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史资料

中外建筑史资料

商:①青铜工业纯熟;②、建筑技术提高、城市出现;③、夯土技术纯熟。

【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西周:①、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平面一—我国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

②、瓦的发明和使用一一西周中晚期: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③、铺地房砖春秋:①铁器和耕牛使用;②瓦普遍使用:③高的建筑出现;④开始使用砖[砖仅用于防水.潮.铺地一一明朝广泛用于砌墙;⑤建筑装饰与色彩更为发展。

战国:装修用的砖出现一一技术水平提高秦:长城汉:①`木建筑日趋成熟.砖.石.券有很大发展[西汉一一东汉纵联拱成为主流.砖.穹窿顶。

②.抬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形成。

③斗拱已普遍使用,形式不统一;[西汉]创造了楔形和有榫的砖。

④.屋顶形式多样、悬山、庑殿、歇山、囤顶;⑤/石建筑迅猛发展。

三国·晋·南北朝:①.佛教建筑发达,高层佛塔出现,石窟·佛像·壁画巨大发展。

⑵.佛寺·佛塔·石窟③.山水园林有所发展【秦汉时兴起】北魏:洛阳永宁寺最大。

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现存最早的佛塔。

北方十六国:①.垂足而坐的高坐具─方凳·圆凳·椅子。

②.石刻技术提高。

隋:①.兴建都城─大兴城和寺都洛阳城;[古代最大的城市]②.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石拱桥【或者空腹拱桥】李春汉设计修建,它比西方的早1200年。

唐:规模宏大;建筑群处理的逾越成熟,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有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完整,改变纵横对寸,突出主题,利用地形,环境】。

【长安城】: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砖石塔的广泛使用】;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水平成熟、实用与装饰与美得结合。

宋: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表现:①.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里坊制和夜禁改变】②木架建筑采用古典的模数制【李诫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一一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开支,保证工程质量】③、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的空间层次。

中外建筑史夏商周春秋战国

中外建筑史夏商周春秋战国

高台建筑——“高台榭,美宫室”高台美榭 以土木结构为核心的土木混合结构,四面依靠夯土墩台建屋,台顶上再建主体殿堂。 摆脱茅茨土阶进入一个新时期。
3、工程图——绘图设计 兆域图-中山陵
4、建筑装饰设计
5、宫城平面布置 • 春秋时期宫室遗址示意图
原始社会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 小节
• 1、原始时期 • 2、夏商周时期 • 3、春秋战国时期
故宫:四阿重檐
殷商都城的宫城——偃师商城Ⅰ号址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王宫建筑群。

“四阿重屋”宫殿新型制。

“四阿重屋”——四面坡两重檐,以保护夯土台基和檐柱、土墙免遭雨淋损坏。
• 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 宫殿的继续发展——偃师商城

前堂后室
殷商宫廷建筑的营造成就

四阿重屋的创造和发展。(《考工记》:“殷人重屋。”)
燕朝
“路门之后为寝,分王寝和后寝,王的正寝即路寝,前面的庭
即燕朝。”

五门: 皋门
库门
雉门
应门
路门
燕朝 治朝 外朝
路门 应门 雉门 库门 皋门
• 3、周朝的民宅 一堂二内
寝室

寝室
春秋战国时期
1、建筑材料的出现 青瓦、砖、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
2、建筑结构和风格
台榭式高层建筑 “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萌芽时期 建筑构筑方式的改变 建筑空间布局的改变 艺术特征的初步形成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外建筑史夏商周春秋战国
一、夏商周时期的建筑活动
(一)夏(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
背景及特点: 1、新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度 2、新的建筑技术——夯筑技术 3、新的构筑方式——茅茨土阶 4、新的空间布局——前堂后室

《中外建筑史》课程笔记

《中外建筑史》课程笔记

《中外建筑史》课程笔记第一章: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交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

从北方的雄伟宫殿到南方的精巧园林,从西北的土楼窑洞到西南的吊脚楼,每一种建筑都反映了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然而,在这多样的风格中,木构架建筑因其普遍性和适应性,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形式。

1.2 木构架的特色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它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通过榫卯结构将柱、梁、枋等构件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中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能量,减少损害。

同时,木构架建筑施工速度快,便于维修和扩建,也易于搬迁和重组。

1.3 单体建筑的构成单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单位,其构成包括屋顶、墙体、柱子、地面和门窗等部分。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其形式多样,如悬山、硬山、庑殿、歇山等,不同的屋顶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等级和建筑功能。

墙体主要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柱子则是支撑屋顶和梁架的主要构件,而地面和门窗则分别起到承载和通风采光的作用。

1.4 建筑群的组合中国古代建筑往往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如宫殿、寺庙、府邸等。

建筑群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模式,如中轴线布局、对称式布局等。

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群最常见的布局方式,它以一条中轴线为基准,将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依次排列在轴线两侧,形成严谨的空间序列。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秩序观念。

1.5 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丰富多样,每种建筑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

宫殿主要用于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其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寺庙用于供奉神佛和举行宗教活动,其建筑形式庄重而神秘,给人以崇敬之感。

府邸则是官员和贵族的住宅,其布局严谨、装饰精美,展现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此外,还有园林、陵墓、桥梁等建筑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18
哈特什帕苏墓
19
20
太阳神庙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21
阿蒙神庙
22
卡纳克阿蒙圣庙是 所有太阳神庙中最大 的,始建于中王国时 代。多柱大厅(柱子 是埃及神庙的特征) 是该神庙的主神殿, 厅内有16列共134根 巨柱,用来支承。
5
1.1 古代埃及的建筑
尼罗河的影响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充足的灌溉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河流和峡谷
——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 大自然景观
——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 同河流斗争
——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
6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精巧的石工艺技术 雕塑艺术日臻完善 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 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 具有了组织、协作能力 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彩色轴侧图)
建筑史论
1
2
外国建筑史
3
外建史的主要内容
4
第一章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之 后开始的。
1.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2.建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 3.在尼罗河及两河流域的两岸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住宅、 府邸、宫殿、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4.此时人类信奉原始的拜物教 5.相当于中国尧舜氏族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以前)
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 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11
图1.1 吉萨金字塔群
12
吉萨金字塔群
13
胡夫金字塔
14
胡夫金字塔内部
15
内部透视图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数字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运用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将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将更加普遍,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减排。
中外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与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Leabharlann 合中外建筑史中的优秀传统将与现代技术 相结合,形成更具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
创新性设计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创造出与传统 建筑风格不同的新型建筑。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的运用与发展
总结词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社会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中 西建筑风格也需要考虑环保、节 能和绿色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城市规划和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考虑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功能需求和文 化背景等因素。
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强调柱式 和比例,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功能 。
古罗马建筑风格
以罗马斗兽场为代表,注重空间 感和厚重感,大量使用拱形结构 和混凝土。
中世纪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
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代表,强调垂 直性和光影效果,采用尖拱和飞扶壁 。
罗马风建筑风格
以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代表,采用圆 拱和厚墙,强调稳固和防御。
传统建筑的改造与保护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需 要平衡保护传统文化和满足现代 需求之间的关系。
05
中外建筑史的未来展望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在未来将更加普及,通过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设计,降低能耗和 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是指关于中外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和记录。

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和研究建筑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技术和材料运用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中外建筑史的范围很广,涵盖了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建筑发展。

中国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包括了古代的木结构建筑、宫殿、庙宇、园林等,也有豪华的清代宫殿和传统的四合院等建筑形式。

外国的建筑史也非常丰富,包括古埃及的金字塔、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建筑、中世纪的教堂和城堡、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教堂、现代的高楼大厦等。

中外建筑史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技术与材料、建筑功能与用途、建筑师与建筑团队等方面的历史研究。

通过对建筑史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与演变,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以及建筑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

中外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建筑设计、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

中外建筑史 · 第1章 原始与先秦时期建筑

中外建筑史 · 第1章 原始与先秦时期建筑

建筑的特征以及早期城市形制与城市建设的发展。
【能力要求】
了解巢居建筑发展序列
掌握穴居建筑发展序列
掌握文明初始期的宫殿建筑特征
掌握早期四合院建筑群的特征
掌握高台建筑的特征
掌握早期城市形制
5
第一章 原始与先秦建筑
第一节 原始建筑(远古——前21世纪) 一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
仰韶文化遗址
地点:陕西临潼姜寨、西安浐河半坡聚落遗址 时间: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 特色: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出现了明确的地面建筑; 形成了规整的建筑柱网,显现出“间”的雏形 意义:标志着中国以间架为单位的木构框架体系已趋形成,特别 是“一明两暗”基本格局的滥觞。
16
第一章 原始与先秦建筑
26
第一章 原始与先秦建筑
第二节 夏、商、西周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二、商朝
商朝建筑的典型代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遗址
安殷宫复想安殷景仿大实图图阳墟殿原象阳墟区殷殿景
27
第一章 原始与先秦建筑
第二节 夏、商、西周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三、西周
考工记:我国最早关注建筑设计的著作 《考工记》出于《周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记述
共同点 穴居发展序列
8
第一章 原始与先秦建筑
第一节 原始建筑(远古——前21世纪) 二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5000年左右
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 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木骨泥墙建筑, 并形成聚落。
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干阑 式建筑。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一、名词解释1、关厢城:随着商业与经济的发展,城乡物资交流日趋密切,在宋代以后于出城干道的附近形成的关厢地区,由于是自发形成,通常较为凌乱,有的发展为商业中心,又加修关城,另开城门,称为城市的一体。

2、马面:加强城市防御能力的一种措施,中国古代外城墙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突出部分,便于组织防守侧射火力。

3、瓮城:中国古代为了加强防御,防止火药攻城,而于宋代前后设计出来的构筑物。

在城门外又加一小套小城,前后城门均不对称,便于围歼入城的敌军。

4、蕃坊:官府集中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蕃长专门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蕃坊无明显界限,无任何防御设施,期间也有中国人居住,皆受中国行政当局的管理。

5、《平江图》:宋代平江府(苏州)的城市平面图,是南绍定二年(1229年)刻成的石碑,是我国最早的、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

这张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是研究古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6、金墉城:汉魏洛阳城北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边界为一整组建筑,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起防御作用,是洛阳城的军事要塞。

7、瓦子:是一种娱乐场所及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位置一般多接近于闹市或城门处。

8、租界城市:所谓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在某些城市划出的供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中国政府不得干预。

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9、月城:10、鼓楼:古代城市中设有报时钟鼓的楼阁,是当时城市管理的一项制度,一般在城市中心附近。

11、环涂、野涂:《考工记·匠人》记述的围绕王城城墙的道路,宽度为七轨。

野涂是王城通向郊外的道路,宽度为五轨。

12、外廓:又称外城。

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为城外围的防护设施。

外廓内有工商业及其居住区等。

13、国都:又称都城。

一国之首都。

国家最高统治者及国家最高政权机构所在的城市。

如北京为明、清两代和现代中国的都城。

中外建筑史 夏商周春秋战国

中外建筑史  夏商周春秋战国

路门
治朝 应门
外朝
雉门 库门 皋门
• 3、周朝的民宅
一堂二内 寝室 堂 寝室
春秋战国时期
1、建筑材料的出现
青瓦、砖、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
2、建筑结构和风格
台榭式高层建筑 “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高台建筑——“高台榭,美宫室”高台美榭 以土木结构为核心的土木混合结构,四面依靠夯土墩 台建屋,台顶上再建主体殿堂。 摆脱茅茨土阶进入一个新时期。
周朝的建筑设计特点 • 1、建筑材料与技术有了提高
板瓦、筒瓦 斗、拱
• 2、周朝继承和发展了夏商的建筑制度 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 前朝:三朝 外朝(大朝) 治朝(日朝、常朝) 燕朝 “路门之后为寝,分王寝和 后寝,王的正寝即路寝, 前面的庭即燕朝。” • 五门: 皋门 库门 雉门 应门 路门
燕朝
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我国现知最早的宫殿。
– 特征: 封闭庭院(廊院) 夯土台基 – 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茅茨土阶 四阿重屋
故宫:四阿重檐
殷商都城的宫城——偃师商城Ⅰ号址 • • •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王宫建筑群。 “四阿重屋”宫殿新型制。 “四阿重屋”——四面坡两重檐,以保护夯土 台基和檐柱、土墙免遭雨淋损坏。
3、工程图——绘图设计
兆域图-中山陵
4、建筑装饰设计
5、宫城平面布置
• 春秋时期宫室遗址 示意图
原始社会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 小节
• 1、原始时期 • 2、夏商周时期
萌芽时期 建筑构筑方式的改变 建筑空间布局的改变 艺术特征的初步形成
• 3、春秋战国时期
• 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 宫殿的继续发展——偃师 商城

中外建筑史(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

中外建筑史(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

左:胜利神庙:(公元前427年)其形制属前后廊 端柱式。前后门廊均设4根爱奥尼克柱子。
上:伊克瑞翁神庙:公元前421年-前405年,根据 地形要求,运用不对称的构图手法成功地突破了神 庙一贯对称的格式由3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 女像柱廊组成。东面门廊是爱奥尼克柱式,风格轻 快。南面为女像柱廊,为一片白色大理石墙衬托。 与巴底农神庙形成鲜明对比。
狮子门:
迈锡尼的卫城 建于群山环绕 的高岗上,现 在只留下卫城 的主要入口—— 狮子门。
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门宽 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 上过梁是块巨石,重达 20吨,中 间比两头厚,在巨石的门楣上有 一个三角形的叠涩券,用以减少 门楣的承重力,中间镶着一块三
角形的石板,上面刻着一对雄狮
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 版图。罗马成为希腊之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 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 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浪漫主义气质。这就决定了罗马人 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罗马人也有神话,但却是沿用希
4、公元前4世纪后期为希腊化时期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典文化时期的“古典建筑”,其建筑类型除神庙外, 还有大量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 希腊盛产色美质坚的云石,因此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
雅典卫城:由山门、帕提农神庙、
胜利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构
成。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 主次分明。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 守护神雅典娜· 巴底农的铜像。高约 11米,为著名雕刻家菲底亚斯的作 品。
古代园林建筑

2024年自考《中外建筑史》自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自考《中外建筑史》自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自考《中外建筑史》自测试题及答案
综合论述题
1. 试述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建筑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1、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2、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宫殿、
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3、建成了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
4、创造了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
5、提高了巨石建筑的水平
社会政治
7. 建造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8. 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问题
5.试述伊斯兰建筑的文化特点、装饰特色和代表作品,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伊斯兰国家主要分布在:
西亚和土耳其、中亚和伊朗、东南亚和印度、北非和埃及、南非、南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西班牙等地区
伊斯兰国家的主要时期:
– 7世纪中-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时期,版图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伊朗、阿塞拜疆、埃及、比利牛斯半岛等广大地区
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发罕皇家清真寺
赛沙德清真寺、苏里曼耶清真寺、阿赫默德苏丹清真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3、伟大意义:
古罗马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以后几千年的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大致年代:
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秦、汉王朝时期。
建筑贡献
1. 5.试述光辉的券拱技术
2. 发明了自然混凝土
3.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4. 创建了多种建筑型制
5. 建立了科学的建筑理论
6. 创造了城市供水方式(自来水)
马蹄劵、半圆劵、梅花劵、火焰劵、海扇劵、花瓣劵、
三叶草劵、双圆心尖劵、双层或多层叠劵等多种劵式
半圆形、球冠形、火焰形、毡帽形、球形等多种穹顶

大一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筑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背景。

作为一门学科,建筑史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建筑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中外建筑史的知识点,现在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建筑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类最早的建筑实践和技术。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木质结构是主要特征,如建筑采用的榫卯结构和屋顶的斗拱结构等。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古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神庙等。

二、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中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宗教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哥特式建筑成为主导风格,其特点是尖顶拱门、复杂的雕刻和窗户中的玻璃艺术等。

同时,中世纪城堡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建筑类型,它们象征着贵族的权力和地位。

三、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

文艺复兴建筑追求对称、比例和纪律性,它注重建筑的几何形状和装饰。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通过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和模仿,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建筑作品,如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

四、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是20世纪以来的建筑风格,它体现了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对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关注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简洁的形式和创新的结构。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如勒·柯布西耶、富勒等,他们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建筑思想为这个时期的建筑带来了新的风貌。

五、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在近代以来的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

中国现代建筑注重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建筑作品出现,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上海外滩等。

总结起来,中外建筑史是一门宏大的学科,通过学习建筑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中外建筑史教学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教学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8
隼卯(榫卯)
靠构件相互之间的阴阳咬合来连 接构件的方法。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 隼卯有燕尾隼和企口等形式。隼卯技 术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 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区别于世界其 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
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
夏(-前1600年) 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建筑形式为木架 夯土。
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商王武丁的
配偶妇好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 商代王室墓。墓中有近2000件精美 的陪葬品以及殉人16名。下图为地 面享堂,右图为剖面。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1
战国(前475-前221年)
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 的高潮。高台建筑很盛行。斧、锯、锥、凿等的应用,墓结构技术 精良。瓦的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中国原始的建筑模式,主要有两种发展脉络: 1)巢居——干阑式建筑,分布在南方潮湿地区 2)穴居——木骨泥墙建筑,中原地区 教材记叙的主线。
中国建筑史
绪论3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和模式
影响中国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活方式、政治、宗教、哲 学、生产力水平。
建筑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和民居。 建筑模式:官式与民间。前者代表了最高的水平和技术;后 者则是多样性、地方性和灵活性。 学习的重点是官式建筑。
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白帝、青帝、黄帝、赤帝、黑帝。
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利安全。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2
汉(前206 -220年)
古代建筑繁荣期,其宫殿如未央宫、建章宫等也是前无古人的, 突出表现在木结构的渐趋成熟,抬梁式、穿斗式已出现,屋顶形式 也多样起来;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较多应用在墓室。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第六节中外建筑发展史一世界建筑发展史1建筑概述(1)建筑的起源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

Heidegger,1889-1976年)说:“建筑的本质是让人类安居下来。

”在长期的蒙昧和野蛮时期,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先民们利用天然的石块、树枝,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来进行最原始的营建活动。

这些史前建筑功能单一,且受环境条件支配,他们所创造的建筑形式是基本相似的,但它们是人类建筑创作的原点。

(2)建筑是什么建筑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建筑”,作几十个定义恐怕也难结束,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这么说:建筑是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

意大利建筑史学家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对建筑的意义做如下描述:“建筑的意义,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若要确切地描述其发展过程,就等于是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

”究竟什么是建筑,这一问题存在多种解释,至今仍在学术界争论着。

第一,有人认为,建筑就是空间。

建筑的空间论,既有实体又有虚空间,而且这里的虚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实体是为虚空间而设的。

第二,在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前的西方建筑界,往往把建筑说成是“凝固的音乐”,强调建筑的艺术性。

第三,现代著名建筑师格罗庇乌斯提出:“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

”另一位著名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也提出:“建筑是住人的机器。

”这些见解,就意味着人们对建筑有了解的认识。

建筑,首先是应当给人们提供活动的空间,而这些活动,则无疑是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方面。

所以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

”他承认建筑是一种艺术;但建筑又具有构成建筑物的科学性和人们使用建筑物的合理性。

不难看出,现代建筑把建筑艺术不看成是独立的纯粹的艺术,而是把这种艺术也包含在供人使用这一范畴,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求。

中外建筑史资料

中外建筑史资料

中外建筑史资料1、四大文明发源地是什么?古代埃及——尼罗河文化古代中东——两河文化古代中国——黄河文化古代印度——印度河文化2、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分哪两类?为什么?(居住、祭祀)以氏族为单位的居住建筑——为自己和族人提供居住之所有着巨大尺度的巨石建筑——为所信仰的神秘力量和先人提供膜拜祭祀的场所3、引起建筑变化的三要素是什么?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的变化4、主流建筑的三个特征是什么?独特性、统一性、稳定性5、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以及建筑成就?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雕塑艺术日臻完善;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具有了组织、协作能力;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彩色轴侧图)建筑成就——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城市(卡宏城)、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建成了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了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了巨石建筑的水平6、金字塔的艺术构思是什么?埃及人迷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尸体,三千年后可以重生7、两河流域的文明指哪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8、两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对建筑的影响?两河流域建筑的代表作是什么?影响——建材:土——日晒砖,牢固耐久,怕水,雨水入墙,倒塌,成土堆;常年多下暴雨;须防水,牢固措施;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木材和石材较少代表作——乌尔山岳台9、爱琴文化的建筑分哪两个部分?各自的风格是什么?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10、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科林思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11、雅典卫城的建造目的以及组成部分、空间特点是什么?目的——赞美雅典、纪念胜利、炫耀地位‘繁荣宗教和文化、给自由民提供就业机会组成部分——卫城山门、胜利神庙、雅典娜铜像、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空间特点——相继出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条理井然,构图变化起伏大,建筑和雕塑交替成为构图的中心,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则。

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一、建筑史的起源和发展建筑的历史可以被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建造简单的住所和聚居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也逐渐从简单的住所发展为复杂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建筑。

古代文明如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希腊和罗马等国家的建筑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寓意着古代中国人民对木材资源的尊重和珍视。

中国古代建筑以“檩柱”、“长条对称”、“凸梁”和“合院”等形式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在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深受世界各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敬仰和借鉴。

除了中国古代建筑之外,欧洲古代建筑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着重要的发展和影响。

欧洲古代建筑以石头、砖瓦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风格主要分为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的拱顶、尖塔和精美的玻璃窗而著称,文艺复兴式建筑则以其典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对古罗马建筑的继承和发扬而闻名。

二、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与特点建筑风格是建筑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建筑风格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风格分为古典主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类型。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其严谨的对称美和精致的装饰而著称。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古代宫殿、神庙和城市规划中,深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大师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典范和影响。

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代表,以其高耸的尖塔和巨大的窗户而著称。

哥特式建筑主要表现在教堂、修道院和堡垒中,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等。

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的代表,以其对古典主义建筑的继承和发扬而著称。

文艺复兴式建筑主要表现在宫殿、城堡、广场和城市规划中,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等。

中外建筑史教案

中外建筑史教案

中外建筑史教案【教案名称】中外建筑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2.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3.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外建筑史的概述;2. 古代建筑的发展与特点;3. 中世纪建筑的风格与特色;4.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5. 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与创新。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作品,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建筑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哪种建筑风格?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中外建筑史的概述:a. 介绍中外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b. 简要概述中外建筑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2. 古代建筑的发展与特点:a.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和发展;b. 分析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c. 举例介绍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3. 中世纪建筑的风格与特色:a. 介绍中世纪建筑的背景和特点;b. 分析中世纪建筑的风格和表现手法;c. 举例介绍中世纪建筑的典型代表。

4.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a.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背景和特点;b.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风格和表现手法;c. 举例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

5. 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与创新:a. 介绍近现代建筑的背景和特点;b. 分析近现代建筑的风格和表现手法;c. 举例介绍近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三、讨论与实践(4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相关资料和展示内容;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所选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3. 全班讨论:学生就各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四、巩固与评价(20分钟)1. 练习与答题: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中外建筑史的掌握程度;2. 个人总结: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中外建筑史的学习体会和感悟的文章;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中外建筑史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课件-PPT

中外建筑史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课件-PPT

2、纵深布局:
(1)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组合主要是沿纵深方 向布局。沿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 的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
1.对称式:
2.半对称式:
3.不对称式:
(2)当建筑群 规模较大、内容 复杂、功能多样 时.,通常将纵 轴线延伸,并横 向展开,组成三 、五条轴线并列 的组合群体。
特点:柱头搁置梁头, 梁头上搁置檩条,梁 上用矮柱支撑较矮的 梁,叠层而上,梁的 总数可以达到3~5根。
(2)穿斗式
在汉代画像石中已可见穿斗式构架房屋 的形象。这种构架多用于南方地区民居和较小的 建筑物,长江中下游地区至今还留有大量明清时 期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叠梁式、穿斗式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王府大门
王府大门是屋 宇式大门中的最高 等级,按等级分有 五间三启门和三间 一启门两种。
五间三启门
三间一启门
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又 称“广梁大门”,等 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 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 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 式。
金柱大门
金柱大门在等级 低于广亮大门,其余构 造与广亮大门相同,只 是规模不及后者,一般 应用在品阶稍低的官员 宅邸。
3.空间需求复杂不能得到满足
(二)木构架结构体系:
1.木结构的结构组成
在木结构体系中,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 分被称为“大木作”,它是木结构形体和比例尺 度的决定因素。其由柱子、梁、檁、椽、斗拱等 组成。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A、柱子: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附:柱子的分类
角柱:四角的柱子 檐柱:前后檐处除了
角柱以外的柱子 中柱:处于脊下的柱
子 金柱:檐柱以内凡不
在屋脊位置的都是 金柱 山柱:在山墙内直通 屋脊的叫山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埃及时期神庙的室内布局特点:1.在空间、墙壁和柱子的比例关系上应用了复杂的几何系统。

2.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同时受到美学的影响。

3.排列方式为简单的双向对称。

4.室内装饰以墙面、柱面的雕刻为主。

内容多为记录人物、故事场面、纹样等主题。

5.喜用强烈的色彩进行装饰,色彩具有代表性。

古希腊时期神庙的形式特点:1.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和大殿,周围是柱子的环柱式建筑。

2.柱式的定型:多里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女郎雕像柱式。

3.形成了建筑前后具有山花墙装饰的特定手法。

4.由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5.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古罗马时期,新材料天然混凝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拱券结构的发展,从而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可能。

拱券结构是罗马人在空间构筑上最大的特色和成就之一。

这时期出现的主要是筒形拱和交叉拱。

随着拱券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罗马人还发明了穹顶结构。

古希腊的柱式中,代表男性的多里克柱式,代表女性的爱奥尼柱式。

古罗马时期,巴西利卡式成为早起的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罗马风设计最易识别的视觉元素是半圆形券。

哥特时期的建筑师在教堂设计中综合体现“光”、“高”、“数”这三个因素。

哥特式建筑结构体系有了创造性的突破,骨架券、尖券、飞扶壁形成了连续的结构,加强了哥特式教堂的整体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与装饰特点:在类型方面——不再受宗教的严格控制,日用家具类型趋于丰富;整体结构方面——突破了中世纪家具的全封闭式的框架嵌板形式,消除了以往家具设计的沉闷与刻板的弱点;在细部结构方面——虽然还流行对建筑装饰的模仿,但较少生搬硬套的痕迹;在装饰手法上——充分调动绘画、雕刻、镶嵌、石膏浮雕等各种艺术手段,来营造整体的艺术效果;在装饰题材上——消除了中世纪装饰的宗教性色彩,而更多赋予了人情味与生活气息。

巴洛克风格的表现形式:一,装饰豪华,享乐主义的色彩浓厚;二,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三,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法,具有综合性;六,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占有主导地位;七,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洛可可风格装饰特点:细腻、柔美,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形和S形线,尤其喜欢用贝壳、漩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形象作为主要的装饰语言;室内墙面常用鲜艳的浅色调,线脚为金色。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交处布置壁画。

早期工业革命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早期工业革命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其技术性大于美学性。

现代化的管道系统、照明和取暖方式的出现,使早期室内的一些重要元素逐渐过时。

维多利亚风格的室内设计特点:1.色彩绚丽,用色大胆,色彩对比强烈,以中性色与褐色和金色结合突出豪华与大气。

2.室内陈设与装饰造型细腻、空间分隔精巧、层次丰富、装饰美与自然美结合。

3.维多利亚风格是唯美主义的真实体现,设计和施工工艺追求豪华和异域风情。

细部元素沿用至今。

4.维多利亚风格擅于对所有早期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哥特复兴样式首先得到推崇。

维多利亚风格工艺品、家具、装潢的特征:1.造型庞大,饱满,装潢不拘一格。

2.从各种复古风格中衍生的母题,比如罗可可涡卷纹、哥特风格的尖塔纹、文艺复兴式的绞缠纹等,常常混用。

3.开始使用多种新的工艺技术制造家具、工艺品,多层版胶合板,电镀等。

4.装潢中的走兽、飞禽、花卉果实以写实风格呈现。

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由一批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体现民主思想而发起的。

引起这场设计革命的最直接原因,是工业革命后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艺术领域中的冲突。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1、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4、主张设计诚实,反对风格上华而不实;5、提倡自然主义风格和东方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的主要理论思想:1、反对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反对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崇尚哥特式的中世纪设计风格;2、强调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3、设计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活动;4、设计上强调实用性、美观性相结合。

红屋体现出的室内设计基本原则:1.在形状、装饰和材料上,每个室内都应该是结构和面的逻辑派生。

其外表隐约可见中世纪的影子,暖调红砖块、不对称L形面和窗户的随机排列,给人一种不拘礼和热情的气息。

2.每个室内都必须具有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个性,又必须是一个将房屋连接的主题。

对于红屋来说,各个厅室的大小和气氛虽然都不一样,但都在用材、细节和家具方面连贯一体。

3.每个室内都应该如实地展现其结构成分,让结构成分充当装饰。

4.每个室内从最大的面积到最小的细节,都必须使用与整体相协调的材料。

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与影响:工艺美术运动对以后的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新艺术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各种植物纹样和曲线的运用,忠实于材料的适用和使用目的。

这种思想被新艺术运动所借鉴和使用,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在这一时期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对高质量和简单设计以及对材料的适用重新定义,工艺美术运动被看作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前奏,同时为现代主义设计培养了大批人才。

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客观评价:消极方面:1.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

2.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

3.虽然该运动具有对设计风格水平重视的优点,但从采用的方式而言,则是一个复旧运动,因此不但是退步的,同时也不可能成为现代设计的启迪和开拓型运动。

积极方面:1.在维多利亚矫饰风气之中,设计先驱们能够采用中世纪的纯朴风格,吸收日本的和自然的装饰动机,创造出新设计的风格,而同时又完全与各种历史复古的风格大相径庭,是难能可贵的探索。

2.在工业革命高潮之中,表现出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出世感,也体现出设计先驱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手工艺的重要,强调中世纪行会的合作精神。

3.直接引导了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传承: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并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来解决产品造型问题,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

这场运动除了受到日本装饰风格,还吸收了哥特式和罗可可建筑的设计因素。

简单地说,哥特式、洛可可风格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式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充分运用了植物、昆虫、人体和象征主义;把感觉因素引入了设计,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1.拒绝继承维多利亚式和历史复古主义或折中主义组合的先例。

要求采用现代材料(铁和玻璃)、现代技术和一些新发明。

2.与各种美术类型紧密联系,把绘画、浅浮雕以及雕刻等艺术形式运用在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

3.装饰主题来源于自然物——花、葡萄藤、贝壳、羽毛、昆虫翅膀等,将这些自然物抽象成装饰构件的图像。

4.曲线形式作为主题,体现在基本构件和装饰物中。

将普通的曲线和自然形式的流线联系起来,就产生了S形曲线,这种曲线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最显著的基本主题纹样。

新艺术运动线条的表现手法分成曲线派和直线派。

其中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德国、荷兰、西班牙以归属曲线派。

直线派以英国的麦金托什与格拉斯哥派、奥地利分离派为代表。

直线派在建筑、室内和家具设计中创造了一种以直线为主、白色为基调的装饰手法。

后来这种风格影响到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分离派在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和灯具等方面,开创了一种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的直线几何形体风格,为以后的功能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

麦金托什设计风格:1.设计上采用简单的立体几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

2.室内大量采用木料结构,简单的几何形式,内外协调,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

3. 统一设计建筑内部的家具和用品,家具采用原色,注重纵向线条的运用,以达到高度统一的设计风格。

4.利用直线搭配进行装饰,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

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者路斯,提出著名的“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

他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现代主义的先驱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

不反对使用装饰,强调装饰的重要性。

大多数作品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基础。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现代装饰运动,应运于新艺术运动衰退、现代主义思想萌芽之际。

装饰艺术运动吸纳了抽象艺术的表现方式,注重传统和异国文化的融合,探索适应现代机器生产的途径。

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既强调装饰化,又承认工业化,是承上启下的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风格的流变折射出工业时代的审美需求,在艺术和机械制造之间建立起一种妥协的平衡关系。

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和发展,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室内设计的特点: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业的趋向,主张手工艺与工业化结合。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在家具装饰上,除了经常采用豪华昂贵的材料做主体外,还经常采用青铜、磨漆等手段对家具进行处理,以增强家具的豪华感。

在室内设计上也偏重采用华贵的材料,造型夸张、变形,利用纺织品创造豪华的装饰品位,将东方情调引入室内设计中。

设计师的灵感无论是源于古老的东方还是现代主义设计艺术风格,大都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创造的新形式。

体现了一种新的设计美学思想,给人以新的感受。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及其特征:第一,突出功能主义的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第二,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如在建筑上通过六面形的造型来达到重空间,而不是单纯重体积的目的;通过建立标准化,来改变建筑施工,提高建筑的效率、速度,通过摒弃装饰和使用中性色彩降低成本来为大众服务等。

第三,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

基本上反对在图版、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第四,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