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导学案
地理:8.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学案(2)(人教版八年级下)
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______________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8.5和第二自然段课文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使______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_________减少;还向____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探究合作】探究一、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析图、归纳、概括能力是地理学习者应具备的一些重要技能。
读下面三组示意图,分析每组示意图反映了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第一组图: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第二组图: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越陡,水土流失越严重第三组图: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由此,你感悟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 .植被破坏 B .人口过度增长 C .贫困 D .环境恶化5.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拓展提升】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 (1)填出图3-1-6中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2)关系框图,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人口,为解决吃饭问题,必然要垦辟新地;另一方面,由于黄土高原农业垦殖开始早,凡适合农耕的地区早已辟为农田,因此只能向 地要粮,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黄土高原(导学案)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黄土高原(导学案)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有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特殊的地表景观及成因,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及所跨省级行政区,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由来,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及后果。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及所跨省级行政区,并对其他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通过图示与方案资料,了解黄土的由来。
3、读图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后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严重的水土流失。
难点黄土的由来;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
教学流程设计导入新课1、小时侯我喜欢看电影,又特别喜欢看革命影片,那时候窑洞是个上镜率很高的场景,经常在电影中看到毛主席等伟人在窑洞中制定作战计划的画面。
同时我也有个疑问“窑洞是哪里的呢?”我想,你们今天都可以帮我回答这个问题了。
讲授新课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学生齐读教材P66——67页的文字内容,把描述黄土高原范围的文字勾划出来。
2、读图8.1(1)找出表示黄土高原范围的地理事物,并圈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转: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
3、学生读图8.2,说出黄土高原的三种景观,并说出哪种更适合人类居住。
转:说到这片黄土堆积的高原,同学们一定能联想起一条河流——黄河,黄河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黄河的泥沙来自哪里?为什么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被黄河带走?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学生读图8.4和教材P68第一段文字,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各有哪些。
(1)、为什么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这么厚的黄土又来自哪里?请同学们读P67活动2回答。
(2)、请同学再读图8.6,讨论地表植被与水土流失又是怎样的关系?(3)、关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两种认识,你怎样看?请同学们读图8.7后,说说你的看法。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本区域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域主要
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景观特征。
2、能根据资料分析本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
3、了解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表现及成因。
4、会举例说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成就。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地貌,气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及其原因。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开展观。
重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及受其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
难点: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原因1.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以困惑一到困惑四的展开为主线,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模拟旅游的路线,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教学地图。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查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导学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导学案课时 1课时累计课时数6.1《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导学案主备:雷丽燕审核:班级:组别:姓名:【课程标准】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
3、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案例剖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课前预习】1、读图6-10,说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地区,东起,西到,北抵,南连,是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2、结合图6-12,你会用什么词语来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你知道这种特殊的自然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吗?3、把图6-11和中国政区图结合起来,说出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分别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总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5、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治理措施?6、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受欢迎的民居形式。
结合课本P41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一说窑洞的建造与当地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7、收集资料,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并欣赏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并从中感受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形式、音乐、舞蹈、服饰、语言表达、饮食习惯)【课堂练习】1、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四幅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2、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是…………………………………………………………………()A.地势平坦B.地面崎岖C.千沟万壑D.雪山连绵3、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建设B.只要植树种草就可以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C.应该在坡度陡的地方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D.不能在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种植农作物4、下列省级行政区在黄土高原的一组是…………………………………………………()A.山西四川B.山西贵州C.陕西山西D.河北河南5、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于黄土高原的歌舞比产生于江南水乡的歌舞……………()①舞姿更遒劲有力②舞姿更轻柔飘逸③歌声更委婉动听④歌声更粗犷嘹亮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课堂总结】【教师个性化设计】。
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区1
严重的水土流失? 3.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照图 8.5 阐 结合书本文字说明 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白塔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主备人:陈美玲 审核人: 刘利娟
编号:04
探究问题与精讲点拨
教师帮助总结水土流失的人为 1. 结合 P69 活动题 2 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 教师 帮助总结水土流失的人为 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绘出关系示意图: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 原因。 原因。
2.读 8.8“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 请学生描述我 , 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 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并分 析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具备的条件。
构建知识结构
黄土形成成因 自然因素 位置和范围 世界最大的 黄土堆积区 严重的水土流失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
人为因素
巩
固 案
播放《黄土高坡》音乐片段, 播放 《 黄土高坡 》 音乐片段 , 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歌唱者对黄 土高原的感情。 土高原的感情。 (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 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 励。 )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西至_____,南至_____,北抵____。 2.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省区。 3. 阅读书本图 8.2 思考: 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哪几种类型? 4.从教材 P67 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 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 教师穿插 学生小组 分析讨论;教师 穿插 分析讨论 其中, 其中 , 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 情 。 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 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沟壑纵横,壮美地貌——黄土高原的地理教案
沟壑纵横,壮美地貌——黄土高原的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渊源;2.认识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和景观表现;3.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分布情况;4.探索黄土高原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渊源黄土高原是中国特有的地理地貌形态,在漫长的地质变迁和气候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壮美景观。
黄土高原原本是古老的石灰岩地层,经过长期地势逐渐提升,水平剥蚀,大气侵蚀等力量的作用,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黄土地貌。
与其它地貌相比,黄土地貌具有隆起高原、沟壑纵横和地貌迥异等特点。
2.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和景观表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千奇百怪,沟壑纵横,丘陵迭起,显得极为壮观。
黄土高原还有着许多景观要素,比如土地、水源、河流、湖泊、草原、山地等等,这些景观构成了黄土高原特有的自然风貌。
同时,黄土高原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神话传说和诗词歌赋等。
3.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分布情况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常备受关注,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除此之外,黄土高原的种植业早已广为人知,其农田蒸发水、土壤养分和光线透射率等诸多因素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农业区。
黄土高原还拥有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包括开坦岛豹、天鹅、大麂、黄羊等。
然而,部分生物种群已经在人类的活动中消失,造成严重影响。
4.黄土高原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
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黄土高原拥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的民间艺术,如玉雕、白描、篆刻、剪纸等等。
在社会经济方面,黄土高原的关建基于其丰富的资源储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已逐步成为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三、教学方法1.系统讲授法通过讲述黄土高原的地理概貌,形成演化过程、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等方面,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并引发其对于黄土高原自然和人文景观深度探究的兴趣。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案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18课时一、教学目标: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重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问题导学:四、精讲点拨:1.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五、归纳小结:六、当堂检测:1.填空(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南连___________、北抵___________。
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____ _______作用形成的。
2.选择题(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云贵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4.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黄土高原跨越了我国的_________等省级行政区。
6.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 ___月份,而且多_ _____雨。
7.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__ ____。
7.黄土高原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_______频繁发生。
8.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________,改善_______。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后者更为突出。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及课后练习。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2_导学案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学习目的】【教学目的】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 .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导】一、知识链接【学】二、新1 .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2 .知道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3 .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学习难点】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二、新课导入阅读课本P70——74页回答: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什么?2 .读人地关系:人口增长——对燃料需求和耕地需求增加——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又被迫去扩大耕地面积——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人口进一步增长。
如何才能走出这一怪圈?3.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哪些?【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___________,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经常遭受严重的___________灾害。
2 .黄土高原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___________,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___________,环境破坏之后,___________。
3 .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一方面,采取___________措施与___________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火山B、旱涝灾害C、台风、海啸D、寒潮2 .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B、玉米C、水稻D、谷子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筑梯田C、深耕改土D、植树种草4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说法正确的是()A、旱年和涝年的比例大小几乎相等B、二者没法比较C、旱年比涝年的比例小D、旱年比涝年的比例大5 .下列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标本兼治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库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C、使黄土高原地区全部退耕还林,使土不下坡D、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使农林牧结合6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议,你认为不可取的是()A、修挡土坝,建梯田B、植树造林C、减少载畜量,推广建养D、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7 .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措施的是()A、植树种草B、开荒种地C、修筑梯田D、修挡土坝8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除黄土高原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A、南方低山丘陵B、新疆塔里木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西北土石山地区9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开发历史悠久,可耕土地已被全部开发B、自然灾害频繁C、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D、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10 .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A、一年三熟B、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C、一年一熟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要点归纳】1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2 .治理生态脆弱的措施。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导学案_百.
荔波县甲良中学八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 10 主备教师莫代尤时间 04.20 备课组长签字莫代尤教导处签字印刷份课题: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学习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 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 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 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学习重点难点】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预习过程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100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 67页活动 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 “水成说” “风水雨相说” 。
其中, “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其证据是:1. “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 “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 “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 “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三、自主探究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讨论1.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
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八年级下册学案教案一体化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王志伟 QQ:858887048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学案)2010.3【教学要求】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4.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自主预习】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南连,抵;跨越了、、、等省区。
2.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景观有、、。
3.科学家们认为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从、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地面、沟谷密度少、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
2.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覆盖率;黄土结构;多和垂直方向的 ,许多物质易溶于;夏季降水集中在月份,多暴雨;再加上人们、、等活动,使地表 ,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上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该矿产以储量最大。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1.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灾害。
2.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位于带,农作物耕作制度是 ,主要种植耐旱作物、等。
四、生态建设1.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 ,必须加强 ,改善。
2.黄土高原地区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等生物措施与建、修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 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 ,过度放牧的地方放牧的牲畜数量。
3. 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3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6.3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6课“西北地区”,第3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使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发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2. 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4. 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
本节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与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具体目标包括:1. 能够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地形地貌特征;2. 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3. 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是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难点在于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为解决重点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结合实地考察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对于形成原因,可以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对于难点,可以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同时,可以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治理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治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九年级地理教案)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的特别地形区—黄土高原九年级地理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地点。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由。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点。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祸屡次的自然和人为原由。
(二)能力目标1、经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点 ,描绘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育学生的读图、剖析图的能力。
2、经过读图剖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并议论由此致使的严重的结果,进一步培育训练学生的读图剖析及概括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经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进而培育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连续发展观。
二、要点与难点(一)教课要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
2、黄土高原柔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课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由。
三、教课方法导学法、讲话法、叙述法相联合。
四、教具准备1、相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课软件。
2、挂图或投电影——黄土高原的地点,中国水土流失散布图。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课过程(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 万km2 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一样。
下边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 (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 )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 ?(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 )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别地形区一一黄土高原[ 讲解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电影——黄土高原的地点。
第一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地点做出简要评论。
而后教师可依据相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聚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超越了山西省、陕西省、 ____(省、市、区、县 )、____(省、市、区、县 )。
在这片广阔的地区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出100 米。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晓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自然环境、人文特色
2.理解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3.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文化
难点:理解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形式:
多媒体辅助,问题引导、小组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开门见山式导入
讲课:
1.出示投影,从所属地理区域、范围、所跨主要省级行政区领悟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2.出示投影,结合书本P39-40页探究题,从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等方面知道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我当好老师”个人展示
3.小组探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单并汇报展示
4.阅读概括黄土高原的独特文化
★“我当好老师”个人展示,并落实P41探究题
★以黄土高原的民居特色为例小组探究“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完成探究任务单并展示
5.课堂小结升华:黄土地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人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融于自然,保护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样,再造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就不仅仅是梦想。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P26――28
2016.03.28。
《黄土深厚_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导学案》
《黄土深厚_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导学案一、导入引言黄土高原是中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地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土地之一。
其深厚的黄土层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黄土深厚”。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学生探索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目标设定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掌握其主要塞貌类型。
2. 掌握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理解黄土的特殊性质。
3. 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 掌握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知识梳理1. 地形特征:黄土高原的地形呈现出千沟万壑的特点,主要包括沟壑、丘陵、台地等地貌类型。
2. 形成原因: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黄土的形成与古气候、古生物、古土壤等有密切干系。
3. 气候特点: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候干湿变化大。
4. 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进修任务1.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撰写小结报告。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黄土高原地区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貌特点。
3. 应用拓展: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撰写调研报告。
五、进修反思1. 思考问题:你认为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有哪些影响?2. 反馈总结:学生分享实地考察的体会和收获,总结进修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3. 展望未来:展望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前景,思考如何珍爱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六、作业安置1. 完成小组讨论的小结报告,准备教室展示。
2. 撰写实地考察的调研报告,包括当地气候、地貌特点等内容。
3.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撰写思考感想。
七、课外拓展1. 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杨静珠班级:组别:姓【学习目标】1.读图、析图能力。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果。
进一步培养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境的关系。
【重难点预测】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9-41页,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 _、西至________是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2、黄土高原自西向东依次跨越_________、、和等省区。
3。
4、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受欢迎的民居形式。
5、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是(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B.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D.6、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B.冬季风强盛,使土壤颗粒被大风吹走CD.黄土自西北到东南,土粒越来越细7、黄土高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高原山地气候B.C.温带大陆性气候D.8、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与图册,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1、右图是黄土高原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该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2)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导致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结合阅读书本40页,读图6-13延安的气温和降水)2、利用已有知识并查找资料,说明黄土高太原水土流失与下列因素的关系。
植被土质人类活动3、阅读书本41页,结合图6-16上面的照片,说一说窑洞的建造与当地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4、收集资料,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并欣赏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并从中感受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我的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和文字材料,获取所需要和信息,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貌形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并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理解黄土高原文化的多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的重点:
1.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受其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原因,这需要从自然环境的人为因素两方面去把握。
我的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Ⅰ、课前预习,找出重点难点。
1.读“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土高原东起B__________,西至
C_________,北抵H___________,南至A_______。
(2)、黄土高原地区所跨D_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等省区。
(3)、流经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是_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它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 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_______米以上,无数的
_________,把这里的地面割裂得支离破碎。
4.黄土高原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
黄土土
质_________,便于开垦,使得这里很早成为我国
_________发达的地区。
5.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_________文化,从_________到_________,处处烙上了黄土地的深深印记。
6. _________是流行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成。
7. _________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安塞腰鼓具有_________多年的历史。
8. _________当地人们利用天然土质,在地坑壁面上挖成的洞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Ⅱ、合作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活动一: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一: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
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 ,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使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
黄土高原地区范围广,面积大,而且水蚀强度十分严重。
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
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土层1cm ,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
材料二:黄土的结构疏松、孔隙多、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
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 ,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D
E F G H
量的60%~75%。
据测定,每次暴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750t/km2,可占全年侵蚀量的40%,甚至高达90%。
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破坏了地表植被。
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此外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
①结合材料一,说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
②看课本40页,在图6-11中找到延安的位置;读图6-13,说说延安的降水有什么特点?
③结合材料二,分析黄土高原的土质和地形特点,说明其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④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资料二,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下列因素的关系
植被土质人类活动地形降水
活动二:黄土高原民俗民风展示会
民俗文化是当地人民群众受传统习俗和自然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礼仪和生活风情。
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
收集资料,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并欣赏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并从中感受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形式
音乐舞蹈
服饰
语言表达
饮食习惯
其他
活动三:黄土高原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手帕头上戴,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睡觉砖头块,秦腔不唱吼起来”
①选择一、二个黄土高原十大怪,从自然环境方面试分析的黄土高原独有的现象。
②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比,黄土高原的文化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有什么鲜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