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小的课前活动:请那些姓名中含有家 谱辈分字的同学说说自己姓名的构成。
3. 开展一个小竞赛:每个人绘制一份家国同质同构的表 格,比较哪位同学总结出的相同因素更多。
大而精深的文化体系,因备受历朝皇室的
推崇而成为显学。
汉武帝尊崇儒学 设五经博士
常与学者讨论 治理国家的方略
儒家显学体现在“经世致用”上,强调为现 实服务的观念,反对“人怀其文而忘其用”,主 张“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的社会道德伦理,崇尚现实功用。
中国儒学曾影响欧洲17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伏尔泰曾由 衷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最幸福的、最值得人们尊敬的时 代,那就是尊崇孔教的时代。
而乐”的人生态度,“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岳飞语)的气概,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庙 堂文化中的典型思想结晶。
当代油画《上奏》(左上)
北京故宫博物院(右下)
【思考与研讨 】
1. 请来自农村的同学上台讲一讲今天农村的生产方式,看 看还有没有自然经济的影子。如果一些偏远地区还保留着自然 经济的模式,思考其存在的原因。
孟轲与儒学
孟轲(后世尊为孟子),是孔子之孙孔汲的再
传弟子。他极力主张轻徭薄赋争取民心的思想,一贯 倡导“省刑罚,薄税敛”的仁政,主张“制民之 产”,用土地吸引天下之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以民为本,保民而王,“得乎丘民而为 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他不厌其烦地阐述民心 是社稷大事,而造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
人生价值上,“重义轻利”、 “崇德贱力”、“忠君报国”为人生 之圭臬。同时,流露出浓郁的书 生气,文化思想趋于保守,且空 想色彩较浓厚。
帝王蹴鞠·雅士生活
传统俗文化
天津杨柳青年画:新年多吉庆
和雅文化一样,中 国传统俗文化也源远流 长,俗文化主要是在没有 条件接受系统文化教育 的广大民众之中形成的。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
庙堂文化
庙堂,原是指太庙的明堂,古代
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来多用以指 代朝廷。庙堂文化指站在国家和人民价 值观和利益观立场上形成的社会主流文 化。宋代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的感喟,就是儒家积极入世进取的 人生态度,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 具体表现。孟子坚信人能培养自己的浩 然正气,能尽心、知性、知天,使其仁 政学说泽被天下。
色,野有饿莩”则是为君之罪,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推恩爱民,实行仁政。 作为知识分子,要“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善天下”。
由孟母三迁可知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
隐学:法家学说
法家起源较早,郑国子产作刑书,晋国范宣子
铸刑鼎,Fra Baidu bibliotek为法治思想的萌芽。后来李悝、商鞅、 韩非,主张治国牧民要以法为主,以德为辅,肯定 “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但是道德教化需 以法令威严为前提,必须“法立令行”,然后“教可立 而化可成”。
战国有翼神兽
秦始皇起泰山封禅成为历代帝王表明贤达的象征
汉朝汲取秦暴早亡的教训,提
出治国不能单靠刑罚暴力,还必以 德治国。《汉书·艺文志》认为:“法 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 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 治’,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 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 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儒家显学的特点
徐悲鸿:田横与五百壮士
其一,“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念,强调“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 功”,反对私利之说;其二,重视现世,要求知识分子要积极入世,解决现 实生活的问题,反对虚妄无为;其三,天人合一、和谐有序的社会观念; 其四,刚健自强的人生观念,强调“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厚德 载物”的宽厚包容人格;其五,修身为本、以德为政的行为观念,强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第三三节节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的的结结构构概观
一一、、中中国国传传统文化化的的雅雅俗俗之之分分:: 雅雅文文化化亦亦可 称为为士大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俗文化亦可称为通俗 文化化或或大大众众文文化化。。
二 、 中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的在显秦隐汉之以分后:的春显秋隐战之国分时: 春代秋的百战家国争时鸣代,的 百到家汉争武鸣帝,时到变为汉 武“罢帝黜时百变家为,“ 罢独黜 百尊家儒术。独” 尊。儒家术从”。汉儒代家起从备汉受代推起崇备,受以推正崇统,的以意正识 统形的态意身识份形处态于身显份学处地于位;显学法家地、位墨;家法等家被、历墨朝家抑等止被, 历法朝家抑“ 法止、,术法、家势“权” 和、墨势家、的术“”兼和济墨天家下的”“兼等济学天说下,” 等则以学隐说蔽的,方则式成以为隐隐蔽学。的 方 式 成 为 隐 学 。
秦始皇尊崇法家焚书坑儒 明清想象中的阿房宫(下)
山林文化
山林文化·新州隐士(右图) 梅妻鹤子(左图)
山林文化亦称隐逸文化,以道家思想 为核心。先秦道家主张无为,他们不满现实 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反对儒、法、墨、 名诸家的思想学说和主张,进而从根本上否 定现实文明的价值和生活方式,追求超越一 切相对的“道”。
郑郑日文 :·雨雨后后青青山山
传统雅文化
当代画家马振声作品:屈子行吟图
雅即“正”之意。传统雅文化 是古代士大夫文化,也是少数人的 文化,既有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 也反映了民族共同文化、共同心理 的要素。士大夫们一般都受过系统 的文化教育,较好地继承了历史文
化传统,其思想文化比较系统、 精致、深刻。
唐代壁画上官吏供养人像
庙堂文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庙堂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本价值观。到唐代 韩愈更是力主 “文以载道 ”,从复兴儒家出发,提 倡古文,认为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 以道为主,文道合一。
儒家还以德行作为人的根本,要“老当益壮, 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语),把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语)作为最高 理想,抱持“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中国历代以来,读书人凭借科
举进入仕途,宦海沉浮,升迁不定, 进退莫测,这样他不但需要儒家这样 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一旦失意,也 需要老庄这样消极隐退的人生哲学。 强调“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 贯者,解其桎梏”。人生失意时,最 合适的居处便是“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的世外桃源。
除竹林七贤外,还有陶渊明、王维等一批田园山水诗人和画家。陶渊 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对“尘 网”、“樊笼”般官场生活的厌弃,陶渊明田园诗和散文里的闲适恬淡和纯 洁幽静趣味为后世所追捧。
三三、 中国传统统文文化化中中的的山山林林庙庙堂堂之之分分:: 先先秦 道家与儒 、法等诸家家对对立立。。佛教东渐,,魏晋南北朝 时 期 又形成成儒儒 、 道、 释 三足鼎立之之势势。。纵 观中 国历 史,,儒道道学 说是中国古古代代哲哲学学的的核核心心部部分分,,并并派派生生 出庙庙堂堂文文化化((儒儒家家))与与山山林林文文化化((道道家家))。。
法家学说
法家认为:“法、术、势”三者,不可一 无,皆“帝王之具”,提出“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奖励耕战,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 之士”等政策,为推动传统中国的改革,加强 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法家也注重于名实问题的讨论,将名实研 究用诸政治,联系于刑名法术,故又称为刑名 家。法家注重“参验” 认识,宣扬历史进化的观 念,以及非道德主义的伦理观、极端功利主义 的美学观,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韩非像
认为 “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 害”,提出君王“与天下同利”的主 张,即顺百姓之欲而欲,举百姓之 利而利之。
陕西阳陵秦始皇镏金虎符
法家学说
法家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理解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反对 儒家的“仁爱观”,亦否定道德的作 用。汉代以后,这种在春秋时代处 于强势的思想逐渐式微,在日益兴 起的儒学面前沦为隐学。
山林文化
当代画家范曾作品:竹林七贤图
道家舍弃“从政”,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 “越名教而任自然”,认 为从政当官之事,类似“络马首,穿牛鼻”,败坏人生,违拗天性,“故有处 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应“游无何有之乡,以处旷埌之野” 。 于是,山林与庙堂相对,山林之士便是隐士。
山林文化
当代画家范曾作品:采菊东篱
俗文化中,趋吉纳祥、求富祈 福是人们的普遍心态,民众常常通 过谐音讨得口彩,右图为著名的天 津杨柳青年画“平安富贵”,寓意吉 祥幸福。
显学与隐学
显学:儒家学说
儒家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
韩愈、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
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开拓、继承和发展下,渐渐形成了一个博
重现实、求实际、 尚经验是俗文化的核心, 生活态度达观而幽默,常 以“富贵利达”为价值取向。民众心目中崇敬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侠义思想,崇尚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 与我何干”的自足生活。
传统俗文化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俗文化比较零碎、朴野,有时不免肤 浅。但是,人们注重人生阅历和劳动生产经验,故俗文化又具 鲜活、实在、形象、生动等特点。当然,俗文化中也常混杂着 庸俗与腐朽。
3. 开展一个小竞赛:每个人绘制一份家国同质同构的表 格,比较哪位同学总结出的相同因素更多。
大而精深的文化体系,因备受历朝皇室的
推崇而成为显学。
汉武帝尊崇儒学 设五经博士
常与学者讨论 治理国家的方略
儒家显学体现在“经世致用”上,强调为现 实服务的观念,反对“人怀其文而忘其用”,主 张“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的社会道德伦理,崇尚现实功用。
中国儒学曾影响欧洲17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伏尔泰曾由 衷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最幸福的、最值得人们尊敬的时 代,那就是尊崇孔教的时代。
而乐”的人生态度,“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岳飞语)的气概,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庙 堂文化中的典型思想结晶。
当代油画《上奏》(左上)
北京故宫博物院(右下)
【思考与研讨 】
1. 请来自农村的同学上台讲一讲今天农村的生产方式,看 看还有没有自然经济的影子。如果一些偏远地区还保留着自然 经济的模式,思考其存在的原因。
孟轲与儒学
孟轲(后世尊为孟子),是孔子之孙孔汲的再
传弟子。他极力主张轻徭薄赋争取民心的思想,一贯 倡导“省刑罚,薄税敛”的仁政,主张“制民之 产”,用土地吸引天下之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以民为本,保民而王,“得乎丘民而为 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他不厌其烦地阐述民心 是社稷大事,而造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
人生价值上,“重义轻利”、 “崇德贱力”、“忠君报国”为人生 之圭臬。同时,流露出浓郁的书 生气,文化思想趋于保守,且空 想色彩较浓厚。
帝王蹴鞠·雅士生活
传统俗文化
天津杨柳青年画:新年多吉庆
和雅文化一样,中 国传统俗文化也源远流 长,俗文化主要是在没有 条件接受系统文化教育 的广大民众之中形成的。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
庙堂文化
庙堂,原是指太庙的明堂,古代
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来多用以指 代朝廷。庙堂文化指站在国家和人民价 值观和利益观立场上形成的社会主流文 化。宋代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的感喟,就是儒家积极入世进取的 人生态度,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 具体表现。孟子坚信人能培养自己的浩 然正气,能尽心、知性、知天,使其仁 政学说泽被天下。
色,野有饿莩”则是为君之罪,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推恩爱民,实行仁政。 作为知识分子,要“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善天下”。
由孟母三迁可知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
隐学:法家学说
法家起源较早,郑国子产作刑书,晋国范宣子
铸刑鼎,Fra Baidu bibliotek为法治思想的萌芽。后来李悝、商鞅、 韩非,主张治国牧民要以法为主,以德为辅,肯定 “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但是道德教化需 以法令威严为前提,必须“法立令行”,然后“教可立 而化可成”。
战国有翼神兽
秦始皇起泰山封禅成为历代帝王表明贤达的象征
汉朝汲取秦暴早亡的教训,提
出治国不能单靠刑罚暴力,还必以 德治国。《汉书·艺文志》认为:“法 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 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 治’,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 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 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儒家显学的特点
徐悲鸿:田横与五百壮士
其一,“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念,强调“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 功”,反对私利之说;其二,重视现世,要求知识分子要积极入世,解决现 实生活的问题,反对虚妄无为;其三,天人合一、和谐有序的社会观念; 其四,刚健自强的人生观念,强调“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厚德 载物”的宽厚包容人格;其五,修身为本、以德为政的行为观念,强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第三三节节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的的结结构构概观
一一、、中中国国传传统文化化的的雅雅俗俗之之分分:: 雅雅文文化化亦亦可 称为为士大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俗文化亦可称为通俗 文化化或或大大众众文文化化。。
二 、 中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的在显秦隐汉之以分后:的春显秋隐战之国分时: 春代秋的百战家国争时鸣代,的 百到家汉争武鸣帝,时到变为汉 武“罢帝黜时百变家为,“ 罢独黜 百尊家儒术。独” 尊。儒家术从”。汉儒代家起从备汉受代推起崇备,受以推正崇统,的以意正识 统形的态意身识份形处态于身显份学处地于位;显学法家地、位墨;家法等家被、历墨朝家抑等止被, 历法朝家抑“ 法止、,术法、家势“权” 和、墨势家、的术“”兼和济墨天家下的”“兼等济学天说下,” 等则以学隐说蔽的,方则式成以为隐隐蔽学。的 方 式 成 为 隐 学 。
秦始皇尊崇法家焚书坑儒 明清想象中的阿房宫(下)
山林文化
山林文化·新州隐士(右图) 梅妻鹤子(左图)
山林文化亦称隐逸文化,以道家思想 为核心。先秦道家主张无为,他们不满现实 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反对儒、法、墨、 名诸家的思想学说和主张,进而从根本上否 定现实文明的价值和生活方式,追求超越一 切相对的“道”。
郑郑日文 :·雨雨后后青青山山
传统雅文化
当代画家马振声作品:屈子行吟图
雅即“正”之意。传统雅文化 是古代士大夫文化,也是少数人的 文化,既有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 也反映了民族共同文化、共同心理 的要素。士大夫们一般都受过系统 的文化教育,较好地继承了历史文
化传统,其思想文化比较系统、 精致、深刻。
唐代壁画上官吏供养人像
庙堂文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庙堂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本价值观。到唐代 韩愈更是力主 “文以载道 ”,从复兴儒家出发,提 倡古文,认为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 以道为主,文道合一。
儒家还以德行作为人的根本,要“老当益壮, 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语),把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语)作为最高 理想,抱持“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中国历代以来,读书人凭借科
举进入仕途,宦海沉浮,升迁不定, 进退莫测,这样他不但需要儒家这样 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一旦失意,也 需要老庄这样消极隐退的人生哲学。 强调“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 贯者,解其桎梏”。人生失意时,最 合适的居处便是“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的世外桃源。
除竹林七贤外,还有陶渊明、王维等一批田园山水诗人和画家。陶渊 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对“尘 网”、“樊笼”般官场生活的厌弃,陶渊明田园诗和散文里的闲适恬淡和纯 洁幽静趣味为后世所追捧。
三三、 中国传统统文文化化中中的的山山林林庙庙堂堂之之分分:: 先先秦 道家与儒 、法等诸家家对对立立。。佛教东渐,,魏晋南北朝 时 期 又形成成儒儒 、 道、 释 三足鼎立之之势势。。纵 观中 国历 史,,儒道道学 说是中国古古代代哲哲学学的的核核心心部部分分,,并并派派生生 出庙庙堂堂文文化化((儒儒家家))与与山山林林文文化化((道道家家))。。
法家学说
法家认为:“法、术、势”三者,不可一 无,皆“帝王之具”,提出“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奖励耕战,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 之士”等政策,为推动传统中国的改革,加强 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法家也注重于名实问题的讨论,将名实研 究用诸政治,联系于刑名法术,故又称为刑名 家。法家注重“参验” 认识,宣扬历史进化的观 念,以及非道德主义的伦理观、极端功利主义 的美学观,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韩非像
认为 “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 害”,提出君王“与天下同利”的主 张,即顺百姓之欲而欲,举百姓之 利而利之。
陕西阳陵秦始皇镏金虎符
法家学说
法家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理解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反对 儒家的“仁爱观”,亦否定道德的作 用。汉代以后,这种在春秋时代处 于强势的思想逐渐式微,在日益兴 起的儒学面前沦为隐学。
山林文化
当代画家范曾作品:竹林七贤图
道家舍弃“从政”,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 “越名教而任自然”,认 为从政当官之事,类似“络马首,穿牛鼻”,败坏人生,违拗天性,“故有处 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应“游无何有之乡,以处旷埌之野” 。 于是,山林与庙堂相对,山林之士便是隐士。
山林文化
当代画家范曾作品:采菊东篱
俗文化中,趋吉纳祥、求富祈 福是人们的普遍心态,民众常常通 过谐音讨得口彩,右图为著名的天 津杨柳青年画“平安富贵”,寓意吉 祥幸福。
显学与隐学
显学:儒家学说
儒家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
韩愈、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
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开拓、继承和发展下,渐渐形成了一个博
重现实、求实际、 尚经验是俗文化的核心, 生活态度达观而幽默,常 以“富贵利达”为价值取向。民众心目中崇敬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侠义思想,崇尚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 与我何干”的自足生活。
传统俗文化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俗文化比较零碎、朴野,有时不免肤 浅。但是,人们注重人生阅历和劳动生产经验,故俗文化又具 鲜活、实在、形象、生动等特点。当然,俗文化中也常混杂着 庸俗与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