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战争简介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真
27
1915年1月18日,日 本向袁世凯提出了“二 十一条”要求,其中包 括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权益﹐承认 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 古东部居住﹑往来、经 商等特权,聘用日本人 为政治﹑军事﹑财政顾 问等。袁世凯几乎全部 接受,图为袁世凯批准 “二十一条”的法律文 书。
28
杨 度
授意亲信成立“筹安 会”; 组织起复辟“请愿 团”, 请求变更国体, 制造 “民意”借口。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1
3
一、二次革命(1913)
1、原因:袁世凯专权 ①对内:制造“宋教仁案”、镇压革命党人 ②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目的) 2、经过: 3、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A、主观:革命党人力量焕散; B、客观:袁世凯力量强大。 4、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独裁,保卫民 5 主共和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护国运动(1915—1916年) 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如何复辟帝制的? ①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1913) ②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3) ③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1914) ④基本接受“二十一条”(1915) ⑤制造帝制舆论(1915) ⑥操纵国体投票,获“全票拥护”(1915) ⑦改元、登极(1916)
段祺瑞专制 护法运动
17
护国运动 武装斗争
谢谢!
18
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辛亥革命组织者之一 宋教仁(1882—1913)
1913年3月20
19
20
黎元洪 总统
冯国璋 副总统
段祺瑞 内阁总理
21
22
“善后大借款”
英 法 德 俄 日 五 国 银 行 团 代 表 善 后 借 款 合 同 文 本
2019年上半年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试题护国战争.docx
初中历史《护国战争》一、考题回顾题目xxx5月18日天津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护国战争2.内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护国战争形式示意图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但是,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解清楚护国战争袁世凯战败的原因。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请简述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区别。
2.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电影《建党伟业》的片段,请学生观看。
提问:影片中孙中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原豪俊,望旆来归,草泽英雄,闻风斯起,大兵既至,诛罚必申。
”孙中山要讨伐的是谁?学生可根据所学和影片回答:袁世凯。
教师引导:孙中山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护国战争的背景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呢?哪位同学可以结合上节课的知识说一下。
学生可根据上节课所学回答: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
教师继续提问:正如刚刚影片中宋庆龄提问的那样,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交由袁世凯之后,并不担任要职,也没有军队,那他如何讨伐袁世凯呢?教师继续播放影片,请学生结合课本和影片进行归纳。
学生观看影片后结合课本回答:梁启超和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1915年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除蔡锷之外,南方宣告独立的还有李烈钧、唐继尧。
2022版新高考历史:第六单元 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概况。 ①时间:1915 年底。 ②地点:云南。 ③人物:唐继尧﹑蔡锷﹑李烈钧。 ④过程: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广东、浙 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关键词汇】 二次革命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 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 次革命”。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原因:人们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 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着。 2.兴起: (1)标志:1915 年9 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2)思想阵地: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
【知识补遗】 民国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2)政府推动;(3)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4) 民族工业的发展;(5)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
【素养点拨】 搜集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掌握民国初年社会生活 的新气象;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2)概况。 ①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②_纺__织__、_面__粉__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③以_荣__宗__敬__、__荣__德__生__兄__弟__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 速壮大起来。 (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 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时间 1914年8月以前 1914年8月至1920年
注册公司(个) 146 272
资本总额(元) 41 148 205 117 434 500
护国战争——作业
护国运动
实践教学作业
“护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 护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 意义。 意义。
袁世凯帝制自为
1.1913年7月任命进步党的熊希龄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 张謇、梁启超、汪大燮等入阁。 进步党是梁启超于1913年5月策动共和党、统一党、民 主党合并而成,当时的目的是与国民党抗衡。 2.制造先选总统、后制宪法的舆论。 1913年4月国会召开后,应该先制定宪法,后选举总统, 但是袁世凯却指使党徒要求先选总统。 袁世凯指使梁士诒组织公民党。党员每月发200元津贴。 有100多名议员加入。1913.9.18组成。鼓吹先选举总统。 黎元洪和各省都督、民政长致电参政两院,要求选举总统。
护国战争 - 评价
护国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全国人民拥护共和, 反对帝制,护国军的兴起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因而仅有 2万余人的护国军能够打败优势袁军的进攻。从军事方面分 析,护国军的领导者蔡锷、李烈钧、方声涛等人以及大部分 中下级军官,都是忠于共和的、爱国的,有的还是革命的军 人,他们首先举起义旗,武装讨袁,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和 调动广大士兵的战斗热情,从而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另外, 护国军习惯于山地作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北洋军则对 西南的地形和气候都不适应,以致士气低落,在护国军英勇 作战面前,无可奈何。
复辟帝制
1913年6月袁世凯通令学校祀孔。 1914年2月发布《大总统祭圣告 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 与天无极……国纪民彝,赖以不 坠。”1914.9.28袁世凯亲临孔 庙叩拜。12月23日到天坛祭天。 12 23 鲁迅写道:“从二十世纪开始以 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 到袁世凯时代,却又重新记得, 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 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 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 鼓吹复辟者:黎元洪、徐世昌、 冯国璋、张勋、阎锡山、张宗昌、 吴佩孚、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盖沙令、李佳白、有贺长雄、庄 士敦、卫礼贤。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护国战争】黑龙江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黑龙江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正确答案:1915年蔡锷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
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
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西方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
6月,袁世凯忧郁而死。
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中华革命党】南京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兰州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北京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4年7月,孙中山召集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国民党员组建中华革命党,以讨袁革命为己任,要求铲除帝制,维护约法,恢复国会,重建共和。
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建成中国国民党。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欧事研究会】北京大学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该会。
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人,黄兴为名誉主席,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
该会对国事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
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李烈钧、李根源等开始向孙中山靠拢,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护国运动
1916年1月下旬,王文华率护国黔军进抵黔湘边境后,立即分路向湘西北洋军进攻。第1团于2月2日晚乘湖 南晃州(今老晃)城中北洋军欢度旧年除夕之机发起攻击,北洋军不备,次日败逃蜈蚣关(距晃州东约15公里)。黔 军进占晃州。4日,攻克蜈蚣关,歼北洋军第5混成旅和镇远道守备部队各一部。第3团于2月5日克黔阳。其间, 第2团攻占麻阳城外围部分据点,曾两次攻城未果。13日,第1、第3团联合向沅州(今芷江)发起攻击,北洋军弃 城逃走。14日,黔军占沅州。王即以第1团一部兵力支援第2团再攻麻阳城,16日攻克该地。至2月下旬,护国黔 军连克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击溃北洋军约3个混成团兵力。3月中旬,北洋军向麻阳、黔阳等地发动反 攻。护国黔军顽强抗击,牵制湘西北洋军向主要方向四川转移兵力。
讨袁护国军约2万人,蔡锷、李烈钧分任第1、第2军总司令,唐继尧任都督府都督兼第3军总司令。计划第1 军攻川,第2军入桂、粤,第3军留守云南,乘机经黔入湘,尔后各军在武汉会师北伐。另由都督府左参赞戴戡率 一部兵力入黔策动起义。
事件经过
1
云南起义
2
四川之役
3
湘西之战
4
滇桂边之战
5
运动胜利
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武力讨袁。按照 中华民国成立时的体制和名称,设立都督府,以唐继尧为都督。组织护国军,以蔡锷、李烈钧为护国第一、二军 总司令,统兵出征,分别进入四川、广西等地;唐继尧兼任护国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01 历史背景
03 事件经过 05 历史意义
目录
02 交战双方 04 事件分析
护国运动(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1915年-1916年,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 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历史
点击进入演练广场 点击进入检测试题
历史
谢谢观赏
Thanks!
点击思维 1.
(1)袁世凯为什么暗杀宋教仁? (2)这反映了哪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 答案:(1)宋教仁力图以议会政治来限制袁 世凯,他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在参众两院 的议席中获得优势,准备返京组阁。 (2)民主共和势力和专制独裁势力。
历史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1.“洪宪帝制” (1)由总统到终身总统 国民党 ,并着手 ①1913 年 10 月,袁世凯胁迫国会将他选举为“正式”大总统,然后下令解散 取消国会。 ②1914 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将 责任内阁制 改为总统制。 ③炮制新《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并提名继任者。 (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 年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 (3)制造帝制舆论 ①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②组织复辟“请愿团”,制造“民意”借口。 ③帝国主义代言人也大造复辟舆论。 (4)操纵投票:获得“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果。 (5)建立帝制:袁世凯下令 1916 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逆流达到高潮。 2.护国运动(1915~1916 年) (1)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2)经过 ①孙中山发表《 讨袁宣言 》,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 ② 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 ③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 ④许多地方的反袁势力纷纷响应,贵州、广西等省宣布独立。 ⑤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3)结果: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他在忧惧中死去;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 乱局面。
(3)方式:进行武装斗争。
(4)性质: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 (5)作用:都推动了中因、对象和目的有异: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镇压革命势力和独裁专制; 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和国会。 (2)结果: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失败;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但也没
护国运动介绍.psd
壹 发起背景
1.直接原因:袁世凯盗取革命成果,倒行逆施复辟
帝制。
研究思路与方法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2.云南军政界中,许多老同盟会员多次秘密集会或 串联,酝酿反袁斗争。
3.袁世凯为取得日本政府对复辟的支持,1915年5 月与其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
二十一条
贰 事件经过
运动发起
1915年12月25日
全国通电
1915年12月25日
运动胜利
1916年3月—7月
滇桂边之战
1916年2月20日
四川之役
1916年1月16日
湘西之战
1916年1月下旬
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
梁启超的进步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蔡锷
唐继尧
叁 护国运动的“双重结果”
1、成功——袁世凯取消帝制 ①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 革命党人的坚决斗争。 ③ 北洋军阀内部的斗争。 ④ 人民群众反对袁世凯复辟。
护国运 动
目录
壹 发起背景 贰 事件经过 叁 结果 肆 历史意义
护国运动是什么?
护国运动(1915-1916)是辛亥革命后孙中 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袁世凯 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 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 讨袁,因此也称为“云南起义”。而袁世凯在内外 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
① 护国战争并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② 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补充知识: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之间的联系
感谢您的聆听
2、失败——护国运动没有成功 ① 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的背景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孙中山领导
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 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取。
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对外卖国,对内独裁。
令中
国人民发指的是,1915 年12 月12 日竟然宣布复辟封建帝制。
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15 年底至1916 年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度。
讨袁战争失败后,袁世凯下令取缔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和强制解散国会,
图谋复辟帝制。
为取得日本政府对复辟的支持,1915 年5 月与其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8 月,指使其亲信、幕僚成立进行复辟帝制活动的“筹安会”。
12 月12 日申令接
受“推戴”为中华帝国皇帝,下令改次年为洪宪元年。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的经过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915)
②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③蔡锷等人武力讨袁
④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6)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袁世凯在1915 年12 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护国运动的作用
1。
护国护法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後﹐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北洋系军政集团领袖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
厉行独裁的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收买凶手﹐於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车站暗杀宋教仁。
革命党人迅速协助租界当局捕获凶手﹐宋案真相大白﹐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
但由於实力不足﹐国民党的军事领袖黄兴迟疑不决﹐主张法律解决﹐孙中山的革命动员受到挫折。
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两千五百万英镑的大借款(见善後借款)﹐获得了战争经费﹐遂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5月初﹐北洋第六师﹑第二师在湖北都督﹑副总统黎元洪支持下相继入鄂﹐统制湖北地面﹐并监视江西。
6月﹐袁世凯又下令罢免坚决反袁的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三督相继被迫下野。
孙中山面对革命党人不战而走的屈辱处境﹐愤懑万分﹐决心冒险起兵。
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於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於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
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
随後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
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
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
在江西战线﹐北洋第一军於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
在江苏战线﹐讨袁军於7月16日至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
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
其馀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
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学目标1、重点: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的斗争2、难点:两次复辟发生及失败原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建议】本课内容是必修部分没有的内容,学生不够熟悉。
所以,作为一节新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详细掌握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从而认识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导入新课】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孙中山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是否继续实行呢?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刀大杀人多》反映了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经常用暗杀的方式来排除异己。
这幅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讲授新课】思考: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3)未改变社会性质。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目标一:请依据课本89 页内容,概括分析二次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性质。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一)袁世凯专权1、对内:制造“宋教仁案”、武力镇压革命党人2、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目的)(二)“二次革命” (1913)1、背景:袁世凯武力镇压南方革命力量2、时间:1913 年夏秋之际经过:结合二次革命的形势图掌握概况3、意义:革命派反袁世凯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4、结果:失败失败原因:A 、主观:革命党人力量焕散;革命具有软弱性B 、客观:袁世凯力量强大。
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一)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1、对内:(五个步骤)1)武力镇压“二次革命”(2)1913 年10 胁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3)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4)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5)炮制新的《总统选举法》2、对外:1915 年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二)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复辟的准备(1)国内:①授意亲信成立“筹安会”②组织复辟“请愿团”,制造“民意”借口(2)国外:帝国主义为其制造复辟舆论古德诺《论共和与君主》2、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 年“洪宪帝制”3过程:①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1913)②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3)③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1914)(补充《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内容,强调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最关键一步)《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北洋政府于1914年公布的宪法性文件,又称“袁记约法” ,它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
护国运动事件的简介
护国运动事件的简介护国运动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那么你了解护国运动事件吗?下面由为你提供的护国运动事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护国运动事件的简介护国运动又被后人称为“云南起义”,发生在1915年和1916年之间,由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以蔡锷、唐继尧等人为首的反对,并在云南宣布起义,向北洋政府宣战。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了近两万余人,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的序幕。
随即蔡锷、唐继尧等人向全国通电,表明了自己拥护共和,反对帝制的决心,希望四万万同胞站起来,一起反对袁世凯的复辟行为。
袁世凯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怒。
面对云南方面的独立,他做出了三个应对措施。
首先,他削夺了蔡锷、唐继尧等人的官职,着令周围的所有军阀,皆可对其进行讨伐,将他捉回北京治罪。
其次,派遣三路大军,共计八万余人,由马继增、张敬尧、龙觐光等人率领,从四川、湖南和广州,分别向云南进攻,企图消灭云南的护国军的势力。
第三,先后派遣李经羲、熊希龄等与蔡锷、唐继尧相熟的人士,邀请他们远赴云南,说服蔡锷、唐继尧等人归降。
袁世凯的三条计策除了第二条对护国军造成了一定威胁之外,其余的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护国军先后经历了四川、湘西、滇桂边等战役后,击败了袁世凯的三路讨伐军。
尤其是刘显世继云南之后也在贵州宣布独立,之后四川、陕西等地也相继独立,对袁世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没过多久,就忧郁而死。
什么是护国运动?护国运动的本质,其实就是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拥护共和体制的一场内战。
近代护国战争发起者是谁?提到这个,人们首先想到的,多半是侠骨柔肠的大将军蔡锷。
蔡锷与民国奇女子小凤仙的旷世绝恋,堪称近代历史上一段英雄美人的传世佳话。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护国战争起者,并非蔡锷,而是云南滇系军阀首领,唐继尧将军。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一.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二.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三.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四.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五.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6、(1978年――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深圳优质微课件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护国战争
军北上讨袁; ②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③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胜利。 5.意义:它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推动了民
主革命的发展。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对袁世凯;
②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护袁 世凯不到得反人对心袁,世违凯背;历史发展潮流
3.经过:
①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在云南宣告独 立,组织护国军北 上讨袁;
②袁世凯纠集重兵围 剿护国军。
③不少省份积极响应, 宣布独立,脱离袁 世凯政府.时间:1915年12月——1916年6月 3.经过:①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
③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④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北洋大将冯
国璋、段其瑞,不肯为袁世凯作战, 冯且通电劝袁世凯退位);
课后巩固练习
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哪一事件的形势?该事件爆发的 原因是什么?
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2)该事件的结果如何?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胜利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护国战争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温丽明
二、护国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 (1)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是什么态度? (2)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做出怎样的反应?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
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 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二、护国战争 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2.时间:1915年12月——1916年6月
护国运动就是护国战争吗?.doc
护国运动就是护国战争吗?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二(2007年3月第2版)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在讲到护国运动时曾有如下表述:“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
蔡锷等人策划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
”而同是人教版新课标的选修四(2007年3月第3版)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对护国运动的讲述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
孙中山等革命派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
不难看出,两本教材对护国运动的表述是相互矛盾的。
选修二认为护国运动就是蔡锷等人领导的,而实际上蔡锷领导的只是护国战争,也就是说选修二认为护国运动即护国战争;选修四认为护国运动也包括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
另外,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师生对护国运动与护国战争也存在模糊的认识。
那么,护国运动就是护国战争吗?《辞海》中对运动与战争的含义是这样定义的:“运动,指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规模较大的活动”。
“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由此可见,运动的含义远比战争的含义要广,战争仅仅局限于武装斗争,而运动包括武装斗争。
我们知道,无论是护国运动还是护国战争,目的都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以维护共和制度,结合运动与战争的含义,就可以推导出如下结论:护国运动指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人反对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的一系列活动,护国战争则指蔡锷等人领导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武装斗争。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查阅一下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3年6月第1版)第四章第一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中对护国运动的讲述。
原文及标题如下:“护国运动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举国反对。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国战争简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为反对洪宪帝制,领导云南、贵州等省军民讨伐袁世凯的战争。
因其所组织的军队名护国军,所以称护国战争。
1915年起,袁世凯加紧推行帝制复辟计划。
5月,他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接受除第五项以外的日本“二十一条”要求(见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以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
8月,策动杨度等人组织筹安会,公开鼓吹帝制。
10月,命令组织“国民代表大会”,进行国体投票。
12月,公然宣布承认帝位,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准备次年元旦正式登基。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激起了全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势力的坚决反对。
孙中山自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即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从事反袁武装斗争护国战争。
黄兴和一部分未参加中华革命党,另组欧事研究会的革命党人,自袁世凯帝制活动公开化后,也放弃“停止革命”的错误政策,重新举起反袁旗帜。
原进步党领袖梁启超及其学生蔡锷,为了不致落为“牛后”,也走上了反袁道路,并在云南护国起义中发挥了主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筹安会出笼后的第二天,蔡锷赶到天津,与梁启超秘密商定:由梁作篇文章,表明反对帝制的态度,蔡则伪装拥护帝制,麻痹袁世凯,以便逃出北京。
随后,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于9月3日公诸报端;蔡锷一面回北京召集军界要人举行赞成帝制签名活动,一面密电云南将军唐继尧等速作反袁准备,并派专人送信给远在美国的黄兴,报告他准备回云南发难,请予协助。
11月中旬,蔡锷以赴日治病为名离开京津。
12月19日,经日本、上海、
香港、河内,秘密回到昆明,与唐继尧以及早两天到达这里的李烈钧会合。
22日,唐继尧召开军事会议,与会者一致赞同蔡锷所提立即兴师讨袁的主张。
23日,唐继尧等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取消帝制,惩办元凶,限25日上午10时以前答复。
25日,袁世凯拒不答复,唐继尧、蔡锷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按照民国元年旧制恢复都督府,以唐继尧为都督。
又将云南陆军编成护国军第一、二、三军,由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护国战争正式爆发。
护国军以夺取四川为首要目标。
1916年1月,蔡锷亲率护国第一军向四川进发。
1月下旬至3月下旬,在川南与优势袁军展开激战,相继攻占叙州(今宜宾市)、江安、南溪、纳溪等地。
此外,护国军还先后开辟了湘西和滇桂边两个战场。
1月27日,贵州响应云南独立后,一面北援蔡锷攻川,一面东进湘西,占领晃州、芷江、麻阳等地。
2月21日,李烈钧率护国第二军进军广西,先后收复皈朝、剥隘、龙潭等要地,并在友军配合下,于广西百色迫使从广西进犯云南的袁军缴械投降。
3月15日,陆荣廷宣布广西响应云南独立,护国战争达到高潮。
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命四川将军陈宦与蔡锷谈判议和,妄图退保总统地位。
但护国军坚持袁不退位,无调停可言。
4月6日和12日,广东、浙江先后宣布独立。
5月8日,独立各省在广东肇庆成立中华民国军务院,否认袁世凯政府的合法地位。
袁世凯内部又分崩离析,段祺瑞、冯国璋拒绝合作,陕西、四川、湖南纷纷宣布独立。
6月6日,袁世凯在恐惧和怨恨中死去。
【29日,
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
护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袁世凯,具有革命进步意义。
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北洋军阀段祺瑞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远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