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盛鸣分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式(3-1)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所在区域重大危险源辨识、分布及监控情况表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计算∑qi/Qi =(600+600+20+0.5)/300+39.5/200+4/5000=4.27>1 根据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该地面站生产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2.1 分级方法(1)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3-2)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α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附表2.1和表2.2: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2.3:(4)分级标准(记录)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3.2.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1)
q1,q2,… ,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 吨(t);
三 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及结果
本项目原料及产品中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中规定的物质有液氨、甲醇、一氧化碳、甲烷、 氢气等,根据各生产、储存单元涉及的物质将本项目划分为如下危
R值
4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4)R 的计算
R≥100 100>R≥50 50>R≥10
R<10
R
1
q1 Q1
2
q2 Q2
n
qn Qn
=2.0×(3.626×2+0.06715×1+0.034×1+0.0125×1+0.0448×1+0.0749
×1.5+0.0006×1.5+0.00024×2+0.1048×2+0.0161×1+0.00081×1+0.00155 ×1)
10
1.048 0.1048
10
0.161 0.0161
胺基化
11
甲/乙吗啉 115.4/138 常温-2
胺基化
12

80
常温-110
10 0.01548 0.00155
工艺
14 甲醇制
氢气
S1=q1/Q1+ q2/Q2+……+ qn /QN=3.11825>1
3
R 作为分级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R
1
q1 Q1
2
q2 Q2
n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一、重大危险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一)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的危险物质,以GB 18218所列临界值为基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二)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以外的危险物质(场所和设施)以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所列临界值进行辨识和分级(毒性物质除外,毒性物质分级按照《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项和第三项之规定实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以及标准,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四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在工业生产、化工、建筑等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这些危险源是对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

因此,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科学辨识和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指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等活动中可能引起事故的物质、设备、工艺、场所、环境等因素,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可能引起事故2.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破坏3.可以被科学合理的辨识与分类如何辨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通常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进行。

1.了解企业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

2.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评估危险源引起事故的风险等级。

4.列出可能的控制措施,进行方案制定和跟踪实施。

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的分级可以优先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建立不同级别的管理制度,常见的危险源分级体系有以下方法:等级划分法按危险源可能带来的损失的不同定义不同等级,通常分为三级:特别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

风险评估法把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估,得出不同等级的危险源。

行业标准法按照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分类。

例如在石化行业,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程》的规定进行分类。

未来危险源分级的趋势未来危险源分级的趋势是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分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分级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完善,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结论危险源的辨识和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采用科学合理的辨识和分类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当划分出来的生产单元或储存单元内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临界量,就辨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依据新标准,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要按设计的最大量来确定。

2.2.1 生产厂房单元(1)单元划分起止点:液化石油气出站区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mm ;设计压力:0.4MPa ,最大工作压力0.25MPa ;长度:350m 。

最大设计量:0.036t 。

(2)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入厂管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在用氧气管输:Φ168/114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设计温度:6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长度:237m ;最大设计量:0.036t 。

(3)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出氧气站/氮气站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储罐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长度:395m ;最大设计量:0.033t 。

2.2.2 液化石油气罐区单元单元划分起止点:卸车点至用气设备。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1)地下;卧式储罐:2×60m 3;液态;充装系数0.85;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设计温度:5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

(2) (地下储罐)进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长度:55m 。

(3) (地下储罐)出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1.5MPa ;长度:10m 。

0 引言近年来,相继发生了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响水3·21爆炸等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恶性重特大工业事故,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分级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物 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设备设施危险性和 人员操作危险性等因素,对重大危险源进行 科学分级。
评估结果呈现与解读
评估结果呈现
将评估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包括 重大危险源的位置、性质、等级等信息。
评估结果解读
对评估结果进行解读,分析重大危险源的特 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同时,将评估结果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 对,为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油库的油品类型、储存方式、 消防设施等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火 灾事故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加强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评估结 果的可靠性。
加强危险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 的安全隐患。
完善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和水平。
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
关键环节
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关键环节,如重大危险源、高风 险作业等。
注意事项
在辨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时,要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保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03
评估分级体系建立
Hale Waihona Puke 评估指标设定物质危险性
根据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估其引发事故的 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法规与标准要求
法规要求
我国政府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对重大危险源 进行辨识、评估、监控和管理。
标准要求
国家和行业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管理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 。
0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

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1)分级原则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β见表22 1.51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β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β551010202020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0.7336,小于1。

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68.92,大于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本次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1.重大危险源辨识
1.1危险物质情况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规定,使用及储存过程中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质临界量如下:
危险物质临界量一览表
β
5
5
10
10
20
20
20
3)、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下表: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
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人
1.5
30人~49人
1.2
1~29人
1.0
0人
0.5
重大危险源的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大于100人,因此校正系数α取值为2。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2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环氧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
硫化氢
氟化氢
二氧化氮
氰化氢
碳酰氯
磷化氢
异氰酸甲酯
二氧化硫质量:两个钢瓶一用一备,每个钢瓶储量1吨,共2吨。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

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

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

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 乙醇储罐:2370×2×0。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一、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对人员、设备、环境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物质、设备、设施、工艺等。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活动中,为了防范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这些危险源。

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艺、设备、环境、人员和管理等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列表、安全规程等。

2.辨识危险源: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辨识,确定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如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火灾等。

3.评估风险:对每个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风险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的风险等级。

4.制定控制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和应急措施等。

5.实施监管: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有效实施,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记录1.高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源,如高压容器、易燃易爆物品等。

2.中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一定危害的危险源,如有毒化学品、危险机械等。

3.低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较小危害的危险源,如电器设备、办公室设施等。

在记录重大危险源分级时,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危险源名称:对每个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准确的命名和标识。

2.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3.控制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和应急措施等。

通过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记录,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确保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

同时,通过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危险源的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一、重大危险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一)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的危险物质,以GB 18218所列临界值为基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二)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以外的危险物质(场所和设施)以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所列临界值进行辨识和分级(毒性物质除外,毒性物质分级按照《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项和第三项之规定实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以及标准,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四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指导意见一、目的为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估分级工作,通过现场辨识、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为实施相应的安全监督措施提供依据,现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定义1、重大危险源是之长期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却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工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申的保存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4、存区专门存危险物质的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进行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评估重大危险源时均按单元进行。

1、贮存区2、生产场所(包括工艺装置或设施)。

因此,以下所称的重大危险源均指重大危险源单元,所有的评估均针对单元进行。

四、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定按照可能大声的最严重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大于或等于30人或者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大于或等于10-29人或者重伤30-49人,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以上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

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死亡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其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GB67210-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或重伤人数按死亡半径范围内正常人员数百分之五十计算。

五、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采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等地理馆息及生产经营单位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生产和贮存设施、设备、装置、场所的现场信息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重大危险源单元为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模拟,以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为主要指标,按照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分级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需要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

3.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罐区单元该单元有:环氧乙烷储罐2台(100m3/台)、液氨储罐1台(80m3/台)、浓硫酸储罐2台(130m3/台)、30%液碱储罐2台(100m3/台)。

其中浓硫酸和30%液碱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危险化学品范畴。

依据规定,环氧乙烷最大储存量为140吨,液氨最大储存量为40吨。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液氨及环氧乙烷。

需要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1.压力容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条件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构成重大危险源: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盛装易燃易爆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且PV大于等于100MPa〃m3的压力容器。

2.压力管道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条件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关于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构成重大危险源:(1)长输管道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3)工业管道1)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不含煤气),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煤气管道;2)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500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包括液化烃),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的管道;3)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气体、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的判别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表三类压力容器,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环氧乙烷事业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构成重大危险源。

因此,应将日常管理措施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报潜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自觉接受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

(三)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1.锅炉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条件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构成重大危险源:1)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10t/h;2)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MW。

2.锅炉重大危险源的判别⑴环氧乙烷事业部装置区锅炉种类为:蒸汽废热锅炉1台,额定工作压力为1.0MPa,供热峰值8t/h。

所以环氧乙烷装置区废热锅炉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⑵牛磺酸事业装置区锅炉种类为:蒸汽锅炉(四)辨识结果由以上辨识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公司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罐区及锅炉车间、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需要加强安全措施监管,总结同类项目的安全管理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对安全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各项要求。

同时上报潜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环氧乙烷装置区为构成重大危险源。

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1、重大危险源分级依据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规定进行分级。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标准 2.1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2.2 R 的计算方法⎪⎪⎭⎫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2111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2.3 校正系数β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校正系数β取值表》和《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取值表》。

校正系数β取值表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取值。

2.4 校正系数α的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校正系数α取值表》:校正系数α取值表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表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3、重大危险源分级由前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可知,储存区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

3.1校正系数β的确定3.1.1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校正系数β的取值详见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校正系数取值表3.1.2 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校正系数β的取值详见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校正系数取值表3.2 校正系数α的确定由前述重大危险源周边500m范围内生产经营活动人员分布可知:3.2.1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储存区域外500m范围内可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为100人以上。

其校正系数α取2.0。

3.2.2 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及储存区域外500m范围内可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为50人~99人。

其校正系数α取1.5。

3.3 分级标准R 计算⎪⎪⎭⎫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2111 3.3.1 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分级标准R 计算结果详见下表: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分级标准R 计算结果3.3.2牛磺酸事业部储存罐区分级标准R 计算结果详见下表:牛磺酸事业部储存罐区分级标准R 计算结果3.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通过对环氧乙烷事业部、牛磺酸事业部储存罐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计算,其分级结果详见下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为三级;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为一级。

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锅炉重大危险源分级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鄂安监管协调【2008】337号)的规定对公司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锅炉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1、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重大危险分级标准2、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锅炉重大危险源分级2.1 依据上述标准,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结合公司环氧乙烷事业部生产装置区的实际情况判定:该重大危险源为三级重大危险源。

2.2 依据上述标准,根据锅炉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结合牛磺酸事业部锅炉车间实际生产情况和工艺控制指标判定:该重大危险源为三级重大危险源。

四、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公司重大危险源分级情况详见下表:重大危险源分级情况表公司安环部二〇一二年八月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