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控制和隔振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机械振动控制及抗震支吊架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机械振动控制及抗震支吊架](https://img.taocdn.com/s3/m/a8b14460284ac850ac024232.png)
第一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节机械振动控制及抗震支吊架机械振动控制和隔振本工程机械振动控制和隔振的重要性超过了一般的建筑要求。
我司将高度重视振动控制系统的采购、安装的所有规范和细节。
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建筑物内由机器、设备运转或是管件中流体所引发的过度振动。
为了保证厂房对振动的要求及避免设备振动的影响,我司对厂房敏感区域的振动控制做出详细分析,并依照振动控制原理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在本工程的施工中,我司将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精心施工,将振动对厂房所产生的影响减至最低。
1.1 振动控制1.1.1 安装前控制在安装设备前,递交文件予业主批准。
提供业主要求的用于隔振的装置、结构支架、指南、材料等。
除非经业主批准,否则不得安装与结构物进行刚性接触的任何旋转机械设备、相关管道、风管系统等,结构物包括板材、横梁、立柱、墙壁、支柱、板条等。
与其它单位协调工作,以免与建筑物产生刚性接触。
安装前,提醒业主留意技术规格与现场状况是否不符、是否由于特定设备选择而需要做出更改等。
征求业主在封闭前检查及征求业主批准是否给任何设备安装的覆盖和遮蔽。
就隔振装置的适当安装及调节,征求隔振制造商的书面及/或口头指示。
纠正业主认为存在产品或材料缺陷的任何设备。
1.1.2 振源分析1.1.3 振动控制手段通过对振动传播途径的分析,考虑所有减振的设置均为采用积极隔振手段,以消除各种设备及管路的振动传播。
注:BSF:钢框架基座,BIB:基本惯性基座,DNP:双层合成橡胶垫,FSN:楼板弹簧和合成橡胶,HS:弹簧挂钩。
1.1.4 减振设备选型注意事项本工程主要使用的减振设备包括楼板弹簧和合成橡胶(FSN)单元、FSNTL(楼板弹簧及合成橡胶间距限制)单元、FN(楼板合成橡胶)单元、NP(合成橡胶垫)单元、DNP(双层合成橡胶垫)单元、HS(弹簧挂钩)单元;设备基础包括BSF(钢框架基座)单元、BIB(基本惯性基座)单元;SNUBBERS (减振器);FLEXIBLE CONNECTORS (软接头);THRUST RESTRAINTS (冲力抑制);隔音密封胶;弹性穿套管/密封(RESILIENT PENETRATION SLEEVE/SEAL);RESILIENT LATERAL GUIDES(弹性横导路)。
施工现场的减振与隔振控制
![施工现场的减振与隔振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44b6e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0.png)
施工现场的减振与隔振控制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机器设备的运转、施工工艺的操作等因素会产生振动,如果振动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影响周边环境。
因此,在施工现场的减振与隔振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什么是减振与隔振控制减振是指减少振动的幅度,使振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期望的效果,以减小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影响。
隔振是通过某种手段将振动源与受振体有效隔离,减少振动传递,达到减震效果,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减振与隔振控制的重要性1.保护设备和结构:振动会对设备和建筑结构造成损坏,减振与隔振控制可保护设备和结构,延长使用寿命。
2.人员安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长时间处在振动环境中,容易引发疾病,正确的减振与隔振控制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环境保护:振动会导致环境噪音扩大,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减振与隔振控制可降低环境影响,保护周边环境。
减振与隔振控制的方法1.机械减振:通过改变支撑结构或增加缓冲器等方式减少振动传递,降低振动幅度。
2.减振材料:应用减振软垫、减振防震支架等材料来吸收振动能量,减轻振动传递。
3.隔振设计:采用弹簧隔振、橡胶隔振等隔振系统设计,将振动源与受振体分离,减少振动传递。
4.振动监测系统:安装振动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减振与隔振控制方案。
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一:建筑工地施工振动控制某建筑工地采用了钢结构中的橡胶隔振支座,在基坑开挖及大型设备运作时,有效减少了振动对周边建筑和设备的影响,确保了施工现场的振动安全。
案例二:机械设备振动控制某工厂的重型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产生了较大振动,为了保护设备和工作人员,采用了机械减振方法,通过调整支撑结构和加装减振装置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振动幅度。
结语减振与隔振控制是施工现场必须重视的环节,正确的减振与隔振控制方案不仅可以保护设备和结构,还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对环境保护也至关重要。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b8b0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6.png)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机械振动是机械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力学行为。
在机械设计中,准确地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帮助读者对机械振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机械振动的定义机械振动是指机械系统在受到外部激励下,以振动的形式运动的现象。
它可以是自由振动,也可以是强迫振动。
机械振动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例如机械设备的工作振动、发动机的振动、车辆的振动等。
二、机械振动的基本元素机械振动包含三个基本元素:质点、弹簧和阻尼。
质点是指机械系统中的一个物体,弹簧是指质点之间发生作用的弹性元件,用于恢复力的提供,而阻尼则是指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碍力。
三、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简谐振动和复杂振动两个方面来说明。
1.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机械振动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它假设机械系统的振动是周期性和无阻尼的。
简谐振动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函数来描述,即正弦或余弦函数。
在实际的机械系统中,简谐振动可以被看作是其他复杂振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复杂振动与简谐振动相反,复杂振动是现实世界中机械系统振动的常见形式,它不仅受到外部激励的作用,还包括阻尼、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
复杂振动一般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函数来描述,而需要借助于振动分析方法(例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机械振动的应用领域机械振动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各个领域。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机械设备的工作振动分析和优化设计,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汽车和飞机的振动控制和减振设计,以改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能。
3. 建筑物和桥梁的结构振动分析和抗震设计,以确保其在地震等灾害中的抗破坏性能。
4.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以提早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
5. 振动筛分和振动输送设备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垂直振动输送机的机械振动与隔振分析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垂直振动输送机的机械振动与隔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ca28d1f242336c1fb95e81.png)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课设题目:垂直振动输送机的机械振动与隔振分析单位:理学院专业/班级:工程力学09-1姓名:指导教师:2011-12-18一、前言1、课题目的或意义主要研究双质体垂直振动输送机输送原理及设计理论,根据参数对其进行运动分析和隔振分析。
通过对结构进行振动分析或参数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振动力学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实际结构中对振动问题分析、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题背景:垂直振动输送机主要应用于箱式元件的提升输送,按照进料口出料口的方向分为Z型垂直提升机和C型垂直提升机两种提升输送机。
垂直振动提升机主要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轻工、建材、机械、粮食等各行业垂直输送50毫米以下的粉状、颗粒状、块状物料,在连续供料条件下也可用于输送具有滚动性的团状物料,可以代斗式提升机、倾斜使用皮带输送机等。
惯性自同步垂直振动提升机由于应用了机械振动学的自同步原理具有结构简单,技术参数先进,安装调整方便,维修量小,占地面积小及对基础无特殊要求等特点,而且设备费用和运送费用较低。
在有特殊要求时可同时完成冷却、干燥等多种工艺过程,是一种理想的物料垂直提升设备。
ZC系列垂直振动输送机的工作原理:ZC系列垂直振动输送机的驱动装置振动安装在输送塔下部,两台振动电机堆成交叉安装,输送塔由管体和焊接在管体周围的螺旋输送槽组成,输送塔座于减振装置上,减振装置有底座和隔振弹簧组成。
当垂直输送机工作时,根据双振电机自同步原理,由振动电机产生激振力,强迫整个输送塔体作水平圆运动和向上垂直运动的空间复合振动,螺旋槽内的物料则受输送槽的作用,做匀速抛掷圆运动,沿输送槽体向上运动,从而完成物料的向上(或向下)输送作业。
二、振动(力学)模型建立1、结构(系统)模型简介此系统为双质体垂直振动输送机,为离散体。
此结构由螺旋槽体、底座、隔振弹簧、激振电动机和底架组成,底架固结于地面上,两台振动电机堆成交叉安装,输送塔由管体和焊接在管体周围的螺旋输送槽组成,输送塔座于减振装置上,减振装置有底座和隔振弹簧组成。
机械振动振动控制与噪声减震技术
![机械振动振动控制与噪声减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a98ca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c.png)
机械振动振动控制与噪声减震技术机械振动是指机械系统中由于外力激励或结构固有特性而引起的物体运动的周期性波动。
对于机械系统来说,振动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过大的振动会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疲劳和噪声污染等问题。
为了控制机械振动并降低噪声,振动控制与噪声减震技术应运而生。
一、机械振动控制技术1. 振动测量与分析振动测量与分析是机械振动控制技术的关键环节。
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可以实时获取机械系统的振动信号,并利用信号处理技术进行频谱分析、时域分析和阶次分析等,从而了解振动的频率、幅值、相位等特征参数,为后续的振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 振动源控制振动源控制是通过改变振动力的来源或方式来降低机械振动的方法。
常见的振动源控制方法包括质量平衡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加工精度提高、减振器应用等。
质量平衡技术通过在旋转部件上增加适量的平衡块,使其达到平衡,从而减小振动力;结构优化设计则是通过优化机械结构来减小系统的共振频率和振动幅值;加工精度提高则是通过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减小装配误差,从而减小振动。
3. 振动传导路径控制振动传导路径控制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来减小振动在机械系统中的传导程度。
常见的振动传导路径控制技术包括隔振技术、降振技术和包围技术。
隔振技术是将机械设备与支撑结构之间加入隔振元件,如弹簧隔振器、减振垫等,以阻断振动的传导;降振技术是在机械结构的关键部位加装吸振材料,如橡胶减振块、泡沫塑料等,以消散和吸收振动能量;包围技术则是将机械系统完全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以阻隔振动波传播。
二、噪声减震技术1. 噪声的产生与传播噪声是指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干扰和伤害的声音。
在机械系统中,噪声主要由振动引起,通过固体传导、气体传导和液体传导等方式传播。
为了减小噪声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噪声减震技术。
2. 噪声源控制噪声源控制是通过改变噪声源的特性来减小噪声的方法。
对于机械系统来说,常见的噪声源控制方法包括降低振动源的振动幅值、改善噪声源的结构设计和减少噪声源的数量等。
隔振原理及机械设备的隔振方法
![隔振原理及机械设备的隔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1d3f67561252d381eb6e07.png)
(1-7) (1-8)
可假定系统的初始条件
P (t ) v0 dt t M
0
物体的位移(t>0)及速度可用式(1-9)、(1-10) 表达:
x v0 sin(0 1 2t )
0 1 2 e t
0
(1-9) (1-10)) 1 2 e0 t
积极隔振与消极隔振
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或减弱有害的机械 振动: 消除或减小振源, 切断及抑制从振源向外界的振动传递; 防止振动物体或结构的共振。 中间一项就是振动隔离的问题。振动隔离的 目的是:防止机器设备的振动对建筑结构及环境 的影响;防止建筑结构或基础的振动对机器设备 的影响。前者为积极隔振,后者为消极隔振。
消极的冲击隔离
消极的冲击隔离如图1—3b所示,基础的脉冲位移由式 (1—13)表达:
U (t ) U 0 (-t<t<0) (t<-t,0<t)
(1-13)
物体的初始速度 v0 由式(1—14)表达: (1-14) 物体的位移与式(1-9)相同,隔离系数与式(1-12) 相同。 消极的冲击隔离和积极的冲击隔离的隔离原理是相同的, 为了达到一定的隔离效果,须选择较软的弹性支承并增大 系统的支承阻尼性能。
本章内容
隔振原理及机械设备的隔振方法 隔振器、隔振元件与隔振材料的分类及主 要性能 隔振器、隔振元件与隔振材料的选用 单双层隔振与浮筏隔振
隔振器、隔振元件与隔振材料的分类 及主要性能
从理论上说,凡是具有弹性的材料均能作为隔振 元件,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例如能否大量供应,性能是否稳定,使用寿命长 短以及是否具有防水、防油、防火性能等。兹将 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隔振元件和隔振材料介绍如 下。
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707a2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d.png)
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要求振动是机械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实现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人员的舒适性,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振动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前言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是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运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该规范旨在对机械设备的振动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噪声和振动对人员健康的不良影响。
二、机械工程振动控制规范的要求1. 设备振动限值根据具体的机械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振动限值。
这些限值包括设备整体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的上限值,以及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水平要求。
2. 振动测量方法规范中应明确振动测量的方法和仪器设备的要求。
常见的振动测量方法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如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等。
测量数据的采集频率和持续时间也需要在规范中规定。
3. 振动控制措施规范中应提供各种振动控制措施的建议,以帮助工程师减少或消除机械设备振动带来的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设备在设计和制造阶段的振动优化、隔振系统的设计和调节、合理的维护保养措施等。
4. 振动监测与评估规范中应指定振动监测的频率和方法,并规定振动监测报告的要求。
对振动监测数据的评估标准也应在规范中给出,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振动问题。
5. 合格评定标准为了对机械设备进行质量评估,规范中应规定各项振动指标与合格标准之间的关系。
这些指标包括设备的整体振动水平、特定频率下的振动幅值、频谱分析等。
三、不同类型振动的控制规范要求1. 旋转机械振动控制对于旋转机械,如发动机、电机等,规范要求在不影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机械振动对结构的损伤和噪声的干扰。
其中包括轴承振动、不平衡振动、共振振动等。
2. 电气设备振动控制对于电气设备,规范要求减少电机振动对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电机的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的控制。
振动和隔振基础知识简介
![振动和隔振基础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f2034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7.png)
A
F0
振幅:
K
1
w2 wn2
2
4
2
w2 wn2
不同设备其隔振控制目标不同,控制目
标包括隔振效率、振动最大位移、振动最
大速度、振动最大加速度,具体控制目标
可参考相关规范、试验及现场动力测试等
途径获取。
隔振产品
高阻尼橡胶隔振器
阻尼弹簧隔振器
多维隔震(振)装置
隔设备振动或外部工业振动; 材料本身既能提供刚度,又能提
振动和隔振基础知 识简介
振源分类
振动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天然振动、人工振动
天然振动:地震、海浪、风振、地面脉动等
低频振动
一般为随机振动或瞬态振动。振级较高时,具
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以大位移低频率振动为主的随机震动,地震加速
振动
度振动频率一般在10Hz以下
人工振动:主要来源于工厂生产、工地施工、
交通运输等。工厂中大型发电机、磨煤机、
设备
隔振装置
质量、刚度、阻尼
基础或支承结构
隔振原理
激振频率与隔振体系频率之比 w wn 2 时,具备隔振效果
隔震设计方法与流程
隔振设计资料: A. 隔振对象的型号、规格及轮廓尺寸; B. 隔振对象的质量中心位置、质量及其转动惯量。 C. 隔振对象基础台座的尺寸、质量,以及隔振对象
与隔振基础台座的相对位置。 D. 主动隔振时,动力机器设备的干扰力。干扰力为
供阻尼; 刚度与变形呈非线性变化; 结构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安装
方便; 不适用于低频、过重设备,受温
度限制。
隔设备振动或外部工业振动; 弹簧提供刚度,阻尼器提供
阻尼; 刚度稳定,刚度与阻尼控制
精度高; 造价相对较高,安装相对复
机械振动学中的振动传递与振动隔离技术
![机械振动学中的振动传递与振动隔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fc823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b.png)
机械振动学中的振动传递与振动隔离技术在机械振动学领域中,振动传递和振动隔离技术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振动传递指的是机械系统中振动能量在各个部件之间传递的过程,而振动隔离则是通过设计特定的结构或采取措施,在振动源和其他部件之间隔离振动能量的传递。
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械系统的振动对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振动传递技术在机械系统中,振动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传递到其他部件,这种传递过程称为振动传递。
振动传递的主要途径有:1. 刚性连接:当机械系统中的零部件通过刚性连接在一起时,振动能量会通过这些连接件传递到其他部件,导致整个系统产生振动。
因此,在设计机械系统时,需要合理布置连接结构,减少振动的传递。
2. 弹性连接:弹性连接不仅可以传递力,还可以减缓振动的传递,减小振动能量的损失。
通过在连接件中设置弹簧或者减震器等弹性元件,可以有效地降低振动传递的影响。
3. 液压传递:在某些高速机械系统中,振动会通过液体介质传递到其他部件。
通过优化液压系统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的传递,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二、振动隔离技术振动隔离技术是通过设计特定的结构或采取措施,将振动源与其他部件之间隔离,减少振动的传递。
振动隔离的方法有:1. 弹性隔离:通过在振动源和其他部件之间设置弹性隔离元件,如弹簧、减震器等,可以有效地隔离振动传递,减小振动的影响。
弹性隔离可以根据不同的振动频率进行设计,提高隔振效果。
2. 隔振支撑:在机械设备的底座上设置隔振支撑结构,如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垫等,可以减少地面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主动隔振:主动隔振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对振动源施加反向力,以减小振动传递到其他部件的效果。
主动隔振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振动信号,并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振动的衰减,最大限度地减小振动的影响。
总结起来,机械振动学中的振动传递与振动隔离技术是为了减少机械系统振动对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提出的重要技术。
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0b08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d.png)
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噪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减振与隔振技术。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
一、减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减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降低机械设备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减振技术主要包括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两种方式。
1. 主动减振技术主动减振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系统主动干涉振动的方法。
它主要基于信号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利用控制算法和执行器对振动进行实时控制。
常见的主动减振技术包括主动质量调谐技术和主动电磁悬挂技术。
主动质量调谐技术通过将控制装置放置在振动系统中,实时感知振动频率,并利用负反馈控制原理产生相反的振动来实现振动的主动衰减。
主动电磁悬挂技术则是利用电磁力的控制,对机械设备进行悬挂与平衡,从而实现减振效果。
2. 被动减振技术被动减振技术是一种利用被动元件对机械设备振动进行减振的方法。
常见的被动减振技术包括弹簧减振器、液压减振器和压缩空气减振器等。
这些被动减振器会根据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作用力,反作用力来实现振动的消除或者减小,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
二、隔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隔振技术是一种通过隔离机械设备振动传递的方法,将机械设备和外界环境隔离开,以减少振动的传递。
隔振技术在机械设计中主要应用于降低机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干扰和保护机械设备的稳定性。
1. 悬浮隔振技术悬浮隔振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机械设备悬浮起来,使其与地面接触的接触点减少,从而减少振动传递的方法。
常见的悬浮隔振技术包括气浮隔振技术、磁浮隔振技术和活塞流体悬浮技术等。
这些技术利用气体或磁性力量使机械设备在一定高度悬浮,减少机械设备与地面的接触面,从而减少振动传递。
2. 隔振材料技术隔振材料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特殊的材料来减少振动传递的方法。
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77db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9.png)
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机械振动是航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对飞行器的性能、安全性和寿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利用机械振动控制技术来减小飞行器的振动。
本文将就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机械振动的成因及危害机械振动是指系统在外界激励下发生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振动。
在航空工程中,机翼、燃气轮机叶片、飞行控制系统等都容易发生振动。
这些振动会导致以下问题:1. 降低飞行器的性能:振动会增加飞行器的阻力、发动机燃油消耗和飞行器整体飞行稳定性,降低其速度和爬升能力。
2. 加速疲劳破坏:振动会对飞行器结构产生冲击和超载,加快材料疲劳破坏,缩短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3. 影响乘客的舒适度: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大幅振动,会使乘客感到不适,甚至引起健康问题。
因此,控制机械振动是航空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机械振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机械振动控制技术是通过在振动源、振动传递路径和振动响应处施加外力或采取结构设计等方式,来控制和减小振动幅值和频率。
主要包括主动振动控制、被动振动控制和半主动振动控制。
1. 主动振动控制:主动振动控制是通过在振动系统上引入主动力和控制系统,根据振动信号进行实时控制来消除或减小振动。
其核心是控制系统的反馈和信号处理功能。
2. 被动振动控制:被动振动控制是通过传感器感知到系统振动信息,利用吸振材料或机械机构消耗振动能量,从而减小振动幅值。
被动振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性能稳定可靠,但缺乏自适应性。
3. 半主动振动控制:半主动振动控制技术是主动振动控制和被动振动控制的结合,既具备主动控制的优势,又兼顾被动控制的简洁性和可靠性。
通过控制材料的特性、电流或电压的调节等手段来控制其阻尼特性。
三、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涵盖了飞行器的各个方面。
1. 飞行控制系统的振动控制: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常常容易发生振动,影响其航空性能和操控精度。
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
![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d505d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4.png)
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机械振动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结构中的现象。
在工业领域,机械振动对设备性能和寿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通过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一、机械振动的起因和分类机械振动的起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外界激励和内部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
外界激励包括机械设备的负载变化、不平衡、摩擦等。
内部系统的不稳定性则源于结构的材料性质、尺寸设计等因素。
根据振动的性质和频率范围,机械振动可以分为低频振动和高频振动。
低频振动一般指频率低于100 Hz的振动,其主要涉及到机械设备的结构振动和传递振动。
结构振动主要指机械设备的固有频率振动,这种振动往往会引起设备的破坏或噪声问题。
传递振动则是由于机械设备之间的耦合作用引起的振动传递,这种振动通常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高频振动一般指频率高于100 Hz的振动,其主要涉及到机械设备的旋转振动和结构弹性振动。
旋转振动主要指机械设备中旋转部件的振动,例如电机的不平衡振动。
结构弹性振动则是指机械设备的结构在频率较高时的振动响应,这种振动通常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和振动控制技术来解决。
二、机械振动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振动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机械振动分析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频域分析、时域分析和模态分析。
频域分析是根据振动信号的频谱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信号的频谱图,从而了解振动信号的主要频率成分和振幅。
频域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并诊断机械设备的故障,例如轴承的内圈裂纹和滚子的疲劳断裂等。
时域分析是根据振动信号的时序变化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波形图和时域参数的计算,可以了解振动信号的时域特性,如振幅、周期和脉冲响应等。
时域分析可以用于测量和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齿轮传动系统的偏心量和波动量等。
模态分析是通过振动测量和数学模型来研究机械结构的振动行为的方法。
通过振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相关分析,可以得到机械结构的模态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
机械加工中振动的控制措施及方法
![机械加工中振动的控制措施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a4028c1711cc7930b716a2.png)
机加工振动在生产中是十分常见的,这种物理现象对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在现今的生产中,机械振动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机械设备、工件以及操作人员三个方面。
所以,做好机械加工振动的控制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机加工振动的控制措施及方法有哪些。
1、控制受迫振动影响的措施控制受迫振动措施主要使用的是调整振源频率、增加系统阻尼、减小激振力以及设置阻隔等方面进行考虑。
(1)振源频率的调整:调整传动比是进行振源频率调整的主要方式,而调整传动比的方式还包括增加施工系统部件的原有频率、改变激振力频率、调整工程系统等。
(2)增加系统阻尼:增加系统阻尼可以通过提高使用设备的稳定性与增加施工设备的运转刚度来实现。
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通常我们做的方法是将高阻尼材料加入到设备部件中或者将滚动轴承适当进行预紧等方法。
(3)减小激振力:减小激振力可以有效避免回转过程的不平衡导致的振动。
其主要手段可以降低高速运转设备中各元件所受到的离心力的影响,可以通过安装自动平衡装置的方式增加稳定性。
(4)设置阻隔:阻隔在生产中最长见得两种方法是安装吸振装置和安装隔振设备两种。
2、控制自激振动影响的措施与受迫振动相比,自激振动通常会具备更好的频率以及更强的振幅。
所以自激振动会比受迫振动更容易造成设备部件的损坏。
通常控制这种振动的措施主要有四种:改变刀具的几何参数、改变刀具及设备的位置、改变重叠参数以及改变切削用量。
(1)改变刀具的几何参数:对自激振动影响最大的是主偏角的几何参数,因此在施工中可以通过适当改变刀具主偏角来减少自激振幅。
(2)改变刀具及设备的位置:通过选择合理的位置角度以及刚度来提高施工系统的抗振能力。
(3)改变重叠参数:改变刀具的几何参数及改变切削用量是改变重叠参数的主要方式。
(4)改变切削用量:减小自激振动通常可通过减小切削深度以及增加进给量的方式。
机械振动模态分析与控制
![机械振动模态分析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ca572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9.png)
机械振动模态分析与控制机械振动是工程设计与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不仅会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引发故障、损坏和事故。
因此,对机械振动进行模态分析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机械振动的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通过对机械系统进行振动测量和分析,确定其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过程。
振型即机械系统在特定频率下的振动特征,而固有频率是指机械系统自身固有的振动频率。
为了进行模态分析,通常使用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两种方法。
频域分析是将振动信号转换为频率谱图,通过谱图来确定主要的振动模态和频率。
而时域分析则是直接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利用波形图来观察振动模态。
模态分析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型。
这对于设计优化和故障诊断都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设计机械结构时,我们可以利用模态分析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并避开与激励频率接近的范围,从而降低共振的风险。
而在故障诊断中,通过对振动信号的模态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和性质,为维修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
除了模态分析,机械振动还需要控制。
振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机械系统的振动幅值,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是通过在机械系统中引入控制器和执行器,主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抑制振动。
例如,通过在机械系统中安装振动传感器和控制器,并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对振动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和调整,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小机械系统的振动。
主动控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实时、精确地控制振动,但其成本和实施难度较高。
被动控制则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阻尼器来减小振动。
常见的被动控制方法包括阻尼控制、隔振控制和波纹控制等。
阻尼控制是通过增加阻尼来减小振动幅值;隔振控制是通过隔振器将振动传递到地基之外,减小振动的影响范围;波纹控制则是通过改变机械系统的刚度和质量来调整振动特性。
被动控制的优点在于成本相对较低,但其控制效果相对较弱。
在实际应用中,模态分析与振动控制通常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机械系统的特性和要求。
机械振动控制方法及应用
![机械振动控制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c4b9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c.png)
机械振动控制方法及应用引言机械振动是在机械系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引起了很多负面效应,如噪音、磨损和寿命缩短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机械振动控制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机械振动控制的方法和其应用。
一、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主动振动控制方法是通过主动干预系统的反馈或前馈信号来减小或消除机械振动。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反馈控制,通过测量系统的振动信号,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系统参数或施加控制力来抑制振动。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前馈控制,预测系统的振动,并提前施加控制力来抑制振动。
二、被动振动控制方法被动振动控制方法是通过在机械系统中引入一些特定的机械元件或材料来吸收或分散振动能量。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振动吸收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参数,将机械系统的振动能量吸收或分散。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振动隔离器,通过在机械系统中引入隔离层来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离层外部,从而降低系统的振动。
三、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是将主动和被动振动控制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半主动振动隔振器,它通过控制隔振层的刚度和阻尼参数来调节系统的振动传递。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半主动振动吸收器,它通过控制振动吸收器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参数来调节振动吸收效果。
四、机械振动控制的应用机械振动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工程和电子设备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振动控制是提高飞行器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技术,可以减小飞机和发动机的振动,提高飞行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
在汽车工程领域,振动控制可以减小车辆的噪音和震动,提高乘坐舒适度和操控性能。
在建筑工程领域,振动控制可以减小地震、风荷载等外部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子设备领域,振动控制可以减小机械硬盘、风扇等设备的振动,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结论机械振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各种方法可以用来抑制机械系统的振动。
主动、被动和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性。
机械结构的减振与隔振设计
![机械结构的减振与隔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bea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d.png)
机械结构的减振与隔振设计振动是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减振与隔振的设计是确保机械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机械结构的减振与隔振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减振设计。
减振设计旨在降低机械系统振动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它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主动减振与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是指通过激励和控制来降低振动产生的噪音和对设备的影响。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采用主动振动控制器,它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对机械振动进行控制和调整。
它可以根据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实时检测振动信号并产生反馈信号,从而降低机械系统的振动。
被动减振是指通过减振材料、减振结构等手段来消耗振动能量,降低振动的幅值和频率。
在机械结构中,常见的被动减振手段包括减振弹簧、减振板、减振垫等。
这些材料或结构可以吸收或传播振动能量,从而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
除了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外,减振设计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构设计。
结构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减少振动的幅值。
对于某些特定的机械系统,如高速旋转设备,可以采用刚度调节结构,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来改变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实现减振的效果。
其次,降噪设计。
振动不仅会引起机械系统的振动,还会产生噪音。
因此,在减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降噪措施。
例如,可以在机械系统的外部增加吸音材料,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如采用声学隔离结构,减少机械系统传导的噪音。
第二,隔振设计。
隔振设计的目的是将机械系统与外部环境隔离,以减少外部干扰对机械系统的影响。
隔振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振动源的隔离。
在机械系统中,振动源是产生振动的根本原因。
因此,隔离振动源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系统的振动。
常见的振动源隔离方式包括增加隔振垫、减振板等。
其次,机械结构的隔离。
机械结构的隔离是通过在机械系统的支撑结构中增加隔振装置来实现的。
隔振装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动隔振装置和被动隔振装置。
主动隔振装置是指通过激励和控制来降低外部干扰对机械系统的影响,而被动隔振装置是指通过减振材料、减振结构等手段来消耗外部干扰的能量。
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
![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9ab6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f.png)
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机械设计中的减振与隔振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减振与隔振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减振与隔振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减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减振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机械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以降低系统的共振频率和减小振幅,从而降低震动噪声和振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常用的减振技术包括引入阻尼材料、采用减振器和改变机械系统的自然频率等方法。
1.1 引入阻尼材料引入阻尼材料是减振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机械系统的关键位置引入具有强大阻尼效果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振动能量,减小振动幅值。
常见的阻尼材料包括橡胶、聚合物和金属材料等。
1.2 采用减振器减振器是减振技术中的一种常见设备。
减振器可以根据振动源的特性进行设计,通过改变其自身的振动特性,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损耗,从而降低振动幅值。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液压减振器、弹簧减振器和压电减振器等。
1.3 改变机械系统的自然频率改变机械系统的自然频率是减振技术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改变机械系统的结构参数,如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可以改变机械系统的自然频率,从而改变振动的特性。
常见的方法包括增加或减小质量、调整结构的刚度和采用合适的阻尼措施等。
二、隔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隔振技术主要通过隔离振动源和被隔振系统之间的传递路径,减少振动的传递和扩散,以达到减低振动幅值的目的。
常用的隔振技术包括弹簧隔振、吸振材料隔振和惰性质量隔振等方法。
2.1 弹簧隔振弹簧隔振是一种常见的隔振技术。
通过在振动源和被隔振系统之间加入弹簧,可以减少振动的传递路径,从而实现隔振效果。
弹簧隔振器常应用于精密仪器、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
2.2 吸振材料隔振吸振材料隔振是一种常用的隔振技术。
吸振材料可以吸收振动能量,减小振动的传递和扩散。
常见的吸振材料包括橡胶、泡沫塑料和聚合物等。
机械振动控制中的智能隔振技术研究
![机械振动控制中的智能隔振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a987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b.png)
机械振动控制中的智能隔振技术研究机械振动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设备的寿命缩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其中智能隔振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智能隔振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机械振动,以达到减振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幅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智能隔振技术中,传感器是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机械设备的振动状态,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有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测量机械设备的振动参数,为后续的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控制器是智能隔振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振动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对执行器进行控制。
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和控制精度等。
目前,常用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这些算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振动特征,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执行器是智能隔振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机械设备进行力的调整,从而抑制振动。
目前常用的执行器有电液伺服阀、气动阀和电磁阀等。
这些执行器能够根据控制器的信号,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调节,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
智能隔振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智能隔振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的振动,提高发射成功率。
在汽车工业中,智能隔振技术可以降低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颤振现象,提高乘坐舒适度。
在工业生产中,智能隔振技术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智能隔振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需要根据具体的振动特征进行优化,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控制算法的设计和调试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机械设备的特性和工作环境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振动或噪音等级﹐或(2)用消除或吸收装置﹐或其它支承、固定等 方法﹐可有效地防止振动或噪音传播出去。 I. 结构缝﹕结构缝 (SIB-Structural Isolation Break) 系指结构物
指结构物上的连续缝,导致振动发生与对振动敏感区域之间出现功 能性分隔。
SYC 技术规格书 章 节: 15240
6 -载荷实体上的额外挠度
7 -实际负荷下弹簧高度与弹簧直径的比率
c.
隔振器上的目录简介或数据表
SYC 技术规格书 章 节: 15240
第5页
技术规格书
d.
使用的支架设计图应有书面批准
2. 图则: a. 递交设备基座的详图,包括尺寸、结构构件的大小及支承点
的位置
b. 递交用于天花板的悬挂装置、管道及风管系统的隔振吊架详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技术规格书
章号:15240 标题:机械振动控制和隔振 版次:B
建设单位: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第六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
编制人
审核
审定
批准人
二○○九
第 1 部份 总论
技术规格书
1.1 工作范围 A. 本章规定对振动控制系统(主设备、配件和技术)的要求。主要应用于建筑、 机械、制程、电力以及结构的设计和建造。 B. 本规格提供必要的设计﹐以避免建筑物内, 由机器或设备运转或是管件 中流体所引发的过度振动。 因为本厂房的高技术性﹐所以本规范的重要性超过了一般的建筑要求。因 此, 必须高度重视有关噪音和振动控制系统的采购和安装的所有规范和
C
动态平衡:旋转设备的动态平衡于技术规格中详细说明。「临界」风扇
的平衡标准仅适用于直接驱动系统,而不论有无变频式驱动器(VFD)。
通常,不接受使用皮带传动系统,尤其不可用于位于震动敏感区 17 米
以内的临界风扇。
D
风机及空调机组:用于洁净室或位于震动敏感区 20 米以内的
RCU、MAU 及空调机组,在操作效率、平衡及隔振方面均需具备高质
1.4 设计指标
本部份描述将在机械、电气及结构工作所有使用阶段的隔振控制系统。
A 除非本技术规格允许,否则设备、管路系统、管道及导管的安装不得与
结构物进行刚性接触。
B 机械设备:除非设备附表表格 15240 另有注明,否则所有机械设备均
应安装在隔振物体上,防止振动及噪音传送至建筑物结构上
SYC 技术规格书
供以下产品文件:
1 产品数据: a. 说明书中应有隔振的项目、隔振器类型、型号、隔振器负荷 及挠度的详细项目单,以及支架构造图(根据使用情况)。 b. 支承装置(构造参考图及编号)的各个隔振器的详细数据, 包括:
1 - 装置识别标志
2 -隔振器类型
3 -实际负荷
4 –在实际负荷下的预期静挠度
5 -规定最小静挠度
图
c. 递交用于楼层支承装置、管道及风管系统的安装详图
d. 所有吊架、底托或基座图则均应说明挠度与型号,以及技术
规格中的任何其它要求
e. 对于递交文件中的所有弹簧,均应以表格形式说明弹簧直
径、额定负荷及挠度,在额定负荷下的高度及封闭高度
f.
柔性连接器的完整详图
B. 除制造商递交的文件外,分包商亦应提供以下各项: 1. 于执行分包工作 45 天内或收到施工通知(以较迟者为准)时, 提供一份本项目拟用材料及方法的综合说明书。应提供本技术规 范产品部份所述所有项目的具体数据。应提供完整的技术规格、 描述性图则、目录简介及描述性文献,包括制作、型号、尺寸、 重量及与其它工程的交界面说明。需要提供完整的性能数据,说 明是否完全遵守概述的技术规格 2. 完整详尽的施工图,说明所有类型的规定产品的拟定位置及建筑 特性。应及时递交施工图. 3. 对特殊振动隔振器应提供产品目录及技术数据﹐以表示与本 规范完全相符。 4. 汇总表逐项罗列需隔振的部份﹐隔振器类型、型号、隔振器 负荷和变形量﹐以及应用于结构处特殊图面的参考文献。 5. 设备结构图﹐表明每一台机器的尺寸、结构组件大小和支承 点位置。 6. 从设备厂家获得书面批准之结构设计文件。 7. 说明用于悬吊的支承的方法和安装指导的详图。 8. 说明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及横梁时的隔振方法的详图。
素。对于 RCU,当静压较低时,作业端速亦较低,此时最适合使用直
接驱动风机。特别是,如果谨慎限制有关送气系统及管路装置内的流速,
亦可使用轴流风机。
E 管道及风管的隔振:管道支座隔振应遵守针对各个区域制结构构造之间的接近程度,以便简
化安装,同时将传送至生产区的振动降至最低。
型或 FSN 型(视安装条件而定)隔振器支承。
V 直径大于或等于 4 英寸(100 毫米)的防火管道和重力流金属管道, 在
穿越 SIB 时应在距 SIB 一端 25 英尺(8 米)内, 采用有 1 英寸(25 毫
米)变形的 HS 型或 FSN 型(视安装条件而定)隔振器支承﹐或在 SIB
处配以 Victaulic 式柔性接头。塑材重力流管道则不需要处理。
C. 隔振器递交文件必须经由制造商总部的一位资深工程师核查及签名,确 认弹簧选择及系统设计符合此等技术规格界定的隔振要求。
D. 业主审核递交文件及施工图,即检查此等文件及图则是否全面遵守本项 目
E. 设计概念及合同文件中提供的数据。审核过程中对施工图或递交文件做 出的纠正或评论,不会免除承包商遵守图则及技术规格的要求。
P
如图所示﹐跨越任何 SIB 的建筑物应在 SIB 处加上高柔性连接器。
Q 直经大于或等于 6 英寸(150 毫米)的管道和主风管穿越 SIB 时, 应在
距 SIB 一端 25 英尺(8 米)内, 采用有 1 英寸(25 毫米)变形的 HS 型
吊钩支承﹐或在 SIB 处, 提供不小于 90 度弯曲的弹性软管接头。
1
最重要的是,限制管道及风管内的流体流速。气体的最大容许流
速将为 12 米/秒,液体的最大容许流速将为 3 米/秒。
2
管夹及管路支架:管路支架与管夹不得妨碍隔振系统的自由操
作。不接受以HS型或FSN型隔振器为支承的刚性支腿管路支架。
3
风管系统:风管系统隔振要求以风管等效直径为准。对于矩形管
路系统,等效直径为拥有相同截面积的风管的直径。
细节。没有经过业主审核,不得使用替代产品。 C. 本规范包括相关设备﹐风管和管件的隔振约束悬挂构件和支承的设计。用
于风管﹐管件和隔振设备的隔振约束措施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本章规定 的隔振系统。
1.2 相关工作 A. 本章及下列规格书与相关合同文件, 应结合成为机械振动控制之要求。 1. 15010——机械总则 2. 表 15240:隔振一览表﹐附在本章结尾。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 年版)GB50119-2003
8. 隔振设计规范 GB50463-2008
9.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E.
1.3 承包商的一般责任 A- 在安装设备前,递交文件予业主批准。递交文件应包括上文第 1.4 段所述的 项目。 B- 提供本文所述的用于隔振的装置、结构支架、指南、材料等。 C- 除非经本技术规格或经业主批准,否则请勿安装与结构物进行刚性接触的任 何旋转机械设备、相关管道、风管系统等。结构物包括板材、横梁、立柱、 墙壁、支柱、板条等。 D- 与其它同行协调工作,以免与建筑物产生刚性接触。承包商应告知其它同行 遵循其工作进度(例如粉刷或电气工作),以免产生降低隔振系统效率的任何 接触。 E- 安装前,应提醒业主留意与其它同行的冲突是否会因空间不足等原因而造成 不可避免地与本文所述设备、管道等接触。安装后必须纠正冲突造成的工作 量所产生的合理费用,应由承包商承担。 F- 安装前,应提醒业主留意技术规格与现场状况是否不符、是否由于特定设备 选择而需要做出更改等。安装后必须纠正不符造成的工作量所产生的费用, 应由承包商承担。 G- 征求业主在封闭前检查及征求业主批准是否给任何设备安装的覆盖和遮蔽。 H- 就隔振装置的适当安装及调节,征求隔振制造商的书面及/或口头指示。 I- 纠正业主认为存在产品或材料缺陷的任何设备,而不得产生额外开支。 J- 承包商应负责适当运作根据本部份提供的所有系统、辅助子系统及设施。 承包商应与所有相关分包商协调试运转程序、校准及系统检验。各个相关 分包商应诊断系统操作问题及实施纠正程序,以使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在 纠正工作完成后,应重新检查问题,确认系统能否正常运作。任何保留待 解决的难题应提醒业主留意。
章 节: 15240
第2页
技术规格书
1 隔振器:应根据重量分布选择隔振器,以便产生合理统一的挠度。 挠度应与设备附表表格 15240 所注明者相同。
2 设备隔振支架及基座:用于支承隔振泵的支架及基座应按大小排列, 为肘形弯管提供支撑。
3 符合技术规格所含规定的惯性基座应使用于所有液体泵上、净化排 风扇上及若干补充风扇上。结构设计必须考虑这些负荷。
L 吊顶吸音天花板不要求 SIB 的处理。
M 为减轻振动敏感区域与含有产生振动的设备区域之间结构上的接触 ﹐应在特定位置安装结构隔振器。
N 单独的管道、风管等, 其尺寸小于规定被要求作 SIB 处理者, 不被 认定是刚性连接。
O 高柔性膨胀接头或活动挡水板用来封闭 SIB﹐最好选在高于地面的
地方。在基座上﹐铺设至少 1/2 英寸(13 毫米)厚的沥青毛毡。
格书为准。 D. 参考法规与规章
1. 有关的法规与规章
SYC 技术规格书
章 节: 15240
第1页
技术规格书
2.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