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人类进化-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的演变讨论稿

合集下载

复旦讲堂李辉: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

复旦讲堂李辉: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

复旦讲堂李辉: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Q人类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世界各地的人群为什么长得如此不同?我们的语言是怎么演化的?我们的家族是如何传承的?A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来听李辉教授的《现代人类学》吧!上面这些都是现代人类学探讨的问题。

李辉老师会在课上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探讨。

因为上课地点每次都会变化,所以以前的同学把这门课亲切的叫做“老师去哪儿”!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类生物学、历史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人类学:人的类的学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人类学。

顾名思义,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但这个范围太大。

所以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类的学”。

研究人的相同点,就是人的起源,研究人的差异处,就是人类演化的过程。

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的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人类学有不同的分支,如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等等。

直到现在,大多人对人类学的定义还搞不清楚。

并不是随便做个社会调查,或者研究时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就可以称之为人类学研究。

刚才我们讲到人类学必须是研究分类。

古典人类学:收集和记录最早的时候,人类学是研究人的身体类型,早期欧洲人环游世界后发现,外面的世界跟欧洲完全不一样,各个地方的人长相差别非常大,他们就开始调查、记录世界上的人有什么样的不同特征和种类,研究人类的生物学多样性。

所以人类学实际上是从生物学研究开始的,从研究人类外在的生物学差异开始,这就是古典人类学的时期。

古典人类学时期的人类学没有详细分支,一个人类学家就是博物学家,他记录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种族和民族,记录生物学特征、文化学特征、语言学特征等等,收藏各种各样的民俗文物。

他们在搜集记录的时候,还要整理归纳,所以古典人类学一开始是博物学的一个分支。

当然他们在研究的时候也在进行分类,虽然现在看来这种分类比较粗糙,但那时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了。

近代人类学:精确测量与比较判断科学的性质,都要限定在一定的时期里。

修正审美回归本真作文

修正审美回归本真作文

修正审美回归本真作文篇1人的审美各不相同,因此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自有其美之处。

但人们对“丑”的界定近乎一致,丑陋、有瑕疵的事物似乎总会受到大众的鄙弃。

因此,人们善于从美中发现不足,却不善于从不足中发现美。

而我恰恰认为,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够在许多不足之中发现出一点美。

林黛玉在一次行令时曾说,李义山诗晦涩难懂且好用典故,因此不免入了迂腐书生之流,但自己唯独爱一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诗语言婉转、多化用典故,这是其特点,甚至也可说是其不足。

但黛玉偏偏从这不足之中相中了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可见其审美情趣之高。

黛玉曾多次葬花、哭花,在世人看来落花实在不是美丽之物,而她却生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其审美趣味由此也可见一斑。

再讲至李义山这句诗。

世人眼中的荷虽是纯净的,但枯荷蓄积淤泥、招来飞虫,确实不是什么惹人怜爱之物。

但李义山却能从这“不美”之中寻出一些“美”来。

仔细想来,留半塘枯荷听秋雨打落的声音,似乎颇为享受,诗人的情趣在这寥寥七字中已跃然纸上。

黛玉从这句诗中发现李义山诗歌不足中的一点美,李义山则从雨打枯荷中发现枯荷不足之中的一点美。

黛玉的审美趣味可谓高,而李义山较之于她,又将高出数倍。

当下人们都缺一点从不足中发现美的情趣,而古人较之我们要好得多。

不难发现,伟大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来自于古人,断臂的维纳斯、无头的胜利女神像、烧毁的《富春山居图》……即使他们残缺不全,却依旧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反观今天,越来越多的完美主义者极力追求完美,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但往往只会陷入迷失的泥潭,连自己也不知道所追求的完美究竟是什么。

追求残缺美的人往往会走上另一种极端。

马未都曾在文章中指出,现在不乏人为毁坏成对的艺术品,使之成为孤品而炒高价格的现象。

审美趣味一旦沾染了金钱的味道就显得低劣了。

曾有人认为《诗经》中最美的一句当数《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认为,不仅是因为其描写的景色之美,更因为士兵在奔赴战场与归家途中发现沿途美景的审美趣味之高。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了哲学、艺术、文化、医学等多个领域。

它关注的是身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审美来塑造和评价身体。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的四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其重要性及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第一个问题:身体与审美观念的关系是什么?身体作为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与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身体的审美标准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身体与审美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审美来塑造和评价身体。

第二个问题:身体美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身体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对身体价值的评价和认同。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于身体的认同和价值有着不同的看法。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身体美学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身体的价值。

第三个问题: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关注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如健康、运动、性别等,并探讨身体在这些领域中的角色和地位。

第四个问题: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身体美学不仅关注身体的审美价值,还关注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的分析针对四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身体的审美观念是多元化的,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们也需要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

第二个问题,身体美学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包括健康、力量、优雅、和谐等。

这些价值取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我们应该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来理解和评价各种身体美学价值取向。

第三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愈发重要。

除了生理层面的需求外,身体在心理、社会和道德层面上的需求也逐渐凸显出来。

我们对亚太地区大量群体的 Y 染色体调查研究画出了图 1 的民族

我们对亚太地区大量群体的 Y 染色体调查研究画出了图 1 的民族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李 辉【提 要】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

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

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

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

11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21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为中心的西越;31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

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

百越从广东经江西向浙江的扩散可能发生于很早以前,福建与浙江的越族群体是不同路线迁来的,在台湾原住民遗传结构中同样表现出这种二元性。

西部傣族类群是很晚从广东迁出的。

【关键词】百越 遗传结构 主成分分析 单起源迹象。

【作 者】李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博士。

上海,200433【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2)04-0026-006一、遗传研究的百越范围民族学在界定民族系统的范围时,依据的是民族系统的独有特征。

长期以来,对民族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也期望找到这样的特征,但是从血型等早期的民族遗传指标中找到系统特征无异于天方夜谭。

近十来年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兴起才使民族遗传研究有了希望。

线粒体DNA最先展现了全人类的系统结构①,但是由于它构建的群体系统稳定性较差而遭到了许多骂名。

对于精细的民族研究,现有的线粒体标记更是无能为力。

随后研究热点转到了Y染色体DNA上②。

这是一种纯父系遗传、信息量大、稳定、特异的绝佳遗传标记,它不但构建了稳定的发生于非洲的全人类谱系树③,在民族之间更是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差异④。

我们对亚太地区大量群体的Y染色体调查研究画出了图1的民族系统亲缘树⑤。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了哲学、艺术、文化、医学等多个领域。

它主要探讨的是身体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体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二、身体美学的定义与范畴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身体美学的定义和范畴。

身体美学主要研究的是身体的审美价值、表现形式以及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

它不仅关注身体的外观,还关注身体的感觉、运动和体验。

此外,身体美学还涉及到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对身体审美的影响。

三、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一)身体的审美标准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身体的审美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现代社会对于身体的审美标准往往存在一些偏见和刻板印象,如以瘦为美、以白为美等。

这些标准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身体的审美标准,倡导多元、包容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二)身体的表达与自由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身体的表达与自由。

身体作为个体表达自我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应该享有充分的自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规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限制,个体的身体表达往往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如何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身体表达空间和自由,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幸福感。

(三)身体的健康与美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身体的健康与美。

在许多人看来,健康就是美。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往往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改善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实现健康与美的统一。

(四)性别与身体美学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性别与身体美学。

性别作为个体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身体形象和审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性别在身体审美上存在差异和差异的认同度,这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不同性别的身体审美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身体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

身体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

身体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作者:朱永富李今珏来源:《美与时代·下》2019年第09期摘; 要:在《身体美学导论》中,作者王晓华试图解构身心二元论,进而揭露传统统治神话的无根品格。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男性/女性、劳心/劳力、文化/自然等二分法被解构。

最终,身体的主体性凸显出来。

这是一个完整的建构理路。

从身体主体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可以看到有少数优秀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身体写作”。

大多数作家还没有身体——主体意识,更没有在作品中把它当作一个主题来处理。

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和王晓华先生所提倡的作为实践学的“身体美学”,都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身体美学导论》;身体主体性;身体写作一、“身体二元论”与“身体一元论”之思考在论文《关于身体美学的三种定位》中,方英敏曾经总结道:“美学界关于身体美学的定位主要有三种:一是提议身体美学作为一个学科;二是认为美学就是身体美学;三是将身体美学理解为身体的审美化,以之为一个美的形态学议题。

”[1]而王晓华的身体美学主张属于第二种,即“美学就是身体美学”。

王晓华“美学就是身体美学”的基础是“身心一元论”。

在方英敏看来,有关身体美学的三种定位中,身体美学主张是理论雄心最大的,因为从“身心二元论”到“身心一元论”的论证是一个整体理论逻辑的改变和概念的颠覆。

而王晓华的《身体美学导论》对于“身心一元论”的论证是很有说服力的。

但同时,“身心一元论”在现在的话语体系当中面临着如何撬动“身心二元论”在理论界中根深蒂固的既定逻辑体系问题。

如果将“身心二元论”变换成“身心一元论”,我们将如何开口说话?像梅洛-庞蒂那样,“我在身体之中”或“我就是身体”?“我”如何“在”“身体”之中?因此,将“二元”与“一元”辩证思考,“身心一元论”在“物自体”的意义上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在理论的想象上是可以成立的。

但是在话语之中,可能还是难以离开“身心二元论”。

审美能力提升发言稿范文

审美能力提升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美的事物、艺术作品、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欣赏、鉴别和创造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审美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它决定了我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多元的审美观念,包容不同的审美风格,避免陷入狭隘的审美误区。

同时,我们要关注社会主流审美趋势,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其次,我们要广泛涉猎艺术作品。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审美能力的源泉。

通过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我们可以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去感受艺术之美。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品味、分析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力。

再次,我们要关注自然美。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赋予了世间万物无穷的魅力。

我们要学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关注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观,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审美知识、审美经验、审美能力等方面。

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读书,尤其是美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审美知识。

2. 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如音乐会、画展、戏剧等,积累审美经验。

3. 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4. 与他人交流审美心得,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

5. 不断反思自己的审美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

最后,我们要学会创造美。

审美能力不仅体现在欣赏和鉴别上,更体现在创造上。

我们要学会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将美融入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亲手制作艺术品,如绘画、摄影、手工等。

李辉 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

李辉 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

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文摘]李辉,作者任职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东亚的古人类学界至今还有人不相信。

北京猿人竟然不是我们的祖先。

但是在这里,的确没有找到十万年到四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看起来这里的古人种,在约十万年前就灭亡了。

在之后的几万年冰河时期,东亚大地寒冷而寂寞,直到四万多年前,来自非洲的现代人重新发现了这块大地。

从一九九九年宿兵等人研究了几千分亚太地区的样品的NRY,到二000 年柯越海等人研究近一万二千分中中国各族样品,涉及到的所有个体的NRY单倍型都在非洲起源的谱系树上,没有一个人是可能来自北京猿人或其它东亚的古人种。

既然东亚人群也是来自非洲,他们又是从哪个方向进入东亚大地的呢?有两个可能的地方,中亚和中国西北或中南半岛。

由于前一地区考古研究的深入,大量现代人的早期遗址被发现,所以很多人开始相信东亚人是由西北方向进入,而后由北向南散布开来的。

但实际上东南亚发现的现代人遗址的年代也不晚。

宿兵等对亚太人群的NRY分析证实了后一种可能。

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群和西伯利亚人群,由于每个部分包含相当数量的群体,所以保了大区域结构的可靠性。

结果发现,这四个区域中的NRY的SNP 单倍型种数由南向北梯度下降,而且南部区域包含了所有北部区域的种类。

因为SNP 单倍型的主要种类早在人类在东亚分化前就形成了,所以随着长时间的扩散迁徙,人群的单倍型在途中可能丢失,造成单倍型种类沿迁徙方向从丰富变为单调.故而东亚人由东南亚进入东亚大陆。

随者冰川渐渐消融, 人群开始向北扩散,遍及各地。

还有部分群体通过亚洲和北美之间的白令陆桥进入美洲。

除此之外,在北方还发现了很少量的单倍型,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很小,这个比例在新疆地区大概是17%,蒙古高音大概占6%-8%之间,东北维持于4%上下,而到日本就骤升为约30%,而这些类型显然与约十万年前由非洲迁移到中亚的群体有关。

所以,迁移的主线虽是由南向北,但还有少量人口由西北进入。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2)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邀请张梦翰、汪思佳、魏偏偏、文少
卿等教授或博士后,讲授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人类学 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3) “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人类学电影
以及对老师给出的一些思考题目的思考,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在 课外时间组织专门的小班讨论(每位同学至少参加 1 次)。对课堂上讲授的某 些热点问题,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 行交流和讨论。并就相关感受或讨论的问题撰写讨论稿或电影观后感。这一部
5) 期末考试是撰写论文,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献,撰写与人类学、遗传学、
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个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性或综述 性学术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思考问题和综述问题的能 力,以及培养对资料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人类是动物界中的塔尖,不仅是生物的也是文化的,是基因与文化协同作用的 产物。人类学,英文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 Anthropos(人)和 Logos(科学), 即“研究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人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具 有文理学科交叉性很强的鲜明特色,包含了研究人的动物特性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 人的文化特性的文化人类学两方面内容,是关于研究人类最全面的学科群。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日期: 2019 年 2 月 20 日
BIOL119004.03、 BIOL119004.04 人类进化
英文名称 学分数
Human Evolution

从古至今审美的变化英语作文

从古至今审美的变化英语作文

The Evolution of Aesthetics Throughout theAgesThroughout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e concept of beauty has undergon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s, reflecting the evolving societal values, cultural influenc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is essay delves into the intricate tapestry of aesthetic changes, tracing the threads of beaut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In ancient times, beauty wa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ymmetry, proportion, and functionality. In the Greco-Roman era, for instance, the idealized body was one that adhered to strict mathematical ratios, as exemplified by the Venus de Milo statue. This era's aesthetic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strength and athleticism, as seen in the sculptures of athletes and heroes. Similarly, in ancient China, beauty was often equated with the principles of harmony and balance, as reflected i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and landscape painting.The Middle Ages saw a shift towards a more religious and mystical aesthetic. Beauty was often associated with divinity and spirituality, as seen in the intricate stainedglass windows and cathedral architecture. This era's emphasis on humility and modesty also influenced fashion trends, with women's clothing becoming more covered and adorned with intricate embroidery.The Renaissance period marked a signific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concept of beauty. With the emergence of humanism and a renewed interest in classical culture, beauty became synonymous with harmony, proportion, and symmetry once again. However, this time, the focus was on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form, as seen in the paintings of Leonardo da Vinci and Michelangelo. Fashion also began to reflect this newfound emphasis on individuality and creativity, with elaborate costumes and accessories becoming popular.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rought about further changes in aesthetic tastes. With the adv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rise of urbanization, beauty began to be associated with modernity,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Architecture shifted towards taller and more utilitarian buildings, while fashion embraced new materials and styles that were more practical and comfortable.In the 20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beauty became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inclusive. With the rise of feminism and increasing social awareness, beauty wa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raditional standards but began to encompass a wider range of definitions. The art world saw a proliferation of new movements and styles, from abstractart to pop art, reflecting the diverse aesthetic preferences of the era. Fashion also became more experimental and eclectic, with designers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what was considered fashionable.Today, we live in an era where beauty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being redefined. With the advent of social media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aesthetic trends are constantly shifting and merging. Beauty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raditional standards but is instead defined by individual preferences and cultural contexts. From the rise of sustainable fashion to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body-positive movements, the concept of beauty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embrace a more inclusive and diverse definition. In conclusion, the evolution of aesthetics throughout the ages is a fascinating testament to the adaptability anddiversity of human culture. From ancient ideals of symmetry and functionality to modern definitions of individuality and inclusivity, the concept of beauty has continuously transformed to reflect the changing values and preferences of society. As we move forward into the future, it remains to be seen how aesthetic tastes will continue to evolve and influence our world.**古今审美变化之探讨**在历史的长河中,美的概念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价值观、文化影响和科技进步的演变。

当代中国美学的身体转向:回顾与展望

当代中国美学的身体转向:回顾与展望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美学版图出现了几个活跃地带。

除了实践美学继续延续其建构态势以外,生态美学、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身体美学也先后崛起。

它们相互对话,形成了彼此呼应的高原群落。

在交流过程中,人们发现这几个重要流派都与汉语拼音S有关。

这似乎是巧合,但又提供了可以深入解读的线索。

从身体学的角度看,上述流派(5S)共同崛起的逻辑清晰可见:生命、生活、生态都与牵连出身体性存在,而实践更是只能由身体承担,因此,身体是能够将这些概念牵连起来的核心范畴。

换言之,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都以某种方式通达身体美学,反之亦然。

可以说,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出现了明晰的身体转向,其中蕴含着需要深入探索的深层逻辑。

一、实践美学之身体维度的凸显: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进展在上述几个流派中,实践美学是影响最大者。

它力图从实践角度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机制、归属,形成了具有阐释力的研究范式。

从逻辑的角度看,这种立场必然导向重视身体的理论图式:其一,实践只能由身体承担,必然落实为身体活动;其二,由于实践美学的唯物论背景,它必然承认精神活动是身体的功能,因而最终会肯定身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正是由于身体维度的凸显,实践美学开始重新阐释其基本理念。

自诞生之日起,实践美学就具有清晰的逻辑起点。

李泽厚曾明确表示自己“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的认识”[1]。

邓晓芒、易中天、张玉能等新实践美学的倡导者也都将实践当作原初范畴。

那么,实践与身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实践美学来说,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然而,由于时代语境的限制,在20世纪的实践美学中,身体问题并未进入其核心视域。

当其代表人物对实践进行定义时,反复被强调的是“人类”“物质生产”“工具”,主体问题尚付之阙如[2]。

不过,进入21世纪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随着研究的深入,实践美学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话语更新。

其中,以下两个理论线索都与身体概念密切相关:其一,实践存在论美学;其二,新实践美学的身体生产理论。

走出人类世人文主义的终结和后人类的降临

走出人类世人文主义的终结和后人类的降临

走出人类世人文主义的终结和后人类的降临一、本文概述《走出人类世:人文主义的终结和后人类的降临》这篇文章旨在探讨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时刻,即人类世(Anthropocene)的结束以及后人类时代(Posthuman Era)的来临。

人类世,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的时期。

而后人类时代,则指的是在我们即将进入的未来,非人类力量,如、生物技术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我们生活的世界。

本文首先概述了人类世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导致人文主义(Humanism)的终结的。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理性和进步主义的思潮,它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文主义的一些核心理念已经开始受到质疑。

接着,文章将探讨后人类时代的来临。

在这个新的时代,非人类力量将逐渐取代人类成为主导力量,这将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将分析这些影响,并探讨我们如何适应和应对这个新的时代。

本文还将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包括在后人类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定义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以及如何建立一种新的伦理和价值观来引导我们未来的发展。

这篇文章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历史性变革。

二、人文主义的终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性的环境变迁,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人文主义,这一长期以来塑造我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哲学理念,正逐渐走向终结。

这并不是说人文主义的理念本身有问题,而是它所依赖的基础——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传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独特性、优越性和中心地位。

它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主宰,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智慧,能够通过理性和道德来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在生物科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下,这一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得非人类实体——如机器、算法和生物改造体——逐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和自主性。

现代体育与国民的身体塑造

现代体育与国民的身体塑造

现代体育与国民的身体塑造梁雅茜今年夏天,不但各国顶级运动员在伦敦比拼得如火如荼,国内外各种关于奥运的口水战也是硝烟味十足。

叶诗文的兴奋剂争议、刘翔的摔倒、吴敏霞母亲的病情、少年体操运动员的集训模式……无不让人觉得这真是一个多事之夏,仿佛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抉择的分岔口--左转还是右转,不但关乎中国体育之后的发展,还背负着国际形象、民族自尊心、国民认同等一系列沉重的报复。

对中国体育的思考实则隐喻了当前国内对体制的整体焦虑——“中国模式”能走多远?但翻开研究中国体育的著名学者、人类学家包苏珊(Susan Brownell)于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出版的《北京奥运:奥林匹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Beijing’s Games: What the Olympics mean to China,下文引自该书者,均只标明页码),不难发现这些貌似只是“中国特色”的问题其实已经伴随现代奥林匹克纷纷扰扰大半个世纪。

早在中国恢复奥运会的席位以前,且植根于现代体育诞生的历史语境。

包苏珊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1980年她是美国奥林匹克运动代表队七项全能选手。

上世纪80年代留学中国时,曾代表北京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并获得一金二银的成绩,被称为“为北大赢得荣誉的美国姑娘”。

曾任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瑞士洛桑)的顾问。

她是最早以历史和人类学研究视角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体育和运动员进行学术分析的西方学者。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作为中国体育研究方面的权威,包苏珊的资历在西方恐怕无人能比。

”凭着运动员主位的体验,扎实的人类学田野,加上中美的跨文化触角,包苏珊对中国体育的分析有着独到的见地。

她也经常为中国当局担任顾问,北京奥运设立示威区最早就是由她提议的。

所谓“举国体制”相信很多人仍然清楚记得NBC主持人鲍勃·科斯塔斯(Bob Costas)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中国体育代表队的那番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审美走向伦理——论伊格尔顿身体美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从审美走向伦理——论伊格尔顿身体美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化而过于僵硬的知识。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理论中 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治理策略出现的。马克思想做的是让身
体 冲破意 识形 态的 迷雾 , 恢 复 对真正 的 、 作 为总 体 的现 实 世
态感知力( 无论其所生产的产 品被命名为力比多、 爱欲、 还
是其 他 ) 。自此 , 身体 不再被 看作 是封 闭 、 机 械的 肉体 了 , 而
的论点 , 他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个体与现实世界之间某种想 象性的连接方 式而不仅仅是单向的阶级治理术。由此出 发, 他对自己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分别是 : “ 审美意识形态 ”
当作反抗的终极形式 , 使之沦为 当代人的某种 自恋的样态。 如是趋势蔓延开来, 身体美学也就逐渐褪去了激进的色彩 。
界的感知。这个理论被马尔库塞等理论家所继承 , 他们认 为马克思所强调的对现实世界新的感知力即包含有审美的
力量 , 它 蕴含 着解 放 的维度 以及 自我 实现 的愉 悦 感 , 具 有想
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 在各种实践关系中不断被塑造的感
象力和创造性。这种对创造性的渴望演进至后现代主义理 论家那里 , 就变成了一种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现实世界进行 决然拒绝的态度 。他们认为 , 审美意味着一种断裂式 的否 定, 但其所段 而非 目的 。伊 格 尔顿 的意 图在 于 要从 理 论 中生发 出能够 改变 现 实秩 序 的实 践行 动, 这 种行 动 以他 者为 界 限并 与他 者 相联 系 , 其最终 日的是 要将 马克 思 的“ 人 的全 面 发展 ” 目标 转 变成 自己的“ 共 同体成 员之 间 的相互 实现 ” 。从 伊格 尔 顿 的理论 中能够 折 射 出 2 0世 纪 西方 学术 界 “ 伦 理 学
后者为美学 , 二者相互交织不可分离 , 话语、 修辞和政治性 都是从二者的关系中出场的。伊格尔顿之所以将审美和美

现代人类学睁眼看大象

现代人类学睁眼看大象

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涉及人的生物学属性特征,又涉及语言、文化、心理等诸 多社会学属性,甚至复合的属性。人类学的研究,必须从多学科多视角立体地研究, 必须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但是学科交叉并不容易,这使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走过了很 漫长的道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也因学科交叉程度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经典人 类学、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
李辉 人类学家 复旦大学教授
近代人类学阶段是人类学学科发展影响最大的时期。各个人类学分支领域充分发展以后,形成了很多独特的 理论和方法,对人类演化谱系的构建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因为这些学科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所以培 养了很多专门人才。又由于各个分支得到的结果不同,又无法彼此说服,人类学分化成了独立的四大分支,学科 之间几乎没有交叉。近代人类学开启了一个大争议的时代,发现的问题多于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争议,现在回 头看,都是盲人摸象之争。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人类学的诞生,是基于人类基因组பைடு நூலகம்划这一契机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技术的完善,使得我们可以整体性 地分析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血缘距离,从而知道彼此之间分开多久了,这样构建起来的人类演化谱系往往已经没有 争议空间了。所以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又可以与生物人类学对话了。人类演化的这一头“大象” 是时候让我们睁开眼睛看了。基因组的谱系,用来构建“大象的骨骼”;语言学的系属,用来壮实“大象的肌肉”; 考古学的发现,用来填充“大象的脏腑”;文化学的现象,用来铺陈“大象的皮毛”。这些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 才是一头有血有肉完整的大象。我们再也不要用片面的知识去武断地下结论,也不要陷于狭隘的视角迷失在浓雾 里。现代人类学,再也不需要边界和隔阂。
经典人类学起源于 16 世纪,当时属于博物学的四大分支之一,与矿物学、植物学、 动物学一道成为对自然万物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学科之一,不断完善各地自然博物 馆的收藏和系统性分析。最早的人类学研究,是欧洲人类学家到世界各地的民族和 部落中去测量人体的各种特征,属于体质人类学的范畴。后来,各个民族的习俗、 语言、文物也引起了博物学界的人类学家的关注,因此又发展出了文化人类学、语 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经典人类学的阶段,各个学科分支才刚刚萌发起步,学科 是不分家的,也不存在学科交叉问题。当时的人类学家看问题往往是多视角的,很 多假说虽然证据并不充分,但是至今看来仍有重要价值。

李辉-人类进化-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的演变讨论稿

李辉-人类进化-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的演变讨论稿
而对于“审美观对人类形态特征的演化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本小组在讨论时出现了意见分歧:一部分组员认为,审美观对人类形态特征的影响仅限于特定的时段,并不会造成基因层面上的可遗传,如:古时女子缠足,非洲摩尔西族女性以嘴唇上装泥盘为美,都是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区的现象。即审美观能够影响人类形态特征,但不会影响到形态特征的“演化”;另一部分组员认为,审美追求会影响人们的择偶。拥有美丽面容和形体的人更有机会在择偶竞争中胜利,并在繁衍中将影响美的基因遗传下来,使之在社群基因中占优势地位,从而影响了人类形态特征的演化。并由此推断,未来人长相将会越来越相似和越来越美。而我的观点是支持前者,审美观对婚配的影响并不必然造成控制“美”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相对美的人的确可能有更大的“婚姻市场”,但是相对不美的人也有特定的相适应的婚配对象,基因都将正常延续下去。而婚姻中还涉及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因素。因此用美的基因频率来证实审美观对人类体态特征演化有影响的理由并不充分。
而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风尚逐步走向开放和自由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逐渐消失两性都形成了各自的审美观不同的选择也造就了审美观的多元化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学生讨论发言稿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联系方式
讨论时间
4.22周六11-12节
主持人(助教)
讨论主题: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演变
总而言之,审美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是一种反映了社会实践和时代风貌的独特心理载体。通过研究审美观,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发展进程和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同时也帮助人类进一步完成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史波:《中国古代审美观初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8期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转向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转向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转向王慧【摘要】身体转向在当代审美文化视域下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自觉,其自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又使得身体文化的境遇遭遇尴尬.对身体物质性的重新解读和身心二元论的反思,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丰富的身体话语的挖掘,有助于身体回归自身,走出文化困境,实现其多元存在的多重可能性.作为诊断当代社会病症的一个关键词,“身体”这个迷失在历史深处的词语将重新获得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成为一种生产性话语.【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140-144)【关键词】审美文化;身体转向;二重性;物质性;生产话语【作者】王慧【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5身体转向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和文化现象,是全球现代性反思文化语境的催生,也是身体文化的理论自觉。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身体是复杂的,其自身所具有的二重性使身体和社会语境之间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特别是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日,身体成为当代消费和娱乐文化的主要旋转轴心,同时也是构成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影像因素和当代流行艺术的重要审美载体,以及当代人自我主体认同的基础,并与时尚、社交、休闲、都市、视觉图像、虚拟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等要素复杂地纠缠在一起,此时的身体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纵观今日的身体实践却对身体极尽贬损之能事,刚从生产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的身体,还没来得及为胜利欢呼,就又不可自制地被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几乎沦为性和商品的消费机器。

在这“身体社会的崛起”的时代,我们理应淘汰陈腐的身体观念,用更深厚的思想建设健康而美丽的身体。

这里,不妨将身体置于审美文化的批评视域,重审、反思身体文化,以重新打开身体的秘密,让身体“回归身体自身”,恢复身体多方面的规定性,探讨并引领身体文化未来走向的多重可能性。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 绘制人类进化图版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 绘制人类进化图版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绘制人类进化图版
佚名
【期刊名称】《大学科普》
【年(卷),期】2017(011)002
【摘要】人类进化图版,揭示了人族演化史中各个属的分化、真人属各个物种的分化、智人物种的亚种分化(图1),以及现代人亚种演化成8个地理种的Y染色体解析(图2)。

【总页数】1页(P97-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复旦大学:在另类中守住自己的魂——专访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陆昉 [J], 裴富强
2.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辉教授来校交流讲学 [J],
3.复旦大学:在另类中守住自己的魂——专访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陆昉 [J], 裴富强
4.复旦大学李辉教授研究成果的六张浓缩逻辑图 [J],
5.作为复旦大学教授的许杰——复旦大学档案馆藏许杰先生遗札及其他 [J], 王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人类审美观的形成,我们认为遗传层面的基因是决定性因素。基因使得人类具有不同的性状,呈现出面容、形体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评判美丑的根本。同时审美观也受到许多重要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方式因素:古时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弱。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多表现出敬畏和顺从,崇尚收敛、中庸、扁平的艺术文化。传统男女在生产劳动方面的分工——男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女性则从事较轻的精细劳动,使得男性多以健壮为美,而女性相对以柔弱为美的审美观产生;2、经济发展程度: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占有较多财富的富裕阶层将引领或控制着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如唐朝国力昌盛,盛唐气象使得皇室以宽额丰腴为美,这样的审美风尚也成为了全体国民的追求;3、文化因素:传统社会封建思想中的男尊女卑对女性进行压抑和束缚,导致女性缠足,以“三寸金莲”的畸形小脚为美;当今影视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也传入我国。文化作品、影视明星等也对社会审美观起到了导向作用,引发了人们对明星形象的模仿,明星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和大众审美所趋。
而对于“审美观对人类形态特征的演化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本小组在讨论时出现了意见分歧:一部分组员认为,审美观对人类形态特征的影响仅限于特定的时段,并不会造成基因层面上的可遗传,如:古时女子缠足,非洲摩尔西族女性以嘴唇上装泥盘为美,都是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区的现象。即审美观能够影响人类形态特征,但不会影响到形态特征的“演化”;另一部分组员认为,审美追求会影响人们的择偶。拥有美丽面容和形体的人更有机会在择偶竞争中胜利,并在繁衍中将影响美的基因遗传下来,使之在社群基因中占优势地位,从而影响了人类形态特征的演化。并由此推断,未来人长相将会越来越相似和越来越美。而我的观点是支持前者,审美观对婚配的影响并不必然造成控制“美”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相对美的人的确可能有更大的“婚姻市场”,但是相对不美的人也有特定的相适应的婚配对象,基因都将正常延续下去。而婚姻中还涉及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因素。因此用美的基因频率来证实审美观对人类体态特征演化有影响的理由并不充分。
总而言之,审美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是一种反映了社会实践和时代风貌的独特心理载体。通过研究审美观,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发展进程和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同时也帮助人类进一步完成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史波:《中国古代审美观初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8期
2、赵东月:《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刘武:《蒙古人种及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与演化》,《人类学学报》1997年第16卷第1期
4、赵丽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完善》,《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复旦学院教学办制2017年3月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人类体态特征的改造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有两个层面:1、非遗传层面:整容等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理想中的面容或形体,同时可以对人体如因事故等造成的形体损坏进行修复;2、遗传层面:当基因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的全部基因及其特性都将被解析和掌握,那么就有可能实现对人体形态的控制:夫妻在怀孕时可以通过基因的筛选与组合决定婴儿的发色、肤色、虹膜、五官以及其他面貌特征。因而现代科技可以使得人的面貌特征变得可控乃至实现“定制化”生产。基因工程亦可以帮助人类去除有缺陷的基因,强化既有基因,对人类的面貌进行完善。
从古至今中国人体质特征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态特征:平均身高有所增长,体毛退化;颅面部高度趋于增大,宽度和长度趋于缩小,人脸变尖;牙齿的数目减少,咀嚼能力变弱。这些特征都是在长期演化中逐渐形成的,变化十分缓慢和微小;2、体质体能:(1)肥胖率上升,腰围增长——现代经济发达,食物选择更加丰富多样;(2)体质水平减弱,运动素质下降——科技发展,生产方式变化,机械自动化取代了人类体力劳动。自然选择压力降低,人类不必像原始社会一样长期处于依靠奔跑、徒步迁徙等运动谋生的状况,身体速度、力量和柔韧性都有所退化;(3)原生力弱化,自我免疫能力变差——医疗卫生条件变好,人体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变少,因而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再生的功能退化,对环境的适应力减弱。从整个人类体质演变来看,还存在着大脑体积增大,四肢退化,以及肤色融合的趋势。总体来说,体质特征的演变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相伴而行的。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学生讨论发言稿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2节
主持人(助教)
讨论主题: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演变
发言内容:
4月22日我们进行了关于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演变的相关讨论。经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与聆听其他小组的意见展示,我们最终有以下认识和收获: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也在不断地演变,总体来看不同时代的审美观都是时代特色和精神的反映。中国古代为男权社会,多以男性审美为主,女性通常是审美的对象。社会风尚较为约束和单一。由于以生殖繁衍为目的而产生的生殖崇拜,审美观多倾向于以高大健硕,生殖能力强为标志的人类体征,如丰乳肥臀等;而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风尚逐步走向开放和自由,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逐渐消失,两性都形成了各自的审美观,不同的选择也造就了审美观的多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