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精校打印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精校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2401f52af90242a995e506.png)
高一语文必修三校本作业第三单元检测(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撰稿:郑审校: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 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ò)抛头露面(lòu)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矣4、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6、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8、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优选.)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b71b83a4910ef12d2af9e7f1.png)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锲而不舍(qì)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跂而望矣(zhi)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絜大(duó) 官盛近谀(yě)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养生丧死(sānɡ)2、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 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 )之以孝悌之义。
A、遗振伸B、贻振申C、贻震伸D、遗震申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B.赢粮而景从C.君子生非异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A.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 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按)B.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C.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D.王道之始也(始:开端)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邻国之政树之以桑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其智乃反不能及C.师不必贤于弟子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D.请以战喻夫夷以近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B、而耻学于师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10.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树之以桑C.不拘于时,学于余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为天下笑者,何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质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b8423d51b0717fd5370cdca8.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质量检测(60 分)一、基础稳固 (21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1.选出以下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伍 (h áng)跬步 (ku ǐ)锋镝 (d í)持之以恒 (qi è)B.逡巡 (q ūn)鞭挞 (ch ī)句读 (d òu)经传 (zhu àn)C.氓隶 (méng)劲驽 (j ìn)瓮牖 (y ǒu)参省 (x ǐng)D.中规 (zh òng)槁暴 (p ù)遗镞 (z ú)老聃 (d ān)2.以下加点的词语,完整与现代汉语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①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③致使天下之士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⑤南取百越之地,认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A.①③⑤ B .②⑥⑦C.③④⑤D.②④⑧3.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②愚人之因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①深思熟虑,行军用兵之道②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4.以下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咎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俗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短处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离5.以下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③身故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①⑤⑧/②/ 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⑧/ ③⑥/ ④⑦C.①⑤ / ②/ ③⑥/ ④⑦ / ⑧ D .①⑤⑧ / ②/ ③/ ④⑥⑦6.名句默写 (6 分 )(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5f18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7.png)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770dc103d8ce2f016623c4.png)
高中语文必修 3 第三单元测试题【高中语文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锲而不舍(qì)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跂而望矣(zhi)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官盛近谀(yě)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养生丧死(sānɡ)2、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 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 )之以孝悌之义。
A、遗振伸B、贻振申C、贻震伸D、遗震申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B.赢粮而景从C.君子生非异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A.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 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按)B.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C.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D.王道之始也(始:开端)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邻国之政树之以桑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其智乃反不能及C.师不必贤于弟子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D.请以战喻夫夷以近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B、而耻学于师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10.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树之以桑C.不拘于时,学于余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为天下笑者,何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安乡一中 龚德国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安乡一中 龚德国](https://img.taocdn.com/s3/m/c708a5f3f705cc17552709e0.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量:100分钟分值:100分出卷人:龚德国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ò)B.赢.粮(yínɡ)蒙恬.(tián)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契大(duó)抛头露.面(lù)D.崤.山(xiáo)墨翟.(dí)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①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__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__之以孝悌之义。
A.遗振述B.贻振申C.贻震述D.遗震申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5.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A.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散。
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D.教室里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认真,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分活跃。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途径。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检测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8c245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检测卷及答案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舟楫(yī)曳兵(yè)跬步(guǐ)鸡豚狗彘(tún)....B、强谏(qiáng)骐骥(jì)逡巡(qūn)金石可镂(lîu)....C、屏息(bǐng)纤腰(xiān)爪牙(zhuǎ)亡矢遗镞(cú)....D、鞭笞(chī)劲弩(nǔ)藩篱(fān)万乘之势(chéng)....答案:1.B(A楫jí跬kuǐC爪zhǎo镞zúD弩nú乘shèng)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青出于兰而胜于兰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C.孝悌犒赏计日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 .赝品挑衅捉襟见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答案:2.D(A脍炙人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寒暄饿殍C 计日程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振之以威怒D.句读之不知答案:3.。
D(A.“不”通“否”B.“受”通“授”C.“振”通“震”)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用心一也.....④弃甲曳兵而走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⑥⑦D.④⑤⑧答案:4。
D (④“走”古义为逃,XXX为步行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XXX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⑧“博学”古义为广泛研究,今义为学识渊博)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可是不王者,未之有也XXX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忌不自信C.大王来何操?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XXX?答案:5。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1ed60b6f1aff00bed51ed9.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本测试题共6面,其中试题4面,答题卷2面。
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分100分。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选出“之”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填然鼓之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寡人之于国也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申之以孝悌之义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④/②③/⑤⑥/⑦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①⑦/②③/④/⑤⑥D.①⑦/②③/④⑥/⑤3.对“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B.体察邻国的政令,不如我这样用心的C.考察邻国的政治,不如我的用心D.了解邻国的政令,没有像我这般用心的4.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兵器拿到手,(士卒们就)抛下武器而逃跑B.兵器已经接触,(士卒们)抛下盔甲拖着武器逃跑C.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丢下大部队拖着武器逃跑D.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甩下盔甲、武器走了1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1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C.瓮牖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4.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f12a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f.png)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句画线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臣具以表闻③不过数仞而下④彼于致福者⑤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⑥雄州雾列⑦时矫首而遐观⑧或棹孤舟A. ①⑥/②④⑤/③⑦⑧B. ①⑥⑦/②④⑤/③⑧C. ①⑥⑦/②⑤/③④⑧D. ①⑥/②④⑤⑦/③⑧【答案】B【解析】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②闻使动用法使……闻③下名词作动词向下落④致使动用法使……到来⑤屈使动用法使……委屈⑥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⑦时名词作状语常常⑧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所以划分为①⑥⑦/②④⑤/③⑧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人非生而知之者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A.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传授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D. 君子不齿不齿羞与为伍看不起【答案】A【解析】(1)A项句意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答案】C【解析】(2)①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②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乎介词相当于“于” ④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呢”故选C【答案】D【解析】(3)D项关于“缺少从师风尚的原因”的第一条表述不正确属无中生有【答案】(4)①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②(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解析】(4)①耻以......为耻惑糊涂②卑低与“高”相反羞以......为羞谀阿谀、奉承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2)诗歌尾联为后世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A. “水边旌旆卷秋风”突显了阅兵场面的盛大威武秋风猎猎营造出了“沙场秋点兵”的悲壮氛围B. “书生又试戎衣窄”写书生出身的诗人被阅兵的气氛感染穿上了紧身的军装投入到阅兵活动中C. “山郡新添画角雄”大意是山城新添的号角声音格外雄壮一个“雄”字从听觉上衬托出了阅兵的宏大气势D. 第三联由实及虚诗人想到早年抗金良策被废弃、近年幕府生活功名未就的处境心中不免涌上哀愁E. 诗歌前两联描写检阅场面具体真实诗人的情感由“嘉州大阅”展开逐联高涨结尾处达到了高潮【答案】A, E【解析】(1)A项“悲壮氛围”错中国古代的战役一般发生在秋季这一时期农忙结束粮食充裕战马肥壮战争的条件成熟了“沙场秋点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E项“结尾处达到了高潮”错尾联表达的是作者的雄心壮志透露出诗人无所作为的失意【答案】(2)①尾联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驱逐外敌、收复失地、洗除耻辱的雄心壮志凸显了全诗主旨②本联前后两句形成对比用“草间鼠辈何劳磔”反衬出了诗人“洗洛嵩”的伟大抱负③“要挽天河洗洛嵩”想象奇特用语雄健意境阔大彰显了诗人的非凡气概具有豪放风格【解析】(2)尾联“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直抒胸臆“草间鼠辈”指入侵南宋的金兵“磔” 分裂身体即碎尸万段诗人要驱逐外敌表达了对入侵金军的藐视和仇恨“要挽天河洗洛嵩”运用想象意境宏大表达了光复中原的决心和扫清入侵外敌的信念一联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制定道德、法律规范及官吏任免中贯彻“孝”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B. 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不再从家庭获得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价值共识是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D. 由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的道德基准也完全不同【答案】A【解析】(1)B项“不再从家庭获得”表述绝对原文是“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C项陈述对象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错应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D项“完全不同”错误应为“有所不同”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未论及“可行性”【答案】B【解析】(3)B项强加因果5.(1)下列对“红色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我国红色旅游存在着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A. 红色文化是指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人物、红色革命遗存和红色革命文艺等四层次文化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十分丰富B. 红色文化的形成、积淀、凝炼和升华过程漫长其根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过上幸福生活的奋斗史C.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色革命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遗址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D.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小说《林海雪原》、歌剧《白毛女》等红色文艺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是珍贵的精神财富【答案】A【解析】(1)A项对红色文化的范围判断不当材料一原文是“红色文化至少包括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人物、红色革命遗存和红色革命文艺等几个层次”【答案】C【解析】(2)C项红色精神是我们党的巨大政治优势而不是红色精神“拥有巨大的政治优势” 更不是“广大党员和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潜能” 而是“激发他们的潜能”【答案】(3)①革命精神遭到戏谑革命遗址遭受玷污如地道战遗址中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嬉笑拍照②景区建设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 旅游产品单一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误导游客价值观【解析】(3)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三“个别景点疏于管理盲目经营使红色旅游走偏近日一则有关地道战遗址的新闻引起轩然大波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在此嬉笑拍照”“革命精神遭到戏谑革命遗址遭受玷污这与红色旅游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一些红色景区在景区建设上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 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易产生价值观误导”等内容概括作答即可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阅读全文分析霍平安的形象特征6.(3)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A. 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平安人身安全和自己小家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B. 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C. 小说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已经牺牲的真相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同时也深化了平安的形象D. 这篇小说就“要不要上战场杀鬼子”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答案】A【解析】(1)A项“一直坚决不让”“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分析可知当霍平安偷跑出家参军时母亲是知道的但她并没有阻拦“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太武断【答案】(2)①具有家国情怀忠心报国他坚持要上战场杀鬼子认为有国才有家②舍小家为国家敢于担当自己虽是家里的独苗他也依然上战场杀敌卫国③孝顺爱母对自己的母亲孝顺理解母亲的心理不想让母亲难过悄然离开④舍己为人甘于奉献他为了掩护战友狗娃而牺牲【解析】(2)解答本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及侧面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根据“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可以看出他具有家国情怀坚持要上战场杀鬼子认为有国才有家根据“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所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可以看出他舍小家为国家敢于担当根据“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可以看出他孝顺母亲理解母亲的心理不想让母亲难过悄然离开根据最后狗娃说的“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可以看出他舍己为人甘于奉献小说主要通过霍平安的形象表达对忠心报国、舍小家为大家的抗战英雄的赞美与讴歌【答案】(3)①“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平安月下投军母亲月下盼儿狗娃月下报恩母亲月下去世②“月光”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皎洁的月光使母亲、平安、狗娃都笼罩在圣洁的光芒之中③“月光”象征着美好情感“月光”象征着母爱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④“月光”渲染了气氛“月光”的皎洁、美好使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解析】(3)结合文本内容“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等句子分析可知“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结合“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分析可知“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结合“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分析可知“月光”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结合“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等分析可知“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全文主要写战争文本中多次出现“月光” 渲染了气氛使得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请对下面的语段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答案】示例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解析】阅读语段可知本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创造”这一概念可以按照“创造是……”的句式进行压缩概括语段首先点明创造是“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接着介绍了“创造”的特点即“一定要获得成果” 再介绍创造成果的两种类型即“精神性与物质性” 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首次获得” 据此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8.(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8.(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8.(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B. 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C.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D. 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答案】A【解析】(1)根据前后文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 排除B、D两项应先说“最小单元”后说“最高代表” 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故选A【答案】C【解析】(2)①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在说“书法” 更强调姿态应选“千姿百态”②规范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第二空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应选“规范化”③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空处指适应时机而产生应选“应运而生”④含蓄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耐人寻味应选“含蓄”故选C【答案】C【解析】(3)“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B、D两项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后唐代排除A项故选C。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764b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9.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解析)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常出现的内容,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拿来练练手,一起来看看吧!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5分)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稳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
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
我信任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
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
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哈哈哈!”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
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兴奋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6.“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4分) 这正表明了环境的恶劣、人们的恐惧,不敢流露真情实感,正是专制统治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68885927d3240c8447ef5f.png)
必修三第三单元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db260b172ded630b1cb6f8.png)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21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伍(hánɡ)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阿谀(yú)B.跬步(kuǐ) 针砭(biān)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C.骐骥(qí) 句读(dòu)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D.驽马(nú) 郯子(tán)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参考答案】一、1.A(洿:wū)2.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C(C是使动用法,其它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3.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人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照应,赢粮而景从3.C( A项,〝生〞通〝性〞;B项,〝受〞通〝授〞;D项,〝景〞通〝影〞。
)4.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反的一项为哪一项()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A(B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C项,〝山东〞,古义为〝崤山以东〞;今义为山东省D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
)5.以下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A(A句为〝用来……的〞BCD句为〝……的缘由〞)6.以下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申之以孝悌之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移之徒也D.养生丧死无憾,霸道之始也6.D(D项为判别句,其他为状语后置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a008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3 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3 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一、累积运用 (28 分 )1、以下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饿殍 (pi ǎ o)逡巡 (q ū n)弃甲曳兵 (y è) 马马虎虎 (lu ò)B、中绳 (zh òng)句读 (d òu) 瓮牖绳枢 (y ǒ u)心广体胖 (p àng)C、庠序 (y áng) 氓隶 (méng) 度长薭大 (du ó) 出头露面 (l ù)D 、奉养 (g ō ng)经传 (zhu àn) 见笑于人 (y í)刻不容缓 (jiā n)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移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兴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 、谪戍孝悌持之以恒人材汇萃3、以下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以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令人着迷4、以下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危 (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敲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 (通“纵”)缔交赢粮而景 (通“影”)从D 、而耻 (以⋯⋯耻,意用法)学于南(向南,)取中5、以下句中加的字,活用不同样的一是( )A、孔子郯子、弘、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以下句中加横的,解不正确的一是( )A 、专心一也专心:使专心力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一样的俗C、小学而大小学:小的方面学D 、六皆通之:文和文7、以下相关文学常的表述,的一是( )A、《孟子》是国期思想家孟言行的,由孟及其弟子成。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8504ba3b14e852458fb57fc.png)
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评价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舟楫.(yī)曳.兵(yè)跬.步(guǐ)鸡豚.狗彘(tún)B、强.谏(qiáng )骐骥.(jì)逡.巡(qūn )金石可镂.(lòu)C、屏.息(bǐng)纤.腰(xiān )爪.牙(zhuǎ)亡矢遗镞.(cú)D、鞭笞.(chī)劲弩.(nǔ)藩.篱(fān )万乘.之势(chéng)答案:1. B(A楫jí跬kuǐC爪zhǎo 镞zúD弩nú乘shèng)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青出于兰而胜于兰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C.孝悌犒赏计日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 .赝品挑衅捉襟见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答案:2. D(A脍炙人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寒暄饿殍C计日程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振之以威怒 D.句读之不知答案:3.。
D(A.“不”通“否” B.“受”通“授” C.“振”通“震”)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一也..③用心④弃甲曳兵而走.⑤古之学者..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必有师⑥非吾所谓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而日参省乎己..⑧君子博学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⑥⑦D.④⑤⑧答案:4 。
D (④“走”古义为逃,今义为步行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⑧“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今义为学识渊博)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忌不自信C.大王来何操?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答案:5 。
B(均为宾语前置)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C.且庸人尚羞.之 D.非能水.也答案: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D人非生而知之者小学而大遗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7、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二、文言文阅读:(共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19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B.王道之始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鸡豚狗彘之畜10.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非我也,兵也11.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分)(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分)(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9分)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13、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14、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B.②③④C.③⑥D.②⑤15、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16、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韩偓辛夷①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②,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①辛夷:一种香草。
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
(4分)(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它。
(4分)四、名句填空(7分):(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金石可镂。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避猛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人如麻。
五、表达与创新:(13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有同学临近考试仍然用大量时间阅读小说,老师一问,回答是为了写好作文才花大量时间看小说。
这个理由可谓是冠冕堂皇。
B.汉武帝时,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
汉朝北击匈奴,连年征战,人力物力消耗严重,使天下百姓肝脑涂地,暴尸荒野。
C.我每次向学校的校报《晨曦》投稿时,稿子一到编辑老师那儿,就被完璧归赵地退回来了。
看来我还得在写作上多下功夫!D.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背后称工党的一位选民为“偏执狂”,因麦克风未关闭遭媒体曝光。
最终布朗被迫去选民家中负荆请罪。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条广告语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因素。
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出重点要求,而且对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
C.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中,一个个真实的人和事以及背后所包含的精神,曾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过于急切,总是对自己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选择博爱,__________;选择回忆,__________;选择诚信,__________;选择坚强,__________;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我们品味多样的人生②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③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④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A.②①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21、仿照划线语句的结构,另写两个句子,使其与划线语句句式相同,前后连贯。
(4分)这使我喜欢在秋天读诗,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诗句总让我沉浸在悲秋与赞秋的意境里,让我在茫然里伤感,在挫折中振奋。
六、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而被拒绝了,她再三要求及坚持得以参加了笔试并拿了第一。
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
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通知你的。
”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给经理,说:“不管有没有被录用,请都打电话给我。
”“如果没有录用,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告诉我,我有什么地方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
”“那两块钱……”女孩笑道:“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我付电话费。
请你一定打!”经理笑了:“请你把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