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bdc4c3e9af1ffc4fff47ac7a.png)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潜伏结核感染的唯 一的方法
• 细菌学基因诊断:PCR • 动物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痰标本抗酸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尿标本抗酸染色
荧光金胺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
涂片镜检的报告方式
半定量报告
未找到抗酸菌 可疑抗酸杆菌; 再送标本检测
石炭酸复红染色:抗 荧光染色:抗酸
酸杆菌(1000×)
杆菌
(450×)
0 1~2/300视野
0 1~2/70视野
1+
1~9/100视野
2~18/50视野
2+
1~9/10视野
4~36/10视野
3+
1~9/视野
4~36/视野
4+
>9/视野
>36/视野
结核病快速诊断方法
分枝杆菌属
• 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 结核分枝杆菌 • 牛型分枝杆菌 • 非洲分枝杆菌 • 田鼠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根据生长速度
快生长菌 慢生长菌
一、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B)
流行病学
• 结核病的病原菌
– 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 Koch 证明
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最适pH6.5-6.8 • 生长缓慢:繁殖一代耗时18h • 营养要求高
– 罗氏培养基:甘油、天门冬素、 蛋黄、马铃薯、无机盐类、孔 雀蓝
– 液体培养基 吐温-80 (Tween 80)
培养特性
• 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菌落呈颗粒、 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米黄色, 不透明。在液体培养基中由于接 触营养面大,细菌生长较为迅速。 一般1~2周即可生长。临床标本 检查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的阳性 率高数倍。
(人卫7版微生物)14分枝杆菌属课件
![(人卫7版微生物)14分枝杆菌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52bc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a.png)
分布与感染途径
分布
分枝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如 土壤、水、动物等,也可存在于人体 内。
感染途径
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 损伤等途径传播,如肺结核病的传播 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
02
14分枝杆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因子与致病机制
致病因子
14分枝杆菌属含有多种致病因子,如细胞壁成分、脂质成分、蛋白酶等,这些 成分能够破坏宿主细胞,导致感染发生。
人卫7版微生物-14分枝杆 菌属课件
• 14分枝杆菌属的概述 • 14分枝杆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 14分枝杆菌属的诊断与治疗 • 14分枝杆菌属与其他微生物的鉴别诊
断 • 14分枝杆菌属的流行病学与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14分枝杆菌属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抗酸染色阳性 的细长杆菌,属于需氧或兼性厌 氧菌。
分类
分枝杆菌属包括多种不同种类的 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 分枝杆菌等。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抵抗力
分枝杆菌呈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 小约1μm×3μm,抗酸染色呈红色。
分枝杆菌对干燥、酸碱度变化和阳光 等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但在60℃、 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下可被杀死。
培养特性
分枝杆菌可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但 生长缓慢,约需3-4周才形成可见菌 落。
致病机制
14分枝杆菌属通过吸附、侵入、复制和扩散等过程,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并破坏 细胞结构,引发感染症状。
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对14分枝杆菌属进行吞 噬和杀灭。
特异性免疫应答
感染后,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对14分枝杆菌属进行识别和清除 。
14分枝杆菌属
![14分枝杆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71f20e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8.png)
干酪样结节破溃
形成空洞
向外排菌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共同特征
菌体细长、微弯,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质 常用染色方法-抗酸染色(红色),又名抗
酸杆菌 无鞭毛、无芽胞,不产外毒素或内毒素 引起的疾病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
一般情况
分 类: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致病机制-原发感染
结核杆菌
飞沫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繁 殖 巨噬细胞破坏, 大量结核杆菌释 放至肺泡
炎症
经淋巴管
(原发灶)
肺门淋巴结
90%的原发感染
形成纤维化或 钙化,不治而愈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 肿大(原发 综合征)
5%发展成 活动性肺结核
致病机制-继发感染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干酪样坏死 (多局限)
国际流行概况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约20亿)已经感染 了结核菌
全球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 每年新发病人900万例 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国内流行概况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占西太区病人数的70%,占全球 的16% 全国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 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万 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结核病 传染病死亡中有2/3是由结核病引起的
分枝杆菌属要点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 结核杆菌的免疫 结核菌素试验
感染过结核杆菌 超敏反应 阳性
未感染过
无超敏反应 阴性
试剂
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
主要成分是通过将结核菌接种于甘油肉 汤培养基中,培养4-8周加热浓缩过滤 而成。
14分枝杆菌属 共44页
![14分枝杆菌属 共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f6c8e4a58da0116d174912.png)
后离心沉淀,沉渣涂片,抗酸染色后镜 检。
方法
罗氏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方法
集菌后的 材料注于 豚鼠腹股 沟皮下
3-4周
局部淋巴结 肿大 OT试验阳性
6-8周不发病
解剖检查
解剖 肺、肝、淋巴结 有无结核病变
作形态、 培养检查
方法
结核核酸检测:
PCR法 基因探针技术
分枝杆菌属要点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 结核杆菌的免疫 结核菌素试验
谢谢!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 常聚集成条索状 抗酸染色阳性(红色)
生物学特性 - 培养特性
又馋又懒
营养要求高
含蛋黄、马铃薯、甘油等培养基
酸性环境 生长缓慢
12~24小时繁殖一代,3~4周才出现肉 眼可见菌落
生物学特性 - 培养特性
罗氏培养基:
黄色、干燥、菜花状菌落
滤而成。
方法
常规试验: OT或PPD 5单位
皮内注射
前臂内侧
48-72h
硬结直径
意义
阳性:0.5~1.5cm: 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是结核病。
强阳性:>1.5cm: 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
阴性:< 0.5cm: 未感染过结核; 感染初期; 老年人; 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 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者
致病性
该菌不产生内、外毒素;无侵袭性酶
主要致病因素:
菌体成份
顽强增殖
炎症反应
诱发迟发型超敏反应
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性-致病因素
脂质:磷脂 脂肪酸 蜡质D 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医学检验-微生物-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医学检验-微生物-分枝杆菌属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3cba08a5e9856a56126036.png)
第14章???分枝杆菌属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
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
2.抗酸杆菌(acid-fastbacilli):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得名。
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为分枝杆菌。
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
3.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1.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丙型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肺炎链球菌2.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布氏杆菌;C.肉毒梭菌;D.结核杆菌;E.产气荚膜杆菌3.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4.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衣氏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索状因子;B.磷脂;C.分枝菌酸;D.蜡脂D;E.硫酸脑苷脂6.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的叮咬7.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结核杆菌;D.绿脓假单胞杆菌;E.布氏杆菌8.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有菌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16.???下列各成分与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有关,除外的是A.结核杆菌索状因子;B.磷脂;C.结核杆菌内毒素;D.蜡脂D;E.硫酸脑苷脂17.???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用来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B.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C.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D.红肿硬结直径大于0.5cm为阳性;E.试验阳性说明已感染过结核杆菌18.???下列哪种对象最适合接种卡介苗A.长期低热和咳嗽,疑为肺结核的患儿;B.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C.OT试验阳性儿童;D.OT试验阴性儿童;E.OT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19.???一位18岁女学生就诊时主诉:近一个月来咳嗽,痰中时有血丝.消瘦并感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其中痰标本微生物检查:痰标本集菌涂片后,应选用的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特殊染色法;D.抗酸染色法;E.镀银染色法20.痰结核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2)结核菌素试验:前屈臂皮下注射结核菌素,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036d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0.png)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呈红色B.专性需氧,生长缓慢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耐酸碱,在6%H2SO4或4%NaOH中可存活30minE.耐煮沸,100℃15min才死亡2.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丙型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支杆菌E.肺炎链球菌3.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布氏杆菌C.肉毒梭菌D.结核分枝杆菌E.产气荚膜梭菌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5.细胞壁中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衣氏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6.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索状因子B.磷脂C.分枝菌酸D.蜡脂DE.硫酸脑苷脂7.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叮咬8.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绿脓假单胞杆菌E.布氏杆菌9.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有菌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10.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构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11.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C + D1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况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E.12-18小时观察结果1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可能情况错误的是: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C.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D.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14.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 结核分枝杆菌二、多项选择题1.结核杆菌对下列化学因素具有抵抗力:A.70—75%酒精B.4%NaOHC.3%HCID.6%H2SO4E.5%石炭酸2.结核杆菌培养特性表现为:A.严格厌氧B.专性需氧C.营养要求高D.生长缓慢E.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3.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途是:A.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测定B.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不宜接种卡介苗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婴幼儿可作结核病诊断D.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力功能状态的检测E.在未接种卡介苗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麻风杆菌所致的瘤型麻风,其特点:A.潜伏期长,病变严重B.主要侵犯皮肤粘膜.神经等C.病灶组织不易找到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阳性E.血清中查到大量抗体5.麻风杆菌所致的结核样型麻风,其特点:A.病程缓慢.稳定B.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神经C.病灶组织查到大量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阴性E.该型麻风传染性小三、名词解释1.BCG2. acid-fast bacilli3.结核菌素试验4.感染性免疫5.麻风细胞四、问答题1.简述抗酸染色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 第14章 分支杆菌属
![医学微生物学 第14章 分支杆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da1fdc0d90c69ec3d5bb75af.png)
成年人结核大多为复发或再次感染,此时机体已 建立了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和超敏反应性,病症常 为慢性局限性结核,局部病症较重,形成结核结节, 发生纤维化或干酪样坏死。
29
4.结核菌素试验
将一定量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结核杆 菌,则在注射部位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判为阳 性,未感染者则为阴性。 结核菌素试剂:
②脂肪酸: 与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 其中6,6-双分枝菌酸海藻糖(索状因子),破坏细胞线 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和吞 噬,引起慢性肉芽肿。
15
③蜡质D: 与结核菌素结合,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 佐剂作用。 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使结 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内存活。
2.超敏反应
机体获得对结核杆菌免疫力的同时,结核杆菌的结 核菌素蛋白质与蜡质D共同刺激T淋巴细胞,形成迟发 型超敏反应状态。
体内被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分枝杆菌刺 激时,释放出淋巴因子,引起强烈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容易发生干酪 样坏死,甚至液化形成空洞。
儿童结核病大多为初次感染,机体尚未建立免疫 和超敏反应,可发生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 膜炎。
(二)肺外感染
艾滋病等免疫力极度低下者,可造成全身播散性结核。
24
25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寄生菌
特异性抗体:仅对细胞外细菌发挥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性与致病性均与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后诱发机体产生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两种免疫应答 反应相关,即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1.免疫性
第14章
(Mycobacterium)Fra bibliotek分枝杆菌属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7c75d1be1e650e53ea9915.png)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考纲要求】1.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考点纵览】1.微生物定义。
2.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等,可分3大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历年考题点津】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D.真菌 E.立克次体答案:D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考纲要求】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3.肽聚糖的结构。
4.革兰阳性菌和荫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5.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6.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7.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8.菌毛的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9.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10.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考点纵览】1.细菌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2.细菌按基本形态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质。
4.不同细菌细胞壁组成及结构不同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肤侧链和甘氨酸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织成。
除此之外革兰阳性菌有磷壁酸,革兰荫性菌有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
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荫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6.不同抗生素作用机制。
7.质粒的概念和特点。
8.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的概念功能和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9.最常用的革兰染色的方法和医学意义。
【历年考题点津】1.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外膜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答案:A2.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D.粘附性E.侵袭性答案:C3.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答案:C(4~6题共用备选答案)A.中介体B.包涵体C.吞噬体D.线粒体E.异染颗粒4.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答案:A5.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答案:E6.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答案:B第三章细菌的生理【考纲要求】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PPT幻灯片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9ea26a602768e9950e738b9.png)
应用: 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
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③辅助诊断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
结核病的 ④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再次 发生快, 不累及 无 (大剂量)严重
结核菌 素试验
-
+
+
免疫和超 敏反应 无
有,超敏 反应不强 有,超敏 反应强烈
4.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 将一定量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
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在注射部位出 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判为阳性,未出 现者则为阴性。
结核菌素试剂: ①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
分别注入两前臂皮内,48~72h后,红肿硬结小于 5 mm者为阴性反应;超过5 mm者为阳性;≥15 mm为强阳性。
结果分析: 阳性:阳性表明机体感染过结核枝杆菌或
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 超敏反应,同时有特异性免疫力。强阳 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尤 其是婴儿。
结果分析: 阴性: ①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
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甘油肉汤培养物加热过滤 液,主要成分是结核蛋白,也含细菌的其他代 谢产物和培养基成分。
②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OT经三氯醋酸沉淀后的 纯化物。有PPDC和BCGPPD。
方法: 目前多用PPD法。取PPDC和BCGPPD各5单位
所致疾病 2.肺外感染
消化道、腹膜、骨、关节、肾、脑、生殖器 官等。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1.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免疫力,所以感 染率高,但是发病率较低。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4cd7a3240c844769eaee9f.png)
第14章分枝杆菌属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卡介苗(BCG)2.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3.结核菌素试验二、填空题1.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结核杆菌主要包括和 .2.分离培养结核杆菌常用培养基 ,形成菌落的时间需 .3.结核杆菌常用染色 ,呈色.4.结核杆菌对干燥、和抵抗力较强 ,但对、、较敏感 .5结核杆菌与致病有关的类脂主要有、、、 .6.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等 .最常见的结核病为 .抗结核免疫为 ,属于 .7.结核菌素有和两种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说明 ;预防结核病可接种 .8.结核杆菌对湿热较敏感 ,在液体中加热℃ min即可杀死 .9.卡介苗是用菌制备而成的疫苗.10.卡介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和 .三、单选题1.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丙型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肺炎链球菌2.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布氏杆菌;C.肉毒梭菌;D.结核杆菌;E.产气荚膜杆菌3.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4.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衣氏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索状因子;B.磷脂;C.分枝菌酸;D.蜡脂D;E.硫酸脑苷脂6.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 ,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的叮咬7.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结核杆菌;D.绿脓假单胞杆菌;E.布氏杆菌8.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有菌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9.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 ,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E. 保持免疫原性 ,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10.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结核病人 ,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C+D11.有关结核菌素试验 ,下述错误的是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 ,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E.12—18小时观察结果12.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 ,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 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13.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甲型溶血型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结核杆菌14.下列各细菌细胞壁中含脂量最多的是A.结核杆菌;B.白喉杆菌;C.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15.关于结合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专性需氧;B.抗酸染色呈红色;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耐酸碱;E.耐煮沸,100℃,15分钟才死亡16.下列各成分与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有关 ,除外的是A.结核杆菌索状因子;B.磷脂;C.结核杆菌内毒素;D.蜡脂D;E.硫酸脑苷脂17.关于结核菌素试验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用来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B.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C.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D.红肿硬结直径大于0.5cm为阳性;E.试验阳性说明已感染过结核杆菌18.下列哪种对象最适合接种卡介苗A.长期低热和咳嗽 ,疑为肺结核的患儿;B.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C. OT试验阳性儿童;D. OT试验阴性儿童;E. OT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19.一位18岁女学生就诊时主诉:近一个月来咳嗽 ,痰中时有血丝 .消瘦并感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 .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 ,其中痰标本微生物检查:痰标本集菌涂片后 ,应选用的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特殊染色法;D.抗酸染色法;E.镀银染色法20.痰结核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A.血平板;B.巧克力色培养基;C.罗氏培养基;D.沙包培养基;E.普通琼脂培养基问答题四、问答题: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及意义 .2.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3.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 ,你应该如何做? 并提出预防措施.4.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果?5.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实际应用 ?第14章分枝杆菌属测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
14 结核分枝杆菌
![14 结核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734f5d9ecc1755270622084e.png)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 略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
本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 质,主要是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占细胞 壁干重的60%。
分枝杆菌属可分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三类。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从新石器时代 人类的遗骨和古代木乃伊的骨关节的病理 组织中,已发现人类在史前时代已患过结 核病。
合成烟酸 硝酸盐还原 热触酶 触酶
人结核分枝杆菌 +
+
_
+
牛结核分枝杆菌 _
_
_
+
非结核分枝杆菌
+
+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9
4. 抵 抗 力:
对某些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1)抗 干 燥:干痰中可存活6~8个月; 2)抗酸、碱:
在3%HCl、6%H2SO4或4%NaOH溶液中能 耐受30min,因而常以酸碱处理严重污染的样本, 杀死杂菌和消化粘稠物质,以提高检出率。 3)抗 染 料:
二、致病性
1、致 病 物 质
1)脂质(Lipid): 占菌体干重20~40%,占细胞壁干重60%,
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 量愈高毒力愈强。
①索状因子→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 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及引起慢性肉芽肿。
结核分枝杆菌的索状生长
② 磷 脂:
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 并可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 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 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 样坏死。
德国科学家Robert Koch
在1882年发现了一种特 殊的微生物—结核杆菌, 结核病的致病细菌。他还 证明了这种微生物是可以 在培养基里培养出来的。 这一发现使得结核的实验 研究成为现实。
14 分枝杆菌
![14 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dc0012fa770bf78a65295420.png)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M. laprae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1882年Koch发现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 年 发现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 病原菌,1886年Lehmann与 病原菌, 年 与 Neumann将其正式命名为结核分枝杆 将其正式命名为结核分枝杆 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简称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本属细菌的特点为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本属细菌的特点为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这与其染色性、抵抗力、 这与其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 相关
结核菌素试验
用结核菌素( 、 用结核菌素(OT、PPD)进行皮肤试验来测 ) 定机体对TB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试验 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试验。 定机体对 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试验。 方法: 个单位注射前臂皮内, 方法:PPD5个单位注射前臂皮内,48~72 h 个单位注射前臂皮内 后观察: 为阴性, 为阳性, 后观察: ≤ 5 mm为阴性,5~15 mm为阳性, 为阴性 为阳性 ≥ 15 mm为强阳性。 为强阳性。 为强阳性 分析:阴性表示为感染过,但应考虑: 分析:阴性表示为感染过,但应考虑:感染初 老年人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 期、老年人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强阳性对临 床诊断有意义。 床诊断有意义。
第一节、 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多途径传播, 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多途径传播, 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一、生物学性状
抗酸染色阳性 培养要求高: 培养基, 培养要求高: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 培养基 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专性需氧,生长速度慢(分裂一代10多个小时 多个小时) 专性需氧,生长速度慢(分裂一代 多个小时)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 抵抗力强,耐干燥, 抵抗力强,耐干燥, 变异性:毒力变异—BCG,耐药性变异, 变异性: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L型变异 型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者鉴别的依据
3.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菌中性红试验性, 无毒株则阴性,亦失去索状生长现象。
有毒株和无毒株 的区别
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特点(L-J培养基)
(四)抵抗力:较强
NaOH
丝 四 丝 四 丝
变 异 性
• 1.形态变异:颗粒状(Moch颗粒)或丝状 • 2.菌落变异:由致病性R型→非致病性的S型。 • 3.毒力变异:
第三节
——是引起慢性传染病麻风的病原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 1.麻风分枝杆菌形态及大小均与结核分 枝杆菌相似。但较结核分枝杆菌为短粗, G+菌。 • 2.长短不一,常相聚成团,如球形或平 行束状排列,如一捆柴或一束香烟。 • 3.多存在于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内 • 4.经治疗后,麻风分枝杆菌多呈不典型 的形态,呈破碎的菌体或似颗粒型。 • 5.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 6.抗酸性染色,其性能较结核分枝杆菌 略差 。 典型胞内菌。 • 麻风细胞:胞浆呈泡沫状
10 ~ 14d 局部发生坏死性
附近淋巴 结肿大
溃疡,不易愈合
意义:因为在自然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与迟发性超敏反应同时存在。因此通过测定机体对
结核分枝杆菌有无超敏反应可判定对结核有无免疫力,常用结核菌素来测定。
结核菌素试验
• 原理:迟发型变态反应,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测定机体 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变态反应。 • 试剂:OT(oid tuberculin,OT) 旧结核菌素 PPD(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纯蛋白衍生物
免疫性
传染免疫(有菌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即只有当TB菌在体内存在时才有免疫 力,一旦体内的TB菌被杀灭,免疫力也随之 消失。 伴有变态反应 结核菌素蛋白、蜡质D——产生变态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核蛋白体RNA——产生免疫
超敏反应
何谓郭霍现象(Koch phenomenon)?
将一定量结 核分枝杆菌 健康豚鼠 第一次 皮下注射 已感染过的豚鼠 迅速 局部发生溃疡, 但较浅易愈合 第二次 1~2d 皮下注射 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RNA(rRNA)引起免疫反应 结核菌素蛋白与蜡质D共同刺激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 附近淋巴 结不肿大 细菌很 少扩散 细菌扩 散全身
分枝杆菌属的分类
三、共 同 特 点
1.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现象。 2.无特殊构造,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3.不易着色,可抵抗强酸的脱色作用 (抗酸杆 菌)。 4.专性需氧,致病性分枝杆菌营养要求高,生 长缓慢(18~20h一代)。 5.致病性与菌体成分有关。
6.均引起慢性疾病,并都伴有肉芽肿。
致病性
致病物质(1)
1.荚膜:主要成分为多糖,部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1)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3(CR3)结合与菌的黏 附和入侵有关。 (2)荚膜中的多种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为 结核分枝杆菌提供营养。 (3)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的 40g/LNaOH也不易进入)。 (4)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结 核 分 致敏 CD4 细胞 枝 杆 菌
再次遇到相 同抗原刺激
产生
释放
多种淋 巴因子
激活巨 噬细胞
导致
代谢增加,吞 噬、消化、分 泌,处理抗原 能力
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2.迟发型超敏反应
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针对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超常反应。
由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TNF和蛋白水解酶等产物的直接作用,以及造成局部血 管栓塞和缺血的间接作用,引起细胞坏死和干酪样病变,造成组织损伤和破坏,形成 空洞。结核分枝杆菌易大量繁殖并扩散。
状因子、无毒株则无此现象,有毒菌株可呈索状生长。
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特点(L-J培养基)
生化反应:不活跃
1.各型菌均不发酵糖类,产生H2O2酶。
结核分枝杆菌触酶(+)、热触酶(-) 非结核分枝杆菌两种均为(+) 。
二者鉴别的依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能合成烟酸,还原硝 酸盐,耐受噻吩-2-羧酸酰肼。
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不能。
致病物质(3)
3.蛋白质(结核菌素):与蜡脂D结合使机体产生迟发型变 态反应,参与结核结节的形成,蛋白质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 生相应抗体。 4.多糖:主要有阿拉伯半乳聚糖和阿拉伯甘露聚糖,与脂 质成分结合存在于细胞壁中。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5.分枝杆菌生长素:脂溶性的铁螯合剂,对铁有亲和力。可 将环境中的铁转运到菌体内,铁是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必要的 微量元素,即与宿主竞争铁,故是一种毒力因子。
3.无芽胞、无鞭毛,电镜下观
察:菌外有一层薄的弹性膜,膜外有 一层较厚的粘液层——荚膜。
4.环境不利时(如慢性病灶、痰
中或经过治疗,产生耐药性后,及陈 旧培养物)菌体会出现串珠样颗粒状 结构称为Much颗粒 。
结核分枝杆菌金胺“O”染色
培养特性
1.专性需氧。 pH6.5~6.8。 2.营养要求特殊。 常用Lowenstein-Jensen固体培养基(分离用) 和苏通液体培养基(多用于制造结核菌素等生物制剂)。馋 3.生长缓慢,约18h分裂1代,2~4周才见菌落生长。懒 4.典型菌落:粗糙型。菌落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 黄色、粗糙、不透明。癞 5.液体培养基:在表面形成菌膜,有毒株在液体培养在中形成索
分枝杆菌属概 述
• 一、概念 •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从形态上 看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它在繁殖 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称为分枝杆菌。
这类细菌用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 后,有抵抗盐酸和酒精的脱色能力,故又名为 抗酸性细菌。
二、分类
• 根据国际分枝杆菌分类研究组(IWGMT)的 方案将本菌分为三类: • 缓慢生长菌 • 迅速生长菌 • 不能培养菌
防治原则
• 预防(1)加强卫生管理,改善营养条件。 (2)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3)接种卡介苗(BCG)
• 治疗: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对氨 水杨酸、乙胺丁醇等 强调联合、足程、合理用药
本菌引起牛的结核感染。人饮用被此菌污染的牛乳也可被 感染。一般不引起肺部感染,主要引起髋关节、膝关节及 脊椎部骨髓病变及淋巴结感染。但由呼吸道吸入也可发生 与结核分枝杆菌相同的感染。不易区别! 本菌的生物学性状及毒力与结核分枝杆菌很相似。
主讲人: 中华医学会临床微生物学组(1~4届)全国委员 《中 华 医 学 检 验 全 书》 主 编 北华大学临床微生物学 教 授 海 南 医 学 院 客座教授 李影林 2011年4月
目的要求
• 掌握:分枝杆菌的共同特性和医学上重要的分 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脂类含量与其染 色性、培养特性、抵抗力和致病性的关系;结 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 结果意义及应用价值;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 学检查原则及特异性预防。 • 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非结核分 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区别;麻风分枝杆菌 的致病特点、微生物学诊断。 • 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情况;麻风病防 治原则。
再次被 其他巨 噬细胞 吞噬
结核分枝杆菌 及其宿主细胞 产生的C5a等
可吸引更多的 巨噬细胞和中 性粒细胞
向局部 聚 集
炎症
早期病灶 原发结核
细胞免疫反应 2~4W 迟发性超 产生 敏反应
代谢增加 吞噬、消 化、分泌 处理抗原 能力 有效杀 灭结核 分枝杆 菌
导致
致 病 机 制(2)
1.细胞免疫反应
菌 ⅱ接种过卡介苗
ⅲ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
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 应用:
⒈ ⒉ ⒊ ⒋
选择BCG接种对象和免疫效果的测定 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调查结核流行情况。
微生物学检查
• • • • 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 直接涂片镜检:抗酸染色、金胺染色 浓缩集菌:离心沉淀 分离培养:2~4w观察菌落,生化、药 敏试验 • 动物试验:豚鼠腹股沟皮下接种 • 快速诊断:PCR、核酸探针、DNA 、色 谱分析技术、Bactec TB-460系统等
免疫
超敏反应 同时存在
粟粒性(多发性)病损
原发综合征:原发灶、
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 大呈哑铃形病损。
病程呈慢性渐进性:病灶多局限
呈干酪样坏死,若结节破溃,则可形 成空洞,排出大量病菌传染性强。
致 病 机 制(1)
呼吸道
消化道 TB菌 皮肤黏膜 尿路 易 感 机 体 吞噬 细胞 吞噬
菌量少
毒力低 菌量多 毒力强 吞噬细胞的非特异性杀菌活力所杀灭 细菌 大量 繁殖 导致宿主 细胞裂解 释放 细菌
致病物质(2)
2.脂质 (1)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引起结核结节形成与干酪 样坏死。 (2)索状因子:存在于有毒株的细胞壁中,为分枝菌酸和 海藻糖结合的糖脂。能破坏细胞线粒体膜,抑制氧化磷酸化 过程。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与结核分枝杆菌 毒力密切相关。 (3)蜡质D: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 应。 (4)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 使其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第一节
——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有致病作用。
形态与染色
1.形态: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
分枝;其特点是有时单独存在, 有时平行相聚排列 。
2.染色性:G+ ,不易着色,但
用齐-尼(Ziehl-Neelsen)抗酸 染色法染色后,不易被3%盐酸 酒精脱色呈阳性(红色) 。非抗 酸菌和背景被美蓝染成蓝色。
培养:人工体外培养迄今尚未成功 仅建立动物感染模型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麻风 传染源:患者(瘤型) 传播途径:破损的皮肤、粘膜,呼吸道和 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