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窦娥冤 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通过一系列戏剧冲突的发展,塑造了一个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的女性形象——窦娥;这个形象的灵魂,就是一个弱者的抗争精神。通过这个形象,作品控诉了元代社会的黑暗与残暴,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的故事,有着明显的民间传说的基础,这就是剧本第三折中提到的“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说苑》,《汉书·于定国传》、干宝《搜神记》也都有记述,而且情节又有所丰富。对姑婆极尽孝道的东海孝妇(周青),竟被诬称杀死姑婆;将处斩时,孝妇当众立誓:“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行刑后,其血果然“缘旛竹而上标”(《搜神记》)。《说苑》中亦载此事谓“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这个传说,显然给关汉卿以极大的启示;但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最根本的原因,自然还是他所生活的元代社会的现实。官府的腐败,高利贷的盘剥、社会“泼皮”的危害,正是《窦娥冤》的社会背景;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反抗社会黑暗的传统精神及其在元代社会的表现,则更是这一社会背景的主流。
窦娥原名端云,高利贷的盘剥使她沦为蔡婆婆家的童养媳,十三
年后,又成了寡妇。她对自己悲惨的命运,无法解释。她自问:“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她只好安于命运的安排,按照封建社会的“妇道”,做一个侍奉婆母的守节孝妇。但是,她万万没有料到,婆婆外出讨债不成,竟引来了张驴儿父子两个泼皮。他们父子一心要分别强占蔡婆婆和窦娥。窦娥对此行径坚决抵抗,而蔡婆婆的态度却十分暖昧,居然表示“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于是戏剧冲突的发展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是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二是窦娥与婆婆之间的冲突。窦娥一面抵抗着张驴儿,一面对婆婆的行为予以沉痛的劝阻乃至斥责。戏剧冲突发展的结果,导致张驴儿欲毒死蔡婆婆而误害了自己的父亲。这虽然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正是全剧发展的关键:由此而发生了窦娥被诬告,展开了窦娥与官府的冲突。
窦娥对官府本来是信任的,她如实陈述事情的过程,希望“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这是很重要的一笔,写出了她安于命运,遵从妇道的性格特点。
然而她所得到的却是贪官“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吼叫。于是窦娥与官府的冲突尖锐地展开了:窦娥受刑不屈,据实辩诬;太守桃杌贪脏枉法,惟期屈打成招。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个出人意料的情节出现了:
孤云:“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吧,是我药死公公来。”
这一“突转”,无疑表现了窦娥作为孝妇的善良性格,但更重要的是表明窦娥已看清了官府的黑暗:在根本无法辩诬的情况下,不是自己,就是婆婆,必定要有一个人屈死。在她作出最后抉择的同时,终于深刻的认识了“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黑暗社会的本质:这是一个不讲天理,不辨清浊,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的世界。于是,她终于对“天”“地”发出了控诉和斥责: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
三折[滚绣球])
窦娥这一番话说得痛快淋漓。其中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历久不变的不平的现象:“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为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对于这种现象,最早抒发愤慨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曾说:“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天。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这也是说,为善不得好报,为恶反而富贵寿考。从汉代到元代,历时一千多年,朝代变迁,而社会依然,且更有甚者。这是关汉卿不胜其愤的。
窦娥临刑前又曾发下三誓,表现了至死不屈的抗争精神。而三誓的“兑现”(一腔热血飞上白练,伏天降下三尺瑞雪,楚州大旱三年),则不仅表现了这个善良女子的冲天冤气,而且更表明人民群众坚信宇宙间还有正气存焉,这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极大鼓舞。当然,三誓的“兑现”以及窦娥屈死三年之后得到昭雪,在当时的社会,仍然只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幻想和愿望。
如果说窦娥在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中所表现的反抗性,是以做一
个正派女子的观念为精神支柱的,那么,她在与官府的冲突中所表现的反抗性,则是在认清了社会黑暗之后激发出来的富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窦娥作为一个典型形象,才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
关汉卿以他“一空依傍”之笔,创作了“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窦娥冤》的审美价值,也就集中体现在它的悲剧美之中。窦娥是一个对生活没有任何非分之想、过分之求的女性,是一个格守封建妇道的女性,是一个安于命运摆布的女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居然也不容于封建社会而含冤被杀。每一个读者和观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之震动,引发思考,从而感受到了悲剧之美。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无声无息而屈死者成千上万。而窦娥,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是在发出了悲愤壮烈的三誓之后而死的,这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妇女虽然遭受了千百年的压抑,而依然敢于抗争的精神。因此,这已不是仅仅令人悲悯的命运悲剧,而是充满着悲壮意义的社会悲剧。
剧中主人公窦娥形象的塑造,极有特色。一方面,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另一方面,其性格又具有明显的发展节奏,由一个善良的弱女子,一步步发展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的女性。真实感人,成为不朽的舞台形象。
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篇第一章电视剧的艺术定位… 一、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看艺术的本质二、电视剧的艺术定位三、电视剧创作所要遵循的艺术原则思考与练习第二章电视剧的艺术特征一、概念界定二、电视剧与小说三、电视剧与戏剧四、电视剧与电影思考与练习第三章影视语言一、对影视语言的理解二、影视语言的特性三、影视语言的功能四、影视语言的语法五、影视时空六、其它有关的概念思考与练习第四章电视剧类型一、艺术片与商业片二、单本剧、连续剧和系列剧三、古装戏与现代戏四、喜剧、轻喜剧与情景喜剧五、伦理剧、言情剧、武侠剧、警匪剧、校园剧六、室内剧七、纪实电视剧八、行业剧思考与练习第五章电视剧创作心理学研究一、艺术家的素质要求二、电视剧作者的素质要求三、创作心理学研究四、掌握电视剧创作的技巧思考与练习第二部分实践篇第一章电视剧运作程序一、电视剧运作的几个阶段二、剧作者在剧组中的地位三、剧作者与制片商的关系四、剧作者与导演的关系思考与练习第二章电视剧本样式一、电视剧本类型及格式二、电视剧本写作要领思考与练习第三章电视剧本创意一、电视剧创意的重要性二、电视剧创意的内容及其写作要领三、案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四章主题定位一、寻找创作素材二、素材与题材三、题材的选择与定位四、主题定位五、案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五章电视剧中的人物设置一、人物溯源二、人物设置与主题三、人物设置与情节四、人物设置的原则和步骤五、案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六章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一、对电视剧情节的理解二、情节与戏剧冲突三、情节与主题四、电视剧情节的视觉性五、情节与节奏六、情节与电视剧类型及风格七、情节与场景八、悬念九、细节十、情节组织的一般原则思考与练习第七章电视剧中的人物语言一、电视剧人物语言与画面的关系二、电视剧人物语言风格三、电视剧人物语言的特征四、对电视剧人物语言的把握思考与练习第八章电视剧结构一、对电视剧结构的理解二、电视剧结构的产生三、电视剧结构的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