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_法家_道家政治思想的斗争与融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三家思想之于当代中国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说文化在传 承中变迁,在变迁中传承。当代中国文化虽然具有多元化的特 点,但是其思想内涵与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的。而 儒、法、道三家学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 时过境迁,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也已 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礼治、法治、无为之治的学说也存在 着时代局限性,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没有法治不 行,没有礼治不行,没有“清净无为”也不行。
孔子与老子之所以产生如此争论,是因为他们的政治思 想不同。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孔子代 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们以先王之道作为自己的 旗帜;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以礼区分君臣、父子、贵贱、亲 疏之别。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教育天下人安分守己是儒家礼治 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点。其政治理想国的特点是所有的人都按 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处其位,各谋其事。但是 又不能因为礼所规定的秩序而使人们走向分裂与对立,因此 要在“分”中注以“和”。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和”并不是要消除“礼”所主张的贵 贱上下之别,而是在“别”中求得和谐,有“和而不同”之意。这 就是孔子的美政思想的体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作者简介] 唐月(1984- ),女,广西全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2008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南 宁 530006。
86
《传承》2010 年第 11 期
哲学与历史
都曾把自己门派的学说推向极致,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都 曾显赫一时。秦统一中国是法家的壮举,文景之治是道家的伟 业,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的千百年间,儒家学 说占了上风,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经世的正统思想,也是天下 读书人顶礼膜拜的人生经典。
一、各执一词,争鸣辩论
身处礼崩乐坏的动乱年代,为了解决现实中前所未有的 现实问题,社会上先后出现了以老子、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 多家政治思想学派,他们著书立说,阐释自己的理论与主张, 迎来了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周 游列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齐,晏平仲;于郑,子 产。”[1]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说“: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 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这话是对孔子“得其时”与“不得其时”的不同行状表现出蔑视 和嘲讽。而孔子虽对老子表现出了尊重,但是对其“无为之治” 的学说,则持否定态度“:无为之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 己正南面而已矣。”[2]他认为时过境迁,当下社会处于乱世之 中,无为之治的思想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 这种语境下,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秩序,显得非常重 要。因此,便有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物质文明与精神 文明两手抓”“,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两手抓”。这 一系列的“两 手抓”的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思想,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对待包括儒家礼治、法家法治、道家无为 之治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在这一政治思想格局的影响下,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撰 写了《淮南子》。目的是论述帝王之道,为图举大业做理论准 备。该书的政治思想比较驳杂,因此《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 “杂家”的行列。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占主流外,在部分章节中 还吸收了儒家、阴阳家、法家之说。如《齐俗训》具有浓厚的儒 家气息,《主术训》等篇章中吸收了不少法家的思想。
二、相互融合,共获发展
中国古代封建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政治思想 领域出现三家思想“相互融合,共获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领 域准备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汉高祖刘邦看到战乱之后,“民亡 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贫困状况,因而 “君臣具欲休息乎无为”。[10]于是便采取“休养生息”的“无为” 方针,取得了恢复生产、安定百姓的初步成效。其间萧和、曹参 为汉相,都采取顺从民意,不扰乱民众生活的办法来治理政 务,最终迎来了后世的“文景之治”。这是后世对“文景之治”原 因的一般阐释,但是事实并未如此简单。汉初,谋士陆贾在回 答刘邦“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11]的训斥时说: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 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于是在汉高祖刘邦期间“萧和次律令, 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12] 这一做法包含了儒家礼治、法家法治、道家“内圣外王”以达 “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 。通过上述综合的治国手段,汉初(刘 邦建政到景帝时期)逐步实现了治国安邦的目的。
儒、法、道三家不仅著书立说,相互论战宣扬自己的思想 而且还积极应用自己的理论指导社会变革实践。在春秋战国 时期法家得其时顺其势,频频取胜。商鞅变法所取得的成绩最 为显著;孔子为鲁大司寇行摄相事,企图实施礼治,但在“春秋 无义战”的语境下却是逆时而治,最终无法推行,被人认为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9]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无为之治,然 而在“周衰” “民饥”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儒、法、道的门人们
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倡导君臣关系是建立在礼义忠信 的基础上,而法家代表人物慎到则认为君臣之间是权力与利 害的较量。因此,君臣之间的关系最佳状况是臣子尽力,君收 其利,即所谓“仰成而已”。而要做到这一步,君主不一定要有 超众的才能,而在于有相当的驭臣之术。为防止君轻臣重的现 象发生,慎到还提出“尚法而不尚贤”。[8]战国时期尚贤蔚然成 风,尤其以儒家为最。慎到却极力反对,与儒家形成鲜明对比。
陆贾著《新语·辅政》篇认为秦亡的原因是刑罚过于严峻, 导致“覆巢破卵“”倾仆跌伤”。《新语·无为》篇依然认为秦亡的 原因是“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因此,《新语· 至德》篇所描绘的老少各得其所,在朝则为忠臣,在家则为孝 子,兴办学校以教化百姓的理想境界就是要将道家黄老学说和 儒家孔孟之道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来实现。该著作成为汉初“休 养生息”治国政策的政治思想基础。因此,有学者将汉初统治者 政治思想格局概括为“:明倡黄老,辅以儒教,暗用法家。”[13]
在这一时期,儒家政治思想面向汉初实际也获得了新的 发展。突出表现在陆贾为刘邦作《新语》,贾谊的尊仁义、行礼 法、定名号的政治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采纳和落实。
这一时期的法家虽然因为秦朝的灭亡而处于被批判的地 位,不过实际的政治一点也离不开法家,汉朝的基本政治制度 继承秦制,说明了法家的实际政治价值依然有效。汉初法家的 政治思想虽然遇到了危机,但是依然在危机中获得发展。其中 晁错的尚法摒弃韩非子的重罚主义,主张君主集权并确实掌 握权力的思想,继贾谊之后提出削藩的策略同样得到统治者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发现,儒家的礼治思想是教人在现 实中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入世思想。而道家无为之治思想则是 厌恶世间丑恶,因此教人要远离这些丑恶,保持清净无为的隐 士思想。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两家思想对从事农业生产这一 个基本的社会实践问题的不同看法中发现。孔子对学生樊迟请 教如何种庄稼表示“吾不如老农”,樊迟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 “吾不如老囿”。等樊迟退出去后,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上 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 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4]表面 上看孔子对种田和种菜问题认为自己不如老农和老菜农的回 答实事求是,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种田、种菜等农业生产活 动的不屑一顾。认为“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5]可见孔子是 反对士人留恋家庭农耕生活的。而就这一问题,老子说:“治人 事天莫如蔷。”[6]意思是说办一切事情,就像农谚“霜降种麦,不 要问得”那样自然,从而把农耕生活看得很重。
[关键词] 儒家 法家 道家 政治思想 斗争与融合
纵观中国政治思想史,我们会发现其形成和发展是多元 的:礼治、法治、无为之治的思想一方面有争鸣辩论相互斗争 时候,另一方面三种政治思想谁也没能真正击败谁,反而是互 相依赖、互相制衡、又互相渗透与融合的共同发展状况,呈现 出多元中的斗争与融合的发展态势。
道路上来。一方面劝统治者减少活动,即“去甚、去奢、去泰”[3] 的“三去”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让百姓减少赋税、对百姓减轻刑 罚、统治者谨慎用兵并且带头崇尚节俭。另一方面就是要使百 姓陷入无为之地,使之不能为。这就要把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 用政治的办法加以消除。在《老子》看来,引起有为的最根本原 因是“有欲” “有智”。因此要是想无为,就要消除欲和智。消除 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当下,改革开放继续在推进。外来优秀文化,固应吸收;传 统文化精华,更应继承发扬。我们只有在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精 华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 [2]论语·卫灵公[M]. [3]老子·二十九章[M]. [4]论语·子路[M]. [5]论语·宪问[M]. [6]老子·五十九章[M]. [7]韩非子·五蠹篇[M]. [8]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 [9]论语·宪问[M]. [10]史记·吕太后本纪[M]. [1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M]. [12]汉书·高帝传[M]. [13]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14]贞观政要·政体[M]. [15]贞观政要·务农[M].
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是“无为”。关于老子的阶级属性问 题,我们可以从《汉书·艺文志》中去发现。班固在《汉书·艺文 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 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赚赚,一谦而四益,此其所以长也。”从 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讲的就是“君人南面之术”,即统治术。老 子的思想是力图维护没落奴隶主统治集团的长远利益。在《老 子》看来,导致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正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 望,即“有为”。所以《老子》为把人们从有为的道路拉回无为的
任何思想学说都是建立在思考现实的基础之上,只是因 为角度不同就造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差异性。然而现实 世界的各种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如果仅仅以某种学说来支配 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礼治力图维护既 定社会秩序,难免造成社会缺乏改革、变迁的动力。法家则把 法威推向绝路,造成暴君政治,最终导致官逼民反,揭竿而起。 道家学说把无为推向峰巅,放弃对现实的励精图治,造成“无 政府状态”。其无为之治的思想在“无为”中变得“不治”。
的采纳。在匈奴问题上他提出“以蛮夷攻蛮夷”、迁民实边和择 良将戍边的建议是很有见地的。即使是到汉武帝虽然采纳了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是在用人上并不专 用儒生。而是出现了儒、法、道三家弟子同朝为官的局面。
盛唐时期,唐太宗认为“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 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1“4] 君无为则人乐,君多 欲则人苦”。[15]这里强调的是“治国” “清净” “无为” “寡欲”。儒 家为现实人生设计的道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达到 这一点,成为“忠臣” “孝子”同样要克制各种不良的欲望。道家 主张人生要清净无为,这种状态既要求内心的“寡欲”又要求 对外部世界的“根不摇”。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克己复礼”的主 张有相通之处。在这方面,虽然两者的政治主张不同,一个强 调要积极“入世”,另一个则强调“出世”。但探析其内涵时却发 现其在“治世” “治心” “修身”方面有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之感。
孔子的礼治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孔 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反对在 社会动荡时代的一切“僭越”。而韩非子则强调“然则今有美 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 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7] 今欲以先王 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7]主张不断变法、改革。
哲学与历史
《传承》2010 年第 11 期
试论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的斗争与融合
□唐 月
[摘 要] 儒家礼治、法家法治、道家无为之治的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三种重要的政治思想。它们立足各自的哲学基 础争鸣辩论,同时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面对作为思想资源的三家学说,我们应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批判性地继 承和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说文化在传 承中变迁,在变迁中传承。当代中国文化虽然具有多元化的特 点,但是其思想内涵与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的。而 儒、法、道三家学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 时过境迁,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也已 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礼治、法治、无为之治的学说也存在 着时代局限性,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没有法治不 行,没有礼治不行,没有“清净无为”也不行。
孔子与老子之所以产生如此争论,是因为他们的政治思 想不同。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孔子代 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们以先王之道作为自己的 旗帜;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以礼区分君臣、父子、贵贱、亲 疏之别。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教育天下人安分守己是儒家礼治 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点。其政治理想国的特点是所有的人都按 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处其位,各谋其事。但是 又不能因为礼所规定的秩序而使人们走向分裂与对立,因此 要在“分”中注以“和”。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和”并不是要消除“礼”所主张的贵 贱上下之别,而是在“别”中求得和谐,有“和而不同”之意。这 就是孔子的美政思想的体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作者简介] 唐月(1984- ),女,广西全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2008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南 宁 530006。
86
《传承》2010 年第 11 期
哲学与历史
都曾把自己门派的学说推向极致,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都 曾显赫一时。秦统一中国是法家的壮举,文景之治是道家的伟 业,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的千百年间,儒家学 说占了上风,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经世的正统思想,也是天下 读书人顶礼膜拜的人生经典。
一、各执一词,争鸣辩论
身处礼崩乐坏的动乱年代,为了解决现实中前所未有的 现实问题,社会上先后出现了以老子、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 多家政治思想学派,他们著书立说,阐释自己的理论与主张, 迎来了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周 游列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齐,晏平仲;于郑,子 产。”[1]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说“: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 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这话是对孔子“得其时”与“不得其时”的不同行状表现出蔑视 和嘲讽。而孔子虽对老子表现出了尊重,但是对其“无为之治” 的学说,则持否定态度“:无为之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 己正南面而已矣。”[2]他认为时过境迁,当下社会处于乱世之 中,无为之治的思想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 这种语境下,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秩序,显得非常重 要。因此,便有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物质文明与精神 文明两手抓”“,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两手抓”。这 一系列的“两 手抓”的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思想,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对待包括儒家礼治、法家法治、道家无为 之治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在这一政治思想格局的影响下,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撰 写了《淮南子》。目的是论述帝王之道,为图举大业做理论准 备。该书的政治思想比较驳杂,因此《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 “杂家”的行列。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占主流外,在部分章节中 还吸收了儒家、阴阳家、法家之说。如《齐俗训》具有浓厚的儒 家气息,《主术训》等篇章中吸收了不少法家的思想。
二、相互融合,共获发展
中国古代封建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政治思想 领域出现三家思想“相互融合,共获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领 域准备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汉高祖刘邦看到战乱之后,“民亡 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贫困状况,因而 “君臣具欲休息乎无为”。[10]于是便采取“休养生息”的“无为” 方针,取得了恢复生产、安定百姓的初步成效。其间萧和、曹参 为汉相,都采取顺从民意,不扰乱民众生活的办法来治理政 务,最终迎来了后世的“文景之治”。这是后世对“文景之治”原 因的一般阐释,但是事实并未如此简单。汉初,谋士陆贾在回 答刘邦“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11]的训斥时说: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 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于是在汉高祖刘邦期间“萧和次律令, 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12] 这一做法包含了儒家礼治、法家法治、道家“内圣外王”以达 “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 。通过上述综合的治国手段,汉初(刘 邦建政到景帝时期)逐步实现了治国安邦的目的。
儒、法、道三家不仅著书立说,相互论战宣扬自己的思想 而且还积极应用自己的理论指导社会变革实践。在春秋战国 时期法家得其时顺其势,频频取胜。商鞅变法所取得的成绩最 为显著;孔子为鲁大司寇行摄相事,企图实施礼治,但在“春秋 无义战”的语境下却是逆时而治,最终无法推行,被人认为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9]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无为之治,然 而在“周衰” “民饥”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儒、法、道的门人们
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倡导君臣关系是建立在礼义忠信 的基础上,而法家代表人物慎到则认为君臣之间是权力与利 害的较量。因此,君臣之间的关系最佳状况是臣子尽力,君收 其利,即所谓“仰成而已”。而要做到这一步,君主不一定要有 超众的才能,而在于有相当的驭臣之术。为防止君轻臣重的现 象发生,慎到还提出“尚法而不尚贤”。[8]战国时期尚贤蔚然成 风,尤其以儒家为最。慎到却极力反对,与儒家形成鲜明对比。
陆贾著《新语·辅政》篇认为秦亡的原因是刑罚过于严峻, 导致“覆巢破卵“”倾仆跌伤”。《新语·无为》篇依然认为秦亡的 原因是“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因此,《新语· 至德》篇所描绘的老少各得其所,在朝则为忠臣,在家则为孝 子,兴办学校以教化百姓的理想境界就是要将道家黄老学说和 儒家孔孟之道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来实现。该著作成为汉初“休 养生息”治国政策的政治思想基础。因此,有学者将汉初统治者 政治思想格局概括为“:明倡黄老,辅以儒教,暗用法家。”[13]
在这一时期,儒家政治思想面向汉初实际也获得了新的 发展。突出表现在陆贾为刘邦作《新语》,贾谊的尊仁义、行礼 法、定名号的政治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采纳和落实。
这一时期的法家虽然因为秦朝的灭亡而处于被批判的地 位,不过实际的政治一点也离不开法家,汉朝的基本政治制度 继承秦制,说明了法家的实际政治价值依然有效。汉初法家的 政治思想虽然遇到了危机,但是依然在危机中获得发展。其中 晁错的尚法摒弃韩非子的重罚主义,主张君主集权并确实掌 握权力的思想,继贾谊之后提出削藩的策略同样得到统治者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发现,儒家的礼治思想是教人在现 实中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入世思想。而道家无为之治思想则是 厌恶世间丑恶,因此教人要远离这些丑恶,保持清净无为的隐 士思想。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两家思想对从事农业生产这一 个基本的社会实践问题的不同看法中发现。孔子对学生樊迟请 教如何种庄稼表示“吾不如老农”,樊迟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 “吾不如老囿”。等樊迟退出去后,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上 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 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4]表面 上看孔子对种田和种菜问题认为自己不如老农和老菜农的回 答实事求是,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种田、种菜等农业生产活 动的不屑一顾。认为“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5]可见孔子是 反对士人留恋家庭农耕生活的。而就这一问题,老子说:“治人 事天莫如蔷。”[6]意思是说办一切事情,就像农谚“霜降种麦,不 要问得”那样自然,从而把农耕生活看得很重。
[关键词] 儒家 法家 道家 政治思想 斗争与融合
纵观中国政治思想史,我们会发现其形成和发展是多元 的:礼治、法治、无为之治的思想一方面有争鸣辩论相互斗争 时候,另一方面三种政治思想谁也没能真正击败谁,反而是互 相依赖、互相制衡、又互相渗透与融合的共同发展状况,呈现 出多元中的斗争与融合的发展态势。
道路上来。一方面劝统治者减少活动,即“去甚、去奢、去泰”[3] 的“三去”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让百姓减少赋税、对百姓减轻刑 罚、统治者谨慎用兵并且带头崇尚节俭。另一方面就是要使百 姓陷入无为之地,使之不能为。这就要把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 用政治的办法加以消除。在《老子》看来,引起有为的最根本原 因是“有欲” “有智”。因此要是想无为,就要消除欲和智。消除 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当下,改革开放继续在推进。外来优秀文化,固应吸收;传 统文化精华,更应继承发扬。我们只有在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精 华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 [2]论语·卫灵公[M]. [3]老子·二十九章[M]. [4]论语·子路[M]. [5]论语·宪问[M]. [6]老子·五十九章[M]. [7]韩非子·五蠹篇[M]. [8]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 [9]论语·宪问[M]. [10]史记·吕太后本纪[M]. [1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M]. [12]汉书·高帝传[M]. [13]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14]贞观政要·政体[M]. [15]贞观政要·务农[M].
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是“无为”。关于老子的阶级属性问 题,我们可以从《汉书·艺文志》中去发现。班固在《汉书·艺文 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 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赚赚,一谦而四益,此其所以长也。”从 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讲的就是“君人南面之术”,即统治术。老 子的思想是力图维护没落奴隶主统治集团的长远利益。在《老 子》看来,导致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正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 望,即“有为”。所以《老子》为把人们从有为的道路拉回无为的
任何思想学说都是建立在思考现实的基础之上,只是因 为角度不同就造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差异性。然而现实 世界的各种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如果仅仅以某种学说来支配 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礼治力图维护既 定社会秩序,难免造成社会缺乏改革、变迁的动力。法家则把 法威推向绝路,造成暴君政治,最终导致官逼民反,揭竿而起。 道家学说把无为推向峰巅,放弃对现实的励精图治,造成“无 政府状态”。其无为之治的思想在“无为”中变得“不治”。
的采纳。在匈奴问题上他提出“以蛮夷攻蛮夷”、迁民实边和择 良将戍边的建议是很有见地的。即使是到汉武帝虽然采纳了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是在用人上并不专 用儒生。而是出现了儒、法、道三家弟子同朝为官的局面。
盛唐时期,唐太宗认为“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 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1“4] 君无为则人乐,君多 欲则人苦”。[15]这里强调的是“治国” “清净” “无为” “寡欲”。儒 家为现实人生设计的道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达到 这一点,成为“忠臣” “孝子”同样要克制各种不良的欲望。道家 主张人生要清净无为,这种状态既要求内心的“寡欲”又要求 对外部世界的“根不摇”。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克己复礼”的主 张有相通之处。在这方面,虽然两者的政治主张不同,一个强 调要积极“入世”,另一个则强调“出世”。但探析其内涵时却发 现其在“治世” “治心” “修身”方面有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之感。
孔子的礼治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孔 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反对在 社会动荡时代的一切“僭越”。而韩非子则强调“然则今有美 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 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7] 今欲以先王 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7]主张不断变法、改革。
哲学与历史
《传承》2010 年第 11 期
试论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的斗争与融合
□唐 月
[摘 要] 儒家礼治、法家法治、道家无为之治的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三种重要的政治思想。它们立足各自的哲学基 础争鸣辩论,同时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面对作为思想资源的三家学说,我们应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批判性地继 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