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要对齐。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754+38262000-493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1、口算下面各题:0.7+0.9 4.7-0.50.56-0.45 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 1.7-0.32、算一算: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备课[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备课[整理]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例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例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例4: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减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从人类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选择体育运动为背景,选择运动员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得分情况或运动器材的价格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

它紧密联系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联系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情况,联系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或事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

这样的选择十分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法,能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生状态分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有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整数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推广到小数,同样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减算。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复习人教版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第71~81页。

知识梳理1.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得数的末尾有0时,一般要把0去掉。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整数的运算定律应用到小数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运算定律可使某些计算简便。

复习目标u1.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进一步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进行小数加、减计算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复习难点:1.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复习方法在复习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在发展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与创新意识。

学生所要整理、沟通的知识内容的切人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提出的学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

复习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这一单元里哪些知识比较重要,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出示问题:(1)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2)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3)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与整数加减法相比,小数加减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小组合作整理。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
字母表示:a+b=b+a(a+b)+c=a+(b+c) a-b-c=a-(b+c)
让学生说说它的实质内容
3、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2+0.5( )0.5+3.2
(4.7+2.6)+7.4( )4.7+(2.6+7.4)
2.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3.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复习迁移。
1、口算(小组开火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0.9-0.52.3+5.4
4.9+1 8.6-5.5 0.7+0.8
6.7+1.15+6.59.7-7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3)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4)百分位上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5)小数加减法中,想直接加减,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
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教案(正)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教案(正)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计划一、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小数混合运算以及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具体编排如下表:例题内容例1 一般的小数加、减法例2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例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例4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二、重难点设置: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小数加、减法中的简便算法。

三、学情分析: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明白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的道理。

小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是继续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经常用到的。

在掌握笔算的基础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要达到不写竖式,直接就能说出或写出得数的程度。

四、教学要求:1、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就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一般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主动探索和发现小数的简便算法,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积累数学计算的经验。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建议: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2、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要讲清只有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要突出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然后区分与整数不同的地方,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客服思维定式的影响,突破小数计算中的难点。

4、加强估算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5、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二、合作探究,成果交流1.出示例1情境图。

《数学家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提问:你从上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信息。

提问:一共要花多少钱?如何列式,如何计算?学生讨论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6.45+4.29=10.74提问: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汇报:(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提问:《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列式:6.45-4.29=2.162.出示例2: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讨论,列出问题。

(1)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3)《神奇的大自然》比《数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提问: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1)6.45+8.3=14.75(元)(2)8.3-6.45=1.85(元)3.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3元5角+7元8角7分=8千克-4千克50克=提问:这些题目和以前做的小数加减法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做?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因为:3元5角=3.50元7元8角7分=7.87元所以:3元5角+7元8角7分=3.50元+7.87元=11.37元学生独立完成:8千克-4千克50克=提问: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你打算怎么做?小结:注意先将复名数化为单名数的小数,单位统一了,再按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口算下面各题:0.7+0.9 4.7-0.5 0.56-0.451.2+0.8 1-0.4 0.39+0.157.7+0.6 3.6-0.8 4.8-32.算一算:100.5+3.8 5.24-3.847.19+10.11 8-0.273.妈妈上街买菜,买素菜花了13.50元,买荤菜花了52.80元。

买荤菜、买素菜一共花了多少钱?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32.5千克,箱重4.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5.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复习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复习
6.5+3.1-4.5 =(6.5-4.5)+3.1 =2+3.1 =5.1(℃) 答:这天晚上的气温是5.1℃。
2、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 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5.8+2.6+5.2 =(5.8+5.2)+2.6 =11+2.6 =13.6(元) 答:买鱼花了13.6元。
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计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 算括号外面的。
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仔细观察每个 数的特征,注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 前面的运算符号,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 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把 能“凑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先加、减。
一、口算:
2.5+0.9 = 3.4 3.06+ 4.4 =7.46 8.8 +4.5= 13.3 0.3+0.7= 1 3.6+1.6= 5.2 3.7-0.9= 2.8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
(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
用.
()

(2)4.72+0.1-4.72+0.1=0
( ×)
(的3)要计把算0去小掉数加. 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
后算减法.
() ×
五、用简便方法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7.3+73.2+72.7
=(27.3+72.7)+73.2 =100+73.2 =173.2
(2) 3.8+1.37+6.2+12.63

小学数学部编人教版苏教版教学方案〖人教四下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部编人教版苏教版教学方案〖人教四下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本单元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点,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4.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吧1.小数加减法师: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生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低位开始计算,满十进1;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1当十;在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生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

生4:在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时,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使两个小数的位数相同后再相减。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生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生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法,则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生3:若算式里有括号,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生4: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师:学完小数加减法之后,我们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了小数,你还记得吗生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生2:加法交换律:a+b=b+a。

生3: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棒,大家记清楚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及混合运算顺序,在练习中就会减少出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起学生回忆,师生一起总结学过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基础练习1.直接写得数。

+=-=14+=+=10-=+=+=-=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数的加法,第二部分是分数的减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通分、约分等运算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基础练习题和拓展练习题。

3.教学道具:准备分数卡片、骰子等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例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多少个水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讲解通分、约分等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加减法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文本)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文本)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综合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有关的列式及计算。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乘法口诀及其应用,培养学生提问、想象、发现、猜测能力。

3、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谈话:小朋友们,元旦就快到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准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娱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课件:动物园里各种小动物兴高采烈准备过节的情境)不过,在去动物王国的路上设有许多关卡,只有闯过所有的关卡才能参加它们的活动,你们敢不敢去闯一闯?二、知识梳理1、第一关:第六单元你学会了什么?(课件)师:好,我们共同前进。

第一关,小蓝猫要求回答问题才能过关。

1、学习了乘法口诀。

(板书:乘法口诀)。

现在我们把乘法口诀齐背一遍好吗?(好)开始。

(生背口诀)真棒!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来一次。

2、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出示课件第四张。

谁来读题。

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教案(正)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教案(正)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计划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小数混合运算以及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具体编排如下表:
例题内容例1 一般的小数加、减法例2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例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4
五、教学建议:
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2、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要讲清只有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要突出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然后区分与整数不同的地方,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客服思维定式的影响,突破小数计算中的难点。

4、加强估算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5、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6、使学生经历归纳、推理的过程,体会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完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完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完整教案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设计第六单元主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备课组长主备人备课组成员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包括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的乘除运算打好基础。

具体安排如下图。

竖式计算,理解算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计算一般的小数混合加减运算小数加减法带括号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推广小数加减简便计算应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简算编排特点一、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二、本单元的侧重方向1、因为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通过元、角、分的加减初步认识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且在第四单元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和计数单位。

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应是让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及法则。

本单元意图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的特殊性向一般性转化,遵循小学生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习特点,把小数加减法剥离具体情境抽象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本学期第一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了整数混合运算,本单元让学生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同时学生已经在本册书第三单元学了整数运算定律,本单元主要是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应用。

通过推广,帮助学生拓展定律的使用范围拓宽自己的知识框架,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特性。

三、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数位不一一对应的加减法,学生数位不容易学生已学1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2整数混合运算3整数运算定律1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3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简算1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2小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3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简算对齐;小数部分不够减的情况,不少学生则容易把这种不够减的减法计算做成加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的情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复习课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复习课

课题第六单元复习课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并能够形成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创设情景,
回忆梳理
理清脉络,归纳整理
典型例题,沟通联系师:再对比一下几个同学的赛跑成绩,你想说
什么?
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生找出跑的比较慢的周刚,提醒他加强体育
锻炼。

学生说出每节的重点
计算并说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知识应用能力拓展师:说说你是怎么改正的,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你认为做这些题目时要注意什么?
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下面是两张电脑打印的购物小票,你能补充完整吗?




第六单元复习课。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六单元的全部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六单元的全部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六单元的全部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熟悉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使学生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平行边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引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角、垂直和平行的知识,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下面请看,我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教师演示)。

我想问大家,谁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在这条直线上表示出两条射线?让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使学生明确在直线上点一个点,就可以得到两条射线。

然后再提问:从射线怎样能得到线段?指名学生回答。

在射线上再点一个点,这个点和射线的端点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从而使学生明确,在射线上再点一个点,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

接着可以让学生做第154页的第1题,并要求说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哪些不同点?其特征各是什么?然后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二、复习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1.角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角?指名学生回答后,让一学生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一个任意的钝角,注意强调应该从角的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画射线的方向不能弄反了。

2.角的度量。

(1)提问:怎样量角的度数?指名学生回答。

注意强调量角器的中心要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要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做第146页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角,再动手量角的度数。

订正时,指名回答问题.并说明什么叫锐角、直角和钝角。

(3)画指定度数的角。

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65。

的角,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看对方画的角正确与否,再叫一名学生说说画角的步骤。

三、复习垂直和平行1.两条直线的关系。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两种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

)教师可以用活动木条演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可能是什么样的龟?可以提示学生观察、分析上图。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6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6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6整理和复习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复习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56~58页)二、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小数的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体验成功掌握数学知识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归纳整理有关小数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师: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数学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小数。

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呢?(引导学生思考回顾,指名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汇报结果)教师小结:(教师板书)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师生共同回顾各知识点的重难内容,课件展示)二、知识应用1.教学教材第5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换检查)2.教学教材第5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3.教学教材第56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指名学生回答)4.教学教材第56页整理和复习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三、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23500.4413542000011.034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第4题:100100.1100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巡视指导)第5题:(1)(2)(3)(4)4.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第6题:(1)3.120.05(2)30.05.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7题:2~9均可0~7均可0~8均可5~9均可6.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8题。

人教数学四下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数学四下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本单元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点,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4.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吧?1.小数加减法师: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生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低位开始计算,满十进1;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1当十;在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生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

生4:在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时,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使两个小数的位数相同后再相减。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生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生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法,则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生3:若算式里有括号,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生4: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师:学完小数加减法之后,我们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了小数,你还记得吗?生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生2:加法交换律:a+b=b+a。

生3: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棒,大家记清楚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及混合运算顺序,在练习中就会减少出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起学生回忆,师生一起总结学过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基础练习1.直接写得数。

2.5+7.5=9.8-0.8=14+7.6= 4.5+5.5=10-9.8=9.4+0.6=0.63+0.37= 6.32-1.32=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6.10整理与练习(教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6.10整理与练习(教案)

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6.10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两数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细致的思考习惯;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大小关系;2.让学生掌握数字排列的方法;3.提高学生通过数字大小比较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材,并检查所有学生是否拥有所需课本和练习册;2.教师准备好黑板、白板笔、橡皮、尺子等教学用具;3.教师准备好分组讨论的题目;4.准备PPT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并要求学生在心中进行思考,判断这个数字是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讲解得出结论的理由;3.让某个学生上去用数字排列的方法演示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新知讲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直接法和比较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选择何种方法;2.教师给出例题,让学生找到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要求学生解释这种关系的原因;3.提供更多例子,让学生练习判断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六组,在第一个环节内每组任选一个人进行讲解;2.每个组可以用直接法或比较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将所有答案汇总,让学生互相比较。

训练环节1.给出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2.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观察和讨论掌握解题方法;3.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指导,强调判断数字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环节1.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总结环节中;2.评估并确认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所有知识点;3.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评估基于教学准备和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1.考试:出一些大小关系题目,测试学生是否掌握该知识点;2.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数字排列的练习题,确认学生是否已经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3.课堂表现:观察别的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与反应,能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并能够形成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回忆梳理
师:下面是四年级一班 4 名同学 50 米赛跑成绩如下图: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后,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学生的计算和比较,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小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加减法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在完成这些知识体系的回忆后,再适当的回忆在计算过程中运算定律的应用。


师:我们通过解决这些提出的问题,就已经把本单元所有计算的类型都复习了
一遍。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帮助,如果是共性的问题则由老
师进行回答。

师生交流。

师:再对比一下几个同学的赛跑成绩,你想说什么?
学生找出跑的比较慢的周刚,提醒他加强体育锻炼。

师:你的提议真好,全运会马上在我们的省会济南举行了,现在是一个全民健
身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教师设计这一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借助模型的解决,回忆各个知识点,通过沟通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也适时地进行了加强体育锻炼的教育。

二、理清脉络,归纳整理
师:刚才我们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回忆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整理一份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分组合作整理知识网络,老师参与其中。

小组内整理完成后汇报交流。

(大括号式、集合图式、表格式、树形式、其他形式)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给予适当的评价。

师:刚才同学整理的知识网络都很有特点,并且知识点也比较准确全面。

老师也整理了一个知识网络。

(出示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由于本单元知识点比较少,内容也比较单一,所以知识网络放在课堂上整理也是完全可以的,本环节占用的时间大约在5 分钟左右就可以。

知识网络的归纳整理是必须的,只有形成了知识网络学生才能够更加清晰明确本单元
的知识,夯实基础。

三、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师: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只是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计算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解决的方法。

(接着呈现下面的练习设计)
1、请你接着算。

2、数学诊所。

师:说说你是怎么改正的,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你认为做这些题目时要注意什么?
3、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小结: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提高计算准确率;要检查自己计算得对不对要验算。

四、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下面是两张电脑打印的购物小票,你能补充完整吗?
2、下面是广西省南宁市各县区人口分布情况。

(单位:人)
你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并解答。

3、我能行,我很棒。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学生交流解题过程。

(3)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本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更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加强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的练习,也可培养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基础知识。

五、小结提升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你觉得你们小组表现的怎么样?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