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SB385-2006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EN)
镀锌板表面质量判定标准
镀锌板表面质量判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等级判定2 规范性标准及参考标准2.1 GB/T2518-2008国际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2.1.1钢带表面不应有漏镀、镀层脱落、肉眼可见裂纹等影响用户使用的缺陷 不切边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和白边。
2.1.2钢带各级别表面质量特征应符合下表 1规定。
表12.1.3由于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 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应不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2.2Q/BQB 420-2009宝钢标准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
2.2.1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应符合下表 2的规定。
表22.2.3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 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2.3Q/ASB 387-2006鞍钢标准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
2.3.1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3的规定。
表32.3.2不切边钢板和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的锌层裂纹。
233在连续生产钢带过程中,因局部的表面缺陷没有机会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应不大于每卷总长度(或总重量)的5%3表面质量根据国标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目前的实物质量水平,对我公司的连续热镀锌钢带表面质量等级做如下规定:3.1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4的规定。
表43.3在连续生产钢带过程中,因局部的表面缺陷没有机会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FA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5%, FB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3% FC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1%3.4表面质量等级划分普通锌花合格品表面质量等级分FA FB;无锌花合格品表面质量等级分FA、FB FC3.5普通建筑用板(普通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A的质量要求;3.6建筑用彩涂基板(无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B的要求,且不允许有边损、锯齿边、边浪、厚边等质量缺陷。
Q-ASB 271-2006 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4051 中的牌号;SPHT1~SPHT4 为JIS G 3132 中的牌号。
4 订货内容
4.1 订货时,用户应提供下列信息: a) 订货标准号; b) 牌号; c) 产品类型(直发卷、商品卷、钢板、切分直发卷); d) 规格及尺寸精度; e) 边缘状态; f) 用途。
4.2 标记示例
按本标准订货的牌号为 SS400、厚度为 4.0mm、宽度为 1250mm 的钢带,其标记为:
拉 伸 试 验a,
弯曲试验c
牌号
下屈服 强度b ReL MPa
抗拉强度 Rm MPa
<1.6
断后伸长率A50mm, % L0=50mm,b=25mm
钢板厚度d,mm
1.6~
3.0~
<3.0
<6.0
SPHT1
≥200
≥270
≥30
≥32
≥35
SPHT2
≥215
350~480
≥25
≥27
≥30
SPHT3
1
Q/ASB 271-2006
3 分类
各牌号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及用途见表 1。
表1
类别
牌号a
用 途
Q195、Q235A~ Q235D、Q345A~
一般结构用钢
Q345E、Q390A~Q390E、SS330、
建筑、桥梁、船舶及其它结构用。
SS400、SS490
SM400A 、 SM400B 、 SM400C 建筑、桥梁、船舶、车辆、石油贮罐、容器、
规定;牌号为 Q345A~Q345E、Q390A~Q390E 钢板和钢带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应符合
GB/T 1591 的规定;牌号为 S20C~S45C 钢板和钢带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不做要求;其他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GB-T/2518-2008镀锌标准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及代号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 订货内容7 技术要求8 试验方法9 检验规则10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附录 A(规范性附录)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前言本标准参考 ISO 3575: 1996 《商品级、固定成型级和冲压级连续热镀锌碳素钢薄板》, ISO 41996《结构级连续热镀锌碳素薄钢板》和 DIN 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DIN 10147:2000《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并结国具体情况对 GB/T 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 GB/T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本标准与 GB/T2518—1998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需方提供的信息、检验、复验、检查和验收等;——增加热轧酸洗带钢作为镀锌钢板基材,扩大了产品的厚度范围;——增加镀锌钢板化学成分的内容;——增加结构级镀锌钢板系列品种;——增加无锌花镀锌层种类;——增加镀层重量的镀层分类;——改变表面质量级别划分方式;——增加漆封、磷化、不处理三项表面处理项目;——取消对镀锌钢板杯突值的规定,增加了 n、r 值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黄石山力涂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重要起草人:杨大可、刘友仁、黄颖、郑洪道、何明文、杨春甫、张才富、苏维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518——1981、GB 2518——1988。
镀锌薄钢板及钢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来年许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与代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Q/ASB271-2006 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2/3。当钢板厚度小于 6mm 时,不做冲击试验。
4
Q/ASB 271-2006
6.3.4 冲击功值为一组 3 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允许有一个试样的试验结果小于规 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 75%。 6.4 表面质量 6.4.1 钢板和钢带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迭、气泡和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板和 钢带不得有分层。 6.4.2 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所以允许带有若干不正常的部分,但有缺 陷部分不得超过每卷钢带总长度的 6%。 6.4.3 钢板和钢带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的麻点、凹面、划痕等 轻微、局部的缺欠,并应保证钢板和钢带允许的最小厚度。
6.0~ 13.0 ≥37 ≥32 ≥27 ≥22
180°弯心直径,mm (b≥35mm)
钢板厚度,mm
≤3.0
>3.0
0
1a
2a
3a
3a
4a
3a
4a
6.3.3 当钢板不能取全尺寸(10mm×10mm×55mm)的冲击试样时,可用 10mm×7.5mm×55mm
及 10mm×5mm×55mm 小尺寸冲击试样代替,其冲击功规定值分别不小于表 3 规定值的 5/6 和
—
SPHT3 a
≤0.25
≤0.35
0.30~0.90
≤0.035 ≤0.035
—
SPHT4 a
≤0.30
≤0.35
0.30~1.00
≤0.035 ≤0.035
—
a 根据需方要求, Si含量可不大于 0.05%。
b C元素值适用于熔炼分析。
6.1.2 钢中残余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如下规定:Cu≤0.30%、Cr≤0.30%、Ni≤0.30%、N≤
Q/ASB 312-06 低碳冷轧钢板和钢带(EN、DIN)_pdf_1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 Q/ASB 314 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牌号和化学成分
6.1.1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
C
Mn
P
S
DC01(St12)
≤0.12
≤0.60
≤0.045
平滑 无光泽
粗糙
6.7 滑移线
表6 粗糙度
代号 b(B)
g m(D)
r
平均粗糙度 Ra,μm ≤0.4 ≤0.9
0.6~1.9 >1.6
退火及平整的钢板和钢带滑移线应满足表 7的规定。
表7 滑移线
牌号 DC01(St12) DC03(St13) DC04(St14) DC05(St15),DC06(St16、St17)
滑移线要求 FD 表面的钢板和钢带,保证出厂后 3 个月内不出现滑移线
在出厂后 6 个月内,保证不出现滑移线 在出厂后 6 个月内,保证不出现滑移线
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滑移线
7 试验方法
7.1 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及外形应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检查。
7.2 钢板和钢带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7.3 每批钢板和钢带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8规定。
6.5.2 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分为三级,并应符合表 5的规定。
4
Q/ASB 312-2006
表5 表面质量
级别 FB(○3) FC(○4) FD(○5)
名称 较高级精整表面
高级精整表面 超高级精整表面
特征 不影响成型性及涂、镀附着力的缺陷,如小气泡、小划痕、小辊印、轻 微划伤及氧化色等允许存在。 钢板两面中较好的一面必须对缺陷进一步限制,无目视明显可见的缺 陷,另一面应达到 FB 表面的要求。 钢板两面中较好的一面必须对缺陷进一步限制,即不影响涂漆后或电镀 后的外观质量,另一面应达到 FB 表面的要求。
鞍钢业标准-热镀锌钢(JIS)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ASB 387-2006代替Q/ASB 387-2004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JIS)(JIS G 3302-2005,MOD)2006-09-30发布 2006-11-01实施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发布前 言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G 3302-2005《热浸镀锌钢板和钢带》。
本标准代替Q/ASB 387-2004《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JIS)》。
本标准根据JIS G 3302-2005重新起草。
考虑生产实际和用户要求,在采用JIS G 3302-2005时,本标准做一些修改,在附录B中给出了有关技术性差异及原因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的相应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JIS G 3302-2005的要求,可作为订货标准,如按JIS G 3302-2005标准订货时,应按本标准组织生产。
本标准与Q/ASB 387-2004相比,主要变动如下:——增加 “连续热镀锌钢板”等术语和定义;——未包括SGHC、SGH340、SGH400、SGH440、SGCD3N牌号;——增加SGC490、SGC570牌号;——修改分类和代号中可选的表面处理方式,增加环保钝化和耐指纹分类;——修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及其相关内容;——增加各牌号化学成分;——修改锌层重量;——修改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修改滑移线内容;——修改组批和取样位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制造部提出。
本标准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制造部、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玥、李锋、王铁军、林彬。
本标准水平等级标记:Q/ASB 387—2006 Y。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 Q/ASB 387—2003、Q/ASB 387—2004。
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JI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以下简称为钢板和钢带)的定义、分类和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完整版)镀锌板国家新标准
表2基板的种类及代号
层重量的分类和代号
镀锌钢板及钢带适用于防腐为主的用途,在大气中镀锌层的保护作用与单位面积锌层重量成正比。锌层重量应与所要求的使用期限、板厚以及成形要求相适应。
4.3.1双面等厚镀锌层种类及镀层重量的分类和代号按表3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提供表3未列镀层重量的钢板及钢带。
10275:1993)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17505——1998,eqvISO404:1992)
3术语和定义
3.1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conotinuoushot-dipzinc-coatedsteelsheetsandstrips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是在连续生产线上,将冷轧钢带或热轧酸洗钢带浸入锌含量(质量分数)
——GB2518——1981、GB2518——1988。
镀锌薄钢板及钢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来年许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与代号、尺寸、外
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宽度不小于600mm,公称厚度为0.20mm~5.0mm的连续热镀锌普通级、机械咬
GB/T222—1984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方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片差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6892:1998)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eqvISO7438:1985)
GB/T247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需方提供的信息、检验、复验、检查和验收等;
镀锌基板标准指标牌号
深冲压用DC53D(DX53D) SGCD2 DX53D A653 DDS C
结构用S220/250/280/320/550GD SGC340/400/490/570 S220/250/280/320/550GD A653 SS 33/37/40/50/55/80
16
a拉伸试验取样横向。
b当没有明显的屈服时,屈服强度取Rp0.2。
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牌号对照表
表A.1 相近牌号对照表
标准
Q/ASB 385-2006
Q/ASB 385-2004
Q/ASB 10-2006
Q/ASB 387-2006
牌号
DX51D+Z
(St01Z、St02Z)
DX51D+Z、St01Z、St01ZH、St02Z、St02ZH
4.镀锌卷常见各国标准
各国热镀锌标准如下:
中国:GB/T 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日本:JIS G3302:镀锌钢板及钢带
欧洲:EN 10327:连续热浸涂覆冷成型低碳钢带和板材
EN 10147:连续热浸镀锌结构钢带材和薄板
美标:ASTM A653:热浸镀锌或锌铁合金的薄钢板的标准规范
热镀锌
冷轧基板商业用DC51D(DX51D) SGCC,SGCH(轧硬卷镀锌) DX51D A653 CS A/B
-
SGC440
S350GD+Z(StE350Z)
-
SS50(340)-1/2/3/4
SGC490
表A.1 相近牌号对照表(续)
标准
Q/ASB 385-2006
ASTM A653-05a
镀锌板质量证明书
购货单位收货单位昆山炅悦昆山正阳镀锌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标准 gb/t13793-2008 质保书编号合同号车号苏e39713 业务员:检查单位:购货单位收货单位昆山炅悦昆山正阳镀锌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标准 gb/t13793-2008 质保书编号合同号车号苏e39713 业务员:检查单位:购货单位收货单位昆山炅悦昆山正阳镀锌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标准 gb/t13793-2008 质保书编号合同号车号苏e39713 业务员:检查单位:篇二:镀锌板企业标准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q/72322100x.003-2004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冷连轧钢带为基板,通过连续热镀锌方法生产的冷成形用和一般结构用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和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11—199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量 gb/t223.23—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量 gb/t223.32—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次磷酸钠还原—碘量法测定砷量 gb/t223.50—1994 钢铁苯基荧酮—溴化十六烷基胺直接光度法测定锡量gb/t223.53—1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gb/t223.62—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2—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gb/t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gb/t228—200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1999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5027—1999 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 gb/t5028—1999 金属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 gb/t247—199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839—200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6397—19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t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en10142-2000 冷成形用低碳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en10147-2000 结构用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1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连续热镀锌钢板: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把冷轧钢带浸入熔融的锌液中镀锌并经横切以平板状供货的平直板材。
镀锌板国家新规范标准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GB-T/2518-2008镀锌标准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及代号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 订货内容7 技术要求8 试验方法9 检验规则10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附录 A(规范性附录)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前言本标准参考 ISO 3575: 1996 《商品级、固定成型级和冲压级连续热镀锌碳素钢薄板》, ISO 41996《结构级连续热镀锌碳素薄钢板》和 DIN 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DIN 10147:2000《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并结国具体情况对 GB/T 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 GB/T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本标准与 GB/T2518—1998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需方提供的信息、检验、复验、检查和验收等;——增加热轧酸洗带钢作为镀锌钢板基材,扩大了产品的厚度范围;——增加镀锌钢板化学成分的内容;——增加结构级镀锌钢板系列品种;——增加无锌花镀锌层种类;——增加镀层重量的镀层分类;——改变表面质量级别划分方式;——增加漆封、磷化、不处理三项表面处理项目;——取消对镀锌钢板杯突值的规定,增加了 n、r 值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黄石山力涂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重要起草人:杨大可、刘友仁、黄颖、郑洪道、何明文、杨春甫、张才富、苏维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518——1981、GB 2518——1988。
镀锌薄钢板及钢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来年许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与代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鞍钢镀锌企业标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ASB 385-2004代替Q/ASB 385-2003、Q/ASB 386-2003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EN、DIN)(EN10142—2000、EN10147—2000、DIN17162:1-1977、DIN17162:2-1987,MOD)2004-07-01发布 2004-07-20实施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发布Q/ASB 385-2004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低碳钢冷轧钢板和钢带供货技术条件》、EN 10147—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薄钢板和钢带供货技术条件》、DIN 17162:1-1977《低碳钢热镀锌钢板和钢带》和DIN 17162:2-1978《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一般结构钢》。
本标准代替Q/ASB 385-2003《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DIN)》和Q/ASB 386-2003《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EN)》。
本标准根据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低碳钢冷轧钢板和钢带供货技术条件》、EN 10147—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薄钢板和钢带供货技术条件》、DIN 17162:1-1977《低碳钢热镀锌钢板和钢带》和DIN 17162:2-1978《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一般结构钢》重新起草。
考虑生产实际和用户要求,在采用该标准时,本标准做一些修改,在附录B中给上了有关技术性差异及原因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按GB/T1.1的要求对章条进行重新编辑。
本标准的相应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外标准的要求,可作为订货标准,如订国外标准订货时,应按本标准组织生产。
本标准与Q/ASB化385-2003、 Q/ASB 386-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根据市场需求,删除锌层重量40g/m2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取消表面处理中的不处理方式;——钢板和钢带的交货方式按实际重量交货。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Q ASB 312-2006
3
Q/ASB 312-2006
表2 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 a
以下厚度(mm)的断后伸长率,%
r值 c
牌号
屈服强度 Rp 0.2 MPa
抗拉强度 Rm MPa
<0.4
(L 0 =80mm ,b=20mm) 0.4~ 0.6~ 1.0~ <0.6 <1.0 <1.6
≥1.6
n值 c
<2.0 ≥2.0
不小于
Q/ASB 312-2006
本标准修改采用 DIN EN 10130-1999《冷成型用低碳钢冷轧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 件》、DIN 1623.1-1983《冷轧钢板与钢带供货技术条件 冷变形用低碳钢》。
本标准代替 Q/ASB 16-2004《冷轧低碳钢板和钢带(EN)》、Q/ASB 312-2004《冷轧低 碳钢板和钢带(DIN)》。
滑移线要求 FD 表面的钢板和钢带,保证出厂后 3 个月内不出现滑移线
在出厂后 6 个月内,保证不出现滑移线 在出厂后 6 个月内,保证不出现滑移线
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滑移线
7 试验方法
7.1 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及外形应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检查。
7.2 钢板和钢带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7.3 每批钢板和钢带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8规定。
代号 1
表3 硬度
HRB ≥85
硬度
HV10 ≥170
对于薄钢板无法测定 HRB 硬度时,可测定 HR30T、HR15T 或 HV 硬度,并按附录 A(规范
性附录)中的表 A.1~表 A.3 的换算表换算成 HRB 硬度。 6.4 工艺性能
6.4.1 退火和退火+平整状态的钢板及钢带,应按表 4的规定进行弯曲试验,弯曲后试样 表面不得出现目视可见裂纹。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
镀锌标准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及代号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 订货内容7 技术要求8 试验方法9 检验规则10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附录 A(规范性附录)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前言本标准参考 ISO 3575: 1996 《商品级、固定成型级和冲压级连续热镀锌碳素钢薄板》, ISO 41996《结构级连续热镀锌碳素薄钢板》和 DIN 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DIN 10147:2000《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并结国具体情况对 GB/T 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 GB/T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本标准与 GB/T2518—1998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需方提供的信息、检验、复验、检查和验收等;——增加热轧酸洗带钢作为镀锌钢板基材,扩大了产品的厚度范围;——增加镀锌钢板化学成分的内容;——增加结构级镀锌钢板系列品种;——增加无锌花镀锌层种类;——增加镀层重量的镀层分类;——改变表面质量级别划分方式;——增加漆封、磷化、不处理三项表面处理项目;——取消对镀锌钢板杯突值的规定,增加了 n、r 值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黄石山力涂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重要起草人:杨大可、刘友仁、黄颖、郑洪道、何明文、杨春甫、张才富、苏维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518——1981、GB 2518——1988。
镀锌薄钢板及钢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来年许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与代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规定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规定本标准中以下文件的条款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订版本(不包括勘误表)或修正文件不适用于本标准。
对于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3575:1996《商品级、固定成型级和冲压级连续热镀锌碳素钢薄板》XXX《结构级连续热镀锌碳素薄钢板》DIN EN: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DIN :2000《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与GB/T 1184-1996《通用技术条件术语》中给出的定义一致,同时还包括以下术语和定义:镀锌层:由锌及其合金组成的涂层,用于保护基材。
无锌花镀锌层:表面无锌花的镀锌层。
镀层重量:单位面积上镀锌层的重量,用g/m2表示。
表面质量:表面的外观和平整度。
漆封:在镀锌层上涂覆有机涂层。
磷化:在镀锌层上涂覆有机涂层前,先进行磷酸盐化学处理。
不处理:不进行任何表面处理。
4分类及代号钢板及钢带按照用途、表面状态、镀锌层重量等分类,分别用代号表示。
5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6订货内容订货方应提供钢板及钢带的规格、品种、数量、质量等信息。
供货方应按照合同要求提供产品。
7技术要求钢板及钢带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表面质量、镀锌层重量等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8试验方法钢板及钢带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9检验规则钢板及钢带的检验规则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10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XXX in this standard and e part of the standard。
For referenced documents with a specific date。
all XXX) do not apply to this standard。
However。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GB-T/2518-2008镀锌标准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及代号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 订货内容7 技术要求8 试验方法9 检验规则10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附录 A(规范性附录)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前言本标准参考 ISO 3575: 1996 《商品级、固定成型级和冲压级连续热镀锌碳素钢薄板》, ISO 41996《结构级连续热镀锌碳素薄钢板》和 DIN 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DIN 10147:2000《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并结国具体情况对 GB/T 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 GB/T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本标准与 GB/T2518—1998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需方提供的信息、检验、复验、检查和验收等;——增加热轧酸洗带钢作为镀锌钢板基材,扩大了产品的厚度范围;——增加镀锌钢板化学成分的内容;——增加结构级镀锌钢板系列品种;——增加无锌花镀锌层种类;——增加镀层重量的镀层分类;——改变表面质量级别划分方式;——增加漆封、磷化、不处理三项表面处理项目;——取消对镀锌钢板杯突值的规定,增加了 n、r 值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黄石山力涂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重要起草人:杨大可、刘友仁、黄颖、郑洪道、何明文、杨春甫、张才富、苏维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518——1981、GB 2518——1988。
镀锌薄钢板及钢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来年许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与代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镀锌板表面质量判定标准
镀锌板表面质量判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等级判定2 规范性标准及参考标准2.1 GB/T2518-2008国际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2.1.1钢带表面不应有漏镀、镀层脱落、肉眼可见裂纹等影响用户使用的缺陷。
不切边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和白边。
2.1.2钢带各级别表面质量特征应符合下表1规定。
2.1.3由于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应不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2.2Q/BQB 420-2009宝钢标准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
2.2.1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
2.2.2不切边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和白边。
2.2.3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2.3Q/ASB 387-2006鞍钢标准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
2.3.1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3的规定。
表32.3.2不切边钢板和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的锌层裂纹。
2.3.3在连续生产钢带过程中,因局部的表面缺陷没有机会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应不大于每卷总长度(或总重量)的5%。
3 表面质量根据国标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目前的实物质量水平,对我公司的连续热镀锌钢带表面质量等级做如下规定:3.1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4的规定。
3.2不切边钢板和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的锌层裂纹。
3.3在连续生产钢带过程中,因局部的表面缺陷没有机会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FA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5%。
,FB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3%,FC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1%。
3.4表面质量等级划分普通锌花合格品表面质量等级分FA、FB;无锌花合格品表面质量等级分FA、FB、FC。
3.5普通建筑用板(普通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A的质量要求;3.6建筑用彩涂基板(无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B的要求,且不允许有边损、锯齿边、边浪、厚边等质量缺陷。
镀锌板表面质量判定标准
镀锌板表面质量判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等级判定2 规范性标准及参考标准GB/T2518-2008国际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钢带表面不应有漏镀、镀层脱落、肉眼可见裂纹等影响用户使用的缺陷。
不切边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和白边。
钢带各级别表面质量特征应符合下表1规定。
由于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应不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BQB 420-2009宝钢标准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
不切边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和白边。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ASB 387-2006鞍钢标准规定的表面质量等级。
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3的规定。
表3不切边钢板和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的锌层裂纹。
在连续生产钢带过程中,因局部的表面缺陷没有机会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应不大于每卷总长度(或总重量)的5%。
3 表面质量根据国标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目前的实物质量水平,对我公司的连续热镀锌钢带表面质量等级做如下规定:钢板和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4的规定。
不切边钢板和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的锌层裂纹。
在连续生产钢带过程中,因局部的表面缺陷没有机会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FA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5%。
,FB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3%,FC级产品不大于每卷总长度的1%。
表面质量等级划分普通锌花合格品表面质量等级分FA、FB;无锌花合格品表面质量等级分FA、FB、FC。
普通建筑用板(普通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A的质量要求;建筑用彩涂基板(无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B的要求,且不允许有边损、锯齿边、边浪、厚边等质量缺陷。
家电板、机箱板彩涂用基板(无锌花板)表面质量至少满足表4中FC质量要求。
鞍钢镀锌板技术标准
0.12
0.50
0.60
0.10
0.030
S220GD+Z(StE220Z)
S250GD+Z(StE250Z)
S280GD+Z(StE280Z) S320GD+Z(StE320Z)
0.20
0.60
1.70
S350GD+Z(StE350Z)
I
Q/ASB 385-2006
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E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以下简称为钢板和钢带)的定 义、分类和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鞍钢冷轧厂按 EN 10326、EN 10327、DIN 17162.1、DIN 17162.2 生产 的厚度 0.30mm~2.50mm 的冲压级、结构级钢板和钢带。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ASB 385-2006
代替Q/ASB 385-2004
冲压级和结构级连续热镀锌 钢板和钢带(EN)
(EN 10326-2004、EN 10327-2004,MOD)
2006-09-30发布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发布
2006-11-01实施
Q/ASB 385-2006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 EN 10326-2004《结构级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交货技术条件》、EN 10327-2004《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交货技术条件》,参考 DIN 17162.11977《低碳钢热镀锌钢板和钢带》、DIN 17162.2-1987《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 一般结构钢》。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GB-T/2518-2008镀锌标准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及代号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 订货内容7 技术要求8 试验方法9 检验规则10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附录 A(规范性附录)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前言本标准参考 ISO 3575: 1996 《商品级、固定成型级和冲压级连续热镀锌碳素钢薄板》, ISO 41996《结构级连续热镀锌碳素薄钢板》和 DIN EN 10142:2000《连续热镀锌结构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DIN 10147:2000《冷成形用低碳钢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供货技术条件》并结国具体情况对 GB/T 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 GB/T2518—199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本标准与 GB/T2518—1998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需方提供的信息、检验、复验、检查和验收等;——增加热轧酸洗带钢作为镀锌钢板基材,扩大了产品的厚度范围;——增加镀锌钢板化学成分的内容;——增加结构级镀锌钢板系列品种;——增加无锌花镀锌层种类;——增加镀层重量的镀层分类;——改变表面质量级别划分方式;——增加漆封、磷化、不处理三项表面处理项目;——取消对镀锌钢板杯突值的规定,增加了 n、r 值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黄石山力涂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重要起草人:杨大可、刘友仁、黄颖、郑洪道、何明文、杨春甫、张才富、苏维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518——1981、GB 2518——1988。
镀锌薄钢板及钢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来年许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与代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