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大纲(实验版)
心理学考研一本通 实验统计测量 第二版勘误
《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统测(第二版)》勘误实验心理学P2 考点1 考研基础必备 2.冯特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第(2)点将“1867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修改为“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P10 例10将参考答案的第(3)中的(2008)修改为(2007)P19 例23将解析中第三行的“附和”修改为“符合”。
P25 第35题将解析和参考答案修改为:【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对词汇加工深度对记忆的影响,词汇的使用频率、熟悉度、类型等特性可能会影响被试对词汇的记忆,但不属于研究的目的,因此属于额外变量。
参考答案:DP26 名词解释第1题将参考答案中的“认为”修改为“人为”;将“特制”修改为“特质”。
P30 考研考法实战第3题将参考答案修改为“B”,解析无误。
p36 表3—5把准则组设计的模式中的X,加一个圈,p37 表3—6不相等实验组控制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的模式:O9O10O11O12 X O13O14O15O16 中,把X去掉P39考点1考法实战3题的答案虽然是随机区组,但是因为每个区组的人数等于处理数的倍数(每组10人,有两个处理),因此可将每一个区组按照处理数分为两组,每组5人,每组接受一种处理。
P41 单选第31题将A、B选项中的“自变最”修改为“自变量”。
P42 多选题第7题将参考答案修改为:ABD 解析见第九题。
P42 多选题第9题将参考答案修改为:ACDP47 例5右上角中的“两类图片用ABBA”平衡,因为每组只呈现一种图片,不存在顺序效应。
P66 考研考法实战第7题将C选项中的“冪定律”修改为“幂定律”。
P72 单选题第21题将【解析】中的“对同一被试而言,判断标准升高时,击中率变大,虚报率变小,或者击中率不变,虚报率变小”修改为“对同一被试而言,判断标准升高时,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变小”。
P87例2“一个关于记亿的实验”改为“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P114 论述题第2题将题目中的“其视力成桥正视力正常”修改为“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心理学考试专用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要素。
(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新手教师存在的三类错误:1认为教学就是传递知识。
2、认为具有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
3认为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一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1、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2、.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二、埃里克森的自我统一论: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0-1岁信任对怀疑、1-3自主对羞怯、3-6主动对内疚、6-12勤奋对自卑、12-20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20-40亲密对孤独、40-60繁殖对迟滞、65之后自我完善对绝望)三、弗洛伊德的本能论:1、人格结构:本我: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
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它的作用就是要满足我们那些与生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超我: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它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到底控制。
超我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三者关系:本我传达着基本的需要,自我压抑着冲动的本我,直到找到了满足这些需要的现实方法,而超我则负责确定自我所找到的解决方法是否被道德所接受。
这三者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2、心理发展阶段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6~11)\生殖期(11岁左右)四、皮亚杰的认知建构论:认知发展阶段论。
白学军版实验心理学(国内最新最全,比郭秀艳朱滢的更好)实验心理学概论
访谈法 面对面交流 调查与 施行标准化测验 测验法 实验法 操纵某些条件,分析 因果关系
11/21/2018
教材结构
主要有三种 重实验方法
迈尔斯和汉森,《实验心理学》
重基本方法及其在具体领域中应用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
重具体应用
赫葆源等,《实验心理学》
11/21/2018
第一章
11
为什么要学习实验心理学?
带着问题的观察 建构一个理论 (假设、假说和预测) 将理论可操作化 (理论中的概念可以进行测量) 检验理论 (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评价结果 (统计分析)
11/21/2018
可能的结果: 接受该理论 修改该理论 否定理论 发展一个新理论
29
第一章
心理学实验程序
选择问题 形成假设
选择被试
实施实验 解释结果与检验假设 撰写报告
“实验心理学产生于实验生理学之中”——波林
感觉与运动神经的分类
特殊的神经能说
感觉的研究:视觉和听觉 颅相学 脑机能定位研究 反射动作的研究
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的发现
神经冲动的速度研究 人差方程式的发现
11/21/2018
第一章
19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创立
诞生于德国(1879)
德国建立了稳固的实验生理学 德国人的气质
细心 爱好精确的分类 爱好描述工作
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的大胆尝试
11/21/2018
第一章
20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创立
韦伯
两点阈限 最小可觉差异
韦伯定律:
11/21/2018
第一章
21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创立
费希纳
2023年312考试大纲
2023年312考试⼤纲⼀、前⾔2023年312考试⼤纲是针对参加⼼理学专业研究⽣招⽣考试的学⽣所制定的⼀份详细的考试⼤纲。
该⼤纲旨在为学⽣提供⼀个清晰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帮助他们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学习和复习。
本⽂将对这份⼤纲进⾏详细的解读和分析,以便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考试内容和要求1.⼼理学导论本部分主要考查学⽣对⼼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法的理解和掌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理学的发展历程、⼼理学的研究⽅法、⼼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理学的基本理论等。
要求学⽣能够系统地掌握⼼理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对⼼理学理论和⽅法的应⽤能⼒。
2.实验⼼理学本部分主要考查学⽣对实验⼼理学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理解和掌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理学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法、实验控制的⼿段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要求学⽣能够运⽤实验⼼理学的⽅法和技术,设计简单的⼼理学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3.⼼理统计与测量本部分主要考查学⽣对⼼理统计和测量的基本原理、⽅法和应⽤的掌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等。
要求学⽣能够运⽤⼼理统计和测量的⽅法和技术,对⼼理学数据进⾏处理和分析,能够理解和解释常⻅的⼼理测量⼯具和量表。
4.社会⼼理学本部分主要考查学⽣对社会⼼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的掌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认知、态度与⾏为、社会影响和社会群体等。
要求学⽣能够理解和分析社会⼼理学的理论,能够运⽤社会⼼理学的原理和⽅法解释⼈类的社会⾏为和社会互动。
5.发展⼼理学本部分主要考查学⽣对发展⼼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的掌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童发展、⻘少年发展、成年发展和⽼年发展等。
要求学⽣能够理解和分析发展⼼理学的理论,能够运⽤发展⼼理学的原理和⽅法解释⼈类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6.临床与咨询⼼理学本部分主要考查学⽣对临床与咨询⼼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掌握。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1、填空题变量是指在()或()可变的事物的()。
在实验中实验者()、()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称为因变量。
正确答案:数量上、质量上、属性、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江南博哥)、自变量、某种特定反应2、名词解释次级内隐自尊效应正确答案:意指个体作出的判断通常是与个体的自尊密切相联的,都有维护和促进自尊的功能,但是,个体本身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意识。
3、填空题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和()。
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速度、准确性、权衡4、填空题最能够最有效运用实验控制策略的是().正确答案:实验室实验5、名词解释被试内设计正确答案: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
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
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6、填空题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正确答案: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7、填空题脑磁图(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在头颅外表产生(),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正确答案:电流、感应磁场、极微弱的磁信号8、填空题社会测量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答案:确定测量标准9、填空题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称(),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
又称()或唐德斯三成分说。
第二个时期称(),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
正确答案:减数法时期、唐德斯反应时ABC、加因素法时期10、单选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正确答案:B11、名词解释直接验证正确答案:是一种对实验效度进行验证的方法,指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
312心理学考试大纲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是一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大纲,旨在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评估。
它包括了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考试性质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招收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水平,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初步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二、考查目标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试卷内容由各部分组成,共包括四个部分: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约100分,主要考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发展心理学,约70分,主要考查儿童青少年的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约70分,主要考查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主要考查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四、考试内容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主要考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体内容如下:1. 心理学导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等。
(2)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
(3)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等。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第3章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3.1 本章要点1.如何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2.如何公正对待实验动物3.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4.论文写作与发表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心理学实验的对象一般是人或动物,因此,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实验者首先应该考虑伦理道德问题。
在这里,伦理道德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含义是对实验对象——人或动物的公正对待;第二方面含义是研究者应具备和遵守科学道德。
3.2 复习笔记一、如何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一)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1.关于实验参与者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和公正。
2.实验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实验参与者出于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主动、自愿地参加研究者的实验时,实验者与参与者之间就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得出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
对于实验者来说,与参与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对实验的实施是非常有帮助的。
3.实验者对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1)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实验者应该在实验室等候实验参与者,并向他们做出解释或做出合理的安排。
①实验者忘记预约了实验参与者做实验;②仪器故障或其他原因推迟或取消实验;③实验时间安排的变更;④知情同意;⑤退出实验自由;⑥免遭伤害的保护,消除有害后果。
(2)尊重实验参与者的时间。
(3)做好充分的实验前准备。
(4)以礼对待实验参与者。
(5)保护个人隐私。
(6)营造一个轻松的实验环境和氛围。
因此,在一般的心理学实验中,在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应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至最低限度。
4.发放实验通知应注意的问题(1)通知内容①通知应该以书面形式发放,措辞简单且容易理解;②通知应告知实验参与者实验的意义;如果中途退出实验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影响他们自愿参加的实验因素(如冒险尝试、身体不舒适、缺乏自信心、其他不利因素等)以及实验参与者希望了解的其他方面的问题;③当实验者与其同事实施实验时,实验者应尽可能避免实验参与者因种种原因退出实验或发生其他的意外情况;④如果实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某一门科学的学分,实验者应该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学分还是以其他的形式获得回报;⑤如果有的参与者因为一些合理的原因不能参加实验,实验者应该对实验参与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征求参与者、介绍人或组织人的同意。
实验心理学的重点和难点及实验心理学题库整理版
实验心理学的重点和难点一、 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2. 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其著作有《心理学物理纲要》;3. 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先河,采用节省法;(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略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 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其中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2) 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①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②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而只改变一些研究感兴趣自变量,因此结论更加严谨③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④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别人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实验法的缺点:①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②实验干涉程度高③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④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根据实验的条件要求严格程度分类: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对实验情境进行一定控制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比较接近,具有很好的推论性;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精确和严格的控制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推论性较差;(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 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的分类:①作业变量(课题变量):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②环境变量,即实验的环境,如实验室的照明情况或噪音强度等;③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④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如疲劳、焦虑等。
实验心理学(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4个)1.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实验者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具有刺激特点、环境特点、被试特点、暂时被试差别四种类型。
2.额外变量:不准备研究而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
可以通过排除、恒定、匹配、随机、抵消、统计等进行控制。
3.变量混淆: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混淆的结果是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4.主效应:指由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因变量变化,多出现在多因素试验设计中。
5.交互效应:(指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受其他自变量的影响情况。
)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6.嵌套设计:指在实验设计中一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仅与另一个自变量的某个水平相结合。
7.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常需要将这类研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称为实验室研究设计。
(张一中,1998)8.随机区组设计:将控制的额外变量分为几个组,组内同质,每一区组接受全部实验处理,同一区组内被试按设计要求随机地接受处理的实验设计。
目的是对某些特殊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使处理效应的估计更加精确。
9.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又叫轮换设计,即让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处理,对实验处理的顺序和实验时间的顺序采用了轮换的方法。
10.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11.被试间设计: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比较在不同被试之间进行,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组间设计。
【西南●最新版】[0111]《实验心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111]《实验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单选题]2.在"汉字材料的性质对视觉短时记忆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A:汉字材料的性质、短时记忆广度B:汉字、视觉C:影响、记忆广度D:记忆广度、材料性质参考答案:A[单选题]7.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是:A:因变量B:控制变量C:自变量D:相关变量参考答案:C[单选题]3.在平均差误法中,测量分配的标准差大,说明被试的辨别能力:A:好B:中等C:差D:等于零参考答案:C[单选题]4.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A:韦伯B:费希纳C:斯蒂文斯D:艾宾浩斯参考答案:D[判断题]8.信号检测论的优点是能有效鉴定人的辨别能力的高低。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6.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A:阈上感觉的测量B:阈限的测量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D[单选题]1.在"女生学习效率日与周节律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A:女生、学习效率B:时间、学习效率C:日节律、周节律D:女生、日与周节律参考答案:B[判断题]9.实验的效度一般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明确程度。
参考答案:正确[单选题]5.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参考答案:B第二次作业[单选题]3.恒定刺激法实验中,刺激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要达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分别是:()A:高于95%和低于5%B:高于75%和低于25%C:都约为50%D:低于5%和高于95%参考答案:A[多选题]1.下列因素中,对实验的内部效度有影响的因素有:A:成熟B:统计回归C:前测D:被试的亡失E:实验程序的不一致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2.用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时,会产生的误差有:A:时间误差B:习惯误差C:空间误差D:期望误差E:顺序误差参考答案:BD[多选题]4.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相加因素法B:相减法C:量表法D:开窗法E:平衡抵消法参考答案:ABD[单选题]9.在反应时间实验中,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换取准确率,这种现象称为:()A:速度与准确率分离B:速度与准确率权衡C:快速高错D:眼手干扰参考答案:B[单选题]6.反应时间是指:()A:反应的连续时间B:刺激呈现的时间C:反应的潜伏期D:被试对时间的估计参考答案:C[单选题]7.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有:()A: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B:数量估量法和分段法C:差别阈限法和感觉等距法D: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参考答案:A[单选题]8.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A:阈上感觉的测量B:阈限的测量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D[多选题]5.下列方法哪些是研究长时记忆的方法:A:自由回忆法B:再认法C:节省法D:知觉辩认参考答案:ABC第三次作业[单选题]6.如果要学生完成两套测验,以考察做两套题的效果。
(完整word版)实验心理学考试选择及名解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研究从观察开始B. 观察不总是可靠的C. 研究者具有主观性D. 实验法总是可靠的2.“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来的。
A. 1860B. 1862C. 1879D. 19173.“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冯特在他的()中首先提出来的。
A.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B. 《心理物理学纲要》C. 《实验心理学纲要》D. 《民族心理学》4.“O”变量又称为()变量。
A. 无关变量B. 额外变量C. 干扰变量D.机体变量5.广义的实验心理学也叫做()。
A. 人文心理学B. 科学心理学C. 实验心理学D. 实证心理学6.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技术是核心技术。
A. 观察B. 相关C. 实验D. 测量7.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称为()。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额外变量D. 机体变量8.以温度、噪音、光线等作为自变量称为()自变量。
A. 刺激特点B. 环境特点C. 被试特点D. 实验特点9.从某种角度看,()研究正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前途和最有应用价值的实验方法。
A. 真实验B. 非实验C. 实验室实验D. 准实验10.为了直接探明某种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或内外因素的因果关系,这叫做()。
A. 测验式实验B. 相关型实验C. 因素型实验D. 生态化实验11.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程式是()。
A. R=f(S)B. R=f(S,O)C. S=f(R)D. R=f(O)12.关于实验研究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信度高,效度也高B. 信度高,效度低C. 效度低,信度也低D. 效度高,信度也高13.有效地控制额外变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的()。
A. 外部效度B. 内部效度C. 外部效度和内部效度D. 学术价值14.实验设计中主要应该根据()和实验要求的操作来选择合适的被试。
A. 实验者的工作精力B. 实验设备的台套数C. 实验最终目的D. 时间限制15.实验要求的精确性越高,样本数要求()。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四、综合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第4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第5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第6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第7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SDT)实验第8章 反应时测量技术第9章 听觉实验研究第10章 视觉实验研究第11章 注意与意识实验研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第13章 语言认知实验第14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第15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的实验研究第16章 如何独立选题、设计与实施实验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统考2014年研]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答案】B【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波斯纳(M.L.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
[统考2014年研]A.减法反应时法B.加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心理旋转实验法【答案】A【解析】波斯纳应用减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统考2014年研]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B【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圣才出品】
第2章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恒定法B.排除法C.平衡法D.对抗法【答案】B【解析】双盲法是消除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法,属于排除法。
2.采用排除法控制额外变量时,会降低实验的()。
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统计结论效度【答案】B【解析】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从控制变量的角度看,排除法确实有效,然而排除法把正常状态中存在的因素排除出去,其所得到的结果难以推广,因此影响了实验的外部效度。
因此本题选B。
3.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A.30B.60C.90D.180【答案】C【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
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4.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观看恐怖电影之后进行情绪测试,要求B 组被试在A组被试进行情绪测试时也进行情绪测试,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答案】B【解析】该设计属于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设计,在该设计中没有前测,只有后测。
5.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答案】B【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
6.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解析》及答案详解·WORD版 考研必备
沈阳大学心理学爱好者原创浙江大学2003年实验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实验者效应2.匹配法(matChing method)3.启动效应4.诱动现象5.听觉适应二、简答题1.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2.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
3.简述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
三、论述题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
七、实验设计某实验拟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探讨五种心理训练程序对某种技能学习成绩的影响。
现从5个群体中分别随机选取6名被试,并将实验分别安排在星期一、二、三、四、五进行。
要求:1.以不同群体为行变量,实验时间为列变量,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3.说明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实验者效应在心理学实验中,主试者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2.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的特点相等的一种方法。
使用匹配法时,先要测量所有被试和实验中要完成的作业具有高相关的特点,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的特点匹配成相等的。
此法理论上可取,实际很难行得通。
3.启动效应是指人在信息加工活动中,自身的知识、经验、期望以及上下文对加工活动产生影响,当人们产生某种期待时,这种期待将易化随后进行的加工。
启动效应又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
重复启动即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
间接启动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刺激有所差别。
启动效应的实验为激活扩散模型提供了有利证据。
4.诱动现象又称运动幻觉或游动错觉,观察者与客体的相对空间关系的改变,或者两个以上的彼此空间关系的变化,可以引起诱动现象。
如自主运动、站台错觉、相对移动等等。
5.听觉适应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听觉系统一般对一个稳定声音的感受性在最初的1~2分钟内有所下降,而后很快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听觉适应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平衡过程。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内容(完整版)
学前教育⼼理学考试⼤纲及内容(完整版)幼⼉教育⼼理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识记(名次解释、选择)(⼀)教育⼼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理规律的科学.(⼆)教育⼼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性(三)教育⼼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与学情境中⼈的⼼理现象(四)教育⼼理学独⽴的年代与标志作为⼀门独⽴的学科,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教育⼼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桑代克,独⽴的标志:桑代克三卷本《教育⼼理学》的出版(五)学前教育⼼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六)学前教育⼼理学的学科性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性的综合科学(七)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定的仪器设备,有⽬的、有计划地对⾃然状态下发的现象或⾏为进⾏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法(⼋)实验法:是研究这个局研究假设,运⽤⼀定的⼈为⼿段,主动⼲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较等⽅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法(九)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法(⼗)测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标准化的测量⼯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揭⽰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种研究⽅法⼆、领会(选择、简答)(⼀)教育⼼理学的的创建桑代克《教育⼼理学》教育⼼理学的发展历程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普通⼼理学解释学⽣⽣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没有⾃成体系。
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缺乏统⼀的理论指导,体系繁杂,内容各异,尚未成为⼀门独⽴理论体系学科。
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内容⽇趋集中,形成共识,独⽴体系学科正在形成。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注重与教学时间结合,发展。
(三)教育⼼理学的发展趋势1 关注教与学两⽅⾯的⼼理问题,教学⼼理学兴起2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理因素,教育社会⼼理学兴起3 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 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育个别教学研究(四)学前教育⼼理学的创建结构性整合、结构性分化(五)学前教育⼼理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多元化和本⼟化、研究⼿段现代化、研究程序规范化、三、简单应⽤(简述、选择、简答)(⼀)学前教育⼼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幼⼉教育⼼理思想研究:⼉童独⽴的⼈格、尊重⼉童,卢梭。
2024 心理学大纲
2024 心理学大纲一、导论 -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二、认知心理学 1. 信息加工理论 - 感知和知觉的基本过程 - 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 - 思维和推理的过程2.学习与记忆–古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记忆的类型和特点–遗忘的原因和防范策略3.语言与沟通–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组织和理解–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的比较三、发展心理学 1. 儿童发展 - 儿童认知和感知的发展 - 社会和情感发展 - 性别认同和角色形成2.青少年发展–青少年身体和性别发育–青少年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青少年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3.成人发展–中年危机和生涯发展–老年人认知和情感变化–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四、社会心理学 1. 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 - 社会认知和情感的作用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 社会支持和人际冲突解决2.领导与影响–领导理论和风格–影响和说服的机制–领导力的发展和培养3.集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群体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群体决策和合作–群体行为的影响和后果五、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 1. 精神障碍和心理治疗 - 常见精神障碍和病因分析-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评估 - 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2.应激与适应–应激的类型和反应–应对和适应的方式–应激管理和心理韧性的培养3.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职业发展和职业倦怠的预防六、实验与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设计 - 实验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 随机分组和双盲实验 -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伦理问题2.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样本选择–量表的设计和信效度检验–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读3.观察和个案研究–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的特点–个案研究的设计和分析–观察研究的可靠性和效度综上所述,本文档概括介绍了2024年心理学的大纲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导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以及实验与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课程负责人张雪开课系部教育学院教研室教师教育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六日《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CJX074005中文名称:心理学英文名称:General Psychology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考试对象:师范类专业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总学时:32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0 实验实训学时:2 )总学分:2二、课程简介心理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其它分支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指导教育教学和其他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考试目标1、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2、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范畴与理论问题3、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依据(一)考试内容所依据的教材所用教材:《心理学基础与应用》(二)考试内容所依据的教学大纲《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三)考试内容所依据的基本阅读素材参考书目:(可去学校图书馆查阅)《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心理学基础》李红;《认知心理学》王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心理学导论》(美)Dennis Coon.John O.Mitterer郑钢译。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代心理学》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心理学纲要》[美]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五、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1、考核形式:闭卷2、考试题型、题量及分值本着多样化、多层次考察学生的知识覆盖面及知识应用能力,考试题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单项选择题、辨析题或判断题、名词解释或填空题、简答题、论述、材料分析题或实践应用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分值如下表:题型题量及每题分值分值占总分的百分比备注单项选择题15~20个,每题1分15~20分15%~20%辨析题(判断题)3~5个,每题3分(9~15个,每题1分)9~15分9%~15%名词解释(填空题)3~5个,每题3分(9~15个,每题1分)9~15分9%~15%简答题3~5个,每题4~6分15~25分15%~25% 论述1~2个,每题10~15分10~20分10%~20%材料分析题2个,每题14~16分30分30%(实践应用题)合计100分100%试卷总分为100分,试卷的题型和题量根据每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变化及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弹性地进行调整。
3、成绩评定方式、等级等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平时考核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
百分制评分标准,及格分为60分。
4、考试时间110分钟六、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细目第1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2 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基本任务1.3 心理学的性质和分支第二节科学的心理观2.1 心理是脑的机能2.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2.3 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第三节心理学的发展3.1心理学的历史和流派3.2 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第四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4.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4.2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了解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知、情感和意志,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人的心理的实质(1)从心理现象产生的自然历程、动物心理的发展、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临床实践及日常生活经验等方面简要说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2)简要说明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主要含义。
3.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历程和标志。
4.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6.研究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第2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意识概述1.1 什么是意识1.2 意识的状态1.3 自我意识1.4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第二节注意概述2.1 注意的含义2.2 注意的本质2.3 注意的种类及规律2.4 注意的功能2.5 注意的外部表现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注意的几个品质2.注意的认知理论第3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1.1 感觉的概念1.2 知觉的概念1.3 感知觉的种类第二节感知觉的一般规律2.1 感受性及其变化2.2 知觉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3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2.4 观察力及其培养第三节社会知觉3.1 社会知觉的一般概述3.2 社会认知的过程3.3 社会认知中的几种效应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感觉的定义、感觉的种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及其种类,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3.视觉的适宜刺激及视觉的生理机制,明视觉与暗视觉,颜色视觉、颜色混合规律及色觉缺陷。
4.感觉适应、感觉后象和感觉对比的定义和种类;闪光融合、闪光融合频率和联觉的定义。
5.知觉的定义及知觉的实质。
6.知觉的基本特性。
7.错觉的定义和种类。
8.观察力的定义,观察力的培养。
第4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1.1 记忆的概念1.2 记忆的分类1.3 记忆的基本过程第二节遗忘2.1 什么是遗忘2.2 遗忘的原因2.3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2.4 遗忘的规律第三节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及运用3.1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3.2记忆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记忆的定义,记忆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记忆的作用和分类。
2.表象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3.记忆的三个系统是怎么划分出来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联系起来的?4.系列位置效应。
5.记的定义、种类和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6.保持和遗忘的定义。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遗忘原因的两种学说。
7.艾宾浩斯对记忆和遗忘的研究,保持曲线。
8.再认和回忆的定义,影响再认和回忆效果的主要因素。
第5章思维与想象第一节思维的概述1.1 什么是思维1.2 思维的品质第二节想象的一般概述2.1 想象的概念2.2 想象的种类第三节思维的一般规律3.1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2 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3.3 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3.4 创造性思维3.5 思维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思维的定义及其特性。
2.思维的种类。
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定义、它们的区别和相互联系,求异思维的特点。
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4.认知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定义、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的思维特点。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想象的定义,想象和表象的关系,及想象的种类和作用。
第6章情绪与情感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1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1.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3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第二节情绪情感的一般规律2.1 情绪情感的特性2.2 情绪情感的功能2.3 情绪发生的生理机制2.4 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运用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情感的两级性和生理机制。
2.表情的定义、种类和性质。
3.基本情绪、复合情绪、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和高级情感。
4.情绪、情感的功能和作用。
第7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概述1.1 意志的概念1.2 意志行动的特征1.3 意志的特点第二节意志的一般规律2.1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2.2 意志的心理机制2.3 意志行动的过程第三节意志品质的特征与培养3.1 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3.2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3.3 意志规律在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意志的定义,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与认识、情感、个性的关系。
2.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以及这两个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第8章个性倾向性第一节需要1.1 需要的一般概述1.2 需要理论1.3 需要的发展和调适第二节动机2.1 动机的一般概述2.2 需要、动机与行为2.3 动机理论第三节兴趣3.1 兴趣的一般概述3.2 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3.3 兴趣的品质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自我实现需要的内涵2.成就动机理论第9章能力第一节能力概述1.1 能力的一般概念1.2 能力与知识、技能1.3 能力的种类1.4 智力的概念和智力结构理论第二节能力的个别差异2.1 能力的类型差异2.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3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2.4 不同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第三节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3.1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3.2 能力的培养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智力结构理论2.能力测量的方法第10章气质和性格第一节气质概述1.1 气质的一般概念1.2 气质的类型1.3 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二节性格概述2.1 性格的一般概念2.2 性格的结构与类型2.3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1.理解气质的生理基础2.性格的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第11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1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准1.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及问题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第二节心理辅导1.1心理辅导1.2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1.3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考核知识点与考试要求利用心理辅导的方法解决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
七、其它执笔人:教研室主任签字:院长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