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2ac0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f.png)
《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习作》《语文原地》《9 竹节人》教学设计课题竹节人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2 课时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6 个生字,理解“风靡、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教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目标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重点教学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难点第一课时1.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目标3.梳理文章结构。
教具课件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玩具导入新课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导入(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请同学们大声以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话题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在课堂上。
同时,由玩具话题到竹节人,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自然地导入,水到渠成。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出示:生字:豁 凛 疙 瘩 卡 棍 悟 裁 筹 橡 雕 磕跺 颓 沮 趴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新课 裁:读 á ,注意与“栽”区分开。
教学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折扣)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折扣)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1b08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d.png)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折扣的计算方法。
2.利用表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用列表整理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表格,将杂乱的数据进行有序整理。
-学会使用公式:折扣价=原价×折扣比例。
-能够运用所学的折扣知识,解决购物、销售等多种现实情境问题。
3.掌握如何用表格式整理有关折扣的数据,通过数据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作和解读折扣表,整理商品信息。
-运用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决策。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式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抓住关键信息,需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解决折扣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折扣的概念。
-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折扣的计算过程。
2.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购物情境,引出折扣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折扣与百分数的关系,通过实例演示折扣的计算方法。
-实践操作: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折扣的计算技巧。
-小组合作:布置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基础巩固题:完成课本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中的练习题1、2、3,重点在于运用折扣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折扣与百分数关系的理解。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55b85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9.png)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等。
(2)学会在Excel中输入、编辑数据,以及使用常用函数进行简单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创建、编辑表格。
(2)培养学生利用Excel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3)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守网络安全规定。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Excel的基本操作1. 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2. 调整单元格大小3. 输入、编辑数据第2课时:Excel常用函数1. 求和、求平均数、计数函数2. 文本函数、日期函数3. 学生尝试编写简单函数公式第3课时:创建班级成绩统计表1. 收集班级成绩数据2. 创建成绩统计表3. 使用求和、求平均数函数进行计算第4课时:数据筛选与排序1. 掌握数据筛选方法2. 学会使用排序功能3. 应用筛选、排序功能分析数据第5课时:制作班级通讯录1. 创建通讯录表格2. 输入、编辑同学信息3. 学会使用Excel查找功能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4.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运用Excel进行简单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堂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6e77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4.png)
教学设计导入通过回顾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结合中国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进行引课。
活动一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1.地球?水球?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拍摄的地球大片火出圈。
大家都可以看出这是一颗蓝色星球。
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辩一辩?老师总结:无论叫“地球”,还是“水球”,她都是目前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园,值得我们好好的珍爱与呵护,无论陆地,还是海洋,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与资源提供场所。
2.地表面貌构成地球表面明显的分为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基本地貌特征。
3.海陆分布比例全球海陆分布比例:71%为海洋,29%为陆地。
概括来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①活动:观察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图,总结归纳: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②观察“南北半球图”,请学生读图并观察思考: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学习方式:1.自学:自主阅读教材P30-32 ,完成导读单任务一内容。
2.展学:个体展示(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
通过辩论,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习和思考。
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③水半球和陆半球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世界主要陆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5.认识陆地的不同形态①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
请学生说出指导的大陆名称;②面积比较小的成为岛屿。
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我国的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是?③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请学生说出知道的半岛。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bpmf》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作业设计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bpmf》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1a92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 p m f》教学设计1.复习6个单韵母:通过游戏趣味学习,通关智慧果游戏。
2.学生跟读课题:b、p、m、f。
1.摘苹果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走进拼音王国,去池塘边认识了6个单韵母,我们一起跟他们玩一玩摘苹果游戏吧。
音读对了智慧果才能摘下来呀!2.揭示新课。
恭喜大家吃到智慧果,相信今天的学习旅程孩子们也会收获丰富!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的山坡上,去认识四个新声母朋友。
板书课题:(b、p、m、f)教师领读课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游戏,复习六个单韵母,使学习过程富有情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预设:爸爸和男孩,爬坡,用手摸,听广播。
2.在插图中寻找“b”听老师要求。
在图片中寻找声母b的“足迹”预设:广播的形状和读音都很像b3. 学习b的发音听老师发音,认读声母b,看口型,看薄纸观察b的发音气流。
4.多种形式读:①小老师教读,其他学生跟读。
②开火车读,读得好的示范再次教读。
③全班齐读5.学习“b”的形学生仔细观察,思考:“b”像什么?预设: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
6. 识记声母“b”思考声母b的记忆方法,创编儿歌:预设:听广播b b b像个6字,b b b右下半圆b b b。
预设:爸爸大巴(二)学习“p”的音和形。
1.再看图,思考:p藏在哪里?2.在插图中寻找“b”今天我们要交的b p m f这四个声母朋友就藏在这山坡上,大家一起用亮眼睛来找找声母b在哪里呢?3.学习b的发音孩子们真善于观察,已经发现小男孩手里的收音机形状很像b,播放的广播也和b的读音相似,恭喜孩子们找到第一个声母朋友b。
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师范读,讲b”发音方法,气流比较弱。
用薄纸演示,引导学生体会气流强弱。
4.引导学生多形式读:①小老师教读,师观察生是否发音正确②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正音。
③全班齐读5.学习“b”的形现在我们能记住b的读音了,谁来告诉老师“b”像什么?6.识记声母“b”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声母b?你能结合他的样子和读音来编编儿歌吗?聪明的你想想,生活中哪些词语藏着这个声母宝宝呢?(二)由扶到放,学习“p”的音和形。
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季 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作业设计
![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季 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e32b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9.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季》教学设计作业设计1.在生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jiān() qīng() shuō() cūn() dōng()qiān() qin() suō() chūn() bōng()2. 用红笔描出下列字的偏旁。
1.我会写。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_________, _________,对_________说: _________说:“我是春天。
”“我是________。
”4.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① de ② dì1.小红飞快地()跑着。
2.奶奶的地()里种了好多菜。
3.妈妈高兴地()笑了。
4.我们的地()球真美呀!5.我爱阅读2.小溪冬天,小溪结冰,亮晶晶,亮晶晶。
春天,小溪弹琴,丁丁丁,丁丁丁。
(1)这首儿歌有_________个小节。
冬天,小溪_________,春天,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季》教学设计一小节背给大家听一听吗?5,第,四个小节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呢?是谁在说话呢?又是怎样说的呢?你能把第一小节背给大家听一听吗?1.孩子们你们看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都是谁对谁说,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是怎样地说,我们的课文还真是有趣呀。
你们能连起来背一背吗?活动意图说明:语文课,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本环节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回顾课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复习课文,还能让学生学着提出信息还有助与学生理解背诵。
环节二:复习生字,合作认读。
1.学生认读生字。
2.同桌二人合作认读,互听互评,在认读中巩固字音。
同桌可以互相分享经验,交流容易读错的字有什么办法帮自己记住它。
1.上节课咱们和好多字宝宝交上了朋友,今天我们再和他们一起玩玩游戏吧。
2.出示收集水珠游戏,学生读正确一张生字卡并能正确组词两个,就送给学生一个水滴奖励币。
3.刚才的游戏还有一些同学没参加到,现在请大家同桌合作,认读互评。
提出合作要求:同桌读好了夸夸他,没读好帮帮他。
1.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并能给每个生字口头正确组词两个。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教案+学习任务单(共2个课时,表格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教案+学习任务单(共2个课时,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3f976e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d.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学习任务单(共2个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期秋季课题语文园地二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积累、背诵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揭示课题,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学习“交流平台” 阅读“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学生结合课文,交流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小结:要想自己的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同学们就要在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单元学到的方法。
俗话说:“熟能生巧。
”让我们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学习“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学生默读名言,边读边想:这些名言是什么意思,给了你什么启示。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名言。
学生交流名言的意思。
理解“阴”指的是“日影”。
“寸阴”指的是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指极短的时间。
了解这则名言出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勖学》。
理解“盛年”就是指壮年。
理解“等闲”的意思是无端、平白。
“莫等闲”指的是不要无端浪费时间。
这句名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欣赏这首词。
理解“朝”指早晨,“夕”指晚上。
了解名言出自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名言带给自己的启示。
学生再读名言,尝试背诵。
拓展积累: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小结:希望同学们不仅能积累这些名言,而且还能在生活中做到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学生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名言警句。
二、学习并运用“概括语句的意思”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读题目,明确要求。
请学生朗读例句,思考括号外的句子与括号内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组织交流小结: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30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30](https://img.taocdn.com/s3/m/14f059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6.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30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直接或间接表述感情的短文,理解其中的情感并通过表情和语音传达出来。
2.通过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标点符号,提高阅读和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通过数字1-1000的认读,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和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学会认读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重点难点:1.阅读并理解直接或间接表述感情的短文。
2.掌握一定的标点符号,并能运用到表达中。
3.数字1-1000的认读。
教学过程:一、引入1.问好并营造课堂气氛。
2.针对上节课教的“阅读文本”进行回顾和检查,让学生主动回忆课前、课中、课后的神秘盒子。
3.从神秘盒子里取出一堆东西,例如“拜拜的手势”、“哭泣的表情”等等,让学生猜测这些东西表示什么情感。
4.教师解释这些东西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想象、感受不同情感下的态度、表情和语音。
5.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时感知、表达情感的意识,并为后续学习铺好基础。
二、学习1.通过老师朗读以及学生跟读的方式,学习第17页的《百分之九十的爱》。
2.老师运用手势、表情和语音带领学生理解短文中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模仿、表达。
3.教师解释一些基本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引导学生模仿、运用到阅读和表达中。
4.通过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具,教授数字1-1000的认读,并让学生朗读,培养数字意识。
5.通过抢答、游戏等方式学习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1.在黑板上练习写一些短句,并让学生找出其中不合理的标点符号并加以改正。
2.通过交替播放不同的情境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氛围模仿、表达不同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情感。
3.通过数学抢答和卡片选择题,检测学生数字认读能力的掌握情况。
四、拓展1.教师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然后分组表演《百分之九十的爱》。
2.让学生自主选取一篇短文,并用手势、表情和语音来表达其中的情感,并找出合适的标点符号进行练习。
小学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小学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63d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8.png)
小学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表格的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项,能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常见表格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2.表格的制作方法
3.表格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上的数据进行计算。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表格中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2.讲解表格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教师向学生解释表格的结构和组成要素,包括表头、表体、数据、单位等。
3.讲解表格制作方法
教师把重点放在表格的制作方法上,包括如何设置表格的行列,如何对表格进行格式化,如何添加数据等。
4.讲解表格的注意事项
教师向学生讲解注意事项,例如表格的字体大小和颜色要统一、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等。
5.练习
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表格制作和填写,以加深学生对表格制作的理解。
6.张贴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制作好的表格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上,供其他同学参考。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情境模拟法
3.演练法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制表过程,认真评价学生的表格制作质量。
2.听取学生对表格制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在班级公告栏上张贴的表格是否规范美观。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表格的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地制作表格,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师在讲解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作者:某小学语文老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学习任务单(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8714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d.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学习任务单(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五年级学期秋季课题习作:即景教科书书名: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理解“即景”的意思1.回顾本单元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法。
2.理解“即景”的意思。
知道“即景”指就眼前景物(做诗文或绘画),指的是眼前的、较短时间内所见的景物。
3.学生判断以下内容是否属于“即景”。
(1)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最美丽的景色。
(2)春天黎明天空颜色变化的景象。
(3)窗外梧桐树从发芽到落叶的过程。
(4)窗外梧桐树经历一场暴雨后的变化。
二、拓展思路,拟定题目1.引导学生思考:(在即景前加上“”)横线上可以填什么?请同学浏览教材第2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提出了哪些习作要求。
2.请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是自然现象,哪些是自然景观。
3.启发学生在拟题时,可以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去,比如说“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也可以把观察景物的范围补充进去,比如“窗外即景”,但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大自然的景色。
三、指导写作1.引导学生思考:本次习作,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教材第3自然段,想一想。
2.指导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
(1)启发学生思考下面两个片段别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片段一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颐和园》片段二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第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第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e3fee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b.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主题线的认识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抽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3.能从实物原型抽象出线的活动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任务】1.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共性与区别。
检验学习目标1达成情况。
2.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简单问题。
检验学习目标2、3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获取知识,学生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能从生活当中的实例直观感受线的长度、端点、曲直等方面的特征,教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抽象出三种线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模型。
在课堂中,应多找出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认识抽象的线提供生活背景,也要密切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找一找、描一描在下面图片中的线。
教师活动11、创设“线的存在”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它们的存在意义。
2、小组里说一说,这些线有什么特点?3、全班讨论,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2、引导学生动手描一描,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线的特点。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35b98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课件出示:②教师点拨:“渔”表示捕鱼。
相机读“渔民”“渔翁”,学生说意思。
和“渔”的意思并组词。
活动意图说明:本课的生字很有特点,要么是熟字加偏旁或部件构成,要么与熟字字形相近,而且很多字是形声字,本板块设计就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途径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环节三:整体感知,厘清脉络(指向目标2)1.认真听同学读课文。
一边听读,一边思考,并用笔圈画或写出课文描写的场景。
在班级里积极参与交流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哪些场景。
学生读“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举手谈自己的发现。
学生用思维导图或大括号的方式画出1.解决了字词,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了。
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来为大家读这篇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作者一共写了几处场景?明确:全文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5个场景。
(3)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些场景,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明确:海上、海滩的部分体现的是“海滨”的特色,庭院、公园、街道的部分写的是“小城”的景色。
2.疏通文章脉络。
经过孩子们的思考,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结构就有的更清晰的认识了。
大家可以用思维导图或大括号的形式,将本课的结构描绘出来。
2.朗读课文,初识美感。
能够认真、专注地倾听。
能在文中圈出、写出课文描写的场景。
简单介绍每个场景里有的景物和特点。
能够围绕五个场景进行思考。
在老师的提示下,结合课题,对这些场景进行归类。
能较清晰地画出文2.正确抄写本课的生字的生词。
(2)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有笔画变形的“躺”“踩”和易错的“洁”。
范写“踩”: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4)半包围结构的字两个:“灰”“载”2.学生书写汉字,每个字写两个。
3.抄写词语。
书写生字时需要注意的笔画。
能正确、美观地抄写、积累字词。
【板书设计】19 海滨小城感受海滨景色的美海上: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渔民、战士读通句段沙滩:贝壳、船队、鱼虾蟹螺圈画景物想象画面带感情读【教后反思】【作业设计】【字词小明星】1.我能正确写出生字“载”的笔顺:2.我能正确地写出生字或加黑字的拼音。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4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d3a074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a.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字母Aa、Bb、Cc、Dd、Ee、Ff、Gg、Hh、Ii、Jj的发音和书写。
2.理解字母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写字母Aa、Bb、Cc、Dd、Ee、Ff、Gg、Hh、Ii、Jj。
2.能够将所学字母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发现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字母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字母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字母Aa、Bb、Cc、Dd、Ee、Ff、Gg、Hh、Ii、Jj的发音和书写。
教学难点:字母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认识字母1.教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说出字母名称及发音。
2.小组比赛:比赛场景的描述请看下一个环节。
2. 教学内容设计:认识字母1.字母竞赛:将本堂课学习的10个字母拼出一些生活用语如“爱国”、“八仙过海”等,两个小组比赛,哪个小组拼完用语的时间最短,哪个小组获胜。
2.通过练习熟悉字母。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在黑板上拓写字母,认真练习,并逐个展示给大家观看。
3. 回顾导学引导小朋友回顾本节课所学,听老师描述一些形象场景,让学生认识字母Aa、Bb、Cc、Dd、Ee、Ff、Gg、Hh、Ii、Jj的应用场景。
例如:•字母Aa:在大大的拼音“爱”中,“爱”是由字母A、I组成的。
•字母Bb:卧室里的“床”字,其中的“卜”字就是由字母Bb组成的。
•字母Cc:杯子的“被”字中,第一个字就是字母C。
•字母Dd:身材娇小的“动”字,其中的“立”字就是由字母Dd组成的。
•字母Ee:美好的“恩爱”二字,其中的“爱”字就是由字母Ee组成的。
•字母Ff:在公众场合,我们所说的“副手”就是用Ff组成的。
•字母Gg:大象走路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他的“弓着腰子”。
•字母Hh:“呵呵哈哈”的“哈”就是由字母Hh组成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 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 教学设计(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8a65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4.png)
课题美丽中国行我爱家乡课型语文园地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1.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等形式,认识火车票,能够0从火车票中获得关键信息。
(教学重点)3.通过完成作业单中的实践作业,了解家乡,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和积累。
(教学难点)作业目标1.通过同桌指读、选词填空的方式,认识和巩固生字。
2.通过帮助他人的真实情境,提取关键信息。
3.通过实践作业了解家乡,以说一说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内容1.识字加油站:认识火车票2.我爱阅读:《画家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底词卡、火车头板贴、作业单、入选通知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小朋友们好,又和大家见面了。
跟随长沙晚报的美丽中国行栏目的足迹,我们循着课本,见识了祖国的美丽风光。
看,专版报纸印出来啦。
(PPT出示:双版)2.恭喜咱们班张乐天小朋友和刘娜小朋友介绍黄山的奇石和新疆好地方成功入选,掌声送给她们。
还有这22位同学的好地方推荐,也成功入选了呢,也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
激趣:长沙晚报的金牌小记者又带着什么新的任务来呢?一起看看视频。
(PPT播放视频)1.观看《美丽中国行》专版报纸2.颁发录用证书。
3.看视频,明任务。
真实任务情境,介绍好地方被录用,作为《葡萄沟》第二课时的选做作业的评价,为后面的情境做铺垫。
活动1:了解任务,聊家乡师:从大家响亮的回答声中,我能感受到大家的自信与热情。
你们的家乡都在什么地方?指名2-3人说,预设评价:你的家乡就在株洲这座城市,还有的在稍远一点的乡下。
还有的到了其他城市了,距离更远了。
1.师: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离得近的同学要回老家可以开汽车回去,那离得远的小朋友是怎么回去呀!2.指名2人说:火车、高铁、飞机过渡:有了这些交通工具,出远门还真是方便了。
坐车就要买票,瞧,这就是一张——火车票。
1.聊家乡,说家乡在哪里。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表格式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表格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ad74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d.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我国南方一片茂密的树林,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课文以作者实地观察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树林中鸟儿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和动物世界有一定的认识。
但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对学生理解全文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借助上下文和图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提高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任务一: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述鸟儿生活的词语,并进行交流。
任务二: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难句,讨论如何理解这些句子。
《任务三 纸板凳的制作》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浙教版
![《任务三 纸板凳的制作》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7dcd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c.png)
教师的演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制作范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制作步骤的操作细节和要点。通过提问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演示过程中,加深对制作原理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模仿操作。
4. 小组制作实践(20 分钟)
(1)师生互动
学生分成小组开始制作纸板凳。每个小组根据自己之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巡视各小组,在巡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于操作正确的小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遇到问题的小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解决思路。例如,当小组发现纸张的承重能力不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如增加支撑结构)或更换纸张类型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保持制作环境的整洁。
(2)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之前的设计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制作相联系,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制作任务的期待,为学生积极投入到纸板凳制作中做好铺垫。
2. 知识回顾与工具材料介绍(7 分钟)
(1)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纸板凳设计的关键要素,如结构与承重、稳定性、外观设计等,并提问学生这些要素在制作过程中如何体现。然后教师介绍制作纸板凳所需的工具(剪刀、胶水、尺子、美工刀等),详细讲解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避免美工刀划伤等),并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张(如卡纸、瓦楞纸等),分析它们的特性(如厚度、强度、韧性等)以及在制作纸板凳时的适用性。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并让学生亲自感受工具的使用和纸张的特性。
2. 实践操作法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纸板凳的制作,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能。在学生制作过程中,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法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1241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d.png)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学上册中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如数的概念、加减法等。
2. 训练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自主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 教学内容:认识1-10的数字,比较大小、排序。
2. 教学安排: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快速认识并掌握这些数字。
第二单元:数的组成与分解1. 教学内容:数的组成与分解,包括单位进位和退位。
2. 教学安排:通过教学视频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构成和分解的方法。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1. 教学内容:研究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相加。
2. 教学安排:使用教学游戏和练题,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技巧和策略。
第四单元:减法运算1. 教学内容:研究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退位和不退位相减。
2. 教学安排: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题,让学生了解减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题作业,巩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表格式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2 ie üe er 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作业设计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2 ie üe er 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fc9b6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9.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ie üe er》教学设计个单韵母ɑ、1.整体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拼音宝宝。
这次老师将带大家去往神秘的海岛,那里不仅可以认识新的复韵母朋友,我们还将认识以为特殊韵母以及两位整体认读音节朋友,此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呢!让我们向海岛出发吧!2.我们要成功闯过海盗设置的两道关卡才能够顺利登上海岛。
第一关:正确认读6个单韵母。
哪位小勇士能来带领大家读一读?3.“第二关”难度增加了,你是否能够挑战成功呢?哪位小勇士能来带领大家读一读?1. 恭喜孩子们闯关成功,下面就让我们登上海岛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海岛上都有谁,分别在做什么呢?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吧!的事物,同桌借助情景图试着读一读。
2. 教师一边手指图片,一边用故事串联图片内容:海岛的月夜美丽极了,圆圆的月儿爬上了天空(出示复韵母:üe)两位海岛姑娘在椰子树下休息,椰子树上结满了椰果(出示复韵母:ie)其中作者的姑娘戴着耳机在听音乐,站着的姑娘戴着一对漂亮的耳环(出示特殊韵母:er),多么美丽的海岛月夜,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3.瞧,今天要认识的字母宝宝出现了(师指着图上的ie、üe、 er )。
它们就藏在了我们这副海岛月夜图中,聪明的小朋友,快拿出小铅笔在图上把相关的事物圈起来吧,再和同桌借助相关事物试着读一读。
②听教师范读,观察教师口形的变化,1.读准ie的发音。
①过渡:小朋友,椰树上结着大大的椰子,把“椰”这个字读轻一些,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复韵母ie。
②引导观察:仔细听老师范读,观察口形的变化,看看开始是哪个字母的口形,错误口形和发音。
在掌握发音要领后,通过图中月亮,结束时是哪个字母的口形。
(读ie的时候,就是从i的口形,逐渐过渡到e的口形)注意口腔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下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中间气不断。
2.准确区分ei和ie。
①发现了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复韵母ie 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复韵母ei特别相似,同桌交流你是用什么好办法区分这两个复韵母?②i和e换位置,读音也要换一换,注意读准第一个字母的音。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3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2896da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2.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够认识数字 1-30。
2.学生能够用汉语表达数字 1-30。
3.学生能够写数字 1-30。
4.学生能够通过打表的方式统计数据。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数字》。
教材中引入了数字 1-30,通过拼图、看图、点数比较、数码识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数字,掌握数字大小关系。
此外,还有部分与数字相关的词汇,如“个、十、百”,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和位数概念。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学文化课堂的小学生做收获表的画面,引起学生对数值的关注。
2.视觉教学法:使用幻灯片展示数字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数字。
3.游戏教学法:通过比赛和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字。
4.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流程如下:1. 认识数字教学内容:使用幻灯片展示数字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数字。
教学流程:•教师展示数字 1-30 的图片,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教师快速换一遍图片,要求学生再次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教师单独展示每一个数字的图片,并辅助学生用汉语说出数字名称。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和位数概念。
2. 比大小教学内容: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教学流程:•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要求每组学生通过投骰子的方式,随机抽取一个数字。
•每组学生需要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决定胜负。
3. 数字填空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字书写的技巧。
教学流程:•教师把带有空格的数字表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数字。
•教师检查学生填写的数字是否准确。
4. 统计数据教学内容:通过打表的方式,让学生统计数据。
教学流程:•教师展示某一类数据,比如“你们家的有几个人?”•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数字表里填写相应的数字。
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fe4a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3.png)
学习任务一 认识常见逻辑谬误分类
常见的逻辑谬误有哪些类型?
明确:生活中的逻辑谬误和文学作品中的逻辑谬误。
学习任务二 厘清逻辑的谬误类型
活动1.1逻辑谬误一:歪曲观点
含义:把对方的观点a歪曲成了观点b,转而去攻击观点b。这种逻辑谬误像是在地上树立了一个稻草人,作为你的假想敌,打倒这个稻草人就实现了精神的胜利。
活动1.4 逻辑谬误四:两可两不可
定义: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称为模棱两可。
示例:
1.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
2.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解析:先来看第一个句子,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这个句子包含了两个论断,第一个论断,这个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另一个论断,这个潮流可能会改变。从这个句子来看,以上两个论断是相互矛盾的,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就违反了不矛盾律。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事例,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那这个句子里有两个论断,这篇文章的观点不是全面的,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不全面的,那么这两个论断相互矛盾,这个句子同时否定了这两个论断,又违反了排中律。我们发现这两个句子的作者都没有明确的态度,这就是一种两可或者两不可的状态,我们称它为模棱两可。
活动1.6 逻辑谬误六:强加因果
定义: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只是因为他们发生的时间很相近,就把他们看成是一种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
示例: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代替你中了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中举》)
解析:胡屠户在范进中了秀才之后来贺喜。他说,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代替你中了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胡屠户他将范进中秀才的原因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这完全是强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式学习任务教学设计(参考)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组内互评
2、小组之间互评
3、教师综合点评
九、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是真实的工作过
程,充分体现了职业行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教-学-做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突
出了学生气割技能培养。
金属材料的切割——低碳钢中板的火焰切割教学活动策划表
考核评价表
一、背景知识
气割和气焊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孪生兄弟”,构成金属材料的一“裁”一“缝”,气割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切割、下料、开焊接坡口的重要加工工艺方法之一,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
(一)、气体火焰的种类和性质
气割火焰有:氧-乙炔焰、氧-液化石油气火焰等,常用的是氧-乙炔焰。
氧-乙炔焰是氧与乙炔混合燃烧所形成的火焰。
氧-乙炔焰的外形、构造、火焰的化学性质及火焰的温度分布与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大小有关。
根据氧与乙炔混合比的大小不同,可得到三种不同性质的火焰,即中性焰、碳化焰和氧化焰,中性焰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火焰切割。
(二)、气割的原理
气割是利用气体火焰的热能,将工件切割处预热到一定温度后,喷出高速切割氧流,使其燃烧并放出热量,实现切割的方法。
氧气切割过程包括下列三个阶段:其一是气割开始时,用预热火焰将起割处的金属预热到燃烧温度(燃点);其二是向被加热到燃点的金属喷射切割氧,使金属剧烈地燃烧;其三是金属燃烧氧化后生成熔渣和产生反应热,熔渣被切割氧吹除,所产生的热量和预热火焰热量将下层金属加热到燃点。
这样就将金属逐渐地割穿,随着焊炬的移动,即可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所以金属的气割过程实质是金属在纯氧中的燃烧过程,而不是熔化过程。
二、相关知识
(一)、气割工艺参数
气割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气割氧压力、气割速度、预热火焰能率、割嘴与割件的倾斜角度、割嘴离割件表面的距离等。
1.气割氧压力
选择氧气压力的依据一般是随割件厚度的增大而加大,或随割嘴代号的增大而加大。
2.气割速度
气割速度主要也取决于切割件的厚度。
割件越厚,割速越慢。
切割厚大断面
的工件,还要增加横向摆动;但割速太慢,会使割缝边缘不齐,甚至产生局部熔化现象,割后清渣困难。
割件越薄,割速越快。
但也不能过快,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后拖量或割不透现象。
气割速度的正确与否,主要根据割缝的后拖量来判断。
3.预热火焰能率
气割时,预热火焰应采用中性焰或轻微氧化焰。
碳化焰不能采用,因为碳化
焰中有游离碳存在,会使割缝边缘增碳。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调整预热火焰,防止火焰性质发生变化。
预热火焰能率的大小与割件厚度有关。
割件越厚,火焰能率应越大。
但是在
气割厚板时火焰能率的大小要适宜,如果此时火焰能率选择过大,会使割缝上缘产生连续的珠状钢粒,甚至熔化成圆角,同时还造成割缝背面粘附的熔渣增多,从而影响气割质量。
火焰能率选择过小,割件得不到足够的热量,会使割速减慢而中断气割工作。
4.割嘴与割件的倾斜角
倾斜角的大小要随割件厚度而定,见表1。
表1 割嘴倾角与割件厚度的关系
5.割嘴离割件表面的距离
选择割嘴离割件表面的距离时,要根据预热火焰的长度和割件厚度确定。
在通常情况下火焰焰心距割件表面为3~5mm。
当割件厚度小于20 mm时,火焰可长些,距离可适当加大;当割件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时,由于气割速度慢,为了防止割缝上缘熔化,火焰可短些,距离应适当减小。
这样,可以保持气割氧流的挺直度和氧气的纯度,使气割质量得到提高。
除了气割工艺参数,气割质量的好坏还与割件材质质量及表面状况(氧化皮、涂料等)、割缝的形状(直线、曲线和坡口等)等因素有关。
(二)、气割设备及工具
割炬是手工气割的主要工具。
割炬的作用是将可燃气体与氧气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形成具有一定热量和形状的预热火焰,并在预热火焰的中心喷射切割氧气进行气割。
1.割炬型号的表示方法
2.割炬的分类
(1)按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射吸式割炬和等压式割炬,其中以射吸式割炬的使用最为普遍。
(2)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割炬、重型割炬、焊割两用炬等。
3.射吸式割炬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射吸式割炬的构造
射吸式割炬以射吸式焊炬为基础,它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预热部分,其构造与射吸式焊炬相同,具有射吸作用,可以使用低压乙炔;另一部分为切割部分,它是由切割氧调节阀、切割氧气管以及割嘴等组成。
割嘴的构造与焊嘴不同。
焊嘴上喷孔是小圆孔,所以气焊火焰呈圆锥形;而射吸式割炬的割嘴混合气体的喷射孔有环形和梅花形两种。
环形割嘴的混合气体孔道呈环形,整个割嘴由内嘴和外嘴两部分组合而成,又称组合式割嘴。
梅花形割嘴的混合气体孔道,呈小圆孔均匀地分布在高压氧孔道周围,整个割嘴为一体,又称整体式割嘴。
(2)射吸式割炬的工作原理
气割时,先逆时针方向稍微开启预热氧调节阀,再打开乙炔调节阀并立即进行点火,然后增大预热氧流量,使氧气与乙炔在喷嘴内混合,经过混合气体通道从割嘴喷出产生环形预热火焰,对割件进行预热。
待割件预热至燃点时,逆时针方向开启切割氧调节阀,此时高速氧气流将割缝处的金属氧化并吹除,随着割炬的不断移动即在割件上形成割缝。
4.气割设备、工具的连接
(1)、气瓶与减压器连接
(2)、减压器与气体胶管连接
(3)、气体胶管与割炬的连接
5、割炬的使用方法
(1)根据割件的厚度,选用合适的割嘴。
装配割嘴时,内嘴与外嘴必须保持向心,这样才能使切割氧射流位于预热火焰的中心,而不发生偏斜。
(2)割炬经射吸情况检查正常后,方可把乙炔胶管接上,并用细铁丝扎紧。
(3)割炬点火后,应将火焰调整正常。
如果出现打开切割氧气时火焰立即熄灭的现象,则表明割嘴外套与内嘴配合不当、气道之间漏气等,处理方法是将射吸管螺母拧紧。
(4)应随时用通针清除割嘴通道内的污物、飞溅等,以保持通道清洁、光滑。
(5)当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关闭切割氧调节阀,然后关闭乙炔和预热氧调节阀。
(三)、低碳钢中厚板气割操作方法
1、气割前的准备
2、气割前的清理
3、点火
4、气割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起割
(2)、正常气割过程
(3)、停割
(四)、气割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与技能
三、拓展知识:机械化气割
1、半自动气割机
半自动气割机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化气割设备,一般由一台小车带动割嘴在专用轨道上自动地移动,但轨道轨迹要人工调整。
当轨道是直线时,割嘴可以进
行直线气割;当轨道呈一定的曲率时,割嘴可以进行一定曲率的曲线气割;如果轨道是一根带有磁铁的导轨,小车利用爬行齿轮在导轨上爬行,割嘴可以在倾斜面或垂直面上气割。
常用的CGl—100型半自动气割机,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小车式半自动气割机,它能切割直线或圆,割炬角度可前后左右随意调节,双割炬可同时切割,切割钢板厚度为5~100mm,切割圆周直径为Φ200~Φ2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