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合集下载

政治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哲学的定义和特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政治问题背后的原理和理论,探索政治行为和制度的本质和目的。

政治哲学的特点包括理论性强、思维抽象、关注权力和正义、关注政治伦理和道德等。

2. 政治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政治哲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科学、法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又对其进行思辨和理论深化。

3.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伦理、政治正义、政治价值观等。

4. 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权力的性质、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政治伦理与道德等。

二、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主要代表1. 政治权力的理论政治权力理论主要包括君主政治理论、民主政治理论、法治政治理论。

其中,君主政治理论主要由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代表;民主政治理论主要由孟德斯鸠、吉恩·雅克·卢梭等代表;法治政治理论主要由亚里士多德、孟子等代表。

2. 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民主政治的理论主要包括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理论、政治宪制和制衡理论、民主政治的民主化和制度建设问题。

代表性人物有拿破仑、罗伯斯庇尔、孟德斯鸠、理查德·舍尔登等。

3. 政治伦理与正义理论政治伦理与正义理论包括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理论等。

代表性人物有孟子、康德、尼采、马克思等。

4.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社会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代表性人物有罗蒂耶、卢梭、圣西门、四列奥、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

5.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

代表性人物有洛克、斯宾诺莎、孟德斯鸠、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哲学是我们高中的时候开始的,也是政治考研必考的内容,那么对于正在备考的学生来说,应该复习哪些哲学知识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哲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考研政治哲学知识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

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

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3)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4)“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

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

“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5)“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错误的二元论思想。

(6)“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两者虽然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7)“凡唯心主义者都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 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9)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阶级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阶级性的理论表现。

党性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立场的根本对立,阶级性指的是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及其利益。

考研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考研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政治考研涉及的模块有好几个,其中哲学部分的内容是需要考生重点理解和掌握的,不管是原理还是方法论都需要弄明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必备哲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考研政治哲学知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2、〖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整体决定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方法论〗: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考研政治哲学知识要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7条原理)一、矛盾就是对一统一原理(矛盾含义)1、〖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方法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知识点归纳《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1.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哲学关注政府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主要有两个流派的理论可以参考。

第一种是社会契约论,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哲学家提出,他们认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人们自愿地达成了一种社会契约并委托政府行使权力。

第二种是功利主义,由贝克莱和边沁等哲学家提出,认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其可以为社会带来最大的幸福。

2. 自由与权力:政治哲学关注个人自由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自由主义是最重要的政治哲学之一,主张个人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和自由。

但是,政府也需要一定的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

因此,政治哲学讨论了何时政府的权力可以限制个人自由以及限制的程度。

3. 社会正义:政治哲学研究社会正义的概念和原则。

传统上,有两种主流理论:功利主义和权利主义。

功利主义认为社会正义来自于最大化社会总幸福,而权利主义认为社会正义来自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尊重。

此外,还有社会主义等其他理论,主张公平分配和社会结构的重塑。

4. 民主理论:政治哲学涉及民主政治的原则和机制。

民主政治强调人民的参与和政府的代表性。

政治哲学研究了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公民权利等问题,并探讨了民主政治的利弊以及其价值和原则。

5. 公共利益:政治哲学关注公共利益的概念和实践。

政府在行使权力时,需要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而不仅仅是个体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政治哲学讨论了公共利益的界定和权衡,以及政府如何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6. 国家主权与国际关系:政治哲学探讨国家主权的概念和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关系。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和领土完整性。

政治哲学还讨论国家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行使权力,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全球公共利益。

这仅仅是政治哲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和问题可以深入研究。

政治哲学教材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教材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教材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原理和运行规律的学科,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政治哲学中,人们会学习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以此来理解和解释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并从中获得对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刻认识。

下面将对政治哲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政治哲学基本概念1. 政治:政治是关于人类社会组织和管理的活动的学科,它包括政府、权力、法律、公民权利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2. 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政治哲学关注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正义性和合理性,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和运行。

二、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1. 政治权力的理论: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不同的政治哲学理论对政治权力的产生、合法性和运行规律有不同的解释。

主要理论包括君主制理论、民主制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

2. 政治正义的理论:政治哲学关注政治行为和制度的正义性,政治正义的理论包括功利主义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政治行为和制度应当如何构建和运行,才能达到公平和公正的结果。

3. 政治权力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政治哲学关心政治权力如何影响个人自由,以及政治制度应当如何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个人自由。

这涉及到权力制衡、个人权利保障、政府限权等问题,涉及的理论包括自由主义理论、共和主义理论等。

三、政治哲学的历史1. 古希腊政治哲学:古希腊是政治哲学的发源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在古希腊时期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近现代政治哲学:近现代政治哲学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始兴起,包括启蒙运动、自由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这些运动和思潮对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当代政治哲学:当代政治哲学关注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正义性和运行规律,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和运行。

哲学政治知识点总结

哲学政治知识点总结

哲学政治知识点总结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这是所有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基本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每种形态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在政治哲学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以上是对哲学政治知识点的简要总结,涵盖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等内容。

这些内容构成了哲学政治学科的基础框架,对于理解世界、认识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考研政 治哲学的核心知识点

考研政 治哲学的核心知识点

考研政治哲学的核心知识点哲学,这门充满智慧和思辨的学科,在考研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子来说,掌握哲学的核心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这些关键要点。

首先,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意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唯物辩证法是考研政治哲学中的重点内容。

其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至关重要。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

同时,世界也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我们要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矛盾的观点更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的关系也需要我们清晰把握。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影响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影响。

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也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辩证的否定观也是不容忽视的知识点。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认识论方面,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核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最新考研政治复习笔记(全面整理)

最新考研政治复习笔记(全面整理)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与辩证唯物主义重点: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特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观分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问题内容总结:背诵要点: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配套练习:1. 哲学的党性即党派性是指A. 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C. 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 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 对世界存在的状态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 对世界本质的不同回答3.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原理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治理想的追求等诸多方面。

在政治哲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首先,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政治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政治,而政治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权力竞争和组织管理活动。

在政治哲学中,我们需要理解政治的本质、政治权力的特点、政治组织的形式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我们理解政治哲学的基础。

其次,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理论、政治制度的设计理论、政治理想的追求理论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理论体系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哲学家对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是如何进行解释和论证的,以及不同政治制度的设计原则和优缺点,还有不同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实现路径等内容。

另外,政治哲学的历史发展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政治哲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政治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的霍布斯、洛克、卢梭,再到当代的福柯、哈贝马斯等,他们的政治哲学思想都对人类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他们的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政治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知识点。

政治哲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通过对政治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为我们正确参与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综上所述,政治哲学知识点的总结包括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哲学的本质和内涵,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为我们正确参与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政治哲学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政治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价值的学科,它探讨政治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和道德基础。

主要研究政治权力、政治义务.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等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国家、政府、社会、公民等政治关系的基本问题。

2.政治哲学的历史演进:政治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古希腊时期、中世纪、启蒙时代、现代政治哲学等。

各个阶段的政治哲学家们对政治价值的理解、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哲学流派和思想。

3.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正义、自由、平等、权利、权力等。

这些问题是政治哲学家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构建政治价值体系的基础。

4.政治哲学的实践应用:政治哲学不仅是-种理论学科,也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它为政治决策、政策制定、法律制定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

5.政治哲学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政治哲学面临著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政治哲学需要更加关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与国际关系、信息技术革命对政治权力与自由的挑战多元文化与认同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持。

在总结政治哲学知识点时,需要注意不同流派和思想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同时,也需要关注未来政治哲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

考研政 治必背知识点试题库

考研政 治必背知识点试题库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试题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例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例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A 人不能创造规律B 物质决定意识C 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D 意识的能动性是有限的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例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存在性B 物质性C 可知性D 运动性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例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 联系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质量互变的观点5、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例题:“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A 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 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割裂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割裂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6、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例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蕴含的哲理是()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B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7、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哲学知识政治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政治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研究世界和人类的根本问题的学科,其探讨的范围涵盖了宇宙、人生、道德、政治、美学等方方面面。

在欧洲古希腊,哲学诞生于季诺波斯(现属土耳其)的色雷斯,早期希腊哲学家们关注自然世界及宇宙的奥秘,探讨知识、真理等问题,并形成各自的哲学体系。

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以理性思维为主导,试图找到统一整体和真理。

2. 什么是存在?存在是指具有实在性的东西,也是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存在包括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物质存在指客观实在的事物,精神存在指主体的思维、意识等精神活动。

存在的本质是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不同的哲学流派对存在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3.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绝对的、客观的,是对现实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表达。

真理的确定需要通过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实践的检验,而不是主观臆断或信念。

4. 自由意志和必然性哲学讨论中的另一重要问题是自由意志和必然性。

自由意志是指人的思想、选择和行动是自主的和不受约束的。

必然性则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其因果关系和规律性,它们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相决定的。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和必然性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5. 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哲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规范问题。

它涉及到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是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善恶、义务、责任、公正、正义等。

二、政治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政治?政治是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政治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国家政权的建立、维护和运行,政府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等。

政治关系尤其关注权力的分配和行使,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和规范。

2. 什么是国家?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完整的领土、人口和政权,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于考研政治的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的总结: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相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表现。

在实践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常常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2.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辩证法的方法包括辩证思维、辩证逻辑和辩证分析等。

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相反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注重全面、具体、深入地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则偏重于一刀切、片面化的认识方式,忽略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它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的进步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2. 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于人的主观意志和英雄、圣贤的作为而推动的。

它强调意识形态、人的意愿和决策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1.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制度,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向后发展的最高阶段,主要特征是全面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巩固、共产主义心理的培育和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总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一、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世界观念、价值观念、方法论的系统、理论性的反思和认识,涉及到生活的社会实践和人类普遍的认识需求。

二、哲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古代哲学的一种重要流派,主要出现于希腊城邦时期的公元前6世纪--公元3世纪。

(1) 苏格拉底哲学:以辩证思维学问为基本特征,用理智与逻辑的论证方法,阐释道德伦理等哲学问题。

(2) 哥伦布半岛哲学:侧重于本质论,人的本质、物的本质、道德的本质等问题。

(3) 笛卡儿哲学:倡导怀疑哲学,认为唯有通过怀疑,才能达到认识真理的境地。

(4) 亚里士多德哲学:提出最有治国之道是适量,人必须通过自律才能获得幸福。

古代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思想辩证和人文主义。

2. 中世纪哲学(1) 阿奎那哲学:提出了“神学之手”,强调了使用哲学方法对基督教信仰进行辩证推理的思路。

(2) 奥古斯丁哲学:重视对上帝的信仰、宗教思想、人的自由意志等问题。

(3) 审美哲学:提出对审美的热爱,人应多花时间审美等。

3. 现代哲学(1) 笛卡儿理性论:强调人的理性,认为理性是人类的本质,唯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真理。

(2) 经验论:认为人应该通过经验,真理是来自实践,而不是哲学家的虚构自我意识。

(3)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现代哲学(1) 20世纪哲学:强调了科学哲学,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等。

三、哲学的影响1. 宗教有神论思想:宗教教义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人的存在是由神所决定。

2. 人类社会政治结构的获得:强调人的理智,只有通过合理的思维,人才能找到社会政治的最佳方式。

3. 科学思想的推进:辩证实证科学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基本途径,是人类对社会生产实践的重要体现。

四、哲学的重要思想1. 唯物主义思想:唯物主义哲学侧重于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主张认识的起点是物质世界。

2. 唯心主义思想:唯心主义哲学侧重于对精神和意识的认识,强调唯意识论。

政治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是研究宇宙、世界、人生、思维等最一般最深刻问题的一门学科。

哲学是对世界未解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对人类思维和生活的总体反思和探讨。

哲学具有普遍性、反思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二、哲学的发展历程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四个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发端。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为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

中世纪哲学是发生在基督教思想背景下的哲学。

近代哲学是指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康德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阶段。

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哲学思潮。

三、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主要问题包括存在论问题、认识论问题、价值论问题、伦理问题、政治哲学问题、美学问题等。

存在论问题关注宇宙的本原和本质,认识论问题关注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能力,价值论问题关注价值的本质和标准,伦理问题关注人的行为和品德,政治哲学问题关注政治的本质和目的,美学问题关注美的定义和审美活动。

四、西方哲学流派西方哲学流派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实在论、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批判哲学等。

理性主义强调理性的本质和能力,经验主义强调经验的本质和能力。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位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

实在论强调客观存在的本原和性质,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研究和实验检验。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活动对真理和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批判哲学强调对现存体系的批判和超越。

五、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名家思想、兵家思想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和德治,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纪律,名家思想强调名实同构和辩证思维。

兵家思想强调战争和兵法。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古代政治、道德、法律有着深刻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考研政治哲学必考知识点

考研政治哲学必考知识点

哲学必考知识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二、意识观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四、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研政 治马克思主 义哲学重点

考研政 治马克思主 义哲学重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板块,理解和掌握其重点内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意味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和变化。

例如,我们的思想、观念、情感等意识现象,都是基于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生活经历形成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正确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错误的观念可能导致研究方向的偏差。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就是一种矛盾关系,它们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就像我们学习知识,每天积累一点是量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既有保留又有克服。

比如,社会制度的变革,新的制度往往保留了旧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同时克服了其弊端。

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们通过实践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实践中的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认识是否正确也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错误的认识可能导致工作失误。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精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精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精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学科,包括对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伦理等方面的讨论和思考。

政治哲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对现实政治现象的解释和分析,还包括对理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社会秩序的构想和探讨。

在政治哲学中,涉及了众多的重要理论和学派,例如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自然权利论等,这些理论和学派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治哲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如下:第一,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政治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们通过签订社会契约来建立政府和政治秩序。

社会契约论的代表性思想家有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

霍布斯主张社会契约是一种人们为了逃避自然状态中的混乱和暴力而达成的协议,由此建立了绝对统治的国家主权。

洛克则认为社会契约是通过人们自愿加入的方式建立的,政府只有在人民的授权下才能合法存在,并且应该保障人民的天赋权利。

卢梭则认为社会契约是一种通过人们的共同意志建立的,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人民意志的制约。

社会契约论的出现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于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政治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的伦理学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们的行为应该追求最大的幸福最大化。

功利主义的代表性思想家有贝克莱、贝恩和米尔等。

贝克莱主张个体的最大幸福应该成为道德行为的唯一准则,道德行为应该是为了造福他人。

贝恩则认为追求幸福应该是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手段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米尔则认为人们的自由和幸福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的基础,政府应该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并且通过政策来促进人们的快乐。

功利主义的出现为政治伦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对于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第三,自然权利论自然权利论是政治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们天生具有的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作为人类的共同自由属性而存在的。

自然权利论的代表性思想家有洛克和康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考研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总结2012考研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总结一、意识的本质(唯物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二、永恒发展的含义(辩证法)?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辩证法)?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辨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对立的:?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已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七、认识的本质(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实践是检验反映真实与否的唯一标准。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认识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时间。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九、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辨证关系(认识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是有区别的:?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是有条件的。

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相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十一、认识论相关综合原理(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发展动力,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认识是在时间的基础上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十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历史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十三、社会基本矛盾(历史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c)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推动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十四、社会意识(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服务。

十五、人的问题(历史观)?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物属性。

?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

?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

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党群关系综合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d)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b)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中来,到群众中去”。

c)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类的利益。

?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认识主体——人类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们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

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时间和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辨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