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 说课稿(精品)
《丝绸之路》说课稿一、说教材《丝绸之路》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领略祖国雪域高原、草原戈壁的风貌,吹响西部大开发的号角。
《丝绸之路》是一篇叙事散文,讲述了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安息国与我国使臣会面互赠礼品的故事,描绘了两国来往的热闹、盛大场面,揭示了丝绸之路为我国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提供桥梁,对中外双方经济、科技、文化繁荣起到重大作用的非凡意义。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五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
首先是丝绸之路离今天时代久远,不少学生可能对于丝绸之路不甚了解,需要事先查阅资料,建立基础。
其次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好在学生已经具备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把握文章大意、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浩浩荡荡、崇山峻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感受文中盛大场面的描写,领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激起了解西部的历史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描写两国使者见面时的盛大场景为我的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也同样如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会用情境导入法,放置沙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沙漠的想象,继而引出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故事,最终引入本课课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丝绸之路(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丝绸之路(说课稿)》23.丝绸之路一、教材分析《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记载过的一个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随后通过详细叙述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
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它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
二、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①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
②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法建构主义教学法四、教具准备 <<丝绸之路>>网络课件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
1. 导入。
(2)这条路以()为起点→经过()→一直通向()。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是在熟悉课文内容下,通过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电子课文显示:“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
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
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
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1、2、3句为第一部分,最后一句为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前半部分回答上一段提出的问题,后半部分则和下面的自然段有关。
第4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研读重点词句:(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丝绸之路》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属于“历史文化”单元。
本课通过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重要线路、文化交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旨在拓宽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认同感。
在整册教材中,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历史知识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历史文化主题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重要节点、贸易商品、文化交流等知识点。
教材配以插图、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说学情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详细历史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注意力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其注意力。
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古代历史概念和文化交流的意义上存在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况,包括其起源、发展路线、贸易交流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信息整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探索兴趣,培养尊重多元文化、促进和平交流的国际视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主要路线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丝绸之路对古代及现代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一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五、说教法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辅以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文物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准备相关道具,便于角色扮演活动。
六、说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预习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信息。
2.听课时,注意记录关键信息,如重要时间节点、关键人物、文化交流实例。
3.复习时,通过制作时间线或思维导图,巩固所学知识。
丝绸之路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丝绸之路五年级下册说课稿2*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文本简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眠古国沟通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绚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白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情之路。
据史载,张骞其次次出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
汉使到安眠,安眠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疆迎接。
汉使回国时,安眠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
先描写了耸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说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眠国将军在边疆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呈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进展。
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
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富强所起的重大作用。
最终一段与开头相照顾。
课文生动再现了从前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富强景象。
文章构造清楚,语言生动,表达情节详细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富强历史的遐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情所作的重大奉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挨次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预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读引路【课件出示:古代世界幅员】同学们,这是古代世界幅员,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起了重大作用。
《丝绸之路》说课稿范文
《丝绸之路》说课稿《丝绸之路》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
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并通过“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
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
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才开辟了丝绸之路。
“它”成为促进欧亚和人类文明的纽带。
在今天我们要教育学生深切体会张骞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1)利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方法。
3、教学重点:借助“丝绸之路”专题网站,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4、教学难点: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学法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电脑知识,会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都非常大,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独立钻研、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整理资料,讨论切磋,推选代表,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楚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深深的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商人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使学生了解到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贸易往来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丝绸之路的详细内容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为主,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丝绸之路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地理位置。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丝绸之路沿线的典型国家和地区,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5.知识拓展:介绍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所传递的文化和商品以及它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勇气和智慧。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它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等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并认识到它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所传递的文化和商品以及它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平等、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所传递的文化和商品以及它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张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4.史料分析: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分析丝绸之路所传递的文化和商品,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5.知识拓展:介绍丝绸之路在现代世界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地位的认识;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说课稿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是一篇描写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散文。
课文以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丝绸之路》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古代地理名词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对文化交流的认识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古代地理名词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难点内容进行标记。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当地居民,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丝绸之路》说课稿
品读千年古道品味伟大人生——《丝绸之路》说课稿新乡市外国语小学巩万娜大家好!还记得吗?正是这条路,见证了卫青西征的铁马金戈,昭君出塞的悲欢离合,敦煌飞天的精雕细琢,玄奘西行的虔诚执著,这条路就是千年古道——丝绸之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
我说课的主题是《品读千年古道品味伟大人生》。
我将从研读课标定理念、联系学情说教材、因材施教说方法、深化重点说流程、凸显主题说板书五方面加以说明。
一、研读课标定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基于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理念:尊重个性体验,对话深层文本,层层感悟,步步融情,使学生研读语言,体悟情感。
二、联系学情说教材(一)教材和学情《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记载过的一个小故事引入,详细叙述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
文章语言朴实严谨,又不乏含义深刻、富含韵味的好词佳句。
由于课文的生活环境和主要人物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可能对文章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教师引导。
(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综合对教材的研读,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三维定性与要求,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忠诚,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把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懂得张骞被称为探险家、外交家的原因,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把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作为教学难点。
三、因材施教说方法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再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丝绸之路”。
一、说教材“丝绸之路”是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是一节关于历史文化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路线、作用以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材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背景,包括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求。
接着详细阐述了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西域等地,最终到达欧洲。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丝绸之路在促进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深远意义。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丝绸之路这样较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丝绸之路的开辟时间、主要路线和重要的贸易商品;能够理解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文献资料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国际视野。
四、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强对丝绸之路的感性认识。
3、问题探究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范文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说课的内容是《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下面我从:教材地位及取舍、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思路及流程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内容及地位《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的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课本内容包括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子目。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设置西域都护府,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而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多个文明的相互渗透,可以与欧洲开辟新航路之举齐名。
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理念20xx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普及历史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本课体现的理念是学会正确识读历史地图。
讲历史故事,学会看历史地图都是本课采用的一些方法。
本课教学中,落实理念最好的方面是,分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方法的充分利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让学生知道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与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通过设置西域都护府,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打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绝状态,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
《丝绸之路》人教版说课稿
《丝绸之路》人教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丝绸之路》这一课。
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旨在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学习和探讨,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将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丝绸之路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其开辟的时间、路线和重要节点。
2. 理解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接下来,我将阐述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形成过程。
2. 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学难点:1. 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如何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实际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的认识。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讲授新知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路线。
通过故事化的叙述,使学生对丝绸之路有更直观的认识。
第三部分:探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以及这些交流如何影响了东西方文明。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及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借鉴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部分:总结反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并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反馈。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一、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
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
下面,我就执教的《丝绸之路》这一课第二课时谈一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说教法1、《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
我课前为学生布置了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的任务,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的艰难。
3、教学时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说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就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两项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点:第一大点:选好全文的切入点。
细度文本后,我发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那么,我以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这句话为切入点,这样设计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这句话本身是对张骞一生的总结与评价;第二,它是过渡段开启上下文的句子,为进一步理解后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第二大点:力求教学层次清晰,我设计了两条线索和两个模块。
第一条线索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过程,这是重点。
第二条线索为,丝绸之路的意义,这一点相对略讲。
两个板块分别为:第一板块是5—7自然段的学习,深切感受张骞经历的千难万险,让学生找出张骞路途经历的困难,进一步理解文本,这也是执教的重点;第二板块,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感知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6 教学设计
10、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结合板书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完成导学 案知识构建,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构建反馈进 行点评
设计意图:梳理本课主干知识形成知识体6 教学设计
11、当堂训练(3分钟)
教师将互动试卷发至学生平板,学生完成本 课当堂训练选择题并提交,错题学生进行讲 解更正,教师对学生成绩统计进行分析讲评
1 1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模式
1 2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4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 学案导学
当堂达标
课堂三要素
式教 学 模
1 3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模式 5 教学方法
1 4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上承 “文景之治”(11课)和汉武帝的大一统 (12课),下启两汉的科技文化(15课)。
纵向分 析
0 5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0 6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2 学情分析
应对办法
学生需求
通过多种形式 的资源,以导
学生现状 学生们有一定知识 储备,但更多是人 物层面(张骞、汉 武帝)以及“一带 一路”时政的耳濡 目染。学生对本课 的丝绸之路到“一
4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内容要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2)认知提示: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 之路开通的意义。
0 9
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说课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丝绸之路说课稿一、说教材《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二、说教法1、《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
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
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说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
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丝绸之路说课
第三单元密切联系的世界一、单元目标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古代丝绸之路、郑和平下西洋等历史事实,以及老子、孔子的主要思想,使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了解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航海家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观察地图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看待问题的观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中外文化交流事件;知道为中外经济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况及我国加入该组织的意义;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相互联系和平相互协作的特点;体会我国经济文化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目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际组织概况。
二、单元内容1.从丝绸之路到WTO2.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3.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4.广泛合作与交流三、单元教学基本思路本单元内容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走近世界”部分的第2条、第4条而设置,目的是使学生简要了解人类的文明遗产,培养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通过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其中,让学生感受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联系,了解古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状况,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图文并茂,将文字与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条件。
2.设计大量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和相关知识,通过相互之间发表见解,逐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获得新的知识。
3.将地理、历史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突出了《品德与社会》的综合特点。
本单元内容主要以历史、地理知识为主,为促进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综合的、历史的观点认识这些内容,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倡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整理并相互交流资料。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精心整理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也促进了中外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起了示范作用。
同时,在近两年的中考中,丝绸之路已被纳入重要的考察范围之内。
2.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3.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流程(一)导入PPT及实物展示葡萄、核桃、石榴及丝绸,并提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大家日常吃的东西,你们知道产自哪儿吗?你们知道丝绸是哪个国家的吗?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绸做的服装?”通过实物展示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新授环节通过一场梦之旅,设置三个梦的篇章:第一篇——梦回长安;第二篇——梦在路上;第三篇——梦回现实。
第一篇——梦回长安梦中我们回到长安,发现大家围在一起看招贤令。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之不交故也.今贤人已与我共平定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引出去应聘的人学生体验异域风光,感受丝绸之路沿路景观。
ppt图片展示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图片感受这条路的繁华景象。
在这条路上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通过PPT图片展示东西方在经济文化上交流的具体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上东方向西方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进步、发展与繁荣。
西方向东方传入了佛教、伊斯兰教等,为后面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这一层面的分析,再结合材料得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破本课的难点。
第三篇——梦回现实“回到现实社会,面对往昔繁荣的丝绸之路,我们该怎么办?”从而引出一带一路,通过ppt视频展示,使学生了解到何为一带一路,并提问学生“根据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将丝绸之路与现实相结合,与中考接轨,从而升华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二、说教法
1、《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
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
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说目标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
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这是因为学生生活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差太远了,又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此了解不多,但互相交流能让生在交流资源、共享中互相补充,以丰富内涵,有助于学习课
文。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读自评为主,教师查读为辅。
让生在诵读中实现与文体初次对话,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
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会有不同的收获。
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自己从文本获取知识的过程。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鼓励学生细听互评。
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评议能力。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
我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具体学习,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
首先,粗读第1、2自然段:这部分不是课文重点在文中是起烘托证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学生读后能体会丝绸的高知名度就行,主要安排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
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接着,精读3―7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主要讲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所遇到的困难。
这是值得学生精读体会的。
于是,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就重在让学生读相关语句,抓出重点词句去体会,并要求以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体会。
因此,我安排如下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哪里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从哪些词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从哪些词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过度段的教学。
因为我认为学语文一定要学方法,认识过度段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读文中理解文义,在写作中谋篇布局。
于是我安排如下教学: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得出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3)再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
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又得出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此时教师可联系文本总结过渡段的作用和意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最后,品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的一个总结,内容较浅显,学生自读就读懂,因此我在教学该段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四步:情感升华:阅读文章的最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悟就尤其重要。
由于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足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完全了解张骞的艰辛,于是我在此就收集了相关资料以补充课文,让学生能更深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
最后一步,我安排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
因为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能复述课文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我主要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组内练说再在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课标的精神,
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