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合集下载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教师应多角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2000字的2000字的近代史纲要论文,欢迎阅读!2000字的近代史纲要论文篇1:《试谈革命先驱----孙中山》每当提到孙中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振奋,是热血,虽然他所在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他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想发表一下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受,斗胆对这位伟人做一下评价。

一、伟大历史地位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这段话已经大概反映了孙中山的部分伟大贡献。

具体来说,他的伟大贡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结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篇一《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字:晚清政治经济外交格局变化影响一、晚清社会的政治(一)北京政变发生,清朝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谕令其弟恭亲王奕诉留在北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遗诏由6岁的儿了载淳继位,并以肃顺、端华等八人辅政。

八大臣秉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诉排除在外,又不许权利欲极强的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干预政事,这就使得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

慈禧太后拉拢东太后慈安,暗中联络在京的奕诉为后援准备发动政变。

奕诉是咸丰帝异母弟,道光时期就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咸丰初年遭到罢斥,他和咸丰帝的矛盾很深。

留在北京议和期问,奕诉通过签订《北京条约》和处理一系列善后事宜,笼络了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和一批统兵大员,树立了白己的威信。

1861年秋,奕诉借奔丧之际与两宫太后密谋政变,随后回到京城布置一切。

11月2日,政变发生。

载垣、端华、肃顺等被处死,其他人被充军或被革职。

这次事变被称为“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作为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买办势力相勾结的开始。

政变发生后,清政府对外公然宣布“借师助剿”,借助外国武力镇压太平天国;对内则调整了与曾国藩集团等汉族地主的关系,继续执行重用汉族地主的政策,加强其统治。

政变后,清政府提拔蒙古血统的著名理学家楼仁,先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再升为大学士。

还提拔了李棠阶,出任都察院的都御使和军机大臣。

在地方行政方面,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并赋予适当的权力。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关键词:近代史,导师,人物,精选,推荐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简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内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典型;选择;教学历史首先是人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其活生生的行动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纵贯历史170多年,涉及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仅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教材而言,直接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古今中外人物就有376位,充分显示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76位人物,以历史时期划分,包含古代人物22人,约占人物总数的6%;近现代人物354人,约占人物总数的94%.以国别划分,外国50人,约占人物总数的13%;中国32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87%.以重要程度划分,被列入教材目录的人物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2%.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占据教材一席,基本原因是:行文的需要,即着作文字在铺陈过程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

如"上篇综述"的以秦始皇、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22位古代人物,就是出于回顾中国文明由盛而衰的需要;耆英、伊里布被提及是因为他们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又如第一章中反复提及的慈禧、李鸿章,第二章反复提及的光绪、康有为,第三章反复提及的孙中山、袁世凯,中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反复提及的蒋介石、毛泽东,以及下篇各章反复提及的毛泽东、邓小平,主要是因为描述他们的行为或者介绍他们的着作、思想而反复提及。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篇1摘要:众所周知,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

然而,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关键字:爱国;救世;危机;新潮;出路正文:1840年,中国爆发了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序幕亦从此拉开,中国也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猛然被对世界打开,众多的外国资本蜂拥而至,同时这也引起了国内封建集团的极力抵触,外国资本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

一、林则徐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林则徐经世派主要是提倡经世致用的主张,清朝统治的衰落和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迫使他们去反思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探求挽救衰世的办法,开始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篇一《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论文论文》提要:关于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近几年已有多篇文章加以论述,只是对其内涵、性质及思潮与流派的界定,仍颇有歧义。

本文除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外,还将对这一思潮的流变过程、各时期特点及其复杂的历史作用进行一些分析,以就正于海内方家。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一、近代史上的两种文化保守主义近代以降,面对飘洋东来、以新型工业资本社会形态为背景的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挑战,中国本土文化能否继续延展其几千年来不绝的生命,曾是思想界长期纷纭不决的一大公案。

文化保守主义便是在这场争论中对此始终持肯定态度,并身体力行地为重塑传统文化的现代精魂而呐喊的一种社会思潮或学术流派。

说到保守主义,人们总不免将落后、守旧的贬义与之联系在一起。

这种看法,固然有其一定的依据,但是决不全面。

因为它还常常用来指对于社会事物的变迁更倾向于保持其延续性和渐进性,以力求稳健的某种观念或意识。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主要便是依据这一含义界定的。

在关于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讨论中,有人认为这一思潮在我国发端于十九世纪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建立孔教之说,[1]也有的将其上溯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观,[2]甚至还有把近代早期的封建正统派直到“五四”以后的新儒家同作为“文化传统主义”思想脉络在各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加以综论的。

[3]这些不同的说法,表明各家对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界定标准尚存在着分歧。

因此,在讨论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之前,自应先对其略作说明。

我们认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近代”两字,按照我国学术界的通常用法,一般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时段概念,即指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或1949年建国的这一历史阶段;一是社会形态概念,即指封建社会结构遭破坏而进人资本主义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延安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毛泽东倡导大力加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强调近代史研究必须有组织地进行。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一《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摘要: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她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五四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四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

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五四精神;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在这些年中,中国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彻底的改变。

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但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共成长。

一、五四精神的内涵在国家与民族危亡之际,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五四精神孕育而出。

五四精神代表着积极、进步、平等、和平、自由等,她留给后人的精神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如周策纵所说的“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他而推动。

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不完的事业。

”[1]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她丰富的精神内涵永远激励着当代青年。

(一)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曾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2]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在五四运动中,大学生及青年知识分子将爱国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一近代史论文

大一近代史论文

大一近代史论文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近代史论文篇一《论五四运动》摘要:1919年5月4号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条件、历史特点、历史意义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五四运动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政府在华势力范围、撤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

【精品作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精品作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精品作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 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xxxxxxxxxxxxx
中国近代史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摘 要: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性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组成部分,中国
关键词:合作、分裂、民族利益、阶级利益。
一、 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背景
1. 北洋军阀腐朽的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中国大地并没有像资产阶级革命派预想的一样实行民主和共和。相反,新旧利益的交织,新旧势力的冲突,使得满目创痍的中国大地异常黑暗。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政府分裂,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混战不断,闹得民不聊生。
3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的原因
3.1政治衰败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原因
篇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
专业论文
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学生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442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战期间,及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有过短暂的飞速发展外,更多的时间 是处于被压抑和苦苦挣扎之中,它们不但没有逐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且本身存在也因独裁政权、帝国 主义列强和大小军阀的压制而变得岌岌可危。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化工业仍然集中在城市,集中了 全国绝大部分先进的生产力。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广大农村,虽然实行了互助组、合作化,但基本上还 是手工工具劳作,物资装备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自给半自给的消 费结构模式基本上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刚刚开始发育和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格局尚未改观。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研究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曲折、艰辛与变革的历史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逐渐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这段历史既铸就了民族的辉煌,也铭刻了国人的悲痛。

本篇论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以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中国近代史的背景政治方面,清朝统治逐渐衰落,封建社会面临严重危机。

封建专制、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经济方面,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1.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对中国主权造成严重侵害。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 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造成中国巨大损失和民族耻辱,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5.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篇章。

四、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现代化史,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段历史激发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觉醒。

其次,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教训。

五、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近现代史论文(陈独秀)

近现代史论文(陈独秀)

陈独秀——《新青年》的缔造者 电气3班 朱国栋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原名庆同,字仲甫。

安徽怀宁人。

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他在近代中国宛如一个启明星,带给渴望自强独立的国人以希望。

而这其中,《新青年》便是他的舞台。

陈独秀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和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1917年在北大任校长后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任命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陈在北大任教几达两年之久;五四抗议运动后他被捕入狱,1919年秋获释后回上海。

然而,陈在北京出现意义深远,不仅由于他的言论——正是在这期间他从一个进步人士转变为政治激进分子——而且也由于他为不断壮大的北大文化叛逆团体发出了第一声呐喊。

陈去北大任教时把创办于上海的杂志《新青年》迁到了北京,这个刊物在1917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争论的首要阵地。

陈独秀本人在思想和气质上都是一个叛逆者。

这与他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他1879年10月出生于皖南怀宁的一个小康绅士家庭。

出生几个月后他父亲就死了,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的是祖父,陈回忆说,他是一个粗暴易怒、神经过敏、苛刻挑剔的老人,是个鸦片鬼,严厉的工头。

“老白胡子”死时陈独秀才8岁,这时他并没有完全形成传统社会所培育的怀疑性格。

此后又有许多教师管教他,最后一个是他的兄长,为人随和,不是那种要求很严的教书匠。

然而,年轻的陈独秀并不是因为向往(别人要求他掌握的)知识传统才努力学习的,他的动力来自他后来很伤感地描述过的东西:“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威权。

”可见,陈独秀在这时已有了相当的责任感,同时幼年生活使他拥有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这为他以后27年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科举考试同样促进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论中国近代史的大学论文3000字

论中国近代史的大学论文3000字

论中国近代史的大学论文3000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中国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篇一《近现代中国救国道路探索》摘要: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流和本质是中国的儿女们为救国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在这很长时期内,中国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本文根据《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历史理论与知识,通过对这段时期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总结与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历史的客观性出发,结合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与体会,研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的历史原因,并得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当时中国的唯一出路。

关键字: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出路历史必然性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流和本质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而艰苦的斗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各条路线的主力军,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认识到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艰辛历史进程及其简略的发展规律。

越是了解国史、国情,我们越是深刻体会到历史和人民是在怎么是困境下经过怎么样的波折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鸦片战争的爆发,引起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的改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最新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最新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探寻第一代民族资本家艰苦的实业救国之路摘要:张謇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依旧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操的封建士人的奋斗轨迹。

他一方面积极从事于乡里活动,另一方面继续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最终获取了最高的科举功名,并由此卷入了朝廷高层的政治纷争。

“治国平天下”的光明仕途已经呈现在眼前。

然而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他的判断和抉择。

他曾说自己在光绪十二年会试后就有中国兴实业,责在士大夫的想法。

甲午战争的炮火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终将张謇推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另一种人生体验中,张謇以自己前半生的积累创造了全新的辉煌。

关键词:张謇爱国情操时代变迁实业救国张謇11岁时于宋先生处读书,先生见门外有一武人骑马而过,即曰:“人骑白马门前过,”张謇应曰:“我踏金鳌海上来。

”先生大为夸奖,其父张彭年更是笑逐颜开。

不仅为儿子的聪明才智,更为吉言所预示的锦绣前程。

也即是从那时起,张謇便成为家族的希望,踏上了他的科举求仕之路。

同治七年,15岁的张謇开始进入科举试场,这也意味着其科举场上26年蹉跎的开始。

初进科场等待着这个少年的便是一场磨难--冒籍风波,因祖上三代无参加科考之人,为在考试时对张謇有利,其父与宋先生商定让张謇冒充如皋张铨的儿子,并以张育才之名走入科举考场,并顺利通过县试,州试,并在同治八年的院试中名列前茅,获秀才称号。

寒门出秀才,自然是大喜事。

但“其后如皋张氏贪得无厌、索酬无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

在之后的五年内,张謇与家人为此事奔走四方,负债达千两之多。

一个小康之家几乎倾家荡产。

经济上的损失尚可数计,精神上所受的磨难和凌辱则使年轻的张謇几乎无法承受。

被学官要求以《论语》子游问孝一章为题,向张氏作八股。

闻听官吏拘押他,夜半冒雨潜逃。

在张氏伙同地方官吏的百般纠缠于刁难下,张謇终于忍无可忍,径自向学院禀明了实情,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才被准划归为通州本籍秀才,将临在张家的这场灾难至此结束。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一门的公开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

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__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__的国情,不仅要了解__的今天,还应当了解__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__近代史,所学何用?当然要祭奠那些无辜丧命于外敌枪炮下的万千同胞,要追忆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要缅怀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

然而,最重要的意义是从这段苦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励精图治,振奋自强,做好今天的事,写好__的未来史。

__近代史以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发端,意义不寻常。

如果说此前的__仍沉湎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境之中,那么此后的__则被列强的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

不可能有与世隔绝的安宁,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除被迫一战,别无选择。

此后,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压迫与反压迫、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绵延不绝。

18世纪,工业革命过后的英国在与闭关锁国的__进行贸易往来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为了打开__市场,英国商人向__销售鸦片。

林则徐禁烟之后,英国政府以此为由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__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__的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__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__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但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__最大的后果是使__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__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__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 运动。

1840鸦片战争爆发,1842《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至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华,美俄帮凶,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侵华,火烧圆明园,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双十二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落后的原因:简要论点:政治: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经济:经济形态上自然经济与重农抑商的政策与时代潮流相逆。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摘要本篇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首先,文章回顾了中国近代史,包括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外国侵略,以及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改革。

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

然后,文章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最后,文章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展望了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

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和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变革。

一、中国近代史的回顾1. 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与外国进行接触和贸易,但同时也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控制。

洋务运动的兴起带来了一些现代化的变革,但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更加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

2. 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改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制度的终结和共和制度的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尽管政治改革开创了新的时代,但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贫困、民族问题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权力争夺,以及不同思想和派别之间的斗争。

经济上,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和商业企业。

三、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中华民国推翻北洋政府。

国共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联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近现代史论文-近代人民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近现代史论文-近代人民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近代人民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关键词:近代、阶级、探索正文:当中国历史踏入近代苦难的深渊,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对于中国未来的出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各个阶级的有识之士纷纷从各自阶级的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着艰难的探索,并先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国方案。

虽然这些方案没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和选择,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大旗下,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主燃气了新的希望。

一、农民的怒吼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下,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者的入侵更进一步加重了农民阶级的苦难。

清政府未支付赔款,弥补财政亏空,加重赋税征收;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的泛滥,进一步毒害了农民的身心,白银外流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苦难深重的农民群众发出了斗争的怒吼。

他们为了生存而斗争,同时也为了改变中国命运和前途而斗争。

1842年起,各种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发起,此起彼伏的斗争酝酿着更大的反抗。

终于,1957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揭竿而起,掀起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

随后,起义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全国,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建立后就开始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从《天朝田亩制度》里理想的大同社会,到《资政新编》中资本主义色彩的萌芽,无不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期盼和智慧。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且有力打击了西方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但农民阶级最终因无法克服阶级的局限性,加上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农民阶级救国图存的伟大探索,在半殖民的半封建的中国,展示农民阶级伟大的革命潜力,这在今后中国的革命中也体现了出来。

农民阶级的斗争说明了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苦难深重下的人们也可以发出惊天的怒吼。

中国近代史论文(自己整理)

中国近代史论文(自己整理)

一:【内容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是东西方历史长河交汇中掀起的惊涛骇浪。

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城下求和的耻辱,极大的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

但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和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林则徐的所作所为惊动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

武将的典型关天培,拔齿入家,不可不谓以死投国,尽散家资,不可不谓义无反顾,笑对死神;不可不谓威武不屈。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打开,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史进程。

中国开始由封建君主制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同时也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也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的主流。

二:影片讲述:《鸦片战争》讲述了19世纪初期,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做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

1835年,中国就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让中国的财产大量流失,人们也体力日衰,意志萎靡。

林则徐是清朝大臣中主张禁烟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上书道光皇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日夜兼程直奔广州,沿途打听消息,掌握了广州贩卖鸦片的许多情况。

林则徐一来到广州,就化装成商人,来到大街小巷和各个港口,了解鸦片伤害、各烟馆以及外国商船的情况。

然后发布命令,拦截所有鸦片运船,不准外国商船装卸货物,封锁外国商馆,限期交出全部鸦片,逮捕了31名重要烟贩,特别严惩了英国老毒贩颠地,对拒交鸦片的外国商船断绝一切供应,三天之内,迫使他们交出了所有的鸦片。

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而且一到广州,林则徐便雷厉风行与官员邓廷桢、关天培商定整顿水师,加强海防,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一上任,就改筑虎门炮台,换上40门有威力的大炮。

虎门炮台的总兵关天培在开战前,拔下自己的牙齿,让侍从带回祖坟,取出全部家产,用以激励全军战守。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简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一路走来的艰难,更深的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一代的身上背负的责任,中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外国侵略者肆意的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的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行,破坏中国的主权。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奋斗的过程。

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

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他们都是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后来都以失败而告终。

1901年的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一样让人痛心疾首。

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于是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出台,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这时的中国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但是取得取得巨大成功的辛亥革命仍以失败告终,即使如此,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流传广远。

经过长期的摸索,长期的奋斗,最后终于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中华民族振兴的任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应该源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指导教师:班级:姓名: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

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

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二、关于永不称霸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

”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

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

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

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

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题目:晚清风云人物李鸿章姓名:***
班级:生物工程(2)
学号:**********
晚清风云人物李鸿章
【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

作为晚清政坛的肱骨之臣为维护清廷的统治,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办近代工矿与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学堂,培养人才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然李鸿章也代表清廷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终其一生受到政敌的谩骂与围攻。

今天,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李鸿章晚清洋务运动
(一)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世人多称“李中堂”。

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

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二)李鸿章与太平军
李鸿章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封建统治,在他的人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污点,被后世史家和百姓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然而从现在看来,此运动的局限性更加明显,综观历史,农民起义,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只是以武力实现了改朝换代。

它并不能直接地推动文化和文明的进步,也不能引导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更不能派生出伟大的学说和先进的理论。

它只能以一个新政权,取代一个旧政权。

正是因为大清帝国有像李鸿章这样的臣子拼命保驾,有像李鸿章这样的才学超人之士运筹帷幄,太平天国才没有完成他们消灭大清的志向,洪秀全才会兵败如山。

(三)近代化思想引导下的洋务实践
李鸿章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

他主持的洋务事业涉及到军
事工业、民用工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是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

他做出的功绩有:
1.兴办军工企业。

他指出中国必须先“富”而后才能“强”,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军工企业,培养相应的军工人才。

自1863年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

在社会生产力极低的环境下,这类官僚资本的介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进步作用。

2.创办民用工业。

自1873年起,先后成立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

这些企业,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对推进中国近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受益。

3.重视海防,创建北洋海军。

竭力解决船舰问题,建立海军基地,培养海军人才。

采用英德军官并用原则,使得列强没有能够达到控制中国海军的目的。

北洋海军的组成建军,是中国海军海防事业发展的辉煌顶点。

4.关注人才,重视教育事业。

积极倡导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新式人才,设立天津水师学堂,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

李鸿章在当时财政困难、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种种困难形势下,当仁不让,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大力兴办洋务,开创了中国近代化事业。

这种开路先锋的精神,在守旧落后的中国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不可否认,这一效仿西方的运动存在本身不可改变的局限性,即其力图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只热衷于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即近代军工技术,显然不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

但西方的机器和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就是对愚昧无知的打击。

就播下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种子,使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招商局轮船所到之处,商品经济总有大小不等的发展。

正是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几百部西书,孕育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呼风唤雨的人物。

(四)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6月《中法新约》;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中俄密约》;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与耆英、桂良、奕欣(此三人也是公认的卖国贼)相比,李鸿章是代表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最多的大臣。

其中《马关条约》赔款二亿两,《辛丑赔款》本为四亿五千万两,平均每名中国
人赔款一两,“卅九年还清,年率四厘,母子利息”,共约十亿两库平银。

另加民间赔款二千多万两,以关税、盐税作保。

中国从此失去关税主权,国内工业倍受摧残。

(五)总结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与洋务运动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奠定了他卖国贼的形象,的确作为封建的代表李鸿章在不平等条约签订时为自己的利益谋划,于国家于人民他都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

对于侵略者,对于外交他尽力了,但对于中国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没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他的洋务、派留学生、组建北洋海军、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也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洋务的失败、北洋舰队的失败、作为北洋舰队的统帅、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鸿章对自己的评鉴“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将”,说明晚年的李鸿章已经认识到西方制度的优越,而他没有也不敢去推掉那间‘破屋子’,再去建一座新的。

说明他的软弱行和封建的本质同时也是在维护自己,在不触动封建体系的一切运动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封建体制下的洋务、海军都只不过是“披着狼皮的羊”终究是打不过狼的。

梁启超曾说:李鸿章是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

然就现实世界而言,尤其是当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奔涌而来时,个人对社会的作用力是极其微弱的。

历史不是某个人所能左右的,对于他的功绩我们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才算公正。

李鸿章虽则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犯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其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也曾镇压农民起义,代表请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但他在甲午战前三十余年所从事的近代化建设,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后来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历史有远近之分,功业有前仆后继之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也,处在今天的中国,怎能不饮水思源?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力兴办洋务运动,开始走上近代化进程。

李鸿章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他认为原来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开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他主持选拔留学生,远赴欧洲和美国,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技知识。

可以说李鸿章开创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先河,对西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梁启超:《李鸿章》
百度百科——李鸿章
赵焰《晚清有个李鸿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