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资治通鉴《昭侯弊裤》原文及翻译
读《资治通鉴》之成事不能靠心灵鸡汤
读《资治通鉴》之成事不能靠心灵鸡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这段着重讲了韩国、齐国、秦国的变法。
韩国用申不害变法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改革,经过十五年韩国国治兵强。
改革成功之后申不害推荐自己的堂兄被韩昭侯拒绝,申不害很不高兴,韩昭侯跟申不害说:“我像你请教治国之策,就是为了富国强兵。
现在你举荐自己的亲戚是带头破坏你自己制定的法度,我该怎么做呢?”申不害赶紧请罪并送上彩虹屁:“主上,您真的是明君啊。
”韩昭侯有一条破裤子,他没有送给别人而是让下人收起来而不是送人,下人很不理解,韩昭侯这样回答:“明君的一颦一笑都是要符合法度的。
这条裤子比我的一颦一笑更重要,所以必须得有人立功我才能赏人。
”司马光用一正一反两个故事讲了韩国使用申不害的法家的“术”来治国,第一个是突出变法的优点,但是紧接着司马光就用一条破裤子恶心申不害变法有多变态,强调这次变法是很恶心的。
齐国重用孙膑强军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但是庞涓嫉妒孙膑,于是把孙膑骗到魏国然后把孙膑的两条小腿砍掉,让孙膑成了废人。
孙膑等到齐国的外交使节出使齐国的时候偷偷见到了齐国使者,并成功说服齐国使者把他带回齐国。
孙膑到齐国之后得到田忌的欣赏,并由田忌推荐给齐王,齐威王于是以孙膑来改革军队。
当齐威王打算派兵救赵国,孙膑举荐田忌为主将,而孙膑坐在车里给田忌当参谋。
于是孙膑使用围魏救赵,在桂陵打败魏国庞涓。
齐国宰相邹忌嫉妒田忌立下赫赫战功,担心田忌会取代他,于是派人到拿着重金到街市上占卜,并对算卦的人说:“我是田忌的仆人,田将军为国出征三战三胜,现在造反,能不能成功啊?”等这跟人从算卦人那里出来,邹忌就把他逮捕,立刻就把这件事做成铁案,田忌没有机会解释,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攻打临淄,试图抓住邹忌,后战败逃到楚国去了。
司马光通过齐国军事改革虽然取得了成就,他紧接着又讲了邹忌、田忌之间的内乱,内涵齐国变法没有灵魂。
秦国用商鞅变法秦国用商鞅变法迁都到咸阳,并移风易俗,让父子兄弟分开房间居住,并集村并乡,设置县令、县丞管理,秦国共设立了三十一个县。
资治通鉴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
智果曰:“不如宵也。
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
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
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将置后,不知所立。
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
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
请曰:“以为茧丝呼?抑为保障呼?”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翻译】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初,智宣子打算立瑶为继承人。
智果说:“不如立宵。
瑶有五项优点,但有一项不足。
美髯长大是优点,射箭骑马有力是优点,技艺全面是优点,巧言善辩是优点,坚强果敢是优点,然而他非常不仁。
如果他凭借这五项优点欺凌他人,却以不仁之心行事,又有谁能忍受他呢?如果真的立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将灭亡。
”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便从智氏宗族中分出,成为辅氏。
赵简子的儿子,长子名叫伯鲁,幼子名叫无恤。
赵简子要立继承人,却不知立谁。
于是他将训诫之辞写在两块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说:“务必记住。
”过了三年,赵简子询问他们,伯鲁无法背诵那篇训诫之辞,想要找竹简,却已经丢失了。
询问无恤,他能够熟练地背诵,找竹简,却从袖中取出来呈上。
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立他为继承人。
赵简子派遣尹铎担任晋阳的地方官。
尹铎请教说:“是让晋阳成为敛取民财的地方,还是成为保卫国家的地方?”赵简子回答:“让它成为保卫国家的地方吧!”尹铎减少了晋阳的户籍。
《资治通鉴》以其详实的历史记载、严谨的编纂态度、深刻的史论,成为了我国古代史学的瑰宝。
司马光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部著作不仅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历史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79集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79集再平南越【原文】初,隆虑侯灶击南越,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隃领。
岁馀,高后崩,即罢兵。
赵佗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
东西万馀里,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白话】最初,隆虑侯周灶领兵攻击南越,当时正值酷暑潮湿,士兵之间瘟疫流行,军队无法翻山越岭。
过了一年多,吕雉去世,周灶遂撤兵。
赵佗因此用武力威胁和用财物引诱闽越、瓯越和骆越,使之归属于南越国的统治。
于是,赵佗坐拥东西万里的领地,乘坐黄屋左纛,称号礼制皆与汉朝相同。
【原文】帝乃为佗亲冢在真定者置守邑①,岁时奉祀;召其昆弟,尊官、厚赐宠之。
复使陆贾使南越,赐佗书曰:“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也,弃外,奉北藩于代。
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
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诸吕为变,赖功臣之力,诛之已毕。
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
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
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
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
’朕不得擅变焉。
今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
服领以南,王自治之。
虽然,王之号为帝。
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
愿与王分弃前恶,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白话】文帝遂为赵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的父母坟墓设置守邑,每年按时祭祀。
召来赵佗的兄弟,给他们尊贵的官位和丰厚的赏赐以作为荣宠。
再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赐书信给赵佗道:“我是高皇帝侧室所生的儿子,长期被搁置于外地,在北方代地驻守北部边境。
由于路途遥远,信息闭塞,而我又朴实愚鲁,故而没能写信问候。
高皇帝去世后,孝惠帝又去世了,高皇后临朝称制,不幸身患疾病,诸吕乘机作乱,仰赖功臣之力,将其全部诛杀。
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
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翻译原文起柔兆敦牂,尽昭阳作噩,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
应侯日以不怿。
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
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
”应侯惧,不知所出。
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
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应侯怒,使人召之。
蔡泽见应侯,礼又倨。
应侯不快,因让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
”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
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何足愿与?”应侯谬曰:“何为不可?!此三子者,义之至也,忠之尽也。
君子有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蔡泽曰:“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
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应侯曰:“善。
”蔡泽曰:“然则君之主惇厚旧故,不倍功臣,孰与孝公、楚王、越王?”曰:“未知何如。
”蔡泽曰:“君之功能孰与三子?”曰:“不若。
”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进退嬴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
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危之。
”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
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
应侯因谢病免。
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楚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
荀卿者,赵人,名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
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荀卿曰:“不然。
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昭侯弊裤》原文及翻译译文
《昭侯弊裤》原文及翻译译文《《昭侯弊裤》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昭侯弊裤》原文及翻译译文《昭侯弊裤》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昭侯有弊裤,命藏之。
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
今裤岂特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译文:韩昭侯有条破裤子,让侍从收藏起来,侍从说:“您真是太吝啬了,不赏给我们还让收起来。
”韩昭侯说:“我知道贤明君主珍惜一举一动,一皱眉头,一个笑脸,都是有感而发。
现在这裤子比皱眉笑脸更重要,必须等到有人立功才给。
”2、《宋史·侯可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侯可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
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
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
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
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再调华原主簿。
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
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
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韩畸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
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
与田颜为友。
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
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
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
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
《资治通鉴》第五卷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第五卷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第五卷原文及翻译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
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
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
睢佯死,卷以箦,置厕中。
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
”守者请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
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
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
”如是者三。
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
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
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
”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
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
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
”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
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
齐王南攻楚,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
《宋昭公出亡》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昭公出亡》原文及翻译译文1、《宋昭公出亡》原文及翻译译文《宋昭公出亡》原文及翻译刘向《新序》原文: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译文: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
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
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2] 解释:(1)出亡:失国后逃亡。
(2)鄙:边境。
(古今异义)(3)喟然:叹气的样子。
(4)所以:……的原因。
(5)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6)圣:圣明。
(7)侍御:侍奉君王的人,这里指侍从妃子。
(8)被:通“披”,穿上。
(9)过:过错(10)是以:因此。
(11)社稷:指国家。
(12)谄谀:奉承拍马。
(13)卒:终于。
(14)反:同“返”,返回。
[2、《宋史·宋湜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宋湜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
曾祖择,牟平令。
祖赞,万年令。
父温故,晋天福中进士,至左补阙;弟温舒,亦进士,至职方员外郎,兄弟皆有时名。
湜幼警悟,早孤,与兄泌励志笃学,事母以孝闻。
温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笺奏,词敏而丽。
温舒拊背曰:“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梓州榷盐院,就迁右赞善大夫。
宋准荐其文,拜著作郎、直史馆,赐绯。
雍熙三年,以右补阙知制诰,与王化基、李沆并命,仍赐白金五百两、钱五十万。
加户部员外郎,与苏易筒同知贡举,俄判刑部,赐金紫。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三十四原文和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三十四原文和译文起柔兆涒滩五月,至九月,不满一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五月,丁巳,炅众溃,走保南阳,贼就围之。
太常卿张垍荐夷陵太守虢王巨有勇略,上征吴王祗为太仆卿,以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兼统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
国珍,本牂柯夷也。
戊辰,巨引兵自蓝田出,趣南阳。
贼闻之,解围走。
令狐潮复引兵攻雍丘。
潮与张巡有旧,于城下相劳苦如平生,潮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巡曰:“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潮惭而退。
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
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日,至行唐,贼疲,乃退。
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
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思明,又使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馀人助思明,合五万馀人,而同罗、曳落河居五分之一。
子仪至恒阳,思明随至,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贼不得休息。
数日,子仪、光弼议曰。
“贼倦矣,可以出战。
”壬午,战于嘉山,大破之,斩首四万级,捕虏千馀人。
思明坠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折枪归营,奔于博陵;光弼就围之,军声大振。
于是河北十馀郡皆杀贼守将而降。
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
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日不敢见。
田乾真自关下来,为尚、庄说禄山曰:“自古帝王经营大业,皆有胜败,岂能一举而成!今四方军垒虽多,皆新募乌合之众,未更行陈,岂能敌我蓟北劲锐之兵,何足深忧!尚、庄皆佐命元勋,陛下一旦绝之,使诸将闻之,谁不内惧!若上下离心,臣窃为陛下危之!”禄山喜曰:“阿浩,汝能豁我心事。
”即召尚、庄,置酒酣宴,自为之歌以侑酒,待之如初。
资治通鉴周纪二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周纪二原文及翻译起癸丑(公元前368年),止庚子(公元前321年),共四十八年。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齐国出兵攻魏,占领关津。
赵国侵犯齐国,占领齐长城。
显王三年(乙卯,前366)魏、韩两国在宅阳举行会盟。
秦国在洛阳击溃了魏国和韩国的军队。
显王四年(丙辰,前365)魏国攻打宋国。
显王五年(丁巳,前364)在石门,韩、赵、魏联军大败,斩首六万人。
周献王赏赐他一件绣有悍妇图案的朝服作为奖赏。
显王七年(己未,前362)魏及时地打败了韩国和赵的军队。
秦与魏在少梁交战,魏军失败而逃。
公孙厝被俘。
龚伟死后,他的儿子苏伟即位,即魏成侯。
龚燕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即燕文公。
秦献公死后,他的儿子秦孝公继承了王位。
那时龚二十一岁。
当时黄河以东,小山以东,有六国在马庄,军队很强。
淮河与泗水流域之间,十几个小国并存,楚、魏与秦国交界。
魏修建了长城,它沿着洛水河从郑县到县。
汉中,楚国,是基础。
往南,还占有巴县和贵州中部土地。
他们对待秦国都是鄙视夷狄,强烈排斥秦国,不允许秦国与中原各国集结结盟。
于是秦孝公努力工作,广修仁术,革新政治,想让秦国强大起来。
显王八年(庚申,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说:“过去我们的先祖秦穆公,以岐、雍二地为根基,广修明德,扩充武力,向东平息了晋国的内乱,以黄河为界,向西征讨狄戎,称霸西方,开拓疆土数千里,周天子赐他为伯侯,管辖一方,各国诸侯都来庆贺,为后世子孙开创的基业可谓光大美好。
后来经过厉公、躁公、简公及出子在位时期的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丛生,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暇过问对外的事务。
尤其是韩、赵、魏三晋攻占我先君的河西地,更是国家莫大的屈辱。
我的父王献公即位后,平定边境安抚军民,迁都栎阳,筹划东征事宜,想要收复穆公时的旧地,重修穆公时的政令。
每当我想到先君未完成的志向,内心就悲痛万分。
在座的各位宾客群臣中,有人能想出富国强兵的计谋策略,我就赏赐他高官厚禄,给他分封土地。
”卫国的公孙鞅听闻秦孝公的政令,就向西来到秦国。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五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五翻译原文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凡十二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馀人皆反。
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
武帝初崩,赐诸侯王玺书。
燕王旦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
”遣幸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之长安,以问礼仪为名,阴刺候朝廷事。
及有诏褒赐旦钱三十万,益封万三千户,旦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遂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
郎中成轸谓旦曰:“大王失职,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
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旦即与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摇动百姓。
泽谋归发兵临菑,杀青州刺史隽不疑。
旦招来郡国奸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发民大猎以讲士马,须期日。
郎中韩义等数谏旦,旦杀义等凡十五人。
会缾侯成知泽等谋,以告隽不疑。
八月,不疑收捕泽等以闻。
天子遣大鸿胪丞治,连引燕王。
有诏,以燕王至亲,勿治;而泽等皆伏诛。
迁隽不疑为京兆尹。
不疑为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
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为不食。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九月,丙子,秺敬侯金日磾薨。
初,武帝病,有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马何罗等功封。
日磾以帝少,不受封,光等亦不敢受。
及日磾病困,光白封,日磾卧受印绶;一日薨。
日磾两子赏、建俱侍中,与帝略同年,共卧起。
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
及赏嗣侯,佩两绶,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与将军乎?”对曰:“先帝之约,有功乃得封侯。
”遂止。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疾苦、冤、失职者。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四原文和译文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四原文和译文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敦牂,凡十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九八年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杀,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初榷酒酤。
三月,上行幸泰山,脩封,祀明堂,因受计。
还,祠常山,瘗玄玉。
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者终无有验,而公孙卿犹以大人迹为解。
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犹羁縻不绝,冀遇其真。
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夏,四月,大旱。
赦天下。
秋,匈奴入雁门。
太守坐畏忄耎弃市。
◎天汉四年甲申,公元前九七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发天下七科讁及勇敢士,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骑六万、步兵七万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馀人与贰师会;游击将军韩说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将骑万、步兵三万人出雁门。
匈奴闻之,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兵十万待水南,与贰师接战。
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斗十馀日。
游击无所得。
因杅与左贤王战,不利,引归。
时上遣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上于是族陵家。
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
陵使人刺杀绪。
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
大阏氏死,乃还。
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
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夏,四月,立皇子髆为昌邑王。
◎太始元年乙酉,公元前九六年春,正月,公孙敖坐妻为巫蛊要斩。
徙郡国豪杰于茂陵。
夏,六月,赦天下。
是岁,匈奴且鞮侯单于死。
有两子,长为左贤王,次为左大将。
左贤王未至,贵人以为有病,更立左大将为单于。
左贤王闻之,不敢进。
左大将使人召左贤王而让位焉。
左贤王辞以病,左大将不听,谓曰:“即不幸死,传之于我。
”左贤王许之,遂立,为狐鹿姑单于。
以左大将为左贤王,数年,病死;其子先贤掸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
单于自以其子为左贤王。
◎太始二年丙戌,公元前九五年春,正月,上行幸回中。
杜周卒,光禄大夫暴胜之为御史大夫。
《资治通鉴·后梁纪》原文及译文
《资治通鉴·后梁纪》原文及译文后梁纪叔侄之争【原文】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晋王疽[1]发于首,病笃。
周德威等退屯乱柳。
晋王命其弟内外蕃汉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立其子晋州刺史存勖为嗣,曰:"此子志气远大,必能成吾事,尔曹善教导之"!辛卯,晋王谓存勖曰:"嗣昭厄于重围,吾不及见矣。
俟葬毕,汝与德威辈速竭力救之"!又谓克宁等曰:"以亚子累汝"!亚子,存勖小名也。
言终而卒。
克宁纲纪军府,中外无敢喧哗。
【注解】[1]疽:痈疽,毒疮。
【译文】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头上长了个毒疮,病情十分严重。
周德威等撤退到乱柳屯驻。
晋王李克用下令他的弟弟内外蕃汉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等人拥立他的儿子晋州刺史李存勖为嗣,并说:"这个孩子从小志向远大,定能完成我的事业。
你们可要好好教导他啊"!十九日,晋王对李存勖说:"李嗣昭被困在重围中,我来不及见到他了。
等到丧葬完毕,你与周德威等立即竭尽全力援救他"!又对李克宁等人说道:"我就烦劳你们替我照看亚子了"!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
李克用说完就死了。
李克宁治理军府极为严谨,因此内外没有人敢大声喧哗。
【原文】克宁久总兵柄,有次立之势,时上党围未解,军中以存勖年少,多窃议者,人情忷忷[1]。
存勖惧,以位让克宁。
克宁曰:"汝冢嗣也,且有先王之命,谁敢违之"!将吏欲谒见存勖,存勖方哀哭未出。
张承业入谓存勖曰:"大孝在不坠基业,多哭何为"!因扶存勖出,袭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
李克宁首帅诸将拜贺,王悉以军府事季之。
以李存璋为河东军城使、马步都虞侯。
先王之时,多宠借胡人及军士,侵扰市肆,存璋既领职,执其尤暴横者戮之,旬月间城中肃然。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全文,翻译赏析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全文,翻译赏析唐纪十一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一年(丁酉、637)唐纪十一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丁酉,公元637年)[1]五月,壬申,魏徵上疏,以为:“陛上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
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
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
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
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
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
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固无得而称焉。
夫取之实难,守之甚易,陛下能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乎!”[1]五月,壬申(疑误),魏徵上奏疏,认为:“陛下从善如流、闻过必改的精神似乎不如从前,谴责惩罚渐多,逞威发怒比过去严厉了。
由此可知富贵时不希望引来骄横奢侈,而骄横奢侈却不期而至,这并非虚妄之言。
而且当年隋朝府库仓廪的充实与户口甲兵的强盛,今日如何比得上!然而隋朝自恃富强频繁劳作以至国家危亡,我们自知贫弱与民清静而使天下安定;安定与危亡的道理,昭然若揭。
从前隋朝未发生变乱时,自己认为必然不会发生变乱;未灭亡时,自认为必然没有灭亡的危险。
故而不停地征派赋税劳役,不停地东征西伐,以致祸乱将及自身时还尚未知觉。
所以说照看自己的身形莫如使水静止如镜面,借鉴失败莫如看国家的灭亡。
深望陛下能够借鉴隋的覆亡,除掉奢侈立意俭约,亲近忠良远离邪佞,以现在的平静无事,继续施行过去的勤勉节俭,才能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的地步。
取得天下诚属困难,而守成则较为容易,陛下能够取得较难的一步,难道不能保全较容易的吗?”[2]六月,右仆射虞恭公温彦博薨。
彦博久掌机务,知无不为。
上谓侍臣曰:“彦博以忧国之故,精神耗竭,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安逸,竟夭天年!”[2]六月,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彦博去世。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①,裨益弘多。
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②,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壸③之中,刑无枉滥。
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
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
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
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
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
太子言于后日:“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
”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及疾笃,与上诀。
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言于上曰:“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
妾之本宗,因缘葭莩④,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
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
”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
”己卯,崩于立政殿。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节)[注]①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言劝善规过,诤言直谏。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作者:司马光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凡二年。
孝惠皇帝中之下◎ 太安二年癸亥,公元三零三年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
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
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
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言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
”又与特司马上官惇书曰:“纳降如待敌,不可易也。
”前将军雄亦以为言。
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乎!”朝廷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帅水军三万以救罗尚。
岱以阜为前锋,进逼德阳。
特遣李荡及蜀郡太守李璜就德阳太守任臧共拒之。
岱、阜军势甚盛,诸坞皆有贰志。
益州兵曹从事蜀郡任睿言于罗尚曰:“李特散众就食,骄怠无备,此天亡之时也。
宜密约诸坞,刻期同发,内外击之,破之必矣!”尚使睿夜缒出城,宣旨于诸坞,期以二月十日同击特。
睿因诣特诈降。
特问城中虚实,睿曰:“粮储将尽,但馀货帛耳。
”睿求出省家,特许之,遂还报尚。
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
流民大惧,李流、李荡、李雄收馀众还保赤祖。
流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东宫,荡、雄保北营。
孙阜破德阳,获B120硕,任臧退屯涪陵。
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等攻李流,涪陵民药绅等亦起兵攻流。
流与李骧拒深,使李荡、李雄拒绅。
何冲乘虚攻北营,氐苻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
荡母罗氏擐甲拒战,伯手刃伤其目,罗氏气益壮;营垂破,会流等破深、绅,引兵还,与冲等战,大破之,成、伯帅其党突出诣尚。
流等乘胜进抵成都,尚复闭城自守。
荡驰马逐北,中矛而死。
朝廷遣侍中燕国刘沈假节统罗尚、许雄等军,讨李流。
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军师,遣席薳代之。
李流以李特、李荡继死,宗岱、孙阜将至,甚惧。
李含劝流降,流从之;李骧、李雄迭谏,不纳。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三原文和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三原文和译文起柔兆阉茂,尽屠维赤奋若六月,凡三年有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公元八零六年春,正月,丙寅朔,上帅群臣诣兴庆宫上上皇尊号。
丁卯,赦天下,改元。
辛未,以鄂岳观察使韩皋为奉义节度使。
癸酉,以奉义留后伊宥为安州刺史兼安州留后。
宥,慎之子也。
壬午,加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同平章事。
甲申,上皇崩于兴庆宫。
刘辟既得旌节,志益骄,求兼领三川,上不许。
辟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欲以同幕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
推官莆田林蕴力谏辟举兵,辟怒,械系于狱,引出,将斩之,阴戒行刑者使不杀,但数砺刃于其颈,欲使屈服而赦之。
蕴叱之曰:“竖子,当斩即斩,我颈岂汝砥石邪!”辟顾左右曰:“真忠烈之士也!”乃黜为唐昌尉。
上欲讨辟而重于用兵,公卿议者亦以为蜀险固难取,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
”上从之。
翰林学士李吉甫亦劝上讨蜀,上由是器之。
戊子,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五千为前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将步骑二千为次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同讨辟。
时宿将名位素重者甚众,皆自谓当征蜀之选,及诏用崇文,皆大惊。
上与杜黄裳论及籓镇,黄裳曰:“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
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
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
陛下必欲振举纲纪,宜稍以法度裁制蕃镇,则天下可得而理也。
”上深以为然,于是始用兵讨蜀,以至威行两河,皆黄裳启之也。
高崇文屯长武城,练卒五千,常如寇至,卯时受诏,辰时即行,器械糗粮,一无所阙。
甲午,崇文出斜谷,李元奕出骆谷,同趣梓州。
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
刘辟陷梓州,执李康。
二月,严砺拔剑州,斩其刺史文德昭。
奚王诲落可入朝。
丁酉,以诲落可为饶乐郡王,遣归。
癸丑,加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同平章事。
戊午,上与宰相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拱无为,互有得失,何为而可?”杜黄裳对曰:“王者上承天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夙夜忧勤,固不可自暇自逸。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四原文和译文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四原文和译文起著雍涒滩,尽昭阳赤奋若,凡六年。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公元前一三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夏,大旱。
四月,癸未,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皆灾。
六月,甲午,霸陵园门阙灾。
秋,七月,辛未晦,日有食之。
冬,十一月,庚申,卫将军王商病免。
梁王立骄恣无度,至一日十一犯法。
相禹奏“立对外家怨望,有恶言。
”有司案验,因发其与姑园子奸事,奏“立禽兽行,请诛。
”太中大夫谷永上书曰:“臣闻礼,天子外屏,不欲见外也。
是故帝王之意,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春秋》为亲者讳。
今梁王年少,颇有狂病,始以恶言按验,既无事实,而发闺门之私,非本章所指。
王辞又不服,猥强劾立,傅致难明之事,独以偏辞成罪断狱,无益于治道。
污蔑宗室以内乱之恶,披布宣扬于天下,非所以为公族隐讳,增朝廷之荣华,昭圣德之风化也。
臣愚以为王少而父同产长,年齿不伦;梁国之富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丽;父同产亦有耻辱之心。
案事者乃验问恶言,何故猥自发舒!以三者揆之,殆非人情,疑有所迫切,过误失言,文吏蹑寻,不得转移。
萌牙之时,加恩勿治,上也。
既已案验举宪,宜及王辞不服,诏廷尉选上德通理之吏更审考清问,著不然之效,定失误之法,而反命于下吏,以广公族附疏之德,为宗室刷污乱之耻,甚得治亲之谊。
”天子由是寝而不治。
是岁,司隶校尉蜀郡何武为京兆尹。
武为吏,守法尽公,进善退恶,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元延元年己酉,公元前一二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壬戌,王商复为大司马、卫将军。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丁酉,无云而雷,有流星从日下东南行,四面燿燿如雨,自晡及昏而止。
赦天下。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
上以灾变,博谋群臣。
北地太守谷永对曰:“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则五征时序,百姓寿考,符瑞并降;失道妄行,逆天暴物,则咎征著邮,妖孽并见,饥馑荐臻;终不改寤,恶洽变备,不复谴告,更命有德。
《资治通鉴》的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的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十一》作者:司马光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 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帝宴硃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
全忠疑,不入。
帝曰:“全忠不欲来,可令敬翔来。
”全忠擿翔使去,曰:“翔亦醉矣。
”辛未,全忠东还,乙亥,至大梁。
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水军上峡攻王建夔州,知渝州王宗阮等击败之。
万州刺史张武作铁絙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鏁峡”。
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传檄合兵以讨硃全忠。
全忠以镇国节度使硃友裕为行营都统,将步骑数万击之;命保大节度使刘鄩弃鄜州,引兵屯同州。
癸丑,全忠引兵自大梁西讨茂贞等。
秋,七月,甲子,过东都入见。
壬申,至河中。
西川诸将劝王建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
建以问节度判官冯涓,涓曰:“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
今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
凤翔,蜀之籓蔽,不若与之和亲,结为婚姻,无事则务农训兵,保固疆场,有事则觇其机事,观衅而动,可以万全。
”建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守则有馀,使为吾籓蔽,所利多矣。
”乃与茂贞修好。
丙子,茂贞遣判官赵锽如西川,为其侄天雄节度使继崇求婚,建以女妻之。
茂贞数求货及甲兵于建,建皆与之。
王建赋敛重,人莫敢言。
冯涓因建生日献颂,先美功德,后言生民之苦。
建愧谢曰:“如君忠谏,功业何忧!”赐之金帛。
自是赋敛稍损。
初,硃全忠自凤翔迎车驾还,见德王裕眉目疏秀,且年齿已壮,恶之,私谓崔胤曰:“德王尝奸帝位,岂可复留!公何不言之!”胤言于帝。
帝问全忠,全忠曰:“陛下父子之间,臣安敢窃议,此崔胤卖臣耳。
”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终日沉饮,或相对涕泣。
全忠使枢密使蒋玄晖伺察帝,动静皆知之。
帝从容谓玄晖曰:“德王,朕之爱子,全忠何故坚欲杀之?”因泣下,啮中指血流。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三起上章困敦七月,尽旃蒙大荒落正月,凡四年有奇。
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公元七零零年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
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
召公卿合宴,举觞属仁杰曰:“公之功也。
”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闰月,戊寅,车驾还宫。
己丑,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峤罢为成均祭酒。
锡,峤之舅也,故罢峤政事。
丁酉,吐蕃将麹莽布支寇凉州,围昌松,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与战于洪源谷。
麹莽布支兵甲鲜华,休璟谓诸将曰:“诸论既死,麹莽布支新为将,不习军事,诸贵臣子弟皆从之,望之虽如精锐,实易与耳,请为诸君破之。
”乃被甲先陷陈,六战皆捷,吐蕃大奔,斩首二千五百级,获二裨将而还。
司府少卿杨元亨,尚食奉御杨元禧,皆弘武之子也。
元禧尝忤张易之,易之言于太后:“元禧,杨素之族;素父子,隋之逆臣,子孙不应供奉。
”太后从之,壬寅,制:“杨素及其兄弟子孙皆不得任京官。
”左迁元亨睦州刺史,元禧贝州刺史。
庚戌,以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大使,击吐蕃。
庚申,太后欲造大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
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游僧皆托佛法,诖误生人;里陌动有经坊,阛阓亦立精舍。
化诱所急,切于官征;法事所须,严于制敕。
”又曰:“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又曰:“虽敛僧钱,百未支一。
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自馀廊宇,不得全无。
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
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
阿悉吉薄露叛,遣左金吾将军田扬名、殿中侍御史封思业讨之。
军至碎叶,薄露夜于城傍剽掠而去,思业将骑追之,反为所败。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五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五翻译原文起柔兆阉茂,尽柔兆涒滩,凡十一年。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一四六年)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
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馀生。
五月,庚寅,徙乐安王鸿为渤海王。
海水溢,漂没民居。
六月,丁巳,赦天下。
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
闰月,甲申,冀使左右置毒于煮饼以进之。
帝若烦甚,使促召太尉李固。
固入前,问帝得患所由;帝尚能言,曰:“食煮饼。
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
”时冀亦在侧,曰:“恐吐,不可饮水。
”语未绝而崩。
固伏尸号哭,推举侍医。
冀虑其事泄,大恶之。
将议立嗣,固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与冀书曰:“天下不幸,频年之间,国祚三绝。
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知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详择其人,务存圣明。
然愚情眷眷,窃独有怀。
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传》曰:'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
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至忧至重,可不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
”冀得书,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
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朝臣莫不归心。
而中常侍曹腾尝谒蒜,蒜不为礼,宦者由此恶之。
初,平原王冀既贬归河间,其父请分蠡吾县以侯之;顺帝许之。
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门亭。
会帝崩,梁冀欲立志。
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
曹腾等闻之,夜往说冀曰:“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东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
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
”冀然其言,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皆曰:“惟大将军令!”独李固、杜乔坚守本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