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习教学提纲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一轮复习)

必修(Ⅱ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湖师大附中耒阳分校 资光华
商 人
商品 市场 货币 交 交
通 通
商品
交通 市场 城市 商品 市井; 春秋战 巨商 骨贝和 种 类 铜贝 政治中心 国 管理市 秦汉 富商大贾 圆形方 增 多, 周流天下 孔钱 的法律 农 陆路 草市 魏晋 副 为主; 产 海路 品 隋唐 长安;洛 商人远行 开元通宝 商 扬;杭; 品 化 宋元 市突破时空限 最早的纸币 程 海外商运 制;草市完善 度 海禁; 明清 苏州; 会馆;商帮 白银 加 国内 汉口等 商人 货币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都长安与宋都东京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夜市更加繁华。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宋朝的城市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都分布着店铺和作 坊,城市的商业化气息极浓。(打破市坊界限) (2)经商时间长,基本上是日夜相继。(夜市)
(3)服务行业相对发达,娱乐活动商业化(瓦肆)
(指南针,造船技术)
赵太丞家
有一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手段。
经营手段:打出招牌,招揽客商
王 员 外 家
北 市突破原先空间上的限制, 宋 东 商业活动区域扩大 京 城 布 局 示 意 图
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 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二: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 ——唐· 长安中鬼 材料三: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 ——[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结论:
2.商品:以土特奢侈品为主到农副产品手工 业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1.商人:由最初的亲缘发展为地缘或业缘组织
3.市场:城市扩大到农村(时间限制逐渐打破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第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夯实基础【P60】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基础梳理】(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3)秦汉: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宋元:繁荣①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进一步繁荣①城镇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
③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重难突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后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商人地位长期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隋唐时期,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已经出现。
(4)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在于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真题演练】【例1】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A)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根据“16世纪”可以判断此时为明朝,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材料中的“经营棉布、粮食”可知,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①正确;商人积累财富后用于买田置地,这是“重农抑商”“农本”思想的影响,②正确;从汉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政府一直掌握盐铁的控制权,③错误;商人地位提高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④。
一轮复习总结: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成
因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
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
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
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
延续到今天。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 商贾都是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 服务,受官府的严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 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材料四 (宋代)农副产品多通过墟市、镇市向城 市集中,形成商品的“求心”运动;一些专业化生 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由生产地流向各地,呈现为辐 射运动。 ——漆侠《宋代经济史》
表现三:商品交换的总量和品种增加,许 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16
表现四:海外贸易的繁荣。
17
材料六
被认为是世界最早 使用的纸币,发行 于北宋时期1023年 的成都。
10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请同学结合课本, 概述宋朝前后市的发展情况, 并概括宋朝前后市的特点。
11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严格限制阶段(宋朝以前)
发展特点:
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 “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 而存在。 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 格限制。如实行“市坊分开”等。
党建工作,这是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 指导思 想。只 有加强 党委和 党支部 的自身 建
设,才能大力推进医院的建设,使医 院在稳 定中求 发展求 改革, 在发展 、改革 中
求稳定。 (一)加强政治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整 体素质
1、建立党员活动室攘 皆为利往 2
1、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成因
环境宽松; 交通发达
历史一轮复习:第7课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鲜
匈 奴 羯
卑
鲜卑 羌 氐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
时期/事件
一次 二次 三次 两晋之际/八王 之乱 唐中期/安史之 乱
原因
影响
两宋之际/靖康 之变
统治阶级内部、少数民族内 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 迁、环境恶化 进的工具技术,促进江南经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促进了民族融合(风俗、语言 等) 民族矛盾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 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不出则财匮少。”
——司马迁引《周书》
第7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 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从下列古籍中感悟先秦中国商业的状况 ① 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 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物物交换 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② 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 商朝善于经商(商人) 母”。 周朝商业发展,由官府垄断。 ③周朝:“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打破官府商业垄断,商业繁荣, ④ 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 商人地位提高。 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表现:货币种类多;商业繁荣
2.秦 3.汉
——“上农除末 ”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 以困辱之” 。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 秦汉时期:一方面,国家统一,统一货币、 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 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另 其始终。” 一方面,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经商受时间、地点限制)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商业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后期:物物交换(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工发展)2.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被称为“商人”;3.西周:“工商食官”4.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出现许多大都会(临淄等);黄金白银用为货币。
5.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6.隋唐:除都市商业繁荣外,农村集市(草市)发展起来,邸店、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7.两宋:商品经济繁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交子”出现,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城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经济职能增强;海外贸易兴盛,海外贸易税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港口城市兴盛;8.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广泛流通纸币。
9.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市镇;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广泛使用;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二、城市的发展(一)宋以前:1、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都有严格的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通常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坊”严格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2、官府设市长或市令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3、城市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二)宋以来:1、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街市,“草市”更为普遍;2、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出现早市和夜市;3、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管理4、城市经济职能增强5、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三)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一)正常贸易1.西汉:由于开通了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
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时代特征(1)两种主要形成途径: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起来的“市”。
(2)时代特征①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设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众多人口。
③隋唐城市的兴旺。
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
该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④明清时期,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3.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1)长期的国家统一;(2)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3)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4)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5)部分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的推动。
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前提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拥有雄厚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早期资本家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雇佣劳动者。
(2)特点①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业。
②从表现看,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和劳动力市场,景德镇也出现了雇工经营,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③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习教学提纲25页PPT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习教学提纲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商业革命”的历史原因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 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 个欧亚大陆有重大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 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 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材料二 ……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 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 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 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 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 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不是政治中 心。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政策:重农外抑因商:政海策外松贸动易,的商发人展地。位得以提高。
➢延伸拓展:中西“商业革命”的比较
• 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 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 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 (《全球通史》斯塔夫理阿诺斯)
➢延伸拓展:中西“商业革命”的比较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时期 功能
宋以前 经济中心依附 于政治中心
宋以后 经济功能逐渐 增强
地理位置
特定、与 民居分开
政府管理 营业时间
市令市长政 府直接管理
按时开闭市
分散、市坊 不直接受 界限被打破 政府监管
早夜市出现 草市更普遍
三、3.官官府府控控制制下下的对的外对贸易外贸易
(1)西汉时,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贸易逐
表现五:纸币的出现。
➢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城市布局
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已经打破“坊”和“市” 的界限,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规模功能
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 增强
国内贸易
海外贸易 货币
商品交换的品种和总量增加,许多农产品和 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海外贸易的繁荣
纸币的出现
观念 商人地位提高,社会观念的转变
材料四 (宋代)农副产品多通过墟市、镇市向城 市集中,形成商品的“求心”运动;一些专业化生 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由生产地流向各地,呈现为辐 射运动。 ——漆侠《宋代经济史》
表现三:商品交换的总量和品种增加,许多农 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表现四:海外贸易的繁荣。
材料六
被认为是世界最早 使用的纸币,发行 于北宋时期1023年 的成都。
——孙隆基《宋朝: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表现二: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城市的经济 功能逐渐增强。(功能和规模)
材料三 (北宋全国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 总值黄金1500万两至1800万两之间,粗率地以今日 美金400 元值黄金一两计算,则上数相当于美金60 亿至70亿。当时全世界没有其他场所,国富曾如此 大数量地流通。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表现一: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已经打破 唐代城市多为行政中心,宋代市镇趋于工 商业化。 … …宋代的新型都市有些发展至很大 规模,例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人口。后者 为马可波罗在元朝初所目睹,惊叹为前所未有。 至元朝后期,世界旅行家阿拉伯人伊本.贝图塔 (IbnBattuta)访问杭州,亦称之为"世上最大的城市 "。当时在中国以外最大的城市是巴格达,在三十 至五十万之间。
条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展
过
隋唐 继续发展
程
国家重新统一;农业、 城市商业发达;唐出现了柜坊和飞 手工业的发展;开凿了 钱;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大运河
宋元 空前繁荣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 交易的限制
城市商业彻底打破限制;出现 商业名镇;发行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 依然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 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与商业都建立在高度发 达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并成为农耕文明的补 充。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特征
原因
表现
先秦
产生
春秋战国时官府控制 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出现;商品交换的发 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秦统一货币等;西汉
发
秦汉
初步发展
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 都城成为商业中心,设有“市”;
四、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总体: 产生早、比较繁荣、发展较迅速; 2、联系: 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
相辅相成; 3、阶段: 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
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4、组成: 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
面繁荣;
5、管理: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6、趋势: 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西欧的“商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 大变革。 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 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 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 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
出现“商帮”;区域间长途贩 运贸易发展较快;中国对外贸 易的萎缩
细节点拨: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商业的发展是以农 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国家统一是商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商业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促进市民文化的发展。 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国家的政局现状,统一有 利于商业发展,而战乱则阻碍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 展水平;国内交通和国际交流;货币金融手段的完善;政府的 政策则直接影响商业活动。
渐发展起来。
(2)唐朝时,广州是最主要的贸易港口,政府设立专门的机
构管理对外贸易。
(3)两宋时,政府鼓励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的主
要税源。
(4)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5)明清时,政府限制对外贸易,清朝只允许广州十三行负
责对外贸易。
海禁
和闭
关锁
国
朝贡贸易
1、目的
2、特点
细节点拨: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说明此时政府依然有对外贸易的活 动,只是官府独占对外贸易,民间的对外贸易遭到禁止。此时 的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其目的不是为发展经济, 而是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是为满足统治者对异 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政治动机高于经济动机,而稍后出现的新 航路开辟,则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需要的原始资本作积累, 故造成了中西方的发展天平发生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