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病理学
动物消化系统病理—胃炎(动物病理学课件)
急性卡他性胃炎
出血性胃炎
出血性胃炎以胃黏膜弥漫性或斑块状、点状出血为特征 。
原因:
1.剧烈呕吐;
2.强烈的机械性刺激;
3 . 毒物中毒 : 灭鼠药、重金属(砷)、农药中毒,霉败饲 料的刺激;
4 . 某些传染病 : 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禽流感、猪瘟 、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兔巴氏杆菌病、兔瘟、败血 性猪丹毒、绵羊真胃内的捻转胃虫。
出血性胃炎
病理变化 : 胃黏膜失去光泽,肿胀,呈弥漫性、斑块状 或点状出血,黏膜表面或胃内容物含有游离的血液。时间稍 久,血液渐呈棕黑色,与粘液混在一起,成为一种淡棕色的 粘稠物,附着在胃黏膜表面。
纤维素性-坏死性胃炎
纤维素性-坏死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糜烂坏死甚至形成溃 疡,并在黏膜表面覆盖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为特征。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以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为特征的炎症。慢性胃炎病情缓和、病程较长。慢性胃炎常 常是由急性胃炎转化而来。根据病变的不同,可分为慢性萎 缩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
病因 : 多由急性胃炎发展转变而来,少数由寄生虫(猪 蛔虫,马胃蝇的幼虫,牛、羊真胃捻转血矛线虫)寄生所致。
原因: 1.强烈的致病刺激物:误咽腐蚀性药物; 2.应激:猪应激性溃疡(合群打斗、运输等); 3.寄生虫:牛、羊真胃内奥斯特线虫寄生; 4 。 传染病 : 猪瘟、鸡新城疫、畜禽沙门氏菌病、坏死 杆菌及化脓性细菌感染等
纤维素性-坏死性胃炎
病理变化 : 胃黏膜表面被覆一层灰白色、灰黄色纤维素 性薄膜。浮膜性炎,假膜易剥离,剥离后,黏膜显示充血、 肿胀、出血、光滑无缺损或呈轻度糜烂;固膜性炎,纤维素 膜与组织结合牢固,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后黏膜则见溃疡形 成。若继发感染了化脓性细菌(如化脓棒状杆菌、化脓性链球 菌、绿脓杆菌等),则转为化脓性胃炎,黏膜表面覆盖大量的 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
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
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或胃酸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
对于患有胃病的患者,病理学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它可以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一般而言,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报告主要包含胃壁的炎症程度、异型增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的信息。
在观察胃壁炎症程度时,病理学家会通过显微镜下的组织切片来评估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征包括胃腺的腺体结构异常、腺体缺失、黏膜腺体的萎缩和炎性细胞浸润等。
通过这些观察,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胃黏膜受损情况,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与胃壁炎症程度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炎症细胞的类型和数量。
病理学家会仔细观察组织切片中的白细胞浸润情况,并鉴定不同类型的炎症细胞。
炎症细胞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反映炎症的活跃程度,例如,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通常表明炎症比较严重。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在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中,异型增生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异型增生指的是腺体细胞形态的改变,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引起。
异型增生的特征包括腺体形态的不规则性、腺体大小的变化以及核形态的异常。
异型增生的出现通常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因此,早期发现和处理异型增生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黏膜炎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理学家会通过特殊染色技术来观察切片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医生可以根据感染的程度和炎症的严重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例如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病理报告中,医生还可能会观察到其他一些与萎缩性胃炎相关的病理变化,例如胃黏膜异型增生、胃溃疡和胃肠道间质瘤等。
这些病理变化与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于确定疾病类型和预测预后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报告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的关键步骤之一。
胃炎病理报告
胃炎病理报告【胃炎病理报告】格式样例
报告名称:胃炎病理报告
报告编号:20210101
检测单位:XXX医院病理科
受检单位:XXX先生/女士
检测时间:2021年1月1日
检测结果:
组织学类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病灶程度:轻度
组织学评分:0
病理学描述:
胃窦粘膜见炎症细胞浸润,纤毛及表层上皮完好。
局部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未见明显癌变及肿瘤细胞浸润。
诊断意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备注:
以上听诊者亲眼所见、亲手操作、亲自报告,非复印件或扫描件,证明不涉及泄密内容。
签字:
报告人名:XXX
职称:主治医师
联系方式:XXX
报告审核人:
审核人名:XXX
职称:主任医师
联系方式:XXX
报告填写说明:
1.报告编号依据医院病理科代码和时间年月日组成。
2.检测时间填写格式以年月日形式。
3.病理学描述中要详细说明组织学类型、病灶程度、组织学评分和相关病理学特征。
4.诊断意见是依据病理学结果进行诊断的医生的专业意见。
5.报告人必须签名并填写联系方式。
6.审核人必须审核并签名。
7.报告中必须注明报告人签字并注明联系方式,以便用户能够查询到报告人相关信息。
8.最后附加病理检测的相关数据、仪器、人员等情况和备注。
9.此报告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不能替代临床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与组织学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与组织学特点一、胃炎胃炎是指胃粘膜的炎症,常见类型有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或其他药物等引起,慢性胃炎则多由长期的胃粘膜刺激和损伤导致。
在病理学上,急性胃炎的特点是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脱落、淋巴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物的聚集。
慢性胃炎则表现为胃粘膜的炎性细胞浸润、腺体萎缩和纤维化。
二、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发生的溃疡,主要由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引起。
常见的消化性溃疡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病理学上,消化性溃疡表现为黏膜溃疡、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
溃疡底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边缘呈现出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化,周围组织也可能出现瘢痕形成。
三、胃肠道息肉胃肠道息肉是指发生在胃或肠道黏膜上的良性肿瘤。
根据形态学特点,可分为息肉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和腺瘤样息肉等。
病理学上,胃肠道息肉常由腺体上皮细胞的增生和肠腺体的扩张形成。
腺体的不正常增生导致息肉的形成,大小和形态多样,有的息肉表面光滑,有的则有不规则凹陷。
四、胃癌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黏膜或胃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原因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吸烟等因素有关。
病理学上,胃癌可分为腺癌、黏液癌、神经内分泌癌等多种类型。
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胃壁的黏膜下层和浆膜层是常见的转移途径。
肿瘤细胞可形成小腺体结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和浸润性生长。
五、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
其病因复杂,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免疫反应和环境因素有关。
病理学上,克罗恩病的特点是肠壁纵向溃疡、肉芽肿形成和淋巴细胞浸润。
溃疡性结肠炎则表现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肠壁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
总结: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与组织学特点各有不同,从急性胃炎到胃癌,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特有的组织学表现。
对于医生来说,通过病理学的观察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病患来说,了解疾病的病理特点可以增强其对疾病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20
临床病理联系 消化不良 上腹部不适
21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22
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 又名胃、十二指肠溃疡
常见病、多发病 (10%人口) 80%以上为40岁以下青壮年
23
特点
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 — 70%
胃溃疡
— 25%
复合性溃疡 — 5%
24
尿素酶、磷酸酯酶、蛋白酶 、 白三烯(趋化因子)
17
自身抗体(-) 泌酸功能下降较轻 肠上皮化生较常见 癌变率高(国外10%)
胃癌标本5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
18
C 型胃炎 不良刺激:
过于刺激的食物 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胆汁返流 吸烟等
19
其它分类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
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
68
预后 轻度者大部分可痊愈 或维持稳定状态 中度以上者约20%发展为肝硬化
69
重型肝炎
发病率 1%左右 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 肝细胞坏死面积大 肝功能受损严重、死亡率极高
11
正常胃黏 膜结构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
13
胃肠上皮化生
纹状缘 杯状细胞 Paneth细胞
14
分类与病因 A型胃炎
与自身内免疫有关 胃体多见
15
胃酸↓、内因子↓— VB12 吸收障碍 RBC细胞膜合成障碍 — 恶性贫血
16
B 型胃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 ( H. pylori )
40
幽门梗阻 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炎症水肿、瘢痕收缩 幽门变形、狭窄
41
癌变
胃溃疡 1%左右(中老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生与化生 , 炎症 细胞 的浸 润和淋 巴小结形成 , 膜肌层增 生等 。血 清学检测显示血清 胃蛋 白酶原( G 黏 P )一I 胃泌素 一1 及 7
( G一1 ) 明显低 于 C A 7均 N C患者 ,2 3 7 . %的 C G患者 中 H A p阳性伴血 清 胃蛋 白酶原 P G—I G—I /P I比值 ( G 明显降 P R)
cii nfs t n , a ooi etrs e o a nig dHecbce y r H ) i et ni AG Reut T ema l ia l c mai t i s pt l c f ue ,sml l f dn sa l oatrpl i( p n c o C . sl na l eao h ga a l  ̄c i n i o f i n s h i cncl n i
( AG)i re poetedan scacrc. to s R t set es d fh aao 5C G pt nsw scnu t nlz e C nodr oi rv i ot cuay Me d er pcv t yo edt f A a et a o dce t a a et t m h g i h o i u t 6 i do y h
临床病理 学特 点 血清 学检测
An ls f h l cp too ia fau e f h o i ar p i atis QA H i u Z A hn Z OUA 一 ayi o teci o a lgcl etrso rnc to hcg s t . IO a —g o , H NGC a g , H s l u h c ri i 血 , t 1 .D — ea.1 B p r n P to g , p r n o G soneo g , inhtPol" o i l La suJa s 2 40, hn ; .Dp r n o ahl- at t ahl y 3Deat t ate rl y La st e e H s t , inh i in u2 3 0 C ia 2 eat t fP too e f m o o e m f rt o i p s pa g e m g , fia dH aa it e l" o i l Naj gMei l nvrt, u i Jagu2 3 0 ,C i . Y A l t u UnFr o e s t , ni d a i sy H al ins 2 0 1 h n ie sP p s p a H n c U ei m a
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慢性胃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治疗效果才能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估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呢?治疗慢性胃炎的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饮食调理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慢性胃炎治疗是否有效。
一、临床症状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如胃痛、胃酸倒流、恶心等,并观察其症状的变化情况,可以初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二、病理学评估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胃镜检查观察炎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粘膜上的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可以初步判断治疗的效果。
如果炎症减轻、粘膜修复,说明治疗有效。
三、功能性评估功能性评估主要是通过检测胃功能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
临床常用的功能性评估指标包括胃酸分泌功能、胃动力指标等。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是否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胃酸分泌功能的指标可以通过胃酸分泌试验来评估,如果胃酸分泌功能有所改善,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四、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是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观察胃部的形态、器质性病变等,来判断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结果,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病变减轻、瘢痕形成等情况,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五、生化指标评估生化指标评估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胃黏蛋白、胃泌素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和修复情况,从而评估治疗效果。
在评估治疗效果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种评估方法的结果,而不是单一依据某一项指标。
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来确定治疗效果。
胃部病理知识点总结
胃部病理知识点总结胃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然而,胃部疾病的发生却非常常见,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胃部病理是研究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了解和治疗胃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地总结并介绍胃部病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胃部基本解剖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胃部的病理变化,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胃部的基本解剖结构。
胃是位于腹腔中的一个扁平囊状器官,其主要分为贲门、小弯、大弯、幽门和胃底等部分。
胃壁主要由黏膜层、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等组成。
胃黏膜是胃部最内层的一层,其表面有许多小褶皱和胃腺,起到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
了解胃部的基本解剖结构对于理解其病理变化非常重要。
二、胃部的常见病理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或肠黏膜破损所致的溃疡性疾病,常见症状为上腹疼痛、恶心、呕血和黑便等。
胃溃疡主要由于胃黏膜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引起,如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感染菌等。
在病理学上,胃溃疡的主要表现是黏膜层的损伤和肆痂的形成。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胃溃疡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2. 胃癌胃癌是由于胃部黏膜发生恶性肿瘤的一种恶性疾病,是胃部最严重的病理疾病之一。
胃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遗传、饮食结构、病原体感染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在病理学上,胃癌主要表现为恶性肿瘤细胞在胃黏膜中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扩散。
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多种手段。
3. 胃肠胀气胃肠胀气是胃肠道内积气引起的一种病理疾病,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嗳气、便秘等。
胃肠胀气的发生与饮食结构、情绪、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在病理学上,胃肠胀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内气体潴留过多,引起腹部不适。
预防胃肠胀气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少焦虑等方式进行。
4. 胃炎胃炎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各种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不适等。
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与胃镜检查的关系
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与胃镜检查的关系发表时间:2018-07-02T14:39:34.7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刘韦伟[导读] 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844000摘要:目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及胃镜检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7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认为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认前均实施胃镜检查,对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47例患者中,77.6%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14/147),并且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情况比率为71.1%(81/114),胃镜检查中与病理学组织诊断符合率为18.4%(27/147)。
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关键词: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表现胃镜检查关系临床中,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1],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
下文将结合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7例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认的慢性胃炎患者,对其病理组织学表现与胃镜检查关系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7例经病理学组织学诊断确认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病理组织诊断确认前均实施胃镜检查。
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年龄在18至72岁之间,平均为(44.3±2.8)岁。
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患者。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方法胃镜检查:采用PENTAX-2900i型电子内镜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及润滑处理,然后按照常规检查内容对患者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等进行全面探查分析。
病理组织学检查:切取患者胃体大弯侧(约距离贲门8cm位置处)、胃中部小弯侧(约距离幽门3cm处组织)、胃窦小弯侧等部位黏膜组织,按照病理学检查常规方式进行固定、切片等处理后,通过病理实验检查进行病理组织学表现分析。
胃炎的评估标准
胃炎的评估标准
一、症状评估
症状是胃炎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胃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症状评估只能作为胃炎评估的参考之一。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三、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炎评估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同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根据胃镜下所见,可以将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四、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炎的金标准。
通过胃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胃炎的类型、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癌前病变等。
五、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幽门螺杆菌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胃炎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胃炎,
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p42.3基因在从胃炎到胃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81302084)通信作者:崔云,E m a i l :c u i yu n 20042004@126.c o m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崔 云,陆诗媛,陈萦晅,陈晓宇,房静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200001) 摘 要: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参照了新悉尼系统的直观模拟评分法和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上海),包括对慢性胃炎的炎症㊁活动性㊁萎缩㊁肠化和幽门螺杆菌进行半定量评价,并给予总结性分类㊂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类型的慢性胃炎㊂病理评估时应尽可能提供病因学依据和线索㊂慢性胃炎的两个风险评估系统可操作的与肾癌风险联系的肾炎评估(O L G A )和可操作的与肾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 L G I M )可以有效对胃癌的发生风险进行分层,建议纳入病理评估㊂完善的慢性胃炎病理诊断系统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也有利于慢性胃炎患者的管理㊁随访策略的制定以及早癌的筛查㊂关键词:胃炎,萎缩性;病理学,临床;螺杆菌,幽门;诊断中图分类号:R 5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9)05-0399-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9.05.003P a t h o l o g i c d i a gn o s i s o f 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 C u iY u n ,L uS h i y u a n ,C h e nY i n g x u a n ,C h e nX i a o y u ,F a n g J i n g yu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R e n j iH 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J i a o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M e d i c i n e ,S h a n g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D i g e s t i v eD i s e a s e ,S h a n gh a i 20000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C u iY u n ,E m a i l :c u i yu n 20042004@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d i a g n o s i so f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r e f e r r e dt ot h eu p d a t e dS y d n e y s ys t e m a n d C h i n e s e c o n s e n s u so n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 (2017,S h a n g h a i )w h i c hi n c l u d e dt h es e m i qu a n t i t a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 fi n f l a mm a t i o n ,a c t i v i t y ,a t r o p h y ,i n t e s t i n a lm e t a p l a s i a ,H .p y l o r i i n f e c t i o na n d g a v et h er e l a t e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l t h o u g h H .p y l o r i i n f e c t i o n i st h e m o s tc o mm o nc a u s e ,o t h e rt y p e so f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s h o u l d n o tb ei g n o r e d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s s e s s m e n t s h o u l d t r y t o p r o v i d e e v i d e n c e s o r c l u e s p o i n t i n g t o t h e e t i o l o g y.O L G Aa n dO L G I M w e r e t w o e f f e c t i v e s y s t e m s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r i s k t o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t h a tw e r e r e c o mm e n d e da s a p a r t i n t h e p a t h o l o gi c a s s e s s m e n t .C o m p l e t e p a t h o l o g i c d i a g n o s i s s y s t e mc o u l dn o t o n l y g u i d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b u t a l s o f a c i l i t a t e t h em a n a ge m e n t of t h e c h r o n i cg a s t r i t i s p a t i e n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h e f o l l o w -u p s t r a t e g y a n de a r l yg a s t ri c c a n c e r s c r e e n i n g .K E Y W O R D S :g a s t r i t i s a t r o p h i c ;p a t h o l o g y ,c l i n i c a l ;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d i a gn o s is 崔云,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㊂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健康系统V A 医院,访问学者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㊂第一作者发表S C I 论文2篇,共同第一作者1篇㊂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上海),以下简称共识意见,对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1-2]㊂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㊂本文将对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做进一步阐述,以期为病理医生的诊断工作提供帮助;同时进行了一些临床和病理的联系,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病理诊断的含义㊂1 慢性胃炎的病因与急性胃炎主要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不同,慢性胃炎是指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同时可以伴有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㊂这种炎性改变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㊂在诊断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应尽可能去寻找病因,从病理的角度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线索,以便尽早为患者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㊂常见病因:①幽门螺杆菌(H .p yl o r i )感染;②长期慢性刺激,如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 S A I D S 药物)㊁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㊁急性胃炎多次发作㊁长期饮酒㊁吸烟等;③自身免疫性疾病㊂较少见病因:①其他感染性因素,如细菌㊁病毒㊁寄生虫㊁霉菌等;②系统性疾病的胃部累及,如淀粉样变㊁克罗恩病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等㊂2 慢性胃炎的分类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临床工作中各医院采用的具体分类和习惯用法并不完全一致㊂以下㊃993㊃‘临床荟萃“2019年5月20日第34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M a y 20,2019,V o l 34,N o .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㊂2.1病因鉴于H.p y l o r i在慢性胃炎中的重要作用,共识意见基于此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H.p y l o r i 胃炎和非H.p y l o r i胃炎㊂这种病因学的分类,有助于临床进行对症治疗㊂2.2病理根据内镜和病理改变是否有萎缩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㊂2.3部位根据胃炎的分布情况将慢性胃炎分为胃窦为主㊁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3大类㊂2.4临床综合病变部位㊁引起的原因和形态学特征,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胃炎)㊁H.p y l o r i感染性胃炎(B型胃炎)和化学损伤性胃炎(C型胃炎)㊂2.5特殊特殊类型的胃炎,如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㊁淋巴细胞性胃炎㊁肉芽肿性胃炎㊁胶原性胃炎㊁放射性胃炎等㊂我们在病理诊断中综合了第2和第3种分类方法,比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㊁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和慢性萎缩性全胃炎(胃窦为主)等㊂这种病理诊断有赖于内镜活检的部位㊂活检部位越多,对胃黏膜的整体判断越准确㊂特殊类型的胃炎往往需要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在病理诊断中一般只做描述性诊断㊂3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体系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体系参照新悉尼系统的直观模拟评分法和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上海)㊂其内容包括胃黏膜的炎症㊁活动性㊁萎缩㊁肠化㊁异型增生㊁H.p y l o r i和其他病理组织学变化㊂采用的是表格法(详见共识意见)㊂目前上海地区多家医院也采用了这种方法㊂表格法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呈现不同部位,每块活检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㊂表格信息全面㊁直观,有利于精确比较治疗前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评估治疗效果;也有利于病人的长期随访观察,评估病情变化㊂该体系主要对5种组织学变化(包括炎症程度㊁活动性㊁萎缩㊁肠化㊁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半定量分析㊂5个指标分别分成4个等级,即无㊁轻度㊁中度㊁重度㊂无此项病理变化的可不予标注,或以 - 表示; + , ++ , +++ 分别表示轻㊁中㊁重度㊂具体分级标准在共识意见中有详细的描述,在此不一一赘述㊂这里主要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㊂3.1炎症主要指胃黏膜慢性炎细胞数量增多,尤其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㊂炎症程度分级综合了炎细胞的密度和在黏膜内的分布㊂计算炎细胞密度时应避开淋巴滤泡㊂在内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情况下,如炎细胞数量略超过正常范围,且没有其他异常时,可以考虑为基本正常胃黏膜㊂避免慢性胃炎术语的滥用㊂在实际工作中,表格式报告中建议报告炎症程度为 ʃ ,请临床医生结合内镜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或描述为未见有明显病理学意义的改变㊂在活检胃黏膜显示炎症程度较轻的时候,要注意辨别多种可能的病因㊂杀菌后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会明显减轻,萎缩和肠化一般不易消退㊂背景黏膜的观察结合病史可以判断H.p y l o r i相关胃炎㊂长期胆汁反流可以造成炎症较轻的胃黏膜小凹上皮增生,药物可以造成伴轻度炎症的黏膜糜烂,局灶增强性胃炎可以是克罗恩病的一种表现㊂病理医生应和临床医生多沟通,使病理诊断获得更多的临床支持;临床医生也应加强和病理医生的联系,深入理解各种病理变化的意义㊂3.2活动性指慢性炎症背景上的中性粒细胞浸润㊂H.p y l o r i现症感染时胃黏膜有较明显的活动性,然而活动性和H.p y l o r i并非总是对应的,尤其是炎症程度较轻时㊂杀菌不彻底或H.p y l o r i变形仍可见轻度活动性,但常规切片上较难找到H. p y l o r i[3]㊂克罗恩病相关局灶增强性胃炎,可有部分活动性[4]㊂海尔曼螺旋杆菌感染少见,可以表现为轻度炎症和活动性㊂对活动性的深入理解能够拓宽诊断思路,结合病史和治疗史能更有效的判断病因㊂3.3萎缩指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㊂在胃底/体部,表现为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减少;在胃窦部,表现为黏液腺减少㊂胃底/体部的泌酸腺是直管状腺体,排列紧密㊂该部位发生的萎缩相对容易识别㊂胃窦部的黏液腺是分支管状腺,呈小叶状结构,排列较疏松㊂识别该部位的萎缩相对困难,不同医生的判断会有差异,尤其是萎缩比较轻微时㊂胃黏膜的固有腺体可以被炎细胞㊁纤维组织㊁化生腺体或者三者的交错结构所替代㊂前者导致的固有腺体减少是否是真正的萎缩,存在一定争议㊂笔者认为可以在病理报告中客观描述,结合周围腺体的排列情况对比观察㊂萎缩有单纯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㊂常见的化生有两种㊂胃底/体部有假幽门腺化生和肠上皮化生㊂在胃窦部,常见的是肠上皮化生㊂胃底/体发生假幽门腺化生时,与正常胃窦部的幽门腺在病理组织学形态上,几乎不能区分㊂因此在胃黏膜活检时,标注清楚取材部位很重要,并且不同部位的活检黏膜要分瓶送检㊂多数情况下肠化即意味着萎缩㊂在胃黏膜活检时偶可见到只局限于小凹水平的肠化㊂这时胃黏膜固有腺体没有减少,不伴有萎缩㊂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取材太浅,仅观察到㊃004㊃‘临床荟萃“2019年5月20日第34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y20,2019,V o l34,N o.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面上皮的肠化,不能判断萎缩情况㊂病理医生可以就具体情况给予说明㊂当临床医生看到这种改变时,也要了解不同的可能㊂另外,病理组织学上的萎缩与内镜下描述的情况不完全相同㊂内镜的观察范围是全胃,在此基础上对萎缩范围进行判断,是对全胃宏观的评估㊂而病理上,萎缩是指活检黏膜固有腺体减少的情况,是基于有限黏膜组织的判断㊂由于胃黏膜的炎症和萎缩可以呈斑片状分布,因此二者并不完全一致㊂内镜和病理的紧密结合才是对慢性胃炎的客观评价㊂3.4肠化肠化是肠型胃癌发生途径中的重要一环,但肠化分型预测胃癌发生风险的意义仍有争议㊂相对于分型,肠化范围的评估可能更有意义㊂详见后文的评估系统㊂3.5异型增生异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是一种肿瘤性病变㊂它本质上有异于炎症反应时的修复性改变㊂但病理组织学上准确鉴别二者,有时候并不容易㊂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有维也纳分类和日本分类,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㊂在报告活检黏膜上皮内瘤变时,要特别注意 大体所见 ,即内镜表现㊂防止诊断不足也避免过度诊断㊂病理医生和内镜医生共同学习并加强沟通与磨合,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一致性㊂对病理检查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胃癌的病例,不建议使用表格式报告法,描述性诊断更为妥当㊂3.6H.p y l o r i共识意见建议在胃镜检查时报告快速尿素酶检查结果㊂病理切片上找H.p y l o r i可根据各医院常规和不同的检测目的进行㊂3.7其他组织学变化共识意见未涵盖的一些其他表现可以在其他组织学变化中指出㊂了解其意义可以更好地进行临床病理联系㊂比如淋巴滤泡可以是H.p y l o r i感染后留下的组织学所见,胃体部腺体囊状扩张可以是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 P I)所致,上皮下多量的泡沫样细胞可以是内镜所见的黄色瘤,黏膜表面的色素物质沉着可以是药物所致,炎症较轻的糜烂可以是化学性损伤㊂3.8慢性胃炎的评估系统目前慢性胃炎有两个重要的评估系统,即可操作的与肾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 L G A)和可操作的与肾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 L G I M)㊂该两系统根据萎缩和肠化情况对慢性胃炎进行分期㊂不同分期对应不同的胃癌发生风险[5-6],其中高风险分期是胃癌的重要预测因子㊂这一理论也得到了不少研究的证实[7-8]㊂完善此分期要求多点㊁多部位活检㊂这两项评估尚未纳入病理诊断体系,建议试点应用㊂4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前述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体系已经涵盖了H. p y l o r i相关胃炎的特点㊂H.p y l o r i感染史是判断H.p y l o r i相关胃炎的关键㊂随着胃镜活检量的增加,其他类型的胃炎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㊂病理医生应对其基本病理变化有所了解㊂临床和病理密切结合是明确这类疾病的关键㊂病理医生可以客观描述病理现象并给出建议,临床医生也应了解其病理含义,在进一步检查中做到有的放矢㊂4.1自身免疫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又称A型胃炎,约占慢性胃炎的10%,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通常阳性,可有恶性贫血㊂内镜和病理检查对确诊起重要作用㊂自身免疫性胃炎病变主要累及胃底/体,而胃窦部病变轻微㊂因此,对于怀疑A型胃炎者多点活检很重要㊂需要胃底/体和胃窦分别取材㊁分瓶送检㊂胃底/体黏膜可有不同程度的炎症㊁萎缩㊁假幽门腺化生或肠化生;在萎缩严重时甚至完全不见泌酸腺,如不注明活检部位,会误认为胃窦黏膜㊂A型胃炎的胃窦部炎症轻微,可见G细胞增生㊂关于G细胞的具体数量没有明确的说法,胃窦和胃体黏膜对比起来观察更有意义㊂自身免疫性胃炎时,胃底/体发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风险增加,但后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9-10]㊂胃底/体黏膜活检有时可见神经内分泌细胞呈线样或小团样的增生㊂此时应警惕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㊂有时内镜下治疗的息肉,会意外的发现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此时要考虑是否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肿瘤㊂通过多点活检,结合内镜所见和血清学检查等可以帮助明确诊断㊂4.2特殊类型的胃炎4.2.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该疾病可能和过敏有关,患者多为30~50岁,往往有食物或皮肤过敏史㊂它可以是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胃部表现㊂在病理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时,需进一步检查肠镜㊁外周血㊁必要时骨髓穿刺等,以排除系统性疾病㊂病理组织学上,在看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应首先寻找可能的病因,比如寄生虫感染等㊂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时,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遍布胃壁全层㊂在活检黏膜上,嗜酸性粒细胞弥漫分布于黏膜固有层,常可累及黏膜下层,有时可以形成嗜酸性小脓肿㊂密集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比较容易识别㊂临床工作中我们一般不需要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的个数,往往是满视野可见,并常伴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㊂有文献建议嗜酸性粒细胞数量ȡ30个/高倍视野(H P F)㊁ȡ5个H P F[11]㊂机械的套用标准有时会㊃104㊃‘临床荟萃“2019年5月20日第34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y20,2019,V o l34,N o.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引起误导,给临床医生造成困扰㊂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时也会发生胃和十二指肠的嗜酸性粒细胞性溃疡㊂这时要与H.p y l o r i感染导致的溃疡相鉴别㊂嗜酸性粒细胞性溃疡的显著特征是胃黏膜内㊁溃疡边缘㊁溃疡处见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成分相对单一,较少有其他慢性炎细胞成分;而H.p y l o r i感染性溃疡,胃黏膜内或溃疡面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并见多量淋巴㊁浆细胞浸润㊂病理上区分两种溃疡并不困难,病理医生需提高警惕,尽量给予病因学提示和建议㊂否则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溃疡迁延不愈㊂4.2.2淋巴细胞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的主要特征为胃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㊂这种细胞绝大多数为C D3+和C D8+的T淋巴细胞[12]㊂诊断标准一般为ȡ25个淋巴细胞/100个上皮细胞㊂这是一种描述性诊断,可能与H.p y l o r i㊁药物㊁乳糜泻等有一定关系[13-15]㊂在看到胃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时,要积极寻找原因㊂以胃窦部为主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十二指肠活检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乳糜泻的诊断㊂另外要注意与淋巴瘤鉴别㊂后者在活检黏膜上可仅表现为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但淋巴细胞数量更明显㊁有异型性㊁破坏腺体和上皮㊁易看到挤压现象等,这些都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㊂对难以确定病变性质的病例可以结合内镜㊁病史等综合判断,必要时行深挖活检㊁免疫组织化学㊁基因重排等检查㊂4.2.3肉芽肿性胃炎胃黏膜内见到肉芽肿,可以呈孤立性也可多发㊂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胃肉芽肿的形成,包括系统性疾病的胃部累及(比如结节病㊁克罗恩病㊁血管炎等)㊁感染性因素(结核和组织胞浆菌等)和异物等㊂肉芽肿合并局灶增强性胃炎改变时,要警惕克罗恩病的可能[16]㊂合并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时要注意查找寄生虫㊂典型的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并不多见㊂抗酸染色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㊂肺部C T㊁T-S P O T㊁分枝杆菌P C R等可以帮助诊断㊂另外,仍有部分肉芽肿不能明确病因㊂对这种患者改善症状及长期随访观察可能是较为妥当的处理措施㊂另外,胶原性胃炎㊁胃淀粉样变性㊁R u s s e l l小体胃炎等都有特征性表现㊂在遇到相应病变时注意排除系统性疾病的胃部累及㊂综上所述,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除了对各种病理变化进行半定量分析外,还应尽可能给予病因学提示㊂对中年以上患者,尤其是H.p y l o r i相关胃炎,建议进行胃癌风险评估㊂这也是慢性胃炎备受关注的重要意义所在㊂这些措施不仅可指导临床治疗,也有利于慢性胃炎患者的管理㊁随访策略的制定以及早癌的筛查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上海)[J].胃肠病学,2017,22(11):670-87.[2] F a n g J Y,D u Y Q,L i u W Z,e ta l.C h i n e s ec o n s e n s u s o n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2017,S h a n g h a i)[J].JD i g D i s,2018,19(4):182-203.[3] T a j a l l i R,N o b a k h tM,M o h a mm a d i-B a r z e l i g h iH,e t a l.T h e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t o l u i d i n e b l u e r o l e s f o r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d e t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g a s t r i t i s[J].I r a nB i o m e d J,2013,17(1):36-41.[4] P e t r o l l a A A,K a t zJ A,X i n W.T h ec l i n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f o c a l e n h a n c e dg a s t r i t i si na d u l t s w i t hi s o l a t e di l e i t i so fth et e r m i n a l i l e u m[J].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8,43(7):524-530.[5] R u g g eM,M e g g i o A,P e n n e l l iG,e ta l.G a s t r i t i ss t a g i n g i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t h eO L G As t a g i n g s y s t e m[J].G u t,2007,56(5):631-636.[6] R u g g e M,F a s s a n M,P i z z i M,e ta l.O p e r a t i v el i n k f o rg a s t r i t i s a s s e s s m e n tv so p e r a t i v e l i n ko n i n t e s t i n a lm e t a p l a s i aa s s e s s m e n t[J].W o r l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1,17(41):4596-4601.[7] Y u nC Y,K i m N,L e eJ,e ta l.U s e f u l n e s so f O L G A a n dO L G I Ms y s t e mn o t o n l y f o r i n t e s t i n a l t y p e b u t a l s o f o r d i f f u s e t y p eo f g a s t r i cc a n c e r,a n dn oi n t e r a c t i o na m o n g t h e g a s t r i cc a n c e r r i s k f a c t o r s[J].H e l i c o b a c t e r,2018,23(6):e12542.[8] Y u e H,S h a n L,B i n L.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O L G A a n dO L G I M s t a g i n g s y s t e m si n t h er i s k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g a s t r i cc a n c e r: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d me t a-a n a l y s i s[J].G a s t r i cC a n c e r,2018;21(4):579-587.[9] C a m p a n aD,R a v i z z aD,F e r o l l aP,e t a l.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t y p e1g a s t r i c n e u r o e n d o c r i n e n e o p l a s i a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a t r o p h i c g a s t r i t i s.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m u l t i c e n t r es t u d y[J].E n d o c r i n e,2017,56(3):633-638.[10] C o r e y B,C h e nH.N e u r o e n d o c r i n e t u m o r s o f t h e s t o m a c h[J].S u r g C l i nN o r t hA m,2017,97(2):333-343.[11] K o u t r i E,P a p a d o p o u l o u A.E o s i n o p h i l i c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d i se a s e s i n c h i l d h o o d[J].A n n N u t r M e t a b,2018,73(S u p p l4):18-28.[12] B r o i d e E,S a n d b a n k J,S c a p a E,e t a l.T h e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p r o f i l e o f l y m p h o c y t i c g a s t r i t i s i n c e l i a cd i se a s ea n d 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i nf e c t i o n:i n t e r p l a y b e t w e e ni n f e c t i o na n di n f l a mm a t i o n[J].M e d i a t o r sI n f l a mm,2007,2007:81838.[13]J o oM.R a r e g a s t r i c l e s i o n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i n f e c t i o n:a 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r e v i e w[J].J P a t h o l T r a n s lM e d,2017,51(4):341-351.[14] Y i p R H L,L e e L H,S c h a e f f e r D F,e t a l.L y m p h o c y t i cg a s t r i t i s i n d u c e d b y p e m b r o l i z u m a b i n a p a t i e n t w i t hm e t a s t a t i cm e l a n o m a[J].M e l a n o m aR e s,2018,28(6):645-627.[15] G a b r i e l iD,C i c c o n e F,C a p a n n o l o A,e ta l.S u b t y p e s o f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e l i a cd i se a s e b ef o r e a n d a f t e rg l u t e n-f r e e d i e t[J].U n i t e dE u r o p e a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J,2017,5(6):805-810.[16] P i m e n t e lAM,R o c h a R,S a n t a n a G O.C r o h n'sd i s e a s eo fe s o p h a g u s,s t o m a c ha n dd u o d e n u m[J].W o r l dJG a s t r o i n t e s t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19,10(2):35-49.收稿日期:2019-04-03编辑:武峪峰㊃204㊃‘临床荟萃“2019年5月20日第34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y20,2019,V o l34,N o.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肝炎
(1)病理变化(2)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
七、消化系统疾 病
3.门脉性肝硬化
4.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
5.原发性肝癌
(1)基本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类 型和病变特点
(1)病因(2)病理变化(3)临床病 理联系
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肉眼和组织 学类型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消化性溃疡病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肠型胃癌
③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Endoscopic view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he mucosa of the antrum is pale, thinner. The undermucosal blood vessels can be seen. A normal picture of antrum as control in the right.
In the endoscopic views above, the normal appearance of the pylorus is seen at the left, with the first portion of the duodenum at the right.
This is the normal appearance of the gastric fundal mucosa, with short pits lined by pale columnar mucus cells leading into long glands which contain bright pink parietal cells that secrete hydrochloric acid.
胃部病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胃部病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胃部病理知识点总结1.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或粘膜下组织发生的溃疡,临床上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感染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使用、精神因素等。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溃疡的主要手段,同时还需要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2. 胃炎胃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上腹部不适感为主要表现。
胃炎的病因包括感染幽门螺杆菌、非特异性胃癌、饮食不当等,而且也会引起胃黏膜萎缩和胃腺上皮的不同程度的病变。
3. 胃息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的黏膜下层组织的增生形成的肿块,常见的种类包括息肉病、腺瘤息肉、炎性息肉等。
临床上息肉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无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 胃癌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症状早期不典型,晚期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包括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
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
5. 胃黏膜下肿瘤胃黏膜下肿瘤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下层的肿瘤,包括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间胚层肿瘤等。
临床上这些肿瘤多数无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6. 失去腺上皮在胃黏膜病理中,如果观察到胃腺上皮损失,常可见于胃溃疡、溃疡周围的慢性炎症、误食碱性腐蚀物等,这些病变均可导致胃腺上皮细胞的损伤、坏死或脱落。
二、胃部病理的病因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通过口腔-粪便传播或食物-水传播途径,感染后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甚至形成溃疡。
在胃镜检查时,可通过活组织检查或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2.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是引起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食用肥腻、烟熏、腌咸等食物,或食用含亚硝胺类致癌物质的食品,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3. 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使用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有可能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和溃疡,甚至导致胃溃疡和胃出血。
慢性胃炎的病理解析
慢性胃炎的病理解析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它的发病率很高,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从病理学角度看,慢性胃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黏膜炎症和功能障碍。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病理解析。
一、黏膜炎症慢性胃炎的黏膜炎症是该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浅表性和萎缩性。
浅表性炎症主要是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黏膜的轻度充血和水肿,上皮层小凹陷、小裂缝和轻度的细胞浸润。
而萎缩性炎症则是由于慢性胃炎的长期存在,使得黏膜上皮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缺血缺氧,导致胃黏膜的上皮层萎缩、小凹陷、小溃疡等病变。
此外,萎缩性炎症还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数量的减少以及胃酸分泌的不足,呈现为萎缩性胃炎。
正是由于黏膜炎症的存在,慢性胃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胃痛、胃胀、反酸、恶心等。
如果挽救不及时,就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
二、功能障碍另外一个常见的慢性胃炎病理表现是功能障碍。
它主要由于黏膜炎症给胃黏膜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障碍包括胃酸分泌障碍和胃肠动力障碍。
具体来说,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壁上的分泌细胞数量和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胃酸分泌量的减少。
而胃肠动力障碍则表现为患者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胃酸反流等状况。
总结综上所述,慢性胃炎的病理解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和环节。
黏膜炎症和功能障碍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
针对这些病理变化的有效治疗方法,应当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药物治疗、饮食健康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样,预防慢性胃炎也需要从多维度入手,注重饮食卫生、规律生活等方面的养护,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胃炎病理报告活动性
胃炎病理报告活动性摘要:本篇报告对一位患有活动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
病理结果显示,患者胃黏膜表面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黏膜表面糜烂和溃疡形成。
此外,还观察到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以及腺体形态的改变。
本次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1. 临床信息病例号:W20190001年龄:52岁性别:男主要症状:腹痛、消化不良2. 病理检查方法活组织病理检查对患者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光镜检查采用常规石蜡切片,组织标本经血液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
观察指标- 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 黏膜表面糜烂和溃疡形成- 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 腺体形态的改变3. 病理结果经过病理检查,观察到以下病理变化:3.1 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在胃黏膜部位,明显观察到炎症细胞的浸润,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炎症细胞浸润表现为细胞密度增加,核染色深度增加,胞质内可见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器改变。
3.2 黏膜表面糜烂和溃疡形成在胃黏膜表面,可见大面积糜烂和溃疡形成。
糜烂表现为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出现细胞空洞和颗粒状坏死区域。
溃疡则表现为病变面上部皮肤坏死和糜烂区域扩展,伴有黏液血性渗出物。
3.3 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黏膜下层明显观察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现象。
淋巴细胞可形成淋巴滤泡,浆细胞则散布在间质中。
增生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密度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加。
3.4 腺体形态的改变观察到腺体形态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腺体增生和分叶现象。
部分腺体呈囊样扩张,随着炎症的加重,腺体结构逐渐破坏。
4. 结论本次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具有活动性胃炎的病理特征,包括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黏膜表面糜烂和溃疡形成、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以及腺体形态的改变。
这些病理变化说明患者胃黏膜表面受到了炎症和损伤,与其主要症状腹痛和消化不良相吻合。
胃病理报告 活动级别
胃病理报告活动级别概述该胃病理报告描述了一名患有胃疾病患者的活动级别。
活动级别是描述胃病程度的指标,根据组织学评估和临床症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过程。
通过本次病理检查,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胃病变程度以及进展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理检查结果标本信息标本来源:胃镜取活检标本标本编号:XXXXX送检日期:XXXX年XX月XX日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病理诊断标本镜下所见:胃黏膜组织显微镜下观察,见以下病变:1. 胃炎程度:轻度2. 胃溃疡:无3. 胃息肉:无4. 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胃炎程度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患者胃黏膜呈轻度炎症反应。
胃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饮食、药物等。
轻度胃炎表明胃黏膜的炎症程度较轻,病变相对较轻微。
胃炎症反应一般包括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和溃疡形成。
轻度胃炎的患者常常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感。
胃溃疡本次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胃部未见溃疡形成。
胃溃疡是由于胃黏膜组织受到持久或慢性的刺激而导致的破溃,一般呈现为溃疡局部组织的破坏和炎症反应。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其严重程度可根据溃疡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评估。
胃息肉本次检查结果未发现患者胃部有息肉形成。
胃息肉是胃黏膜上的良性肿瘤,呈现为黏膜增生突起。
胃息肉的大小和数量多样,临床上常常伴有胃部不适感,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本次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未见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胃部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它与许多胃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加重并引发相关症状。
结论根据以上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胃炎程度为轻度,未见胃溃疡和胃息肉形成,同时阴性结果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综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用药等可能刺激胃黏膜的因素。
必要时,可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慢性胃炎的临床与病理学诊断进展
S c h o o l , ? C a n i t n g( 2 / 0 0 o 8 ), D e p a r t m e n t fP o a t h o l o g y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V e t e r a n s A fa i r s B o s t o n H e a l t h c a r e S y s t e m
S c h o o l f Me o d i c i n e , Z h e i f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Ab s t r a c t 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 i s v e r y c o mmo n i n C h i n e s e p o p t r l a t i o n.p ima r r i l y a s a r e s u l t o f w i d e s p r e a d i n f e c t i o n w i m
C h e n g g o n g ,DA I Ni n g 4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a t h o l o g y ,T h e A f il f i a t e d D r u m T o w e r H o s p i t a l fN o a n i f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Me d i c a l
胃肠 病 学 2 0 1 3年第 1 8卷 第 2期
・ 6 5・
・
特 约 文 稿
・
慢 性 胃炎 的 临床 与 病 理 学诊 断进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晚期癌 ⑴ 外生型
⑵ 溃疡型
二、肉眼类型
外生型
⑶ 浸润、缩窄型 溃疡型
⑷ 胶样型
浸润型
⑴ 外生型:息肉型或蕈伞型
蕈 伞 型 胃 癌
⑴ 外生型:息肉型或蕈伞型
隆
蕈
起
伞
息
型
肉
食
型
管
结
癌
肠
癌
⑵ 溃疡型
原因:部分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 特点:大,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
溃 疡 型 胃 癌
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形态鉴别(6点)
皱襞
十二指肠溃疡 球部 1个
圆、椭圆 < 1cm 整齐 表浅 平坦 同左
胃底部
胃体部
胃大弯
食管
胃小弯
胃
窦
部
胃溃疡多位于小弯侧,愈近幽门愈多见, 尤其见于 胃窦部,为什么?
胃溃疡的观察要点(8点)
部位 数目 形态 直径 边缘 深度 底部 周围粘膜皱襞
胃溃疡的观察要点(8点)
部位 数目 形态 直径 边缘 深度 底部 周围粘膜
➢ 小肠型 氧乙酰化唾液酸 阴性 ➢ 大肠型 氧乙酰化唾液酸 阳性
与肠型胃癌有关
杯
状
完
C
全
化
吸
生
收
上
皮
C
杯状C→肠上皮化生 纹状缘的吸收上皮C或潘氏C →完全化生
完全化生
杯 状 C
吸 收 上 皮 C
潘 氏 C
镜下 ⑴ 粘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 ⑵ 肠上皮化生(杯状C) ⑶ 粘膜全层大量淋巴C和浆C
胃粘膜活检(镜下) ➢ 炎症程度(轻、中、重度) ➢ 炎症活动度(中性粒细胞) ➢ 萎缩、化生、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
分类
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单纯性)胃炎
➢ 最常见,胃镜检出率为20%~40%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疾病
➢ 约占慢性胃炎的10%~30%
其他:慢性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和肉芽肿性胃炎
分支较多而弯曲的管状粘液腺
幽门腺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概念:胃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 发病:常见病,50岁+者高达50%+ 病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长期慢性刺激 十二指肠液返流 自身免疫性损伤
临床:上腹部不适(剑突下),腹胀 诊断
胃镜(肉眼) ➢ 病变部位、范围;粘膜有无充血、水肿、出血、 糜烂;粘膜皱襞肥大、萎缩变薄等
镜下 溃疡底从内至外分四层
并发症
消化管癌
概述
肉眼类型
组织学类型
病因
扩散途径
自学
临床病理联系
一、概述
食管癌
胃癌
大肠癌
发病率
第5位
第2位 第4位
好发部位 中段(50%) 胃窦部 直肠 (50%)
下段(30%)
乙状结肠(20%)
上段(20%)
组织学类型 鳞癌为主 腺癌为主 腺癌为主
2004~2008年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位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授课内容
胃组织学结构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管癌
胃壁的组织学结构
粘膜上皮 粘膜层 固 有 层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
肌层
胃底腺:胃底和胃体部的固有层腺体
主C: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C: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颈粘液C 内分泌C
主细胞 壁细胞
幽门腺(胃窦部固有层腺体)
龛
影
粘膜皱襞
胃 溃 疡
瘢痕组织
哪些肉眼特点支持 溃疡形成与胃液的 自我消化作用有关?
镜下
溃疡形成呈慢性经过
1. 溃疡底
镜下
⑴ 由内至外(粘膜→外膜)可分为四层
最表层: 渗出层 坏死层
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 坏死组织
肉芽组织层 新鲜肉芽组织 最下层: 瘢痕组织层 陈旧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的作用?瘢痕组织层在最下层?
溃疡型胃癌
表面:火山口状
切面:浸润性生长
⑶ 浸润、缩窄型
浸 润 型 胃 癌
⑶ 浸润、缩窄型
弥
漫
缩
浸
窄
润
型
型
食
胃
管
癌
癌
革 囊 胃
⑷ 胶样型
外观:半透明胶冻状 镜下: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
三、组织学类型
⑴ 腺癌 ⑵ 未分化癌
癌细胞排列成腺样结构 癌巢不明显,排列成条索状
⑶ 鳞癌
食管癌多见
⑷ 粘液癌或印戒细胞癌 粘液湖 印戒细胞
良性溃疡(胃溃疡)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外形 大小 深度 边缘 底部 周围
粘膜
圆或椭圆 直径<2cm 较深 整齐,不隆起 较平坦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皿状或火山口状 直径>2cm 较浅 不整齐,隆起 凹凸不平,出血、坏死 皱襞中断, 结节状肥大
鉴别点(6点) 外形 大小 深度 边缘 底部 周围粘膜皱襞
浸润,淋巴滤泡 ⑷ 粘膜内纤维组织增生
2. 分类
发病是否与自身免疫有关以及是否伴有恶性贫血
A型
B型
发病 部位 恶性贫血 癌变
自身免疫 体、底
有 无
直接损伤(HP感染) 窦 无 有(0.5 % ~1%)
恶性贫血:壁C↓→内因子↓→VitB12↓→贫血
慢性萎缩性胃炎小结
病变特征 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固有腺减少) 肠上皮化生 ➢大肠型不完全化生与肠型胃癌有关
皱襞
十二指肠溃疡的观察要点(8点)
部位 数目 形态 直径 边缘 深度 底部 周围粘膜皱襞
胃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溃疡的观察要点(8点)
部位 数目 形态 直径 边缘 深度 底部 周围粘膜皱襞
胃 镜
Gastrointestinal Tract
X
线
钡
餐
溃疡
显
示
溃
龛影
疡
呈
正常胃粘膜 无杯状细胞
正常肠粘膜 杯状细胞
肠上皮化生 多见于胃窦
胃粘膜的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 (胃粘膜上皮和固有腺出现杯状细胞)
正常胃窦粘膜 杯状C----肠上皮化生标志
肠上皮化生
伴随上皮细胞增生,若异常增生,则可能癌变 分类
完全化生 杯状细胞和吸收上皮细胞,潘氏细胞 不完全化生 只有杯状细胞
⑸ 腺鳞癌
腺癌 + 鳞癌
印 戒 细 胞
粘液腺癌中,癌细胞内出现大量粘液将细 胞核挤压于一侧形如戒指(印戒细胞)
自学内容
扩散途径 1. 直接蔓延 2. 淋巴道转移 3. 血道转移 4. 种植性转移
临床病理联系 病因
消化性溃疡病 Peptic Ulcer Disease (慢性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性溃疡病 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
慢性溃疡(粘膜缺损深 度超过粘膜肌)为特征 溃疡形成与胃液的自我 消化作用有关
粘膜层
溃疡型胃癌 溃疡形成 —癌组织坏死脱落
溃疡型胃癌
消化性溃疡病
溃疡是一种肉眼形态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 坏死脱落 良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病) — 胃液的自我消化
三、消化性溃疡病的结局与并发症
1. 愈合 2. 出血 3. 穿孔 4. 幽门狭窄和梗阻 5. 癌变
1. 愈合
肉芽组织填充,周围粘膜上皮增生覆盖
2. 出血 最常见 10%~35%
原因:破坏溃疡底毛细血管/大血管 表现
少量出血--大便潜血 大量出血--呕咖啡色液体和解柏油样大便
3.穿孔 5%
明确和拟需解决的问题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疾病名称 病变特点:溃疡形成
形态学上如何判断消化性溃疡病中的溃疡形成是与 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有关,且呈慢性经过
肉眼上如何区分良、恶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 概述 病变 结局与并发症 发病机制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病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复合性溃疡 临床
十二指肠溃疡易发生 (壁薄)
前壁多见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上腹剧痛→全腹痛伴 腹膜刺激征
后壁溃疡穿透较慢 →局限性腹膜炎
4. 幽门狭窄和梗阻
3%
主要由瘢痕收缩引起;少数由急性炎症
正常幽门
幽门狭窄
5. 癌变 ≤1%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 溃疡边缘上皮和腺体发生
四、病因与发病机理
胃液自我消化作用: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 酶消化自身组织,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损伤性因素
胃酸)感染 非甾体抗炎药 烟、酒 高胃酸分泌 十二指肠液返流
胃粘膜
溃疡形成
防御屏障
表面粘液层+HCO3上皮再生能力 健全的血循环 前列腺素合成
防御屏障受损
缺血 休克 胃排空延迟
➢神经内分泌失调 ➢ 遗传因素
家族高发趋势 O型血
消化性溃疡病小结
肉眼 部位、数目、形状、大 小、边缘、深度、底部、 周围粘膜皱襞
位于瘢痕底部,炎症刺激 表现
中、小A壁增厚、腔窄 血栓形成 对机体影响 利 防止血管出血 弊 局循障碍→溃疡不愈
2. 溃疡边缘:粘膜肌层与肌层粘连愈着 3. 其它: 溃疡底神经节C、神经纤维变性和断裂、
小球状增生
粘 膜 肌
肌
正常
层
镜下诊断思路 胃粘膜缺损
➢深度超过粘膜肌 ➢ 溃疡底无腺体 先确定坏死层(呈红染带状) ➢上方:渗出层 ➢下方:肉芽组织层 最下层为癍痕组织层
70% 25%
5%
常见病,全球10% 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
20~50岁多见,男∶女=2~5∶1 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
大体(8点)
二、病变
胃溃疡
部位
小弯侧 窦部
数目
1个
形态
圆、椭圆
直径
< 2cm
边缘
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