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节 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

合集下载

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

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

故 (AC+CD+DB)min
• 问题 5:如图,A,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
在河上建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
路径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
与河垂直)
.A M
作法: 1、将点B沿垂直与河岸的方
向平移一个河宽到E
N
. E 2、连接AE交河对岸与点M,

.B
点M为建桥的位置,MN为
b
河 草地
. Pa
河 草地
• 作法:
1、作点P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
P2
b
P1,关于直线b对称点P2
B
2、连接P1P2,分别交直线
.P
a,b于点A,B 3、连接PA,PB,由对称轴的
A
a 性质知,PA= P1A,PB=P2B ∴先到点A处吃草,再到点B
P1
处饮水,最后回到营地,
这时的放牧路线总路程最
短,即 (PB+BA+AP)min
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宽1m处和长 24m的中点处,即AB长为最短
AB2 由AC勾2 股 B定C理2 得169
路线.(如图)
∴AB=13(m)
问题 7: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
宽和高分别等于5cm,3cm和1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
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
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
处,它要沿着木块侧面爬到点D处,则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74 。
D
4
C
A
5
B3
• 2、现要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侧面A点与
B点之间缠一条金丝带(金丝带的宽度

《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教学

《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教学
C
你能要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问题吗? C是l上一个动点, 当点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BC最小?
探究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点A,B在直线异侧的情况, 你还记得是怎么做的吗? 连接两点,交点就是所求 同侧的情况也能直连接两点吗?不行
拓广探索
在纸上画五个点,使任意三个点组成的三角形都 是等腰三角形 . 这五个点应该怎样画?
拓广探索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中线,延长BC 至 E,使CE =CD . 求证DB =DE .
拓广探索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C =BC,△BDC 和△ACE 分别为等边三角形,AE 与BD 相较于F,连接CF 并延长 ,交AB 于点G . 求证:G 为AB 的中点 .
复习巩固
如图,在△ABC 中,∠ABC =50°,∠ACB =80°,延长 CB至D,使DB =BA,延长BC 至E,使CE =CA,连接 AD,AE .求∠D,∠E,∠DAE 的度数 .
复习巩固 如图,AD =BC,AC=BD,求证:△EAB 是等腰三角形 .
复习巩固
综合应用
试确定如图所示的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一般地 ,一个正n边形有多少条对称轴?
综合应用
如图,从图形Ι 到图形Ⅱ是进行了平移还是轴对称?如果 是轴对称,找出对称轴;如果是平移,是怎样平移?
综合应用
如图,AD是△ABC 的角平分线,DE,DF 分别是△ABD 和△ACD的高 . 求证:AD 垂直平分EF .
综合应用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E,F ,使AD =BE =CF . 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 .

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学生姓名:苏振国指导老师:王向东摘要最短路径问题是研究线状分布的地理事物中最常用的方法。

其中迪克斯查1959年提出的标号法在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交通选址方面。

根据迪克斯查标号法的基本思想及应用现状,本文以其在城市消防站选址问题上的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迪克斯查标号法的应用、原理及其步骤。

展现了最短路径法的突出优点:不仅求出了起点和终点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而且求出了起点到图中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

关键词最短路径步骤原理应用分类1引言在实际中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在交通网中,问A,B两地是否有道路可通?如果有通路且不止一条的话,那么最短的是哪条?所谓最短,可理解为里程数最少,也可理解为旅差费最省,还可理解为道路的建造成本最低等等。

总之,这类问题都可归结为在一个有向图中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详细介绍关于最短路径问题的标号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

下面我将展开论述。

2最短路径的现状分析及其研究发展方向2.1现状分析最短路径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

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经典的图论与不断发展完善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及算法的有效结合使得新的最短路径算法不断涌现。

它们在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易实现性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各具特色。

针对串行计算机的最短路径算法,已经几乎到达理论上的时间复杂度极限。

现在的研究热点,一是针对实际网络特征优化运行结构,在统一时间复杂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二是对网络特征进行限制,如要求网络中的边具有整数权值等,以便采用基数堆等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的运行结构;三是采用有损算法,如限制范围搜索、限定方向搜索及限制几何层次递归搜索;四是采用拓扑层次编码路径视图,对最短路径进行部分实例化编码存储;五是采用并行算法,为并行计算服务。

2.2研究发展方向2.2.1最短路径算法的实时性目前,静态的最短路径算法已经十分完善。

最短路径问题例题与讲解

最短路径问题例题与讲解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下图,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2)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下图,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则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B′C′,证明AC+CB<AC′+C′B.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B和B′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直线l是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C与C′在直线l上,所以BC=B′C,BC′=B′C′.在△AB′C′中,AB′<AC′+B′C′,所以AC+B′C<AC′+B′C′,所以AC+BC<AC′+C′B.【例1】在图中直线l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分析:先确定其中一个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与直线l的交点M即为所求的点.解:如下图:(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2)连接AB′交直线l于点M.(3)则点M即为所求的点.点拨:运用轴对称变换及性质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然后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管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这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警误区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定最短路径选址选址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线段的差最大,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的线段的和最小,都可以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推理说明,通常根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取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来解决.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2】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供水.(1)假设要使厂部到A,B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2)假设要使厂部到A,B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分析:(1)到A,B两点距离相等,可联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又要在河边,所以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EF的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点.(2)要使厂部到A村、B村的距离之和最短,可联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A(或B)点关于EF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B点,与EF的交点即为所求.解:(1)如图1,取线段AB的中点G,过中点G画AB的垂线,交EF于P,则P到A,B的距离相等.也可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12AB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作直线,与EF 的交点P 即为所求.(2)如图2,画出点A 关于河岸EF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EF 于P ,则P 到A ,B 的距离和最短.【例3】 如图,从A 地到B 地经过一条小河(河岸平行),今欲在河上建一座与两岸垂直的桥,应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从A 地到B 地的路程最短?思路导引:从A 到B 要走的路线是A →M →N →B ,如下图,而MN 是定值,于是要使路程最短,只要AM +BN 最短即可.此时两线段应在同一平行方向上,平移MN 到AC ,从C 到B 应是余下的路程,连接BC 的线段即为最短的,此时不难说明点N 即为建桥位置,MN 即为所建的桥.解:(1)如图2,过点A 作AC 垂直于河岸,且使AC 等于河宽.(2)连接BC与河岸的一边交于点N.(3)过点N作河岸的垂线交另一条河岸于点M.则MN为所建的桥的位置.4.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求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就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式,把几条线段的和想方法转化在一条线段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能将两条线段通过类似于镜面反射的方式转化成一条线段,如图,AO+BO=AC的长.所以作已知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例4】(实际应用题)茅坪民族中学八(2)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如图a所示两直排(图中的AO,BO),AO桌面上摆满了橘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橘子再拿糖果,然后到D处座位上,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图a 图b解:如图b.(1)作C点关于OA的对称点C1,作D点关于OB的对称点D1,(2)连接C1D1,分别交OA,OB于P,Q,那么小明沿C→P→Q→D 的路线行走,所走的总路程最短.利用轴对称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几何中的最大值问题的关键.先做出其中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所得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易证明这就是最大值.破疑点解决距离的最值问题的关键运用轴对称变换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决一些距离的最值问题的有效方法.【例5】如下图,A,B两点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找一点C,使点C到点A、B的距离之差最大.分析:此题的突破点是作点A(或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或B′),作直线A′B(AB′)与直线l交于点C,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解决.解:如下图,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A′B的连线交l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理由:在直线l上任找一点C′(异于点C),连接CA,C′A,C′A′,C′B.因为点A,A′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l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则有CA=CA′,所以CA -CB=CA′-CB=A′B.又因为点C′在l上,所以C′A=C′A′.在△A′BC′中,C′A-C′B=C′A′-C′B<A′B,所以C′A′-C′B<CA-CB.点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第32次课----第10章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与拓扑

第32次课----第10章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与拓扑
《C语言与数据结构》
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 第17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拓扑排序 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
第10章 章
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实现
j=0 tag[j]=0 j=j+1
path[j]=i 若 min_dist [j] ≠MAXNUM
流程图
while j<n tag[i]=1 j=0 while j<n
第10章 章
拓朴排序
一个有向图,如果它没有回路,我们可以把它的所有顶点 一个有向图,如果它没有回路,我们可以把它的所有顶点 根据前驱和后继的关系排成一个线性序列,这个过程称为拓 排成一个线性序列 根据前驱和后继的关系排成一个线性序列,这个过程称为拓 朴排序或拓朴分类。 朴排序或拓朴分类。 拓朴排序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如下: 拓朴排序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从有向图中选择一个没有前驱的顶点,并且输出它; )从有向图中选择一个没有前驱的顶点,并且输出它; (2)从图中删除该顶点,并删除从该顶点出发的全部有向 )从图中删除该顶点, 边; (3)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图中不再存在没有前驱的顶点为 )重复上述步骤, 止。 对于有向无环图 拓朴排序后所有点全部输出 否则有向 有向无环图, 所有点全部输出, 对于有向无环图,拓朴排序后所有点全部输出,否则有向 图必然存在回路。 图必然存在回路。
《C语言与数据结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 第17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拓扑排序 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
第10章 章
主要内容
最短路径和最短距离 拓扑排序
《C语言与数据结构》
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 第17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拓扑排序 次课----图的最短路径与最短距离

13.4.最短路径(2)—造桥选址问题电子教案

13.4.最短路径(2)—造桥选址问题电子教案

13.4.最短路径(2)—
造桥选址问题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13.4造桥选址问题
一.学习目标:
1、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学习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三.合作探究:(同学合作,教师引导) 1.温故知新:
前面我们研究过最短路径问题,求最短路径的依据有:
(1) . (2) . 2.探究新知: 问题2 造桥选址问题
如图,A 和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建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思维分析:
1.如右图假定任选位置造桥MN,连接AM 和BN,从A 到B 的路径是AM+MN+BN,那么怎样确定什么情况下最短呢?
2.利用上面的“求最短路径的依据”解决问题:我们遇到了什么障碍呢?
四.感悟与反思:
A ·
· B
A ·
· B。

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造桥选址)

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造桥选址)
平移的方法有四种:三个桥长都平移 到A点处;都平移到B点处;MN、PQ 平移到A点处;PQ、GH平移到B点处
M N P Q
G
H
B
问题解决 A
A1
沿垂直于河岸方向依次把A点平 A 2 移至A1、A2、A3,使AA1 A3 =MN,A1A2 =PQ,A2A3 =GH ; 连接A3B交于B点相邻河岸于H 点,建桥GH; 连接A2G交第二河与G对岸的P 点,建桥PQ; 连接A1P交第一条河与A的对岸 于N点,建桥MN. 此时从A到B点路径最短.
M N
P Q
G H
B
问题解决
沿垂直于河岸方向依次把A点平 移至A1、A2、A3,使AA1 =MN,A1A2 =PQ,A2A3 =GH ; 连接A3B交于B点相邻河岸于H 点,建桥GH; 连接A2G交第二河与G对岸的P 点,建桥PQ; 连接A1P交第一条河与A的对岸 于N点,建桥MN. 此时从A到B点路径最短.
B
Q+QB.
思维方法二
沿垂直于第一条河岸方
A
向平移A点至A1 点,沿 A1
垂直于第二条河岸方向平移
B点至B1点,连接A1B1
M
分别交A、B的对岸于N、P 两点,建桥MN和PQ.
N P
最短路径 AM+MN+NP+PQ+QB转化为
AA1+A1B1+BB1.
Q B
思维方法三
沿垂直于河岸方向依次把 B点平移至B1、B2,使 BB1=PQ,B1B2 =MN ; 连接B2A交于A点相邻河 岸于M点,建桥MN; 连接B1N交B1的对岸于 P点,建桥PQ; 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径 为AM+MN+NP+MN +NP+PQ+QB转化 为AB2+B2B1+B1B.

最短路径问题课件ppt

最短路径问题课件ppt
将A,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 抽象为一条直 线.
·B A·
l
探索新知
追问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个问题的意思, 并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1)从A 地出发,到河边l 饮马,然后到B 地; (2)在河边饮马的地点有无穷多处,把这些地点与A,
B 连接起来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从A 地 到饮马地点,再回到B 地的路程之和;
若直线l 上任意一点(与点 C 不重合)与A,B 两点的距离 和都大于AC +BC,就说明AC + BC 最小.
A
·
C′ C
B
·
l
B′
探索新知
追问2 回顾前面的探究过程,我们是通过怎样的 过程、借助什么解决问题的?
A
·
C′ C
B
·
l
B′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Ⅰ)两点在一条直线异侧
已知:如图,A,B在直线L的两侧, 在L上求一点P,使得PA+PB最小。
连接AB,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P ,就是所求。
P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思考???
为什么这样做就能得到最短距 离呢?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入新知
引言: 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 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 中,垂线段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 题.现实生活中经常涉及到选择最短路径的问题,本节 将利用数学知识探究数学史中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共36页PPT

《最短路径问题》共36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最短路径问题》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Thank you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最短路径问题中,关键在于,我们善于作定点关于动点所在直线的对称点,或利用平移和展开图来处理。

这对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立体图形展开图”。

教材中的例题“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立体展开图”。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出题背景变式有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一、两点在一条直线异侧例:已知:如图,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P,使得PA+PB最小。

解:连接AB,线段AB及直线L的交点P ,就是所求。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两点在一条直线同侧例: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解:只有A、C、B在一直线上时,才能使AC+BC最小.作点A关于直线“街道”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B,交“街道”于点C,则点C就是所求的点.三、一点在两相交直线内部例:已知:如图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解:分别作点A关于OM,ON的对称点A′,A″;连接A′,A″,分别交OM,ON于点B、点C,则点B、点C即为所求分析:当AB 、BC 和AC 三条边的长度恰好能够体现在一条直线上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小例:如图,A.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MN ,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及河垂直)解:1.将点B 沿垂直及河岸的方向平移一个河宽到E ,2.连接AE 交河对岸及点M,则点M 为建桥的位置,MN 为所建的桥。

10.2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

10.2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
§10.2 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
对于许多地理问题,当它们被抽象为图论意义下的网络 图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网络图上的优化计算问题。其中,
最为常见的是关于路径和顶点的优选计算问题。
在路径的优选计算问题中,最常见的是最短路径问题; 而在顶点的优选计算问题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心点和中位点 选址问题。
一、最短路径问题
(一)最短路径的含义 (1)“纯距离”意义上的最短路径。 例如,需要运送一批物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选 择什么样的运输路线距离最短? (2)“经济距离”意义上的最短路径。 例如,某公司在10大港口C1,C2,…,C10设有货栈, 从Ci到Cj之间的直接航运价格,是由市场动态决定的。
如果两个港口之间无直接通航路线,则通过第三个港口
T(v7)=min[T(v7),P(v6)+w67]=min[14,8+5]=13
② 目前只有v7是T标号,故令:P(v7)=13。
从城镇v1到v7之间的最短路径为(v1,v2,v3,v5,v6,v7),
最短路径长度为13。
二、选址问题
选址问题,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区位论 研究的
主要方向之一。选址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文化、 娱乐等各个方面。
3 0 3 4 5 7
6 3 0 3 2 4
3 4 3 0 5 7
6 5 2 5 0 2
4 7 4 7 2 0
第二步:求每一个顶点的最大服务距离。显然,它们分别
是矩阵D中各行的最大值,即: e(v1)=6,e(v2)=7,e(v3)=6, e(v4)=7,e(v5)=6,e(v6)=7。
第一步:
① v1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1,v2),(v1,v3),(v1,v4)∈E, 而且v2,v3,v4是T标号,所以修改这三个点的T标号为: T(v2)=min[T(v2),P(v1)+w12]=min[ +∞,0+2]=2 T(v3)=min[T(v3),P(v1)+w13 ]= min[ +∞,0+5]=5 T(v4)=min[T(v4),P(v1)+w14 ]= min[ +∞,0+3]=3 ② 在所有T标号中,T(V2)=2最小,于是令P(V2)=2。

数学九年级最短路径知识点

数学九年级最短路径知识点

数学九年级最短路径知识点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凸显。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还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定理。

其中,最短路径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学九年级最短路径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是指在图中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路径中,路径上各边的权值和最小的那条路径。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图论来研究最短路径问题。

图论是一门研究图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问题的学科,它被视为离散数学的一个分支。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最短路径问题的两个经典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

迪杰斯特拉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带权有向图上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

该算法以一个源点为起点,逐步确定到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更新源点到各点的距离,从而找到最短路径。

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化:将源点到各点的距离初始化为无穷大,将源点到自身的距离初始化为0;2. 选择当前距离最短的顶点,标记为已访问;3. 更新距离:根据当前选中的顶点,更新源点到其他未访问顶点的距离;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所有顶点都已访问。

弗洛伊德算法也是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经典算法。

与迪杰斯特拉算法不同的是,弗洛伊德算法解决的是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而不仅仅是从一个源点到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更新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从而找到整个图中各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化:将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初始化为无穷大,将每个顶点到自身的距离初始化为0;2. 对于每一对顶点i和j,如果存在一条路径从i到j的距离小于当前的最短距离,就更新最短距离;3. 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都得到确定。

了解了这两种算法,我们就可以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经常出现在交通规划、电力传输以及信息网络等领域。

最短路径课件

最短路径课件
供应链管理
通过优化物流路径,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Dijkstra算法
Bellman-Ford算法
Floyd-Warshall算法
SPFA算法
详细介绍了Dijkstra算法的原 理、实现过程及应用场景。
分析了Bellman-Ford算法的 原理、实现步骤及解决负权边 问题的优势。
动态网络最短路径
研究动态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适应网络拓扑结构和权重变化。
近似算法与启发式搜索
研究最短路径问题的近似算法和启发式搜索 方法,解决复杂网络中的计算难题。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分析学生对最短路径算法原理、实现 及应用场景的掌握程度。
编程实践能力
评价学生在实现最短路径算法过程中 的编程实践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Floyd-Warshall算法实现步骤
初始化距离矩阵
根据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初始化节点间的距离矩阵,对于无权图,相邻节点间距离为1 ,不相邻节点间距离为无穷大;对于带权图,相邻节点间距离为对应边的权重,不相邻节 点间距离为无穷大。
迭代更新距离矩阵
通过三重循环遍历所有节点组合(i,j,k),比较节点i到j的路径与节点i到k再到j的路径长度, 若后者更短,则更新节点i到j的最短路径估计值。
离值不再更新。
检测负环
在迭代计算过程中,若某个节点 被更新次数超过节点数,则存在 负环,算法结束并返回错误信息

Bellman-Ford算法优缺点分析
优点
Bellman-Ford算法可以处理带有负权重的图,且能检测到负环的存在。算法实 现简单,易于理解。

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需要常常往返A地区和B地区之间,我们最希望知道的可能是从A地区到B地区间的众多路径中,那一条路径的路途最短。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1)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2)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在无向图中该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完全等同,在有向图中该问题等同于把所有路径方向反转的确定起点的问题。

(3)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4)全局最短路径问题: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被称做“最短路径算法”,有时被简称作“路径算法”。

最常用的路径算法有:Dijkstra算法、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Johnson算法。

(1)使用优先队列的Dijkstra算法(重点)Dijkstra算法可用于计算正权图上的单源最短路径,即从单源点出发,到所有结点的最短路,该算法同时适用于有向图和无向图。

Dijkstra算法是典型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

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算法,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作为基本内容有详细的介绍,如数据结构,图论,运筹学等等。

Dijkstra算法思想Dijkstra算法思想为:设G=(V,E)是一个带权有向图,把图中顶点集合V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S表示,初始时S中只有一个源点,以后每求得一条最短路径,就将加入到集合S中,直到全部顶点都加入到S中,算法就结束了),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U表示),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次序依次把第二组的顶点加入S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城镇v1到v7之间的最短路径为(v1,v2,v3,v5,v6,v7), 最短路径长度为13。
二、选址问题
选址问题,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区位论 研究的 主要方向之一。选址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文化、 娱乐等各个方面。 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可供选 址的范围、条件;②怎样判定选址的质量。 址的范围、 本节的讨论仅限于选址的范围 是一个地理网络,而且选 址位置 位于网络图的某一个或几个顶点上。 对这样的选址问题,根据其选址的质量判据,可以将其 归纳为求网络图的中心点与中位点 两类问题。
S (vi 0 ) = min S (vi ) = min ∑ a (v j )d ij
i i j =1
n
例 3:某县下属七个乡镇,各乡镇所拥有的人口数a(vi)(i=1,2, …,7),以及各乡镇之间的距离wij(i,j=1,2,…,7)如图所 示。现在需要设立一个中心邮局,为全县所辖的七个乡镇共同服 务。问该中心邮局应该设在哪一个乡镇(顶点)?
▇ 标号法具体计算步骤 开始,先给v1标上P标号P(v1)= 0,其余各点标上T标号 T(vj)=+∞(j≠1)。 ① 如果刚刚得到P标号的点是vi,那么,对于所有这样的点
{v (v , v )∈ E, 而且v 的标号是T标号}
j i j j
将其T标号修改为:min[T(vj),P(vi)+wij]。 ② 若G中没有T标号,则停止。否则,把点 v j 的T标号修改为 P标号,然后再转入①。 v 其中, j 满足:
§10.2 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
对于许多地理问题,当它们被抽象为图论意义下的网络 图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网络图上的优化计算问题。其中, 最为常见的是关于路径和顶点的优选计算问题。 在路径的优选计算问题中,最常见的是最短路径问题; 而在顶点的优选计算问题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心点和中位点 选址问题。
一、最短路径问题
(二)最短路径的算法 最短路径问题最好的求解方法: 1959年,E.W.Dijkstar 提出的标号法。 标号法优点 不仅可以求出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而且 可以求出起点到其它任何一个顶点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 同时适用于求解有向图或无向图上的最短路径问题。 标号法的基本思想 设是一个赋权有向图,即对于图中的每一条边,都赋 予了一个权值。在图G中指定两个顶点,确定为起点和终 点,不妨设为起点,为终点。
0 0
T (v j0 ) = min T (v j )
例1:在图10.2.1所示的赋权有向图中,每一个顶点vi(i=1,2,…,n) 代表一个城镇;每一条边代表相应两个城镇之间的交通线,其长度用 边旁的数字表示。试求城镇v1到v7之间的最短路径。 图10.2.1 赋权有向交通网络图
解: 首先给v1标上P标号P(v1)=0,表示从v1到v1的最短路径为零。 其它点(v2,v3,…,v7)标上T标号T(vj)=+∞(j=2,3,…,7)。 第一步: 第一步 ① v1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1,v2),(v1,v3),(v1,v4)∈E, 而且v2,v3,v4是T标号,所以修改这三个点的T标号为: T(v2)=min[T(v2),P(v1)+w12]=min[ +∞,0+2]=2 T(v3)=min[T(v3),P(v1)+w13 ]= min[ +∞,0+5]=5 T(v4)=min[T(v4),P(v1)+w14 ]= min[ +∞,0+3]=3 ② 在所有T标号中,T(V2)=2最小,于是令P(V2)=2。
(3)“时间”意义上的最短路径。 例如,某家经营公司有一批货物急需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 个城市,那么,在由公路、铁路、河流航运、航空运输等 四种运输方式和各个运输线路所构成的交通网络中,究竟 选择怎样的运输路线最节省时间? ◣以上三类问题,都可以抽象为同一类问题,即赋权图上 的最短路径问题。 ◣不同意义下的距离都可以被抽象为网络图中边的权值。 ◣权——这种权值既可以代表“纯距离 ”,又可以代表 “经济距离 ”,也可以代表“时间距离 ”。
第二步:求每一个顶点的最大服务距离。显然,它们分别 第二步:
是矩阵D中各行的最大值,即: e(v1)=6,e(v2)=7,e(v3)=6, e(v4)=7,e(v5)=6,e(v6)=7。
第三步: 判定。因为e(v1)=e(v3)=e(v5)=min{e(vi)}=6, 第三步 :
所以v1,v3,v5都是中心点。也就是说,消防站设在v1,v3,v5 中任何一个顶点上都是可行的。
6 v3 a(v3)=7 图10.2.3 2 a(v1)=3 v1 3 v2 a(v2)=2 1.5 v6 1.8 a(v6)=1 1.5 3 2 v4 a(v4)=1
v5 a(v5)=5
a(v7)=4 v7
解:
第一步:用标号法求出每一个顶点vi 至其它各个顶点vj的 第一步 :
最短路径长度dij(i,j = 1,2,…,7),并将其写成如 下距离矩阵:
1.8 4.8
3.3 6.3 1.5
第二步:以各顶点的载荷(人口数)加权,求每一个顶 第二步 :
点至其它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的加权和:
S (v1 ) = ∑ a (v j )d1 j = 122.3
j =1
7
S (v 2 ) = ∑ a (v j )d 2 j = 71.3
j =1
中心点选址问题的数学描述 设G=(V,E)是一个无向简单连通赋权图,连结两个 顶点的边的权值代表它们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一个顶点vi, 它与各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为di1,di2,…,din。这些 距离中的最大数称为顶点vi的最大服务距离,记为e(vi)。 那么,中心点选址问题,就是求网络图G的中心点 使得
vi 0 ,
e(vi0 ) = min e(vi )
i
例2:假设某县下属的六个乡镇及其之间公路联系如图所示。每一顶 点代表一个乡镇;每一条边代表连接两个各乡镇之间的公路,每一 条边旁的数字代表该条公路的长度。现在要设立一个消防站,为全 县的六个乡镇服务。试问该消防站应该设在哪一个乡镇(顶点)?
图10.2.2
第四步: 第四步: ① v3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3,v5),(v3,v6)∈E, 而且v5和v6为T标号,故修改v5和v6的T标号为:
T(v5)=min[T(v5),P(v3)+w35]=min[8,4+3]=7 T(v6)=min[T(v6),P(v3)+w36]=min[9,4+5]=9
(一)中心点选址问题 中心点选址问题的质量判据: 使最佳选址位置所在的顶点的最大服务距离为最小。 使最佳选址位置所在的顶点的最大服务距离为最小。 中心点选址问题适宜于医院、消防站点等一类服务设施的布 局问题。
例:某县要在其所辖的六个乡镇之一修建一个消防站,为六 个乡镇服务,要求消防站至最远乡镇的距离达到最小。
第二步: 第二步 ① v2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2,v3),(v2,v6)∈E,而且 v3, v6是T标号,故修改v3和v6的T标号为:
T(v3)=min[T(v3),P(v2)+w23]=min[5,2+2]=4 T(v6)=min[T(v6),P(v2)+w26]=min[+∞,2+7]=9
d11 d21 d 31 D = d41 d 51 d61 d71
3 5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0 0 2 d 22 d23 d 24 d25 d 26 d 27 3 2 0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5 = d 42 d43 d 44 d45 d 46 d 47 6.3 3.3 2 9.3 6.3 5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4.5 1.5 3.5 d62 d63 d64 d65 d66 d67 6 3 5 d72 d73 d74 d75 d76 d77 6.3 9.3 4.5 3.3 6.3 1.5 2 0 3 5 3 0 3.5 1.8 4.8 0 6 3 5 3.3 6.3 1.5 0
解:
第一步:用标号法求出每一个顶点vi至其它各个顶
点vj的最短路径长 d11 d12 d 21 d 22 d d 32 31 D= d 41 d 42 d 51 d 52 d 61 d 62
d13 d 23 d 33 d 43 d 53 d 63
(二)中位点选址问题 中位点选址问题的质量判据: 使最佳选址位置所在的顶点到网络图中其它各个顶 点的最短路径距离的总和( 点的最短路径距离的总和(或者以各个顶点的载荷加权 求和)达到最小。 求和)达到最小。
中位点选址问题的数学描述: 设G=(V,E)是一个简单连通赋权无向图,连接两 个顶点的边的权值为该两顶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一个顶 点vi(i=1,2,…,n),有一个正的负荷a(vi),而且它与 其它各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为di1,di2,…,din。那么, 中位点选址问题,就是求图G的中位点 vi 0 ,使得:
(一)最短路径的含义 (1)“纯距离”意义上的最短路径。 例如,需要运送一批物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选 择什么样的运输路线距离最短? (2)“经济距离”意义上的最短路径。 例如,某公司在10大港口C1,C2,…,C10设有货栈, 从Ci到Cj之间的直接航运价格,是由市场动态决定的。 如果两个港口之间无直接通航路线,则通过第三个港口 转运。那么,各个港口之间最廉价的货运线路是什么?
② 在所有的T标号中,T(v4)=3最小,于是令P(v4)=3。
第三步: 第三步: ① v4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4,v5)∈E,而且v5是T标号, 故修改v5的T标号为: T(v5)=min[T(v5),P(v4)+w45]=min[+∞,3+5]=8 ② 在所有的T标号中,T(v3)=4最小,故令P(v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