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儿童观与教育
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doc
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科学的儿童观就是人们对儿童的正确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在学前教育中转化为幼儿教师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颁布的《童年宪章》中指出:“所有的儿重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快乐和健康的童年;所有的儿童需要在家庭里成长,在那里有特别亲密的成人,让他们体验爱和关怀;所有的儿童有权在安全并有激励性的环境里游玩、成长和学习,不受伤害和烦恼;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别人宽容、谅解的态度……”教师只有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尊严,维护儿童的地位和权利,才能让儿童感到他们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儿童期具有独特的价值儿童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的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它奠定了人后期发展的基础。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指出:“在儿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身心的纯洁和道德的纯粹,看到了他们特有的生命特质:纯洁、乐观、富有生命力、拥有未来。
”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因此,教育应成就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并以此为基础,成就他们一个幸福而美好的人生。
3、儿童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个体,他和其他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提出,这些智能在相当程度上彼此独立存在的,这种独立性,意味着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某一种智能,却不一定有着同样程度的其他智能。
意大利的马拉古奇在他的诗歌《其实有一百》中指出:“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
一百个世界,去发明。
科学的儿童观ppt课件
展望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发展趋势
多元化教育模式
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教育模 式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学 、情境式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特点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 习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他们 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竞争力。
儿童是学习主体: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提供适 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儿童是需要特殊保护的人: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教育,预防和纠正不良影响。
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从以成人为中心到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
历史上,儿童观经历了从将儿童看作成人的附属品或工具,到认识到儿童具有独 立人格和权利的演变过程。
发展个性
根据每个儿童的特长和兴 趣,因材施教,发挥他们 的优势,培养个性化的人 才。
全面教育
注重儿童的德、智、体、 美等多方面的发展,培养 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 面发展。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身体健康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 生关系,培养儿童积极向 上、乐观开朗的个性,提 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 注重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 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家校合作和社会参与
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注重家校合作和社 会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儿 童的发展,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科学儿 童观的教育实践和发展。
简述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简述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观念建立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注重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的简要建议:
1. 尊重和关爱
家长和老师要以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要以偏见或偏执的态度对待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 正面引导
在孩子的行为和言语中,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给予正面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
们勇敢、坚强、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知识教育
教育要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
要向孩
子传授科学知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
4. 健康生活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引导
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5. 社交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因此,家长和教育
工作者要注重孩子的社交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我们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
的人生态度,为他们健康成长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
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教育观: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三、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四、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五、(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1、基础性:基本素质(人之为人的素质底线)2、发展性:原有基础上发展3、自主性:主体性(三个“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4、全体性:全民族、全体适龄儿童(教育公平)5、全面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6、未来性:面向未来(前瞻性)六、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①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②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③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教育;④审美素质教育。
科学儿童观与教育
(三)现代儿童观
儿童是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
儿童是人。
儿童具有人的尊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 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儿童出生时其生命就受 到法律的保护,并不为成人或家庭私有,更不能被其随意 处置。儿童具有其父母或其他养护人照料的权利。儿童与 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 自由的权利。每个儿童具有满足发展的权利,都享有受教 育的权利,且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 的发展, 而且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和幸福。 儿童有权拥有欢 乐自由的童年。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 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儿童的这些权益都 要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和尊重。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
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谓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 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 合性的发展。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 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艾伦凯
儿童权利保障
• 195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 •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 • 汉姆伯格提出《公约》的基本原则:①儿童优先考虑; ②尊重儿童人格;③尊重儿童意见;④一视同仁。 •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生存、保 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提出“一切为了孩子”。
中国儿童权利保障
• • • • • • 1990年,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991年,签署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文件。 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2年,《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7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 见》。
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014)-----(2015)学年度第( 1 )学期教案授课教师胡胜霞科目名称幼儿心理学授课题目(章节)八授课时间12.22-24 课时 1 授课班级13幼师3、4、5、6班课程类型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教材、课外阅读资料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学知识对树立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作用能力目标学会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教材分析重点如何正确看待儿童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提问导入:请个别学生回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思考并回答讲授新课一、幼儿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发展的完整性。
2.发展的连续性。
3.发展的阶段性。
4.发展的规律性。
5.发展的社会性。
6.发展的活动性。
7.发展的个别性。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讲授新课(二)幼儿心理的学科也在不断发展1.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水平受科学研究方法水平的制约。
3.人类的知识,总是处于不断重新组织的过程中。
二、早期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一)正确看待早期教育的发展效应1.佛洛依德关于早期经验对人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埃里克森关于人的生命周期的划分3.巴尔特斯的终身发展观(二)早期教育要允许多元发展1.每个儿童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中,他们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特定文化的影响2.十分关注个体差异(三)早期教育要坚持先进文化思想的指导1.中国传统文化幼灿烂的历史和宝贵的精华,尤其是“六经”,是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根源。
2.单纯的诱导儿童过度运用机械识记、死记硬背也是错误的。
三、小结学生自读课本,了解相关理论观点教案检查记载情况记载及教研组长意见教研组长签字。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以下是科学的儿童教育观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1 独立意识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毕竟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孩子将来更加优秀,独立是生存的一种技能。
2 选择能力人的一生必须要做很多的选择,具备果断的选择能力,才干够帮助孩子成人之后,在大事情面前的果断态度。
3 礼貌待人关于孩子来说,他们从小就应该知道礼貌待人的道理,千万不要让孩子任性地与别人相处,这样性格的形成会让孩子长大之后被人群孤立,做一个礼貌的人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4 金钱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必须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能够让孩子任意花费,对金钱过于崇拜,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怎样科学教育儿童1 从小就要教育引导孩子尊敬父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学习的社会关系,形成的模式将决定孩子与其他人交往的态度和方式,所以引导孩子尊敬父母将使孩子受用终身;2 当孩子第一次顶撞父母时,要及时引导,不能纵容,更不能当作儿戏,否则以后和孩子发生冲突,就很难取胜,让孩子养成无礼的习气,埋下隐患;3 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不要妥协,更不能用食品或玩具去哄孩子,不然会滋长孩子的坏习气,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4 当孩子真正碰到困难或受到很快委屈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态度,去体会他的疑惑或烦恼,共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科学教育儿童的方法1 教会孩子各项技能,比如怎么用〔电脑〕,怎么用手机,怎样驾驶等等,这些都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
2 教会孩子科学知识,比如人的身体结构、太阳系的运行模式、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历史等等。
让孩子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是科学教育中主要内容。
3 教会孩子用科学的逻辑思索,学会用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猜测世界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是科学教育的目的。
4 教会孩子用科学的方式生活,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平衡,与世界和谐相处。
科学教育儿童使其健康成长1 不要吓唬孩子:不要常常吓孩子,有可能吓坏孩子,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比如说孩子要不怎么样,妈妈就不回这个家了等类似的话。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家庭,幼儿园的情况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家庭,幼儿园的情况
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有自己的天性和个性的,而家庭与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尊重、信任和安全。
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规律的生活方式和有序的家庭管理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质。
在幼儿园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为其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照顾,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应该创造积极、开放、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游戏和学习中得到愉悦、满足和成长。
同时,幼儿园也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需求,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总体来说,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孩子是有独特的个性和需求的,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让其得到全面、有趣、有意义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观与儿童教育
儿童有自身 的价值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
•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
16C一位名为克里,索托姆的神父认为最好的教 师会对自己说:“问题不在于我自己理解了,而是 怎样才能适应儿童的能力。拉着孩子的手走路,就 要放慢到孩子走路的速度;在教学中,必须像保姆 用小匙喂孩子吃饭一样,要慢慢的甚至一点一点地 传授知识。如果对孩子来个倾盆大雨,一次喂一大 堆东西,那就白白费力,而且阻碍其理解。
(五)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 指导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 能使你对他的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卢梭
(六)利用儿童的强项
发现儿童的特色
鼓励儿童的强项 改善儿童的弱项
(七)实行多元评价
多维度横向评价 多视角纵向评价 评价的重点:儿童活动的过程、儿童付出的努力
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提出“一切为了孩
子”的90年代新的儿童观,确认在儿童问题上的进 步应成为国家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
公约》。 1991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 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1991年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
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
• •
•
•
出生权、姓名权、 国籍权、生存权、 发展权、学习权、 游戏权、娱乐权、 休息权、教育权等等
二、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一)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要认识到儿童和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儿童观与教育观关系解读
它使幼儿体会到如何去思考,感受到影响事物因素的复杂性,
学习多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做事”、“研究”、“解决问题” 的经验和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行动研究”的
过程。
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发展者!
五、超越《指南》而树立何种儿童观与教育观
(一)个体儿童观与教育观形成因素分析
(二)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四部分和每个领域前面的介绍以及相应的培养目标上,这里我们主 要从说明中的第四部分来解读。
2、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学习)发展是一 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 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 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 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 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 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 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 子”衡量所有幼儿。
(二)《指南》中的教育观
1、《指南》中的教育观主要是指教师和家长如何去教育
儿童的,即为了儿童健康、幸福、快乐地学习和发展,教
师和家长该如何去做以及应注意什么问题等。
在“说明”中第二部分:《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 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 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
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
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 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 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 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注重从点滴培养和践行科学儿童观
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注重从点滴培养和践行科学儿童观一、更新认识,树立保育工作先进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科学保育观认为,保育包括养育和教育。
现代保育观既要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又要保证其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为次我们组织教职工学习保育知识,更新保育理念,避免保育工作中的“三个片面”:(一)片面落实纲要,重教育轻保育“保教并重”是大家熟识的词汇,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重教轻保”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管理者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教师更多的关注课程教学和教材教法上,忽略了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保健,导致“保教并重”的原则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片面迎合家长,重知识轻能力在实施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存在着差别,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一味信奉“提前开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度溺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三)片面追求指标,重身体轻心理幼儿体检结果数据都指向健康。
这种身体的健康并不全面,很多幼儿有自私、任性、脾气暴躁、心理承受力差等性格特征,健康指标掩盖了许多心理问题隐患。
二、加强研究,探索保育工作有效途径依据现代保育理念,我们开展了专题研究,不断探索保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一)健康教育做到“三平衡”即目标平衡、内容平衡、家园平衡。
“目标平衡”是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情感目标指向心理健康,与能力、技能等目标均衡分布。
“内容平衡”一是在每个主题中,精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全发展。
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时间表,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园平衡”是争取家长配合,通过讲座和交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使家长了解到“健康”包括身体保健、心理保健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转变观念做到“三统一”即理念与行为统一、学习与实践统一、随机与常规统一。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教师提出的专业化的要求,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知识1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对自己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幼儿园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应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
对于学前时期的幼儿来讲,他们的模仿性很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却较弱。
可以说,幼儿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不是来自于正规的教学活动,而更多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模仿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内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职人员,他们除了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向幼儿传递粗浅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言传身教地影响幼儿的发展。
1.对待事业,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幼儿园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
教师只有喜欢、热爱幼儿园的工作,才会真正感受到教育孩子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才能心甘情愿地知难而上,对幼儿教育这一职业产生责任感。
每位教师都应该拥有这样的信念:既然选择了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对幼儿教育工作时刻抱着积极的态度,有为幼儿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2.对待幼儿,要接纳热爱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热爱幼儿是良好的师幼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教师的爱应该是普遍而广泛的。
每位幼儿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的普遍存在,并充分尊重幼儿的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促进他们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3.对待家长,要尊重合作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教师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
第二章 儿童观与儿童教育
(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A
儿童是人
B
儿童是发展 中的人
(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C
儿童是权利 的主体
•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 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 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 • 一视同仁的原则
D
儿童有自身 的价值
一个学生这样画“我心中的父母”
“你得听我的话, 不然我就~~你!”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
•
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国际儿童年“,继承并发展了联合国大会
于1959年提出的儿童权利的基本思想。
•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基本原则是:
儿童优先考虑的原则 尊重儿童人格的原则 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 一视同仁的原则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 公约》。 1991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 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儿童是“花草树木”
儿童观上的一个飞跃, 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 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 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 想、情感和需要。
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 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 属于私有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 地位,与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 一种依附关系。
• 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们的意见,符合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 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着眼于儿童潜能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置活动任务时,不应只给儿童提 供一些他们能独立解决的、简单的任务,而应布 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他人的适当帮助下才 能解决的任务。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已有的能 力,而且向前促进了发展。
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第一部分《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南》解读
一. 指南制定的背景
背景一.我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 背景二.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背景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
二. 指南制定目的:
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 好素质基础,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 各方面的全面协调为核心,旨在引导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 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 期望。
家长1: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晚上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每天20个汉字,一个汉字写10遍。刚开始孩子还能耐着性子写完,现在 孩子一写字就哭闹。让孩子玩吧,我觉得其他孩子都在学,不能不学; 让孩子学吧,孩子又很痛苦。所以现在我们家长也挺彷徨。 家长2:我弟弟的孩子都会写200个字了,可我的孩子连笔画都不会。现 在的幼儿园,教学内容不一。我认为我的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 识,最起码也要会数数、写字。我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现在的小学课 本其实很有难度,就拿语文来说,一年级的生字比旧教材多了,我的一 个外甥就学得很吃力。让孩子提前学累是累一点,但不用担心孩子到了 小学跟不上。
思考:儿童的学习应该以百米冲 刺的方式还是以马拉松赛跑的方 式呢?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五多五少” 书本多(语,数,拼音教学用书),玩具 与材料少 教师讲得多(认知方面多),幼儿做得少 上课时间多,游戏时间少 幼儿被禁锢得多,自由与快乐少 园长与教师无奈多,主动去改变少
《儿童权利公约》最基本的是哪四 种
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共54条, 实质性条款41条,其中被提到的儿童权利多达几 十种,如姓名权、国籍权、受教育权、健康权、 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 隐私权、表达权等。但其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 为四种, 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 权。 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 能的权利。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 的权利。
名词解释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名词解释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现代科学的儿童观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把儿童视作科学
的主体和发展的对象。
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开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
儿童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同时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
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在科学教育中的实践中体现为,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教育方式,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提出疑问
和做出解释等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好奇心,促进其科学认知
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同时,儿童在科学教育中的需求和特点也受到重视,如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尊重其个体差异、引导其情感体验等。
拓展: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在推动科学教育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强调儿童是探究和创新主体,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潜能,科学教育
需要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
学的儿童观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科技教育中,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
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1、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2、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3、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应当以“循循善诱”为依归,不应当以力迫威胁为能事。
虽引诱和威胁都使得小孩子服从,但小孩子心里的愉快与不愉快则不可以道理计了。
4、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如果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5、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6、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如果必定要命令小孩子的时候,那末一定要叫小孩子服从的。
7、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表示赞许和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小孩子生来无知无识,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儿在后天形成的。
平日做父母的对于善恶是非显出一种态度而小孩子听了看了无形中受着影响的,也是一个方法。
8、幼稚期(自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
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9、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小孩子不仅喜欢做事的途径,也喜欢得着做事的结果。
我们现在遽尔叫他半途中止岂不是剥夺他对于做事成功的快乐,岂不是使他养成一种有始无终的坏习惯吗?10、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
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游戏的环境,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
11、小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个人的感情去刺激他作事的动机,年纪大的时候,我们须教他明了作事是要顾到公共祸福的。
大班的王老师在科学课上总是让幼儿明确科学活动目标从儿童观分析
大班的王老师在科学课上总是让幼儿明确科学活动目标从儿童观分析一、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为三条: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2、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3、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在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构成和内涵上,我们强调:情感态度优先考虑,探求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比获得知识本身的多少更重要。
与以往常识教青的目标不同,情感态度如今被认为是首要的目标。
幼儿有了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态度,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
在情感态度方面,不仅要有以往常识教育中热爱大自然的目标,更要强调幼儿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态度。
教师判断幼儿的对错已成习惯,但却很少注重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幼儿关注的往往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
接纳他人的观点、看到他人的探究和发现的价值,也是幼儿通过科学教育所应获得的情感态度。
此外,在当今呼唤能动个体的时代,幼儿有想法固然重要,但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更是至关重要。
二、探索发现学习,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教青策略1、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
目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已享有作为一个独立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权利,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已被公认为极少了。
但我们在实际观察和案例分析中却发现,幼儿认知和理解周围世界这种深层的需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鼓励幼儿主动探究的心理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不仅不被教师接纳、重视和鼓励,反而被教师误解,将其作为错误行为加以指责,甚至视为品德问题而严厉批评。
当幼儿的探究行为与其他幼儿不同,或与教师的预想或喜好不同时,即使不影响他人或集体,教师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命令或劝其放弃,让其去从事与同伴相同的活动。
如老师不喜欢青虫,也不允许孩子们探究;孩子们都按教师的要求拣树叶,有几个孩子却在墙根看发现的昆虫,许多教师会不假思索地大声命令快过来,那儿有什么好看的。
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
权。
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
能的权利。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
的权利。
编辑ppt
20
案例
6岁的强强因爸爸被捕入狱而性格偏异,
为了让幼儿园配合教育好强强,强强妈妈
将此事告诉了强强的带班老师李某。谁料,
“五多五少” 书本多(语,数,拼音教学用书),玩具
与材料少 教师讲得多(认知方面多),幼儿做得少 上课时间多,游戏时间少 幼儿被禁锢得多,自由与快乐少 园长与教师无奈多,主动去改变少
编辑ppt
10
编辑ppt
11
(三). 造成的原因
管理体制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把幼儿园推向 市场,自收自支,自负融亏,经费问题成为困住幼 儿园发展的大问题,幼儿园迫于生存
编辑ppt
17
(三). 现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儿童是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支持儿童学习、促进儿童发展——科学 儿童观的核心
编辑ppt
18
儿童是人 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权利宣言》(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 联合国大会通过),肯定儿童和成人一样, 应当得到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 利。
老师责任心强的幼儿园就可以了。
家长5:我的孩子今年6岁,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班 和购买图书就要花费上千元。学小提琴1小时60元; 珠心算每学期260元;舞蹈每学期240元;为孩子购
买各种图书的钱我们都没细算过。
编辑ppt
8
思考:儿童的学习应该以百米冲 刺的方式还是以马拉松赛跑的方
式呢?
编辑ppt
9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含义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含义
科学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知和理解应基于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儿童是科学的主体:科学儿童观认为儿童具有探索和研究世
界的天赋和能力,能够进行观察、实验和提出问题,从而参与到科学活动中。
儿童在科学探索中应被视为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2. 儿童是积极的构建者:科学儿童观认为儿童通过积极地与环
境互动,构建自己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理解。
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认知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知识。
3. 儿童是合作的学习者:科学儿童观认为儿童在科学学习中应
该通过与同伴和成人的合作互动来共同构建知识。
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和现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儿童是情感和道德的学习者:科学儿童观强调儿童的情感和
道德发展对科学学习的重要影响。
儿童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总的来说,科学儿童观认为儿童应该在科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合作学习来构建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其情感和道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
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谓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 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 合性的发展。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 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艾伦凯
儿童权利保障
• 195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 •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 • 汉姆伯格提出《公约》的基本原则:①儿童优先考虑; ②尊重儿童人格;③尊重儿童意见;④一视同仁。 •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生存、保 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提出“一切为了孩子”。
一个7岁男孩这样画“我心目中的父母”
“你得听我的话, 不然我就打死 你!”
你的观点:“儿童是……”。
<date/time>
<6>
二、教育观
• 什么是教育观 • 教育观的发展 • 现代教育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 本看法。 宏观的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发展观、教育历史观、 教育社会观、教育结构观、教育功能观。微观教育观 主要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目的观、教师观 和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管理观、质量观和 评价观等。
•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保护法》。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开篇的“序言”写道:“百年大计,教育为 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 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 美好生活的期盼。” •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第一条: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
• 自然构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 社会构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
• 精神构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
(二)儿童观的演变
古典时期 中世纪 文艺复兴 时期 启蒙时期
现当代
20世纪 70年代
古典时期——儿童是“小大人”
小大人说把儿童看作是“缩小”的成人,是成人 的预备,其逻辑出发点是儿童和成人是不同的,且是 相对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小大人,儿 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 和体重的不同而已。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儿童 被期待象成人一样去行动,充当童工,充当童农,充 当童商等,使之过快地生长发育。儿童的特点、儿童 期的意义则被完全忽视。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 为,儿童是国家最宝贵的 财富,是国家潜力最大的 资源、未来的兵源和劳动 力。对儿童的进行教育, 就是对未来进行最有价值 的投资,这种投资,利国 利民。多投资,才能高产 出。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人类的童年期长于动物的童年期,这为儿童以后的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儿童在体力、智力、情感、社会性、 道德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们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不能因为儿童弱小、需要保护,就轻视他们,使他们被动 发展。儿童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应有主动 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成 为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 己的权利。
现代——儿童是“人”、“儿童”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认为儿童首先是 “人”,其次儿童就是“儿童”。 持有这种观点的认为,儿童首先就是一个“人”, 其次它才是一个“儿童”。我们不可以过多地夸大 “儿童”的作用,把儿童放到一个之高的高度,也不 可忽视儿童的一些根本特性。
其他典型的儿童观
• 儿童是“白板” • 儿童是“私有财产” •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 儿童是“成人的导师”
杜威的儿童观
儿童是有能力的 儿童是有潜力的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 儿童是社会的正式成员
杜威倡导的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发展 基础上的“儿童中心论”的儿童观, 是对“教师中心论”的一次反动,把 儿童从教育的“后台”边缘位置推至 “前台”表演中心,让儿童成为教育 活动的主角,这无疑具有巨大的积极 意义 。
儿童的首要任务是 自我保存。这不是说只保 存自己的生命,而是作为 一个生长中和发展中的人 的自我保存
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 学,而是0~6岁这一阶段, 因为人类智慧就是在这一阶 段形成的。不仅 是智慧,人的心理定型也是 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1)心灵的胚胎: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 或“内在潜力”。(无限可能性) (2)吸收性心智:儿童通过潜意识来吸收环境知识的;儿 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周围知识的敏感性;儿童能根据周 围环境塑造自己的性格。(自主选择性) (3)敏感期:诸如语言、动作、数概念、秩序、同伴交往 等重要能力发展,且敏感期大多数在6岁之前。 (4)工作:指那些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是儿童在/有 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儿童自我成长、 自我建构的过程。(主动建构性)
启蒙时期——儿童的发现
在西方卢梭最早“发现”了儿童,他认为儿童 是独立意义上的人,具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中国周作人最早发现了“儿童”。周作人发表 《人的文学》《儿童文学》,提出儿童文学的“三种 作用”: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培养并 指导那些趣味、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拟解决以下问题:
• 何谓儿童? • 何谓教育? • 我们有着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应该是怎样的?
一、儿童观
• 什么是儿童观
• 儿童观的演变
• 现代儿童观
(一)什么是儿童观
1.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 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 点的总和,它涉及到 儿童的能力与特点、 地位与权利、儿童期 的意义、儿童生长发 展的形式和成因、教 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 关系等诸多问题。
儿童是“私有财产”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 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父母可以左 右儿童的命运,控制儿童的生活,决定儿童的一切事情, 要求儿童学习许多并不感兴趣的课程,把儿童培养成为他 们认为是最理想的人,压服儿童,让儿童唯命是从。儿童 特别是男童被认为是家庭的希望、传宗接代的工具,开始 重视儿童、关心儿童,但儿童仍然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附 属品,父母的私有财产,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地位,与 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例如,“老子打 儿子”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家庭的私事,别人无权干 涉。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发
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 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成人及社会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 展的需要,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 被动地发展。 ▲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 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 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整齐划一。 ▲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 性。
(三)现代儿童观
儿童是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
儿童是人。
儿童具有人的尊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 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儿童出生时其生命就受 到法律的保护,并不为成人或家庭私有,更不能被其随意 处置。儿童具有其父母或其他养护人照料的权利。儿童与 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 自由的权利。每个儿童具有满足发展的权利,都享有受教 育的权利,且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 的发展, 而且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和幸福。 儿童有权拥有欢 乐自由的童年。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 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儿童的这些权益都 要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和尊重。
儿童是“白板”
“白板”是空白的板或擦过的黑板。持有这种观点的 人认为,儿童刚生下来的时候,其心灵就象一块白板,成 人可以任意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象是一张白纸,洁 白无瑕,成人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象是一个 空容器,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把各种知识经验灌输进去, 而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发展仅仅是周围环境的产生, 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完全忽视了儿童的主 观能动性。
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是“花草树木”
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权的倡导,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儿童,由 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 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提出不应用成人的标准 去儿童,儿童应该象个“儿童”,要倍加珍惜童年的生活。尊重儿童具 有的纯洁美好、独立平等的自然本性。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和生长发展是按自然法则运行的,教育 者的作用就象是“园丁”,活动室就象是儿童逐步成熟的“花园”,每 个儿童的成熟都有内部的时间表,在恰当的时间学习特别的任务,而不 能强迫是儿去学习。儿童的成熟过程至少和儿童的经验一样重要。
儿童观
教育观
儿童是“有罪的”
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 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 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
•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 动纲领》,确认了为每个公民和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六项目 标:扫盲、发展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教育机 会平等、生活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框架中六个全 民教育目标中最艰巨的是目标6,即“提高教育各个方面质 量,确保优质教育,从而使所有人在学习中,特别是读写、 算数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获得可度量的和可被承认的学习成 果”。 • 2010年,第一届儿童保育与教育大会,指出“孩子是我们最 宝贵的资源”。
中世纪——儿童是“有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