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些特殊的配合物.
分析化学第5章思考题习题答案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答:(1)EDTA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配合物;(2)多数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可形成五个五原子环);(3)EDTA与金属配合物大多数带有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率快;(4)EDTA 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其它反应条件如介质浓度、溶液pH值等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是以各物质总浓度表示的稳定常数,受具体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大小反映了金属离子,配位体和产物等发生副反应因素对配合物实际稳定程度的影响。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答: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
具体控制溶液pH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值;(2)pH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值。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该具备那些条件?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配位剂,能与金属形成有色配合物,当被EDTA等滴定剂置换出来时,颜色发生变化,指示终点。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104(个别102);(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适宜的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弱酸碱,存在着酸效应,不同pH时指示剂颜色可能不同,K’MIn不同,所以需要控制一定的pH值范围。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1、氨羧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呢?氨羧配位剂是一类以氨基二乙酸为基体的配位剂。
它的分子中含有氨氮和羧氧配位原子。
前者易与Co、Ni、Zn、Cu、Hg等金属离子配位,后者则几乎与所有高价金属离子配位。
因此氨羧配位剂兼有两者的配位能力,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配位。
EDTA是氨羧配位剂中应用最多的一种。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多基配位体的配合物,又称螯合物。
在一般情况下,配位比都是1:1。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立体结构中具有多个五元环,稳定性高。
另外,此类配位反应速度快,生成的配合物水溶性大,大多数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合物为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这些都给配位滴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何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离解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稳定常数P87。
累积稳定常数(第三章)3、何谓副反应系数?何谓条件稳定常数?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将被测离子M与滴定剂Y之间的反应作为主反应,其他伴随的副反应对主反应影响的程度为副反应系数(如酸效应系数、配位效应系数、共存离子效应系数等);条件稳定常数为在一定条件将各种副反应对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的影响同时考虑时,配合物的实际稳定常数,它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
(5-8、5-9a)4、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是什么?配位滴定的滴定突跃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条件稳定常数KMY’,另一个是被测定金属离子的浓度CM。
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KMY’越大,突跃也越大。
在KMY’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离子的浓度越低,滴定曲线的起点越高,滴定突跃则随之减小。
5、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它应具备哪些条件?作用原理:金属指示剂是一种有机染料,它与被测定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一种与染料本身颜色不同的配合物。
例如常用指示剂铬黑T(EBT)在pH7~10的溶液中呈蓝色,而与其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呈红色。
若以EDTA滴定Mg2+,用EBT作指示剂。
第五章配位化合物
[Ag(S2O3)2]3-, [Fe(CN)6]4-, [Fe(SCN)6]3-, [HgI4]2- , [Fe(CN)6]3-等 或原子)和一定数目 配位单元:由中心离子(或原子 配位单元:由中心离子 或原子 和一定数目 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配位键结 合而成的中性分子或复杂离子。 合而成的中性分子或复杂离子。 [Ni(CO)4], [Co(NH3)3F3], [Pt(NH3)2Cl2], K3[Fe(SCN)6], [Ag(NH3)2]NO3。 配合物: 含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配合物 含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6
{
多齿配体数≠( ) 多齿配体数 (<) 配位数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般等于其电荷数的二倍 如:M+——2、M2+——4、M3+——6 、 、 ④.配离子的电荷数 a.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原子的氧化数 和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和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b. 外层电荷数的相反数。 外层电荷数的相反数。 K3[Fe(SCN)6] [Ag(NH3)2]NO3 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3(Ⅲ) +1(Ⅰ) [Pt(NH3)2NO2NH2 Cl2] +4(Ⅳ) Ⅳ
13
[Co(NH3)5(ONO)]Cl2 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钴 Ⅲ) 氯化亚硝酸根 五氨合钴(Ⅲ 五氨合钴 六氯合铂( 六氯合铂(Ⅳ)酸 H2[PtCl6] Na3[Ag(S2O3)2] [Cu(NH3)4](OH)2 K3[Fe(SCN)6] 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 酸钠 二硫代硫酸根合银 Ⅰ)酸钠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氢氧化四氨合铜 Ⅱ) 六硫氰合铁(Ⅲ 酸钾 六硫氰合铁 Ⅲ)酸钾
12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Ag(S2O3)2]3[Cr(NH3)5(H2O)]3+ [Cu(NH3)4]2+ [Fe(NH3)2(en)2]3+ [Co(NH3)5(ONO)]2+ [Cr(NH3)3Cl3]
第5章羰基配合物精品文档
B10H14
W. N. Lipscomb 1976 Nobel Priz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larification of structure and bonding in boranes
28
(碳)硼烷
29
30
碳硼烷衍生物
31
碳硼烷(carborane or carbaborane)
11
•配键和反馈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称为协同成键。这种协同作
用十分重要,因为金属的电子反馈进入CO的*轨道,从整体来看,必 然使CO的电子云密度增大,从而增加了CO的路易斯碱度, 即给电子能 力, 给电子能力加强,结果又使键加强;另一方面,CO电子流向金 属生成键, 则使CO的电子云密减小,CO的路易斯酸性增加,从而加 大了CO接受反馈电子的能力,换句话说, 键的形成加强了键。通 过协同成键作用生成的键称为-配键。
3
4
羰基配合物的制备和反应
1 羰基配合物的制备 (1)金属粉末与CO直接作用 金属粉末必须是新鲜还原出来的处于活化的状态。
Ni+4CO 常温常压 Ni(CO)4 △ Ni+4CO Fe+5CO 493K, 20MPa Fe(CO)5
(2)还原羰基化作用 还原2剂C可oC用ON3+a,6ACl,OM+g4, HAl2R432,0CKO,以30M及PCa OC+o2H(C2等O)。8 +如4:H2O
属原子形成σ 配键的分子轨道就只有1和 5了。
9
1) 端基配位和侧基配位
a. 端基配位
端基配位是CO中C上的5孤电子对填入金属离子的空轨道
M :C≡O
b. 侧基配位
1π C
侧基配位是CO中的1电 子填入金属离子的空轨道:
第5章羰基配合物-文档资料
11
•配键和反馈 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称为 协同成键。这种协同作 用十分重要,因为金属的电子反馈进入CO的*轨道,从整体来看,必 然使CO的电子云密度增大,从而增加了CO的路易斯碱度, 即给电子能 力, 给电子能力加强,结果又使 键加强;另一方面,CO 电子流向金 属生成 键, 则使CO 的电子云密减小,CO 的路易斯酸性增加,从而加 大了CO 接受反馈 电子的能力,换句话说, 键的形成加强了 键。通 过协同成键作用生成的键称为-配键。
2
•1890年,L. Mond最早发现羰基化合物Ni(CO)4: 将 CO 通过还原镍丝,然后再燃烧,发出绿色的火 焰(纯净的CO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使此气体冷却 ,得到一种无色液体。若加热此气体,则分解出Ni 和CO。 •Co与 Ni同 CO的作用条件不同 (Co和 Fe必须在高压 下才能与CO化合,Ni在常温常压就可作用),从而 利用上述反应就可分离Ni和Co,以制取高纯度的Ni 。 •1891年, Mond发现CO在493 K和2×107 Pa压力下 通 过 还 原 Fe 粉 也 能 比 较 容 易 地 制 得 五 羰 基 铁 Fe(CO)5 。之后又陆续制得了许多其它过渡金属羰 基配合物。
21
第一个铬铬五重键化合物
22
第一个铬铬五重键化合物
23
[Rh6(CO)15C]2-
过渡金属羰基簇合物的合成
簇合物的合成方法一般有两种: (1)氧化还原 0.1MPa, 298K CH3OH [Rh6(CO)15C]2-+11 CO2+39 C1-+12 H2O 1123K
[Rh6(CO)13C]2-
Rh6(CO)16
6 [RhC16]3-+23 OH-+26 CO+CHC13
14 NbC15+16 Nb+20 NaC1
第5章羰基配合物-文档资料
(sp(O))
8
4 轨道由于电子云大部分集中在CO核之间, 不能给予其它原子。 能给予中心金属原子电子对的只有3、1和 5电子。 3电子是 属于氧的孤对电子,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 除少数情况之外, 氧很难将3电子对拿出来给予中心金属原子, 因此,能与中心金 属原子形成σ 配键的分子轨道就只有1和 5了。
19
Re2Cl82-
在Re2Cl82-离子中,Re与Re之间的金属键是四重的。 该离子有2×4+8×2=24个价电子, 平均一个Re有12个e, 因此,必须和另一个金属 Re生成四重金属键才能达 到16e 的结构(为什么是16 e?因为Cl-接受反馈 键 的能力较弱,不能分散中 心金属原子的负电荷累积 ,故只能达到16e结构)。
21
第一个铬铬五重键化合物
22
第一个铬铬五重键化合物
23
[Rh6(CO)15C]2-
过渡金属羰基簇合物的合成
簇合物的合成方法一般有两种: (1)氧化还原 0.1MPa, 298K CH3OH [Rh6(CO)15C]2-+11 CO2+39 C1-+12 H2O 1123K
[Rh6(CO)13C]2-
Rh6(CO)16+MX THF,298K M[Rh6(CO)15X]+CO
无机化学第五章
受配位体孤对电子能力的原子或离子。
可以是金属离子,也可以是电中性的金属原子),周期表中
几乎所有的金属(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都可作为中心离子,少数 非金属高氧化态离子也可作为中心离子,如[Ni(CO)4]及[Cr(CO)6] 中的Ni,Cr均为中性原子。又如[SiF6]2–中的Si(Ⅳ) 。
6
--
--
作为配位体的物质可以是简单离子,如Cl– ; 也可以是复杂 的离子或分子,如CN– 、 SCN-、NH3 。可以是有机分子如 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根离子。 配位体中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成键的原子为配位原子。
常见的配位原子:N、O、S、C、卤素原子
配位原子的特点是:电负性大、有孤对电子的非金属原子。
1)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能提供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成键的叫单 8 齿配体。
常见单齿配体 中性分子 H2O NH3 CO CH3NH2 配体 水 氨 羰基 甲胺 O N C N 配位原子 阴离子 F- Cl- Br- I- OH- CN- NO2配体 氟 氯 溴 碘 羟基 氰 硝基 O C N 配位原子 F Cl Br I SCNNCS阴离子 ONO配体 亚硝酸根 硫氰酸根 异硫氰酸根 O S N 配位原子
顺反异构体
NO2 NO2 O2N O2N
面式
经式
光活异构体 ,镜面 对称 (弯线表示en)
26
键合异构体:连接的原子不同
O N H3N H3N Co NH3 NH3 NH3
O N O H3N Co H3N NH3 NH3 NH3
O
硝基配合物(黄色)
亚硝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合物(红色)
27
二、 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Cu(NH3)4]SO4溶液 Cu(OH)2沉淀 CuSO4溶液
金属有机化学 第5章 羰基配合物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多核配位化合物,并不一定是原子簇化合物,因一般 的多核体系中,M 与 M 之间不一定存在 M-M 键。例如 Cr2O7= 并不是簇合物,因 Cr 与 Cr 之间由O来键合。上世 纪的60年代以前仅合成了几个簇合物,如 K3W2Cl9,Fe2(CO)9 等。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合成出了数百个结构新颖 的簇合物。
侧基配位的情况比较少, 此时, CO可认 为是一个四电子给予体, 它一方面以5孤 对电子同M1配位,同时又以1电子同M2 配位。
5σ
C :
O
1π
M1
M2
12
2) 边桥基配位 在双核或多核羰基化合物中,用符号“-CO” 表示,CO作为两电子配体,能够同时和两个金属原 子的空轨道重叠;另一方面金属原子充满电子的轨 道也能同CO的*反键轨道相互作用,形成反馈键。 结果是CO作为桥将两个金属联结到一起.
7
(2)与酸作用生成羰基氢化物
(3)配体取代反应 Fe2(CO)9+4NO
(4)氧化还原反应 Mn2(CO)10 +Br2
羰基配合物的成键: CO哪些分 子轨道上的电子能给予中心原子 形成配位键? (sp-sp反键)
(二重简并) (sp(C))
(二重简并)
(sp-sp成键) (sp(O))
8
4 轨道由于电子云大部分集中在CO核之间, 不能给予其它原子。 能给予中心金属原子电子对的只有3、1和 5电子。 3电子是 属于氧的孤对电子,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 除少数情况之外, 氧很难将3电子对拿出来给予中心金属原子, 因此,能与中心金 属原子形成σ 配键的分子轨道就只有1和 5了。
29
硼烷簇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structure type
第 5 章 配合物结构
配位数为六配合物
配位数为六的配合物绝大多数是八面体构型,
d区过渡金属一般均为该配位构型
配位数为七及以上的配合物
高配位数的配合物一般中心离子为稀土金属离子
配位数 2
4
6
空 间 构 型
直线形 3
四面体 平面正方形 八面体 5
配位数 空 间 构 型
三角形
四方锥
三角双锥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结构异构
原子间连接方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若H和H’反向,即κ<0(~-10-6)的物质称为反磁 性或抗磁性物质; 若H和H’同向,即κ>0(~10-3),顺磁性物质;
κ=103~104,铁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中全部电子均配对,无永久磁矩,如H2,He。 顺磁性原子或分子中有未成对电子存在,如O2,NO等, 存在永久磁矩,当无外磁场时,无规则的热运动使磁 矩随机取向,当有外磁场时,磁矩按一定方向排布, 呈现顺磁性。 铁磁性在金属铁或钴等材料中,每个原子都有几个有 未成对电子,原子磁矩较大,且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使原子磁矩平行排列,是强磁性物质。
几何异构:配体对于中心离子的不同位置。
顺式(cis)异构体 棕黄色,极性分子
反式(cis)异构体 淡黄色,非极性分子
顺铂是已经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
配体处于相邻位置为顺式结构(cis isomer),配体处于 相对位置,称为反式结构(trans isomer)。配位数为2的 配合物,配位数为3与配位数为4的四面体配合物, 配体 只有相对位置,因而不存在反式异构体;在平面四边 形和八面体配位化合物中,顺-反异构是很常见的。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MA6和MA5B显然没有异构体。 在MA4B2型八面体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高中化学第5章 第30讲 配合物 分子间作用力 超分子---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配合物 分子间作用力 超分子
复习目标
1.了解配位键的形成和配合物的组成。 2.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特征、实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内容索引
考点一
配位键 配合物
考点二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 的性质 超分子
答题规范(4)
分子结构与性质简答
3.超分子 (1)概念 超分子是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分子通过 分子间相互作用 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2)超分子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超分子内部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结合,包括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以及一 些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弱配位键等。 (3)超分子的应用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子设计,有序组装甚至复制出一些新型的分子材料。
_增__大__,__沸__点__升__高___。
(4)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 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硅__烷__为__分__子__晶__体__,__随__相__对__分__子__质__量__的__增__大__,__分___子__间_ _作__用__力__增__强__,__沸__点__升__高___。
_非__极__性__键__或__极__性__键___ _不__对__称___
(2)分子的溶解性 ①“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非极性 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 于 极性 溶剂。 ②若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 增大 。 ③随着溶质分子中憎水基个数的增多,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如甲醇、乙醇和 水以任意比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3)分子的手性 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 互为镜像 ,却 在三维空间里不能叠合,互称手性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 手性分子。
中科院研究生课件《催化原理》第五章配合物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催化原理
第三章: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的电子概念;基元化学 反应机理;晶体场和配位场理论;均相、多相和酶催
化反应机理的同一性;催化剂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
响 第四章:酸、碱催化及其作用机理 酸、碱的定义;一般酸、碱
催化反应;特殊酸碱催化反应;一般酸、碱和特殊
酸、碱催化反应的区别;酸函数和酸强度; Bronsted 规 规则; Lewis酸催化 第五章 配合物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配合物催化剂分类;配合 物催化剂的作用特点;配位催化中的有效原子规则及 其基元反应分类;配位催化中的多催化剂体系;各种
热烈欢迎
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深造
催化原理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无机化工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 生物化工 工业催化
催化科学与 化工机械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
与技术
我国1971年开始
催化原理
无机:合成氨、硝酸和硫酸 ,自然涉及Fe, Pt, V2O5催化剂, 有机:生产甲醇、乙酸(甲醇+CO)和苯乙烯(乙苯脱氢)就 会涉及Cu-Zn-Al,Rh络合物,Fe3O4-K2O-Cr2O3; 分析:化学传感器;
加热方法
光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 辐射化学方法
缺乏足够的化学选择性,消耗能量
消耗额外的能量
催化方法 既能提高反应速度,又能对反应方向进行控制, 且催化剂原则上是不消耗的。 应用催化剂是提高反应速度和控制反应方向较为有效的方法。 故催化作用和催化剂的研究应用,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 课题之一。
催化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1 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历史 1.1 1.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1.1 2.催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1.1 3.催化原理的有关资料 1.1 4.催化研究进展对工艺的影响 1.2 催化作用的化学本质 1.3 催化研究中的方法论
分析化学第5章思考题习题答案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答:(1)EDTA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配合物;(2)多数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可形成五个五原子环); (3)EDTA与金属配合物大多数带有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率快;(4)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其它反应条件如介质浓度、溶液pH值等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就是以各物质总浓度表示的稳定常数,受具体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大小反映了金属离子,配位体与产物等发生副反应因素对配合物实际稳定程度的影响。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答: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
具体控制溶液pH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值;(2)pH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值。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该具备那些条件?答:金属指示剂就是一类有机配位剂,能与金属形成有色配合物,当被EDTA等滴定剂置换出来时,颜色发生变化,指示终点。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 >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104(个别102);(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适宜的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答:金属指示剂就是一类有机弱酸碱,存在着酸效应,不同pH时指示剂颜色可能不同,K’MIn不同,所以需要控制一定的pH值范围。
金属有机化学:第五章 膦配体 (2)
金属中心反馈p键向P-C的 s*轨道填充电子,削弱P-C 键,使P-C键变长
注意:同时存在缩短P-C键 长的反效应,P给出孤对电 子到金属,导致P原子周围 孤对与键对电子的排斥作用 减弱,缩短P-C键
• 膦配体的电子性质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调节(从“强s电子给 体/弱p电子受体”到“弱s电子给体/强p电子受体”)
128
PBr3
131
PEt3, PPr3, PBu3
PPh2(OMe)
132
PEt2Ph, PMePh2
136
Cy2PCH2CH2PCy2
142
PPh3
145
PPh2(t-Bu)
157
PPh2(C6F5)
158
P(i-Pr)3
160
PBz3
165
PCy3
PPh(t-Bu)2
170
P(O-t-Bu)3
87
PPhH2
P(OCH2)3CR
101
PF3
104
Me2PCH2CH2PMe2
P(OMe)3
107
P(OEt)3
109
P(CH2O)3CR
114
Hale Waihona Puke Et2PCH2CH2PEt2
115
PMe3
118
Ph2PCH2PPh2
121
PMe2CF3
PCl3
124
Ph2PCH2CH2PPh2
125
PPh2H
P(OPh)3
P(C6F5)3
P(O-i-Pr)3 P(OEt)3
P(OMe)3
PPh2Cl PMe2CF3 P(O-2,4-Me-C6H3)3 P(OPh)3 P(OCH2)3CR
2013-第五章--配合物的稳定性
与反应对应的形成常数叫逐级稳定常数,分别用
k1、k2、k3和 k4表示。
K稳=k1·k2·k3·k4
lg
K稳=Klgfθ1k1+lgk2+lgk3+lgk4
2. 稳定常数的应用
① 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方向
Ag(NH3)2+ +2CN -
Ag(CN)2- + 2NH3
查表求
Kf Ag(NH3)2+ = 1.7×107 Kf Ag(CN)2- = 1.0×1021
5-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稳定常数:
Cu2++4NH3
Cu(NH3)42+
K稳=
[Cu(NH3)42+] [Cu2+][NH3]4
不稳定常数: Cu(NH3)42+ Cu2++4NH3
1 K不稳 = ——
K稳
K不稳= [Cu2+][NH3]4 [Cu(NH3)42+]
K = 5.8×1013平衡常数很大,说明上述反应很完全。
② 计算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
③ 讨论难溶盐生成或溶解的可能性
④ 计算电极电势
① 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方向
Ag(NH3)2+ +2CN -
Ag(CN)2- + 2NH3
可以看作是 下列两个反 应的总和:
Ag(NH3)2+ Ag++2CN-
Ag++2NH3 Kd Ag(NH3)2+ Ag(CN)2- Kf Ag(CN)2-
[Cu(H2O)3NH3]2+ + H2O
[Cu(H2O)3NH3]2+ + NH3
[Cu(H2O)2(NH3)2]2+ + H2O
第5章+配位反应
CH2COOH
五、 配位数
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数目—中心 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一般为:2,4,6,8; 最常见 4,6。 单基配位体: 多基配位体: 配位数 配位体个数 配位数 配位体个数
例如:[Cu(NH3)4 ]2+, 4; [Fe(CN)6 ]3-,6
例如:[Cu(en)2 ]2+,4; [CaY]2-,6
配合物与常见的无机物复盐不同,配合物的水溶液中有一 个稳定的、结构复杂的原子团,而复盐的水溶液中都是离子。
例如: [Cu(NH3)4]SO4 → SO42-+ [Cu(NH3)4 ]2+
( 稳定) 复盐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为其组成离子。例如: 光卤石(KMgCl3· 2O):KMgCl3 →K+ + Mg2+ + 3Cl6H 无[MgCl3]-
(2) 含配阳离子 • 外界+(化)+配离子 [Cu(NH3)4]SO4 [Cu(en)2]Cl2 [CoCl2(NH3)3(H2O)]Cl [Cr(NH3)6][Co(CN)6] (3) 无外界配合物 硫酸四氨合铜(II) 二氯化二乙二胺合铜(II) 一氯化二氯· 三氨· 一水合钴(III) 六氰合钴(III)酸六氨合铬(III)
= √n(n+2)
表示磁矩,其单位是波尔磁子(B.M),n为成单电子数,
• 所以根据测出的磁矩,就能确定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并由此区别出内轨型配合物和外轨型配合物。 例如,FeF63-和[Fe(CN)6]3-的磁矩经实验测得分别为5.88B.M和 2.3B.M,由此计算出未成对的电子数为5和1。 这和价键理论认为,FeF63- 离子形成时,Fe3+ 离子使用了 sp3d2 杂化,3d轨道仍保留5个成单电子,而[Fe(CN)6]3-:离子 形成时,Fe3+ 中的3d电子经重排,只有1个成单电子,使用 d2sp3杂化轨道观点是基本相符的。
第5章配合物结构
结构异构
原子间连接方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键合异构,电离异构,水合异构,配位异构……) (1) 键合异构
[Co(NO2)(NH3)5]Cl2 [Co(ONO)(NH3)5]Cl2 (2) 电离异构
硝基 黄褐色 酸中稳定 亚硝酸根 红褐色 酸中不稳定
[Co(SO4)(NH3)5]Br [Co Br(NH3)5] SO4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配体在中心原子(或离子)的周围并非任意的堆积, 而是以确定的数目,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律的排列着。 其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与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有着 密切的关系,
配位数为二和三的配合物
当中心原子与二个配体配位时,为使两配体成键电 子对间的斥力最小通常将形;成键角为1800的直线 型配合物。
(3) 水合异构
[Cr(H2O)6]Cl3 [CrCl(H2O)5]Cl2 ·H2O [CrCl2(H2O)4]Cl ·2H2O
(4) 配位异构
紫色 亮绿色 暗绿色
[Co(en)3][Cr(ox)3] [Cr(en)3][Co(ox)3]
2 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的研究曾在配位化学的发展上起过决定 性的作用。Werner曾出色地完成了配位数为四和六 的配合物立体异构的合成与分离,从而为确立配故 理论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证明。
2.83
0
=√n(n+2)
—磁矩,单位为波尔磁子,符号 B.M. n—未成对电子数
n(未成对电子数) 0 1 2 3 4 5
(理)/B.M. 0 1.73 2.83 3.87 4.90 5.92
/B.M. n(未成对电子数)
Fe3+的d电子构型 杂化轨道 配键类型
[FeF6]3- [Fe(CN)6]3
第5章羰基配合物-文档资料
14
3) 半桥基配位
半桥基配位, 实际上是一种高度不对称的边桥基配位, 出现 在电荷不对称的双核或多核羰基配合物中。 例如有这以一个体系,其中Fe→Fe’ 配键的形成导致电荷分 布的极性 ( 即 Fe+→Fe’ - ) ,这时就可能 出现 CO 半桥基配位。此时, CO 将它的 + - 孤对电子给予带部分正电荷的 Fe+ 原子 ,生成 配键;同时也以 * 反键空轨道 接受来自带部分负电荷的 Fe - 的 d 电子 ,形成反馈 键。即 CO 与 Fe+ 之间是通 常的端基配位;与此同时,CO又以它的 *反键空轨道从Fe-原子接受电子形成 反馈 键。结果降低了 Fe’- 上的负电荷 ,中和了 Fe+ 上多余的正电荷,从而配 合物分子得到稳定。 15
A1C13,苯
Cr(CO)6+A1C13 Os(CO)5+4CO2
5
420K,25MPa
(3) 通过热分解或光照分解, 可制得某些多核羰基化合物。
如: 3 Os(CO)5 2 Fe(CO)5 △
UV
Os3(CO)12+3CO Fe2(CO)9+CO
Co2(CO)6
320K
Co4(CO)12
(4) 两种金属的羰基化合物相互作用,可以制得异核羰基 配合物。如: 3 Fe(CO)5 +Ru3(CO)12
380K
FeRu2(CO)12 +Fe2Ru(CO)12+CO
6
2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性
(1)可与碱作用生成含羰基配阴离子
Fe(CO)5+4NaOH
Na[Co(CO)4]+H+
Na[Fe(CO)4]+Na2CO3+H2O
H[Co(CO)4]+Na+ Co(CO)4- + H+ pKa≈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Ni(CO)4为例:
(2)多核羰基配合物
前面提到,对于原子序数为奇数的金属, 在形成羰基配合物时,金属与金属相互结合形 成二聚体。例如 Mn2(CO)10 和 Co2(CO)8 。分子 中含有多于一个金属原子的羰基配合物叫做多 核羰基配合物。在多核羰基配合物的结构中, 有两点值得注意: a、CO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与金属相结合。 第一种:CO分子以其碳原子一端与金属配 位,这与单核羰基配合物的情况相同,以这种 方式结合的CO分子成为端基分子。 第二种:CO以桥基方式与两个或更多个金 属相联。
第5章 一些特殊的配合物
1 过渡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 2 分子氮配合物 3 不饱和烃配位化合物 4 环多烯和过渡金属的配位化合物 5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2018/10/10
1
1 过渡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
许多过渡金属 能以 σ-π 配键与 CO 配体 形 成 配 合 物 , 例 如 : Ni(CO)4 , Fe(CO)5 , Cr(CO)6等。在羰基配合物中,配体 CO 以 C 的孤对电子与金属的空d轨道形成σ配键,金 属的d轨道上电子再反馈到 CO的 π*轨道上形 成反馈π键,两种作用结合起来,称为σ-π授 受键,使金属与碳之间的键比单键强, C-O 间键比CO分子中要弱,因为反键π*轨道上也 有一些电子。
后一配合物就是以N2为桥的双核配合物,类似的双 核配合物还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得:
在强还原剂的条件下,有叔膦或双叔膦存在时,处 理某些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得到分子氮配合物。
[Ru(NH3)5N2]2++[Ru(NH3)5H2O]2+-- →[Ru(NH3)5N2Ru(NH3)5]4++H2O
目前已能制得ⅣB-Ⅷ族的几乎所有过渡金属元素 的分子氮配合物。其中能获得稳定的分子氮配合物的 元素有:Ti、Mo、W、Mn、Re、Fe、Co、Ni、Ru、 Rh、Os、Ir和Pt。这些元素多为后过渡元素,它们在 分子氮配合物中都处于低氧化态,因而含d电子较多。
Ir4(CO)12
Rh4(CO)12或Co4(CO)12
M-C-O 中σ-π配键示意图 --- M +++
M
++
+
+
C≡O
C≡O
+
M
+
C≡O
M
-
C≡O
图6-8 M-C-O中σ-π授受键示意图
18电子规则:大多数羰基配位化合物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每一个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和它周围的配位体 提供的价电子数加在一起满足18电子结构规则,是 反磁性的。例如: M Cr Mn Fe 价电子数 6 7 8 需要电子数 12 11 10 形成的羰基 配位化合物 M Co Ni 价电子数 9 10 需要电子数 9 8 形成的羰基 配位化合物
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的两个例子
(1) 单核羰基配合物
当 CO 与金属原子键合时,其 (σ2p) 上的电 子对与中心原子的空的 SP3 杂化轨道形成 σ 键。 而空的 π2p* 又可以和金属原子充满电子的 d 轨 道重叠形成反馈 π 键,所以,在 Ni(CO)4 中化 学键为σ-π配键。 一方面,CO把一对电子填入Ni的sp3杂化轨 道中形成 σ 键,一方面又以空的 π 2p* 轨道接 受来自Ni的d轨道的电子,形成π 键,从而增 加配合物的稳定性 , 但削弱了 CO 内部成键 , 活 化CO分子。
在多核羰基配合物中,金属与金属 原子之间有共价键形成。 例如,在 Fe2(CO)9 中,实验证明两 个铁原子被3个桥联式羰基联结起来。此 外,每个铁原子又分别与三个端式羰基 相连,两个铁原子的距离相当近,说明 他们之间又共价键形成。
Co2(CO)8(在固体中)
Mn2(CO)10
Ru3(CO)12或Os3(CO)12
2 分子氮配合物
分子氮配合物对推进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寻找合 成氨的新型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具有 重要意义,所以引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们的普遍注 意,成为当今无机化学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
分子氮配合物的合成
第一个分子氮( N2 )配合物是 1965 年由 Allen 和 Senoff 在水溶液中用水合肼还原三氯化钌而制得的。 随后很快就研究出用氮气直接合成分子氮配合物的 方法。 2[(C6H11)3P]3+N2- 25℃→[(C H ) P] +Ni(N )Ni[(C H ) P] +2(C H ) P 6 11 3 2 2 6 11 3 2 6 11 3
大多数羰基配合物都要满足 18 电子规则,即 金属原子的价电子与周围配体提供的电子数加起 来等于 18 。一般 CO 配体提供 2 个电子,而中心金 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若为奇数时,配合物倾向于形 成双核羰基化合物,例如: Mn2(CO)10 ,Co2(CO)8 等。在 Mn2(CO)10 中, Mn-Mn 形成单键,与五个 M-CO 形成八面体构型,两组 Mn(CO)5 为了减少 空间阻碍引起的斥力, (CO)n 相互错开 45º 排列。 除 CO 外, N2 、 O2 、 C2H2 等小分子均能与过渡金 属形成类似的σ-π授受键配合物。PF3、PCl3、PR3 等分子与过渡金属也形成σ-π授受键的配合物,在 PR3中P有一孤对电子可提供电子对给中心金属原 子,它还有空d轨道可接受金属反馈的电子,例如: Pd(PF3)4、Ni(PF3)4等。
M-N2构成σ-π双键结构
侧基配合物
配位氮分子的活化
与金属羰基配合物的情况相似,在N2分 子与金属 M以σ -π 键配位后,由于形成σ 键时 N≡N 之间成键电子密度减小,而在形 成反馈π 键时,N2分子的反键轨道中又加入 了电子,这就降低了N2分子的键级,增加了 键长,分子氮配合物中的氮分子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活化。氮分子的活化是N2进一步还原 NH3 的先决条件。因此,氮分子的活化为从 空气中直接固氮打开了一扇大门,而这正是 长久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MoCl4[P(CH3)2(C6H5)]2+N2→Mo(N2)[P(CH3)2 (C6H5)]4
分子氮配合物中的化学键
N2 与 CO 是等电子体,分子氮与过渡金属离子 (原子)生成配合物时的成键情况也与一氧化碳相 似。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进入过渡金属离子(原子) 的空轨道,形成 σ 配键,同时过渡金属离子(原子) 的d电子进入N2分子的反键π*空轨道,形成反馈π键, 构成σ-π双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