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版)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版)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2021年资源(zīyuán)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 标
➢ 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30日公布了今年资源节约 和环境保护主要(zhǔyào)目标,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 耗比上年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 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zhǔyào)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 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7%;工 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 污水处理率到达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 达74%。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三页。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zhěngzhì)定量考核制度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定义(dìngyì) 2、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意义 3、“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

第三十页,共五十三页。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zhěngzhì)定量考核制度的定义
2、通过考核评比,能大致衡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的状况和水平,找出差距和问题,促进(cùjìn)这项 工作的深入开展;
3、可以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发 动广阔群众共同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dìngliàng)考核指标体 系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dìngliàng)考核指标体系〔必考指 标〕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环境保护目标(mùbiāo)责任制的特点
〔1〕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般以一届政府(zhèngfǔ) 的任期为时间界限,以行政单位所辖地域为空间界限;
〔2〕有明确的环境质量目标、定量要求和可分解的质 量指标;
〔3〕有明确的年度工作指标; 〔4〕有配套的措施、支持保证系统和考核奖惩方法; 〔5〕有定量化的监测和控制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课件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课件
1979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1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发
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82年2月,国务院根据环境保护法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10月,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
主要措施: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
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
2021/7/22
18
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021/7/22
19
1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
产生时期(1949—1973)
环境立法侧重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开始注意到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颁布了一些与防治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构成: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021/7/22
22
2.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政策,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 史文化遗产。”
2021/7/22
23
2.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

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81页)

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81页)

d)确保可获得EMS所需的资源;
存的核心活动。
e)就有关环境管理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理解】 1、新增条款要求,与QMS理解;
4
一、术语定义
3、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不利或有利的变化。
【理解】
1、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是因果关系。 2、给环境造成变化的结果。
如: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给厂外河水、土壤带来污染; 胶料配方调整,增加部分再生胶粉,减少天然胶使用量,节约资源; 易挥发溶剂的存储区安设的自动降温装置损害,可导致暑天高温溶剂储罐
【风险与机遇】 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利影响(机会)。
20
二、标准条款的讲解
【理解】
1、全部或部分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不利或有利的变化,为环境影响。环境因素 与环境影响是因果关系。
2、确定环境因素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典型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 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3、确定环境因素要考虑现在时、过去时;考虑计划的、新开发的或更改的;要考 虑正常状态下(雨季/旱季、夏/冬季)、紧急情况(开/停车、突发停电/水/汽);要 考虑可直接控制的,还要考虑可施加影响的(如外包过程)
12 4)组织对范围的声明可为相关方获取。
二、标准条款的讲解
4.4 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 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要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50页PPT

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50页PPT
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 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 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 史文化遗产。”
10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
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 出原则规定 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针对特定的保护 对象(例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 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
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 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总局内共设置10个职能司(厅)。
2019年10月,根据《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 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
第四章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第一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 第三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 第四节 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 第五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72年——1978年) 创建阶段(1979年——1988年) 发展阶段(1989年——2019年) 深化阶段(2019年——)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PPT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PPT

(四)三者之间区分
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对策就是大量得、丰富得、甚至 就是异想天法开律得产,生有要一由个国环家境得问最题高,就权会力有机几构个制、定几或十认个可甚。 至几百个环境对策。决策就是少量甚至就是唯一得。只有 那些在重大方向、重大问题上,由重要组织或重要人物做 出得选择与决定,才称得上就是决策。政策在具体应用时, 依据环境、对象得多样性,政策种类也就是极其多样并富 有各地特色得。
(三)环境政策
环境政策(Environmental policy):也称环境政策手段,政策 方法或政策法工律具产。生就要是由在国做家出得环最境高决权策力机之构后制,形定成或得认一可系。列 规则、制度、实施办法等,通过政策得落实与执行,实现决策 得目标(决定得落实与执行)。
环境政策有三类型:命令型与控制型,经济型与激励型,鼓 励型与自愿型。
(三)环境信息公开得作用
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行水平, 提升政府形象和政府绩效。
政府
企业
公众
①满足了遵纪守法的需要 ②在宣传自身环境形象,环境行为 和环境绩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 加强公众的环境监督能力,更好 地参与和影响环境政策的制定, 都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二)绿色科学技术政策得主要内容
政府 企业 公众
科学家
就是公众中掌握专业科学 技术知识得一个特殊群体, 同时也就是为企业与政府 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与成果 得主要人员
…… 环境信息公开、 ISO14000标准认证、 环境标志、环境会计、 环境审计、环境绩效管理
内容
鼓励型 和自愿

“命令 -控制”

公众自我管理 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社区、住宅 NGO组织手段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PowerPointP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PowerPointP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PowerPointP
▪ “谁污染、谁治理”
凡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治理 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其主要措施有: ——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 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 污染防治。 ——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国家规定在技术改造中 要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染的费用要 占总费用的7%以上。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 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PowerPointP
三、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一)环境管理机构的发展
n 1974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负责制定 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审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和监 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的起步。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的统一。”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对“三十二字 ”方针的重大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PowerPointP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以“防”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头上防止 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 之内。其主要措施有: ——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综合平衡。 从“六五”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 和年度计划(宏观层次)。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宏观和微观层次)。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微观层 次)。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87页PPT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87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PowerPointP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PowerPointP

1998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国度环 境维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则» 设置正 部级的国度环境维护总局。
2002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维护会议, 强调走可继续开展的路途。 6月和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相 继公布了« 清洁消费促进法» 和« 环境影响评价法» 。
199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国度环境维护总局职 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则» ,设置正部级的国度 环境维护总局。
2003年10月,依据« 关于环保总局调零件构编制的批复 » 〔中央编办复字 [2003]139〕号文件,国度环境维护总 局调整了外部机构设置,撤销监视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响 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
术研究的范畴
的范畴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科学依 环境影响评价在法律和环境管理
据和技术支持
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 评价的对象不只包括树立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
方案、规划和国度政策。
▪ 强化了对树立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增加重复树立、
根绝新污染的发生,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 的表达。
▪ 为展开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
1984年5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维护任务的决议»,并 成立国务院环境维护委员会,组织和协调全国环境维护任 务。
1988年,成立国度环境维护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 构。
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维护会议召开,提出新的五 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这一阶段的主要效果:
▪ ——各省、自治区、市环境维护局的机构设置与总局基
本相应,地、市级和县级环境维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内 设机构简化,乡、镇级常为下设的环保办公室。

高二地理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PPT)5-2

高二地理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PPT)5-2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 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 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 同时”制度。
(死去的)母亲:先~|考~。 【彼】代①指示代词。那;那个(跟“此”相对):~时|此起~伏|由此及~。②人称代词。对方;他:知己知~|~退 我进。 【彼岸】’名①〈书〉(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②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③比喻所向 往的境界:走向幸福的~。 【彼此】代人称; 幼儿教育品牌商 幼儿教育品牌商 ;代词。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互助。②客 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作答话):“您辛苦啦!”“~~!” 【彼一时,此一时】ī,ī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 改变:~,不要拿老眼光看新事物。 【秕】(粃)①秕子:~糠。②形(子实)不饱满:~粒|~谷子。③〈书〉恶;坏:~政。 【秕谷】名不饱满的稻谷 或谷子。 【秕糠】名秕子和糠,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秕子】?名空的或不饱满的子粒:谷~。 【笔】(筆)①名写字画图的用具:毛~|铅~|钢~| 粉~|一支~|一管~。②(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工~|败~|曲~。③用笔写出:代~|直~|亲~。④手迹:遗~|绝~。⑤笔画:~ 顺|~形。⑥量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五~生意。)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用于书画艺术:写一~好字|他能画几~ 山水画。⑦()名姓。 【笔触】名书画、文章等的笔法和格调:他用简练而鲜明的~来表现祖国壮丽的河山|他以锋利的~讽刺了旧社会的丑恶。 【笔答】 动书面回答:~试题。 【笔底生花】比喻所写的文章非常优美。也说笔下生花。参看页〖生花之笔〗。 【笔底下】?ɑ名指写文章的能力:他~不错(会写文 章)|他~来得快(写文章快)。 【笔调】名文章的格调:~清新|他用文学~写了许多科普读物。 【笔端】〈书〉名指写作、写字、画画时笔的运用以及 所表现的意境:~奇趣横生|愤激之情见于~。 【笔伐】动用文字声讨:口诛~。 【笔法】名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他的字,~圆润秀美|他以 豪放的~,写出了大草原的风光。 【笔锋】名①毛笔的尖端。②书画的笔势;文章的锋芒:~苍劲|~犀利。 【笔杆儿】名笔杆子??。 【笔杆子】?名①笔 的手拿的部分。②指写文章的能力:耍~|他嘴皮子、~都比我强。‖也说笔杆儿。③指擅长写文章的人。 【笔耕】动指写作:伏案~|~不辍。 【笔供】 名受审讯者用笔写出来的供词。 【笔管条直】〈口〉笔直(多指直立着):这棵树长得~|大家~地站着等点名。 【笔画】(笔划)名①组成汉字的横 (一)、

第2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PPT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第2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PPT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读“我国某湖泊污染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解读说明:该示意图中包含了我国环境保护的 第二个层次是“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
解析:“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时”分别属于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 第5题,“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据此完成第4~5题。
• 4.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
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 A.排污收费制度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5.事件发生后,盐城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

()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谁污染,谁治理 ③强化环境管理 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 解析:第2题,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属于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
第3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
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
• 某年2月,盐城市区部分区域自来水出现异味,
经检测为挥发酚类物质超标。事件发生后,当地政
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
• 读“我国某湖泊污染构成示意图 ”,回答下列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三统一”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3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 章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11条规定。目前我国环境管 理的制度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

第三章_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PPT课件

第三章_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PPT课件

精选课件
15
指导原则(十一五规划)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 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 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 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
法律 行政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分类
其它
精选课件
经济 非传统 信息公开
其它3
类型
政府
企业
公众及非 政府组织
环 境
命令型 法律

行政
管 控制型 强制性环境标准
理 经济型 经济手段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指导性环境标准 企业可持续性经营
策 激励型 环境科学技术
企业节约源和能源
的 分
鼓励型 和
自愿型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政府环境绩效评估
知识提点——中水主要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 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d. 贷款优惠政策
精选课件
22
经济手段的主要作用(或优越性)
出处——《环境经济手段应用指南》
4点 P.90
精选课件
23
2、宣传教育手段
传单、工艺广告、文艺演出,等等。
•发挥政府在环境宣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注意对重点区域和人群的特殊环境宣传和教育; •注重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参与; •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加强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建设。
• 确定和实施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 & 地方环境标准 /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 颁布和推行环境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④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在1983年12月召开的全国 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 策
⑤国家行动方案 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 确定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 湖(太湖、巢湖、滇池)、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 制区)、一市(北京市)
“思考”向导
有两个原因经常造成环境破坏:犯罪人“无意识犯罪” 或者绕行心理尤其突出: ①由于是公共物品,产权所有不明确,管理主体不直观,容 易造成人们任意使用的倾向,攫取自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 物似乎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错觉 ②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经常是没有 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题,对于 “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 于“控告都空缺”。因此加强环境法则的宣传,让个人了解 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 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环境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 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认 识 环 境 管 理
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管理的对象: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个人、企业、政府 国家和政府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环境管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第五章 环境管理
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 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 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 同时”制度。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
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 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经济利益的驱动
中国公民违反法律, 引起犯罪的原因
不懂环境法律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思考”向导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 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 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2)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法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 有不成熟之处,还存在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等问题。经济和技术 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环境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等 资源法律: 《中华人民公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 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