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完整版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084a6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8.png)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并取得成功,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和费用控制。
成本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高、效益低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成本。
费用控制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项费用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绩效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供参考。
1.制定成本预算:企业在制定年度预算时,需要对各项成本进行预测和安排,根据业务规模和成本结构合理划分成本预算,以便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做好控制。
2.进行成本分析: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环节的成本构成,找到成本高、效益低的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谈判价格和交期,以获得更好的采购条件和成本控制。
5.管理库存成本: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或断货,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优化仓库布局,减少仓储费用和损耗。
6.精简人力成本:通过岗位重组、流程优化等手段,降低人工成本。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绩效,降低员工流动性。
7.微创节约成本: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积极推行节约用水、用电、用能、用地等节能减排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相应成本。
8.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来抵消成本增加。
9.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预算编制、资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财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0.进行定期费用分析:对各项费用进行定期分析,找出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11.制定费用控制标准和考核制度:通过明确费用控制的标准和考核制度,激励员工增强费用意识,形成费用节约的习惯。
12.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引入ERP系统、管理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精编版】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00f6883b3567ec112d8a1b.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经营成本核算严格执行:当用则用,当省则省。
该省的钱,一毛不拔;该用的钱,毫不吝惜。
每个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控制办法。
K公司一家传统制造、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的港资公司,此前节省成本只是停留在:无票采购、扣减人工等观念。
对于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天,K老板找到小郑说,我们公司的经营成本怎么就这么高,怎么进行控制呢?难道不就是简单的不开支吗?对于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经营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也就是财务常说的料工费)。
这三个核算项目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一个产品必定由该三要素组成,缺一不可。
明确了三要素后,我们就知道对成本的分析应该从三要素出发,而怎么就有差异呢?那就是必定有预算或者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施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了。
财务管理中,差异化分析法就有五种: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盈亏平衡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5、单项差异分析: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我们做成本差异化分析的时候前期条件包括什么呢?1)合理目标的设定:我们现在每个月都很辛苦地做差异分析,然而却徒劳无功(这里好像口不择言了)。
其实就是我们的全面预算做得不好的原因。
一些目标,在管理会计上说,基本上是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同事就不去努力了。
我们全面预算的实施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编制的,而不是为了自我陶醉(又口不择言了)。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180412ba300a6c30d229f1a.png)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746d463dd88d0d232d46aa0.png)
第一讲成本剖析与花费控制的意义好多公司都特别重视开源,但是关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花费剖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许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剖析和控制。
关于一个公司而言,做好成本剖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疗。
经过分析与控制,能够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防患未然,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路滔滔而来。
成本剖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花费。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加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一定投入这三个生产因素,缺一不行。
2.成本差异剖析在生产产品从前,第一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估量或标准,以便在实行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剖析。
这类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论所编制的估量合不合理,实质的花销数字与预先所编制的估量或标准之间必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目和收入剖析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质的花销与编制的估量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需跟着生产或销售数目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类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剖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剖析或保本数目剖析。
此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估量,也就是说编制好的估量,即成本和花费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假如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改动的成本和花费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剖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剖析整体差异化剖析方法能够经过损益表、财产欠债表、损益两平点剖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剖析个别成本差异剖析包含职能的成本和花费的剖析和控制,包含制造成本、销售花费、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估量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剖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整体上剖析,从整体差异剖析里找到原由。
能够从部门下手找原由,比如为何公司的利润比从前少,究竟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败,仍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升,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花费增添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剖析时,主要剖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目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钱上的差异。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d2748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7.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动规律,从而找出费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成本分析的方法、费用控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从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
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成本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详细了解,可以帮助企业定价和制定营销策略,从而提高盈利能力;2.通过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3.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分析主要有几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差异分析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差异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成本比较明确的生产环节。
2.成本构成分析法:通过详细分析各项费用的组成部分,了解各项费用的变动情况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成本构成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成本构成复杂、变动较大的情况。
3.贡献边际分析法:通过比较每个产品或服务的贡献边际,找出盈亏平衡点,从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控制策略。
贡献边际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多个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三、费用控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费用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费用控制技巧和注意事项:1.制定预算: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定期进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DOC 37页)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DOC 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1605efaeaad1f346933fc3.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602962ecfc789eb172dc803.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b9b6275a417866fb84a8eb3.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完整版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4438b5f78a6529657d5378.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74c3039580216fc700afdd4.png)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E10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E10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0a49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9.png)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E10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做好成本管理,才能确保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分析和费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E10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并详细阐述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差异分析法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其中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比例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判断哪些成本项目占比较大,从而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趋势分析法则是根据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成本的变化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成本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对成本进行分类和划分,确保每项成本都能够进行细致的分析。
其次,要对成本项目进行合理的核算和计量,以避免出现漏算或重算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成本分析的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指标,以确保成本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与成本分析相对应的就是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便降低企业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费用控制的目标是适应市场需求,确保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费用控制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如节约用材、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流程、控制人力成本等。
在实施费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成本分析确定具体的费用控制目标,明确要控制的费用项目和限额。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控制措施和实施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费用超支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全员参与费用控制,加强员工的费用意识,提高成本意识。
最后,要定期进行费用控制的评估和反馈,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优化费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d35d58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1.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成本分析和费用控制技巧-39页精选文档
![成本分析和费用控制技巧-39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0f6decca0116c175f0e4868.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整理)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整理)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420e5b28762caaedd33d4d8.png)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592327d0975f46527d3e19c.png)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90af27fad6195f312ba6a7.png)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ee75fe9524de518964b7d4d.png)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9798202a6c30c2259019e62.png)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例如销货收入或叫营业收入,为什么比以前少,是因为销售量比以前少,还是因为薄利多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但是整体的收入都在减少。
所以要从整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到底是量差还是价差。
5.单项差异分析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案例】某一家企业年初的总预算是2000万,其中消费性的支出是500万,生产性的支出是1500万。
到年底时正好花了2000万,这说明它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但实际上,如果做比较细目的分析和探讨,会发现消费性的支出对公司带来的贡献非常有限,本来预算是500万,结果消费性的支出方面达1500万。
相反,生产性的支出只花了500万,而预算是1500万,虽然成本总额都是2000万,可是整个支出的内容却本末倒置。
点评:所以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必须一项一项地分析。
差异化分析的先决条件1.合理目标的设定很多企业每个月都很辛苦地做差异分析,然而却徒劳无功,主要原因可能是很多老板在设定新年度的目标时,以为目标越高越好,例如他只能做1000万,却定了3000万的目标,以为这样可以驱策员工拼命干活,可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差异分析差距太大了,目标根本无法完成。
成本和费用预算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编制的,假设目标设定不合理,业绩的差异分析及成本费用的差异分析就会与事实差距太大。
所以,设定目标时,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2.成本设定的假设成本设定的假设包含适当的资源需求及作业条件。
例如生产一个产品,需要投入直接人工。
假设设定的标准人工、工时或工资率不合理,工资偏高或工时太少,就会做无谓的分析。
此外,一些费用的基准,如单价、费率,不管是出差的费用或是一般的交通费用,其设定也要非常贴切,例如销售部门,如果把价格定得很高,那么每个月做业绩差异分析时,是比较不利的,将来也会做很多没有意义的分析。
3.差异责任的归属差异责任的归属一定要明确,也就是最后由谁来承担落差的责任。
如果分析了半天,只是一堆文件摆在那里,仅供参考,那这个差异分析也就没有实际的效果。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成本超支,以后怎样加强控制,如何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一定要落实最后负责的单位,否则浪费人力、物力。
差异化分析步骤1.提供差异分析的表格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必须做差异分析表。
目前,许多的企业都有差异分析表,对每个月/年的实际支出与年初编定的预算做比较,以便作为控制的依据。
2.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在进行差异分析时,需要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
如果差异的金额非常有限,需不需要做差异分析呢?例如一个人每个月只花500元人民币,假设差异是10%,即50元。
这时如果投入差异分析的成本,比节省50元钱还要多,那就没有必要做差异分析。
所以有时某些企业会设定差异分析的门槛,也就是单项的成本或费用。
差异的数字一定要超过多少钱以上或是百分比多少以上,才值得去做差异分析,否则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超过要控制的成本和费用,那差异分析就失去实用性。
3.定期报表或汇报差异分析报表必须定期填报,另外,除了填表,每个月都应针对成本或费用的差异分析进行汇报,明确由谁来负责,提出加以改善的措施等,这样才能够发挥管理的实际功能和作用。
费用控制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即事先建立各项支出的合理标准,预防成本超支。
例如开发一个新产品,应该投入多少,研究发展的费用是多少,需要事先设定一个标准。
很多企业总是事后控制,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在控制上最好能够做好事前的控制,未雨绸缪。
2.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差异采取修正的行为,调整或修正未来的成本支出。
当实际的支出超过原来所编的预算或标准时,不管是量差还是价差,都应该了解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
3.控制原则在进行费用控制时,应采取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往往矫枉过正,采取过度的控制,把钱管得太死。
【案例1】开发一个新产品,理当投入500万人民币,而老板只投入200万,这就是过度控制。
最后也许产品勉强开发出来了,可是上市以后却无人问津,因为200万的预算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功能不足,性能度不够,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点评:所以在成本方面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可以省的钱,一毛不拔,应该用的钱,毫不吝惜。
【案例2】有三家着名企业,一个是日本A企业,一个是美国B企业,另外一个是欧洲C企业。
它们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有不同的对策。
A企业有一套专门的控制机制,如果超过预算,电脑会自动删减。
如前一个月的费用超过预算10%,那么下个月的费用预算就自动删减10%。
B企业如果前一个月的收入实际低于预算,或费用实际超过预算,则冻结未来月份的支出预算,一直到找到原因及有了解决的方法为止。
C企业是根据前一季实际营业收入的目标达成率(低于100%)或是以后一季,修正后的营业目标达成率(低于100%),修正后一季变动费用。
点评:上述案例的三家企业分别代表企业成本与费用控制的三种不同的典型做法。
这三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所以采用不同的办法:A企业因为公司状况不是太好,将来的业绩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善,所以一旦超支就要立即裁减;而B企业可能很善于查找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C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所以,每个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控制办法。
第二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代表一个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这个特定的日期通常不是月底,就是年底那一天,例如3月份的资产负债表截止日是3月31日,而会计年度通常指公历的1月1号至12月31号。
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出在那个特定的日期里,企业有多少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有多少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有多少资本,有多少盈余等,直接反映公司的整个财务状况。
【案例】表1?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资产方)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制表人:表2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权益方)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制表人:(一)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
它是指一年内,可以随时变成现金的资产。
当然,有些企业可能营业周期更长一些,但一般是以一年为标准。
流动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存货等。
1.呆账从海尔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到,应收账里还有一个坏账准备。
在营业中,企业有时会有吃倒账的风险,货物卖出去了,但是钱却收不回来,变成一种呆账。
呆账也是费用,表面上,资产负债表中,收支好像没有直接关联,可是最后会体现在损益表中。
一个企业,呆账应该提百分之多少?税法规定,呆账没有发生,可以提1%。
有些企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自己一般的平均呆账比例是多少,如5%,这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做好呆账准备,以便将来能有所缓冲。
2.存货任何商品生产出来,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卖出去,但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会有一定的产品积压,即存货。
会计中有一个计价的方法,叫做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例如进了一件商品100元钱,可是放了几个月以后,它的价格跌到60元,产生40元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存货跌价损失。
甚至有时候存货的品质不好,放了几年都无人问津,商品最后的实际价值为0,特别在IT的产业中这种特性更明显。
这种损失是非常大的,这些不良资产,最后也会转化为费用,出现在损益表中。
3.长期股权投资有些企业因为收入状况良好,所以进行转投资,以获取股利,但是投资以后,发现被投资的公司亏损累累,这时企业的投资就变成投资损失,表现在损益表中,就变成了营业外损益。
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例如,2000年12月31号,海尔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多亿,到2001年,是亿,增长得非常快,所以在将来的损益表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的股利,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亏很多。
(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也会和损益表密切相关。
在固定资产中,经常被提到累计折旧,指企业的有形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的账面值慢慢减低。
折旧分为平均折旧和加速折旧。
1.平均折旧即年年折旧金额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不管实际的使用状况如何,每年折旧金额都是固定的。
2.加速折旧即前面折得少,后面折得多或前面折得多,后面折得少。
有一些企业,因为亏损得太厉害,就会要求延长折旧年限,让每一年摊的折旧减少,表面上是赚钱的,实际上并没有赚钱。
当然,作为固定资产,土地是不用提折旧的。
因为土地没有终止的使用年限,所以不用提折旧。
总之,折旧费用也会表现在损益表中,资产负债表中这些重要的会计科目,最后都会影响整个收入支出的数字。
(三)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正好相反,是指一年内,必须用现金去清偿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