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数学观课报告范文(通用6篇)
数学观课报告数学观课报告范文(通用6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观课报告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观课报告1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
本文通过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得预设的学习结果并学会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积极发展。
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促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
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
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与价值,同时享受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案例:在人教版二十四章第四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教学时,笔者提早一天叫学生自己做了一个圆锥模型,上课时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圆锥的侧面积怎么求呢?你能以你制作的圆锥模型为工具,运用已学的知识探究出圆锥的侧面积吗?能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经过约2分钟的时间,笔者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方法——————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展平成一个扇形,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所措。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范文(精选5篇)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范文(精选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1今天我有幸参加了xx小学举办的“山海联盟”教研活动,听了陆红霞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这一课,让我觉得很有收获,下面就这一节课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陆红霞老师的课给我总的感觉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跃,充满激情,学生学习劲头十足,教学效果良好,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
值得我认真总结学习的有以下几点:1、概念教学层层深入,由简渐难,不断引导。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中苏老师不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中体会、领悟单位“1”,共同总结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就是单位“1”;之后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苏老师扎实高效地推进教学,不断通过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通过适当的习题,引导学生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理解。
教学中苏老师设计了精练、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
练习的设计层次鲜明,层层递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形式多样,不枯燥。
今后我自己的数学课,对习题设计还要精心、精炼,不断引导学生,通过习题加深理解。
3、精彩的实践性习题“分小棒”值得好好学习。
这一课正是有了“分小棒”这一环节才显得光彩照人起来,首先通过“分小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下子变得爱学、爱说、爱参与;其次通过“分小棒”环节,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了有效练习,使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单位“1”是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你所拿的分数是几根小棒等等,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精选5篇)
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精选5篇)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篇1《小数的估算》的远程观课评课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
通过观课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让我更加懂得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知道了教师对课堂把握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索知识,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远比直接的论述要好的很多。
我认真观摩了几位老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让课堂活起来。
小数的估算的观课让我收入颇丰,我觉得老师都从一年级孩子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把每个环节都想的很到位,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同时课堂的练习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锻炼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谈对本节课的感悟: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体现算法多样化。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
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4、巩固练习的设置通过一些更游戏似的问题来积极的引发学生思考,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你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提到最应该关注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由具体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可以说从始至终你都在贯彻你自己的设计理念,努力地在为学生创造着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环境,努力地想通过操作,交流,展示,辨析等形式来让学生学会计算方法。
这些形式比较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坚持灵活使用。
研修学习一个短暂的学习过程,我要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观课报告(5篇范文)
数学观课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数学观课报告数学观课报告在本次远程观课视频学习中,四位教师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
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驾驭课堂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使我受益匪浅。
1、从教学设计来看,通过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不但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设计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最后对新知识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延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增长了知识,更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2、从老师授课的教学过程来看,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交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回答课堂提问以及课堂练习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循循善诱,笑容可掬。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完全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老师教态自然,过渡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同时教师道法自然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
大多数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
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根据这阶段的学习,我要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表内乘除法观课报告
表内乘除法观课报告一、观课评价本次观课是一节小学数学课,内容为表内乘除法。
课堂上教师采用“学生思考-互动讨论-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探究,梳理知识点。
教师的教学方式独具匠心,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方面表现突出。
同时,在引导学生思考、提供情境分析过程和总结归纳方面表现也较好。
教学方式活泼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表内乘除法的运用方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本质含义,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学生整体提高数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总体上分为三个环节:引入、重点讲解和知识巩固。
1. 引入1.教师设计“乘法棋盘”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化引入的学习环境。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表内乘除法的小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重点讲解1.通过讲解“乘法是加法的简化形式”和“除法是减法的简化形式”,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实现方法。
2.通过情境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朴素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和除法。
3.举例演练,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并培养其能够快速进行乘法和除法口算的能力。
3. 知识巩固1.教师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和除法知识进行计算,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2.最后一次练习是“口算时间比赛”,考察学生的口算速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堂教学模式生动有趣,充分利用情境分析和游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互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运用方法。
同时,针对学生口算能力强弱不同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口算技能和学习积极性。
但是,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有些练习环节时间过短,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成练习。
同时,部分内容可能还需要更好地解释和设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本质含义。
2021小学数学观课报告3篇
2021小学数学观课报告3篇2021小学数学观课报告3篇小学数学观课报告我观看了远程研修中展示的课例——吴正宪老师的《估算》。
课堂直接导入主题。
“学习估算时遇到过什么困惑,困难?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导入既开门见山,又启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吴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吴老师出示的几个情景都来自于生活:青青购物,曹冲称象,春游租车,安全过桥。
学生身边的事,学生感觉自然,贴近自己,有趣也有用,所以学生容易接受。
值得赞赏的还有,上课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估算?”“估算有什方法?”“什么时候用估算?”“为什么要估算?”“估算有什么用处?”在完成新知识的传授中不留痕迹的一一做了解答。
估算大象的的体重,是课堂的高潮,也是这节课最精彩之处。
吴老师没有去干预、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自由的尽情地发挥。
让学生自己归纳方法。
于是课堂沸腾了,各种方法一一出现:大估,小估,大小估,中估,四舍五入,调凑估。
创新思维的不断涌现。
吴老师没有说过多的话,去干预学生,而是关键时去引导。
对学生每一种方法给予肯定和引导和鼓励。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比起物质奖励,要长久得多,自然达到乐学的目的。
追问是本节课又一个特色。
数学的根本之一,是寻根问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吴老师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为什么。
请看一个重难点的破解:和一个学生的对话。
师:“结果没出来,但思路已经有了,你是怎么想的?”生:“比较准确地往大估。
”师:“比较准确地往大估,这话很有分量!啥叫准确?你把它看作什么?”生:“我把它看作整十数。
”师:“听懂了吗?生:“听懂了。
”师:“都是一个一个的整十数,我想,在你的心中悄悄的有了标准,,你为什么把328作而看作330,而不看作320呢?”生:“看成320就变小。
”师:“也就是说,当个位上是8,你就往上怎么样啊?”生:“往上估,往大估。
《图形的周长》观课报告
图形的周长
1. 观课背景
本次观课是一节小学数学课,主题为“图形的周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
生了解什么是周长,并能够通过求周长的方法来计算图形的周长。
观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课时为45分钟,授课老师是一位资深教师。
2. 教学内容
2.1 概念介绍
首先,老师通过给学生展示几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问学
生有什么共同点或者特征。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图形周围的边是代表周长的,周长是围绕图形一周的距离。
2.2 求周长的方法
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了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
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可
以直接通过边长相加来计算得出。
对于三角形,只要将三条边长相加就得到了周长。
2.3 练习与实践
为了巩固学生对于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老师开展了一系列练习。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学生计算能力,并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合于实际生活中。
3. 教学评价
3.1 优点评价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介绍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和练习等多
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3.2 不足评价
在一些练习环节中,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些短板,可能需要给予
更多的个性化指导。
4. 教学建议
对于学生计算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分组练习或者个性化提供辅导,让学生可以在更小的团队氛围中保持自信心,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加强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授课,让学生了解周长计算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3篇)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3篇)学校数学观课报告1通过观看了几位老师的讲课,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四个字:以生为本。
如今流行的“生本课堂”也是教育部门推崇的这样一个课堂,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始终在努力的尽量的查找这样的课堂,在石冬梅老师的课堂上就较好的表达了这一理念,老师是引导者,合,给孩子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且通过这种有效的师生互动,同学主动的去尝试解决问题,心情昂扬,每一个同学几乎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握了肯定的学习方法,构建了肯定的数学模式。
老师的教学力量是功夫,这个功夫的核心对于数学老师而言不只是表如今其解题、讲题的水平,更要表达在关心同学聚焦困惑的力量上。
就像是摄影工作,聚焦精确是第一位的。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思维起源于某种怀疑、迷乱或怀疑”。
由于,对于班级较低的学校生而言,同学学习的需要有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学自己不明确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提升。
几位老师在充分考虑同学已有学问阅历和认知进展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引导同学将旧学问迁移到新知,利用贴近同学生活的素材作为载体,使同学感到数学问题的'新奇亲近,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从而激发同学内在的认知要求,即表达出教学面对生活,也反映了现实生活,更好的启迪了同学的思维。
例如:李老师在运用教材例题让同学通过“试验、猜测、验证、概括”,在主动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算理,到达了自主把握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洁问题的目的。
在教学环节中,老师能对学问传授的详情做到很好的处理,注意了算理的讲解,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同学自己商量,老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同学,关心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
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消失计算方法的稳固。
同时能依据同学的反映状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减轻同学直接学习的难度。
在练习设计中,表达了学问的趣味性、学问性、应用性,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把所学的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不仅增添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了同学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力量。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范文1. 观察目的和背景本次观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促进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观察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
2. 观察内容和步骤本次观察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教师在引入新知识时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研究态度-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讨论情况观察步骤如下:1. 观察课堂环境和布置情况;2. 观察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资源使用情况;3. 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互动情况;4. 记录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研究表现。
3. 观察结果和分析在观察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情况和现象:-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练等,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工作充分,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互动和讨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较为活跃。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认为本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创造力,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4. 对观察的反思和启示通过本次观察,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的个别辅导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研究水平;- 互动和讨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构建。
5. 结论和建议本节观察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和促进他们的数学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策略和方法,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建议教师可以继续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加强互动和讨论环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圆的认识观课报告3篇
圆的认识观课报告圆的认识观课报告精选3篇(一)圆的认识观课报告观课主题:圆的认识观课时间:2022年5月10日观课地点:某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观课教师:李老师观课内容: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圆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圆形。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圆形的特点,如无论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圆形总是一样的形状。
2. 定义:教师简要给出圆的定义,即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曲线为圆。
3. 性质:教师向学生介绍圆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圆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圆的直径是穿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一条线段,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是弦。
4. 直径和半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即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教师带领学生测量几个圆的直径和半径,让学生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周长和面积:教师向学生介绍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给出圆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周长=π×直径,面积=π×半径的平方。
教师通过比较直径和半径对周长和面积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含义。
6. 综合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综合练习,如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找出具有相同周长或面积的圆等,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个人观后感:通过观察这节课,我对圆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在引入部分运用了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教师通过比较直径和半径对周长和面积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增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整个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们踊跃发言和参与,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做得非常出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丰富的数学知识。
圆的认识观课报告精选3篇(二)题目:圆的认识评课稿尊敬的评委、教师们:大家好!我今天将为大家评述一堂关于圆的认识课程。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小学数学观课报告范文观课是课堂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教学的教师研修活动。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120xx年10月30日,xx市小学数学“教坛新星”送教活动在xx 县实验小学举行。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看到三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着课堂教学艺术,倾听着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她们在开启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执教理念的启发。
一、导课要为教学服务。
如盛莉芬老师精心设计的《认识周长》的导入,她是以喜羊羊和懒羊羊等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来引入话题,并使之贯穿于全课,以此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向师性更强,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
龙子湖区教研室李娅娅老师的课前谈话也很引人入胜,她通过“猜一猜,考察你的反应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参与到这项游戏。
于是,在这种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师生们共同进行下一轮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观察力”活动,学生兴趣大增,这样的安排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上应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位教师在教学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比如,凤阳路二小的谢xx老师在讲《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让每一位学生从信封中找到6张扑克牌,学生自己先动手摆一摆,接着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摆法,在这一连串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6张牌里都必须要有一个红桃A。
”的结论,轻松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又如盛莉芬老师为了突破“一周”的概念,先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有一周的事物,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并用手摸一摸,感知图形的周长,在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以此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观课评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评课报告小学数学观课评课报告(通用7篇)小学数学观课评课报告(通用7篇)1通过这次研修,我有如下感想:一、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转变,研修总结小学数学。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些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在数学学习探究过程中,不再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要成为学习集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矗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做到: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学科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工作总结《研修总结小学数学》。
关注学生我们应做到: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2、把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四、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新课程强调“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数学观课报告(精选12篇)
数学观课报告(精选12篇)数学观课报告篇1在今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实地观察了杨志波老师的一节数学新授课,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观察点选点说明我选择的观察视角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此基础上,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堂气氛营造、师生双边活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课程开发、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
二、观察结果分析:(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一)总体评价: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
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构建加减法认知体系,提高迁移的意识和计算能力。
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二)主要优点:下面重点将在观察视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资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上、课堂氛围”等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A、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1、该教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卡片、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
2、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
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该教师适当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积极利用声像资源等,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4、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学的方式,使数学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数学课观课报告(精选17篇)
数学课观课报告数学课观课报告(精选1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课观课报告(精选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课观课报告篇1观看了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张静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课堂实录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一看再看。
当然,之所以吸引我,不是因为教学设计的完美,环节精巧,而是因为学生原始思维的可视化,因为学生数学活动的有效之美,也与我近年的思考和在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产生强烈的共鸣。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基于此,在观看本课时,我确定的观察点为“学生学习”维度中的“目标达成”视角“学生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张静老师这节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总共有13处学生活动(这里的学生活动指教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学生相对独立地活动一段时间),从内容看,学生活动内容比较丰富。
从学生活动的时间来看,总时间为30分钟,占本节课总时间的67%。
学生相对独立的活动时间能占到这样的比例,说明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从学生活动形式来看,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有口述,书写,操作演示、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测试等,其中以口述和展示交流为主。
本节课,集体回答26次,个体口答11人次,个体黑板演示展讲3人次,个体板演展讲4人次,小组合作交流3次,全体测试一次。
学生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张静老师本节课的四点学习目标,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前三点目标着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后一点着重能力及情感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贯穿于在3和4这两条目标中。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通过第二环节的自主探究中的三个学生活动实现。
从学生的活动设计来看,这些活动都有利于目标达成。
从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活动都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13篇
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13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研修观课报告1由省教科所组织的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仙桃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
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
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化的思考。
由于我校也曾经研讨过《千以内数的认识》,所以对xxx小学xxx 老师所执教的这一课颇有感触。
1、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
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
x老师用动态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视频资料代替静态的单元主题图,通过学生猜测体育馆的人数,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上切实存在,这些数比以往学过的百以内的数多得多。
导入的设计既具实用性又具时效性。
在处理例2时,教师并没有拘泥于教材的编排运用计数器读数和写数,而是巧妙地将例1数正方体得到的两个数据398和406加以运用,再加上教师创造性的将数人民币融入此处,用生活中的数学,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巩固了例1刚学过的新的计数单位,而且还为后面读数、写数和数的组成埋下伏笔。
例1和例2两个例题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本身内容的量就不小,但在教学完例1,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后,教师舍得花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数小正方体,利用实物经历数数的过程。
x老师提出“怎样摆能让人一眼看出你摆的是多少”。
小学数学《建筑问题》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建筑问题》观课报告1. 观课目的和背景本次观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建筑问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课堂教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观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次观课的内容是关于建筑问题的数学教学。
老师以一道建筑问题为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问题引入老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建筑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故事情节紧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2 群体讨论老师提出建筑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们积极参与,彼此交流观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引导思考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启发他们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
2.4 学生展示学生分组完成问题解答后,老师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这样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研究,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
2.5 总结概括在教学结束之前,老师对这道问题的解答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3. 观课体会和反思通过观察这堂课,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建筑问题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下是我的观课体会和反思:首先,通过故事引入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堂内容,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其次,群体讨论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通过彼此的交流和互相启发,探索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最后,学生展示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通过观察其他组的解答过程,学生们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从其他组的解答中获得新的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启发。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这堂小学数学《建筑问题》的课堂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观课报告3页
不同思维层次学生“质疑问难”情况观课报告一、观课点及成员分工【观课点】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质疑问难情况。
【小组成员】【观察视角分工】1、思维反应速度较快的学生——赵晓霞2、思维反应速度中等的学生——刘莉莉3、思维反应速度较慢的学生——解现艳二、小组成员观课报告(一)赵晓霞老师观课报告【观察视角】思维反应速度较快学生的质疑问难情况【观察对象】临沭街道第二小学6.4班一名学生(随机抽取)【观察者的位置】位于这个学生的旁边,可以直接观察这个学生的课堂表现。
【观察要点】(依据韩玲老师的设计与执教的过程)聚焦本课研讨中的核心问题——学生会问和善问的能力进行观察记录,以考察高年级学生中思维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在提问、善问方面的能力水平,针对这个层次学生的思维共性,以此反思教学素材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和养成善问的习惯。
从而更好的总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二)刘莉莉老师观课报告【观察视角】思维反应速度中等水平学生的质疑问难情况【观察对象】临沭街道第二小学6.4班一名学生(随机抽取)【观察者的位置】位于这个学生的旁边,可以直接观察这个学生的课堂表现。
【观察要点】(依据韩玲老师的设计与执教的过程)聚焦本课研讨中的核心问题——学生会问和善问的能力进行观察记录,以考察高年级学生中思维能力水平中等学生在提问、善问方面的能力水平,针对这个层次学生的思维共性,以此反思教学素材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和养成善问的习惯。
从而更好的总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三)解现艳老师观课报告【观察视角】思维反应速度相对慢学生的质疑问难情况【观察对象】临沭街道第二小学6.4班一名学生(随机抽取)【观察者的位置】位于这个学生的旁边,可以直接观察这个学生的课堂表现。
【观察要点】(依据韩玲老师的设计与执教的过程)聚焦本课研讨中的核心问题——学生会问和善问的能力进行观察记录,以考察高年级学生中思维能力水平相对慢一点的学生在提问、善问方面的能力水平,针对这个层次学生的思维共性,以此反思教学素材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和养成善问的习惯。
小学数学《学生课堂表现》观课报告5篇
小学数学《学生课堂表现》观课报告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课堂表现》观课报告《学生课堂表现》观课报告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平均数不同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虽然碰巧可能等于某个原始数据),但又与每一个原始数据相关,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这节课的难点是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比较,那么学生在这一节课中的表现如何呢?下面我从这个观察角度分析如下:一、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来看,学生基本上都能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
学生集体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参与度高。
但是如果被教师点到的被动回答问题的同学表现不太自信。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时,有的学生在说小话。
二、学生答案的满意度从学生回答问题反馈的答案来看,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回答问题的数学语言逻辑性不强;从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不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回答问题不能一针见血,针对性不强。
三、根据数据反馈在以后教学中的建议1.结合学生实际,从兴趣出发,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再加上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易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吸引小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发挥个人特点、风格,尽可能创设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数学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总之,通过这次的观察研究我发现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涨,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改善这一现状。
第二篇:小学数学观课报告小学数学观课报告本次研修我观摩学习了薛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刘老师的《小数的近似数》、渠老师的《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三节课的课堂实录,这几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清晰,有着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小学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根据自我学习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感悟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
小学数学《图形的周长》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图形的周长》观课报告8月5日上午,我通过观看了谷老师的执教的《图形的周长》一课。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本次研修的重点,我从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空间观念发展、课堂时间分配、教师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参与等方面确定本次观课重点。
(1)导课环节。
教师设计出示【驱动任务】学校新建了一批美丽的花坛,快看有什么形状的?作为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来保护它们呢?创设学生熟悉的、并且很喜欢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让学生建立了初步的周长的表象。
(2)探究活动一:教师设计护栏安在哪里?师生一起总结:从任意起点,绕着图形的边线画一圈,再回到起点,这就是图形的一周。
教师采用PPT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平面图形等,让学生指一指它们一周,促进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在总结出周长的意义后,教师又借助PPT课件让学生再次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表面图形的周长。
(3)探究活动二:周长的测量中,在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展示测量结果后,对于不规则物体周长的测量,教师设计的PPT课件,形象的展示了其他形状的花坛周长的测量方法,并渗透了数学上化曲为直的思想。
2.借助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问题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本节课中以下几个环节的设计落实了这一发展目标。
(1)导课环节。
教师设计出示【驱动任务】学校新建了一批美丽的花坛,创设学生熟悉的、并且很喜欢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让学生建立了初步的周长的表象。
(2)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中呈现的各种图形的周长,教师都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呈现、由具体的花坛的图片抽象出几何图形等设计都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
3.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教师导入课用时约5分钟,新知探究活动一用时约5分,新知探究活动二用时10分,探究活动三用时10分,应用环节用时9分钟,总结环节用时1分钟。
4.其他教师问题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参与率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在本次远程研修中,鲜明的教学理念,全新教学的框架,明晰的教学目标,非凡的教育机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我们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展示了一个空前的教育前景,
课成功的展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为主轴,活动为主线,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为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组教材,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学习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让老师们了解如何把握解决新课标下的课堂问题及变化,通过提升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和谐发展。
高效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以生为本,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开放表达空间,高效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开拓创新,激活学生的思维,高效智慧的课堂学生可以自由的呼吸!让我们共同创造高效智慧的课堂!让我们和儿童共成长!
强调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活动要适可而止,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教学,也要关注活动,既要关注习得,也要关注获得。
她提出小学数学课堂要开放,但不等于放开,开放的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更多的思考,思考如何面对学生的各种生成问题。
还给我们指导了怎样在课堂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小组合作怎样开展等问题,非常有实质性的价值。
通过这次研修,确实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我们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