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由于大气中的水汽, 主要来自暖湿的海洋季 风,因而全国降水量的 分布大致与距海远近成 比例:距海越远,降水 越少,气候越干旱。
以干燥度为主要参考指标,从东南向西北,划分全 国为四类地区:
①湿润地区(距海最近),干燥度K<1.0,降水大于蒸发,天然植被为森林,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32.2%
②半湿润地区,K=1.0~1.5,降水大致与蒸发平衡,天然植被为森林草原,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4.5%
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较好, 为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
温度 纬度分布 带
≥10"C持续期 活动温度总

主要特征
赤道 带
热带
北纬l50以南 9 500℃上下 北纬l50一23。 8 000-9 000℃
终年暑湿;热带雨林;砖红壤 最冷月16。C以上;热带季雨林;稻可一年三熟;砖红壤
第四梯级为海岸线以东的中国近海大陆架,一般海水深度不到200m
中国的陆地水文
1
全国河流总长度达226 800km,径流总量约为 26 000亿m3,相当于全 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6.8 %,或相当于亚洲全部 径流总量的20%,仅次 于巴西、俄罗斯,居世 界第三位。水力资源蕴 藏量6.8亿kW,居世界 第一。
2
3
除了众多的江河以 外,中国尚有大量的 湖泊。据统计,全国 天然湖泊(面积在 1km2以上)有2800多个, 总面积达8万km2;其 中大于l000km2的湖泊 有13个。
冰川和永久积雪为固体 水,也是中国陆地水的 一个组成部分。据统计, 中国西部高山的现代冰 川和永久积雪面积达 4.4万km2,冰川的总 储水量达23 000亿m2, 几乎相当于全国 同年径流的总量
中国外流水系的干流主要发源于三大地质隆起带上: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如长江、
1
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著名的
大江长河。
发源于大兴安岭一冀晋山地一豫西山地一云
2
贵高原连线上,如黑龙江、辽河、海河、淮
。 河、西江等
发源于长白山地一山东丘陵一东南丘陵的连
3
线上,如图们江、鸭绿江、沂沭河、钱塘江、 闽江、九龙江、韩江,以及珠江的东江与北
第2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
中国发展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表所有自然地理要素, 包括由气候、地貌、水文、海洋、土壤、 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 体,是国家和区域基本政治活动、经济活 动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基础、资源基础和生 态环境基础。
中国的国土面积
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km2,约占全球陆地总 面积的6.5%。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 和加拿大,而大致相当于除俄罗斯之外的欧洲 各国面积的总和 。 中国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西至帕米 尔高原,其间距离大约为5200km;中国北起漠 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到接近赤道的曾母暗 沙,其间距离达5500km。
1 700-3 200℃
最冷月一24一一8。C;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农作物 一年一熟;
灰化棕壤,黑钙土、栗钙土、灰棕荒漠土等 、
1 700℃以下 最冷月一24℃以下;勉强可栽培春小麦、马铃薯等;泰加林; 冷棕壤
中国的海陆分布
中国既然位于全球最大陆 地(欧亚大陆)与最大海洋 (太平洋)之间,西南境内 又有全球最高最大高原 (青藏高原)的隆起,因而 季风气候异常发达。它在 1年内的交替与进退,对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及地域差异,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中国陆地面积与一些国家的比较
国别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沙特阿拉伯 印度尼西亚 法国 日本 英国
陆地面积/万 km2
2 120 995 960 936 851 770 295 240 190 55 37 24
与中国的比较/ 倍
2.2l 1.04 1.00 0.98 0.89 0.80 0.31 0.25 0.20 0.06 0.04 0.03
亚热 带
暖温 带
温带
寒温 带
北纬220~ 340
北纬32。一 43。
北纬360一 52。
北纬50。以 北
4 500-8 000℃
最冷月0—16。C;亚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稻可一年 二熟;红壤
和黄壤
3 200-4 500℃
பைடு நூலகம்
最冷月一8一O℃;落叶阔叶林;农作物二年三熟;棕壤, 褐色土;
黑垆土及棕色荒漠土
③半干旱地区,K=1.5~2.0,蒸发超过降水,天然植被为干草原,旱作 农业不稳定,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1.7%
④干旱地区(距海最远),K>2.0,蒸发远远超过降水,不灌溉即不能农耕, 天然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荒漠,占全国土地总面积30.8%
中国内地东海岸的地理位 置,使得西风带海洋性气 候影响微弱,再加地转偏 向力作用,冬季时沿海台 湾暖流(黑潮)对大陆海岸 的调节作用也不显著。
占世界陆地总面 积/%
14.3 6.7 6.5 6.3 5.7 5.2 2.0 1.6 1.3 0.37 0.25 0.16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不但疆域辽阔,并且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大部分地域位于中纬 度,气候温和,又位于全球最大陆地(欧亚大陆)的东岸和全球最大 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也不远,因此,季风气候十 分发育。
4. 走向“北西到北西西”的西域式构造体系 5. 扭动构造体系
中国的地势分布趋势为西高东低,呈梯级分布。从青藏高原 向东直到中国近海海域,可以分为四个梯级:
第一个梯级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
第二个梯级是北起大兴安岭、太行山,经巫山至雪峰山一线以西, 大致为海拔2000一l000m的高原和盆地 该线以东直至海陆交界处为第三梯级,多为海拔500m以下的 平原与丘陵
江等。
由于中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地表径流空间分布随 着亦有明显的分带性
干涸带
丰水带
分带性
少水带
多水带
过渡带
湖泊自主要分布在中国五个相对集中的地区,即东部平原、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蒙新地区及东北地区。
即使在东部季风区, 大陆性气候也有所表 现:夏季较世界各地 同纬度地区要热,而 冬季远较同纬度地区 为冷。
中国的山地地形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 李四光教授曾把中国地质构造分为五种主要体系:
1.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2. 经向构造体系 3. 走向“北东到北北东“的华夏式构造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