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地震地理试题设计
2011区域地理复综合新题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原因:国土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 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少,经济发达, 生产生活对淡水需求量大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 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流水流平缓,海潮顶 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 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中间海 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 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西北季风;日本附近洋流 主要向北、向东流;辐射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不断稀释。
(3)分析日本二战后,积极发展核电原因。
日本缺乏煤、石油等常规能源,但日本经济发达,能源需求 量大,核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日本科技发达,核技 术先进。
(4)日本宣布将关闭部分核电站,这可能造成日本电力供应 不足。请你为日本政府献计献策。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 (如水能、风能);从国外进口能源;发展低能耗工业; 压缩或转移部分高能耗企业。 (5)试运用相关知识对日本的能源构成作一简要评价。 能源构成多样化,利于保障能源消费安全;能源构成以石油、 煤炭和天然气等为主,对外依赖性较大;能源构成以石油、煤 炭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为主,可能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水能 比重太小,与其水能资源丰富不相适应;核能比重相对较大。
(3)分析丙河流域大面积沙漠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该流域成为古文明中心的有 利条件。(10分) 原因: ①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②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 ③人为原因:印度河流域过度开发,导致原始森林植被严重破坏 ; 该流域成为古文明中心的有利条件:①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大河冲积平 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便利的灌溉条件(有印度河提供灌溉水源)④发 达的灌溉农业为古文明形成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大量农副产品)
日本地震相关试题(地理)
日本地震相关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6分)(1)震级高、距离震中近,引发的海啸强度大;(2分)地处海湾;(2分)居民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峡谷中的低地。
(2分)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
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
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8分)(2)日本能源消费量大,(1分)石油(常规能源)等能源自给率低,对外依赖程度和运输压力大;(12分)核电站所需原料少,发电量大,(1分)清洁。
(1分)核电站适宜布局在靠近水源或沿海,(2分)常规能源不足,但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
(2分)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
”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
(4分)(3)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1分)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
(1分)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1分)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
(1分)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10分)(4) 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2分)其产品处于销售额下降的成熟期和衰退期。
(2分)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环境压力减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2011年高考地理命题热点试题设计一、空间定位二、自然灾害
2011年高考地理命题热点试题设计空间定位、自然灾害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 .流经字母A附近海域洋流的名称为A .北大西洋暖流B .阿拉斯加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 D .加那利寒流2. 影响B地区降水均匀的主要因素是终年受 A .信风的影响 B .季风的影响C.西风的影响 D .畐U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3 .河流C与莱茵河水文特征不同之处在于A .水流速度快B .含沙量大C.径流季节变化大 D .有凌汛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4〜6题。
4. 图中河流R、S、T段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 . R>S>TB . R>S= TC. S> T > R D . T > S> R5. 水库S对下游地区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 .发电B .控制下游洪水C.航运 D .养鱼6. R处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为A .终年受信风带控制B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D .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7〜9题。
7. 图中字母A地区气候类型为A .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图中字母A、B所处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 .附近洋流不同B.地形不同C.大气环流不同D.植被不同9. 当图中河流进入汛期时,下列各地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 .开普敦进入多雨的季节B .澳大利亚的牧场进入剪羊毛的高峰C.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方向运动D .奥地利进入滑雪旺季读世界某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0〜12题:10. 图中水域A与水域B存在的相同之处A .盐度大致相同B. 温度大致相同C. A与B均是北侧盐度较低D .均属于印度洋流域11. 字母C处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为C .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D .东侧为水稻种植业,西侧为混合农业 右图中心为北极点,大圆代表 50。
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 、Q 之间和M 、N 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 16、17题:16. 关于P 、Q 、M 、N 四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是 A . M 、N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 . P 、Q 两地的植被类型不同 C . P 地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D . N 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7. 若P 点日出时恰好Q 点日落,则此时图 A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盐度为一年中较高时期B .北印度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逆风逆水答案:1.B 2.C 3.A 4.A 5.B 6.C 7.B 8.C 9.D 10.C 11.B 12.B 13.D 14.C 15.A 16.C 17.B2011年高考地理命题热点试题设计二、自然灾害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年3月21日20时36分55秒在云南盈江县与缅甸交 2.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地带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地带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地带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生长地带 中国是多自然灾害的C .淮河进入汛期D .广州昼夜平分界地区发生5.0级地震,回答1-2题。
2011高考题自然地理部分2
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1.D2.A 考点定位:气候变化及可能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1,发现1992年格陵兰冰原面积明显变小,说明冰川大量融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第2题,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变短;故A项正确,C项错误;冰川水属于全球水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冰川融化,并不能导致全球水量增多,B项错误;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大量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增多,会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幅度变慢,并不能使全球气温下降,故D项错误。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3~4题。
表一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3.B4.C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解析:第3题,本题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解答:第一步,表格内容给定的是三地日出日落时间,根据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昼长或夜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夜长=24—昼长,根据此公式计算可得当日三地昼或夜长分别为:①地昼长14小时,,夜长10小时,②地为昼长11小时22分,夜长12小时38分,③地为昼长13小时08分,夜长10小时52分;第二步,根据昼长或夜长进行半球划分;①地和③地昼长大于夜长,位于同一个半球,②地昼长小于夜长,与①、②两地所处半球不同;第三步,进行纬度排序;依据的规律:一个地点的夜长,等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地点的夜长,如果某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则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相反夜越长;故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②,故B项正确。
2011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全国卷2)解析及答案
2011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全国卷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解析】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工业布局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的最优区位,作为汽车生产,我国具有广阔而又极具潜力的市场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能降低其生产成本,但主要是为中国的合资整车厂而不是日本本土的服务。
2、在产业转移时,技术最核心或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一般是不会转出的,所以放在本土的应该为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厂,如发动机等。
【答案】1.B 2.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3、相对于美国而言,巴西还有较大比例的内陆耕地资源待开垦,所以其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技术力量美国更优,大豆对水热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气候条件不是主因,而材料中强调的是技术与管理,不是劳动力数量。
中考热点:日本地震课件
材料】2011年 11日13时46分 日本发生9级地震。 【材料】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 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危机。 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危机。连日来核泄漏 事故持续升级,福岛核电站积水辐射超千万倍, 事故持续升级,福岛核电站积水辐射超千万倍,海水放射 性物质浓度上升。 性物质浓度上升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科技?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科技? 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积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积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起决定性作用, 步起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 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 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应该用科技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 我们应该用科技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篇
1.大众传媒含义和种类: 大众传媒含义和种类: 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 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大众传媒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作用: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最基本) (1)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最基本) (2)文化传承功能 (3)舆论监督功能 (4 ) 娱乐服务功能。 娱乐服务功能。 媒体对灾难及救灾工作的客观报道, 媒体对灾难及救灾工作的客观报道,对政府信息的及 时披露,对民众愿望的真实表达, 时披露,对民众愿望的真实表达,甚至包括对有些工 作的检讨和反思,媒体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公民权利。 作的检讨和反思,媒体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公民权利。 功能: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 功能: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舆论监督功能 公民权利:知情权、 公民权利:知情权、监督权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日本地震素材(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日本地震素材(新版)商务星球版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
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20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
里氏7.9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死亡99331人,下落不明43476人,受伤103733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自此之后的70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7级以上大地震。
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是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发生的最严重地震,甚至被称为20世纪日本经历的、除原子弹袭击之外的最大灾难。
这场发生于日本西部神户市及附近地区的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但由于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市区,死亡及失踪人数达6437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2011年云南新西兰日本地震地理试题设计
2011年云南新西兰日本地震地理试题设计材料一:全球主要地震、火山活动带材料二:云南、新西兰、日本地震震况云南地震震况时间: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震中: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处;震级:里氏5.8级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面10公里;伤亡:至少造成25死250伤;新西兰地震震况时间: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北京时间22日7时51分);震中:距离克赖斯特彻奇东南10公里的利特尔顿,离市中心较近;震级:里氏6.3级地震;震源:距地表深度约为5公里;伤亡:死亡人数最终超200人日本地震震况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震中: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级:里氏9.0级震源深度:10公里余震:6次强烈余震,最大一次震级7.1级;伤亡:已造成2100人遇难,2万人失踪;海啸:海啸警报扩展至整个太平洋1. 从材料一可知,日本、新西兰位于地震带,我国云南盈江县位于地震带。
2.从板块构造理论看,全球共分大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结构不稳定,是地震和火山的高发地带,云南地震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新西兰地震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地震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
3.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后,13时3分同一地点再次发生4.7级地震,13时4分、5分,又相继发生4.5级和3.6级地震。
结合材料二,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说明盈江地震震级不高但伤亡不小的原因。
4.从材料二可知,新西兰采用的是(时区)的时间,(此季节新西兰采用夏令时,即比标准时快一个小时),新西兰地震时,地球上属于2011年2月22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A. 一半B. 全部C. 大于一半D. 小于一半5.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主要领土由两岛和斯图尔特岛等岛屿组成,首都是,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终年吹风。
6.日本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
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看看七年级地理,喜欢的来收藏一下哦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试卷1.亚洲的名称源自“亚细亚”,“亚细亚”意为A.西方日落之地B.东方世界C.东方日出之地D.西方世界2.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
下面关于“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3.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的原因是A.三面濒临海洋B.面积大,河流多C.受中间高四周低地势的影响D.受复杂多样地形的影响4.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5.请你帮助李明同学从下列风景明信片中挑选一张属于欧洲风光的明信片A.安第斯山B.阿尔卑斯山C.落基山D.珠穆朗玛峰6.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A.湄公河和多瑙河B.长江和多瑙河C.湄公河和莱茵河D.恒河和伏尔加河7.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A.亚洲的西部B.亚洲的北部C.亚洲的东部D.亚洲的中部8.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9.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清晰的看到“地球的伤痕”。
“地球的伤痕”应该是指A.中国的长城B.东非大裂谷C.红海D.马里亚纳海沟10.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A.东非高原B.南非高原C.埃塞俄比亚高原D.青藏高原11.拉丁美洲居民主要通行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D.俄语1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和最干旱的大洲分别是A.北美洲、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C.亚洲、欧洲D.欧洲、大洋洲13.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A.亚马孙河流域B.刚果盆地C.亚洲南部D.澳大利亚东部14.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B.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C.人口稀疏,农业落后D.火山、地震少15.桂林市某经贸代表团要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A.黄麻、棕油B.橡胶、椰子C.蔬菜、牛奶D.棉花、小麦16. 东南亚各国家中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有A.越南、老挝、柬埔寨B.缅甸、老挝、越南C.泰国、文莱、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17.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华人和华侨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有中国国籍B.是否有中国血统C.是否是汉族D.是否使用汉语18.西亚很多国家比较富裕是因为这里A.自然条件优越B.人口增长慢C.出口加工工业发达D.石油资源丰富19.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 难题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难题强化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直接冲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处核设施停止运转,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只有向核反应堆里注入新的冷却水,因此受到核反应堆的污染,形成大量的核污染水,无处可排,于是日本在核电站周围建造大量的储水罐储存核污染水,预计到2022年核电厂废水储存设施将达到极限。
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当时引起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会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B.放射性元素不会迁移、扩散到其他海域C.不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D.我国舟山渔场不会受到影响2.日本政府不顾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选择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原因是()A.认为只会污染日本周边海域,与其他国家无关B.认为海洋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无限的,污染会很快消失C.便于今后回收再利用D.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案,排入大海处理成本最低3.福岛核废水还没处理完,日本却急于重启“超龄服役”核电站,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资源有限的日本非常倚重核电B.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核电比例最大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D.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关闭一批效率低下的火电厂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长寿的国家,也是生育率极低的国家,目前该国政府拟通过吸引更多女性和老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填补空白,而非借助移民。
右图示意日本、德国、英国、美国四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随时间的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四条曲线中,能反映日本老龄人口变化的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5.未来日本从业者严重短缺的行业是()A.美容业B.护理业C.采矿业D.时装业6.与美国、德国、英国相比,日本移民迁入量很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B.环境承载力C.经济因素D.文化教育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
2011年槐荫区地理一模(2011.4)
N图22011年槐荫区地理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地 理 部 分(1~25题)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日本东北部海域(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震区连日出现雨雪天气,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据此完成1~7题。
1. 震中位于图1中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2.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图2中 A .c 、d 之间 B .d 、a 之间 C .a 、b 之间 D .b 、c 之间3. 与震区天气相符合的天气符号是4. 有关地震灾区此时出现的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B .正午影子最短 C .有太阳直射现象 D .昼短夜长5. 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A .处在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上B .处在环北冰洋火山、地震带上C .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 .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6. 北京有一批急救物资需要运往日本灾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 .航空运输 B .铁路运输 C .公路运输 D .水路运输7.日本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下列哪一种风向条件对中国的环境影响最大 BABCD8. 小芳学习了“世界人口”这一节后,对世界人口的知识做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 .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人口分布稠密,高寒地区人口分布稀少D .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9. 与下面左边的等高线地形图所对应的地形景观素描图是 D美丽的中华,无论你怎样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下面素材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她,认真思考,完成10—19题。
10. 下列关于我国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C .从北到南依次濒临东海、黄海、渤海、南海D .赤道穿过我国南部四个省区11. 中国各地戏曲丰富多样,如北京以京剧享誉全球。
高考地理热点模拟试题——聚焦日本地震
高考地理热点模拟试题——聚焦日本地震
侯莉华
【期刊名称】《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材料一: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浪高最大达23.6米的巨大海啸,海啸几乎摧毁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福岛核事故在得到有效控制后将停止运营,自此,这座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核电站也许将被永远“尘封”.
【总页数】1页(P71-71)
【作者】侯莉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2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 [J], 东莞市高三地理原创命题组
2.202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二) [J], 黄晓明
3.202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J], 韦艳红;朱玉敏;吴桂香;郑丽君;张柳娟;卢燕卿;冯秋萍;蒋海宁
4.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J], 东莞市地理原创命题组
5.2021年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J], 蒋治国;郭艳;冼沛棠;黄彧;黄奕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之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 16自然灾害与防治(2011年高考江苏卷)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题。
•注源地壷 悯度<70 km >•中淄地昶70-300 km )9•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E.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图例的位置,可知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 东向西深度增大。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 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 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A.西南 E.东北 C.西北 D.东南【答案】B【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即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 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9〜10I厂501304-II5O°E•深源地炭 (探阻kin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 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人工切坂灭::川图2图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笞黄士幸直伽笈育,乳舷大.人工丁说M 乩犧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肅容易诱舅圾地黄土崩 晶 甬水下澤・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淆动面,造成黄土涓坡.[解斯】注直题干的提示佶息■'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容易被侵谀-近年芜 由于城区扩展,大量 开挖山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夏季暴雨后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澤,在基岩利黄土之间容 易形成湘动面.造成黄土滞坡.读图,回答第2题。
□0黄土 (2011年高考北京卷) 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 6个省级行政区,2.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答案】A【解析】以统计图为情境,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力,难度中等。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1.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东十区)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污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震发生时,日本的区时是()A.11日11时46分B.11日15时46分C.12日11时46分D.12日15时46分【答案】B【解析】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日本地震区位于东十区,相邻时区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所以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时间是11日15时46分,B对。
A、C、D错。
【2】该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正向南移B.北半球,正向北移C.南半球,正向南移D.南半球,正向北移【答案】D【解析】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3月11日,太阳位于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所以D对。
A、B、C错。
【考点】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2.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0分)(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逆)时针方向,图中EF是(晨、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是,北半球节气是,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慢)。
(3)A、B、E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此时,昆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5)此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A.40° B.26°34′ C.73°26′ D.50°【答案】(1)顺晨(2)23°26′N夏至日慢(3)A E(4)昼夜长短(5)C【解析】(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根据晨昏线概念判断,EF线是晨线。
(2)图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26′N。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正是夏至日。
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时速度最慢,时间大约是7月初,所以此时离远日点较近,速度较慢。
初三地理日本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地理日本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每空1分,共10分)⑴图中甲、乙两国,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都属于国家。
图中甲国工业主要分布于。
两国工业发展的条件最主要的差异是。
⑵甲国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农业机械以小型农机具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从两国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形成的原因。
(2分)⑶右图是“沿30°地形剖面图”,它与甲、乙两国中的国的地势起伏相符合,该国的地势特点是。
⑷甲国位于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日本居民观赏樱花的时间从南到北推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原因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
【答案】(1)发达太平洋沿岸甲国矿产资源不足,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而乙国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铁矿出口国(2)甲国国土面积狭小,且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少,适宜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而乙国平原面积广阔,热量充足,草场分布广,且有地下水适合牲畜饮用,适宜发展机械化的农牧业(3)乙东西高,中部低(4)环太平洋日本领土南北狭长,跨纬度广悉尼【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日本,乙国为澳大利亚,两国都属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国是世界上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典型代表,影响该国四个不同农牧业区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地形和气候;该国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因为东南沿海的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较早。
(3)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澳大利亚地势特点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4)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日本南部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导致日本樱花从南向北推迟开放,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2011高考地理预测题:非选择题(3)
【地理】高考预测试题(12)·非选择题主题:日本地震与核污染背景材料:级地震,引发海啸,一部分重的颗粒12英尺(约第一组命题:(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的差异并解释成因。
(2)指出大地震使日本向什么方向移动,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专家指出,本次日本核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请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
(4)此次地震将对日本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参考答案:(1)A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B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原因: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②A受那暖流影响,气温较高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2)向东。
原因:本次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向东运动,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撞击形成,日等温线震中福岛核电站城市首都本位于亚欧板块,所以向东移动。
(3)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是随大气和海水运动扩散,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该地区的日本暖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
(4)海啸会导致盐碱化;核泄漏将会污染水源和土壤;核泄漏会影响北海道渔场。
第二组命题:(1)日本广泛应用核能,分析其核电建设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战略。
(3)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是日本经济的一大特点。
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出现新特点: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积极开发海外市场。
分析日本加快扩大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不利条件:缺少矿产资源;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①人力资源丰富;②科技水平高;③多优良港湾。
发展战略:技术立国和综合安全保障,以经济优势谋求政治、军事优势。
(3)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国内工业过于集中,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国内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为了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为了将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为了减少运输成本。
自然灾害综合题练习一
自然灾害综合题练习(一)1、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后接踵而至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材料2:北京时间2011年9月18日20时40分,在印度锡金邦发生里氏6.8级地震,邻国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西藏均有震感。
西藏有7人遇难,1300多人无家可归。
材料3:下图为两区域示意图。
(1)图示两区域都是地震多发地区,且地热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日本冬、夏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3)日本核电比重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0%,水电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5%,而印度火电比重约占65%,试分析日本和印度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4)印度不仅地震多发,同时旱涝灾害频发,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北京时间2013年2月6日9时12分,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不到6公里,并引发了海啸。
图21为“地震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该处多地震的原因是其地处板块与板块的边界。
(3分)(2)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主要原因是。
(4分)(3)此次海啸造成的危害有。
(3分)3、读图2-8“2011年部分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及震级图”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事故。
材料二:据日本新闻网报道,2012年12月29日下午16时19分许(北京时间15时19分),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5级地震。
(1).图中地震发生地③、④、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板块、板块、板块的交界处。
(3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两次地震相比,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倍。
(1分)(3).③处附近海域存在着深海沟,解释其成因。
(2分)(4).分析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给日本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日本地震地理试题设计
材料一:全球主要地震、火山活动带
材料二:云南、新西兰、日本地震震况
云南地震震况
时间: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
震中: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处;
震级:里氏5.8级地震;
震源深度:距离地面10公里;
伤亡:至少造成25死250伤;
新西兰地震震况
时间: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北京时间22日7时51分);
震中:距离克赖斯特彻奇东南10公里的利特尔顿,离市中心较近;
震级:里氏6.3级地震;
震源:距地表深度约为5公里;
伤亡:死亡人数最终超200人
日本地震震况
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震中: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
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6次强烈余震,最大一次震级7.1级;
伤亡:已造成2100人遇难,2万人失踪;
海啸:海啸警报扩展至整个太平洋
1. 从材料一可知,日本、新西兰位于地震带,我国云南盈江县位于地震带。
2.从板块构造理论看,全球共分大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结构不稳定,是地震和火山的高发地带,云南地震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新西兰地震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地震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
3.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后,13时3分同一地点再次发生
4.7级地震,13时4分、5分,又相继发生4.5级和3.6级地震。
结合材料二,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说明盈江地震震级不高但伤亡不小的原因。
4.从材料二可知,新西兰采用的是(时区)的时间,(此季节新西兰采用夏令时,即比标准时快一个小时),新西兰地震时,地球上属于2011年2月22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A. 一半
B. 全部
C. 大于一半
D. 小于一半
5.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主要领土由两岛和斯图尔特岛等岛屿组成,首都是,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终年吹风。
6.日本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
本次地震发生在日本岛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7.日本发生强震时,下列国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的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新西兰
8.日本发生强震后引发大规模海啸威胁,海啸可能在数分钟内威胁震央附近沿海地区,下列国家或地区可能遭遇海啸袭击的是:()(多选)
A.关岛
B.台湾
C.菲律宾
D.印尼
E.巴西
F.印度
G.中国天津
9. 地震发生后,日本陷入核子紧急事故,政府表示在强震中受创的核电厂恐怕已经发生双反应炉熔毁事件,造成辐射外泄。
据了解,日本福岛遭受核辐射者人数剧增,从4人升至190人。
中国气象局最新预报显示,这次辐射外泄对中国没有影响。
试用学过地理知识说明这次辐射外泄对中国没有影响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
2.六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3.盈江地震震级不高伤亡不小有四个原因:一是这次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震源比较浅;二是震中距县城比较近,人口比较稠密;三是地震后余震不断,几次地震的合力造成震灾损害叠加;四是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等。
4.东十二D
5.南、北惠灵顿温带海洋性西北
6.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本州
7.A
8.ABCD
9.此季节日本上空盛吹西风,未来仍以偏西风为主,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日本东部的北太平洋区域扩散。
中国位于日本国的西面,中间又有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东海相隔,因此,在以向北太平洋扩散为主的日本核污染物扩散区域距离中国较远,对中国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