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扭计算总结及算例
钢结构受扭计算
钢结构受扭计算钢结构受扭计算是在工程设计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计算方法。
本文将对钢结构受扭计算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受扭设计的基本原理、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受扭计算方法。
第一部分:受扭设计的基本原理受扭设计是指在钢结构中,由于外力或内力的作用,构件产生弯矩,从而引起构件的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受扭。
受扭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构件的材料力学性质和受力情况,计算构件受扭产生的内力和变形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钢结构受扭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总体受力平衡:对于一个受扭构件来说,需要确保扭矩的外力和内力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使得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
2. 材料的抗扭性能:钢材的承载能力是受扭构件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常可以利用抗扭强度和抗扭刚度来计算和评估材料的抗扭性能。
3. 弯矩与剪力的影响:受扭构件在受扭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弯矩和剪力。
这些变形对结构的影响需要进行计算和评估,并考虑在设计中。
第二部分:受扭计算的相关参数在进行受扭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参数:1. 扭矩:扭矩是构件受扭时产生的力矩,是受扭计算中最基本的参数。
通常可以通过外力、内力以及边界条件等来计算。
2. 断面特性:构件的断面特性包括截面形状、截面面积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计算构件的受扭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几何形状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3. 材料性能:钢材的抗扭性能通常以抗扭强度和抗扭刚度两个参数来描述。
抗扭强度是指钢材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抗扭刚度是指钢材在受扭过程中的刚度。
4. 构件的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指构件在受扭设计中的约束条件。
比如,构件是否固定或可移动等,这些条件会对受扭计算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在进行受扭设计时,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结构的受扭性能和工作效率。
1. 断面形状的优化:通过调整断面形状,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2 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方法
3)弯剪扭构件,只须按构造配置,不需要 计算的条件: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3 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步骤
1)计算步骤: ( l )验算截面尺寸;是否满足最小截面尺
寸,是否可以按构造配置抗扭钢筋。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3 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步骤
抗剪设计时,折减系数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2 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方法
剪扭构件的抗剪计算公式 剪扭构件的抗扭计算公式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2 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方法
适用条件: 1)抗剪扭配筋上限(最小截面尺寸)
2)抗剪扭配筋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1 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破坏 形态
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随着扭弯比或 扭剪比的不同及配筋情况 ,主要发生以下 几种破坏类型 :
l )第I 类型(弯型)受压区在构件 的顶面
弯矩起主导作用,裂缝首先在梁底面弯 曲受拉区出现,然后发展到两个侧面 ,破 坏时,底部钢筋达到屈服。
1)计算步骤: ( 2 )抗弯纵向钢筋应按受弯构件正截面
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所需的钢筋截面面积, 配置在受拉区边缘。 (3)按剪扭构件计算纵向钢筋和箍筋:
1.计算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3 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步骤
2.计算抗剪箍筋配筋率:
整理可得
未知数: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2纯受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配筋强度比 :纵筋的数最、强度和箍筋的 数最、强度的比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8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少筋破坏
01
当配筋数量过少时
02
一旦开裂,将导致扭转角迅速增大,
03
构件随即破坏。 与受弯少筋梁类似,呈受拉脆性破坏特征
04
超筋破坏
箍筋和纵筋配置都过大
在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就压坏,
为受压脆性破坏。
与受弯超筋梁类似
部分超筋破坏
——箍筋和受扭纵筋两部分配置不协调
8.3 一般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8.3.1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1.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开裂扭矩 按弹性理论 按塑性理论 考虑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扭矩使纵筋产生拉应力,与受弯时钢筋拉应力叠加,使钢筋拉应力增大,从而会使受弯承载力降低。
而扭矩和剪力产生的剪应力总会在构件的一个侧面上叠加,因此承载力总是小于剪力和扭矩单独作用的承载力。
试验表明:在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各项承载力是相互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十分复杂。
为了简化,《规范》偏于安全地将受弯所需的纵筋与受扭所需纵筋分别计算后进行叠加,而对剪扭作用为避免混凝土部分的抗力被重复利用,考虑混凝土项的相关作用,箍筋的贡献则采用简单叠加方法。
02
《规范》建议取0.6≤z ≤1.7,将不会发生“部分超筋破坏” 设计中通常取z =1.2
01
—— 截面核芯部分的周长,
04
——受扭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03
(3) 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2.T形和工字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腹板: 受拉翼缘: 受压翼缘: 有效翼缘宽度应满足bf' ≤b+6hf' 及bf ≤b+6hf的条件,且hw/b≤6。 总扭矩T由腹板、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三个矩形块承担
原理8-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b
当
T > 2 .0 Vb
时,取
T = 2 .0 Vb
.沿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
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 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 称布置.当梁支座边作用有较大扭矩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按受拉钢 筋锚固在支座内.
(2),在弯剪扭构件中,剪扭箍筋的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
ρ sv
Asv
Asv ft = ≥ ρ sv , min = 0 .28 bs f yv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箍筋的最大 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受剪构件的要求.
注意: 注意:
受扭所需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 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 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10d(d为箍筋直径).
注意: 注意:
(1),当满足 时,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和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0 . 875 f t bh 0 V ≤ 0 . 35 f t bh 0 或 V ≤ λ + 1 .0
(2),当满足 T ≤ 0 . 175 f tW t 时,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3),当截面中的设计扭矩较小,满足 T ≤ 0 . 7 f W 时,可
应符合下列要求:
W
T -扭矩设计值 b -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 -受扭构件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t
V T + ≤ 0 . 25 β c f c bh 0 0 . 8W t
hw
β
f
-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o,T形截面取有效 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 c 取 β c = 1 . 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 β c = 0 . 8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受扭构件计算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 当扭矩很小时,混凝土未开裂,钢筋拉应力也很低, 构件受力性能类似于无筋混凝土截面。随着扭矩的增大, 在某薄弱截面的长边中点首先出现斜裂缝,此时扭矩稍 大于开裂扭矩Tcr。斜裂缝出现后,混凝土卸载,裂缝处 的主拉应力主要由钢筋承担,因而钢筋应力突然增大。 当构件配筋适中时,荷载可继续增加,随之在构件表面 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与纵轴线成约 35 º ~ 55 º 的螺旋形裂 缝。扭矩达到一定值时,某一条螺旋形裂缝形成主裂缝, 与之相交的纵筋和箍筋达到屈服强度,截面三边受拉, 一边受压,最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破裂面为一空间 曲面。
8.1.2
矩形截面复合受扭构件
(1) 试验研究分析及主要结论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构件破坏特征及其承载力与所作用的 外部荷载条件和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外部荷载条件,通常 以扭弯比 ψ(ψ=T/M)和扭剪比χ(χ=T/(Vb))表示;所 谓内在条件系指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配筋及材料强度 等。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不同,构件可能出现以下 几种破坏形态。 1)弯型破坏
(2)截面尺寸限制及最小配筋率 1)截面尺寸限制条件
为了避免超筋破坏,构件截面尺寸应满足下式要求
V T 0.25 c f c bh0 Wt
2)构造配筋问题 ①构造配筋的界限:当满足下式要求时,箍筋和抗扭 纵筋可采用构造配筋。
V T 0.7 f t bh0 Wt
②最小配筋率:配箍率必须满足以下最小配箍率要求
(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裂扭矩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裂扭矩Tcr按土非完全塑性材料的强度降低 系数; f 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t——截面抗扭抵抗矩,按下式计算
材料力学-扭转-计算公式及例题
求 AB段Mn(1-1剖面)
K N·m 4.50 背向剖切面为正
求 BC段Mn(2-2剖
面) K N·m
-4.50
求 CD段Mn(3-3剖面)
K N·m -1.50
D>=103mm
已知 CD段Mn(3-3剖面)
K N·m -1.5
求
IP m4 1.19E-05
求 φB-A
° 0.216
求 ΦC-B
K N·m
K N·m
K N·m
K N·m
数值
0.62
2.05
1.43
0.62
横截面上的力偶矩的方向,为外力偶矩(如T1,T2,T3)指向剖切面为负,背向剖切面为正
校核AC段 的强度(实
数据状态
代号
单位
数值 校核DB段 的强度(实
数据状态
代号
单位
已知 d1 mm 40
已知 d2 mm
已知 Mn(AC) K N·m 0.62
°/m
m4
1.05E+01 5.00E-01 1.50E-08
,试设 计截面的内
求 D0 mm 63.38
求 d mm 60.44
求 A1/A2
mm 0.51
d2=70mm。 。材料的许用切应 轴的强度和刚度。
。材料的许用切应 轴的强度和刚度。
求 CD段Mn(2-2剖面)
K N·m 0.62 背向剖切面为正
° -0.270
求 φD-C
° -0.108
强度计算 序号
名称
代号
单位
max
M n max Wp
[ ]
1
横截面上的最大扭 矩
Mn max
第8章-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自学笔记汇总
第8章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8.1 概述实际工程中哪些构件属于受扭构件?工程结构中,结构或构件处于受扭的情况很多,但处于纯扭矩作用的情况很少,大多数都是处于弯矩、剪力、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受扭情况,比如吊车梁、框架边梁、雨棚梁等,如图8-1所示。
图8-1 受扭构件实例受扭的两种情况: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
静定的受扭构件,由荷载产生的扭矩是由构件的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与受扭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此时称为平衡扭转。
如图8-1(a )所示的吊车梁,在竖向轮压和吊车横向刹车力的共同作用下,对吊车梁截面产生扭矩T 的情形即为平衡扭转问题。
对于超静定结构体系,构件上产生的扭矩除了静力平衡条件以外,还必须由相邻构件的变形协调条件才能确定,此时称为协调扭转。
如图8-1(b )所示的框架楼面梁体系,框架的边梁和楼面梁的刚度比对边梁的扭转影响显著,当边梁刚度较大时,对楼面梁的约束就大,则楼面梁的支座弯矩就大,此支座弯矩作用在边梁上即是其承受的扭矩,该扭矩由楼面梁支承点处的转角与该处框架边梁扭转角的变形协调条件所决定,所以这种受扭情况为协调扭转。
§8.2 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8.2.1 破坏形态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最终破坏形态为:三面螺旋形受拉裂缝和一面(截面长边)的斜压破坏面,如图8-3所示。
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的极限扭矩比相应的素混凝土构件增大很多,但开裂扭矩增大不多。
图8-2 未开裂混凝土构件受扭图8-3 开裂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 8.2.2 纵筋和箍筋配置对纯扭构件破坏性态的影响受扭构件的四种破坏形态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配筋率的大小有关,大致可分为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完全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四类。
对于正常配筋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扭矩作用下,纵筋和箍筋先到达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
这种破坏与受弯构件适筋梁类似,属延性破坏。
此类受扭构件称为适筋受扭构件。
第六章+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T 0.175 ftWt
(2)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V T 当 hw ≤4 时 ≤0.25
b
bh0 0.8Wt
c c
f
当
hw 6 b
时
V T ≤0.2c f c bh0 0.8Wt
三、确定相关性系数 1. 根据构件受力特征和式(6—5)或式(6—6)确定 相关性系数 t 。 2、根据构件受力特征和式(6—3)、式(6—6)或式 (6—7)确定抗扭箍筋数量、抗剪箍筋的数量。 3、按下式计算箍筋总数量
2. 计算公式 《规范》给出的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 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T 0.35 ftWt 1.2 f yv Ast1 Acor s
式中:
—受扭构件设计截面承受的扭矩设计值; ft —受扭构件中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t —受扭构件的抗扭塑性抵抗矩; —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f yv —抗扭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 —受扭计算中沿截面周边配置的箍筋的单 肢截面面积;
(2)适筋破坏 在少筋破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抗扭纵筋和箍 筋的配筋量,使其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值,这类 受扭构件的破坏首先是截面长边其中一面混凝土 开裂,随着扭矩的加大,裂缝向两个相邻短边延 伸,与裂缝相交的箍筋和纵向受力筋在经历了应 力上升后一个阶段后达到屈服强度,随着扭矩的 增加,裂缝不断延伸和扩展,最后导致另一面混 凝土压碎,构件破坏。由于抗扭构件中一定数量 的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的存在,受力破坏过程明 显延长,抗扭承载力与脆性破坏的少筋构件相比 有较大提高 。这种破坏具有适筋破坏的特征,属 于延性破坏 ,工程中允许采用这种构件。
f yv Ast1ucor
fys
纵筋的配筋率应满足:
Astl T ft tl ≥tl min 0.6 bh VB f y
第六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二、协调扭转
► 对于超静定受扭构件,作用在构件上的 扭矩除了静力平衡条件以外,还必须由 相邻构件的变形协调条件才能确定的称 为附加扭转或协调扭转。如边梁。
Teacher Chen Hong
7-2 受扭构件 一.素砼纯扭构件的计算
► 1.变形:其变形基本上按45度左右的螺旋形。 ► 2.受力:截面剪力完全是成对出现,在长边中
若T 0.175 ftWt,说明不考虑扭矩作用,按M、V
作用复核同五、六章。
Teacher Chen Hong
C、若满足:V bh0
T Wt
0.7 ft,
说明截面不需抗扭、剪计算,
只验算配筋率是否满足构造要求。
Teacher Chen Hong
2 、在需按M、V、T共同作用复核时:
所需的纵筋和箍筋,然后叠加。 ► 7、M、T、V作用时,按M单独作用和T、
V作用时分别计算,再叠加。
Teacher Chen Hong
8.在M,T,V共同作用下的简化计算规定
► 1>.当V ≤0.35 ftbh0时或V≤ 0.875ftbh0/(1.0+λ)时, 可忽略剪力的影响,按弯、扭计算。即:箍筋按 抗扭计算,纵筋按M、T计算,然后叠加。
2、复核类
已知:截面尺寸,材料,配筋及效应
求:各截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解:1 、复核适用条件:
A、复核截面尺寸:
VT
bh0
Wt
0.25 fc
满足。
Teacher Chen Hong
B、若尺寸满足要求,看V 0.35 fcbh0
或V
0.1 1.5
fcbh0是否满足。
钢梁受扭计算表格
工字 形
钢梁受扭计算
1.钢梁截面特征计算: 剪心b=距上翼40缘0中心:t= Ax=b*t + h*s +B*T =
主扇性 惯性 矩:
主扇性 静面 矩:
最大扇 性面 积: 2.简单梁受扭计算:
最大双 力矩:
最大扭 矩:
计算弯 扭正应 力:
计算最 大剪应 力:
20 h= 600 s=
it=
k=
0.0007
2291200
B=
300
T=
20
178.021978
1.13934E+13
71208791.21
35604.3956
1.65E+01 KN*M2 5.49E+07 N*mm
5.16E+01 Mpa
17.15625 Mpa
300 2.16E+12
主扇性 惯性 矩:
主扇性 静面 矩:
最大扇 性面 积: 2.简单梁受扭计算:
最大双 力矩:
最大扭 矩:
计算弯 扭正应 力:
计算最 大剪应 力:
300 t= 16 ax= d1/2 Jw= d12d22(d1-d2)2t/(24(d1+d2)) Sw= ax*tb2/8= w= d1d2(d1-d2)/(4(d1+d2)) Bmax= Mw= stress=Bmax*Wmax/Jw= shear=Mw*Sw/(Jw*t)
12
ax= TB3h/(tb3+TB3)=
Jw= ax2*tb3/12+(h-ax)2*TB3/12=
Sw= ax*tb2/8=
w= ax*b/2
Bmax= Mw=
物体扭矩计算公式详解
物体扭矩计算公式详解扭矩是物体受到的力矩,它是物体受到的力和力臂的乘积。
在物理学中,扭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受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物体扭矩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扭矩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τ = r F sin(θ)。
其中,τ表示扭矩,r表示力臂的长度,F表示作用力的大小,θ表示作用力和力臂之间的夹角。
在这个公式中,r F表示作用力和力臂的乘积,它表示了作用力对物体的扭转效果。
sin(θ)表示了作用力和力臂之间的夹角对扭矩的影响,当作用力和力臂的夹角为90度时,sin(90°) = 1,此时扭矩最大;当夹角为0度时,sin(0°) = 0,此时扭矩为0。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 扭矩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2. 扭矩的方向取决于作用力和力臂之间的夹角;3. 当作用力和力臂垂直时,扭矩最大;4. 当作用力和力臂平行时,扭矩为0。
扭矩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物理问题,比如计算物体的平衡条件、计算物体的转动加速度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扭矩计算公式的应用。
例1,计算物体的平衡条件。
假设有一个杠杆,杠杆的长度为1米,一个作用力为10牛的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另一端有一个重量为20千克的物体挂在上面。
我们需要计算这个杠杆的平衡条件。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杠杆所受的扭矩:τ = r F sin(θ)。
= 1 10 sin(90°)。
= 10 N·m。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出挂在杠杆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F = m g。
= 20 9.8。
= 196 N。
接着,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扭矩:τ = r F sin(θ)。
= 1 196 sin(90°)。
= 196 N·m。
由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杠杆所受的扭矩和物体所受的扭矩相等,即10 N·m = 196 N·m。
材料力学 扭转 计算公式及例题
Ip
m4
0.1
求
Ip m4
4.00E-02
求
Ip m4
1.00E-01
求
WP m3
1.99E-01
求
WP m3
1.00E-01 求 d mm
1.01E+03 求 d mm
1.00E+03
数据状态 代号 单位 数值
数据状态 代号 单位 数值
已知 φ ° 1 已知 θ °/m 2
已知
求
代号 θmax
Ip Mn max
G [θ]
单位 °/m
m4 N·m Pa °/m
序号 1 2 3
名称 外力偶矩
功率 转速
代号 T NK n
序号
1 2 3
名称
横截面上的最大扭矩 抗扭截面模量 材料许用切应力
代号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
Mn max WP
[τ]
序号
名称
强度计算
代号
1
横截面上的最大扭矩
2
Wp
πD3 16
公 圆式柱 公圆式柱 形, 形,
求
WP
m3
1.00E-01 求 d mm
1.01E+03 求 d mm
1.00E+03
公式
圆柱形,实心
Ip
πD 4 32
Wp
πD3 16
公式
公式
圆柱形,空心
圆柱形,薄壁
I
p
π(D4 32
d4)
πD4(1- 32
4)
Ip 2πr03t
Wp
πD3
已知 Mn(AC) K N·m 1.43
已知 G MPa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之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剪力——抗剪箍筋(按一定间距沿构件轴线方向布置) 扭矩——抗扭纵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抗扭箍筋(按一定间距沿构件轴线方向布置)
由前所知: 纯扭构件受扭钢筋计算:P133公式(5.9) 受剪箍筋计算:P98公式(4.6)、(4.7) 试验结果表明: 构件的受剪承载力随扭矩的增加面减小,而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则随剪力的增大而减小,反之亦然。我们把构件抵抗某种内力的能力,受其它同时作用的内力影响的这种性质,称为构件承受各种内力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按式(5.9)计算所需受扭箍筋,选用箍筋直径和间距并按 式(5.13)验算配箍率。
02
、 将所选箍筋用量带入式(5.4)计算所需受扭纵筋;
03
、 选择纵筋直径和根数,并按式(5.12)验算配筋率;
04
、 画构件截面配筋图。
05
五、纯扭构件受扭钢筋计算步骤
5.3 、弯扭构件和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
抗扭箍筋:按一定间距沿构件轴线方向布置。
2
抗扭纵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对称的布置。
3
二、抗扭钢筋
纯扭构件破坏形态
凝土压碎; 纵筋或箍筋过多(部分超筋):纵筋或箍筋不能受拉
配置受扭钢筋后,可能出现四种破坏形态: 纵筋和箍筋合适(适筋):钢筋先受拉屈服,然后混
屈服,混凝土压碎;
C.纵筋和箍筋均过多(完全超筋):纵筋和箍筋均不能
侧边所需纵向钢筋为: ,据此选直径和根数;
8
规范考虑:
箍筋:按公式(5.16)-(5.18)分别计算抗剪箍筋ASV/S 和
抗扭箍筋ASt1/S,然后再叠加配筋,即按ASV/S+ASt1/S
选择箍筋直径和间距。
第8章受扭构件计算
Tcr f t Wte
若混凝土为弹性材料,当最大扭剪应力或最大主拉应力达到混 凝土抗拉强度ft时,构件即开裂。 b2 ft Tcu f t (3h b) f t Wt 45¡ ã 45° 6
F1 F3 F4 F2
ft
实际上,混凝土既非弹性材料又 非塑性材料,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的弹塑性材料。
T
1
d
(0.175 f tWt ) 可不考虑扭矩,即T=0
T
1
d
1
[0.35 f tWt 1.2 f yv
Ast 1 Acor ] s
nAsv1 V [0.07 f cbh0 1.25 f yv h0 ] d s
nAsv1 0.2 V [ f cbh0 1.25 f yv h0 ] d 1.5 s 1
0.5
1.0
Tc/Tc0
Tc Vc 1.5 Tc 0 Vc 0
Tc Vc 1.5 Tc 0 Vc 0
Tc / Tc0 t
(1)
注意:t 和的 范围为0.5~1.0
(2)
Vc / Vc0 1.5 t
公式(1)除以公式(2)
1. 5 t V T 1 c c0 Tc Vc 0
3、满足下列条件可按构造配置剪扭钢筋:
V T 1 (0.7 f t ) bh0 Wt d
4、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不考虑剪力或扭矩的作用
(1)当 V 1 (0.035 f bh ) 或V 1 ( 0.1 c 0
d
d +1.5
f cbh0 )
可不考虑剪力,即V=0 (2) 当
对于约束扭转,由于受扭构件在受 力过程中的非线性性质,扭矩大小 与构件受力阶段的刚度比有关,不 是定值,需要考虑内力重分布进行
钢梁受扭计算表格
Mpa
b
最大扭 矩:
计算弯 扭正应 力:
计算最 大剪应 力:
20 h= 600 s=
12
ax= TB3h/(tb3+TB3)=
Jw= ax2*tb3/12+(h-ax)2*TB3/12=
Sw= ax*tb2/8=
w= ax*b/2
Bmax= Mw=
stress=Bmax*Wmax/Jw=
shear=Mw*Sw/(Jw*t)
it=
k=
0.00065 1/mm
kl=
4.84263
4
16.47
2291200
B=
300
T=
20
178.021978
1.13934E+13
71208791.21
35604.3956
1.65E+01 KN*M2 5.49E+07 N*mm
5.16E+01 Mpa
17.15625 Mpa
300 2.16E+算:
箱形
剪d心1=距上翼60缘0中心d:2= Ax=b*t + h*s +B*T =
主扇性 惯性 矩:
主扇性 静面 矩:
最大扇 性面 积: 2.简单梁受扭计算:
最大双 力矩:
最大扭 矩:
计算弯 扭正应 力:
计算最 大剪应 力:
300 t= 16 ax= d1/2 Jw= d12d22(d1-d2)2t/(24(d1+d2)) Sw= ax*tb2/8= w= d1d2(d1-d2)/(4(d1+d2)) Bmax= Mw= stress=Bmax*Wmax/Jw= shear=Mw*Sw/(Jw*t)
第八章-受扭构建承载力计算
Tu = f tWt
wt ––– 抗扭性抵抗矩 对于矩形截面:
b2 Wt = (3h-b) 6
但混凝土并非理想塑性材料,故实际梁的扭矩 抗力介于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结果之间 ∴素梁纯扭抗扭承载力:
Tcr = 0.7 f tWt
8.2.2 T型截面构件的开裂扭矩:
Wt = Wtw + Wtf + Wtf
当0.5 < Tc/ Tco ≤ 1.0 或 0.5 < Vc/ Vco ≤ 1.0时, 要考虑剪扭相关性
1.5 βt = VWt 1+ 0.5 Tbh0
0.5 ≤ βt ≤ 1.0
其抗剪和抗扭承载力公式分别为:
nAsv1 V ≤ 0.7 f t bh0 (1.5 − β t ) + 1.25 h0 sv
8.3.2 受扭构件的实验研究结果 QT 开裂 表面形成螺旋裂缝 抗扭钢筋受力
∴ 破坏特征与纵筋和箍筋的数量有关 当纵筋和箍筋或其中之一过少时 ––– 少筋构件。 少筋构件。 当纵筋和箍筋的配置适当,开裂 抗扭钢筋受力 T↑ 钢筋屈服形成空间扭曲破坏面 ––– 适筋构件。 适筋构件。
当箍筋或纵筋数量过多时,开裂抗扭钢筋受 力T↑ 钢筋部分屈服形成空间扭曲破坏 面 ––– 部分超筋构件 当纵筋和箍筋都配置过多,开裂抗扭钢筋 受力T↑钢筋在压碎时未屈服 –––完全超筋构件 完全超筋构件 从以上分析,要破坏有征兆,且承载力高, 材料充分利用、只能采用 、 两种,应采取措 施避免 、 。同时要材料充分发挥作用,抗扭 纵筋和箍筋应合理搭配。
T ≤ 0.35 β t f t wt + 1.2
ζ
f yv A st1 st
A cor
最终梁的箍筋
∗ Asv1 Asv1 Ast1 = + s sv st
受扭计算总结及算例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7.1 概述混凝土结构构件除承受弯矩、轴力、剪力外,还可能承受扭矩的作用。
也就是说,扭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工程中经常遇到。
例如:吊车梁、雨蓬梁、平面曲梁或折梁及与其它梁整浇的现浇框架边梁、螺旋楼梯梯板等结构构件在荷载的作用下,截面上除有弯矩和剪力作用外,还有扭矩作用。
图7-1受扭构件的类型(平衡扭转)(a)雨蓬梁的受扭 (b )吊车梁的受扭 按照引起构件受扭原因的不同,一般将扭转分为两类。
一类构件的受扭是由于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其扭矩可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一般称平衡扭转,如图7-1(a )(b )所示的雨篷梁及受吊车横向刹车力作用的吊车梁,截面承受的扭矩可从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它是满足静力平衡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力之一。
如果截面受扭承载力不足,构件就会破坏,因此平衡扭转主要是承载能力问题,必须通过本章所述的受扭承载力来平衡和抵抗全部的扭矩。
还有一类构件的受扭是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的协调所引起的扭转称为协调扭转。
如图7-2所示的框架边梁。
当次梁受弯产生弯曲变形时,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边梁对与其整浇在一起的次梁端支座的转动就要产生弹性约束,约束产生的弯矩就是次梁施加给边梁的扭转,从而使边梁受扭。
协调扭转引起的扭矩不是主要的受力因素,当梁开裂后,次梁的抗弯刚度和边梁的抗扭刚度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产生塑性内力的重分布,楼面梁支座处负弯矩值减小,而其跨内弯矩值增大;框架 图 7-2受扭构件的类型(协调扭转)边梁扭矩也随扭矩荷载减小而减小。
(c) 现浇框架的边梁 由于本章介绍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是针对平衡扭转而言的。
对属于协调扭转钢筋混凝土构件,目前的《规范》对设计方法明确了以下两点:1、支承梁(框架边梁)的扭矩值采用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将支承梁按弹性分析所得的梁端扭矩内力设计值进行调整,弹T T )1(β-=。
根据国内的试验研究:若支承梁、柱为现浇的整体式结构,梁上板为预制板时,梁端扭矩调幅系数β不超过4.0;若支承梁、板柱为现浇整体式结构时,结构整体性较好,现浇板通过受弯、扭的形式承受支承梁的部分扭矩,故梁端扭矩调幅系数可适当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7.1 概述混凝土结构构件除承受弯矩、轴力、剪力外,还可能承受扭矩的作用。
也就是说,扭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工程中经常遇到。
例如:吊车梁、雨蓬梁、平面曲梁或折梁及与其它梁整浇的现浇框架边梁、螺旋楼梯梯板等结构构件在荷载的作用下,截面上除有弯矩和剪力作用外,还有扭矩作用。
图7-1受扭构件的类型(平衡扭转)(a)雨蓬梁的受扭 (b )吊车梁的受扭 按照引起构件受扭原因的不同,一般将扭转分为两类。
一类构件的受扭是由于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其扭矩可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一般称平衡扭转,如图7-1(a )(b )所示的雨篷梁及受吊车横向刹车力作用的吊车梁,截面承受的扭矩可从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它是满足静力平衡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力之一。
如果截面受扭承载力不足,构件就会破坏,因此平衡扭转主要是承载能力问题,必须通过本章所述的受扭承载力来平衡和抵抗全部的扭矩。
还有一类构件的受扭是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的协调所引起的扭转称为协调扭转。
如图7-2所示的框架边梁。
当次梁受弯产生弯曲变形时,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边梁对与其整浇在一起的次梁端支座的转动就要产生弹性约束,约束产生的弯矩就是次梁施加给边梁的扭转,从而使边梁受扭。
协调扭转引起的扭矩不是主要的受力因素,当梁开裂后,次梁的抗弯刚度和边梁的抗扭刚度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产生塑性内力的重分布,楼面梁支座处负弯矩值减小,而其跨内弯矩值增大;框架 图 7-2受扭构件的类型(协调扭转)边梁扭矩也随扭矩荷载减小而减小。
(c) 现浇框架的边梁 由于本章介绍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是针对平衡扭转而言的。
对属于协调扭转钢筋混凝土构件,目前的《规范》对设计方法明确了以下两点:1、支承梁(框架边梁)的扭矩值采用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将支承梁按弹性分析所得的梁端扭矩内力设计值进行调整,弹T T )1(β-=。
根据国内的试验研究:若支承梁、柱为现浇的整体式结构,梁上板为预制板时,梁端扭矩调幅系数β不超过4.0;若支承梁、板柱为现浇整体式结构时,结构整体性较好,现浇板通过受弯、扭的形式承受支承梁的部分扭矩,故梁端扭矩调幅系数可适当增大。
2.经调幅后的扭矩,进行受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并确定所需的抗扭钢筋(周边纵筋及箍筋)并满足有关的配筋构造要求。
7.2 纯扭构件的实验研究及破坏形态以纯扭矩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为例,研究纯扭构件的受力状态及破坏特征。
当结构扭矩内力较小时,截面内的应力也很小,其应力与应变关系处于弹性阶段,此时可忽略钢筋的影响,由材料力学公式可知:在纯扭构件的正截面上仅有切应力τ作用,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如图7-4(a ),由图可见截面形心处剪应力值等于零,截面边缘处剪应力值较大,其中截面长边中点处剪应力值为最大。
截面在切应力τ作用下,如图7—3,相应产生的主拉应力tp σ与主压应力cp σ及最大剪应力max τ。
为ττσσ==-=max cp tp (7—1)截面上主拉应力 tp σ与构件纵轴线呈45º角;主拉应力cp σ与主压应力tp σ,互成90º角。
由上式可见:纯扭构件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均相等,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t f 低于受剪强度t f f )2~1(=τ,混凝土的受剪强度τf 低于抗压强度c f ,则t f τ>ττf >c f τ(上式为应力与材料强度比,其比值可定义为单位强度中之应力),其中t f τ比值最大,它表明混凝±的开裂是拉应力达到混凝土 图7-3 纯扭构件应力状态及斜裂缝抗拉强度引起的(混凝土最本质的开裂原因是拉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因此当截面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后,结构在垂直于主拉应力tp σ作用的平面内产生与纵轴呈45º角的斜裂缝,如图7—3。
试验表明:无筋矩形截面混凝土构件在扭矩作用下,首先在截面长边中点附近最薄弱处产生一条呈45º角方向的斜裂缝,然后迅速地以螺旋形向相邻两个面延伸,最后形成一个三面开裂一面受压的空间扭曲破坏面,使结构立即破坏,破坏带有突然性,具有典型脆性破坏性质。
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可用沿45º角主拉应力方向配置螺旋钢筋来承担,将螺旋钢筋配置在构件截面的边缘处为最佳,由于45º角方向螺旋钢筋不便于施工,为此通常在构件中配置纵筋和箍筋来承受主拉应力,承受扭矩作用效应。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在扭矩作用下,混凝土开裂以前钢筋应力是很小的,当裂缝出现后开裂混凝土退出工作,斜截面上拉应力主要由钢筋承受,斜裂缝的倾角。
是变化的,结构的破坏特征主要与配筋数量有关:(1)当混凝土受扭构件配筋数量较少时(少筋构件),结构在扭矩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开裂并退出工作,混凝土承担的拉力转移给钢筋,由于结构配置纵筋及箍筋数量很少,钢筋应力立即达到或超过屈服点,结构立即破坏。
破坏过程急速而突然,破坏扭矩u T 基本上等于抗裂扭矩cr T 。
破坏类似于受弯构件的少筋梁,被称为“少筋破坏”,为了避免脆性破坏的发生,规范对受扭构件提出了抗扭箍筋及抗扭纵筋的下限(最小配筋率)及箍筋最大间距等严格规定。
(2)当混凝土受扭构件按正常数量配筋时(适筋构件),结构在扭矩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开裂并退出工作,钢筋应力增加但没有达到屈服点。
随着扭矩荷载不断增加,结构纵筋及箍筋相继达到屈服点,进而混凝土裂缝不断开展,最后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而破坏。
结构破坏时其变形及混凝土裂缝宽度均较大,破坏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
破坏类似于受弯构件的适筋梁,属于延性破坏即“适筋破坏”,下面列出的受扭承载力公式所计算的也就是这一类破坏形态。
(3)当混凝土受扭构件配筋数量过大或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时(超筋构件),结构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均未达到屈服点,受压区混凝土首先达到抗压强度而破坏。
结构破坏时其变形及混凝土裂缝宽度均较小,其破坏类似于受弯构件的超筋梁,属于无预兆的脆性破坏即“超筋破坏”,在工程设计中应予避免,因此规范中规定了配筋上限,也就是规定了最小的截面尺寸条件。
(4) 当混凝土受扭构件的纵筋与箍筋比率相差较大时(部分超筋构件),即一种钢筋配置数量较多,另一种钢筋配置数量较少,随着扭矩荷载的不断增加,配置数量较少的钢筋达到屈服点,最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而破坏。
结构破坏时配置数量较多的钢筋并没有达到屈服点,结构具有一定的延性性质。
这种破坏的延性比完全超筋要大一些,但又小于适筋构件,这种破坏叫“部分超筋破坏”。
为防止出现这种破坏,规范用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的比值ξ的合适范围来控制。
试验表明:受扭构件配置钢筋不能有效地提高受扭构件的开裂扭矩,但却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受扭构件破坏时的极限扭矩值。
图7-4 纯扭构件截面应力 (a )剪应力分布; (b )塑性分布; (c )按塑性理论划分7.3一般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7.3.1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矩形截面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截面形式。
纯扭构件扭曲截面计算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为结构受扭的开裂扭矩计算,二为结构受扭的承载力计算。
如果结构扭矩大于开裂扭矩值时,应按计算配置受扭纵筋和箍筋用以满足截面承载力要求;同时还应满足结构受扭构造要求。
(1)开裂扭矩计算结构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由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很小,因此钢筋的应力也很小,它对结构提高开裂荷载作用不大,在进行开裂扭矩计算时可忽略钢筋的影响。
若将混凝土视为弹性材料,纯扭构件截面上剪应力流的分布,如图7-4a 。
当截面上最大剪应力或最大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时,结构达到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极限状态。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结构开裂扭矩值为t cr hf b T 2β= (7-2)式中,β值为与截面长边和短边b h 比值有关的系数,当比值10~1=b h 时,β=0.208~0.313 。
若将混凝土视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当截面上最大切应力值达到材料强度时,结构材料进入塑性阶段,由于材料的塑性截面上切应力重新分布,如图7-4b 。
当截面上切应力全截面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时,结构达到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极限状态。
根据塑性力学理论;可将截面上切应力划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切应力的合力,如图7-4c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结构受扭开裂扭矩值为)3(62b h b f W f T t t t cr -== (7-3)实际上,混凝土是介于弹性材料和塑性材料之间的弹塑性材料。
对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塑性性质;对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其脆性显著增大;截面上混凝土切应力不会象理想塑性材料那样完全的应力重分布,而且混凝土应力也不会全截面达到抗拉强度t f ,因此按式(7—2)计算的受扭开裂扭矩值比试验值低,按式(7—3)计算的受扭开裂扭矩值比试验值偏高。
为实用计算方便,纯扭构件受扭开裂扭矩设计时,采用理想塑性材料截面的应力分布计算模式,但结构受扭开裂扭矩值要适当降低。
试验表明,对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降低系数为0.8,对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降低系数近似为o.7。
为统一开裂扭矩值的计算公式,并满足一定的可靠度要求,其计算公式为t t cr W f T 7.0= (7-4) 式中 t f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t W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对于矩形截面)3(62b h b W t -= (7-5)式中,b 和h 分别为矩形截面的短边边长和长边边长。
(2)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如图7—4所示,构件受扭时,截面周边附近纤维的扭转变形和应力较大,而扭转中心附近纤维的扭转变形和应力较小。
如果设想将截面中间部分挖去,即忽略该部分截面的抗扭影响,则截面可用图7—5c 的空心杆件替代。
空心杆件每个面上的受力情况相当于一个平面桁架,纵筋为桁架的弦杆,箍筋相当于桁架的竖杆,裂缝间混凝土相当于桁架的斜腹杆。
因此,整个杆件犹如一空间桁架。
如前所述,斜裂缝与杆件轴线的夹角。
会随纵筋与箍筋的强度比值C 而变化。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计算,便是建立在这个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的基础之上的。
图7-5 受扭构件的受力性能(a )抗扭钢筋骨架;(b )受扭构件的裂缝(c )受扭构件的空间桁架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试验结果表明,构件的抗扭承载力由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c T 和箍筋与纵筋的抗扭承载力s T 两部分构成,即s c u T T T += (7—6)由前述纯扭构件的空间桁架模型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的抗扭承载力并非彼此完全独立的变量,而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应将构件的抗扭承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规范》采用的方法是先确定有关的基本变量,然后根据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抗扭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