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放大器电路设计
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实例

一个覆盖900MHz/1.9GHz/2.5GHz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和元器件布局图如图3.3.1所示,元器件参数见表3.3.1。电路是组装在0.031英寸的FR-4印制板上。C5(1000pF)是旁路电容器,用来消除加在与VCC连接的电源线上的级间反馈。MGA83563第一级FET的漏极连接到引脚1,电源电压VCC通过电感线圈L2连接在漏极上,电感线圈的电源端被旁路到地。这个级间电感线圈用来完成在第一级放大器和第二级放大器之间的匹配。电感线圈L2的数值取决于MGA83563特定的工作频率,L2的数值可以根据工作频率选择。电感L2的数值也与印制电路板材料、厚度和RF电路的版面设计有关。
第6页/共26页
① PCB版面MGA83563封装引脚焊盘的尺寸建议采用推荐使用的微型SOT-363(SC-70)封装的印制电路板引脚焊盘。该设计提供大的容差,可以满足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要求,并能够减少寄生效应,保证MGA83563的高频性能。② PCB材料的选择对于频率为3GHz的无线应用来说,可选择型号为FR-4或G-10印制电路板材料,典型的单层板厚度是0.020~0.031英寸,多层板一般使用电介质层厚度在0.005~0.010英寸之间。更高的频率应用例如5.8GHz,建议使用PTFE/玻璃的电介质材料的印制电路板。
第4页/共26页
因为MGA83563中两级放大器都是使用同一个电源,为了防止从RF输出级到第一级的漏极之间的电源线产生的反馈,应确保RF输出级到第一级的漏极之间的电源线有非常好的旁路。否则,电路将变得不稳定。连接到MGA83563的RF输入(引脚3)是直流接地电位。在MGA83563的输入端,可以不使用隔直电容,除非有一个DC电压出现在输入端。
实验六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六射频放⼤器的设计实验六射频放⼤器的设计、仿真和测试⼀、实验⽬的1、了解描述射频放⼤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类型2、掌握放⼤器偏置电路设计⽅法3、了解最⼩噪声、最⼤增益放⼤器的基本设计⽅法4、掌握放⼤器输⼊、输出⽹络的基本结构类型5、掌握⽤ADS 进⾏放⼤器仿真的⽅法与步骤⼆、实验原理常⽤的微波晶体管放⼤器有低噪声放⼤器、宽带放⼤器和功率放⼤器。
⽬的是提⾼信号的功率和幅度。
低噪声放⼤器的主要作⽤是放⼤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减⼩噪声⼲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
功率放⼤器⼀般在系统的输出级,为天线提供辐射信号。
微波低噪声放⼤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功率增益、增益平坦度、⼯作频带、动态范围、输⼊输出端⼝驻波和反射损耗、稳定性、1dB 压缩点。
1、⼆端⼝⽹络的功率与功率增益及主要指标信号源的资⽤功率实际功率增益转换功率增益资⽤功率增益*max in sin a in P P P Γ=Γ==*out LL L max an =P P P ==ΓΓ22212222(1)1(1)L Lin L in S P G P S -Γ==-Γ-Γ222210222211/11s LT L a s Ls in LG P P S G G G S -Γ-Γ===-ΓΓ-Γ()22212211(1)/11s avsan a soutS GP P S -Γ==-Γ-Γ2.放⼤器的稳定性⽆条件稳定:不管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如何,放⼤器输⼊输出端反射系数的模都⼩于1,⽹络⽆条件稳定(绝对稳定)条件稳定:在某些范围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内,放⼤器输⼊输出反射系数的模⼩于1,⽹络条件稳定(潜在不稳定)由于放⼤器件内部S12产⽣的负反馈导致放⼤器⼯作不稳定!稳定性设计是设计放⼤器时⾸要考虑的问题。
匹配⽹络与频率有关;稳定性与频率相关;可能情况是设计的频率稳定⽽其他频率不稳定。
⽆条件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稳定性系数K输⼊、输出稳定性圆(条件稳定):|Гin|=1 或 |Гout|=1在Smith 圆图上的轨迹输出稳定性圆判别该输出稳定性区域?稳定圆不包含匹配点,|S11|<1时: |Гin|<1,稳定,匹配点在稳定区 |S11|>1时: |Гin|>1,不稳定,匹配点在不稳定区输⼊稳定性圆(条件稳定)3.最⼤增益放⼤器设计(共轭匹配)源和负载与晶体管之间达到共轭匹配时,可实现最⼤增益。
射频放大器电路设计32页PPT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射频放大器电路设计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思路部分,以及部分设计线路图一、阻抗匹配设计大多数PA都内部集成了到50欧姆的阻抗匹配设计网络,不过也有一些高功率PA 将输出端匹配放在集成芯片外部,以减小芯片面积。
常用的匹配设计有微带线匹配设计、分立器件匹配设计网络等,在典型设计中有可能会将两者共同使用,以改善因为分立器件数值不连续带来的匹配设计不佳的问题。
PA阻抗匹配设计原理和射频中的阻抗匹配相同,都是共轭匹配设计,主要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
常用工具可以使用Smith圆图来观察阻抗匹配设计变化,同时用ADS软件来完成仿真。
二、谐波抑制由本人微博《射频功率放大器 PA 的基本原理和信号分析》得知,谐波一般是由器件的非线性产生的倍频分量。
谐波抑制对于CE、FCC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谐波的频率较分散,所以一般采用无源滤波器来衰减谐波分量,达到抑制谐波的效果。
不仅PA,其它器件包括调制信号输出端都有可能产生谐波,为了避免PA对谐波进行放大,有必要在PA输入端即添加抑制电路。
上图所示无源滤波器常用于2.4G频段的芯片输出端位置,该滤波器为五阶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约为3GHz,对2倍频和3倍频的抑制分别达到45.8dB和72.8dB。
使用无源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有以下优点:l 简单直接,成本有优势l 良好的性能并且易于仿真l 可以同时实现阻抗匹配设计三、系统设计优化系统设计优化主要从电源设计,匹配网络设计出发,实现PA性能的稳定改善。
3.1 电源设计功率放大器是功耗较大的器件,在快速开关的时候瞬间电流非常大,所以需要在主电源供电路径上加至少10uF的陶瓷电容,同时走线尽量宽,让电容放置走线上,充分利用电容储能效果。
PA供电电源一般有开关噪声和来自其它模块的耦合噪声,可以在PA靠近供电管脚处放置一些高频陶瓷电容。
有必要也可以加扼流电感或磁珠来抑制电源噪声。
从SE2576L的结构框图可以看出,该PA一共由三级放大组成,每一级都单独供电,前面两级作为小信号电压增大以及开关偏置电路,其工作电流较小,最后一级功率放大,其电流很大。
射频功率放大器与微带电路设计

射频功率放大器与微带电路设计摘要: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核心部件,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有着突出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进行功率放大器及其电路的设计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以射频功率放大器为例,在对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采用ADS 软件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其电路的设计分析,以促进射频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无线通信设计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作为最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由于其本身具有宽禁带以及击穿场强高、功率密度高等特征优势,在高频以及高功率的功率器件中具有较为突出的适用性,在电子信息系统性能提升方面具有较为明显和突出的作用优势,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其电路的设计中,专门采用ADS仿真软件对于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其电路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并对于仿真设计实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参数设置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水平,促进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原理分析结合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影响,在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中,结合要进行设计实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带以及输出功率等特点要求,以满足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应用要求。
在进行本文中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主要通过分级设计与级联设置的方式,首先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放大级以及驱动级设计实现,最终通过电路设计对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两个不同级进行连接,以在无线通信中实现其作用功能的发挥,完成对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放大级结构模块设计中,主要应用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级结构模块的设计实现,同时在功率放大级结构模块的电路设计中,注重对于输出功率保障的设计;其次,在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级结构模块设计中,以C 波段的功率放大模块设置为主,电路设计则以增益提升设计为主,并对于增益平坦度和输出输入驻波进行保障。
2.4G射频双向功放电路设计

2.4G 射频双向功放电路设计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互连时,无线局域网的低功率与高频率限制了其覆盖范围,为了扩大覆盖范围,可以引入蜂窝或者微蜂窝的网络结构或者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扩大覆盖半径等措施来实现。
前者实现成本较高,现。
前者实现成本较高,而后者则相对较便宜,且容易实现。
而后者则相对较便宜,且容易实现。
而后者则相对较便宜,且容易实现。
现有的产品基本上通信距离都现有的产品基本上通信距离都比 较小,而且实现双向收发的比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距离扩展射频前端的方案与硬件的实现,通过增大发射信号功率、放大接收信号提高灵敏度以及选择增益较大的天线来实现,同时实现了双向收发,最终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与IEEE802.11b/g 兼容的无线通信系统兼容的无线通信系统 中。
双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双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双向功率放大器设计指标:双向功率放大器设计指标:工作频率:2400MHz ~2483MHz 最大输出功率:+30dBm (1W )发射增益:≥27dB接收增益:≥14dB接收端噪声系数:< 3.5dB 频率响应:<±<±1dB 1dB 输入端最小输入功率门限:<?15dB m 具有收发指示功能具有收发指示功能具有电源极性反接保护功能具有电源极性反接保护功能根据时分双工TDD 的工作原理,收发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可以得出采用图1的功放整体框图。
图。
功率检波器信号输入端接在RF 信号输入通道上的定向耦合器上。
当无线收发器处在发射状态时,功率检波器检测到无线收发器发出的信号,产生开关切换信号控制RF 开关打向发射P A通路,LNA电路被断开,双向功率放大器处在发射状态。
当无线收发器处在接收状态时,功率检波器由于定向耦合器的单方向性而基本没有输入信号,这时通过开关切换信号将RF通路断开,此时双向功率放大器处在接收状态。
开关切换到LNA通路,P A通路断开,此时双向功率放大器处在接收状态。
50MHz-250W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实例介绍设计与制作功放(二)出处:何庆华发布日期:2007-8-2 浏览次数:2249在上篇的文中,我用实例的方法基本地讲述了功放的一些参数计算与设定,其实这也可应用于音响系统中使用晶体管放大的电路中.由于觉得使用实例会让初入门的朋友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此篇也将用实例去介绍功放中各级的匹配传输.但要我一个可典型说明的例子让我想了不少时间,最终决定选用了之前制作的全无环路反馈的功放电路.由于没有使用级间的环路反馈,以致级间的匹配以及各级的电路但总显得十分重要.见图,在后级的放大线路,是没有环路反馈的这将会电路的指标有所劣化.因电路工作于开环状态,这需要选用性能较好的电路组态,以取得更好的实际音质.而没有使用环路负反馈,好处是大家所熟知的.如避免了各类的互相失真,既然无环路反馈有如此.全音质更纯真透明.正如胆友所追求的效果.但有点却要说明,胆与石,都是为了满是个人的喜好.而在进口的众多名器中,可以有很多是超过十万的晶体管后级.甚至有几十万过百万的钽却先见有超过十万的胆机!而在低挡商品机中,如万元下的进口器材,胆机却是可以优于石机,但中高挡机中.石机不再受制于成本,全电路性能大幅提高.同价位的胆石机间胆机已处于劣势,这从实际试听及一些前辈的言论中也得到证实.而在DIY中由于没有过多的广告费用,可令成本都能集中到机,如电路合理工艺精良,性价比大优于商品机.Word资料再说回电路,之所以使用无反馈电路就是想用晶体管去取得胆机那中清晰温暖的声音,在这里,使用共射共基电路是必然的,共射共基电路又叫渥尔曼电路,前管共射配合后管的共基放大,让两管中间严重失配,却大降低了前管的密勒电容效应,使前管的频响大改善,而后管是共基电路,天生是频响的高手。
在放大能力上,基射共基电路与一般的单管共射电路是没有分别的,但频响却在高频上独领风骚,故而在许多的进口名器上不乏其影,用于本机却可大大改善了开环响应与高频线性。
电路的参数计算在上篇已介绍过,这里就不再罗索了,第一级的工作电流是5mA,增益是2K2与470欧的比值,增益约为15dB,注意的是两个33欧的电阻是配合了K170/J74的参数,如要换用其他的管子可能需要更改这两个电阻的数值。
射频放大电路 -回复

射频放大电路 -回复射频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用于增强射频信号的幅度,并将信号传递给后续的电路或设备。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射频放大电路的设计示例:1. 选择合适的射频放大器芯片。
根据所需的功率和频率范围,选择适当的射频放大器芯片。
芯片的型号和参数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 连接电源引脚。
根据芯片手册提供的引脚定义,将电源引脚连接到适当的电源电压和接地位置上。
3. 连接输入端。
将输入信号引脚连接到输入信号源。
可以使用合适大小的耦合电容来隔离输入信号源和放大器芯片。
4. 连接输出端。
将输出信号引脚连接到后续的电路或设备。
同样,使用合适大小的耦合电容来隔离输出信号和接收电路。
5. 添加反馈电路。
为了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可以添加适当的反馈电路。
根据芯片手册提供的设计指导,选择适合的反馈电路连接到芯片的反馈引脚。
6. 连接其他元件。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其他元件来优化射频放大电路的性能,例如滤波器、匹配电路、偏置电路等。
7. 进行仿真和调整。
使用电路仿真工具对设计的射频放大电路进行仿真,检查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需要,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调整,以优化电路性能。
8. PCB设计和制造。
根据射频放大电路的设计要求,进行PCB设计,并将其制造为实际的电路板。
9. 程序调试。
在完成PCB组装后,对射频放大电路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确保信号能够正确放大,并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射频放大电路的设计流程。
请注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阻抗匹配、功率输出要求、抗干扰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射频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射频放大电路设计

Pi/N
A G2Pi/N
Pi
Pi/N 功率 Pi/N
A G3Pi/N G4Pi/N
A
功率
P
Pi N
N
Gi
i1
分配
合成
Pi/N
A GN-1Pi/N
Pi/N
A GNPi/N
7.4.3 功率合成放大电路
3dB耦合器
G1
RFIN 1
2
匹配 网络
A1
匹配 网络
3dB耦合器
50W
4 50W
3 匹配
G2
网络
MS
PIN PAVS
VSWRIN
1
1
Ga Ga
1
1
1 MS 1 MS
7.2 射频放大电路旳噪声
7.2.1 噪声信号旳特征和分类
1) 2)
热噪声 散粒噪声
PN kTB
3) 闪烁噪声
I 等效噪声温度和噪声系数
PNI=0
R T=0K
有噪声 放大电路
PNO R
(1)若(|S11|<1,则史密斯圆图中心点 (ΓL=0点)在稳定区域内。分2种情况。
① 若输出稳定鉴别圆包括史密斯圆图中心 点(如图7.2(a)所示),ΓL旳稳定区域在输 出稳定鉴别圆内。ΓL旳稳定区域是史密斯圆图 单位圆内输出稳定鉴别圆内旳区域,是图7.2 (a)中旳阴影区。
② 若输出稳定鉴别圆不包括史密斯圆 图中心点(如图7.2(b)所示),ΓL旳稳 定区域在输出稳定鉴别圆外。ΓL旳稳定区 域是史密斯圆图单位圆内输出稳定鉴别圆 外旳区域,是图7.2(b)中旳阴影区。
|GS|1 (b) K<1, |S11|>1, |S22|<1
集成电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测试

集成电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测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放大无线信号、提高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等主要作用。
本文将从集成电路的角度出发,探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常见技术、测试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射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向电子设备输入射频信号的放大器,能够输出较大的放大功率。
其通常由输入匹配网络、放大器、输出匹配网络和直流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输入匹配网络用于匹配输入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放大器是实现信号放大的核心部件;输出匹配网络用于匹配输出阻抗和负载(如天线、滤波器等);直流电源用于提供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电压,以维持其正常工作。
在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放大器的线性度、稳定性、带宽等。
其中,线性度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在信号输入量较小的情况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呈线性增加关系。
然而,当输入信号过大时,放大器的输出增益将不再呈线性增加,而是出现非线性失真现象,导致输出信号扭曲变形,降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常见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涌现了不少新型的技术。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技术:1、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技术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研究高效功率放大器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电源,提供功率放大器所需的电能。
在高速数码信号传输领域,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2、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是一种能够应对多种频率信号的功率放大器。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频率范围十分广泛,因此需要一种宽带功率放大器来满足各种信号的放大需求。
3、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也逐渐成熟。
该技术能够在多个频段实现全负载、多个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放大。
射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设计

MGA72543采用SOT-343(SC70)封装,引脚端3 (INPUT & Vref)为射频输入和电压基准;引脚端2 (OUTPUT& Vd)为射频输出和电源电压;引脚端1和 引脚端4(GND)为接地。
路状态,且器件工电流作几乎频下降率到0。范围为0.1~6.0GHz,工作电压为2.7~4.2V。 噪声系数在2GHz时为1.4dB,在芯片上的旁路开关损 MBC13720具有四种工作模式:低IP3、高IP3、旁路和待机模式。
在外部匹配网络的设计中,满足匹配条件未必能够提供最佳的噪声系数性能,应综合考虑噪声系数、增益和截获点之间的平衡。
送输,出大 回约波有损2耗. |S解22|2决为14方. 案,IIP3可固定在为达到接收器的线性要求所 输当出设回 定波为损旁耗路模|S需2式2时|2的为,1输4水.入和平输出,都由I内I部P匹3配为到5+0 3。5dBm,可调IIP3范围为+2~ +14dBm。 MBC13720具有四种工作模式:低IP3、高IP3、旁路和待机模式。
2.3 射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设计实例
MBC13720 是一个低噪声放大器(LNA)集成电路芯 片,可满足400MHz~2.4GHz频率范围内射频小信号放 大应用要求,工作电压为2.5~3.0V,输入、输出匹配 满足设计的灵活性要求。
MBC13720具有四种工作模式:低IP3、高IP3、旁路和 待机模式。低IP3模式和高IP3模式工作电流为5.0mA 和11mA,具有可完全关断器件的待机模式。最高的输 入互调截点IP3为10dBm(1.9GHz)和13dBm (2.4GHz)。最低的噪声系数为1.38dB(1.9GHz)和 1.55dB(2.4GHz)。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PPT课件

k
1
S11
2
S22
2
2
1
2 S12 S21
且
S11 S22 S12 S21 1
放大器的稳定措施:
1.通常在输入、输出回路中增设阻尼电阻 (串联或并联);
2.选合适参数的放大器件; 3.选择合理的工作点; 4.正确选择组成谐振电路的L/C值关系
(串联:L高,Q高;并联:C高,Q高)。
第六章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6.1 射频放大器的特性指标和基本构成
1. RF放大器的基本构成:
2.特性指标
(1) 增益:
• : 转换功率增益
GT负载吸收的功率 信号源共 Nhomakorabea匹配时的输入功率
(1 L 2 ) S21 2 (1 S 2 ) (1 S11S )(1 S22L ) S21 S12 L S
3.微带放大器电路形式
• 实际各线长:
L1 l1 g
L2 l2 g
L3 l3 g L4 l4 g
另外,其它匹配形式:S11(或S22)先消去对应阻抗的虚部,
再将剩下的实部经
线转换成Z0值。
g
4
4.偏置注入网络:
(1)若微带线匹配网络应用短路短截线,则可以直 接将直流偏置从短路线的交流短路点注入。
感谢下 载
(2)若微带线匹配网络中不应用短路短截线, 则直流偏置必须经过 短路线注入。
g
4
6.3宽带RF放大器
• 1.频率补偿匹配:
• 原理:在放大器的输入或输出端口引入适当的 失配,用于补偿S参数的频率特性。
• 方法:
•
(1)输入端选频匹配,并且匹配网络的Q
值较小,带相对较宽;同时,输出端口采用纯电
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集成电路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本文将重点介绍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射频功率放大器是指在射频频率范围内的功率放大器,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信号放大和驱动负载的功率。
一般来说,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在几百千赫到几千兆赫之间,而功率范围则在几百瓦到几十瓦之间。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频率响应、功率输出、效率、线性度、带宽、噪声和可靠性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物理尺寸和材料成本等因素。
二、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基本的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通常由一个输入网络、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输出网络组成。
其中,输入网络和输出网络通常用于匹配阻抗和抑制谐波,而放大器则是主要的信号处理单元。
在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晶体管。
而晶体管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需要达到的功率输出和频率范围。
同时,还需要对晶体管的偏置点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线性度和效率。
在放大器的选择和偏置点设置之后,接下来需要对输入网络和输出网络进行设计。
输入网络需要匹配信号源的阻抗,并通过调节其参数(如电容和电感)来优化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输出网络则需要匹配负载的阻抗,并通过调节其参数来抑制反射波和谐波。
三、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在进行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时,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使用基于微波传输线的设计技术。
该技术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或微波传输线来传输射频信号。
基于微波传输线的设计方法将电路转换为等效传输线模型,并使用S参数(也称为散射参数)描述电路的行为。
通过适当选择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长度,可以实现输入网络和输出网络的匹配。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来模拟和分析电路的行为。
通过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进行电路的优化,并在仿真过程中检验电路的性能。
射频放大器电路设计

01
02
03
晶体管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类型和 型号,考虑其增益、带宽、 功率容量等参数。
电阻、电容、电感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 电阻、电容和电感,确保 电路性能稳定。
调谐网络
根据工作频率和带宽需求, 设计调谐网络以实现最佳 性能。
阻抗匹配
输入阻抗匹配
通过匹配网络将源阻抗与 放大器输入阻抗匹配,提 高信号传输效率。
共集放大器
总结词
共集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射频放大器电路设计,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电流增 益的特点。
详细描述
共集放大器采用共集电极放大方式,将输入信号通过晶体管基极进行放大,并通过发射 极输出。由于其电流增益较高,适用于对电流变化敏感的信号处理,同时具有较好的输
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性能。
功率放大器
雷达系统用放大器设计
总结词
雷达系统用放大器设计主要关注高输出功率和稳定性 ,以确保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在雷达系统用放大器设计中,高输出功率和稳定性是 关键的设计指标。为了实现高输出功率,设计师通常 会选择大功率晶体管和适当的电路结构。同时,为了 提高稳定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和电路保护措 施,以防止放大器过热或损坏。此外,还需要对放大 器的相位噪声、谐波失真等进行优化,以确保雷达系 统的探测距离和准确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输出阻抗匹配
将放大器输出阻抗与负载 阻抗匹配,确保最大功率 传输。
共轭匹配
采用共轭匹配方式,使信 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恒定 幅度和相位。
噪声与增益
噪声系数
分析电路中噪声的来源,如热噪 声、散弹噪声等,并采取措施降 低噪声系数。
lna射频放大电路设计

lna射频放大电路设计LNA射频放大电路设计一、介绍LNA(低噪声放大器)是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中常见的一个模块,用于将微弱的射频信号放大,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噪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LNA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因此在设计和优化LNA射频放大电路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适的设计和优化。
二、LNA射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LNA射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放大器、匹配网络、偏置电路和电源电路。
其中,放大器是整个LNA电路的核心部分,负责将输入的微弱射频信号放大到合适的幅度。
匹配网络用于调整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实现最大功率传递和最佳性能。
偏置电路则用于提供合适的工作电流和电压,保证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
电源电路则用于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保证整个LNA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LNA射频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规格: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确定LNA电路的增益、带宽、噪声系数等性能指标。
同时考虑电源电压、工作频率和尺寸等限制条件,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2. 选择放大器类型:根据设计规格和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包括共源放大器、共栅放大器、共基放大器等。
根据不同的放大器类型,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3. 匹配网络设计:根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设计合适的匹配网络,以实现最佳的功率传递和性能表现。
匹配网络的设计通常需要使用阻抗转换器、电容和电感等元件,通过优化元件参数和布局方式,实现最佳匹配效果。
4. 偏置电路设计:根据放大器的工作条件,设计合适的偏置电路,保证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
偏置电路通常包括直流偏置电阻、电容和稳压电路等,通过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和电源电压,实现工作电流和电压的稳定。
5. 电源电路设计:根据整个LNA电路的功耗和电源需求,设计合适的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通常包括滤波器、稳压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等,通过保证电源电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稳定的工作条件给整个LNA电路。
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方案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摘要:本系统以AD公司生产的高速可控增益运放AD8330为核心,结合固定增益放大、可变增益放大、末级差分电路等主要部分,能实现放大倍数0~50dB 增益可调。
前级放大采用一片AD8330实现可变增益放大,固定增益放大采用OPA847芯片实现10倍的固定增益放大,再经末级1片电流反馈型运放THS3001扩流,构建末级差分驱动负载。
关键词:宽带放大器高速运放 OPA847 AD8330一、方案论证与选择1、方案选择与比较1.1 固定增益放大器比较方案一:采用OPA820运放芯片作为固定增益放大,该芯片是一种高速运算放大器,在6 Hz~ 20 MHz 的通频带中可实现放大增益为43 dB, 具有带内波动小, 输出噪声低的特点。
但是缺点是通频带不够宽。
方案二:采用OPA695电压反馈型高速运算放大器,在1400MHz频率下能实现两倍放大,符合本题要求,但在高频下,该运放易产生自激。
方案三:采用OPA847, 电压反馈型高速运算放大器,最大频带宽度达3.9GHz,完全满足本题频带要求,输入电压噪声低,带内波动小,自激现象少。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方案三。
1.1.2 可变增益放大器比较方案一:采用可编程程控放大器AD603。
该运放增益在-11~+30dB范围内可调,通过改变管脚间的连接电阻值可调节增益范围,易于控制。
但该运放增益可调带宽为90MHz,不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高增益精度的压控VGA芯片AD8330。
该芯片可控增益带宽可达150MHz,增益可调范围0~70dB,符合本题指标要求.因此,该电路采用方案二。
1.1.3 电压增益可调方案比较方案一:基于单片机做步进微调。
由单片机MSP430G2553及12位DA转换芯片TLV5616对AD8330进行程控,实现增益在可取范围内可调。
但是,此设计只能步进调节,不能连续可调,此方案不可取。
方案二:基于精密电位器做连续可调。
用一个精密电位器对+5V分压后输入AD8330 5脚VDBS,从而对电压增益实现连续可调。
第六章 射频放大器设计

b1 S11a1 S12 a2 b2 S21a1 S22 a2
b1 S11 b S 2 21
S12 a1 a S 22 2
b = S a
b1 b b 2
a1 a a 2
Smith圆上的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
微波电路设计
S11 1
L 0 点
| in | 1
是不稳定点
稳定性圆与Smith圆的交接部分是稳定性区域
L 0 点
在稳定性圆内
稳定性分析
微波电路设计
1 2
稳定性圆 稳定性的判定与设计
稳定性的设计与判定
微波电路设计
稳定性包括无条件稳定和有条件稳定 需要研究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下,能实现稳 定,保证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无条件稳定的充要条件
CCEE
第六章 射频放大器设计
射频微波电路设计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微波电路设计
传输线需要与有源器件良好匹配,以降低电 压驻波比、避免寄生振荡。 稳定性分析通常被作为射频放大器设计工作 的第一个步骤。 从以下两个方面分类:
根据应用条件分类:在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电路中 ,射频放大电路采用低噪声放大电路,负责将微 弱信号放大;在发射系统中,则采用功率放大电 路,负责提供足够功率的射频信号输出。 根据带宽分类:分为窄带放大器和宽带放大器。
1 | S11 |2 | S22 |2 | |2 K 0.79 1 2 | S12 S21 |
| || S11S22 S12 S21 | 0.46 1
在f=1.25GHz处,得到
1 | S11 |2 | S22 |2 | |2 K 1.02 1 2 | S12 S21 |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解 从输出端开始往回倒推,可得每一级的功率和增益分别为
A点: PA 29.5 0.5 3 27dBm
G1dB =7dB
A点处的两只并行放大器应选用AMP1。因AMP1的 P1dB=27dBm
B点 PB PB 27 7 20dBm
C点:PC 20 0.5 3 23.5dBm
C点处也应选用AMP1。因AMP2的 P1dB=22dBm 低于C点处要求的
1 1 1
P P G P 1dB,cas
1dB,n
Pn 1dB,n1
1 GPnGPn1 GP2P1dB,1
若各级放大器的特性一致,即
GPk GP k 1, 2, , n G1dB,k G1dB k 1, 2, , n
1 P1dB,cas
1 P1dB
1
1 GP
1 Gp2
1 G n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
1 P1dB
N路多级功率合成器(或功分器)是一种将N路不同放大器的输出 功率进行合成(或分解)的耦合器。
6
16.4 微波功率的合成与分配技术
功率合成/分配器
多级中的N路
谐振腔结构
一级中的N路
Ta非谐振腔结构
二叉型结构
兰格耦 合器
威尔金森 耦合器
非二叉型结构
同轴线
波导
微带线
同轴腔
波导
P 威尔金 o,mNi路n微
PTOIk P k 1, 2, , n
1 1 1 1
1
PTOI
P
1
GP
GP2
G n 1 P
30
1 PTOI
1 P
11/ 11/
GPn GP
n PTOI P 11/ GP
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实例

③ 接地 所有MGA83563的外围元器件的布局以MGA83563的引
脚焊盘为核心。 适当的接地才能保证电路得到最好的性能和维持器件
工作的稳定性。MGA83563全部的接地引脚端通过通孔 被连接到PCB背面的RF接地面。每一个通孔将被设置 紧挨着每个接地引脚,以保证好的RF接地。使用多个 通孔可进一步最小化接地路径的电感。 接地引脚端的PCB 焊盘在封装体下面没有连接在一起 ,以减少连接到多级放大器的接地引脚端,从而减少 级间不需要的反馈。每个接地引脚端都应该有它独立 的接地路径。注意,PCB导线应尽量不要设计隐藏在芯 片封装下面。
HPMX3003的LNA利用GaAs的低噪声特征,可构成一个 匹配的宽带放大器,具有13dB的增益,2.2dB的噪声系 数;HPMX3003的开关为线性操作并提供+55dBm的IP3 ;HPMX3003的功率放大器产生高达27.5dBm的输出功率 ,功率增加效率PAE为35%。HPMX3003采用微型SSOP28封装。
电源电压通过引脚6加到第二级FET的漏极,并与RF输
出连接。电感L3(RFC)被用来隔离RF输出信号到直流 电源去,并在电感RFC的电源端加一个旁路电容C4滤 去高频信号。在输出端的隔直电容C3防止电源电压加
到下一级电路。
为了防止输出功率的损耗,在工作频带上电感RFC的值 (即电抗)为几百欧姆。在更高的工作频率时,可以
3.3.2 基于CGB240的蓝牙功率放大器电路
CGB240是一个蓝牙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符合IEEE 802.11b标准,可以应用于蓝牙(1级)、家庭RF、 WLAN、无绳电话、2.4~2.5GHz ISM频带等无线系统 中。
CGB240采用单电源供电,工作电压范围为2.0~5.5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示意了|S 时的稳定与非稳定区域。 下图示意了 22|<1及|S22|>1时的稳定与非稳定区域。 及 时的稳定与非稳定区域 |Гout|=1 ГSI rin 非稳定区
|ГS| =1
ГSR
(a) |S22|<1
(b) |S22|>1
的取值, 一旦得到Г 平面上的输出稳定圆,参考|S 的取值 一旦得到 S平面上的输出稳定圆,参考 22|的取值,就很容易知道对应于输入 端口稳定或非稳定的Г 取值范围,从而为匹配电路设计提供指导。 端口稳定或非稳定的 S取值范围,从而为匹配电路设计提供指导。
S 22 − Γ S D , 若ГS=0,则|Гout|=|S22| 1 − S11Γ S
|Гout|=1 rin Cin
ГSI |ГS| =1
ГSR
ГS平面上的输入稳定圆
晶体管稳定性
输入稳定圆
|Гout|=1 ГSI |ГS| =1 Cin 稳定区 ГSR rin 稳定区 Cin 非稳定区
放大器设计
Γin Γout 射频微波晶体管的两端口网络等 效 ΓL,ΓS分别是负载及源反射系数,由负载阻抗及源阻抗决定 分别是负载及源反射系数,由负载阻抗及源阻抗决定: ΓL= ( ZL-ZC ) / ( ZL+ ZC) ΓS= ( ZS-ZC ) / ( ZS+ ZC)
晶体管的稳定性
射频微波晶体管稳定性意味着图中诸反射系数的模值应小于 , 射频微波晶体管稳定性意味着图中诸反射系数的模值应小于1,即 稳定性意味着图中诸反射系数的模值应小于 |Γin|<1, |Γout|<1 < , <
ГLR
|S11|>1时,原点所在区域为非稳定区域 时 S − ΓL D Γin = 11 因为 ГL平面上的输出稳定圆 若ГL=0,则|Гin|=|S11| , 1 − S 22Γ L 右上图在|S 时的稳定与非稳定区域如下图所示。注意|Г 右上图在 11|<1及|S11|>1时的稳定与非稳定区域如下图所示。注意 L|≤1
ГLR
ГL平面上的输出稳定圆
晶体管稳定性
输出稳定区域
ГLI |ГL| =1 Cout
放大器设计
|Гin|=1 rout
输出稳定圆将整个Г 输出稳定圆将整个 L平面分为稳定圆圆外及圆 内两个区域, 大于1的 内两个区域,使|Гin|大于 的ГL所在区域是非稳定 大于 区,反之为稳定区 稳定圆的圆外区域是稳定区, 稳定圆的圆外区域是稳定区,还是圆内区域为 稳定区,由晶体管的S 稳定区,由晶体管的 11参量的取值情况来判断 |S11|<1时,原点所在区域为稳定区域 时
晶体管稳定性
输入稳定圆
(Γ − C
R S R 2 in
放大器设计
同样, 可得关于Г 可得关于 的输入端口稳定性判定圆的方程: 同样,令|Гout|=1可得关于 S的输入端口稳定性判定圆的方程:
)
+ (Γ − C
I S
2
I 2 in
)
2 = rin
ΓS ZS VS
ΓL
其中,原半径为: 其中,原半径为:
晶体管稳定性
放大器设计
绝对稳定
绝对稳定是指在选定的工作频率和偏置条件下,晶体管在整个 绝对稳定是指在选定的工作频率和偏置条件下,晶体管在整个Smith圆图内 圆图内 都处于稳定状态。 取任意值晶体管都稳定。 都处于稳定状态。即 ΓS ,ΓL 取任意值晶体管都稳定。 若|S11|>1, |S22|>1,晶体管不可能绝对稳定。 ,晶体管不可能绝对稳定。
晶体管稳定性
输出稳定圆
(Γ
R L
放大器设计
的所有Γ 整理可得使|Γ = 的所有 的取值满足下面的圆方程: 整理可得使 in|=1的所有 L的取值满足下面的圆方程:
−C
R 2 out
) + (Γ
I L
−C
2 I out
)
2 = rout
ΓS ZS VS
ΓL
圆心坐标为: 圆心坐标为: ∗ S 22 − S11 D∗ R I Cout = Cout + jCout = 2 2 S 22 − D 其中,圆半径为: 其中,圆半径为:
<1 <1
其中 D=S11S22-S12S21 对于给定的晶体管,因为特定频率下其 参量是固定值 参量是固定值, 对于给定的晶体管,因为特定频率下其S参量是固定值,所以对稳定性有影 响的参数就只有Γ 响的参数就只有 L和ΓS。 下面求使晶体管处于稳定与非稳定临界状态的Γ 下面求使晶体管处于稳定与非稳定临界状态的 L和ΓS的取值 先考察晶体管的输出端口, 先考察晶体管的输出端口,将相关参量写为复数形式
晶体管稳定性
绝对稳定条件2
C S = S 22 +
∗ S12复平面后,可以得到绝对稳定的充要条件 绝对稳定的充要条件, 将ГS,ГL映射到 out和Гin复平面后,可以得到绝对稳定的充要条件, 平面上画出|Г 的轨迹可得到一个圆, 在Гout平面上画出 S|=1的轨迹可得到一个圆,其圆心坐标为: 的轨迹可得到一个圆 其圆心坐标为:
rin =
S12 S 21 S 22 − D
2
~
Γin
[S]
Γout
ZL
圆心坐标为: 圆心坐标为:
R I Cin = Cin + jCin =
∗ S22 − S11 D∗ ) (
S22 − D
2
2
右图虚线所示为在ГS平面上的输入稳定圆 右图虚线所示为在 类似地,输入稳定圆将整个 类似地,输入稳定圆将整个ГS平面分为稳定 圆外及圆内两部分。 圆外及圆内两部分。 |S22|<1时,原点所在区域为稳定区域, 时 原点所在区域为稳定区域, |S22|>1时,原点所在区域为非稳定区域。 时 原点所在区域为非稳定区域。 因为 Γ out =
ГLI |ГL| =1 Cout |Гin|=1 rout rin Cin ГLR ГSR |Гout|=1 ГSI |ГS| =1
|S11|<1时, |ГL|=1圆内均为稳定区 < 时 圆内均为稳定区 其数学描述为 | |Cout| - rout | >1
|S22|<1时, |ГS|=1圆内为均稳定区 < 时 圆内为均稳定区
(S =
22
∗ − S11 D∗ ) 2 2
S22 − D
| |Cout| - rout | >1 都可得
| |Cin| - rin | >1
K=
1 − S11 − S 22 + D
2 2
2
2 S12 S 21
〉1
K 称为稳定因子。因为由上面两组公式得到同样结果,所以输入端口若稳定, 称为稳定因子。因为由上面两组公式得到同样结果,所以输入端口若稳定, 则输出端口也是稳定的。 则输出端口也是稳定的。 应注意的是 | |Cout| - rout | >1, | |Cin| - rin | >1 可推出 K>1. , 但K>1不等同于| |Cout| - rout | >1, | |Cin| - rin | >1 不等同于 ,
| |Cin| - rin | >1, ,
晶体管稳定性
绝对稳定条件2
S12 S 21
2 2
放大器设计
由
rout =
S 22 − D
或 rin =
S12 S 21 S 22 − D
2 2
R I Cout = Cout + jCout
(S =
22
∗ − S11 D∗ ) 2 2
S22 − D
R I Cin = Cin + jCin
2
同理, 映射到和Г 同理,将ГL映射到和 in复平面可得
S12 S 21 < 1 − S 22
由上面两式可得 |D|<1
2
晶体管稳定性
放大器设计
绝对稳定条件3
是否存在一个因子就能描述绝对稳定条件, 是否存在一个因子就能描述绝对稳定条件,即其等价于 K>1, |D|<1 若令因子
µ=
1 − S11
不管Γ 如何取值,圆心所在区域总是非稳定区。 不管 S ,ΓL 如何取值,圆心所在区域总是非稳定区。
晶体管稳定性
1 绝对稳定条件
放大器设计
< 和 < ,绝对稳定可描述如下: 若|S11|<1和|S22|<1,绝对稳定可描述如下: 1)稳定性判定圆必须完全落在单位圆|ГS|=1和|ГL|=1之外。如下图所示。 )稳定性判定圆必须完全落在单位圆 之外。 和 之外 如下图所示。
2
S22 − S11* D + S12 S21
此时绝对稳定条件为 μ>1
另外,对于两个器件 与 , 则器件A比器件 更稳定。 比器件B更稳定 另外,对于两个器件A与B,若 µA > µB, 则器件 比器件 更稳定。
晶体管稳定性
放大器设计
HW1
一晶体管的S参量如下: 一晶体管的 参量如下: 参量如下 f=750MHz:s11=0.114-j*0.551,s12=0.044+j*0.029,s21=-4.608+j*7.312,s22=0.490-j*0.449; : , , , f=1000MHz:s11=-0.058-j*0.452,s12=0.054+j*0.022,s21=-2.642+j*6.641,s22=0.379-j*0.424; : , , , 画出晶体管在两个频率下的输出及输入稳定圆并计算各自µ值 画出晶体管在两个频率下的输出及输入稳定圆并计算各自 值
晶体管的稳定性
放大器设计
射频微波放大器与振荡器属于有源器件, 射频微波放大器与振荡器属于有源器件,是射频微波电子系统不可缺少的功 能单元, 能单元,它们分别起着放大及产生微波信号的作用 一般晶体管存在稳定及非稳定两个区域,是工作于放大状态还是振荡状态, 一般晶体管存在稳定及非稳定两个区域,是工作于放大状态还是振荡状态, 取决于输入及输出端的匹配设计 晶体管的稳定性 若将射频微波晶体管视为一个两端口网络, 若将射频微波晶体管视为一个两端口网络,则此网络由一定偏置条件下晶体 管的S参量及外部终端条件 参量及外部终端条件Γ 确定, 管的 参量及外部终端条件 L和ΓS确定,如图所示 ΓS ΓL ZS VS ~ [S] 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