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

合集下载

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

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

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目录1.第一章1.1液压板料折弯机2.第二章2.1概述2.2 V带的设计计算2.3 V带轮的设计3.第三章3.1概述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4.第四章4.1概述4.2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5.第五章链传动的设计5.1概述 5.2链条的设计与计算6.绪论1第1章概述1.1液压板料折弯机1.1.1液压板料折弯机的简介液压折弯机按同步方式又可分为:扭轴同步、机液同步,和电液同步。

液压折弯机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上动式、下动式。

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

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

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

折弯机可以通过更换折弯机模具,从而满足各种工件的需求!1.1.2液压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原理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

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

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2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

液压板料折弯机采用液压电器控制,滑块行程可以任意调节,并具有点动等动作规范,采用点动规范可方便的进行调模和调整。

液压板料折弯机性能可靠,是理想的板料成型设备之一,它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造船、电器、机械、轻工等行业,生产效率高。

a. 滑块滑块为钢板焊接机构,通过滑块导轨与机架相连,油缸紧定在左右立柱上,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螺钉与滑块相连,保证滑块同步运动。

b.机械挡块调整机构为了提高工作精度,位于机架两侧的油缸内设有机械挡块左右油缸顶端通过手轮传动涡轮杆,而使螺杆传动,螺母做上下移动,限制了活塞杆下死点的位置,从而达到控制滑块下死点位置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为保证工件的全长范围内的工作精度,两油缸中的机械挡块位置必须相同。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第1 章任务分析1.1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

给定条件为:折弯力1000000N滑块重量15000N快速下降速度23mm/s慢速加压(折弯)速度12mm/s快速上升速度53mm/s快速下降行程180mm慢速加压(折弯)行程20mm快速上升行程200mm1.2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为15000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s。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00mm),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0.91。

因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

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

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

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

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

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

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

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

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

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

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

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

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快要产生下滑运动。

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

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专业机检1114班设计者王盛林田增宝姜兴龙严加楠指导教师:邓三鹏2013年12月30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任务分析3、方案的确定4、工况分析(1)负载分析(2)运动分析(3)绘制负载和速度循环图5、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6、初步确定液压系统参数(1)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参数(2)绘制液压缸工况图7、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1)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2)液压控制阀的选择(3)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8、液压性能的验算(1)系统压力损失计算(2)系统发热及温升计算9、参考文献10、设计心得体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课题: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一、课程设计日:自2013年12月21 日至2013年12月30日二.本组同学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间、主要参考资料等):1.目的: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高效的液压系统;熟悉并运用有关国家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2.设计参数:(1)完成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退(上升)工作循环;(2)采用垂直放置的V导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以防止自重下滑;(33.(1)负载分析,绘制负载、速度图、工作循环图;(2)确定执行元件(液压缸)的主要参数;(3)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缸装配图和电磁铁动作循环表;(4)选择各类元件及辅件的形式和规矩。

二、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1.8 104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5s。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66mm),故选择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第1 章任务分析1.1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

给定条件为:折弯力1000000N滑块重量15000N快速下降速度23mm/s慢速加压(折弯)速度12mm/s快速上升速度53mm/s快速下降行程180mm慢速加压(折弯)行程20mm快速上升行程200mm1.2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为15000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s。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00mm),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0.91。

因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

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

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

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

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

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

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

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

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

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

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

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

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快要产生下滑运动。

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

液压课程设计—立式板料折弯机设计

液压课程设计—立式板料折弯机设计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二、设计性能要求欲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其滑块(压头)的上下运动拟采用液压传动,要求通过电液控制实现的工作循环为:1.自动实现空载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退回的工作过程。

2.压头下降时速度均匀。

已知:折弯力F 1000KN ;滑块重力G=15KN快速空载下降的速度v i 23mm/s,慢速下压折弯的速度v2 12mm/s,快速退回的速度v3 53mm/s ;快速空载下降行程L)180mm,慢速下压折弯的行程L2 20mm,快速退回的行程L3 200mm ;启动、制动时间均为t 0.2s。

要求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以防自重下滑;压头导轨上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三.设计内容1. 工况分析:(1)负载分析折弯机滑块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只有200mr)故可选单杆活塞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可以选择液压缸的机械效率m 0.96 )。

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参数对液压缸各工况外负载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列于下表1表1液压缸外负载力分析计算结果利用表1的计算数据,并在负载过渡段做粗略的线性处理后便得到如图1所示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折弯机液压缸负载循环图。

F I..图1折弯机液压缸负载循环图表折弯机各工况情况4利用表2中的计算数据,并在速度过渡段做粗略的线性处理后便得到如图 2所示 的折弯机液压缸速度循环图。

d 0.752D 0.752 250 187.95mm ,取标准值 d=180mm液压缸的实际有效面积为490.625cm 2A 2 :(D 2 d 2)严2 182)远如2180 f ?0°1/ mm53图2折弯机液压缸速度循环图2. 确定液压缸参数根据文献1表8—7表8-6,预选液压缸的设计压力R =24Mpa 将液压缸的无 杆腔作为主工作腔,考虑到液压缸下行时,滑块自重采用液压式平衡,则可计算 出液压缸无杆腔的有效面积。

A i1000KN0.96 24 1060.043m 2液压缸内径按 GB/T2348-1993,取标准值 D=250mm=25cm根据快速下行和快速上升的速度比确定活塞杆直径 d V D 2VI D 2 d 253 232.3A -D 2 Rm0.234m 234 mm那么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计算见以下表3表3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循环中各阶段的功率计算如下。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谭晓波学号:4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级机制四班指导教师:光春职称:20XX年06 月12 日学院教务处制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目录1 任务分析(1)1.1 技术要求(2)1.2 任务分析(2)2 方案的确定(3)2.1 运动情况分析(3)2.2 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3)2.3 容积调速回路(3)3 负载与运动分析(4)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5)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6)6 系统液压图的拟定(8)7 液压元件的选择(8)7.1 液压泵的选择(8)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8)7.3 油管元件(11)7.4 油箱的容积计算(12)7.5 油箱的长宽高确(12)7.6 油箱地面倾斜度(12)7.7 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13) 7.8 过滤器的选取(13)7.9 堵塞的选取(13)7.10 空气过滤器的选取(14)7.11 液位/温度计的选取(14)8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15)8.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15)8.2 沿程压力损失(15)8.3 局部压力损失(15)8.4 压力阀的调定值计算(16)8.5 油液温升的计算(16)8.6 快进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16)8.7 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17)8.8 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17)8.9 的设计(18)8.10 系统发热量的计算(18)8.11 散热量的计算(18)91 任务分析1.1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一XX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

给定条件为:折弯力N 5103.1? 滑块重量N 4105.1? 快速空载下降行程200mm 速度(1v )22/mm s 慢速下压(折弯)行程30mm速度(2v )11/mm s快速回程行程222mm速度(3v )56/mm s1.2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为N 5103.1?,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2)液压泵的最高流量
当快速运动的时候,两个泵同时供油时,如回路的泄漏按10%计算,系统中液压油的流量为:
而滑块慢下时,仅由一个泵提供液压油,其流量为:
(3)所以选用双联叶片泵的型号规格为PV2R12型双联叶片泵。当使用普通液压油时,其最高使用压力为前泵14MPa,后泵16MPa,公称排量为——前泵选用26mL/r,后泵选用23ml/r。其允许转速为750r/min——1800r/min。
折弯机快速上升时
3).当折弯机向上运动时,行程开关发出信号,电磁阀5的电磁铁2YA得电。电磁阀2的电磁铁仍没有得电。两个泵同时供油,折弯机又快速运动。其运动情况为:
进油路:两个泵——阀5——电磁阀4——阀2——液压缸下腔。
回油路:液压缸上腔——阀3——电磁阀4——油箱。
4).当滑块停止的时候,挡块压下行程开关,电磁铁失电,电磁阀5处于中位。活塞停止运动。液压泵卸荷,阀3起支撑作用。滑块悬空停止。
2.整个系统有以下回路组成:
1).调速回路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要调节。因为滑台运动速度较低,工作负载变化较大,采用进口节流调速回路。因为该回路将1个调速阀和一个二位电磁阀并联配置,以实现液压缸向下运动时的两种速度的换接。而如果采用别的节流调速方式,要实现活塞向下运动时两种速度的变换是困难而复杂的,所以采用此种调速回路是较好的。
从初压开始到终压结束,受到的力可视为6100000Pa。而最后快上的整个过程受力都可视为1600000Pa。
最后简化得:
工况
压力
流量
功率
快下
11000Pa
31.4L/min
6W
慢下
6100000Pa
14.5L/min
200W
快上

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专业机检1114班设计者王盛林田增宝姜兴龙严加楠指导教师:邓三鹏2013年12月30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任务分析3、方案的确定4、工况分析(1)负载分析(2)运动分析(3)绘制负载和速度循环图5、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6、初步确定液压系统参数(1)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参数(2)绘制液压缸工况图7、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1)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2)液压控制阀的选择(3)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8、液压性能的验算(1)系统压力损失计算(2)系统发热及温升计算9、参考文献10、设计心得体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课题:立式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一、课程设计日:自2013年12月21 日至2013年12月30日二.本组同学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间、主要参考资料等):1.目的: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高效的液压系统;熟悉并运用有关国家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2.设计参数:(1)完成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退(上升)工作循环;(2)采用垂直放置的V导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以防止自重下滑;(33.(1)负载分析,绘制负载、速度图、工作循环图;(2)确定执行元件(液压缸)的主要参数;(3)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缸装配图和电磁铁动作循环表;(4)选择各类元件及辅件的形式和规矩。

二、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1.8 104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5s。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66mm),故选择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1.1.1 折弯机简介折弯机在折弯金属板料薄板的作用中有较高的效率还有折弯精度。

折弯机采用的机构是钢板连接,这种机构具有较好的的刚度还和强度,液压传动中要保证工作运行中不至于因为板料的下模V形槽的选择不适或者是厚度的变化而引起超载事故。

折弯机是指折弯专用机械(弯曲半径极小,一般小于R10) [1]。

另外本机器工作运作中,操作起来比较便捷,具有点动、单次行程的功用,并且平稳安全可靠,能够保压,用户只须要准备好不同的模具,就能将金属板料或者薄板折弯成满足不同要求形状的工件,当配备相应的配件后,并且应用范围广,可用于飞机、造船、汽车、机械及轻工业等等。

折弯机的主要零件都是由钢板或者是锻钢焊接制造而成的,这种材料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的效果,而且性能也相对可靠。

目前,中型或者小型吨位的折弯机大多是扭轴,它使两油缸同时运行。

油缸机架、柱塞与滑块都采用的刚性固连,这种方式在运动过程中柱塞受到一定约束。

由于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也可能造成密封圈挤向一边造成油的泄漏[2]。

由油箱、左右立柱、内撑挡等组成的框形结构,工作台联接于立柱的下方。

滑块是用一块钢板制造而成的,并连接于左右气缸中的活塞杆。

左右两列分别固定有两个平行的圆柱体。

活塞的上下移动是通过液压驱动带动滑块的形成的。

同步方法采用的是电液伺服同步法。

由数控系统控制运行的,两个同步流有自动调整的功能,用来保证滑块运行的同步精度。

检测滑块的位置的工具是光栅尺,引导滑块运行的装置是导轨。

在工作台的右侧,由蜗杆减速器,制动电机,螺母,斜垫,弧形块和拉杆组成,垫块可以向左偏移40mm,工作台的最大加凸量是20mm。

电动机安装在油箱的上部,油泵安装在油箱的内部,泵组的位置在油箱上部,左右油缸的顶面上安装两个同步块。

采用的冲洗阀结构,可以确保快速降下滑块时油缸中有足够的油,这种结构提高了滑块行程速度并且能节省能源。

5前托料架、后挡料前托料架是由手动调节。

后置仪表位置通过电动机,齿轮,皮带,编码器和向后和仪表架向前移动。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 板料折弯机 ,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1 任务分析1.1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

给定条件为:折弯力 61.910N ⨯滑块重量 42.310N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210mm速度(1v ) 23/mm s慢速下压(折弯) 行程 30mm速度(2v ) 12/mm s快速回程 行程 240mm速度(3v ) 52/mm s1.2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为42.310N ⨯,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0.2t s =V 。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40mm ),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0.91cm η=。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第1 章任务分析1.1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

给定条件为:折弯力1000000N滑块重量15000N快速下降速度23mm/s慢速加压(折弯)速度12mm/s快速上升速度53mm/s快速下降行程180mm慢速加压(折弯)行程20mm快速上升行程200mm1.2任务分析根据滑块重量为15000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s。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00mm),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0.91。

因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

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

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

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

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

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

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

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

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

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

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

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

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快要产生下滑运动。

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板料折弯机设计(全套图纸三维)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板料折弯机设计(全套图纸三维)
The design of the bending machine mainly involves the designs of bending mould and hydraulic system.The work part of the bending machine is bending mould, to choose the "V"-shaped bend mould.Hydraulic system is the impetus for the bending machine.According to the bending force of the bending workpiece to choose the motor,hydraulic pump and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other hydraulic components.
小,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系统工况来做选择 ,但不能小于材料所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rmin
( rmin = 0.3t = 0.3× 3 = 0.9mm ),故凸模圆角半径可取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即:
rp =r=1mm
(2-9)
2.4.2 凹模的设计
1)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的圆角半径主要是根据 Z 形工件的形状特征来决定的,本次设计的 Z 型件结构特
1.1 折弯机的应用 ........................................................ 1 1.2 折弯机的分类与组成 .................................................. 3 2 弯曲模具的设计 .......................................................... 5 2.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 7 2.2 确定工艺方案 ........................................................ 8 2.3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 10 2.4 Z 型弯曲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 14 2.5 弯曲模具其他零件设计与选用 ......................................... 17 3 液压系统的设计 ......................................................... 23 3.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 26 3.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 27 3.3 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 29 4 液压缸的设计 ........................................................... 30 4.1 液压缸基本参数确定 ................................................. 32 4.2 液压缸结构参数确定 ................................................. 33 4.3 液压缸主要性能参数 ................................................. 35 5 折弯机特点分析 ......................................................... 36 结论 ..................................................................... 37 致谢 ..................................................................... 38 参考文献 ................................................................. 39

z型弯折弯工艺分析及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最新

z型弯折弯工艺分析及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最新

上海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Z型弯折弯机分析及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分校(站、点):浦东新区年级、专业: 08机电教育层次:大专学生姓名:张思标学号: 088041909 指导教师:曹光远完成日期: 2011.04.25目录内容摘要 (I)一、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1)二、 Z型弯板料折弯分析 (1)(一)Z型折弯件 (1)(二)弯曲变形的过程 (2)(三)弯曲的计算方法 (3)(四)Z型弯复合模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4)1、复合模具图 (4)2、 Z型弯模具调试方法 (5)3、 Z型弯板料展开计算方法 (6)三、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 (6)(一)液压折弯机的简介 (6)1、折弯机参数 (6)(二)工作原理分析 (7)1、运动分析 (7)2、负载分析 (7)3、运动分析 (9)(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确定 (10)1、确定液压缸尺寸 (10)2、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的计算 (10)(四)拟定液压系统图 (13)1、选择液压回路 (13)2、液压系统合成 (14)(五)选择液压元件 (15)1、选择液压泵、驱动电机和阀类元件辅助元件 (15)2、油管元件油箱容积计算 (16)3、快进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18)四、总结 (19)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摘要现有生产质量、工作效率是每个企业提升的目标,针对车间的折弯机与折弯件异形件分析设计。

该模块包括了以下两大部分:(1)异形件模具设计;用在通用折弯机上z形折弯件一次成形弯曲模的结构、工作过程和主要模具零件设计"该模具采用可调节式上凸模和下凸模,解决了特殊件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_课程设计(论文)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_课程设计(论文)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0级机制四班2013年06 月12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摘要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目录1 任务分析 (1)1.1 技术要求 (2)1.2 任务分析 (2)2 方案的确定 (3)2.1 运动情况分析 (3)2.2 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3)2.3 容积调速回路 (3)3 负载与运动分析 (4)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5)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6 系统液压图的拟定 (8)7 液压元件的选择 (8)7.1 液压泵的选择 (8)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8)7.3 油管元件 (11)7.4 油箱的容积计算 (12)7.5 油箱的长宽高确 (12)7.6 油箱地面倾斜度 (12)7.7 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13)7.8 过滤器的选取 (13)7.9 堵塞的选取 (13)7.10 空气过滤器的选取 (14)7.11 液位/温度计的选取 (14)8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 (15)8.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 (15)8.2 沿程压力损失 (15)8.3 局部压力损失 (15)8.4 压力阀的调定值计算 (16)8.5 油液温升的计算 (16)8.6 快进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 (16)8.7 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17)8.8 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17)8.9 邮箱的设计 (18)8.10 系统发热量的计算 (18)8.11 散热量的计算 (18)9 参考文献 (19)致谢 (19)1 任务分析1.1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板料折弯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板料折弯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板料折弯机的设计引言液压板料折弯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其主要用途是对金属板材进行折弯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船舶建造、机械设备制造等领域。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板料折弯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具备更高的折弯精度、更快的生产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因此,设计一款性能优越的液压板料折弯机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款高效、精确和节能的液压板料折弯机。

其主要设计指标包括:1.折弯精度:保证机器能够对板料进行精确的折弯,折弯角度误差控制在±0.5°以内。

2.生产速度: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折弯速度要求在每分钟10-15次,以适应工业生产的需求。

3.能耗节约: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机器的能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竞争力。

设计原理液压板料折弯机主要由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控制阀组成。

液压泵通过传动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通过液压缸产生压力,驱动上下模具对板材进行折弯。

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电机通过减速器和传动机构将转速和转矩传递给液压泵和液压缸,实现液压系统的工作。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使用PLC或微控制器作为核心,通过传感器感知工作环境的参数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液压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工作,实现对折弯角度、折弯力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高效、精确和节能的设计目标,本文提出以下设计方案:1.液压系统设计:选用高效的液压泵和液压缸,采用先进的液压控制阀,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考虑使用变频器调节电机的转速,以满足不同板材折弯的要求。

2.传动系统设计:选择高效的电机和减速器,优化传动机构的结构和材料,减少传动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同时,设计合理的传动比,以满足板材折弯的力矩需求。

板料折弯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板料折弯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板料折弯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设计一台四柱立式板料折弯成型机液压系统,液压板料弯拆成型机工作循环为:快速下行→慢速加工→快速提升回程。

最大弯曲压制力506N ,上下移动滑块重G =15000N ,快速下行行程1000m m -800mm ,慢速下行行程30m m -60m m ,快速下行速度V 快下=24mm/s ,慢速下行速度V 慢=15mm/s ,快速上行速度V 快上=55mm/s ,快速上行行L=1000mm ,程制动时间△t=0.2s ,上下移动滑块液压支撑平衡。

一、负载及运动分析液压板料弯拆成型机上下移动滑块在立式四柱上作直线往复行程运动,应采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按技术要求,按已知参数求出液压缸各工况外负载如下:表1:液压缸外负载分析计算表工 况计 算 公 式外负载/N不计摩擦力,快速下降负载为零。

设定初加压为5000KN 的10%。

快速下行启加速度tu g G F ∆∆⨯=11匀 速 ____慢速弯折初 压 F 2=F ma x ×10%终 压 F 3=F max快速返回启 加 F 4=tu g G ∆∆⨯2匀 速 F 5=G制 动 F 6=tu g G ∆∆⨯-2表2:板料折弯成型机各种工况持续时间工 况 计 算 式 时间/s 说 明 快 速 下 行t 1=L 1÷v 1= 弯折时间分两阶段,初弯行程为60mm ,终弯行程为30mm 。

慢速弯折初 压 T 2=L 2÷v 2= 终 压T 3=L 2÷v 2= 快 速 回 程T 4=L 3÷v 3=利用上述负载速度数据绘制负载速度图如下:二、选取液压缸参数,确定液压缸结构尺寸四柱立式板料折弯成型机属于液压机类,其工作压力在20-32MPa 之间,预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 1=25mPa ,以无杆腔为工作腔。

设置液压缸竖直工作,采用液压顺序阀平衡滑块自重,则液压缸无杆腔内径为:==mP F D ηπ1max4 根据GB/T2346-1993,取标准值 D =根据液压缸快速下行与快速上行的速度比确定液压缸活塞杆直径d : =-=D v v d 快上快下1 取标准值 =d取快速进给柱塞液压缸直径:=塞d液压缸有效面积为:==214D A π=-=)(4222d D A π==234d A π快速进给的柱塞液压缸面积:⨯=44πA表3:液压缸工作循环进给中的压力与流量计算如下表工 作 阶 段计 算 公 式负载F/N工作压力p /Pa输入流量q 及功率L/min Pq (Kw ) 快速下行启 动42max 1A A P F p b +=,q=v 1A 1恒 速2A P b6慢速下行 初 压mA F p η1max =,q=v 2A 1终 压××.×→0快速退回启 动 mA F p η2max=, q=v 3A 2恒 速 制 动二、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流量计算1、液压缸的平衡压力 =2A GP =平衡 为了安全地工作,取背压: mPa P b 0.1= 2、快速下行 =42A A P P b =快下 3、液压缸工进作压力 (1)、初压 =+=121A A P A R P 平衡压制工初 ( 3)、终压=+=121A A P A R P 平衡压制工4、液压缸回程压力(1)、启动:=2A F P 启启=(2)、恒速: ==2A F P 恒恒 (3)、制动:=2A F P 制制=5、液压缸流量计算 (1)、液压缸快速下行行程=1A v q 快下快进==2A v q 快下快出=(2)、快速下行行程柱塞液压缸流量 =4A v q 下柱柱= (3)、工作进给行程 =1A v q 工工进==2A v q 工工出= (4)、快速返回行程=2A v q 快上回进==2A v q 快上回出=6、功率计算 (1)、液压缸快速下行功率=60柱下功=q P P b (2)、液压缸初压功率 =初压P(3)、液压缸终压功率==60Pq P 终压 (4)、液压缸快速上行功率==60Pq P 上行 三、确定快速空程供油方式,液压泵的规格,驱动电机功率 1、液压系统快速空程供油方式:=1A v q 快下快进=由于供油量大,不宜采用由液压泵供油方式,利用主液压缸活塞等自重快速下行,形成负压空腔,通过吸入阀从油箱吸油,同时使液压系统规格降低档次。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折弯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折弯机设计[管理资料]

摘要折弯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金属加工行业。

产品广泛适用于:轻工、航空、船舶、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及装潢行业。

液压传动系统采用压力补偿型柱塞泵供油,回油节流调速,能量利用合理,立式液压缸设有平衡和锁紧措施,工作安全可靠;同时以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夹紧力大,折弯动力也大,系统进行折弯时工作性能好。

本次设计主要是通过液压系统的设计对液压传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部零件的作用有了具体深入的子解。

在设计过程中,力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制造简单。

关键字:液压;缸筒;活塞杆;导轨;滚珠丝杆AbstractThe folding machine belongs to a kind of forging is a major role in the metal processing industry. Products are widely applied to: light industry, aviation, shipping, metallurgy, instruments,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industries.Hydraulic system uses piston pump of pressure compensation to supply oil, the oil return throttle control, rational use of energy. Vertical hydraulic cylinder uses balance and locking measures, so it works safely and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hydraulic cylinders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haves great clamping force and shear force. When system shear plats material, its performance is good..This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hydraulic drive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composed of hydraulic systems, and each of the parts have concrete deep understanding.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achieves structure compact and layout rational and manufacture simple.Key words: hydraulic;cylinder;The piston rod;guide;The ball screw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课题背景 0折弯机简介 0设计内容简介 (1)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1)液压系统的组成 (1)液压传动的概念 (2)液压系统的优点 (3)第2章液压系统设计 (3) (4) (5)第3章系统元件设计 (6) (7)液压折弯机的技术参数() (7)负载分析和运动分析 (7)液压缸主要零部件结构,材料与技术要求 (8)确定液压缸的结构设计,编制工况图 (10)液压缸的工作循环中各阶段压力和流量计算() (15) (16)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计算公式 (16)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18)轴向柱塞泵的工作要求 (19)油泵的选择 (20) (20): (20)油箱的种类 (20)油箱的设计要求及结构 (21)油箱附件 (22) (23)蓄能器的选用 (23)电机的选择 (24)第4章 XY方向设计计算 (25)设计任务 (25)设计参数 (25)方案的分析、比较、论证 (25)脉冲当量和传动比的确定 (26)脉冲当量的确定 (26)传动比的确定 (26)确定步进电机步距角 (26)丝杠的选型及计算 (27)计算丝杠受力 (27)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校核 (27)导轨的选型及计算 (32)初选导轨型号 (32)计算滚动导轨副的距离额定寿命L (32)步进电机的选择 (35)传动系统等效转动惯量计算 (36)所需转动力矩计算 (35)结论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0)附录 (40)第1章绪论课题背景折弯机简介折弯机对折弯金属板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折弯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第一章1.1液压板料折弯机2.第二章2.1概述2.2 V带的设计计算2.3 V带轮的设计3.第三章3.1概述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4.第四章4.1概述4.2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5.第五章链传动的设计5.1概述5.2链条的设计与计算6.绪论第1章概述1.1液压板料折弯机1.1.1液压板料折弯机的简介液压折弯机按同步方式又可分为:扭轴同步、机液同步,和电液同步。

液压折弯机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上动式、下动式。

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

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

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

折弯机可以通过更换折弯机模具,从而满足各种工件的需求!1.1.2液压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原理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

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

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

液压板料折弯机采用液压电器控制,滑块行程可以任意调节,并具有点动等动作规范,采用点动规范可方便的进行调模和调整。

液压板料折弯机性能可靠,是理想的板料成型设备之一,它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造船、电器、机械、轻工等行业,生产效率高。

a. 滑块滑块为钢板焊接机构,通过滑块导轨与机架相连,油缸紧定在左右立柱上,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螺钉与滑块相连,保证滑块同步运动。

b.机械挡块调整机构为了提高工作精度,位于机架两侧的油缸内设有机械挡块左右油缸顶端通过手轮传动涡轮杆,而使螺杆传动,螺母做上下移动,限制了活塞杆下死点的位置,从而达到控制滑块下死点位置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为保证工件的全长范围内的工作精度,两油缸中的机械挡块位置必须相同。

c.同步机构滑块在行程中同步,采用机械同步机构,机构简单,稳定可靠,具有所需的同步精度,一般不需要维修,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

d.前托料架、后挡料(后挡料调节装置)前托料架由手动调节,后当料调节装置由电动机、皮带、齿轮、丝杠螺母、挡料架和编码器完成前后移动,由手动微调。

挡料的高低可由手动调节。

e.模具即使您有满架子的模具,勿以为这些模具适合于新买的机器。

必须检查每件模具的磨损,方法是测量凸模前端至台肩的长度和凹模台肩之间的长度。

对于常规模具,每英尺偏差应在±0.001英寸左右,而且总长度偏差不大于±0.005英寸。

至于精磨模具,每英尺精度应该是±0.0004英寸,总精度不得大于±0.002英寸。

最好把精磨模具用于CNC 折弯机,常规模具用于手动折弯机。

f.电器系统电动机带传动手动轴齿轮传动链传动1链传动2丝杠3编码器丝杠2丝杠1图1.1 传动方案。

第2章 带的传动设计2.1概述2.1.1带传动的特点带传动是靠张紧在带轮上的挠性元件——带传动远东和动力的一种形式,带传动是一种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和冲击、能实现两轴距离较远的传动。

2.1.2带传动的类型及应用在带传动中,常用的有平带传动、V 带传动、多楔传动和同步带传动。

在一般的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的就是V 带传动。

V 带的横截面是等腰梯形,带轮也作出相应的轮槽。

传动时,V 带只和轮槽的两个侧面接触,即以两侧面为工作面,根据槽面摩擦原理,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 带传动较平带传动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这是V 带传动的最主要优点。

再加上V 带允许的传动比大,结构较紧凑,以及V 带多以标准化并大量生产等优点,因而V 带传动的应用比平带传动广泛的多。

2.2 V 带的设计计算2.2.1 由上所述,选用V 带传动带的失效形式是: (1)带打滑 (2)带疲劳断裂 (3)带工作面磨损因此设计V 带的依据是:在保证带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这也是带传动的设计准则。

2.2.2已知数据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 =1.5KW 电动机的转速1n =970r/min 从动轴的转速2n =490r/min 每天工作时间t=10h2.2.3设计计算(1)确定功率d p 查得工作情况系数a k =1.1d p =d p p •=1.1×1.5KW=1.65KW(2)选取普通V 型带根据d p =1.65KW 和1n =970r/min ,确定为Z 型。

(3) 传动比i =21n n =490970=1.98 (4)小带轮基准直径1d d 考虑结构紧凑,取1d d =71mm [1] (5)大带轮基准直径2d d =i •1d d (1-ε)通常取弹性滑动率ε=0.02,故2d d =1.98mm mm 77.137)02.01(71=-⨯⨯取2d d =140mm (6)验算带速10006011⨯=n d v d π=25/6.3/10006097071<=⨯⨯⨯s m s m π~30s m /(7)初定中心距0a 0a =270mm 因mm d d mm mm d d d d d d 422)(2270147)(7.02121=+<<=+(8)计算带的长度0d L0d L =02212104)()(22a d d d d a d d d d -+++π()()mm mm 8762704714014071227022=⨯-+++⨯=π选取节线长度mm L d 900=[]1的V 带。

实际中心距amm mm L L a a d d 2822876900270200=-+=-+= (9)小带轮包角1α1α=180°-⨯-ad d d d 1257.3°=166°>120° (10)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p 1 根据带型及转速查得功率为0.23K [1] (11)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增量△p 1因为传动不不等于1,所以根据带型、转速及传动比查得△p 1=0.02KW [1](12)带的根数 Z=la dK K p p p )(11∆+包角修正系数a K =0.98 带长修正系数l K =1.03Z=6.5根 取Z=7,因为装置经常不满载工作 (14)单根V 带的初张紧立F 0F 0=500215.2mv ZVp K d a +⨯⎪⎪⎭⎫ ⎝⎛- 其中m 为单位长度质量(kg/m)得m=0.06kg/m []2 F 0=51.6N (15)有效圆周力F t F t =310⨯vp d=458.3N (16)作用在轴上的力F r F r =2F 0ZsinN N 7172166sin76.51221=︒⨯⨯⨯=α (17)所用规格Z ﹣900×72.3 V 带轮的设计 2.3.1 V 带轮设计要求设计时应满足的要求有:质量小;结构工艺性好;无过大的铸造内应力;质量分布均匀;转速高时要求经过动平衡;轮槽加工面要求精细,以减少带的磨损;各槽的尺寸和角度应保持一定的精度,以使载荷分布均匀。

2.3.2 V 带轮的材料带轮的材料Q235-A2.3.3V 带轮的结构尺寸因为V 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mm d d 5.475.27111=>=,且mm d d 3001<,V 带轮由7根皮带带动带轮宽很窄,所以带轮采用实心结构。

由Z ﹣900×7可知带轮的尺寸结构: 基准宽度(节宽))(p d b b)(p d b b =8.5mm基准线上槽深a h 取a h =2.0mm 基准线下槽深f h 取f h =7.0mm 槽间宽e e=0第一槽对称面端面距离f f=7.0mm最小轮缘厚5.5min =δmm 带轮宽BB=(z-1)e+2f=14mm 外径a da d a h d d 211+==71+2×2.0mm=75mm=+=a d a h d d 222140+2×2.0mm=144mm轮槽角ϕ1ϕ=34°2ϕ=38°图2.1大带轮图2.2小带轮第3章齿轮的设计3.1概述3.1.1齿轮的传动特点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之一,形式很多,应用广泛,传动的功率可达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达200m/s齿轮传动的特点有:(1)效率高,在常用的间歇传动中,以齿轮传动的效率最高。

(2)结构紧凑,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的空间尺寸一般较小。

(3)工作可靠,寿命长,工作可靠。

(4)传动比稳定,传动比稳定往往是对传动性能的基本要求。

齿轮传动得以广泛应用也是由于具有这一特点。

(5)齿轮传动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昂贵,且不宜适用于传动距离较大的场合。

3.1.2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齿轮传动可做成开式,半开式及闭式。

在农业机械,建筑机械以及简单的机械设备中,有一些齿轮传动没有防尘罩或机壳,齿轮完全暴露在外边,这叫做开式齿轮传动。

这种传动不仅外界杂物容易侵入,而且润滑不良,因此工作条件不好,齿轮容易受到磨损,只适用于低速传动。

当齿轮传动装有简单的防护罩,而且还把大齿轮部分浸如润滑油中,则称为半开式齿轮传动。

工作条件虽有所改善,但不能做到完全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润滑条件也不是很理想。

而汽车,机床,航空发动机等所用的齿轮传动,都是装在经过精确加工而且封闭严密的箱体内,这称为闭式齿轮传动。

相比之下它的润滑及防护条件最好,多用于重要场合。

3.1.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齿轮的失效主要是轮齿的失效,而轮齿的失效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齿轮断裂;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

除了这五种形式外,还可能出现过热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腐蚀与裂纹等等。

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3.2.1已知数据输入功率1`p1`p =1.5KW小齿轮的转速3n3n =490r/min 齿数比4=μ 工作寿命(每年工作300天)t=15年3.2.2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选用直齿轮传动(2)折弯机的后挡料调节装置(3)材料选择 小齿轮的材料为40C r ,硬度为28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 钢硬度为240HBS []1(4)选小齿轮的齿数为Z 1=20,大齿轮的齿数为Z 2=803.2.3按齿面的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计算公式[]3211132.2⎪⎪⎭⎫⎝⎛±•≥H E dt t Z u u T K d σφ 进行计算。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 计算载荷系数t K =1.3齿宽系数1=d φ取弹性影响系数8.189=E Z [1](2) 小齿轮传递的矩mm N n P T •⨯='⨯=4315110923.2105.95 (3) 按硬齿面设计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 6001lim =σ,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 5502lim =σ(4) 计算齿轮的工作应力循环次数 93110058.160⨯==h jL n N81210646.24⨯==N N 其中,j 为齿轮每转一周时,同一齿面啮合的次数; h L 为齿轮的工作寿命(单位为小时)(5)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94.01=HN K 98.02=HN K [1](6)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S=1 公式[]SK N limσσ=得[]MPa SK H N H 5641lim 11==σσ[]MPa SK H N H 5392lim 22==σσ(7)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1t d ,将[]H σ的最小值代入公式中得mm mm d t 94.415398.189414110923.23.132.23241=⎪⎭⎫ ⎝⎛⨯+⨯⨯⨯≥[1]取mm d t 401= 计算圆周速度vV=s m s m n d /03.1/1000604904010006031=⨯⨯⨯=⨯ππ计算齿宽bB=mm mm d t d 404011=⨯=⨯φ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m t =mm z d t 0.2204011== 齿高h=2.25m t =4.50mm 得b/h=40/4.50=8.89 计算载荷系数根据速度等于1.03m/s ,7级精度,取载荷系数K=1.8[1] (8)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园直径mm K K d d t t 7.443.18.1403311=⨯== (9)计算模数m mm z d m 23.2207.4411===3.2.4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公式为 []mm z Y Y z KT m d Sa Fa d 312112⎪⎪⎭⎫⎝⎛>σφ 确定公式内的各个计算数值(1) 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MPaF 5001=σ[1],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强度MPa F 3802=σ[1](2)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89.01=FN K ,91.02=FN K (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 由式[]SK N lim σσ=(4-11)[]MPa SK F FN F 3114.150087.0111⨯==σσ []MPa SK F FN F 2474.138091.0222=⨯==σσ(4) 查齿形系数Fa Y [1] 85.21=Fa Y ,228.22=Fa Y (5) 查应力校正系数Sa Y [1] 54.11=Sa Y ,762.12=Sa Y (6) 计算大小齿轮的FSaFa Y Y σ并加以比较[]0141.0111=F Sa Fa Y Y σ[]0159.0222=F Sa Fa Y Y σ大齿轮的数值大,由公式(4-9)得613.10159.020110923.28.1224=⨯⨯⨯⨯⨯≥m 对比此计算结果,由于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的模数的大小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面直径有关,所以模数取接近于标准值m=2mm ,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园直径mm d 7.441= ,算出小齿轮齿数z 1=2227.441==m d 大齿轮z ⨯=42 z 1=88这样设计出的齿轮的传动,既满足了接触疲劳强度要求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了结构紧凑,避免了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