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_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合集下载

弥散性

弥散性
18
1、促凝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 胶原纤维暴露
结合 假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激活 粘附作用 利于血小板聚集 释放功能 促凝物质增多
19
利于微血栓形成
2、血管活性物质 血栓素A2 ADP 五羟色胺
促进血小板聚集 形成微聚体
DIC
20
(四)血细胞大量破坏
红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含有促 凝物质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当血细胞破 坏,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
47
(二)慢性DIC(此型较少见) 常见于: 肿瘤性疾病、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病程: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较轻。 病变特点: 常以局部栓塞引起的器官功能不全为主,易 与原发病混淆,诊断较困难。 本型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急性型。
48
(三)亚急性DIC 常见于: 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胎盘早期剥 离、羊水栓塞等患者。 病程: 几天到数周内逐渐形成。 临床表现: 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 实验室检查: 各种凝血因子降低较轻。
21
1.红细胞大量破坏: 红细胞大量破坏: 红细胞大量破坏 RBC破坏 破坏
释放ADP(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粘 (血小板激活剂) 促进血小板粘 释放 附聚集 RBC膜磷脂 局限Ⅶ、Ⅸ、Ⅹ等→促发凝 膜磷脂→局限 膜磷脂 局限Ⅶ 促发凝 血反应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 大量损伤的原因: 大量损伤的原因 异型输血, 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 溶血。 溶血。
11
二、发病机制
(一)组织损伤 (二)血管内皮损伤 (三)血小板被激活 (四)血细胞大量破坏 (五)其他促凝血物质的作用
12
DIC发病的中心环节: 各种致病因素
激活
血管内凝血系统 血管内凝血酶生成 血液凝固性 促进微血栓形成 DIC

(9.2.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概念、病因和诱因)

(9.2.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概念、病因和诱因)

如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脾切除等
大量吞噬其他物质
抗凝功能被封闭
如反复感染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 肝功能严重障碍
肝脏的抗凝功能:清除促凝物质、活化的凝血因子、补体等 合成抗凝因子和纤溶物质如PC、PS、 ATⅢ、 PLg等 灭活活化的凝血因子
肝脏参与凝血作用:合成大部分凝血因子
严重肝脏病变
肝细胞大量坏死释放T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概念、病因和诱因)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李银萍
一、概念
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内 微血栓形成及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促凝物质暴露或产生 增多引起凝血系统广泛激活,内源性抗凝因子及纤溶不足,导致广泛微血管 内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相继发生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并可伴有纤溶亢 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液高凝状态
内皮细胞受损
血小板聚集增强 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肝素活性降低
生理性高凝状态(妊娠期)
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红细胞生成↑ ,血粘滞度↑ 抗凝及纤溶物质如u-PA、t-PA和AT-III ↓,活性↓ 胎盘产生PAI↑
病理产科易诱发DIC (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羊水栓塞等) 孕妇血液高凝状态 羊水具有类凝血活酶和类血小板因子作用,具有较强促凝作用 羊水及胎儿组织富含TF
某些病因如病毒、免疫 复合物等
清除促凝物质功能↓ 合成抗凝/纤溶因子功能↓
凝血系统活化 血液高凝状态
合成凝血因子功能↓

第六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课件

第六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课件
DIC发生时,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或激活,导致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凝物 质减少,而促凝物质增多。
凝血因子消耗
DIC过程中,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 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在DIC中活化并参与血栓形成 ,导致微血管血流受阻。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DIC中被异常激 活,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进 一步加剧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经过
立即给予抗凝、补充凝血 因子等治疗,病情逐渐好 转。
案例分析
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 ,激活凝血系统,导致 DIC发生。此案例提示临 床医生在肿瘤晚期治疗中 应注意凝血指标的监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因
感染性疾病
如脓毒症、肺炎、肠道感染等 ,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引发DIC。
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 ,激活凝血系统,引发DIC。
产科疾病
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宫 破裂等,可导致DIC发生。
其他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烧 伤等,也可引发DIC。
发病机制
凝血系统激活
纤溶系统抑制
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凝血系统被激 活,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溶栓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 酶等,溶解形成的血栓。
其他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以使用 其他药物治疗DIC,如抗 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05 DIC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预防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感染 、肿瘤、产科疾病等,以降 低DIC的发生风险。
避免医源性损伤
规范医疗操作,避免医源性 损伤,如避免不必要的血管 穿刺、减少输血等。
04 DIC的治疗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文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文
➢ 肝脏能产生多种这类因子,又具有代谢转换功能,对凝血与抗凝血平 衡也有重要作用。
➢ 脾脏通过扣押、释放血小板起调节作用 ➢ 正常的VEC具有强大的抗凝活性,也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 ➢ VEC对血管舒缩活性的调节也是使血液正常流动和防止血管内发生凝
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及释放等功能,在DIC的发生、发展 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 白GPIb通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胶原结合, 使血小板产生粘附作用。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2.以抗凝血酶Ⅲ(AT-Ⅲ)为首的蛋白酶抑制物
➢ AT-Ⅲ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VEC)合成,其作用 是抑制含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 诸多凝血因子(Ⅱa、VⅡ、IXa、Xa、XⅡa等)的活 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AT-Ⅲ可封闭其丝氨酸活性 中心,故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 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α2-巨球蛋白等也属丝氨 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是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 量促凝物质入血,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 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溶血性贫血及休克的病理过程
➢ 临床研究发现,DIC的严重程度不一,有的十分 轻微,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有用比较敏感的实验 室检查才能发现
➢ 但有的较严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最后引起 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组织严重破坏,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 凝血系,才释放入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概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固疾病,其特点是全身性微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血浆凝血因子过度激活。

DIC在临床上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肿瘤、妊娠并发症等情况下,是一种继发性凝血异常。

二、病因造成DIC的常见病因包括: -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脓毒症等 - 创伤和手术 -猝发型溶血 - 并发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 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子痫、胎盘早期剥离等三、病理生理DIC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 1. 血小板激活:在DIC中,血小板被激活并聚集在微血栓上,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

2. 血浆凝血因子激活:凝血酶原被过度激活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小板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形成微血栓。

3. 纤溶系统激活:高度激活的凝血系统引发纤溶系统过度激活,导致纤溶酶的释放,破坏凝血因子,加重出血倾向。

四、临床表现DIC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 出血:皮肤、黏膜、内脏出血 - 弥散性微血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 衰竭: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 - 肾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五、诊断诊断DIC通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指标。

2. 病因诊断:了解病史、疾病情况等。

3. 症状和体征:出血、微血栓等表现。

六、治疗治疗DIC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纠正凝血异常,常用的治疗措施包括: 1. 病因治疗: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治疗。

2. 血液制品治疗: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3.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来抑制血管内凝血的进展。

4. 支持疗法:包括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七、预后DIC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病因、严重程度以及及时性和有效性的治疗。

对于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但对于病情严重、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预后不佳。

八、结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固异常疾病,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考纲: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病因和机制2.影响因素3.功能与代谢改变一、定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高凝状态),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低凝状态),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二、病因三、发病机制(一)DIC的发生1.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富含TF的组织有前列腺、肝、脑、肺、胰等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血细胞破坏(1)红细胞大量破坏(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3)血小板被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蛇毒,如锯鳞蝰蛇毒、肿瘤细胞、羊水……组织损伤后导致DIC的机制主要是A.PC——蛋白酶C——抗凝物质B.AT- Ⅲ——抗凝血酶Ⅲ——抗凝物质C.肝素——抗凝物质D.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物质E.TF——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正确答案』E引起DIC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恶性肿瘤B.严重创伤C.严重感染D.异型输血E.蛇咬伤中毒『正确答案』E(二)DIC的发展发生机制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高凝期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微血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时间↓·血小板粘附性↑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继发纤溶亢进期纤溶系统激活→产生大量纤溶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明显出血·FDP↑·凝血酶时间↑·3P试验(+)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A.凝固性增高B.凝固性降低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凝固性无变化『正确答案』C急性DIC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均减少,其中减少最为明显的是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C.Ca2+D.FⅫE.FⅤ『正确答案』A四、影响因素——DIC诱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二)肝功能严重障碍(三)血液高凝状态(四)微循环障碍(五)医源性因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生理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剖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血液中过量蛋白酶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为特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血栓栓塞、低血压休克,以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本病处置颇为困难,在此,作者结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多年来对本病的诊治经验作介绍,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病因】DIC的发生与许多疾病状态有关。

急性和亚急性DIC最常见的原因是①感染(包括革兰氏阴性、阳性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等感染);②病理产科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娠毒血症等;③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此外,严重创伤和组织损伤、烧伤、毒蛇咬伤或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引起DIC。

慢性DIC主要见于恶性实体瘤,死胎综合征,以及进展期肝病等。

【发病机制】生理状态下,血液凝固和纤溶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对矛盾体,无论何种因素导致的DIC,其发病的关键环节是凝血酶生成失调和过量,并引起进行性地继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酶的过度生成不仅可大量消耗凝血因子I、Ⅴ、Ⅷ,而且可结合到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一方面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另一方面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

在存在新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条件下,纤溶酶形成。

多数情况下,DIC的促凝刺激是组织因子(TF)介导。

组织损伤可产生过量的TF进入血液,恶性肿瘤细胞分泌TF;炎症介质作用下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TF表达上调等,均可使TF含量增高。

然后,TF触发凝血酶的形成,进而导致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形成。

在急性未经代偿的DIC,凝血因子消耗的速率超过了肝脏合成的速率,血小板的过度消耗超出了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血小板的代偿能力,其效应反映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则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APTT延长,血小板计数降低。

DIC形成的过量纤维蛋白可刺激继发性纤溶的代偿过程,结果导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FDPs)。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什么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称为消化质型凝血性坏死或消化系统内凝血性坏死,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该病是由于体内所有的微循环系统血管内同时或相继发生异常的病理性的凝血,使血栓塞滞,微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内脏出血和多处性器官微梗塞。

DIC严重时,基本上是患者正在接受开腹手术、产科出血的和剧毒传染病的患者表现与项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疾病的发病机制DIC常常是一种二级疾病。

多数患者为创伤、感染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早期并发症。

无论起病病因为何,疾病的终结果都是机体循环性栓塞和外出血。

引起DIC 最常见的因素为外伤和感染,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白血病时亦可能出现DIC。

还有其他引起DIC的因素,如产科疾病。

DIC的临床表现和诊断DIC的表现具体取决于疾病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病人可以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心率增快等,同时伴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症状。

通常,血液检查会显示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分解产物等指标都会异常。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方法治疗DIC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原发病,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控制凝血和出血的过程。

治疗DIC的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止血药、补液等。

对于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积极输血,同时加强观察,及时处理。

结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危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重要的。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重视DIC的防治工作,提高对DIC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内科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液内科

内科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液内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15-08-10 69572 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以微血管体系损伤为病理基础,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一)严重感染是诱发DIC的主要病因之一。

1.细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2.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等。

3.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等。

4.其他感染脑型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二)恶性肿瘤是诱发DIC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常见者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淋巴瘤、前列腺癌、胰腺癌及其他实体瘤。

(三)病理产科见于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死胎滞留、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四)手术及创伤富含组织因子的器官如脑、前列腺、胰腺、子宫及胎盘等,可因手术及创伤等释放组织因子(TF),诱发DIC。

大面积烧伤、严重挤压伤、骨折也易致DIC。

(五)严重中毒或免疫反应毒蛇咬伤、输血反应、移植排斥等也易致DIC。

(六)其他如恶性高血压、巨大血管瘤、急性胰腺炎、重症肝炎、溶血性贫血、急进型肾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暑等。

【发病机制】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溶解、严重或广泛创伤、大型手术等因素导致TF 或组织因子类物质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蛇毒等外源性物质亦可激活此途径,或直接激活FX及凝血酶原。

2.血管内皮损伤感染、炎症及变态反应、缺氧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TF释放进而启动凝血系统。

3.血小板活化各种炎症反应、药物、缺氧等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反应,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凝血。

4.纤溶系统激活上述致病因素亦可同时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激活纤溶系统,致凝血-纤溶平衡进一步失调。

医学dic名词解释

医学dic名词解释

医学dic名词解释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常见、复杂的凝血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凝血、纤溶、炎症和血管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

DIC的特征是在全身性血栓形成的同时,伴有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和血小板减少。

DIC常见于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中,如严重感染、创伤、癌症等,特别是在严重感染中发生率较高。

DIC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同时纤溶功能亢进。

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特别是毛细血管内形成小血栓时,容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器官功能损害。

纤溶功能亢进使纤维蛋白溶解过多,导致机体出现广泛纤溶症状,如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DIC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出血、栓塞和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等多种部位的明显或隐性出血。

栓塞可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器官功能障碍常见于伴发DIC的严重感染患者,如肾脏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

DIC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DIC,并可进一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凝血功能指标和纤溶功能指标的检测。

常用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等。

DIC的治疗要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治疗。

一般而言,治疗DIC的原则是纠正病因、控制炎症、抑制凝血、调节纤溶等。

对于具体的病因,如感染、创伤等,需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对于炎症反应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应用抗炎症药物及输注血小板。

对于纤溶功能亢进的患者,可应用纤溶抑制剂进行控制。

总之,DIC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凝血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凝血、纤溶、炎症和血管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

对于DIC 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凝血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表面接触
Ⅲ Ⅻa Ⅺ Ⅸ Ⅺa Ⅸa
Ⅷ Ca2+ PF3
Ⅻa
激肽释 放酶原

激肽释 放 酶

Ca2+
Ⅹa
Ⅴ PF3 Ca2+
血 液 凝 固 过 程


Ⅱa
纤维蛋白单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原 FDP
纤溶酶
Ca2+ 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Ca2+ ⅩⅢa 稳定的纤维蛋白
Ca2+
ⅩⅢ
二、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 (二)组织严重损伤 (三)血小板激活、血细胞大量破坏 (四)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总之,凝血酶产生增加,血液凝固 性增高是DIC发病的中心环节。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机体 内在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二)肝功能障碍 (三)血液高凝状态 (四)微循环障碍
(五)纤溶功能状态
四、DIC主要临床表现
(一)出血
DIC发生出血的主要机制: 1.凝血物质消耗 2.继发性纤溶亢进 (1)进一步消耗凝血因子 (2)FDP的抗凝作用
四、DIC主要临床表现
(二)休克
微栓塞
缺血,缺氧 酸中毒 激活补体 及激肽 系统
器官功能 障碍
心肌功能 障碍 回心 血量
凝血
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 通透性
血粘度Leabharlann 出血血液流 动阻力四、DIC主要临床表现
(二)休克
DIC发生休克的主要机制: 1.微血栓广泛形成 2.血容量减少 3.血管扩张
四、DIC主要临床表现
(三)器官功能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02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02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lC)2024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因促凝物质的暴露(或产生)增多,天然抗凝因子及内源性纤溶不足,导致广泛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可同时或相继而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有时伴有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发生机制LDIC 的起始:启动内外源性凝血途径①组织损伤(TF)②VEC 损伤③血细胞破坏④其它促凝物质入血:急性胰腺炎(胰蛋白酶)羊水栓塞异常颗粒物质(肿瘤细胞)外源性毒素(蛇毒、蜂毒)DlC 的发展高凝状态一微血栓一低凝状态一多发性出血DIC 的实验室检查3P 实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 ΨMf -〔可溶性复合物)游离黑体(FM)2.DIC 的发展发生机制主要表现 实验室检查 高凝期凝血系统与宜 激活-JIaTT 微血栓形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将附性T消耗性低 凝期 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因消耗而 减少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有出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酹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I 出血时间, 潦血时间,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纤港系统激活 产生大爱纤溶 酶;纤维蛋(原)降解产 物形成明显出血 FDPT液血陶时间1 3P 试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D-Uimer (+)Fbg FDP(A, B, C X,Y)3P试蕤: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plasma PrOtamin paracoaguhdon test)FM目的:检查X 片段的存在原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 中的X 片段结合,使血浆中原与FDPX 片段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

这种不需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

意义:DIC 患者呈阳性反应。

D-二聚体检查D-二聚体TFDP 中D 二聚体片段一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之-T 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D-二聚体检查Fbg ―^2——,FM —»Fbn继发性纤溶PUA,B,C,X,Y+D-Dimer +E原理:纤维蛋白原比纤维蛋白更容易被纤溶酶分解。

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的概念是什么

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的概念是什么

DIC又为什么能引起和加重休克?
一、休克——微循环功能障碍
DIC 与休克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休克使DIC的原因和诱因。
DIC 时休克的机制:
1.DIC
毛细管,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回心血量↓
广泛性出血 → 血容量↓
缺血缺氧 ↓
心肌受损 ↓
心缩力 ↓ ↓
心输出量 ↓
8
ABP↓
2.DIC → 循环血中 Ⅻf↑,凝血酶和纤溶酶↑ → 激活 →
DIC晚期出现MSOF的机制是什么?
7
二.器官功能障碍——多发性微血管栓塞 1.DIC的基本病变:是微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其性质:
血小板血栓:早期 纤维蛋白血栓:发展过程中 可出现在全身各处,也可在局部形成。
2.微血管中血栓形成主要是阻塞局部的微循环,造成缺血,局灶型坏死:微血栓对 机体的影响。 3.出现多发性器官栓塞:其中以肾、肺、肾上腺、脑等,轻者可影响器官的部分功 能,重者累及器官,MOF。
刺激
2
*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 化疗、放疗 WBC大量破坏 → 释放TF样物 →促 进DIC 发生。
* RBC大量破坏→ 释放大量ADP,它作为血小板激活剂 →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等 → 凝血。 * RBC膜磷脂则可浓缩、局限 Ⅻ,Ⅸ,Ⅹ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 → 凝血酶生成 ↑→ 促进DIC 的发生。 *TXA2、凝血酶等可通过G-蛋白介导的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引起DIC P140 图9-2
Shwartzman 反应说明了什么?
一、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N: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和清除血循环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纤溶酶、FDP、 内毒素等 当:上述功能受损或吞噬功能“封闭” DIC 发生
3
蛋白C、蛋白S及血栓调节蛋白的作用机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普通肝素(uFH): 首选APTT作为监测试验,使APTT测 定值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血小板计数,低于 50×109/L需暂时停药。
低分子量肝素(LMWH): 较大剂量LMWH也需监测。 可选用因子Xa抑制试验(抗因子Xa活性测定),使其 维持在0.2~0.5AFXa IU/ml。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 /L需暂时停药。
血液的高凝状态
孕妇3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增 多,抗凝物质降低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高, 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肝素抗凝活 性减弱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微循环障碍
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慢, 出现涡流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溶 功能受损
典型DIC的3个时期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期
病因
感染: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可 以引起DIC发生。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因。
恶性肿瘤: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 及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瘤位居DIC第二位原因。
妇产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 宫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萄胎、 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产科位居 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及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 因之一。
出血
出血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基础疾病
2项以上临床表现: 多发性出血;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 抗凝治疗有效
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指标
(同时有以下3项以上异常)
血小板<100×109 /L或进行性下降 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下降 3P阳性或FDP>20mg/L D-D水平(D2聚体试验)升高或阳性 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APTT缩短或延长10s以上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十一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十一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十一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十一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原因与机制2、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因素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及分型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三)任务实施任务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原因与机制1、概念:是指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微循环中广泛微血栓形成。

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引发DIC的病因较多,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其次为恶性肿瘤。

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较常见。

疾病过程中并发的缺氧、酸中毒以及相继激活的纤溶系统、激肽系统、补体系统等也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细菌、病毒、高热、抗原抗体复合物、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败血症时的细菌内毒素等,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使其下面的胶原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另一方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2)组织严重破坏,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Ⅲ)是一种脂蛋白复合物,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内。

在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恶性肿瘤或实质性脏器的坏死等情况下,组织严重损伤或坏死,导致组织细胞中组织因子大量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3)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各种促凝物质恶性疟疾、异型输血、急性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可释出大量的ADP与红细胞素,其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进而加速凝血过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由于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广泛的全身性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溶血、微血管栓塞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DIC是许多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过程,是凝血功能衰竭的表现,病势凶险,死亡率高,是目前急危重症中一个棘手的难题。

本章主要讨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DIC的病因很多,可见于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患者。

据统计:以感染最常见,占DIC 发病总数的31﹪-43﹪;其次为恶性肿瘤,占24﹪-34﹪;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休克、病理产科、体外循环,也都是急性DIC发生的常见病因。

各种病因引发DIC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常见几种病因引起DIC的机制如下:一、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引起的全身严重感染,均可促使DIC发生,尤其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致DIC在危重病中受到高度重视,其中关键因素是内毒素。

发病机制为:1.病原体、毒素及免疫复合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2.激活血小板,促进聚集与释放;3.感染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失控的炎症反应可损伤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4.感染可引起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的过度表达和释放。

二、严重创伤和大手术严重的复合性外伤、挤压伤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尤其富含组织因子的器官,如脑、胸、胰腺、前列腺、子宫及胎盘等)均可诱发DIC。

发病机制为:1.组织损伤后导致组织因子和(或)组织因子类物质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2.广泛血管破坏,胶原组织暴露,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3.诱发SIRS发生;4.合并休克。

三、病理产科常见病因有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死胎滞留、重症妊高症、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病理生理学第八篇

病理生理学第八篇

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批促凝物质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惹起以宽泛的微血栓形成和凝血机能阻碍为主要特色的病理过程。

因为微血管拥塞、凝血因子耗费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阻碍及贫血。

DIC 发生发展十分快速,如不实时诊疗和治疗,将严重威迫病人生命。

第一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惹起 DIC的疾病有数十种,此中 DIC常有的原发性疾病见表 8-1。

表 8-1.发生 DIC 的常有的原发性疾病-------------------------------------------------------------------败血症、病毒血症烧伤、创伤、挤压伤血管内溶血、输血反响羊水栓塞、胎盘初期剥离、死胎滞留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严重肝脏疾病---------------------------------------------------------------DIC发活力制十分复杂,但最主要的原由是因为各样要素惹起血管内皮损害和组织损害,分别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门路和外源性凝血门路,进而惹起一系列的以凝血机能失态为主的病理生理改变。

一、血管内皮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细菌、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创伤及大手术、缺氧、酸中毒等均可惹起血管内皮损害,使内皮下的胶原裸露,因为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可使血液中流动的无活性的凝血因子Ⅻ激活(Ⅻ α )而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

因子Ⅻ 激活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固相激活,即Ⅻ因子与胶原或内毒素等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物质接触时,其精氨酸上的胍基在负电荷影响下,构型发生改变,使活性部分(丝氨酸残基)裸露而被激活,所以,Ⅻ 因子别名接触活化因子。

另外一种激活形式为液相激活,即因子Ⅻ或活化的因子Ⅻ α 在激肽释放酶、纤溶酶或胰蛋白酶作用下,生成碎片Ⅻf ,它就是激肽释放酶原激活物(prekallikrein activator, PK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专题笔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李家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伴发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凝固是止血所必须的,而在血循环中血液不应凝固,一旦血液在循环中广泛凝固即会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发生DIC。

血管内凝血过程启动和血小板激活是发生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过程。

引起凝血过程启动和血小板激活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是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损伤。

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损伤相关的疾病包括感染、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等。

感染性疾病: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病毒、立克次体、疟原虫、钩端螺旋体等引起的疾病。

病理产科: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栓塞、宫内死胎、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尤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前列腺癌、肝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肾癌、脑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手术及创伤:富含组织因子的器官,如脑、前列腺、胰腺、子宫等,大面积烧伤,挤压伤,毒蛇咬伤,长骨骨折等。

各系统疾病:涉及外科、内科、儿科,如休克(尤其感染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肾移植排异反应、肝功能衰竭、主动脉瘤、急性胰腺炎、溶血性贫血、酮症酸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缺氧、中暑、巨大血管瘤、肝硬化等。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如感染,损伤内皮细胞引起组织因子释放而始动凝血过程,同时激活凝血因子
Ⅻ,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产生徐缓激肽。

徐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

败血症时可伴有激肽释放酶原、因子Ⅻ下降和徐缓激肽及激肽释放酶复合物升高。

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增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的合成,增加组织因子活性,减低凝血酶调节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

在动物用内毒素造成的DIC模型也表现为循环中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增加。

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内皮下胶原的暴露可加速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同时炎症时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可对凝血和纤溶产生影响。

凝血过程的启动导致凝血酶的产生,凝血酶有多方面的作用:(1)裂解纤维蛋白原使纤维蛋白形成从而减低了纤维蛋白原水平;(2)激活因子ⅩⅢ,从而形成交联的纤维蛋白;(3)增加因子Ⅴ和Ⅷ的活性而增强凝血过程;(4)凝血酶与血小板结合使血小板聚集和发生释放反应,凝血酶刺激的血小板缺乏致密体和α颗粒,因而有功能缺陷,它对ADP和肾上腺素的反应降低,所以即使血小板数不低于100×109/L,其出血时间也延长;(5)凝血酶可激活因子Ⅺ而促进凝血过程;(6)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后可使蛋白C活化,而活化的蛋白C可裂解因子Ⅴ和因子Ⅷ。

凝血酶的这些作用说明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因子Ⅱ、Ⅴ、Ⅷ和ⅩⅢ的消耗。

凝血酶活性可被两个抑制系统中和,它们都依赖于和内皮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Ⅱ,它们单独存在时与凝血酶结合反应很慢,在有肝素或内皮细胞膜上的硫酸乙酰肝素都可加速它们与凝血酶的中和作用。

蛋白C抗凝系统依赖于内皮细胞,凝血酶与内皮细胞产生的凝血酶调节蛋白形成双分子的复合物,此时凝血酶失去了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活性,但可使无活性的蛋白C转变为活化的蛋白C,活化的蛋白C在辅因子蛋白S的存在下对凝血起负调节作用。

临床上存在先天性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缺乏,它可伴发静脉血栓。

在完全缺乏时,如蛋白C缺乏可在新
生儿发生DIC和皮肤坏死。

在DIC患者也可出现蛋白C下降,同样也出现抗凝血酶Ⅲ下降,这是由于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结合后大量消耗所致。

近年来确定的另一种抗凝血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也产生于内皮细胞,实验发现用内毒素造成的兔DIC,TFPI减少25%~90%,应用抗TFPI抗体预处理兔,可使动物DIC的实验室和组织改变更明显,临床上有报道DIC患者TFPI升高,但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炎症时白细胞介素6(IL-6)增加,IL-6可促进肝细胞合成纤维蛋白原,而且也激活凝血过程。

组织损伤可见于恶性肿瘤,促凝物质在局部起作用或释放到血循环中。

胶原本身或与蛋白多糖或其它结缔组织成分结合可以激活因子Ⅻ从而启动凝血过程。

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可在因子Ⅶ存在下激活因子Ⅹ。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含有组织凝血活酶,在体外与内毒素共同温育后可释放组织因子,癌症患者的单核细胞表达的组织因子活性比正常人高,从腺癌分离的粘蛋白可直接激活因子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时释放的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可使纤维蛋白原降解。

创伤和广泛的组织坏死,可使具有促凝血活性的物质进入血循环,病理产科时的羊水栓塞,是因为羊水中有促凝物质,同样化疗时由于大量细胞被破坏,也产生促凝物质。

毒蛇咬伤可因毒蛇种类不同而出现不同情况。

蝰蛇蛇毒含有类凝血活酶物质,它可直接作用于凝血酶原产生凝血酶,而蝮蛇蛇毒含有类凝血酶物质,它可直接凝固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的作用。

在溶血性贫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血型不合输血造成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也可发生DIC。

网状内皮系统可以清除循环中活化的凝血因子,所以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障碍也可促进DIC发生。

此外,还发现纤维联接蛋白(fibronectin)介导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清除颗粒,如纤维蛋白微聚集体等,DIC患者的纤维联接蛋白减少可能是由于与纤维蛋白交联所致。

主动脉瘤和巨大血管瘤是由于局部消耗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可出现全身DIC。

纤溶系统在DIC中,纤溶酶是对存在微血栓的反应,它的作用是缩小或消除血栓的影响。

DIC时凝血酶与纤溶酶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临床表现是以血栓形成、器官缺血和出血为主还是以明显的出血为
主,前者是由于凝血酶作用强,后者是纤溶酶作用强。

在微循环中,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因子Ⅴ、Ⅷ和Ⅻ。

若是形成大量的纤溶酶,它可产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碎片X、Y、D和E),它们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减低加重出血症状。

因此,DIC发生的许多改变可由凝血酶或纤溶酶的作用或产物来解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发现一些抗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的基因缺陷,如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凝血因子V Leiden、凝血因子Ⅱ20210G/A、纤维蛋白原455G/A等,这些基因缺陷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DIC的发病中,一些患者也可能存在这一问题,这在DIC的治疗中应予考虑,例如肝素的抗凝作用依赖抗凝血酶Ⅲ,因此若是抗凝血酶Ⅲ缺乏则影响肝素的作用。

(2000-03-05收稿)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20002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
王鸿利
临床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需符合下列条件:①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②有DIC的临床表现;③有符合DIC实验诊断的指标;④抗凝治疗有效。

然而,DIC需与原发性纤溶症、肝病出血等作鉴别诊断。

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1 DIC的诊断
111 易致DIC的基础疾病[1] DIC定有基础疾病所引起,常见的基础疾病有:
(1)感染性疾病(25%~40%):可分为细菌性感染:革兰阴性菌败血症;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属等感染;革兰阳性菌败血症;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

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流感A族等。

原虫感染:恶性疟疾、脑型疟疾。

(2)癌(7%~9%):前列腺、卵巢、胰腺、肺、胃、大肠等组织器官癌变。

(3)白血病(14%~27%):各种类型白血病,尤其是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4)组织损伤和手术(6%~23%):体外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