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1 概述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从陶岔渠首闸起,向北经过河南、河北两省,至北京和天津,总干渠全长1432km。引水线路涉及平原、丘陵、山区等地形地貌,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干渠南北地理跨度大,沿线地质、气候、地貌类型复杂,社会经济要素密集多样,工程建设具有挑战性。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信息化的需要,建立中线工程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基础信息应用系统,为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地理信息支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典型渠段1:2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的生产与建库;工程沿线1:50000比例尺DEM数据、DOM数据整编与建库;地理信息元数据库建设。其中,1:2000比例尺3D数据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生产。
2 作业流程
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对中线工程总干渠进行数字航空摄影,获取测区真彩色数字影像,通过外业像片控制测量与像片调绘,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DLG、DEM、DOM产品,为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提供数据源。主要作业流程如图2-1。
图2-1 作业流程图
3 地理数据采集
3.1 数字航空摄影
采用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对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进行航空摄影,获取总干渠沿线真彩色数字航空影像立体像对数据。对中线工程10个典型渠段,即陶岔段、沙河段、穿黄段、焦作段、穿漳段、石家庄段、漕河-西黑山段、天津干渠西-保段、惠南庄段、北京团城湖段等,进行地形图测绘,成图比例尺为1:2000。根据地形图精度指标要求,航空摄影地面分辨率GSD选择0.18m。采用UCXp航摄仪,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1:
表3-1 航空摄影参数表
依据摄影测量原理,像片点、摄影中心点、地面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即三点共线,共线方程如下:
式中:(x, y)为像点坐标,f为像片主距, (XS, YS, ZS)为投影中心坐标,(XA, YA, ZA)为地面点坐标;a1,a2,…c3为方向余弦值,与像片6个外方位元素中的3个角元素有关,即像片航向倾角φ、旁向倾角ω、旋偏角κ的函数。
投影中心坐标(XS, YS, ZS)和像片姿态角(φ、ω、κ) 称为像片外方位元素,前3
个为线元素,后3个为角元素。常规的航空摄影,由于没有IMU/DGPS设备,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无法获知,需要测量大量的地面点坐标进行解算。因此,摄影测量工作中野外像片控制测量的工作量非常大,使得航测生产周期较长,效率较低。
IMU/DGPS设备(POS)的应用,能够在摄影瞬间直接获取POS的中心坐标(XS, YS, ZS)和姿态角(φ、ω、κ),使得直接获取像片外方位元素成为可能。IMU是惯性导航测量单元,能够测量出摄影瞬间的飞行姿态;DGPS为差分GPS,通过机载GPS设备与地面基准站上的GPS设备同步观测,即可计算出投影中心坐标(XS, YS, ZS)。由于直接获取了像片的
外方位元素,可以大幅减少野外像片控制测量的工作量,从而缩短成图周期,提高作业效率。
IMU/DGPS设备性能指标要求如下:
——机载GPS接收机为高精度动态测量型双频接收机,最小采样间隔不大于1s;
——IMU测角中误差:侧滚角(Roll)和俯仰角(Pitch)不得大于0.01º;航偏角(Yaw)不得大于0.02º,记录频率高于100Hz。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测区呈狭长型,引水线路总长度1432km。地面基准站的布设原则是测区内任意位置至基准站的距离不超过100km,本测区共布设6个地面基准站,相邻两基准站的距离为200km。通过采用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减少了野外像片控制测量的工作量。经内业空三加密检验,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3.2 DLG数据采集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1:2000比例尺DLG产品。利用立体像对进行数据采集,作业原则如下:
(1)按照外业定性、内业定位的原则,参照调绘片在立体模型上认真仔细辨认、测绘各种地物、地貌要素。
(2)测绘地物、地貌要素采集要切准、绘准,做到不变形、不移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切准地物轮廓线,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切准其定位点或定位线。
(3)优先表示具有方位意义和经济意义的独立地物、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等要素。
(4)水系要素是本次地形图测绘的重点表示内容。河流用双线依比例尺采集,坑塘、水库、湖泊等水域边线测绘以摄影时水位为准,水井、泉等要素逐个测绘。中线总干渠需要突出表示,依据摄影时工程建设现状立体测绘。
3.3 DEM数据生产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量计算、库容计算、三维地理信息环境建设所必须的基础信息,DEM质量与精度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中线工程典型渠段DEM数据。
(1)基本要求
——DEM格网大小:1m×1m;
——DEM高程精度:格网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3等高距;
——DEM接边精度:相邻DEM接边不出现漏洞,相邻行(列)格网点平面坐标应连续,同名格网点高程应一致;
——DEM数据格式:ArcGIS Grid格式,包含投影信息。
(2)作业方法
DEM数据生产采用等高线、特征线、断裂线、特征点等地形要素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方法。
——在DLG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导入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单线河流、双线河流、水域等要素;
——在立体模型上增加采集断裂线、特征线、特征点;
——利用矢量要素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
——将DEM套合在模型上检查,对套合不好的区域增加编辑点、线要素,再生成DEM 检查。重复上面过程,直至所有DEM数据都与模型套合完好;
——将TIN格式数据转换GRID格式。
(3)精度检测
DEM高程精度检测采用外业实测检测点,经与DEM对应格网点高程比较,检测DEM高程精度。选择8幅图,野外实测一定数量的检测点,检测DEM高程精度。精度统计见表3-2。
表3-2 DEM高程精度检测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