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
幼教穿着装扮礼仪教案

幼教穿着装扮礼仪教案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穿着装扮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穿着装扮礼仪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整洁、自律和团队合作意识。
因此,幼教穿着装扮礼仪教案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必要的。
二、穿着装扮礼仪教案制定1. 目标幼教穿着装扮礼仪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穿着装扮习惯和礼仪意识,提高孩子的形象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内容(1)穿着整洁:教育孩子要时刻保持衣着整洁,不要有污渍和破损。
(2)穿着得体:教育孩子在穿着时要选择合适的衣服,不要过于暴露或过于保守。
(3)穿着卫生:教育孩子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袜子和鞋子。
(4)穿着得体:教育孩子在穿着时要选择合适的衣服,不要过于暴露或过于保守。
(5)礼仪意识:教育孩子要学会在公共场合保持端庄礼貌,不要随意乱动或发出过大声音。
3. 方法(1)榜样示范:教师要做好自己的穿着装扮礼仪,成为孩子的榜样。
(2)游戏教学:通过穿衣游戏、模特秀等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亲子互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穿着装扮礼仪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三、穿着装扮礼仪教案实施1. 教师角色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刻保持整洁得体的穿着装扮,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穿着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2. 家长配合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穿着装扮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
3. 学校环境学校要营造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穿着装扮礼仪教育。
四、穿着装扮礼仪教案效果评估1. 观察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孩子的穿着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2. 反馈学校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穿着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3. 考核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考核活动,让孩子们在考核中展示自己的穿着装扮礼仪水平。
五、结语穿着装扮礼仪教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优秀2篇)

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优秀2篇)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听听、念念、做做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熟悉儿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教学准备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拉链等各部分的名称。
2、每位幼儿都穿均前襟对开、有拉链有领子的衣服,事先请大班的两个孩子幼儿作好准备3、穿衣的步骤图片4张(分别为儿歌中穿衣服的4个动作)设计思路在一日生活中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着问题,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会穿、有的穿衣动作慢,还有的常常会出现反穿、倒穿的现象,离不开老师和阿姨的帮助,虽然教师一直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果不大。
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
《刚要》指出“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
”小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经逐渐增强了。
因此学习正确的穿衣方法,对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动,通过儿歌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在听听、念念儿歌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正确方法,并在比比谁穿的好的游戏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自主穿衣服,巩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引发兴趣1、观看大班和小班幼儿穿衣比赛师:今天请来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们小(1)班的。
弟弟妹妹进行穿衣服的比赛,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员,看看谁得第一名2、讨论:为什么他穿衣服的动作这么快?(方法不一样)3、请大班的幼儿再次演示,边穿衣服边念儿歌师:我们请大班的姐姐再给我们表演一遍(边穿边念)原来他是按照儿歌里的顺序穿衣服的,所以这么快。
二、感受交流1、集体欣赏儿歌(出示图片)师:刚刚姐姐穿衣服的时候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们再来听听《穿衣服》的儿歌是怎么样的?2、变念儿歌变根据儿歌内容出现相应的图片(出示图片: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3、讨论交流师:一共有几张图片呢?那我们一张一张看,到底怎么穿呢?谢老师也想学,你们一起帮我看看到底怎样穿衣服?4、重点交流:(1)第一张图片捉领子,师:怎么捉领子,领子朝上,两只小手抓住领子,我们一起来捉领子(2)第二张图片盖房子,师:盖房子,怎么盖呢?盖那里?(肩膀上),我来试试翻个跟头盖在头上,就像盖房子一样(3)第三张图片小老鼠出洞子,师:小老鼠在哪儿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进袖洞,这个动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4)第三张图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师:怎么上呢?(让小嘴巴闭紧,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紧紧的,就做了好朋友,这样就吱扭吱扭上房子)5、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一起变做动作边念儿歌(重复几次)三、游戏体验1、鼓励幼儿看步骤边念儿歌边穿衣服,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好重点引导2、个别指导教师及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孩子四、延伸活动午睡起床幼儿穿衣服时引导他们要按照儿歌里的穿衣顺序进行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篇二1、幼儿学会穿着衣服,纽扣要对齐,鞋子穿正确。
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之《着装安全我知道》安全教案

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之《着装安全我知道》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着装安全常识,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的意识。
2.培养幼儿对不良着装行为的辨识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能正确识别不同季节适合穿着的衣物,培养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正确的着装安全常识–穿着符合天气的衣服–禁止使用长绳带的帽子、围巾等–避免穿着太长或太松的衣物–鞋子要合适,不易滑倒2.不良着装行为的辨识–不要在衣服上系有绳子、细带等–避免穿着过大或不适合的衣物–不要穿着长裙、挂件等易摆动的物品3.不同季节的穿着–夏天要穿透气、吸汗的衣服–冬天要注意保暖,穿厚实的衣物–春秋季节穿着要适中,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三、教学准备1.图片展示正确与错误的着装样例2.实物展示各种衣物和鞋子3.游戏道具(如学习玩具穿衣服)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认识着装安全1.引导幼儿观看正确着装的图片,并讨论其中正确的着装要点。
2.展示错误着装的图片,让幼儿指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让幼儿模仿正确的着装方式。
第二节:不良着装行为的辨识1.展示不良着装行为的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其中的问题。
2.讨论不良着装可能导致的危险,引导幼儿思考应该如何避免。
3.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将易滑倒或绊倒的鞋子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第三节:季节穿着的差异1.介绍不同季节适合穿着的衣物和鞋子,让幼儿理解保持舒适和安全的重要性。
2.利用实物展示不同季节的衣物,让幼儿触摸感受并分类。
3.让幼儿进行季节穿着衣物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着装安全常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识别不良着装行为。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幼儿对于季节穿着的概念理解较模糊,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引导。
六、拓展活动1.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不同人群的着装,了解不同职业对着装的要求。
2.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观察家人在不同季节的着装,撰写观察记录。
大班礼仪教案20篇

大班礼仪教案20篇【篇一:礼仪活动教案大班】行为习惯活动计划年月日行为习惯活动计划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篇二: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活动目标1. 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2. 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3. 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活动准备情景表演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1. 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2.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二)关键步骤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2. 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3. 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三)结束活动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3.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附:故事妞妞不哭了妞妞不哭了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

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第一部分:仪容仪表的重要性1. 仪容仪表的定义和作用- 仪容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部形象和形态表现,包括衣着、着装搭配、发型、面容、体态等方面。
- 仪容仪表直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社交交往中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之一。
2. 仪容仪表的影响力- 研究表明,人们对一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依赖于对其外貌的观察。
- 仪容仪表可以传递出一个人的性格、品味和修养,对个人形象的评判和背后的个人素质常常息息相关。
第二部分: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和技巧1. 衣着与搭配- 衣着应根据场合和身份来选择,既要符合自己的风格也要尊重场合的规范。
- 衣着的颜色和款式应搭配合理,才能体现个人的品味和时尚意识。
2. 发型与面容- 发型要保持整洁,定期修剪和护理,避免显得凌乱和不修边幅。
- 面容要保持自然和愉快,用微笑来展示友善和自信。
3. 体态与姿势- 体态要保持挺拔,不要低头、驼背或垂肩。
- 姿势要端庄而不生硬,身体的放松和流畅会给人以舒适和亲和的感觉。
第三部分:仪表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1. 仪表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仪表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下的一系列仪态、动作和礼仪规范。
- 合理运用仪表礼仪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展示个人修养和教养。
2. 仪表礼仪的实践技巧- 目光交流要自然、友好,不要眨眼频率过快或眼神不集中。
- 握手要均匀、适度,表达自信和真诚。
- 行走要注意姿态和步伐,不要急躁或咄咄逼人。
3. 仪表礼仪的意义和影响- 仪表礼仪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遵守良好的仪表礼仪可以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爱。
- 良好的仪表礼仪可以提升个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仪容仪表礼仪是我们在社交交往中必须要重视并付诸实践的方面之一。
优秀的仪容仪表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展示自己的个人形象和素质。
而仪表礼仪则是在社交场合中显示出我们的修养和教养,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自信和亲和力。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幼儿将能够:1.理解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2.学会基本礼仪,如问候、道谢、请别人帮助等;3.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4.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礼仪2.基本礼仪的学习与实践3.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4.团队合作与友好相处三、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小动画视频3.儿歌CD4.游戏道具:大头贴、道具箱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用PPT演示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引入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发幼儿参与讨论。
第二步:概念理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小动画视频向幼儿介绍什么是礼仪,并引导幼儿一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出良好的礼仪。
第三步:基本礼仪的学习与实践(2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并解释常见的基本礼仪,如问候、道谢、请别人帮助等,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互相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如大头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问候和道谢。
第四步:倾听与尊重他人的意见(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故事或使用儿歌CD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的重要性。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幼儿互相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团队合作与友好相处(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团队合作和友好相处的意义,并通过小组活动或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实践团队合作和友好相处的技巧和方法。
第六步: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总结回顾,帮助幼儿加深对本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将所学的礼仪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展示为了加深幼儿对礼仪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展示活动。
幼儿可以穿着整齐的衣服,展示自己学习到的基本礼仪,并向其他班级的幼儿展示他们在团队合作和友好相处方面的成果。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和交流情况,来评估他们对礼仪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

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了解大班儿童的仪容、仪表、礼仪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其相关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班儿童的仪容、仪表、礼仪方面的知识。
2.让学生掌握大班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仪容、仪表、礼仪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开发大班儿童的个性和风格,培养其相关的素养。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大班儿童的仪容、仪表、礼仪的知识。
2.引导学生了解大班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仪容、仪表、礼仪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培养大班儿童的个性和风格,提高其良好的素养。
四、教学内容1.仪容方面(1)男生头发整洁、不花哨。
(2)女生头发整洁、不花哨。
(3)服装整洁、舒适。
2.仪表方面(1)大声说话。
(2)遵守秩序。
(3)礼貌待人。
3.礼仪方面(1)进门要敲门。
(2)遇到长辈要问好。
(3)走路、站立时要保持垂直和直立的姿势。
(4)就座时要注意位置、姿态、身体平衡等。
五、教学方法1.小组学习法在本节课中,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示范讲解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示范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大班儿童的仪容、仪表、礼仪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在讲解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和监督。
3.课堂演练法在本节课中,采用课堂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班儿童仪容、仪表、礼仪的实际演练,以此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上课前,老师需要先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并做好相关的课件和教具,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相应的教具和设备。
2.引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并通过短暂的讨论和发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3.具体内容讲解在引入之后,老师可以通过图像、文字等方式,来讲解大班儿童的仪容、仪表、礼仪的科学知识,并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相关的技能和注意事项。
《文明礼仪伴我行》幼儿园大班教案,让孩子从文明礼仪中提升自我素质,共建美好环境

文明礼仪伴我行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1.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2.能够遵守基本礼仪,表现出良好的社交形象;3.提高着装等方面的审美和审慎性;4.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共建美好环境。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1.学习礼仪知识。
为了让幼儿能够全面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内涵,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进出教室、饮食礼仪、校园环境卫生等来进行学习,并逐步让幼儿明确和掌握基本礼仪。
2.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学习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例如在学校中仪表端庄,着装得当等方面来锻炼与培养幼儿的良好社交能力,不但让我们的幼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崭露头角,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具备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3.以游戏为媒介。
游戏是幼儿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开展有关礼仪的游戏,如队列游戏、成语接龙等,其趣味性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还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社交礼仪的重要性,更能增强他们对人际交往礼貌性的认识。
三、教育流程第一天教学内容: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树立起对文明礼仪的重视意识方法:通过展示生动图片和实际场景,让幼儿了解到常见礼仪的基本知识,如能说会道、微笑、自我介绍等,引导幼儿发言,让大家一起了解儿童礼仪的常见场合,如校内外见面礼仪等。
第二天教学内容:餐桌礼仪教学目标:介绍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就餐礼仪。
方法:在餐桌上,要求幼儿保持坐姿端庄,注意咀嚼,杜绝说话嚼口香糖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幼儿注意将用过的餐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告诉幼儿如果餐桌上有违和现象应该如何处理,让幼儿逐步学会规范用餐并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和餐桌礼仪。
第三天教学内容:公共场合运动礼仪教学目标:介绍文明运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礼仪。
方法:在体育课上,要求幼儿从着装开始注意细节。
纠正穿着过于暴露、不合时宜或破烂不堪的现象,让幼儿感受运动礼仪的具体表现。
幼儿礼仪着装穿衣服教案

幼儿礼仪着装穿衣服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着装礼仪,学会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形象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着装礼仪的基本知识。
2. 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幼儿如何正确穿衣服。
2. 幼儿如何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
四、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服装。
2. 教学用的幼儿着装礼仪教材。
3. 穿衣服的动作示范视频。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服装,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喜欢的服装。
2. 学习着装礼仪,教师向幼儿介绍着装礼仪的基本知识,如穿衣服的顺序、颜色搭配等。
3. 示范穿衣服,教师向幼儿示范穿衣服的正确方法,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4. 让幼儿动手尝试,让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
5. 游戏互动,设计穿衣服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6. 选择合适的服装,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了解不同场合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培养幼儿的选择能力。
7. 角色扮演,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合的着装,培养幼儿的自我形象意识。
8. 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穿衣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树立正确的穿衣观念。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幼儿正确理解着装礼仪的重要性?2.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3. 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着装礼仪?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初步了解了着装礼仪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形象意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幼儿着装礼仪的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穿衣习惯和形象意识。
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9篇

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9篇大班仪容仪表礼仪教案 1一、班会背景我在做转化后进小群体的工作时发现我们班级中的B同学穿着时尚,红T恤上衣,小暗格子长裤,雪白球鞋,一个耳朵上有两个耳洞,红色白色耳钉轮换着戴。
一番感慨后,再看其他的同学一些日常生活中仪表仪容也不规范:有的同学服装不整齐,内衣比外衣长;有的同学上衣拉链不拉好,敞胸露怀;还有的外衣上画有不健康的图画。
有的同学的发型不合格,头发偏长,还用啫喱水,头发根根竖立,像狮子头;还有的同学鬓角特意留长一些,时不时的用手捋一下;还有的同学戴首鉓,染指甲、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文明不合拍的东西。
现在县局大力倡导生态德育,我想抓住这个时机,开一个以“仪表仪容”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以引起同学们尤其是后进小群体的内心的震动,逐步提出合理的严格要求,使之心悦诚服。
二、活动目的针对个别同学一些日常生活中仪表仪容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决定召开一个以“仪表仪容”教育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服饰打扮,使同学们对文明礼仪树立正确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正反面材料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主持人甲:各位同学,“仪表仪容”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主持人乙:文明,始终是我们校园发展的主流。
上学期我班按照教育局“新心”德育的总体部署,配合学校政教处,在班级深入开展了展文明新仪,讲文明新语,唱文明新歌,走文明新路,做文明新事的活动,相信大家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主持人甲:可是,现在冬去春来,天气转暖,班中个别同学的衣着打扮很不规范,个别同学一些日常生活中仪表仪容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或许我们认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见惯的,已是熟视无睹了,甚至麻木了。
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文明不合拍的东西。
主持人乙:下面请看“情景再现”1、五个同学以小品的形式表演了男生留长发、怪发、染发,女生涂指甲、戴耳环、戴腕饰、穿耳洞的不文明现象;2、另外五个同学穿上课前准备的不文明衣服,模仿时装模特走起了台步,讽刺了那些不规范的中学生着装。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方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化,幼儿对礼仪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礼仪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本方案旨在通过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礼仪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道德素养。
二、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礼仪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问候、谦让、感恩等方面。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让他们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理表达自己。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自信、得体。
4. 培养幼儿优秀品质和道德素养,如自信、勤奋、诚实守信等。
三、内容1. 社交礼仪1) 问候礼仪:学习如何进行问候,包括目光交流、微笑、握手等。
2) 谦让礼仪:学习如何主动为他人让座、打开门等,以及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3) 礼仪用语:学习如何礼貌地发出邀请、道歉、致谢等。
4) 社交技巧:学习如何参加宴会、聚会等社交场合,以及如何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进行交往。
2. 饮食礼仪1) 餐桌礼仪:学习正确的餐桌姿势和使用餐具方法,了解如何尊重他人的餐桌礼仪要求。
2) 食品安全:学习在饮食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卫生安全问题。
3. 着装礼仪1) 穿衣搭配:了解基本的服装搭配原则,包括色彩搭配和款式选择。
2) 穿衣习惯:了解穿衣打扮上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
4. 日常生活礼仪1) 教育幼儿正确使用公共设施,如电梯、自动扶梯、自动售货机等。
2) 教育幼儿如何合理使用娱乐设施,如游乐场、电影院、游泳馆等。
5. 环保礼仪1) 教育幼儿环保意识,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 教育幼儿正确处理废品和垃圾。
四、实施方案1.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礼仪知识。
2. 将班级分为小组,让孩子们互相模拟社交场合中的各种情况,并进行角色扮演。
3. 在班级中组织餐桌礼仪活动或其他相关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礼仪知识的应用。
大班幼儿礼仪教育教案

大班幼儿礼仪教育教案
一、教育背景
礼仪教育,是以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培养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主
动学习规范,礼貌,有礼,有序,守信用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礼仪是社会秩序和文明的体现,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礼仪教育对今后
育人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能准确表达几种基本礼仪礼节,如致意礼节,问好礼节,道
别礼节,送礼礼节等;
2.实际操练并能表演几种基本的角色表演,如应礼,行礼,向父母表
示谢意等;
3.培养行为规范,彬彬有礼,守诺言,讲究团队精神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几种基本的礼仪礼节,如致意礼节,问好礼节,道别礼节,送礼礼节等;
2.重点操练几种基本的角色表演,如应礼,行礼,向父母表示谢意等;
3.重点培养行为规范,彬彬有礼,守诺言,讲究团队精神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礼仪相关的角色表演材料;
2.引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礼仪的定义,和它的重要性;
3.交流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实际经历的礼仪行为,老师在此基础上,介绍几种基本的礼仪礼节;。
礼仪着装课教案大班

礼仪着装课教案大班教案标题:礼仪着装课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礼仪和着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适当礼仪和着装的认知和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自我形象和社交技能。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合下的适当着装。
2. 礼仪书籍或故事书。
3. 着装道具(例如:领带、领结、帽子等)。
4. 活动工作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礼仪着装。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仪和为什么着装重要。
3. 展示不同场合下的适当着装的图片或视频,并与学生进行简短讨论。
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故事书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适当的礼仪和着装在不同场合中的重要性。
2. 强调适当的礼仪和着装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活动一:着装游戏(15分钟):1. 准备一些着装道具,例如领带、领结、帽子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选择一名学生来穿戴道具,其他学生评价其着装的适宜程度。
3.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某些道具适合特定场合,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着装。
活动二:礼仪游戏(15分钟):1. 在教室中设置几个不同的场景,例如餐桌、生日派对等。
2. 指派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主人、客人等。
3. 学生们根据场景和角色要求展示适当的礼仪行为。
4. 其他学生观察并提供反馈,讨论正确和错误的礼仪行为。
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适当的礼仪和着装的重要性。
2. 向学生提供反馈和鼓励,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好的礼仪和着装。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例如:礼仪专家、时装设计师等)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时装展览,了解不同时期的着装风格和礼仪规范。
3.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理想礼仪和着装手册,包括不同场合下的适宜着装和行为准则。
希望以上教案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使你能够成功地教授礼仪着装课程。
祝你教学顺利!。
大班礼仪教案

大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大班礼仪的基本知识,知道在大班生活中讲礼仪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礼仪带来的愉悦,树立自信心,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礼仪:问候礼仪、感恩礼仪、道歉礼仪、告别礼仪等。
2. 公共场合礼仪:排队礼仪、就餐礼仪、观影礼仪、购物礼仪等。
3. 校园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活动礼仪、放学礼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礼仪的重要性。
2. 游戏教学: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礼仪知识。
3.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基本礼仪认知(问候礼仪、感恩礼仪、道歉礼仪、告别礼仪)2. 第二课时:公共场合礼仪认知(排队礼仪、就餐礼仪、观影礼仪、购物礼仪)3. 第三课时:校园礼仪认知(上课礼仪、课间礼仪、活动礼仪、放学礼仪)4. 第四课时: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体验礼仪的重要性)5. 第五课时:游戏教学(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礼仪知识)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礼仪行为表现。
2. 情景模拟评价:通过情景模拟,观察幼儿在实际情景中的礼仪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所学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礼仪表现,以及家长对于幼儿礼仪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 情景模拟道具:准备相关道具,如服装、饰品等,以便于进行情景模拟。
3. 游戏教具:准备趣味性强的游戏教具,如拼图、卡片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基本礼仪认知。
2. 第二周:学习公共场合礼仪认知。
大班礼仪养成教育活动计划

大班礼仪养成教育活动计划咱大班的礼仪养成教育活动马上要拉开大幕啦,这可得好好规划一番,让孩子们都变成有礼貌的小天使。
活动一开始,咱先搞个“礼仪小课堂”。
我会穿上漂亮的裙子,像个优雅的公主一样走进教室,给孩子们讲礼仪故事。
我记得有一次,我讲《小熊的礼貌之旅》这个故事。
我模仿小熊的声音,粗粗地说:“我是小熊,我以前不懂礼貌,大家都不喜欢我。
” 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当我讲到小熊学会说“谢谢”“对不起” 后,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我还会拿出一些小道具,像小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礼仪场景,比如在公交车上让座,在餐厅里安静吃饭。
我拿着卡片问孩子们:“宝贝们,你们知道在这上面应该怎么做吗?” 有个小男孩特别机灵,他抢着说:“在公交车上要给爷爷奶奶让座,因为他们站着会累。
” 我给他一个大大的赞,他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笑得特别灿烂。
接着就是“礼仪实践周”。
这一周里,我们会在教室里设置各种小情境。
有一次,我们模拟在商店购物。
我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小商店,放上一些玩具和小零食当作商品。
孩子们轮流当顾客和收银员。
有个小女孩当顾客,她挑了一个小玩偶,然后走到“收银员” 面前,小声地说:“请问这个多少钱?”“收银员” 回答后,小女孩很有礼貌地说:“谢谢,给你钱。
” 可是有个小男孩当顾客的时候,一进店就直接拿东西,我就走过去,像个导演指导演员一样,轻轻对他说:“宝贝,我们在商店要先问价格哦,这样才有礼貌。
” 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马上改正了。
还有“礼仪小标兵” 评选活动。
每天我们都会观察孩子们的礼仪表现。
有个叫明明的孩子,以前总是抢着第一个出教室门,现在他会站在门口,像个小卫士一样,对其他小朋友说:“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走。
” 他的变化可大了。
到了评选那天,孩子们都特别期待。
我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投票。
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像小大人一样思考着。
投票结束后,当选的“礼仪小标兵” 会戴上特制的小皇冠,站在讲台上,那骄傲的小模样,就像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人。
大班礼仪教案及反思

大班礼仪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礼仪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幼儿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和行为准则。
2. 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
3. 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教学资源:1. 图书:例如《小熊学礼貌》等。
2. 彩色图片及海报:展示不同场景下的适宜礼仪行为。
3. 视频:演示清晰的示范行为,如正确的问候、用餐礼仪等。
教学准备:1. 班级布置: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干净,可以展示相关图片和海报。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领结、蝴蝶结等,用于示范不同场合的着装礼仪。
3. 定制任务卡:用于激励幼儿实践礼仪行为。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适宜和不适宜的图标,询问学生对比并讨论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场景。
探索与讨论:2. 阅读相关图书,引导学生认识礼仪的含义,并通过提问激发他们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示范与实践:3. 展示一段视频或使用角色扮演,演示不同场景中的适宜礼仪行为,如问候、用餐礼仪等。
并请学生从中观察、学习并模仿示范行为。
活动设计:4. 基于不同场景设计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游戏等,引导幼儿应用学到的礼仪行为。
评估与反思:5. 运用任务卡或实际观察记录,评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与幼儿进行个别反馈。
教案反思:这份教案着重培养幼儿的礼仪习惯和行为准则。
通过引入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图书阅读和示范行为,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行为;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礼仪。
同时,教案在评估和反思环节,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个别反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区角礼仪教案大班

大班区角礼仪教案活动目标:1.幼儿学会穿着衣服,纽扣要对齐,鞋子穿正确。
2.让幼儿明白穿衣只要整洁大方,得体合适。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表演,表演后教师总结。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问好,组织幼儿进行日常礼仪动作表演。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怎样把小白兔变成小花兔吗?请听故事《小白兔、小花兔》。
2.安静听《小白兔和小花兔》的故事,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3.扩展延伸:其实除了红颜色会爬,其它的颜色也会爬,请孩子们说一说,还有哪些颜色会爬?小朋友能不能动手把一种颜色变成几种颜色呢?并且用变出的颜色画一幅漂亮的画。
4.看一看,说一说: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会自己穿衣服吗?有没有自己穿衣服呢?上课时,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自己穿好衣服哦,在家里也是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好?5.教幼儿学习自己穿衣服:首先,拿到衣服的时候,要先把衣服铺好,铺平整;接着,将前襟掖进裤腰里面,用手捏着前襟的边提起,由上往下系在脖子上;然后,将衣袖拉到手腕处,袖口尽量往上提;最后扣扣子,要一个一个的扣,先扣下面的,再扣上面的。
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不好?等幼儿自己动手穿一次。
6.教幼儿学习纽扣:大人可以帮助幼儿穿好衣服后,教幼儿怎样纽扣。
首先,找到纽扣孔,然后,找到纽扣并把纽扣按进小孔里;最后,用力按一下纽扣就扣好了。
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不好?等幼儿自己动手纽一次。
7.教幼儿学习系鞋带:首先,将鞋带系成一个圈圈;然后,将鞋带从下面穿过去;最后将鞋带从上面穿过去再穿到下面来。
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不好?等幼儿自己动手系一次。
三、图示总结、课堂延伸,强化印象。
1.观看《好习惯》动画视频,通过观看让幼儿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加强其文明礼貌教育。
2.颁发奖章:给评出的小朋友颁发小礼物表示鼓励。
大班着装礼仪教案

大班着装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着装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着装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着装习惯和仪表形象。
3. 提高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场合的合适着装。
2. 包含不同服装和配饰的道具。
3. 班级规则和期望的图表或海报。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场合的合适着装,例如学校、聚会、正式场合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着装在不同场合下的意义和重要性。
探究:1.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服装和配饰,引导他们发现合适的着装选择。
2. 通过道具展示不同着装的细节,例如领带、鞋子、发饰等。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着装细节对整体形象的影响。
实践:1.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场合,设计合适的着装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场合的角色,展示正确的着装和仪表礼仪。
3. 班级规则和期望:讨论并制定适用于班级的着装规则和期望,例如穿戴整齐、不穿拖鞋等。
总结:1. 强调着装礼仪对个人形象和社交交往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着装习惯,并理解适当的着装选择。
扩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分享他们对着装礼仪的看法和经验。
2. 组织时尚秀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时尚着装。
3. 制作班级着装礼仪宣传海报,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着装习惯。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着装礼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班级规则和期望,评估他们对着装礼仪的认知程度。
教案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理解着装礼仪的重要性,并培养正确的着装习惯和仪表形象。
通过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学生将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并提高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自信心。
此外,邀请家长参与和扩展活动的设置,能够增强学生对着装礼仪的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着装教案幼儿的着装都是由家长来的但是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审美观就要让幼儿自己开始选择教师们可以教幼儿感受一下服装的美自己学会穿衣服和选衣服让幼儿明白穿衣要整洁大方得体合适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大班着装礼仪教育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着装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的仪表和良好的着装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两幅:一幅是服装、鞋帽都穿戴整齐的幼儿图片;一幅是服装、鞋帽穿戴不整齐的幼儿图片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带来了两幅图我想请校朋友们先仔细看然后再告诉我:图片上的这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
2、教师出示两幅图片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两张图片:一张图上是一个帽子和鞋子都穿戴不整齐的小朋友另一张是穿戴都非常整齐的小朋友
(二)关键步骤
1、让孩子观察和比较图片判断对错使孩子知道穿干净的衣服是着装的要求之一
2、给幼儿提供各种衣物让孩子进行穿衣服比赛让其他幼儿当小评委要求能说出个小朋友做得好并说出他做得好的理由
(1)请四名幼儿到前面来参加穿衣服比赛
(2)教师提供相同的包括袜子和鞋子在内的衣物四套把幼儿分成每四人一组让每一组的四名幼儿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穿衣服比赛 3、与幼儿讨论:
(1)怎样才能把衣服穿得又快又好?
(2)看不到自己的衣服是否整洁时有什么好的办法?
教学目标
1、在听听、念念、做做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熟悉儿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
教学准备
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拉链等各部分的名称
2、每位幼儿都穿均前襟对开、有拉链有领子的衣服事先请大班的两个孩子幼儿作好准备
3、穿衣的步骤图片4张(分别为儿歌中穿衣服的4个动作)
设计思路
在一日生活中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着问题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会穿、有的穿衣动作慢还有的常常会出现反穿、倒穿的现
象离不开老师和阿姨的帮助虽然教师一直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
果不大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刚要》指出“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小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经逐渐增强了因此学习正确的穿衣方法对孩子而
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动通过儿歌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在听听、念念儿歌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正确方法并在比比谁穿的好的游戏过程中让孩子
们通过自主穿衣服巩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
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观看大班和小班幼儿穿衣比赛
师:今天请来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们小(1)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穿衣服的比赛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员看看谁得第一名
2、讨论:为什么他穿衣服的动作这么快?(方法不一样)
3、请大班的幼儿再次演示边穿衣服边念儿歌
师:我们请大班的姐姐再给我们表演一遍(边穿边念)原来他是按照儿歌里的顺序穿衣服的所以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体欣赏儿歌(出示图片)
师:刚刚姐姐穿衣服的时候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们再来听听《穿衣服》的儿歌是样的?
2、变念儿歌变根据儿歌内容出现相应的图片(出示图片: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讨论交流
师:一共有几张图片呢?那我们一张一张看到底穿呢?谢老师也想学你们一起帮我看看到底怎样穿衣服?
4、重点交流:
(1)第一张图片捉领子师:捉领子领子朝上两只小手抓住领子我们一起来捉领子
(2)第二张图片盖房子师:盖房子盖呢?盖那里?(肩膀上)我来试试翻个跟头盖在头上就像盖房子一样
(3)第三张图片小老鼠出洞子师:小老鼠在儿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进袖洞这个动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张图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师:上呢?(让小嘴巴闭紧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紧紧的就做了好朋友这样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一起变做动作边念儿歌(重复几次)
三、游戏体验
1、鼓励幼儿看步骤边念儿歌边穿衣服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好
重点引导
2、个别指导教师及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孩子
四、延伸活动
午睡起床幼儿穿衣服时引导他们要按照儿歌里的穿衣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