教育心理学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科学,它关注幼儿在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来引导他们的成长。
一、幼儿心理发展阶段1. 学前阶段(0-3岁)学前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他们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等感知途径来认识世界,同时形成了依恋和信任的基础。
2. 学龄前阶段(3-6岁)学龄前阶段是儿童的探索和自主发展的时期。
他们开始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发展。
3. 学龄阶段(6-12岁)学龄阶段是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他们逐渐进入学校环境并开始接受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原则1. 以儿童为中心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
教育者应当尊重和关心每个儿童的需求和差异,充分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2. 鼓励主动学习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通过探索、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幼儿教育者应该提供各种机会和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 注重情感发展情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教育者应该关心和支持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关系。
4. 与家庭合作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幼儿教育者应该与家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
通过与家长交流和合作,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和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三、应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方法1. 个别化教育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个别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第2版教学大纲
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第2版教学大纲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第2版教学大纲一、引言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幼儿心理发展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增进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幼儿教育和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2. 掌握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它们解释幼儿行为和心理问题;3. 能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和干预措施;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幼儿行为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1.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2. 幼儿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3.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1. 心理认知过程及其在幼儿中的发展;2. 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智力发展;3. 幼儿的幻想、观念和符号运用。
第三章幼儿情绪与社会发展1. 幼儿的情绪体验和表达;2. 幼儿的情绪调节和认知情绪评价;3. 幼儿的社会认知、亲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
第四章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1. 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发展;2. 幼儿的性别认同和性别发展;3. 幼儿的道德发展和社交融入;4. 幼儿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3. 课后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做笔记或撰写小论文;4. 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和实践能力。
五、参考教材陈帼眉,《幼儿心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是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第2版教学大纲的内容,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增进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幼儿教育和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课程内容包括概述、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情绪与社会发展、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等几个重要方面。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标准教案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第七章“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第二节“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详细内容涉及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调节的策略以及情感教育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2. 掌握情感调节的策略,提高幼儿情感素养。
3. 学会运用情感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情感与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感调节策略的应用与情感教育方法的实践。
教学重点: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幼儿情感冲突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调节策略及情感教育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情感教育案例,设计相应的情感教育方法。
5. 小组汇报与讨论(15分钟)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设计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分享心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幼儿情感教育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幼儿情感发展及其教育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幼儿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提高情感教育实践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本教案中,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关于幼儿情感冲突的视频实现。
《幼儿心理学》教案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教研组:课程性质:开课专业:主讲教师:开课时间:幼儿心理学课程基本情况(一)授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班级:11学前教育(1)、11学前教育(2)学生人数:65人(二)学时学分:总学时36,周学时2,学分2(三)使用教材王振宇主编:《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四)教学参考书[1]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高月梅:《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陶保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学生讲授,师生互动。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网络教学,VCD,录相。
(七)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加闭卷考试。
(八)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讲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等;通过幼儿园实地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九)学习规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 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儿童期的年龄划分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3个人”人教育人成人人(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四、什么是心理学心:心思、思想、感情理:规则、规律心理学——psychology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③幼儿的心理健康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
Eg:梅州市机关幼儿园大班不要求写字。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三)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本章作业:1、教育的含义?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教学后记:本章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较多,要想让学生短时间内牢固把握好,必须举实例加以分析说明,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上课的课堂氛围及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章学习理论教学目的1、明确学习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2、理解常见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掌握各学习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的含义,常见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难点:学习理论的教学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时数:18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学习的概述(2课时)一、学习1、学习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地心理变化。
(不是行为变化,心理变化包括个体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过程。
四个基本特点:(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2)学习必须是由经验引起学习者的某种变化(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后天习得的(4)学习必须是通过练习和训练而引起的能保持一定时期的某种变化。
2、人类的学习及其特点: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之间的区别:首先,人类的学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其次,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再次,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地过程。
总结: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学生学习的特殊性理解: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作准备的。
学生学习的定义: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作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特殊认知活动。
二、学习的过程1、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把人的学习过程比拟为机器处理信息的过程四大步骤:输入—〉存储—〉操作加工—〉输出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加涅认为学习是一系列认知过程这些过程把来自环境的刺激转化为获得一种新能力所需的信息加工的几个阶段,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
加工系统又称为操作系统,它由受纳器、感觉登记器、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反应生成器和反应器构成。
执行控制系统对整个加工系统进行调解和控制&需要自我调节和控制“认知策略”预期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动机系统,不包括在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但对加工过程起定向作用。
其预期的事项通常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为学习的动机。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基础上进行简化,于 1987年提出。
学习活动始于学习者的注意;与新信息有关的储存在长时记忆(LT M)中的原有知识(B)被激活;新信息进入工作记忆系统(WM,又称 STM),并找出新信息内在联系(C);同时,原有知识和新信息产生联系(D);最后,新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E)。
“S—O—R”简式。
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便进入短时记忆系统,被激活的原有知识也进入短时记忆系统,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是梅耶学习模型的最大特点。
2、学习过程的“环状结构”理论:活动“环状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活动的结构是环状的,由以下三个基本环节组成:1)内导作用 2)同对象环节实际接触的效应过程 3)借助于返回联系修正和充实起初传入的映像。
定向环节的活动开始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包括主体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的一系列反应动作达到认知新环境,解决行为定向问题。
这一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
行为环节在定向环节的调节支配下发生,其作用主要是新环境的定向付诸实施,对动作的对象施加影响。
反馈环节是执行环节动作结果的回归式内导系统。
在实际学习中反馈两种信息,一种是来自机体效应器官活动所发生的动觉刺激(内反馈信息),来自机体效应器官活动所引起的现实变化(外反馈信息)。
反馈环节功能主要是校正行动。
3、学生学习的生成模式:美国加州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1983 年提出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
两个基本观点 1.了解主动性,人脑主动构建对输入信息的解释;2.已有经验,人们在生成所知觉事物意义时,总是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理解对学习过程的解释:1.生成指形成新知识的内在联系(文内联系)和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文外联系);2.动机指积极生成这两种联系的愿望,并且把生成联系的成效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
3.注意是指引生成过程方向的因素,它使生成过程指向有关的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4.先前经验包括已有的概念、反省认知、抽象知识和具体经验。
4、我国古代学习过程结构模式我国学者乔炳臣、潘莉娟从“知行统一”的哲学思想…两条主线:1)围绕智力因素展开。
包括学、思、习、行。
2)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
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
特点: 1)把学习过程视为一项极其复杂又完整的活动过程,建立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
2)是从中国古代优秀学习心理思想中提炼出来的成果,很多内容都经过历史的检验。
3)结构严谨,描述精确(层次纵横交错,两个循环系统)4)各阶段所占位置与排列顺序相对稳定。
三、学习的类型1、加涅加涅根据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把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8类:1.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 2.刺激反应学习-S-R 3.连锁学习-运动联想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区别不同刺激 6.概念学习-对刺激分类时,对事物抽象特征的反应 7.原理学习-概念的连锁学习 8.问题解决学习-原理学习的自然扩展,发生学习者内部。
1977年,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提出 5 种学习结果的分类:这五种学习分类又分为 3 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
1 言语信息-是什么 2智慧技能-怎么办 3 认知策略-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部分 4 动作技能-肌肉活动能力 5 态度-选择个人行为的内部状态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习分类的标准根据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分类的内容;6种不同的水平认知学习,1.认知,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情感学习五级: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技能学习七级: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行为,适应和创新;3、奥苏泊尔的知识学习分类:奥苏泊尔的知识学习分类:两个维度及其基本内容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对学习进行分类: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在意义学习理论中强调,在新命题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适当观念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新命题和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关系:1)原有知识为上位观念,下位学习2)原有知识为下位观念,上位学习3)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并列,并列结合学习。
4、我国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分类:分类标准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来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