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12-20

[作者简介]薛瑞泽(1962) ),男,河南省灵宝市人,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

士,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6主编。

2006年3月第22卷 第3期

学习论坛TR I BUNE O F STUDY

M ar 12006V o l 122 N o 13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薛瑞泽

(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其区别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的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关键词]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地域范围;内涵

[中图分类号]G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6)03-0052-03 近年来,河南乃至全国学术界研究和宣传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学者颇多,两种文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否是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学术界虽然有人提出了这一问题并做过回答,但是,并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近年所从事的研究,笔者认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分析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河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大凡学术界或者普通的文化传媒,对于中原文化的

地域范围并没有人做过论证,那么,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引用学术界相对权威的/中原0概念的解释。/中原0一词5辞海6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平原之地;其二/谓中国也,别于边疆而言0,/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0[1]

。5辞源6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0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0[2]

两部权威的辞书对中原文化地域的解释,在中国古代史籍中也得到印证。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0,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0[3]

。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陆游的5示儿6诗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0,这里说的/中原0显然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我们所论及的中原地区主要是以此种解释为主。这样看来,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也大小有别,并随着中心地区影响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这就说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包括了今天河南省和周边一些省份的一部分,甚至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就是说,中原地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学术界论述的比较多,据笔者研究,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

#

52#

牟一线,西至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线为界。虽然说这一看法目前仍然有争议,但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可。而且,河洛地区的地理概念从司马迁以后就基本形成定论,凡是古籍中出现/河洛0一词,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指河洛地区[4]。而中原地区的地域概念的形成则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大约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中原地区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中原一词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相互出现,这就是两汉时期的史书中,中原一词不能完全指中原地区的原因。到了六朝时期,由于西晋王朝覆亡,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占领,大批居民南迁,这些离乡背井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仍然时时刻刻不忘故土,因而已往不被人们提起或看重的/中原0开始作为一个地区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5]。由此可见,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所产生的地域概念的形成不同。

从中原地区和河洛地区中心城市的变化也反映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因时代的变迁,中原文化地域概念的中心城市,随着封建王朝以及以后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如秦汉以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中心在洛阳,而到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中心则转移到了开封,到了中华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则逐步转移到了郑州。这就是说,中原文化的中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动,一味地固守某一座城市是不科学的。河洛文化的中心城市只能是洛阳而不会是其他城市,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为其他城市。这可以说是两种文化中心的鲜明差异。近年来,学术界有一种为了符合当前的需要而将河洛地区的中心城市移往其他城市的观点,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的第二个区别是存在时间上的不同。我们知道,作为区域文化,这两种文化所存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虽然说其起始的时间有重叠,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所存在的时间较之于河洛文化的时间要长,河洛文化在宋代以后就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关于宋代以后河洛文化衰落的趋势,戴逸先生曾经作过论述,这种衰落的趋势对于当时中心城市洛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心城市的衰落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文化现象走向终极。而中原文化在宋代以后则呈现出鼎盛的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中心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6]。这就是在目前的状况下,中原文化的发展较之于河洛文化明显处于优势的原因。

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的第三点区别是内涵上的不同。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相比较,其内涵具有各自的特点,以中原文化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的发展以其灵活多变的文化品质,不断地吸取周边地区其他区域文化的优长之处,使其自身不断升华,形成了今天的特色,这就是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而河洛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在其发展的早期,特别是在隋唐以前,河洛文化尚具有上述中原文化的特色,而到宋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代,因为政治中心的变迁,河洛地区因为不再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河洛文化未能及时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因而形成了文化的衰退现象,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而适时进行调整,才能保证文化永远常新。这就牵涉到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前者适应性较强因而延续下来,而后者则没能这样。

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内涵的第二点不同在于这两种文化一种是以社会大众文化为基调,而另一种是以社会上层为依托。中原文化因为地域范围的广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植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普通民众中间,因而不断地汲取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才能够代代延续下来,而河洛文化因为地域范围相对狭小,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具有容纳八方的文化精神,但因为文化的融合主要依靠社会上层来完成,所以当时世变迁以后,社会上层文化坍塌以后,河洛文化迅速衰退,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也有一个文化的变异性问题,因为随着南迁移民的增多,河洛文化在南方以及海外所呈现出的遍地开花的现象,说明了河洛文化的外传和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河洛文化与南方客家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内涵的第三点区别在于存在的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差异。虽然在隋唐以前,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都是中国社会的晴雨表,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中原文化所显现出的历史功能继续存在,而河洛文化则没有了这种功能。司马光所说的/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0,说的实际上是宋代以前的事情,到了宋代以后,中国社会政治中心的不时变动,导致河洛地区中心城市洛阳的历史地位较之于以前有所下降。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移至开封,虽然说洛阳仍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但是,其地位明显要较开封低得多,而到了明清时期,洛阳的政治地位已经大大下降,虽然明代在洛阳分封了王子进行管辖,但其与东部一些城镇相比已经明显落后,到中华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封所具有的地位明显比洛阳高。这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原文化的继续发展较之于河洛文化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发展基础。

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内涵的第四点不同在于中原文化在后期几乎容纳了河洛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到了宋代以后,河洛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发展序列之中。这不是因为洛阳重要地位的失去,而是因为中原文

#

5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