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第一篇:滨水景观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此设计是城市滨水文化广场,临近松花江,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广场东西长度90米,南北长度60米,广场为四边形。

广场是由一个上升的空间到一个下沉的空间是由一个河流联系而成,在空间上形成高低的变化提升广场韵味,广场在城市格局中是与道路相连,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在广场中采用步行的交通手段,满足人们的生活活动需要。

二、设计主要思想:该广场是以满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满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广场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滨水、绿化为主”,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水景以水池、喷泉的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

植物造景,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广场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1 水的特征和寓意 • 1.2 水与生存环境 • 1.3 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与前沿课题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水的特征和寓意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水的特征和寓意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2 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3.2.1 建立水岸植被缓冲带 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尽量避免在水边进行纯观赏性绿化,而应参照原有 自然植被群落进行适地适树的搭配。 水岸植被缓冲带一般设置在水边到水边的交界带上,地表径流需经过植被缓冲带最 终流入水体中,从而使污染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的拦截,其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 由各种相关指标综合决定。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1 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利用水资源
3.1.3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包括水循环利用和水资源收集两方面的内容。 在水循环利用方面,小型水体应尽可能利用大型水体进行循环净化,也可利用
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处理水作为净化水体。 在水资源收集方面,应尽可能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雨水纳入水资源的利用体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2 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3.2.2 湿地保护和建设
湿地系统的保育和恢复是滨水景观 设计的重要内容。滨水区除保持水 体的自然形态之外,还应尽可能多 设置一些小型的蓄水池和间歇性湿 地,收集雨水和收纳洪水,从而增 强景观的丰富性和滨水景观抵抗洪 水的能力,对景观和生态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所谓柔性水工结构,是与刚性水工结构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采用一种相对容许变 化,同时又对水体及驳岸没有严重影响的结构进行滨水区域的建设,也是一种生态 的并且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的水工结构。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一、前言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滨水空间。

本文将就滨水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探讨,介绍其设计原则、要素以及实施步骤,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滨水景观设计的全面指导。

二、设计原则1. 获得灵感: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观察,以获得灵感和理解周边环境特点。

可以参考其他成功案例,吸取经验和启示,但也要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2. 人性化设计:滨水空间应该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用户的舒适性和体验感。

设置合适的休憩点、步行道、观景平台等,方便人们欣赏风景和进行休闲活动。

3.生态友好: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选择适宜的植被覆盖,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空气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

4.景观连续性:滨水景观设计需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保持景观连续性。

使用与周边建筑物风格相符的材料和色彩,保持整体的视觉效果和协调性。

三、设计要素1. 水体元素: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是水体元素,可以是江河湖海、水池喷泉等。

水的流动和声音能为人们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成为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植被景观: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布置植被是非常重要的。

营造绿色环境,增加观赏价值,同时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活空间。

3. 道路和桥梁: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道路和桥梁是人们欣赏景色和交通出行的主要途径。

需要考虑交通流线的连贯性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风格。

4. 休闲设施:为了提供更好的滨水休闲体验,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休息亭、游乐设施、户外健身设施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实施步骤1. 规划设计:根据滨水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

包括空间布局、景观要素的选择和安排、路线设计等。

要充分考虑滨水区域的特点和潜力,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 施工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具体的施工建设工作。

需要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沿海、河湖等水体周边地区进行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滨水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景观资源,因此滨水景观设计既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又要解决水体环境保护和人类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营造出具有生态美、人文美和功能美的滨水景观区。

本文将以某滨水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介绍该项目的背景、设计理念、设计要素和具体方案。

二、设计理念本项目的滨水景观设计以“生态与人文共融、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旨在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水景观区。

通过恢复和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文化和教育活动场所,同时加强与当地文化特色的融合,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滨水休闲空间。

三、设计要素3.1 景观绿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景观绿化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本项目将采用生态绿化的方式,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进行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

3.2 湿地恢复与保护湿地是滨水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设计方案中,将重点保护现有的湿地,并进行适度的恢复工作,使其成为滨水景观区的核心景观元素。

3.3 水体景观滨水景观设计离不开对水体的利用和处理。

在本项目中,将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水体景观元素,如喷泉、人工湖泊等,增加景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3.4 人文建筑人文建筑是滨水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本项目中,将引入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与景区的自然环境相呼应,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宜人的居住环境。

四、具体方案4.1 景观绿化方案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景观绿化是最基础的设计要素之一。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选择当地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植物进行种植,以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

同时,还将根据景区的功能需求,设置休闲区、运动区等特定的绿化空间。

4.2 湿地恢复与保护方案湿地恢复与保护是本项目的重点任务之一。

我们将对现有的湿地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滨水景观设计1

滨水景观设计1
运用景观元素如植物、水体、小品等,打造丰富多彩的滨 水景观。
建筑设计
结合滨水环境特点,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感的建筑形 态。
照明设计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营造舒适宜人的夜间滨水环境。
施工图绘制与审查
01
施工图绘制
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绘制详细的滨水景观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
图、剖面图等。
02
技术交底
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防洪与水资源管理
滨水区域易受洪涝灾害影响,设计 需结合防洪措施,合理规划水资源, 确保景观安全与可持续性。
文化遗产与历史传承
许多滨水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遗产,设计需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
公众参与与社区营造
滨水景观设计需注重公众参与, 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营造具有归
空间组织
可持续性
合理规划住宅区的空间组织, 设置公共绿地、休闲步道、 儿童游乐设施等,提供多样 化的户外活动空间。
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 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 术,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 态效益。
06
滨水景观设计挑战与趋势
面临的挑战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滨水区域通常是生态敏感区,设计 需考虑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
小品元素运用
运用雕塑、座椅、灯具 等小品元素,点缀滨水 景观,增加趣味性和艺 术性。
04
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现场调研与分析
现场踏勘
对滨水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地形地貌、水文条件、 植被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数据分析
收集相关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对滨水区域进行 定量和定性分析。
案例研究
借鉴国内外优秀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 和手法。

26种滨水景观设计技巧附30套滨水景观资料

26种滨水景观设计技巧附30套滨水景观资料

26种滨水景观设计技巧附30套滨水景观资料从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和发展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的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滨水空间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把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特色高品位的综合功能区。

01滨水空间特点A.水体造就的自然资源特征生态多样性:滨水空间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人们观赏、考察的特殊区域。

滨水小气候:水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B.滨水空间人文特征水乃生命之源,人类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趋水天性是历来已久的。

在古代人们就有水上游览、曲水流觞、钓鱼等亲水活动; 在当代,有划船、漂流、游泳、水边冥想、瑜伽等活动。

C.滨水空间固有的景观特征·河道空间属于典型的带状空间,可以进行空间的曲折变化,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内聚力,容易形成序列性空间02滨水空间设计要点滨水区域的视线尽量设计的较为开敞,方便将外围水景借入园内,切记将岸边空间封死。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道路走向与水域的关系,切记一直远离水域或一直靠近水域。

与水域之间有近远暧昧相依是道路与水域的最佳关系。

通过道路的穿插组织进一步丰富滨水区域的视线。

在岸边设置亲水活动区域时,要注意控制其入水区域的面积,考虑其安全性。

同时,应加强岸边亲水区域的生态性,减少其不透水区域的面积列举了滨水设计的多种形式空间类型的一些自由组合03驳岸设计使用木平台和坐具的下沉广场,设置在河道中间、观景点、滨水休闲空间。

木平台为悬挑与水面,从而得到俯瞰水面的感受。

设置在广场和人行漫步道附近,提供亲近景观河道或湖面的机会。

设置在临近湿地和沼泽的区域,提供生态城市步行感受。

用种植灌木的矮墙驳岸增强亲水体验,创造软质的人行漫步道体验。

用一系列湿地和驳岸创造自然的漫步体验,提供将栖息地融入城市空间的机遇。

资料推荐[浙江]杭州高品质生态河畔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深圳]水库环湖环境提升工程设计方案[四川]成都湖水环境治理概念性规划方案[深圳]城市生态长廊河川整治与景观改造方案[重庆]滨水生态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方案[深圳]城市滨水道路自然景观概念方案[武汉] 东湖绿道滨水公园景观方案文本-SWA[深圳]石岩渠河道综合整治工程CAD施工图[福建]龟岭村水河道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图[广东]汕尾海滨大道沿线景观规划深化文本[广东]汕尾海滨大道沿线养生水镇景观文本[美国]城市滨水地带景观设计方案[江苏]经济开发区生态滨河景观带设计方案[安徽]生态廊道水系整体规划治理方案[浙江]金华城市生态休闲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案[广东]佛山现代岭南水乡河道景观设计方案[宁波]城市河岸滨水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方案[浙江]富阳新山水城滨江大道景观设计方案[湖南]沿江风光带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案麓湖生态城EOD绿色办公区1期湖岸景观改造[柳州]柳东滨江观塘片生态湿地公园方案深化[浙江]金华梅溪水环境治理铁堰段景观工程[安徽]金寨县新城区水系总体概规及流域治理[深圳]宝安区五指耙水库环湖环境提升工程[成都]新津县杨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规划[佛山]里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概念方案[江苏]南京滨江生态科技岛概念规划方案[河南] 东方神话游乐园景观方案文本[广东]沙井街道河道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图[广东]汕尾海滨大道沿线景观规划竞标文本往期汇总推荐【水景施工】干货 | 景观水景施工工艺总结(文末80套景观水景CAD施工图)【河道景观】河道景观方案设计全流程详解(超多知识点)附:河道景观相关资料如何下载。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神仙干货,滨水空间分析及表达超全解析!

神仙干货,滨水空间分析及表达超全解析!

神仙干货,滨水空间分析及表达超全解析!文章来源:艺筑景观ID:YiZhuJingGuanSheJi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如今的设计中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滨水空间有哪些形式?具体的图纸又怎么进行表现?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滨水空间的深度解析和图纸制作详解!同时,会在文末为大家送上滨水处理素材大礼包!01 滨水空间的分类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水岸线的曲折变化,不同类型的水岸线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各式的驳岸处理,面对如此多的类别,想要系统的解读,那么首要就要对滨水空间的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滨水空间通常分为水体、水际线和陆域。

针对这三种空间通常有多种处理方式,而亲水空间、驳岸、滨水游线是常见的处理内容。

在水体空间中的处理方式基本都为具有一定亲水性的处理方式,这样能更好的利用水体,形成人与自然的互动形式。

亲水空间通常又可以分成路径类、平台类、广场类三种大的处理类别。

02 路径类亲水空间路径类的处理方式即为对滨水游线做亲水处理,通常的表现方式为将一定道路延伸到水面上,形成具有亲水性的一段路径,丰富路径的形式。

▶分叉围合路径:分叉围合出新的空间,可规划为可参与的滨水广场或水景观节点等。

同时,也可以丰富路径。

▶完整图形路径:通过完整图形强调节点空间形式感,增强主题性和趣味性,可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

▶网状落差路径:高差变化跌落形成竖向变化,网状结构适用于生态修复情况或者人工管护情况下,可营造较好的植物生态氛围。

03 平台类亲水空间在滨水游线上增加一个亲水平台,可以更好的增加人们和水体的互动性,以及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

是每个滨水空间基本都会使用的处理方式。

▶线状水面出挑平台:打造出挑空间形成延伸活动空间并且更加亲近水体,线状的挑出平台可以是码头或者垂钓区。

▶面状水面出挑平台:面状的挑出平台可以突出节点景观性,丰富驳岸边界,同时也是良好的观景平台。

▶交错重叠平台:拓宽平台空间的同时,增强其活动趣味性以及参与者的交流性。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滨水景观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周边的景观设计,它以水为主题,融合自然与人文元素,打造出具有艺术、观赏和功能性的优美场所。

滨水景观设计旨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环境质量,为居民和游客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针对某滨水区域进行设计方案的探讨。

二、目标定位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既具有观赏性、活动性,又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滨水景观。

通过合理规划,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的地标与人们的憩息之所。

三、设计要点与构思1. 保护与修复水域生态为了保护并改善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利用适宜的植物、湿地等手段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水域自然动态。

同时,合理设置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引进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鸟类和鱼类,为游客提供生态教育与观赏体验。

2. 整体规划与布局基于区域特点,我们将设计多层次的景观及活动空间,使滨水区域具有丰富的功能性。

比如,设置散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骑行道等活动区域,方便居民进行健身活动;同时,在适宜的地方设置休闲座椅、户外音乐喷泉等设施,提供休憩和娱乐场所。

3. 引入艺术元素通过艺术装置的设置,使滨水景观区更具艺术氛围、文化内涵。

我们将在景观设计中融入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为滨水景观区注入生动活力。

4. 创新的互动体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的参与感,我们将引入科技元素,打造智能互动体验区。

通过VR技术、增强现实等手段,游客可以参与虚拟的水上运动、水下探险等活动,增强其体验感与参与度。

五、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注重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

采用可再生材料、LED照明系统等节能环保设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选择环保型植物,进行科学养护与管理,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保障水质的清洁与健康。

六、维护管理策略为了确保景观长期维护和管理,我们建议建立专门的滨水景观管理机构,负责景观区的维护、保洁和安全工作。

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资料整理

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资料整理

一.滨水地区介绍1.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 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2.滨水地区空间分类环港湾夹江环湖3.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用地功能地合理布局按城市滨水区的功能划分大致有滨水居住区、滨水文化博览区、滨水娱乐休闲区、滨水办公商业及金融区等。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土地使用形态的单一性和片断化是城市滨水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形态单一造成滨水区功能的隔离与分化现象,许多滨水区由于缺乏城市市民参与的商业文化、娱乐设施而失去了作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许多商业办公为主的滨水区则由于居住用地的缺乏,形成夜间缺少活动的城市空间利用浪费的“空洞化”现象。

因而公共性、多样性、延续性、层次性和立体化应成为用地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

a.公共性是指滨水区对城市开放,用地形态公共化,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融为一体。

b.多样性是指在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性社区建设,形成多样的用地平衡,土地使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这一策略的基础,复合型的城市空间避免和减少了土地使用的“低谷”增强了滨水区的吸引力。

c.延续性是指综合原有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成城市生活景观的延续性。

例如,武汉市南岸嘴整治工程亲水空间将长江大桥作为远景结合。

d.多层次和立体化是对滨水区自然景观潜质的充分利用,立体化的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例如美国曼哈顿河滨工程多层地下建筑充分容纳了商场、停车场、戏院、博物馆、运动场、餐厅和集会场地形成延续性城市空间。

(2)城市交通的协调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形体的骨干,一般与城市基础建设或地下设施一起安排和设计,一旦安排好,很少有机会修改,而即使能够修改,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市政和土地利用有很大的制约性。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滨水设计是指在城市和自然水体的交汇处进行的规划与设计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景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滨水设计的基本知识点。

1. 滨水设计的意义滨水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增加城市绿地和休闲空间,并且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此外,滨水设计还可以对治理水体污染、防止洪水、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滨水设计的原则(1)生态原则:滨水设计应尽量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景观原则:滨水设计应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3)风险原则:滨水设计应考虑到气候变化和水灾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4)参与原则:滨水设计应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市民、专家等,形成共识,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3. 滨水设计的要素(1)交通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于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同时要考虑到水体交通的需求。

(2)绿地设计:滨水设计应该注重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水体处理:滨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水体的处理和管理,包括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等。

(4)景观布局:滨水设计的景观布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使得整个滨水区域既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又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5)活动空间:滨水区域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文化需求。

4. 滨水设计的案例(1)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典型的滨水设计案例,通过修复滨江地带,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使其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区域。

(2)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滨水设计通过改造旧码头区域,打造了一个集商业、居住和文化于一体的滨水区域,成为了伦敦的新地标。

(3)温哥华海滩:温哥华的滨水设计充分利用了沿海地形和自然环境,打造了一系列的沿海公园和休闲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和独特的眺望。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_关于滨水景观公园设计方案3篇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_关于滨水景观公园设计方案3篇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_关于滨水景观公园设计方案3篇关于滨水景观公园设计方案1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核心在于设计水陆之间的景观界面。

滨水景观公园是一种独特的现状景观,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极具景观的美学价值。

在尊重原有基地自然生态肌理的前提下,根据场地特征、设计主题等对滨水景观公园进行合理的功能片区划分,针对不同片区设计不同的主题和功能,实施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

自然生态是滨水景观公园最重要的景观特征,要结合自然生态对滨水景观公园进行设计,如自然驳岸应成为滨水区域的主要空间类型;碎石护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碎石间缝隙有利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波动折现路径具有强弱对比的力度感,注意节奏及其与地形的关系等。

关于滨水景观公园设计方案2滨水景观公园既是城市的节点,其本身同时涵盖上述景观要素。

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滨水景观公园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市民的情操,净化市民的心灵,影响市民的行为。

因此,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城市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滨水景观公园设计中,应充分结合基地高差现状,合理布置亲水平台、漫步道、自然植被等景观,营造丰富多彩的滨水景观效果。

利用高差设计,构成纵向的景观序列形式,体现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增强滨水公园的立体化景观效果。

在道路与驳岸的立体化设计中,根据现状高差,对不同区段的道路和驳岸进行高低区分,既能丰富整个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层次,又能在防洪、灌溉等基础上进行多样组合。

关于滨水景观公园设计方案3滨水景观公园为城市居民与游客提供了亲水环境,是城市的公共旅游场所,吸引游人参与互动体会自然,满足日常休闲活动。

为此,滨水景观公园设计应当确保交通连续性、重视和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与亲水性,保证游人可以欣赏到变化丰富的滨水景观、促进游人与自然的交流及增进市民间的交往活动。

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保证滨水景观公园各方面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地景观的塑造是滨水公园最终服务于人的必要途径。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升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为市民创造出一个美丽宜居的生活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素和应用方法。

一、滨水环境的特点与价值滨水环境即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与陆地相结合的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

滨水环境不仅滋养了大量的生物物种,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因此,保护和提升滨水环境的价值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1. 充分尊重自然和文化:滨水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滨水资源,保留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元素。

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生态工程手段,保护水质、保护河岸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3. 强调人文关怀和社区参与:滨水景观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市民的需求,创造出具有社区意义的公共空间,鼓励市民参与设计和管理。

4. 强调可持续发展:滨水景观设计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滨水景观设计的要素1. 滨水步道:滨水步道是连接河岸和滨水区的重要交通通道,设计时应考虑步道的宽度、材质、照明等因素,使之既美观又实用。

2. 滨水广场:滨水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设计时要考虑舒适性和互动性,可以设置休息区、游乐设施等,增加市民的参与度。

3. 滨水公园:滨水公园是滨水地区的绿地系统,设计时应合理规划植被、道路、水系等,打造出生态友好的公园空间。

4. 滨水景观节点:滨水景观节点是滨水地区的重点景点,可以设置雕塑、水景、观景平台等,突出滨水地区的特色和个性。

四、滨水景观设计的应用方法1. 泛滥区治理:针对滨水地区的泛滥问题,可以采用加固河堤、挖掘河道、设置闸门等方式进行治理,保证滨水地区的安全性。

2. 滨水生态修复:针对滨水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采用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专题学习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专题学习
• 对重要滨水空间、广场、 步行街等的室外硬质铺装的色彩、材质等, 提出引导 要求。
01. 面向水体广场
沿水面布置,面向水体
02.跨水型广场
跨水体布置,适用于小尺 度水面
03.引水型广场
内凹形,将水体引入人的 活动区域,增加亲水性
04.伸入水面广场
广场伸入水面,扩大人的 活动区域,增加亲水性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退让
• 根据不同水体尺度后退 • 满足滨水开敞空间、绿化、滨
水活动组织的用地要求 • 与滨水区内建筑高度相协调,
2 环水型
• 城市接近包围水面 • 陆地与水面边沿大致呈环状 • 环湖、环海湾
3 水网型
• 大量水道呈网状相互交错,将 城市板块切割成若干块
• 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呈网状
滨水空间基本概念
滨水空间分类 根据水体尺度分类
1 大尺度
• 河道较宽,基本没有滨水两 岸之间的视觉联系
• 水面起隔离作用
2 中等尺度
3 小尺度
• 河道宽度适中,滨水两岸之 间有视觉联系,但没有对话 交流
• 水面的隔离作用不明显
• 河道较窄,滨水两岸不仅有视 觉联系,而且可以进行对话交 流
• 水面为两岸联系的纽带
2|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
滨水空间设计要素
• 护岸边坡 • 绿地和广场 • 滨水建筑 • 交通
设计要素 ① 护岸边坡
边坡要求
竖向分析图
案例分析 ③ 金华燕尾洲公园
与洪水为友
洪水淹没时的景观
洪水退去后的景观
THANKS
《浙江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相关条文:
• 临城市主要公园、 广场、滨水区以及特色街道等重要开放空间的建筑界面,对 其建筑的高度、风貌特色、建筑退界、底层建筑形式及功能、界面连续性等提 出引导要求。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

滨水区域作为城市中独特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

本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于一体的滨水空间,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二、场地分析1、地理位置项目场地位于_____市_____区,紧邻_____河,周边有多个住宅小区和商业设施。

2、地形地貌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局部有一定的高差。

河岸线较为曲折,有一些天然的滩涂和湿地。

3、水文条件_____河水质较好,但在雨季存在一定的洪水威胁。

水位变化较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防洪措施。

4、植被现状场地内现有一些乔木和灌木,但植被覆盖率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5、周边环境周边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较大,但现有的公共空间不足。

商业设施较为集中,但缺乏与滨水区域的互动。

三、设计目标1、打造生态友好型滨水景观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湿地系统等措施,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空间设置亲水平台、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等,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3、增强滨水区域与城市的融合通过景观节点和视线通廊的设计,将滨水景观与周边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4、传承地域文化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展现地域特色。

四、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和恢复场地的生态环境,减少人工干预。

2、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空间。

3、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地形、水文、植被等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4、文化传承将地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增强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维护成本,实现景观的长期发展。

五、总体布局1、功能分区根据场地的特点和设计目标,将滨水区域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1)生态保护区位于场地的上游,保留原生的湿地和植被,设置生态监测点,进行生态保护和研究。

(2)休闲活动区设置亲水平台、沙滩浴场、儿童游乐区等,供人们休闲娱乐。

滨水景观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

观赏型草坪
• 酢浆草
多年生常绿小 草,花期411月,红花 酢浆草植株 整齐,叶色 青翠,花期长 是一种良好的 地被观花植物。
游憩型草坪
• 游憩型草坪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游戏
及户外活动的草坪。
• 用匍匐剪股颖(50%)+结缕草(50%)最
为适合,
• 因为是在滨水公园,土壤湿润,匍匐剪股
颖耐淹性高,耐寒,耐高温。结缕草叶片 光滑,耐践踏。
• 有些设计在岸边一律铺以大片草坪,这样的做法,仅从单
纯的绿化目的出发,而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功用人工草 坪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弱,需要大量的管理,如人工浇灌、 清除杂草、喷洒药剂等,残余化学物质被雨水:中刷,又 流入水体因此,草坪不仅不是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有机组 成,相反加剧了湿地的生态负荷对湿地的岸边环境进行生 态的设计
西安世博园滨河景观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 舒适性: •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十分的快速的,人们的生
活越来越高效,在忙碌过后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放 松身体和心灵场所,滨水景公园景观设计是一个 城市景观的设计,它的出现就是要为市民提供一 个繁忙过后享受安宁、舒适的这样一个场所。景 观的舒适性的塑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生理上的 舒适感和心理上的舒适度。
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的设计
• 可采用的科学做法是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
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还可建立一个水 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种植湿地植物这样做,可 使水面与岸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湿地 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 提供生活的环境,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 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从视觉效 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带来一种丰富、自然、 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滨水地区介绍1.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 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2.滨水地区空间分类环港湾夹江环湖3.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用地功能地合理布局按城市滨水区的功能划分大致有滨水居住区、滨水文化博览区、滨水娱乐休闲区、滨水办公商业及金融区等。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土地使用形态的单一性和片断化是城市滨水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形态单一造成滨水区功能的隔离与分化现象,许多滨水区由于缺乏城市市民参与的商业文化、娱乐设施而失去了作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许多商业办公为主的滨水区则由于居住用地的缺乏,形成夜间缺少活动的城市空间利用浪费的“空洞化”现象。

因而公共性、多样性、延续性、层次性和立体化应成为用地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

a.公共性是指滨水区对城市开放,用地形态公共化,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融为一体。

b.多样性是指在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性社区建设,形成多样的用地平衡,土地使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这一策略的基础,复合型的城市空间避免和减少了土地使用的“低谷”增强了滨水区的吸引力。

c.延续性是指综合原有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成城市生活景观的延续性。

例如,武汉市南岸嘴整治工程亲水空间将长江大桥作为远景结合。

d.多层次和立体化是对滨水区自然景观潜质的充分利用,立体化的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例如美国曼哈顿河滨工程多层地下建筑充分容纳了商场、停车场、戏院、博物馆、运动场、餐厅和集会场地形成延续性城市空间。

(2)城市交通的协调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形体的骨干,一般与城市基础建设或地下设施一起安排和设计,一旦安排好,很少有机会修改,而即使能够修改,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市政和土地利用有很大的制约性。

由于有些地方城市交通横穿滨水区,使海滨、河岸成为人们难以靠近的区域。

交通道路作为异质空间,将人与滨水空间分隔,往往破坏了城市与水域的关联性和整体感。

采用立体化的交通组织即通过交通的地下化或高架散步道可解决这一问题。

设立超大街区也是有效的策略,将分散的小街区整合为大的街区,街区内只设人行道,将汽车道排除在外,这样可以避免汽车道对行人的干扰。

尝试在滨水的特定区段组织超大街区,可以解决滨水空间的完整与组织交通的矛盾。

人车绝对分行会使该地区功能受到限制,可以在保证步行者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限制速度的汽车通过,同时保证自行车交通的通行,将部分道路设计为尽端式以避免外部汽车穿行,将车行路线设计为折线型或蛇形以限制车速,设置车挡或驼峰以限制车行范围及提醒减速,滨水区的步行空间随着车行道的折线亦曲折变化,形成舒适、美观且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空间。

(3)城市滨水区防灾城市防洪城市经济迅猛发展要求建立高标准的工程防洪设施,创造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立意又要求城市滨水空间尽可能保持自然生态特征,能体现城市独特风貌,两者在一定层面上相互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采取以下措施:a.通过流域性防洪措施与城市防洪措施相结合,在保证防洪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控制与降低市区防洪堤的高度,避免市区内出现与其它景观要素极不协调的高大堤墙。

b.通过建筑、道路、活动场所与堤坝结合,可打破单调冗长的堤身,为沿江景观和滨水空间的多样化创造条件。

c.对于修建防洪堤的滨江地段,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生态特征,避免江岸大面积渠化,通过各类植物的精心选择和组织,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江生态系统。

由于城市不透水的表面大大高于郊区的自然地面,使其蓄水能力大大降低,稍遇过量降水便会诱发洪水。

因此在滨水区域城市设计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延缓城市暴雨径流,如建屋顶蓄水槽、池、屋顶花园、覆盖草皮或用波状和砾石面等粗糙屋顶等,也可在地面铺设卵石等透水界面并多植有滞水能力的草木等。

预防建筑活动对河岸、海岸的侵蚀建于水中或临水而建的建筑,往往需要在水下建造防波堤、护岸等设施以保护建筑物基础部分的安全,这些水下的建筑活动极易在水流作用下对滨水地貌产生影响,特别是流速较大和较易侵蚀的河、海岸。

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考察周边环境的地质!地貌状况,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长远的时间内研究建筑活动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二.河道景观设计1.对城市河道景观的认识关键:重视河道景观的巨大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

一个完整的城市河道由河槽、河滩、河岸林等组成,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和迁徙廊道,是城市可以自我保养和更新的天然花园,河道还保留了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痕迹。

因此,城市河道景观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与变化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理想的生境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

现状:多数城市在整治河道景观时,仅侧重其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水运、灌溉等,景观设计多采用拓宽河道、裁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护堤等传统的工程措施,这些手段只是单一地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毁坏了河道原有的生态功能。

2.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原则(1)系统与区域原则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之时,首先应该对河道(河流)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考虑。

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估、协调城市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市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综合治理河道污染(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

(2)多目标兼顾原则城市河道治理不单是解决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境、改善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机会,提高河滨区域土地利用价值等。

(3)生态设计原则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态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自然美学原则保持自然线形,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鼓励平易质朴。

(5)文化保护原则自然景观整治和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3.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模式(1)关于河道平面处理a.在解除河道瓶颈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

b.尽量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袋囊状”结构利于防洪,同时对景观和生态有重大意义。

c.尽量使城市水系形成网络,利于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构架。

(2)关于城市河道断面处理关键:设计一个能够保证常年有水的水道及能够应对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

可采用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持一个连续的蓝带,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防洪要求。

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

而平时这些滩地是城市理想的开敞空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适合市民休憩活动。

(3)关于河岸处理鼓励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墙的硬式河岸。

仿效自然河岸,能够维护自然的生态功能、美学价值,同时降低造价和维护费用。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效果。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侵蚀严重的地段,在使用水泥和合石块护岸时,可以通过挖洞加圈的方法种植花木,打破单调的线条,增加生机。

部分岸段使用园林山石也是可取的。

若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采取台阶式分层处理更优。

根据水位和功能的不同,选择适宜该水位生长的植物:(1)在常水位线以下且水流平缓的地方,应多种植生态美观的水生植物,它的功能主要是净化水质,为水生动物提供栖食和活动场所,美化水面,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并按其生态习性科学地配置,实行混合种植和块状种植相结合;(2)常水位至洪水位的区域是河道水土保持的重点,其上植物的功能有固堤、保土和美化河岸作用,河坡部分以湿生植物为主,河滩部分选择能耐短时间水淹的植物,河道植物的配置种植应考虑群落化,物种间应生态位互补,上下有层次,左右相连接,根系深浅相错落,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体,在不影响行洪排涝的前提下,可种植少量乔木树种;(3)洪水位以上是河道水土保持植物绿化的亮点,是河道景观营造的主要区段,群落的构建应选择以当地能自然形成片林景观的树种为主,物种应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可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以弥补洪水位以下植物群落景观在冬季萧条的缺陷。

这样,水生植物与河边的灌乔木呼应配合,形成了有层次的植物生态景观。

(4)关于河滩地的利用河滩地适合用于慢跑、放风筝、散步、自行车、儿童活动、日光浴、野餐等活动,因此该空间景观设计应以草坪、草地为主,适当布置树丛、树群,简洁明快,不宜过分园林化。

如有足够宽度,可设置球场及其它休闲设施。

通过对滩地断面稍作修改,既可避免设施受经常性洪水威胁,又可以丰富景观。

另外,根据亲水性需要,可适当设置一些平台、台阶、栈桥等。

(5)关于河道之外的土地利用a.确定河道两边建筑后退线。

,保证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空间,形成连续的绿色走廊。

b.改善城市道路可及性。

c.重点地段布置城市广场、小游园,充分结合城市历史文化。

d.河道周边的区域以居住、商业、公共设施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