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规划

合集下载

《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插图

《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插图

《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插图目录
1、四川地图
2、四川主要旅游资源图(分7区列“文化景点及特色”、“自然景点”)
3、四川旅游资源相对地位
强*四川
*云南
*贵州
*青海
自然
*西藏
*甘肃
*重庆*陕西
弱文化强
4、1997年国际游客的构成
5、区域旅游适宜性(经评估,将“成都门户地区”、“南部地区”等地区分为1—4
级)
6、四川省旅游现状(旅游线路、各区的文化景点和自然景点)
7、2005年四川省旅游状况(主要旅游线路、规划中的旅游线路、各区的文化景点和
自然景点)
8、2010—2015年四川省旅游状况(主要旅游线路、规划中的旅游线路、各区的文化
景点和自然景点)
9、四川省旅游总体规划实施结构
10、成都大熊猫繁育和研究基地概念性土地使用规划
11、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区结构规划
12、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区概念性土地使用规划
13、海螺沟冰川公园结构规划
14、海螺沟冰川公园概念性土地使用规划
15、峨眉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区结构规划
16、峨眉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区概念性土地使用规划
17、自贡市恐龙馆结构规划
18、自贡市恐龙馆概念性土地使用规划
19、刘氏庄园结构规划
20、刘氏庄园概念性土地使用规划。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

� �
பைடு நூலகம்
乐山豪华度假线:乐山大佛、古城墙、乌尤寺、 “佛光胜景,天籁之音” 、-峨眉山-峨秀湖
-峨边黑竹沟-沙湾郭沫若旧居、大渡河漂流、美女峰石林-乐山(3~7 天) ; 玩转乐山超级线:品味嘉州-乐山大佛-峨眉山-峨秀湖(4~5 天) ; 穿越乐山自游线:乐山-峨眉山-峨边黑竹沟-马边大风顶(7~10 天) ;
6、乐山旅游灵秀大使 宗旨:从游客中竞逐乐山旅游灵秀大使桂冠。 场地:峨眉灵秀苑。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CRTR)
- 5 -
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目的地发展纲要(2004-2015)
� � �
加快“乐山旅游圈”的建设步伐,使乐山成为四川省南翼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 乐山旅游圈包括川南、川东南、川西南等主要城市,包括雅安、西昌、攀枝花、宜宾、泸州、 自贡等; 按照“北进、南扩、西延、东出” ,站在全国的角度对区域线路重新组合; 例如,向南线或西线转移,开辟或增加以乐山或峨眉为主要吸引物的区域线路; 争取在对外宣传中国旅游产品的目录中增加乐山的线路; 根据交通和城市区位的变化,适时新增国内区域旅游线路; 根据旅游开发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区域旅游线路; 与现有的旅行商谈判,要求增加乐山的市场份额。


小遗产线+康巴(8-10 日,在乐山宿两晚) ;

小遗产线+蜀南竹海(8-10 日,在乐山宿两晚) ; 小遗产线+西昌(8-10 日,在乐山宿两晚) ; 小遗产线+广汉三星堆(6 日游,在乐山宿一晚) ;


品味嘉州悠游线:大佛乌尤观光区-新万景楼(老霄顶)-嘉州古城及文庙、叮咚井-绿心

小遗产线+(新)三峡(8-10 日,在乐山宿两晚) 。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分析旅游现状及发展方向

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分析旅游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9年4月下半月刊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分析旅游现状及发展方向曹馨月1 黄学彬2本文主要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分析旅游规划的方向,主要从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状况、城镇发展状况、政策环境、文化背景和旅游整体发展背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可以为整个未来的旅游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一、区位条件分析(一)地理区位武胜县属于中国四川省广安市西南部,东邻广安,西接遂宁,北倚南充,南靠重庆,扼川东川南进出之咽喉,踞川渝物资集散之门户。

同时,武胜位于嘉陵江中下游,千里嘉陵江纵贯全境,蜿蜒武胜117km。

(二)交通区位武胜水路交通条件优越,至2020年,嘉陵江黄金水道经梯级开发渠化后,千吨级船队可由武胜直到重庆,进而通江达海。

公路交通方面,武胜距离广安40 km、遂宁70 km、南充54 km、重庆100 km、成都250 km,国家高速G75兰海高速(渝武、南武段)、国道212线、省道304线在境内纵横交错,武胜到重庆、成都均实现了全高速连接,到重庆仅1小时,到成都2.5小时,到广安0.5小时,到南充1小时。

武胜紧邻广安、华蓥、庆华、南充和合川等火车站。

兰渝铁路将贯通县境设站,2014年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后,武胜到重庆、兰州及沿线城市的时间大为缩短。

(三)旅游区位国家发改委2017年6月颁布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打造5条旅游带,分别是历史文化和地震遗址旅游带、红色精品旅游带、人文遗迹旅游带、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自然风光旅游带,其中,红色精品旅游带主要包含重庆、江津、铜梁、潼南、广安、南充、达州和开县等县市,武胜正好位于红色精品旅游带中的广安市。

二、社会经济环境分析2018年,全县GDP实现124.3亿元,同比增长15.2%。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2亿元,同比增长4%,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23.3%,拉动经济增长1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25.1%,拉动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1亿元,同比增长11.8%,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13
错误!未定义书签。22
错误!未定义书签。19
第一章 SWOT 分析 ........................................................................................................................................................... 3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的对比研究 ........................................................................................................................................ 4 一、旅游指标对比 4 二、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对比 4 第一章 国内客源市场 ....................................................................................................................................................... 5 第二章 海外客源市场 ....................................................................................................................................................... 7 第一章 战略目标 ............................................................................................................................. 第二章 战略指标体系 ..................................................................................................................... 第三章 总体战略 ............................................................................................................................. 一、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7 二、全面质量管理战略 7 三、国际化战略 7 四、世界遗产旅游战略 7 五、伙伴战略 7 第一章 目标市场的消费诉求 .......................................................................................................... 第二章 品牌形象与口号.................................................................................................................. 第三章 品牌管理 ............................................................................................................................. 第一章 目的地空间发展战略 ........................................................................................................ 一、世界遗产元——乐山大佛-峨眉山旅游区 10 二、民俗生态元——峨边黑竹沟旅游区 10 三、旅游辐射环 11 第二章 时间发展计划 ................................................................................................................... 第一章 一个重点工程 ................................................................................................................... 一、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遗产地 13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七年十二月项目名称: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设计号:06057委托单位:天仙镇人民政府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2 1 0 8 2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7年12月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主持人:王丹硕士研究生、规划师参加编制人员:岳波工程师肖顺规划师张洁琪规划师协编单位:天仙镇人民政府泸州市园林局前言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于200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至今未编制过总体规划。

根据纳溪区人民政府要求,受天仙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仙洞风景名胜区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本次规划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综合型风景区的标准和要求编制,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天仙洞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确定风景区的性质、范围和利用方向,促进风景区所在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工程组于2006年7月初进场踏勘,收集基础资料,10月下旬提出规划初步方案,向天仙镇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进行多次汇报和交换意见,并向院总工办汇报,经综合地方和院总工办的意见,完成本次规划的评审成果,包括:一、规划文件1.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2.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3.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二、规划图纸1. 区位分析图2. 综合现状分析图1∶100003、高程分析图1∶100004. 景源评价图1∶100005. 规划设计总图1∶100006. 保护培育规划图1∶100007. 风景游赏规划图1∶100008. 游览设施规划图1∶100009. 基础工程规划图1∶1000010.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1000011.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1∶1000012. 近期建设规划图1∶10000目录第一章区位关系分析 (1)第二章综合现状 (9)第三章规划重点及对策 (15)第四章景源评价 (17)第五章规划总则 (23)第六章分区、结构与布局 (26)第七章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29)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33)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37)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43)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45)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48)第十三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55)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7)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9)第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 (62)第十七章规划管理配套措施 (65)第一章区位关系分析1.1区域界定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内,是川南地区中小型湖泊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文化交融的风景名胜区。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ppt 90)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ppt 90)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二):发展条件
1. 经济条件 人口
仁寿县2001年总人口15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72 万人,非农业人口15.1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2001年)每 平方公里613人。 国民经济状况
2001年全县GDP达512924万元。工业主导产业有采煤、 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纺织等。2001年仁寿工业总产 值126278万元,比2000年增长6.7%。农业以小麦、玉米、 稻谷等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甘蔗、花生、枇杷为主。养 殖业以淡水鱼、蚕、猪、兔等为主。特产有仁寿芝麻糕、干 巴牛肉等。 产业构成
四川省仁寿县 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纲)
规划大纲主要内容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旅游资源系统及其评价 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旅游活动项目规划 旅游功能区规划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一):区位条件
黑龙滩水库距仁寿县城5公里,北距四川省省 会成都市68公里,南距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的乐山大佛、峨眉山89公里,西距三苏故里 眉山30公里,位于四川旅游南环线中的最佳 位置。经国道213线、成乐高速公路、省道 163线以及环湖西路,分别可从南、北、西三 个方向进入黑龙滩水库景区。随着环湖西路 的建成,从成都乘车仅1小时车程便可到达, 交通十分方便。
山景
1、陈大山 位于黑龙滩水库大坝东北,与大坝隔湖遥峙。山麓三面
环水,峰巅报恩寺宝塔高耸,为黑龙滩第一峰。 2、土地坎 位于陈大山北麓,有三峰临湖屏起,前景湖水涟漪,后
枕杨家、张家、黄连三山,峰有古桐如伞盖然,山腰山下, 果树满坡,且存有普照寺遗址。临山远眺三大湾,俯视青龙 嘴,遥遥十数里,历历在目。土地坎南,背山面水,林木茂 盛,山石嶙峋,有古仁寿(陵州)至成都的驿道,据传为蜀 汉诸葛亮之盐道运输线,现依稀可认出其遗址。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

来分析,选址在乐山中心区与峨眉市之间的某个恰当的地方,不仅有利于乐山都市圈的形成,也有 利于乐山旅游圈的形成(方案二) 。 乐山市旅游交通采取如下发展战略: � � � � 优先确保空中走廊计划的实施, 乐山旅游目的地可达性的解决途径应当优先执行航空服务计 划。 持续改善与成都口岸区的公路交通; 与成都铁路局等铁路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争取最佳的改善条件; 条件成熟时,开通与重庆之间的水上航运交通; 从建设乐山旅游圈的战略高度,争取建设乐山旅游机场。 3、空中走廊计划 � � � 协力确保成都双流机场国际一级航空口岸的地位,提升其航权开放的级别; 特别加强与成都有航空业务往来的航空公司的合作关系; 协力要求增加与成都直通航线(尤其是国际直通航线)的数量与航班频率。
新组建两个管理委员会, 即城市滨水开发管理委员会和黑竹沟旅游管理委员会。 新的旅游区 (或 景区)管理委员会与现峨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和乐山大佛景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基本相同。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CRTR)
-1-
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目的地发展纲要(2004-2015)
3、旅游局 各区、县设立旅游局。其主要职能是旅游行业管理的常规性事务。 4、乐山/峨眉山旅游集团 负责乐山市旅游业或相关产业与互补产业的投资和融资等, 其发展目标是具有全球战略的国际化旅 游集团。 5、旅游发展咨询委员会 由国内、国际旅游专家组成,为乐山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专家智力支持。发展咨询委员 会每年至少一次前往乐山进行正式的调研与交流。 6、旅游行业协会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各种强有力的行业协会的建立。建议采取如下行动: � � � � 赋予行业协会更大的、实质性行业监督职能; 与当地企业、本地或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开展旅游专业化人才培训; 行业协会应具有协调产业内部联合营销行动的权利, 协商制定各行为主体的营销经费的分配 并监督落实; 一般性的市场促销工作,应建立逐步由行业协会进行组织协调的机制;相应地,旅委的职能 则逐步加强对目的地形象的整体推广和管理; 建议以峨眉山或乐山大佛为主体,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组建乐山/峨眉山旅游集团。主要职能是 1、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建议旅游企业: � � 主动选择更加挑剔的目标市场; 建立与该目标市场的长期客户关系数据库,及时更新其市场需求与偏好档案; 聘请该部分市场群的客户代表作为目的地品牌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成员或顾问, 参与目的地品 牌系列的策划与产品设计; 赠送新产品给该部分消费群,检验新产品的市场价值。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模板】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模板】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环境..................................................... - 7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 7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形势...................................... - 11 -第二章发展要求.................................................... - 12 -第一节指导思想................................................ - 12 -第二节基本原则................................................ - 13 -第三节发展目标................................................ - 14 -第四节战略布局................................................ - 15 -一、5大区域 ................................................ - 16 -二、10大旅游目的地.......................................... - 18 -三、10大精品旅游线路........................................ - 25 -第三章发展举措.................................................... - 25 -第一节深化旅游业改革.......................................... - 25 -一、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5 -二、重点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 27 -第二节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 29 -一、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29 -二、“旅游+第一产业”,推进城乡统筹........................... - 30 -三、“旅游+第二产业”,发展工业旅游与旅游工业................. - 32 -四、“旅游+第三产业”,构建以旅游为重要支柱的现代服务业 ....... - 34 -第三节推进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 .................................. - 37 -一、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 37 -二、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 - 40 -第四节打造重点旅游产品........................................ - 43 -一、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 43 -二、打造特色业态产品........................................ - 50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 52 -第五节创新旅游营销............................................ - 53 -一、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 53 -二、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 55 -第六节加快“互联网+旅游”进程................................. - 57 -一、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 - 57 -二、夯实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 - 58 -三、强化智慧旅游行业监管.................................... - 59 -四、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和营销.................................. - 59 -第七节提升基础与服务设施.......................................... - 61 -一、构建无缝对接的旅游交通体系................................................................... - 61 -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 64 -三、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 66 -第八节扩大开放合作.................................................................................... - 68 -一、推进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旅游合作 .............................................. - 68 -二、强化省际旅游区域合作............................................................................. - 69 -三、深化省内旅游协作.................................................................................... - 69 -第九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70 -一、壮大市场主体 .......................................................................................... - 70 -二、强化旅游项目支撑.................................................................................... - 71 -三、促进产业投资 .......................................................................................... - 72 -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73 -第十节优化发展环境.................................................................................... - 73 -一、深化依法治旅 .......................................................................................... - 73 -二、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 - 75 -三、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 ............................................................... - 77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78 -第四章实施保障 .......................................................................................... - 80 -第一节注重规划衔接.................................................................................... - 80 -第二节纳入年度计划.................................................................................... - 81 -第三节强化政策保障.................................................................................... - 81 -一、用地政策 ................................................................................................. - 81 -二、入境旅游奖励政策.................................................................................... - 82 -三、创优奖励政策 .......................................................................................... - 83 -第四节加强监督考评.................................................................................... - 83 -一、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 83 -二、建立规划评估和调整机制 ......................................................................... - 84 -附件:1.5大区域主要旅游目标任务分解表2.各市(州)主要旅游目标任务分解表3.旅游厕所建设主要任务分解表4.在建及新建重点景区一览表5.重点培育的特色业态产品一览表依据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5)》,制定《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自驾车旅游汽车营地发展规划

四川省自驾车旅游汽车营地发展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3)一、规划性质 3二、规划目的 3三、规划范围 3四、规划期限 3五、规划依据 4第二章规划背景 (4)一、优势与机遇 5二、问题与挑战 6第三章市场分析 (7)一、市场调研分析7二、营地类型分析9三、营地趋势分析10第四章目标思路 (11)一、指导思想11二、发展目标12三、发展对策13第五章发展布局 (14)一、总体布局14二、近期重点16三、选址与时序18第六章建设规划 (18)一、功能分区18二、空间布局20三、营地设施22四、管理服务23第七章运营推广 (24)一、运营模式24二、分级评定26三、推广营销27第八章环保规划 (29)一、环境保护规划29二、防灾抗灾规划31第九章政策保障 (31)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31二、积极加强部门协调33三、强化旅游专项管理33四、深化旅游产品设计33五、加大市场营销力度34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34七、高度重视安全管理35八、加强专业人才培养35案例:示范营地建设规划——新都桥自驾车旅游汽车营地 (35)一、背景与环境分析 35二、发展目标与定位 36三、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37四、保障与配套体系规划39附表1:四川省自驾车旅游示范营地规划表(2012-2015)附表2:四川省自驾车旅游精品营地规划表(2012-2015)附表3:四川省自驾车旅游特色营地规划表(2016-2020)附图1:四川省自驾车旅游营地交通规划图附图2:四川省自驾车旅游营地总体布局图附图3:四川省自驾车旅游营地近期建设重点规划图附图4:四川省自驾车旅游示范营地(20个)规划图(2012-2015)附图5:四川省自驾车旅游精品营地(80个)规划图(2012-2015)附图6:四川省自驾车旅游特色营地(200个)规划图(2016-2020)附图7:新都桥示范营地功能分区规划图附图8:新都桥示范营地总体平面布局图附图9:新都桥示范营地交通布局规划图附图10:新都桥示范营地服务设施规划图附图11:新都桥示范营地游憩设施规划图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性质自驾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迅速发展,使四川旅游未来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都江堰市是驰名中外的水利名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以其精妙绝伦的东方古水利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道教文化、雄奇壮丽的自然地理风光举世闻名。

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都江堰—青城山已成为我省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都江堰市也成为我省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其旅游业基本确立了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

但是,与世界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与建成我省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的标准相比,都江堰市旅游业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建设、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旅游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五大精品旅游区”建设的要求,都江堰市应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制定旅游精品规划建设方案,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步伐,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手笔、高质量将都江堰青城山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进程。

一、青城山旅游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口岸优先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都江堰市以距今2250年的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曾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万,城市化水平达35%。

(二)发展优势1、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江堰市拥有独特、深厚的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

世界迄今唯一留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生态型工程、开创世界科学治水先例的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的天才杰作,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的稀世珍宝;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活的博物馆;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芒城遗址,与三星堆、金沙遗址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总体规划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总体规划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总体规划
金沙遗址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位于成都市区西部的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

金沙遗址是继发现三星堆遗址之后,本世纪初,在成都平原的又一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出土的大量金器、玉器和石质雕刻品等,在造型、构图、艺术表现形式上独具特点,表现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和非凡的艺术想象力,珍稀奇特程度使其具有无可替代的观赏游憩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金沙遗址的规模丰度与几率在西南地区仅次于广汉三星堆,是距今3000年前后我国出土玉器最多、世界出土象牙及象牙制品最多的遗址,具有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价值。

2006年8月至10月,我公司应成都市博物院委托,编制了《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总体规划》,将其打造为成都市旅游产业的坐标和龙头、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海内外著名的精品型文化旅游景区。

根据博物馆的资源特征,站在古蜀文明的深度、中华文明的高度和世界文明的广度,将景区形象定位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之古蜀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王国”,构造“一轴两翼六大功能片区”的总体格局,
特色打造古环境模拟体验区、遗址发掘展示区、摸底河原生态景观区和博物馆文物展示区,使其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科研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精品文化旅游景区。

中国旅游规划方案之二成都文殊院旅游规划案

中国旅游规划方案之二成都文殊院旅游规划案

中国旅游规划方案之二成都文殊院旅游规划案一、规划目标文殊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是成都市著名的古迹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本规划旨在提升文殊院的游客吸引力和形象,增加游客数量,打造成成都市的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一座古迹,一份文化,一份历史”的文化旅游目标。

二、规划内容1.景区规划(1)改善景区门口:加强路灯设置,美化景区入口,设置有关文殊琪等神仙的石雕和印象文殊的彩绘壁画,发挥文化宣传和形象塑造的作用。

同时,新增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增加游客互动性。

(2)提升景区内部环境:优美的景观是文殊院重要的吸引因素。

在景区内部的亭台楼阁增加木质亭子、石桥回廊、岸边荡舟等景观,打造山水灯光秀,增加夜间景观效果。

(3)加强文物保护:成立文物保护委员会,规范文物修缮和保护体系,严格执行文物修缮和保护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文物安全。

2.旅游服务提升(1)提升态度和服务品质:培训景区工作人员,提高其文化知识和服务素质。

对一些重要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解说,让游客了解到更多细节。

(2)加强在地宣传:依靠社会力量,增加一些与文殊院相关的地理标志、宣传册等广告宣传,表现出文殊院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

(3)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制作文殊院主题文创产品:文创布艺、文创手帕、文创茶具等,推广文殊院特色制品,增加游客打卡地和购物需求。

3. 交通配套(1)增强文殊院周围环境的美观程度,配合顺城公园的景观,修建亭台楼阁,掩映翠竹、藤蔓等美景,使周边环境更加具有园林景观的特色。

(2)配套设施:在景区周围增设一些游客服务配套设施:如公厕、便民超市等,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3)加强交通建设:在附近修建新的交通路线,提高旅游车辆的运输能力,优化道路设计,优化公交线路,加强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

三、实施方案1.期望成效:文殊院规划完成后,文殊院的景区形象、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等方面都将实现重大提升。

相关活动、演讲以及文创产品将精心策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1. 引言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省份。

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升四川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本文将提出一份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2. 目标与目的本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旅游项目,提升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

具体目的如下:- 扩大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保护和传承四川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提升四川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3. 项目规划与实施3.1 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四川省将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交通、酒店、餐饮、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3.2 拓展自然风光类项目四川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资源,包括峡谷、湖泊、雪山等。

本规划将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建设“大峡谷景区”,开发峡谷探险、漂流等项目;- 开展湖泊旅游项目,如大熊猫湖、峨眉湖等,提供游船、钓鱼等服务;- 推进高山旅游项目,如四姑娘山、稻城亚丁,提供登山、滑雪等活动。

3.3 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四川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

本规划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并开展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如古建筑观赏、少数民族文化表演等。

同时,将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人才。

3.4 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游览四川省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川剧、蜀绣、巴蜀文化等。

本规划将组织川剧、蜀绣等文化表演,开展体验性民俗文化游览项目,如民俗村、手工艺品制作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四川省的独特魅力。

3.5 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本规划将鼓励旅游企业和创业者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鼓励开展农家乐、特色客栈等农村旅游项目,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

同时,鼓励开展定制化旅游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九寨沟旅游路线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九寨沟旅游路线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九寨沟旅游路线规划方案设计说明引言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九寨沟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针对九寨沟旅游路线规划,我们设计了以下方案,旨在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和期望,使他们能够充分享受九寨沟的美景和文化。

路线规划方案一:主线路游览背景主线路是九寨沟内最为经典和热门的游览路线,也是大多数游客选择的行程。

这条路线沿着九寨沟的主河谷,可以欣赏到九寨沟最美丽的湖泊、瀑布和彩林。

游览路线1. 从九寨沟景区门口出发,乘坐官方巴士进入九寨沟景区。

2. 沿着主验证洞、镜海、犀牛海、五花海等景点游览,欣赏湖泊的美丽和水文景观。

3. 继续前行,参观珍珠滩、诺日朗瀑布等瀑布景点。

4. 游览至九寨沟内的核心景区—箭竹海,这里是九寨沟最为壮丽的彩林之一。

5. 沿着路线返回景区门口,游览完毕。

优势与不足该路线的优势在于可以欣赏到九寨沟内最为经典和热门的景点,并且游览时间相对较短,适合对时间有限的游客。

不足之处在于主线路游览较为拥挤,旺季时人流量较大,游览体验可能受到影响。

路线规划方案二:深度游览路线背景深度游览路线是为了满足那些对九寨沟有更深入了解和更长时间游览需求的游客而设计的。

该路线覆盖了九寨沟的主要景点,能够提供更加细致入微和舒适体验的旅行。

游览路线1. 从九寨沟景区门口出发,乘坐官方巴士进入九寨沟景区。

2. 沿着主线路游览,途径主要景点,如主验证洞、珍珠滩、犀牛海等。

3. 在箭竹海附近选择一家高品质的酒店入住,享受舒适的住宿条件和美味的地方特色餐饮。

4. 第二天早晨,利用清晨时分,沿着主线路再次游览,欣赏清晨时景色的迷人魅力。

5. 在上午游览完毕后,选择去乔瓦村游玩,了解当地的藏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6. 返回景区门口,游览完毕。

优势与不足深度游览路线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游客能够充分沉浸在景区的美景中。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3.07.04
•【字号】川办发〔2023〕18号
•【施行日期】2023.07.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川办发〔2023〕1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7月4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发展战略
LOGO
1、政府主导型战略。重点抓好宏观调控、发展规划、宣 传促销、人才培训、基础投入和市场监管工作,建立有 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 问题,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坚持四川旅游 发展大会申办机制,通过举办旅游发展大会,推动重点 区域旅游快速发展。切实加强“涉旅部门”的协调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努力形成支持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2、旅游精品战略。充分发挥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 建设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 精品,实现重点突破、精品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区域 旅游发展,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效益及竞争优势。


二、发展战
LOGO
3、外向型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巩固 提升省内旅游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省外和境外市场的开 拓。通过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外向型旅游 产品,吸引省外和境外旅游客源,拓展外向型旅游消费。 扩大国际、国内旅游合作,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鼓 励支持外资、社会资金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投入旅游企 业,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快国有旅游企业的 改制步伐和重点旅游区建设的开发力度。因势利导,规 范发展出省、出境旅游。 4、科教兴旅战略。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对旅游业发展的推 动作用,加快旅游产业各要素应用和推广现代科技的步 伐,全面提升四川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1)川西旅游板块。
LOGO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要抓住修建康定机场的契机,率先 启动“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建设。要以康定情歌城 建设为核心,整合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丹巴古碉藏寨 美人谷、木格措、塔公草原、新都桥等周边旅游资源, 做好生态观光、特色度假、科考、登山、漂流、徒步、 野营等旅游项目开发,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熊猫生 态、康巴风情旅游目的地。 高标准、高起点重新规划建设香格里拉乡(日瓦),突 出原汁原味的藏区小镇特色。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当地 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 并从中受益;

一个中心——大成都旅游区
LOGO
进一步完善青城山—都江堰、“中国第一山”的开发建 设,实现转型升级,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休 闲度假旅游区。以2006中国乡村旅游主题年为契机,利 用成都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旅游 和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发展,突出乡村文化、乡村康乐、 乡村休闲特色,重点建设以三岔湖、龙泉湖和龙泉山为 载体的“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开通成都至绵阳、德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 安等城市的快速旅游专线,大力发展成都至周边城市的 “周边游”精品,包括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 城山世界遗产旅游,成都—雅安大熊猫生态旅游,成德 绵三国文化旅游,安仁古镇文化旅游,眉山三苏文化旅 游,彭祖长寿文化旅游,陈毅故里红色旅游,李白文化 旅游等

(3)川南旅游板块。
LOGO
充分利用宜宾市承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契 机,以蜀南竹海、夕佳山民居、兴文石海、自贡恐龙博 物馆为载体,开发竹文化、酒文化、盐文化,打造蜀南 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精品。 合川黔渝联合打造“金三角”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发建 设福宝古镇、尧坝古镇、丹山、玉蟾山及古蔺太平渡等 景区,建设合江至重庆、合江至赤水旅游快速通道,大 力发展川黔渝金三角生态休闲度假旅游。 加快实施《川南旅游公路网布局及建设规划》,尽快启 动乐(山)宜(宾)、宜(宾)泸(州)等高速公路建 设。加快建设以蜀南竹海、石海洞乡等景区为核心的旅 游环线公路。继续推进长江、岷江、金沙江航道整治, 增开旅游航线和航班。

(4)嘉陵江流域旅游板块
LOGO
抓住嘉陵江航电工程建设、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系 列活动的机遇,加快嘉陵江渠化、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 和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以嘉陵江旅游为纽带,邓小平故 里、朱德故居为龙头,南充机场为中心的两小时旅游圈, 重点开发建设阆中古城、朱德故里、千年绸都、小平故 里、华蓥山等景区,形成世界知名的伟人故里和三国文 化旅游精品。 围绕嘉陵江流域旅游开发,加快实施《川北旅游公路网 布局及建设规划》,大力改善嘉陵江流域道路交通等基 础设施条件。加快完善宾馆饭店、餐饮、购物等旅游配 套服务设施,建设沿江特色旅游城镇,做到与景区景点 建设相协调和配套,注重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突出地方 特色。加快沿江两岸绿化建设,建成千里“绿色生态走 廊”。

二、发展战略
LOGO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 体系,使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布局和我省旅游业 发展相适应,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和智力支持。
5、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并重的原 则,加强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加强环保、节 约资源、减少浪费为重点,实施绿色旅游行动计划。大 力开展创建绿色饭店和绿色景区活动,积极倡导资源保 护型旅游开发方式、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和环境友 好型旅游消费方式。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协 调发展以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 探索建立旅游保护与开发、要素协调和产业互动的良性 发展机制

(2)攀西旅游板块。
LOGO
抓住举办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的机遇,加快推进攀西 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突出“阳光、风情、生态”主 题,重点建设二滩、泸沽湖、邛海、螺髻山、红格、西 昌卫星发射基地等旅游景区,推进连接螺髻山、泸沽湖 等重要旅游景区(点)的旅游专线公路建设,提高景区 的可进入性,推出西昌—泸沽湖—攀枝花旅游线,打造 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精品。 围绕攀枝花、西昌两个中心旅游城市,加快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西昌市 要以承办第二届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创 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强特色旅游城镇建设和管理, 全面提升城镇品牌和形象,高水平搞好规划建设,深入 挖掘文化内涵,围绕旅游抓城镇风貌改造和功能完善, 重点建设好冕宁、普格、螺髻山、泸沽湖、红格等一批 特色旅游城镇。

(1)川西旅游板块
LOGO
撤乡建镇,注重对古民居的保护,拆除所有与城镇风貌 不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建设香格里拉文化中心、香 格里拉景观长廊、民族风情演艺广场及康巴风情民俗接 待区、商贸步行街等重点项目,把香格里拉乡建成具有 浓郁香格里拉韵味和鲜明康巴风情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强“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干线公路建设,完善旅 游交通沿线安全设施及旅游功能配套设施。构建以亚丁 为核心,连接成都、云南中甸两大旅游口岸的旅游公路 网络。加快亚丁香格里拉旅游机场建设,开辟四川香格 里拉连接国内外重要旅游市场的空中巴士旅游线。抓紧 完善自驾车旅游保障体系,沿线重要地段设臵自驾车咨 询服务中心,设立汽车旅店及餐饮点,在重要公路上设 臵景区指示牌和路标。

五大旅游板块
LOGO
五大旅游板块:加快川西、攀西、川南、嘉陵江流域、 川东大巴山等重点旅游区域的开发,重点建设“中国第 一山”、大九寨、青城山—都江堰3个国际休闲度假旅游 区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 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 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5个旅游新精品,推 进全省旅游业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发展。 (1)川西旅游板块。重点规划建设好大九寨国际休闲度 假旅游区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继续深化完善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旅游区,加快建设 黄河九曲第一湾、藏羌风情走廊、红军长征文化中心、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等景区,力争建成世界级的生态旅游 目的地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建设重点
LOGO
(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一个中心、五大旅游板块、 四条国际旅游精品线。 1一个中心——大成都旅游区。主要包括成都市及其周 边1小时车程的乐山、眉山、资阳、德阳、绵阳、雅安、 遂宁等8市。巩固发展观光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 展商务、康体娱乐等旅游,构建“中心商业游憩区、环 城休闲度假旅游圈、一日游精品观光旅游圈”的发展格 局,把大成都旅游区建成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 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入境旅游快速增 长的旅游目的地。

LOGO

LOGO

四川省旅游规划
一、发展目标
LOGO
建成亚洲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成为促进中国由亚洲 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经济强国跨越的重要支撑点,初步 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具体标志是: 1个国际旅游城市:成都市 3个旅游品牌:大熊猫、太阳神鸟、农家乐 3个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中国第一山”、大九寨、青 城山—都江堰 5个新精品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 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 态文化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四川省旅游规划

09级旅游管理学院
张艳
LOGO

四川概述
LOGO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古称巴蜀,面积48.5万平方 公里,人口8700多万,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自古有 “天府之国”的美誉。由于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5%以上, 又有“大熊猫故乡”之称。 全省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 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 眉山-乐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共 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 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省级森林 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

一、发展目标
LOGO
10个度假旅游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区、邛 海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 20个重点旅游景区:金沙遗址、稻城亚丁景区 10个重点旅游城市:成都市、乐山市 40个特色旅游小城镇:九寨沟漳扎镇、泸定磨西镇 到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超过1400 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5%左右;接待入境游客突破200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0亿美元;旅游新增就业人 数30万,直接从业人员达到7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