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现当代诗歌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永遇乐(落日熔金)-PPT精选文档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永遇乐(落日熔金)-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a89e21687c24028915fc33d.png)
十、永遇乐
一、这首词主要抒写词人在元宵佳节时的寂寞失落心情,反映了她遭受国破家亡之苦、 饱经忧患后的真切感受。 二、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面容憔悴,鬓发花白散乱,满怀痛苦失意的妇女。在一个夕 阳残照、彩云迷人的元宵节傍晚,她一个人躲在临时居住的地方:远处夕阳西下、彩霞满 天;近处烟雾罩柳,笛声中吹奏着伤心的《梅花落》曲。春天已经来了,可是她却倍感悽 凉,似乎感受不到一丝春天的暖意。回想自己多年来的坎坷落魄,时时担心再有不测发生。 她害怕与人相处,尤其是夜晚来临时。因此当乘坐着香车宝马的朋友们来约她出去时,她 却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而是一个人留在住处,躲在帘子后面,默默地边听别人欢声笑 语,边回忆自己当年在东京时的快乐时光。 三、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运用对比反衬手法。整首词上下部分即通过今昔元 宵佳节的描写形成对比,以昔日的欢乐幸福对比今日的寂寞悲苦,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 更显深沉、浓重,从而突出了主人公现今的落魄。其他,如用“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的 美景反衬“人在何处”的哀戚,以“元宵佳节,融合天气”反衬“次第岂无风雨”的忧虑, 以“香车宝马”的“酒朋诗侣”,反衬自己的狼狈不堪,以“簇带争济楚”的中州之盛反 衬今日“风鬟雾鬓”的憔悴,以窗外他人的“笑语”反衬屋内自己的孤寂。还有乘坐香车 宝马的酒朋诗侣与帘儿低下听人笑语的憔悴、孤寂的词人作比,既写词人生活之凄楚,也 写词人性格之孤高等。
十、永遇乐
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 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 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宋·张端义《贵耳集》) 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至 于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 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宋•张炎《词源》卷下)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清·王士祯《花草蒙拾》)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 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清·李调元《雨村 词话》)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 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郑振铎《中国文 学史》)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山鬼17页PPT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山鬼1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fca85cdd3383c4ba4cd294.png)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一、山鬼
1、反复阅读,感受抒情主人公山鬼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和坚贞态度。 2、结合层次分析,把握诗中感情发展的脉络与心理活动的复杂变化。 3、与《诗经》比较,了解屈原诗歌的形式特点及其浪漫主义特色。
一、山鬼
一、山鬼
一、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受 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每年五月端午这一天,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棕子、划龙 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一位卓有才华的政治家和诗人,无论国 家怎样对待他,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决不向黑暗邪恶势力低头妥协,宁死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并用诗歌将自己的 心声记录下来,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屈原为什么受 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
此外,抒情和叙事结合,句式以七言为 主,每句中间都含有语气词“兮”字,语言 华美而富有文彩等,也都体现了屈原诗歌的 一贯风格。
一、山鬼
一、山鬼
好象有个人在山角落,身上披戴着薜荔和女萝。眼神脉脉面带笑,小 伙子都爱慕我长得好。驾着赤豹带着花猫,辛夷车上桂枝编的旗子随风飘。 石兰、杜衡戴得满身是,折下鲜花要送给思念的人。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屈原在这首诗中以楚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创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非常细腻地刻划了山鬼赴约、在凄风苦雨中痴情等待的复杂心态,表现 了人类对爱情的忠贞追求。从屈原个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看,山鬼这 个在凄风苦雨中痴情等待的形象,无疑有着流放中的诗人忠君忧国、期 盼回到楚王身边的个人思想身影。
一、山鬼
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 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 《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 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 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大学语文(诗歌3)
![大学语文(诗歌3)](https://img.taocdn.com/s3/m/ae6bf2c233687e21af45a9ac.png)
• 1、戴望舒《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是 ( A )。
• A.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 • B.高洁而幽然的美好理想 • C.迷茫凄苦中的探索寻求 • D.环境遭际的不幸与无常
• 2、 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 ) •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
• A.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 B.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 C.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D.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大家好
• 3、《摸鱼儿》中“休去倚危栏”的抒情方式是 ( D )。
• A.借事抒情 • B.直接抒情 • C.借比喻抒情 • D.借举止抒情
与“理想”的象征。
大的显著特点。
• 2.雨巷、雨伞、丁香等编织出雨中江南小 城的美丽画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 息与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浓郁韵味。
• 3.本诗具有句式、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 ⑴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 ⑵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 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 的效果。在音节上运用上又是灵动,变 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 2、 《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C) •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 C.民众革命运动的声威和力量 • D.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
大家好
• 3、闻一多《一句话》中,暗示反动统治者残 酷镇压民众反抗的诗句是 (A )
• A.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 B.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 C.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 D.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大家好
• 本诗抒发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 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 往和追求。
大学语文诗歌篇 10. 我愿意是急流
![大学语文诗歌篇 10. 我愿意是急流](https://img.taocdn.com/s3/m/b4ee3f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4.png)
贰 作品赏析
我
分析诗歌的意象
愿
意
●我的爱人
是
“快乐的小鱼”、“欢叫的小鸟”、“青青的常
急
春藤”、“可爱的火焰”、“辉煌的夕阳”
流
贰 作品赏析
我
分析诗歌的意象
愿
●我
意
“崎岖路上的急流”、“狂风呼啸中的荒林”、
是
“峻峭山岩上的废墟”、“谷底饱受风雨击打的草屋”
急
以及“飘荡的云朵和灰色破旗”
流
贰 作品赏析
意 歌献给尤丽亚,但是,裴多菲的示爱遭到了尤丽亚的伯爵父亲的强烈反对,
是
但尤丽亚也倾慕裴多菲的诗歌和精神,在1847年,两人冲破阻碍,恋情的
急 发展迎来转机。
流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1847年创作并献给爱人尤丽
亚的一首爱情抒情诗。虽然这首诗已经距离现在一百多年,但是,今天读
来,这首诗歌想表达的关于爱情的奉献精神仍然撼动你我。
我
是在急流的浪花里自由游弋体现的。 我即便以枯竭的荒林姿态出现,也要与狂风作战。 纵然我是毁灭的废墟也无怨无悔。 就算我在谷底像草屋一样承受狂风暴雨击打,我也在所不辞。 我就心甘情愿以灰色破旗,凋零衰败的状态呈现。
我愿意是急流
中国传 统
贰 作品赏析
我
总结艺术特色
愿
意
1、强烈反差对比。
是
2、极化情感抒发。
我
思考
愿
诗人描写爱人时所用的意象都是美好的,欢愉的,
意
向上的,为什么在表达自身时所运用的意象就是苍凉的,
是
负重的,甚至残败的呢,为什么不使用同样恬美的意象呢?
急
流
贰 作品赏析
我的爱人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文档资料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111dd1eb307e87101f69689.png)
十二、摸鱼儿
接着,作者运用赋的手法,用抒情的笔调描写雁的痴情。“欢乐趣,离别苦”, 它们的长期共同生活中,有多少团聚的欢乐,又有多少离别的酸楚,“悲莫悲兮生别 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中更有痴儿女”,运用拟人手法,既表现了这对“双飞 客”心心相印、相偎相知的诚挚专一与矢志不渝,也点明了人世间更有许多痴心相爱 的青年男女。“痴儿女”三字,饱含着哀惋与同情。
十二、摸鱼儿
词的开头,陡然发问,奇思妙想,破空而来。全词本要咏雁,却从“世间”落笔, 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的质问,中国传统文学从先秦起倡扬“诗言志”,西晋诗 人陆机在《文赋》中最早提出“诗缘情”,自宋以来,理学家大都重性抑情,甚至提 出要“存天理、去人欲”,元好问“情为何物”的大声疾呼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 量。“直教人生死相许”,正如接下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明确提出的“情 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至极处,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由大雁的殉情,引 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的真情的热情讴歌。词的开篇,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 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升华了雁的殉情的内在意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 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兮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 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为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 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 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恋情悲 歌,寄托了作者健康进步的爱情理想。
大学语文·现当代诗歌
![大学语文·现当代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2e8391dcb14e852458fb575f.png)
当代诗歌的发展 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 随着新中国的成 立,新诗开始了 新纪元。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建国初期的颂歌潮。郭沫若的《新华颂》、 艾青的《国旗》、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 的节日》、臧克家的《有的人》、冯至的 《我的感谢》。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4、选文艺术风格
• (1)构思方式大胆奇特。 • (2)诗体形式以‚我‛领句。 • (3)在艺术上,想象新奇,磅礴高亢。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5、课后思考
• (1)郭沫若 生平及其诗 歌特色 • (2)天狗‛ 的象征含义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2、选文题解
• 郭沫若的《天狗》一诗最初发表于1920年2 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 学灯》上。 • 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 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诗人在 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 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 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 。
• 1976年 ‚天安门诗歌运动‛。 • 1978年12月出版的《天安门诗抄》收集了1500 多篇包括新诗和旧体诗形式在内的优秀诗作。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1976年开始的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潮流。李瑛 《一月的哀思》、艾青的《光的赞歌》、雷抒雁 的《小草在歌唱》、张志民的《祖国,我对你 说》、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白桦《阳光, 谁也不能垄断》等。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意义的喻指符号的‚天 狗‛,不再是立于我们想象尽头、象征着大自 然神秘魔力的‚自在‛之物,而是化为一种现 实的‚自为‛之物,是诗人自我觉醒与青春勃 发的生命情态的形象写照。诗人借无所不能的 ‚天狗‛形象来比喻自我生命的蓬勃绽放,写 出了面对风云际会的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生命 个体对于现代性的高峰体验。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92b749226fff705cc170a49.png)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语文【学时】54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示范性讲解与导读,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修养与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先秦两汉诗一、先秦两汉诗概述(一)《诗经》的基本知识、地位及其影响(二)楚辞的基本知识、地位及其影响(三)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及其影响(四)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二、先秦两汉诗选(一)《诗经-黍离》1.“黍离之悲”的含义2.重章复沓与抒情方式3.背诵全诗(二)《诗经·蒹葭》1.伊人形象2.重章复沓的手法3.景物描写的作用(三)屈原《涉江》1.屈原生平及其诗歌成就2.放逐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九死未悔的执著精神3.叙述与抒情的结合4.语言特色(四)《汉乐府·陌上桑》1.情节梗概2.罗敷形象3.侧面描写手法4.对话手法(五)《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离别相思的主题2.艺术特色(六)曹操《短歌行》1.曹操生平及其诗歌成就2.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思贤若渴的愿望3.语言特色第二章先秦两汉文一、先秦两汉文概述(一)先秦文1.先秦历史散文与代表作2、先秦诸子散文与代表作(二)两汉文1.两汉政论2.两汉史传二、先秦两汉文选(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左传》与编年体史书2.叙事方式3.人物形象的描写(二)《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孔子与儒家思想2.生动的人物形象3.语录体的特点(三)《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章)1.孟子与其仁政学说2.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四)庄子《逍遥游》(节选)1.庄子与道家思想2.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3.以形象阐说哲理(五)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节选)1.司马迁与《史记》2.项羽的性格特点3.描写人物的主要手法4.典故释义: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第三章唐宋诗一、唐宋诗概述(一)唐诗之盛、分期和主要流派1.唐诗之盛2.唐诗的分期和主要流派(二)宋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1.北宋诗歌2.南宋诗歌二、唐宋诗选(一)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1.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2.写景抒情的特点3.语言风格(二)李白《将进酒》1.李白生平及其诗歌成就2.豪放的自我形象3.背诵全诗(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背诵全诗(四)杜甫《新婚别》1.杜甫生平及其诗歌成就2.主人公形象的时代特征3.借新婚写离乱的艺术手法(五)杜甫《登高》1.通体对仗的特色2.背诵全诗(六)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岑参生平及其边塞诗的特色2.景物描写(七)白居易《长恨歌》1. 白居易生平及其诗歌成就2.艺术特色(八)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李商隐生平及其诗歌特色2.比喻用法及象征意义3.背诵全诗(九)陆游《关山月》1.陆游生平及其诗歌成就2.时代特色3.结构特点第四章唐宋词一、唐宋词概述(一)词的产生与发展流变1.唐五代词2.两宋词(二)词的婉约与豪放1.婉约词派2.豪放词派(三)宋词的成就和地位二、唐宋词选(一)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1.温庭筠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2.女主人公的形象3.“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蕴(二)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1.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2.思想情绪3.比喻的妙用4.语言特色5.背诵全词(三)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1.柳永生平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2.思想内容3.语言特色4.背诵全词(四)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1.晏殊生平及其词作2.拟人及借景抒情手法(五)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苏轼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词人的自我形象及旷达的人生态度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释义4.背诵全词(六)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1.秦观生平及其婉约词风2.作者的爱情观3.情景交融和运用传说的表现手法4.背诵全词(七)李清照《永遇乐·元宵》1.李清照生平、词作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2.思想内容3.铺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4.语言特色(八)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1.辛弃疾生平、词作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2.象征、暗喻的手法3.风格特色4.“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句的寓意第五章唐宋文一、唐宋文概述(一)唐宋八大家(二)中唐古文运动(三)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四)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二、唐宋文选(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韩愈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影响2.叙事和议论并重的写作特点3.南霁云形象的刻画手法(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1.柳宗元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借题发挥的表达方式3.“始得’’二字结构全文(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1.欧阳修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成败由人"的中心论点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熟记警句(四)苏轼《前赤壁赋》1.“乐一悲一喜"的情感线索2.“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3.景、情、理的有机结合4.背诵第四自然段第六章中国古代戏曲一、中国古代戏曲概述(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源(二)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征(三)元杂剧体制及代表性作家作品(四)明清传奇体制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中国古代戏曲选(一)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1.王实甫与《西厢记》2.莺莺的心理活动3.语言特色4.背诵《宫端正好》和《二煞》两支曲(二)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节选)1.汤显祖与《牡丹亭》2.“一生儿爱好是天然”释义3.语言特色(三)孔尚任《桃花扇·却奁》1.孔尚任与《桃花扇》2.李香君的形象3.对比衬托手法第七章中国古代小说一、中国古代小说概述(一)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国小说的雏形(二)唐代传奇——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和繁荣(三)宋元话本——中国通俗小说的形成(四)明清章回小说——中国通俗小说的繁荣二、中国古代小说选(一)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 1.刘义庆与《世说新语》2.“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二)蒋防《霍小玉传》1.故事梗概2.霍小玉的形象(三)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1.蒲松龄与《聊斋志异》2.思想意义3.艺术特色(四)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节选)1.曹雪芹与《红楼梦》2.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第八章现当代诗歌一、现当代诗歌概述(一)现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当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现当代诗歌选(一)郭沫若《天狗》1.郭沫若生平及其诗歌特色2.“天狗"的象征含义(二)徐志摩《再别康桥》1.徐志摩生平及其诗歌特色2.《再别康桥》所体现的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三)闻一多《一句话》1.闻一多生平及其诗歌特色2.“爆一声‘咱们的中国’”所表达的思想(四)余光中《乡愁》1.余光中生平及其乡愁诗2.“乡愁”的四个意象3.艺术手法(五)舒婷《致橡树》1.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2.独立的女性观念3.象征的手法第九章现当代散文一、现当代散文概述(一)现代散文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当代散文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现当代散文选(一)朱自清《给亡妇》1.朱自清生平及其散文成就2.内容与主要线索3.语言特点4.生活细节的选取(二)何其芳《黄昏》1.何其芳生平及其散文成就2.思想情绪与抒情结构3.写作特色(三)巴金《爱尔克的灯光》1.巴金生平及其散文成就2.“灯光’’在结构上的贯穿作用和三种“灯光’’的象征意味3.“长宜子孙”的含义(四)钱钟书《论快乐》1.钱钟书生平及其散文成就2.文章阐述的人生哲理3.“知性散文”的基本特色4.比喻手法(五)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特立独行’’的含义2.幽默与反讽的语言风格第十章现当代戏剧一、现当代戏剧概述(一)现代戏剧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当代戏剧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现当代戏剧选(一)曹禺《雷雨》(节选)1.曹禺生平及其戏剧成就2.周朴园、侍萍、蘩漪的形象3.戏剧冲突与结构特色4.语言艺术(二)老舍《茶馆》(节选)1.老舍生平及其戏剧成就2.图卷式的结构特色3.独特的戏剧冲突4.“寓庄于谐”的语言特色5.王利发的形象第十一章现当代小说一、现当代小说概述(一)现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当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二、现当代小说选(一)鲁迅《狂人日记》1.鲁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狂人”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3.写实和象征结合的艺术手法(二)沈从文《边城》(节选)1.沈从文生平及其小说成就2.翠翠的艺术形象3.牧歌情调(三)赵树理《传家宝》1.赵树理生平及其小说成就2.“传家宝’’释义与小说中两代妇女价值观的变化3.金桂、李成娘形象的刻画手法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部分(一)古代汉语知识概述(二)古代汉语常用词(三)古代汉语常见语法现象二、现代汉语部分(一)现代汉语语言与文字的规范化(二)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把握(三)现代汉语常用句子类型与病句修改(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第十三章写作一、写作基础知识(一)写作基础知识概述(二)记叙文写作(主题材料结构)(三)议论文写作(论点论据论证)(四)应用文写作(材料体式语言)二、行政公文写作(一)行政公文的概念和特点(二)行政公文的分类(三)行政公文的格式(四)常用行政公文写作(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三、事务文书写作(一)事务文书的特点(二)常用事务文书写作(总结、合同、调查报告 )四、新闻写作(一)新闻要素、体裁和写作的基本要求(二)消息写作(三)通讯写作五、学术论文写作(一)学术论文的特点及选题(二)学术论文的资料收集(三)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四)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针对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讲授与自学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朱自清现代诗歌
![朱自清现代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029ee4a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8.png)
朱自清现代诗歌朱自清现代诗歌如下:
1.《灯光》朱自清·现代
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的,
一颗黄黄的灯光呵,
我将由你的熠耀里,
凝视她明媚的双眼。
2.《光明》朱自清·现代
风雨沉沉的也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的道。
呀!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快给我些光明罢,
让我好向前跑!”
上帝慌着说, “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
3.《独自》朱自清·现代
白云漫了太阳;
青山环拥着正睡的时候,
牛乳般雾露遮遮掩掩,
像轻纱似的,
幂了新嫁娘的面。
默然在窗儿口,
上不见只鸟儿,
下不见个影儿,
只剩飘飘的清风,
只剩悠悠的远钟。
眼底是靡人间了,
耳根是靡人间了;
故乡的她,独灵迹似的,猛猛然涌上我的心头来了!。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南吕 一枝花(杭州景)-精品文档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南吕 一枝花(杭州景)-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01bffa983d049649b665833.png)
十三、南吕· 一枝花· 杭州景
1、结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加 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祖国美 好山河的热爱。 2、了解关汉卿散曲质朴自然、 通俗生动的特点。 3、背诵该散曲。
十三、南吕· 一枝花· 杭州景
一、课文的相关知识
散曲是金、元时期北方新兴的一种诗,由词发展而来,繁荣于元朝,而后贯穿明清二 代:和词一样,散曲是合乐的长短句,每一首的句数、字数及每字的平仄都受格律限制; 不同的是,散曲的句式比词更自由,音韵格律也较灵活,语言风格更自然、朴实、清新明 快,特别是大量吸收民间方言俗语和口语,使它既保持了民歌的风格又富于诗词的韵味, 雅俗共赏,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套数 则由几支或更多的宫调相同的只曲联缀而成。这支《南吕·一枝花·杭州景》是一首三支 曲的套数,其中[南吕]是宫调名,[一枝花]是首曲曲牌名,[杭州景]是这套曲的名子。
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该散曲生动描绘了杭州城市山川的繁华富足和美不胜收,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天堂的无 比喜爱和赞叹,其间还隐隐流露出对江山更替、朝代兴亡的感慨。
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散曲中写杭州的秀美风光与市井繁华,既概括又具体,有分有合。其中 [一枝花][尾] 是总写,中间的[梁州第七]则分别写了杭州的市井、松轩……钱塘潮等,全景与点景接替 展现,层次分明。语言朴素自然,格调清新轻快,比喻精切生动,特别是口语的大量运用, 更使本曲彰显出关汉卿散曲质朴自然、通俗生动的特点,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的散曲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不仅作品整体透露出关汉卿娴熟驾御不同题材的本领和自然丰富又对立统一的审美情韵而且每一部散曲作品中的审美韵致也都有着多样交织的立体特点一如元曲选序作者臧晋叔所说能够随所妆嗤无不慕拟曲尽所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是他多角度自我体验和体验他人的结果与他的杂剧作品成为对应互动的系统为文人散曲多样化的审美道路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大学语文现当代诗歌教案
![大学语文现当代诗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339ca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5.png)
教学对象:大学语文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现当代诗歌的欣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现当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2. 现当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1. 现当代诗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2. 学生对现当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出现当代诗歌。
2. 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二、现当代诗歌发展历程及特点1. 介绍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
2. 分析现当代诗歌的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三、现当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1. 介绍鲁迅、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等代表性作家。
2. 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
四、现当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1. 分析现当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意象等。
2. 探讨现当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
五、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对现当代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针对现当代诗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现当代诗歌作品,如《朦胧诗》、《第三代诗》等。
2. 选择一首现当代诗歌,分析其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现当代诗歌的理解程度。
3. 审美鉴赏能力: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现当代文学
![大学语文——现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30f2a98d1f34693dbef3e16.png)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
“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现代小说大家。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
鬼。
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大学语文诗歌背诵篇目全文
![大学语文诗歌背诵篇目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ace422e2bd960590c67755.png)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赠白马王彪其三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其六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饮酒其五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登池上楼潜虬(qiú)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zuò)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xùn)禄反穷海,卧疴(kē)对空林。
衾(qīn)枕昧节候,褰(qiān)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qū qīn)。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qí)祁伤豳(bīn)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大学语文朗诵诗词篇目
![大学语文朗诵诗词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9932f9330722192e4536f63f.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二.毛泽东诗词六首:
1.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
大学语文朗诵篇目
一.曹操诗歌两首:
1.《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4.解放战争时期:
(5)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考大学语文现代文问答题(23个)
![统考大学语文现代文问答题(23个)](https://img.taocdn.com/s3/m/70e1f40a2f60ddccda38a0df.png)
统考大学语文现代文问答题(23个)第八章现当代诗歌1.“天狗”的象征意义08年4月考过郭沫若的“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
是“洪荒开天辟地的大我”;借“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反抗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用剥蚀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要扫荡一切、彻底破坏一切,非常自信又有些惘然的情绪;那是觉醒之后的渴望与焦灼,是典型的“五四”“暴躁凌厉之气”。
2.《再别康桥》所体现的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再别康桥》一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
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再别康桥》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
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地”、“悄悄地”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毫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
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外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3.闻一多《一句话》--“爆一声‘咱们的中国’”所表达的思想首先,“咱们”指的是中国同胞,“咱们的中国”是摆脱列强殖民压迫的独立自主的中国,更深一层,“咱们”指的是人民,“咱们的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力的中国。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那力量将如火山爆发、晴天霹雳,彻底摧毁这个旧世界。
4.“乡愁”的四个意象《乡愁》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其意象的选取。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明朗、强烈而又意蕴丰富,启发人的联想;他们连接的分别是母亲、新娘、亡亲和祖国,代表着母爱、爱情、生死契约的亲情和落叶归根的故土情。
5.舒婷《致橡树》独立的女性观念在这首爱情诗中,诗人把自己化作一株木棉,而把爱人喻为橡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文赏析
•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 了! •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 X 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能量)的总量! •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 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 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90年代,‚新生代‛诗人/“第三代‛/“先锋 诗歌‛/“实验诗‛/“后新诗潮‛等。周伦佑、 蓝马、杨黎、尚仲敏、韩东、于坚、丁当、 吕德安、陆忆敏、廖亦武、欧阳江河、石 光华、宋渠、宋炜与杨宏远。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当代诗歌的发展 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 随着新中国的成 立,新诗开始了 新纪元。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建国初期的颂歌潮。郭沫若的《新华颂》、 艾青的《国旗》、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 的节日》、臧克家的《有的人》、冯至的 《我的感谢》。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 《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 《迎春曲》; • 历史剧本《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 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 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 • 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 • 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 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 《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 卷)等。
课后思考
• 现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 当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再见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第八章
现当代诗歌
大学语文
主讲教师 杨蕾
二、现当代诗歌选
• • • • • 郭沫若《天狗》 徐志摩《再别康桥》 闻一多《一句话》 余光中《乡愁》 舒2月出版的《天安门诗抄》收集了1500 多篇包括新诗和旧体诗形式在内的优秀诗作。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1976年开始的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潮流。李瑛 《一月的哀思》、艾青的《光的赞歌》、雷抒雁 的《小草在歌唱》、张志民的《祖国,我对你 说》、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白桦《阳光, 谁也不能垄断》等。
第八章 现当代诗歌
大学语文
主讲教师 杨蕾
第八章 现当代诗歌
• 一、现当代诗歌概述
• 二、现当代诗歌选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一、现当代诗歌概述
• 现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 当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1923年3月,徐志摩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标 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该社成员组成成分 较为复杂,其中有文艺界的胡适、陈西滢、 徐志摩、杨振声、林徽因等,多有欧美留 学经历。稍后,闻一多、余上沅、梁实秋、 熊佛西、沈从文等亦加入其中。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在抗日的狂飙中,作为主流的革命诗歌斗 志昂扬,‚象征派‛、‚新月派‛、‚现 代派‛以及躲在象牙之塔中的诗人,也投 奔到了现实中。卞之琳他的《慰问信集》; 何其芳的《夜歌》;李金发《亡国是可怕 的》;艾青《火把》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 《兄妹开荒》、《白毛女》、《血泪仇》 《九叶集》作者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 郑敏、唐祈、唐、袁可嘉、穆旦,他们大多数还 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九叶集》诗人在抗战后 期以迄解放战争时期是最具代表性的。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新生代诗的整体特色是对朦胧诗建立的审美风 格的反拨,他们普遍坚持平民主义的审美态度, 进行‚零度情感‛的诗歌写作,反崇高,消除深 度模式,消解善恶二元对立的价值模式,追求语 言的戏谑与反讽等,如果说朦胧诗是中国的现代 主义诗歌运动的话,‚新生代‛诗歌就是中国的 后现代状态的诗歌行动。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3、选文赏析
• • • • • • • 这首诗的诗眼是‚告别‛: 勾画出了康河的妩媚动人: 先写河畔的金柳 次写河中的水草 再写榆荫下的潭水 最后写康河泛舟 《再别康桥》象一支美妙动人的乐曲,诗人 以脉脉深情唱出了心灵里的歌声。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小结: • 诗歌通过回忆、梦想与现实的交织,告别与怀念 的缠绕,抒发了诗人的失落与忧郁,含蓄的表达 了诗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复杂情感。不自 觉的怀想,理性的告别,深心的依恋构成了诗人 情感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诗歌用自然的物象,细 节化的陈述,显示了诗人情感的真挚,孤独与失 落。诗人将伤感控制得非常恰当,伤感但不绝望, 痛苦的失落中有内心的沉静。
徐志摩《再别康桥》
1、作者简介 2、选文题解 3、选文赏析 4、选文艺术风格 5、课后思考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1、作者简介
•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 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 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 《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 斐尔小说集》等。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思想内容 •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 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 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 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 代精神。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海子被认为是当代诗坛上的一个‚天才诗 人‛。1984年至1989年,创作了200多首 抒情短诗和《太阳· 七部书》的长诗,他的 诗歌堪称理想主义者天才诗人的绝响。 • 王家新、西川等人的诗歌比较注重知识性 和学理性,具有冥想的气质,因此也被称 为‚知识分子诗歌‛。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现代诗歌的发展 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 现当代诗歌 是‚五四‛运动以 来的诗歌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 • 最早试验和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 1917年2月刊出了胡适的白话诗8首。 • 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初 期新诗的最高成就。
4、选文艺术风格
• (1)构思方式大胆奇特。 • (2)诗体形式以‚我‛领句。 • (3)在艺术上,想象新奇,磅礴高亢。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5、课后思考
• (1)郭沫若 生平及其诗 歌特色 • (2)天狗‛ 的象征含义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1941 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蔡文 姬》等历史剧。建国后历任中国科技大学 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职。1978年6月12日, 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再别康桥》解读:1928年7月作者第三次 游历欧洲,11月6日归国途中在南中国海上 写下的这首传世之诗歌。这首诗最初刊登 在1928年底《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 后收入《猛虎集》。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抗美援朝,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也是这一时期诗 歌的主题,田间的《雷之歌》、未央的《枪给我 吧》、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艾青的《在 智利的海岬上》等。 • 闻捷的《葡萄成熟了》;郭小川的《向困难进 军》、《甘蔗林—青纱帐》等十部诗集;贺敬之 的《放声歌唱》和《雷锋之歌》等。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意义的喻指符号的‚天 狗‛,不再是立于我们想象尽头、象征着大自 然神秘魔力的‚自在‛之物,而是化为一种现 实的‚自为‛之物,是诗人自我觉醒与青春勃 发的生命情态的形象写照。诗人借无所不能的 ‚天狗‛形象来比喻自我生命的蓬勃绽放,写 出了面对风云际会的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生命 个体对于现代性的高峰体验。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 《徐志摩文集》 • 散文《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 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 的名篇。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2、选文题解
•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 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 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
郭沫若《天狗》
• • • • • 1、作者简介 2、选文题解 3、选文赏析 4、选文艺术风格 5、课后思考
大学语文· 现当代诗歌 queen_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