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

合集下载

Na2O2与H2O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Na2O2与H2O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 H 2 0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产生氧气 实验步骤 : 将 过氧化钠与水 反应 的产物放置一会儿( 无气泡 ) , 加入二氧化锰 , 观察 。后伸入带火星的木 条, 观察木 条是 否复燃 ? 实验现象 : 有大量气泡并且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 反应 中生成中间产物 H O 生成 , H 0 强氧化作用
4 . 是 否 有 可 能 过 氧 化 钠有 剩 余 导 致 红 色 褪 去 ?
5 . 是否有可能生成的氧气使红 色褪去 ? 6 是否有可能由于漂白使红色褪去?比如生成了中间产物 H 0 。 7 . 是否有可能生成的氢氧化钠浓度过高使红色褪去? 设计 实验方案 :
实验 目的 : 验证生成 的氢氧化钠浓度过高能 否使滴加酚酞 的
课 程 篇
N a 2 0 2 与H 2 0反应异 常现 象的实验探 究
苏 春 美
( 安徽 省铜陵市枞 阳第三 中学 )
摘 要: 化 学 是 一 门 以实 验 为 基 础 的 学科 , 化 学 实 验 在 化 学 教 学 中起 到重 大作 用 。 通过过氧化钠- 9水 反 应 后 容 易使 酚 酞 溶液 红色
定 对 学 生 进行 分组 讨 论 并 进 行 试 验 , 探 究 过 氧 化 钠 与 水 反 应 产 物
滴 加 酚 酞 红 色 褪 去 的原 因 。
l 实验 2 j
实验 目的: 验证反应生产的氧气能否使 晤 酞的溶液红色褪去 实验原理 : 酚酞使稀 N a O H溶液变红后通入纯净 的氧气观察
实验步骤 : 向0 . 0 1 mo l / L的 N a O H 溶 液 里滴 加 几 滴 酚 酞 溶 液 ,
么现象发生? ” 实验中现象是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证明生成氧气 , 试 振荡 , 通入制备的纯净 的氧气 。 实验 现象 : 滴加 酚酞溶液 的 N a O H溶液变红 , 通 入氧气红 色 实验结论 : 生 成的氧气对红色褪去无影响 , 排除猜想 5 。

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问题的研究

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问题的研究

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问题的研究1 问题的提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课堂重点演示实验,从目前情况看该实验的研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质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矛盾[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具有漂白性的原因[2~3]、双线桥标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电子的得失[4]等疑难问题更为突出,所以从实验和理论上对上述疑难问题加以认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研究过程以上疑难问题的产生说明人们对Na2O2和H2O反应机理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对一些疑难问题背景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因此从定量实验研究到理论研究是正确认识Na2O2和H2O反应机理的必要保证。

2.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研究[实验1](1)用一个打有2个小孔并内部放有润湿滤纸的塑料盖盖好500 mL的烧杯,一孔中放入量程200℃的温度计,称量并记录质量。

(2)取下塑料盖在500 mL干净的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后再盖好塑料盖并称量以确定过氧化钠样品的质量。

(3)另称量放有胶头滴管(吸入了蒸馏水)的 500 mL烧杯的质量。

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同时观察和记录反应的温度,反应完毕后用胶头滴管小心冲洗烧杯的内壁,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蒸馏水使反应后的溶液为250 mL,称量。

(4)用已经校正好的酸度计测量250 mL反应后的溶液的pH。

(5)称量一片滤纸的质量,并用该滤纸吸取酸度计上带有的溶液并再一次称量。

(6)再称取0.5 g MnO2加入测量完pH的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7)当(6)反应完毕冷却到室温后,称量质量。

(8)再用酸度计测量(6)进行完毕后溶液的pH。

(9)实验数据处理。

计算m[(O2) 理论]总时把不同纯度的过氧化钠样品全部按百分之百处理,进行估算;为了得到稳定可靠的数据实验进行3.0 g、6.0 g 2个样品的实验,最后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并整理为表1(1)以通常方式和速率滴入水的条件下,3.0 g或6.0 g过氧化钠样品与水反应的最高温度分别近似为45℃或71℃;(2)没加入MnO2和加入MnO2后所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比接近1∶1;(3)加入MnO2反应后的溶液和没加MnO2反应后溶液的pH比较,加入MnO2反应后的溶液pH增大;(4)与理论估算的O2质量比较,实际产生O2的质量要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探究实验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探究实验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探究实验作者:陈头平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28期摘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出现红色褪色的现象。

为探究该反应的褪色的原因而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进而探究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过氧化钠;酚酞溶液;褪色;反应机理;过氧化氢问题提出:在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人教版)时,P55实验3-5: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的溶液先变红振荡后又出现褪色的现象。

酚酞溶液变红后为何会褪色呢?猜想:1.实验中Na2O2过量,Na2O2的强氧化性将红色漂白;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能氢氧化钠的浓度对酚酞变色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的氧气使酚酞变色;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中间产物有漂白性。

理论探讨:查阅《化学》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Na2O2易潮解,与水或稀酸作用时生成過氧化氢并放热,过氧化氢不稳定,立即分解放出氧气:先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氢: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不稳定分解2H2O2===2H2O+O2↑。

查阅高等无机化学教程,也有类似的解释。

酚酞溶液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结构:实验一:实验目的:酚酞溶液在不同酸碱环境下变色实验对照。

实验药品:5mol/L H2SO4的溶液、0.05 mol/L H2SO4的溶液、0.001 mol/LNaOH的溶液、1 mol/LNaOH的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仪器:pH试纸(或pH计)、比色卡、玻璃棒。

实验步骤:1.分别测出四种溶液的pH。

2.分别取少量四种溶液滴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5mol/L H2SO4的溶液呈橘红色,0.05 mol/L H2SO4的溶液呈无色,0.001mol/LNaOH的溶液呈紫红色,1 mol/LNaOH的溶液呈无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探索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探索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探索
实验目的与说明:
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即要把教材体系变为教学体系。

在人教版必修1中讲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时候,仅仅做了一个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O2的生成,用酚酞检验NaOH的生成,然后给出化学方程式。

我们认为这样安排是合理的,符合一般学生的基础,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能够发展这个实验的探究功能价值,引出H2O2的性质,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实验原理: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总式: 2Na2O2+2H2O=4NaOH+O2↑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蒸馏水、MnO2粉末、Na2O2粉末。

实验操作:
1.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Na2O2粉末,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让其充分反应,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O2,反应后生成的溶液备用。

2.在另一支试管里加MnO2,取一定量1所得溶液倒入MnO2粉末中,产生大量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证明Na2O2与水反应产生了H2O2,H2O2在MnO2的催化下分解产生了O2(学生初中具备此知识)。

3.把1所得溶液用酒精灯加热,撤除酒精灯后溶液中长时间产生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现象明显,证明H2O2受热分解产生了O2,说明H2O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H2O2=2H2O+O2↑
4.在1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振荡,先变红,后褪色。

说明H2O2具有漂白性,把酚酞氧化而破坏。

课题: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 教学 内容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 教学

课题: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 教学 内容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 教学

课题: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板书设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探究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探究。

探究第一步,猜想,探究第二步:实验验证。

结论:2Na2O2+2H2O════ 4NaOH+O2↑探究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探究。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先反应生成NaOH和H2O2,H2O2再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即:A:Na2O2+2H2O=2NaOH +H2O2B:2 H2O2=2H2O+O22A+B得:2Na2O2+2H2O=4NaOH +O2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中间产物H2O2使酚酞溶液褪色。

【课堂作业】已知过氧化钠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

2 Na2O2+2CO2= 2Na2CO3 +O2若CO2中的氧元素用18O标记,那么在产物碳酸钠中有18O。

【课后作业】研究性作业: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探究。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安排,我认为使教师起到了学生学习的向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获得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首先,探索过程,符合创新精神培养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学基础,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领悟到前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破除了对创新的神秘感。

其次,通过探索过程,学生获得“创新”的成功感,易激发起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自信心理,从而使“获得创新成功”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强化了激励性原则在创新精神的形成中的作用;再次,通过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反思,我认为,在新的形式之下,化学课堂教学应该走向探究化,班级教育应走向小班化,才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 安徽高昌海
【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年(卷),期】2012(000)016
【总页数】 2 过氧化钠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常见的物质,在演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中会有些异常现象: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震荡试管,红色很快褪去.正常情况下,应该红色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褪色,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变化?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1 过氧化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存在剩余的过氧根离子,过氧根离子有氧化性使酚酞褪色;
假设 2 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浓度过大使酚酞褪色.
实验 1 高浓度碱性条件下酚酞的褪色是否可逆
(1)在滴有酚酞的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的试管中(酚酞褪色)分别滴加
1mol · L1-的稀硫酸.
(2)实验结果在验证加入酸能否使在强碱中褪色的酚酞恢复颜色时,同时取少量浓度为3mol · L1-已加入酚酞并使酚酞褪色的NaOH 溶液,加热,发现加热也会使其恢复红色,但停止加热冷却后红色又褪去,这说明强碱使酚酞褪色是可逆反应. 实验 2 碱性条件下H2O2 能否使酚酞褪色
(1)分别取1、0.5、0.1mol ·1L-的NaOH 5 mL,加入1mL 1mol · L1-
H2O2 ,震荡.。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嘿,咱今天来聊聊过氧化钠和水的这场奇妙反应。

这俩家伙碰到一起,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的化学大戏。

咱先说说过氧化钠是啥玩意儿。

这过氧化钠啊,就像是个有点小脾气的家伙。

它长得白白的,看起来挺普通,可别小瞧它哦。

它在化学的世界里可有自己的本事呢。

再说说水,这咱可太熟悉啦。

每天都要喝水,洗脸、洗澡也离不开水。

水就像是个温柔的小伙伴,总是在我们身边。

那过氧化钠和水碰到一起会咋样呢?嘿嘿,这可就有得玩啦。

咱可以做个实验来看看。

准备一点过氧化钠,再弄点水。

把过氧化钠放到水里,哇哦,马上就有反应啦。

一开始,你会看到水里冒泡泡。

就像水里有一群小鱼在吐泡泡一样,可好玩啦。

这些泡泡是啥呢?其实啊,这是氧气。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会产生氧气呢。

接着,你会发现水变得有点热。

这是因为这个反应会放出热量。

就像冬天里抱了个热水袋,暖暖的。

咱再仔细观察观察,还能看到一些别的现象。

比如说,溶液的颜色可能会有点变化。

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这个实验可有意思啦。

通过这个实验,咱能看到化学的神奇之处。

就像变魔术一样,把两个普通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变出了新的东西。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咱可得小心哦。

过氧化钠可不能随便乱玩,要是不小心弄到身上,那可就麻烦啦。

还有,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让反应太激烈了伤到自己。

而且啊,通过这个实验,咱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呢。

比如说,咱能了解到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还能知道一些物质的性质。

总之啊,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可好玩啦。

它让我们看到了化学的魅力,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嘿嘿。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 - 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 - 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1 引言2 产生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在进行本实验时使用的仪器均是洁净的,药品是市售或新制的。

导致溶液红色褪去的因素从产物的角度和反应原理方面来考虑可能有:(1)可能是产物中O2的氧化性使溶液褪色;(2)可能是受生成物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3)反应产生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上升,可能使红色褪去;(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H2O2或O3。

3 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根据上述分析的可能原因,作如下实验验证。

3.1 产物中O2的氧化性影响向试管中加入0.01 mol/L NaOH溶液3 mL,滴加2滴酚酞试液,同时制备氧气并通入红色溶液中,结果是溶液的红色长时间不褪色,说明生成的O2并不影响溶液的颜色。

3.2 生成物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3.2.1 定性实验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将此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放置红色长时间不变色;在另一份中加少量NaOH固体,随着NaOH的溶解形成浓碱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至无色。

将此溶液又分成两份,分别滴加稀盐酸和蒸馏水,可以观察到加稀盐酸的那份溶液红色再现较快,滴加蒸馏水的那份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红色。

3.2.2 定量实验向等体积的浓度分别为 5 mol/L,2 mol/L,1 mol/L和0.01 mol/L的NaOH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的时间如下:溶液的浓度 (mol/L) 5 2 1 0.01变红又褪色的时间 (s) 8 94 450 长时间无明显变化此实验表明:酚酞在稀碱溶液中才能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去。

3.3 反应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往试管中加入一小药匙固体Na2O2,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后分成两份,将一份浸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将另一份加热至沸,再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结果溶液变红振荡后均褪色,可见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并不是使颜色改变的原因。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1.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2.了解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机理。

二、实验原理: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该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中氧化产物是氧气,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钠。

此外,反应过程中还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1.过氧化钠粉末;2.水;3.试管、烧杯、橡皮塞、温度计;4.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将过氧化钠粉末溶于适量水中,制成溶液;2.将酚酞指示剂滴入该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3.加热该溶液,并用温度计记录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4.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现象;5.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现象记录: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同时,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有气体产生时,将气体通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并伴随有放热现象。

其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氧气,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钠。

此外,产生的氧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3.机理推断: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断该反应的机理如下:过氧化钠首先与水分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H2O2),然后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整个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的电子转移方向是从过氧化钠转移到水中。

4.化学方程式: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 +2H2O = 4NaOH + O2↑。

该方程式表示每2个过氧化钠分子与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4个氢氧化钠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

5.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并伴随有放热现象。

《Na2O2与H2O反应的异常现象 及反应历程探究》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Na2O2与H2O反应的异常现象 及反应历程探究》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Na2O2与H2O反应的异常现象及反应历程探究》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使用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的实验探究课。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过氧化钠的性质与应用,设置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其作为金属化合物部分第一个实验,具有重要的实验教学意义。

学情方面,学生先后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钠的性质,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逻辑思维和实验探究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二、实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Na2O2与H2O反应异常现象的发现,引导学生探析微观反应历程。

(2)通过对Na2O2与H2O反应的探究及异常现象的论证,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在解释对Na2O2与H2O反应异常现象的过程中,建立认知模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二)评价目标(1)通过对Na2O2与H2O反应的探究实验方案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定量)。

(2)通过对Na2O2与H2O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化学能量变化的认识水平。

三、实验原理与药品(一)实验原理2Na2O2 + 2H2O =4NaOH+ O2↑Ⅰ. Na2O2+2H2O = H2O2+2NaOHⅡ. 2H2O2 = 2H2O+O2↑(二)实验药品与仪器药品:过氧化钠、蒸馏水、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木条等。

仪器:试管、滴管、三颈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数字化技术装备、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等。

图1 实验药品与仪器四、实验创新要点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两个科学探究:1、褪色异常现象探究;2、初始大量气泡探究。

创新要点:1、两个科学探究问题均来自于真实教学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在整个过程中,突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

2、利用常规试管实验定性解决探究问题,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常规试管实验无法满足实验需求时,引入数字化技术设备,将实验由定性转为定量,宏观现象与微观数据相结合,精准探究实验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实验报告)(原卷版)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实验报告)(原卷版)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2、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的原理。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实验创新的化学核心素养。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温度计、火材、pH试纸、酒精灯、洗气瓶、脱脂棉、石棉网、过氧化钠、蒸馏水、酚酞试液、MnO2粉末,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双氧水【实验探究】实验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实验操作:将1~2 mL水滴入盛有1~2 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

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现象:试管外壁_____,带火星的木条______;用pH试纸检验反应所得溶液呈____性。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滴水生火实验实验操作:取加入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滴加约1ml水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反应的过程可分为两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产物中有H2O 2实验操作:向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四探究钠与水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后褪色的原理提出问题:钠与水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随后为什么会褪成无色呢?(1)作出猜想①:氢氧化钠酚酞溶液褪色可能是由NaOH浓度引起的。

实验操作:向两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猜想②:氢氧化钠酚酞溶液褪色可能是由温度引起的。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现象的探究.do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现象的探究.do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论证实验方案的优劣,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 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不断探索,为学生探究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深入探究过程中充分体验探究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富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和参与者,从而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剖析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

教学难点:寻求猜想的突破口及对每一种猜想的探究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实验探究讨论教学设计:一、问题的提出(实验激趣生疑)1.学生实验:向Na2O2与H2O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且红色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褪去。

(简称现象一)向上述溶液中滴加8至10滴酚酞试液,溶液虽呈现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褪去。

(简称现象二)2.分组讨论产生以上两现象(特别是现象二)的原因二、引导学生猜想现象二产生的可能原因同学们分组自由讨论三分钟后,请各组代表发言,老师摆书在副板上。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引导同学们分析导致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以从产物的角度和反应原理方面来考虑。

再让同学们讨论三分钟。

对结果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不能用直接理论排除的的几种可能写在黑板上。

(1)可能是产物中O2的氧化性使溶液褪色;(2)可能是受生成物NaOH溶液浓度的影响;(3)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上升,可能使红色褪去;(4)Na2O2与H2O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H2O2或O3。

三、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探究上述四个猜想的可能性。

探究一、产物中O2的氧化性可能使溶液褪色方案一: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稀NaOH溶液中通入氧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探究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聊聊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这个奇妙的事儿。

你们想啊,过氧化钠,这玩意儿看着普普通通,可一旦和水碰上,那就像变魔术一样,会发生特别神奇的反应呢!就好像一个安静的小孩,突然变得超级活泼。

过氧化钠遇到水,就开始“闹腾”啦!它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氧气泡泡,咕噜咕噜地往上冒。

这场景,就跟水里有无数个小气球在往上飞似的。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氧气可重要啦,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活力。

那过氧化钠为啥会和水有这样的反应呢?这就像是两个人之间有特别的缘分一样。

过氧化钠里的氧原子啊,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它们急着要找新的伙伴呢。

当遇到水的时候,它们就欢快地跳出来,和水结合,产生了氧气和氢氧化钠。

这就好比一场欢乐的派对,过氧化钠和水就是派对的主角,它们一起跳舞、一起玩耍,然后创造出了让人惊喜的结果。

咱们可以做个小实验来感受一下。

拿一点过氧化钠放在水里,然后看着那些泡泡咕嘟咕嘟地冒出来,哇,那感觉真的太奇妙啦!就好像你亲手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魔法。

这反应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也不难理解呀。

你想想,生活中不也有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和奥秘嘛。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不只是在实验室里有趣哦。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呢。

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快速产生氧气的时候,这个反应原理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所以啊,朋友们,不要小瞧了这些小小的化学现象。

它们就像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小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只要我们有好奇心,有探索的精神,就能从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中找到无尽的乐趣和知识。

总之呢,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原理真的很有意思,很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和了解。

让我们一起像好奇的孩子一样,去探索更多化学世界的奥秘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2 实验的解释及结论由实验1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确是有反应(Ⅰ)①: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能解释部分实验事实。

由实验2、3、4、5、6、9还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生成NaOH和O2外,更主要的是发生(Ⅱ)②:Na2O2+2H2O=2NaOH+H2O2,生成的H2O2,不是像有些大学教材所述的那样立即分解③,而是只有近1/3立即分解生成O2,还有2/3的H2O2能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因此,高一化学(必修)P103关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叙述,应该用“一部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加以限定,以跟实验事实吻合而不失科学性。

同时,有关由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求生成氧气这类计算题不应再编入资料和教科书④中(因为在未另加MnO2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它们的反应实际上是Ⅰ、Ⅱ两个反应并存且以Ⅱ为主)。

从系列实验(包括对比实验8)可知道,H2O2能将酚酞的分子结构氧化破坏,使得酚酞的无色(内酯式)与红色(醌式)及无色(羧酸盐式——三价离子)之间的平衡从反应体系中消失,且这种结构破坏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像检验钠跟水反应有NaOH生成那样,来检验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有NaOH生成(一般可用pH试纸检验)⑤。

若要进行这样的验证,必须先加MnO2直到无气体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才能获得稳定红色溶液——表示有NaOH生成。

由实验4可知:(1)有些资料随意编造描述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先变蓝后褪色的题⑥是不符合事实的;(2)石蕊的分子结构比酚酞分子结构稳定;(3)H2O2的氧化性在加热时比常温下强(即H2O2在100℃以上活性大大加强)。

由实验5、6可知,实验室用冷冻水和过氧化钠反应可制取H2O2,尽管这样制得的是含有NaOH的混合溶液,但只要采取适当的分离方法就能制得较纯的H2O2。

②H2O2在无Fe2+、Mn2+、Cu2+、Cr3+等或MnO2的催化作用下,于常温时性质是比较稳定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是造成约1/3量的H2O2立即分解的主要原因⑦。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自然条件下的观察总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无法确定其中各个个别因素对于总结果有什么贡献。

科学实验则把各个因素彼此分离开了,人为干预创造了条件,使一个因素在不为其他因素干扰而进行的作用中呈现出来,从而揭示出无人干预时所发生的复合事件的作用机制。

——赖欣巴哈(H. Reichenbach)【引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红色,且在一定时间内红色不会褪去(简称正常现象)。

然而,我们向其溶液中滴加2至3滴酚酞试液,溶液虽呈现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褪去(简称异常现象)。

【探究目的】1.实验探究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2.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建议】1.根据已有知识,形成假说,解释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将可能的假说用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述在实验记录本上。

2.从假说中推导出可供实验检验的预测。

将推理过程呈现在实验记录本上,有需要时可以和同学或老师交流。

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如果你认真完成了“建议2”,你会发现实验设计已经很轻松了。

科学探究的关键与其说是动手实验,不如说是动脑思考——在问题的背景下,思考假说和实验的关系。

4.如果实验提供了否定的答案,请重新思考最初的假说或推理过程。

如果实验提供了肯定的答案,请不要放弃检验其他假说的可能性。

5.完成实验报告,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注意事项】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你可以通过将思考呈现在实验记录本上接近这一目标。

2.在探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新的、更进一步的问题。

不要放弃深入探究的机会,在可能的时刻,清晰的表述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取决于探究的问题、假说以及相应的实验设计。

请根据需要向指导教师索取。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
mL, 入 1mL 1to ・ _ H2 , 加 l L 。 O2 震荡 . o ( )均滴 加两 滴 酚酞溶 液 , 2 观察 现象 .
( )实 验 结 果 3
c Na ( OH )
m o L一1 l・
加 入 H2 , 入 酚 酞 O2加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安徽 高 昌海
实验 2 碱 性条 件 下 H: :能否 使酚 酞褪 色 o
实 验 4 是 否 与 生 成 的 N OH 有 关 a
( )实 验步 骤 : 4 ① 在 实 验 2的 实 验 中 加 入 Mn , 多 余 的 O。 使 H2 O2分解 . ② 观察 实 验现 象.
加 入 H2 O4 S
mo L一 l・
实验 现 象 解 释
加入 硫 酸 后溶 液 由 酚 酞 在 强 碱 溶 液 中 变 无 色 的 无 色 逐 渐 变 为 红 色 , 反应 是 可逆 的 , 入 酸 使 该 可 加 加 入 的 硫 酸 越 多 红 逆 反应 向左 移 动 , 酞 恢 复 红 酚 5 色越深 色. 白 色胶 体 是 由 于 生 成 了 乳 加 入 过 量 硫 硫 酸钠 酸 会 出 现 乳 白 色 由于碱 的 浓 度过 大 ,
验证 .
小 , 液的红色也逐渐褪去. 溶
同上
在 验 证加 人 酸 能 否 使 在 强 碱 中褪 色 的 酚 酞恢 复 颜色 时 , 同时 取少 量浓 度 为 3mo L 已加 入 酚 酞并 l・ 使 酚酞褪 色 的 Na OH 溶 液 , 热 , 现 加 热也 会 使 其 加 发 恢 复 红 色 , 停 止 加 热 冷 却 后 红 色 又 褪 去 , 说 明强 但 这 碱使 酚 酞褪色 是 可逆反 应 .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使酚酞褪色原理探究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使酚酞褪色原理探究

实验五探究性实验设计——Na2O2和H2O反应后使酚酞红色褪去原因的探究一、实验目的:1、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2、探究Na2O2和H2O反应后使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

二、提出问题: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为什么溶液变红后很快又褪色?三、相关资料查阅综述:通过查找文献,我们发现,有关向过氧化钠与水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先变红后又褪色的机理的研究主要有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反应后溶液中生成的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而后又由于碱液的浓度很大而使溶液又褪色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过氧化钠与水混合后溶液中产生了原子氧,它的氧化性极强,使酚酞氧化而褪色。

四、问题解决设想: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可能的影响因素有4个:1、反应后温度的高低对实验现象造成影响;2、生成物氢氧化钠浓度的大小对实验现象造成影响;3、反应后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造成影响;4、中间产物H2O2的生成对实验现象造成影响。

问题解决的设想:1、若是溶液的温度太高使颜色褪去,可以把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再加入酚酞溶液,如果颜色变红后不再褪去,说明是温度的原因。

2、如果是产物NaOH的浓度太高使溶液颜色褪去,则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加酚酞,如果颜色变红后不再褪去说明是浓度的原因。

3、如果是因为放置时间的长短使得颜色褪去,可以把反应后的溶液平均分成几等分,放置不同时间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溶液褪色越来越快,则说明是放置时间的原因。

4、如果是由于中间产物过氧化氢的生成使得溶液的颜色褪去,可以把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两份,第一份加入MnO2后再滴加酚酞,第二份直接滴加酚酞,如果第一份溶液变红后不褪色,而第二份的颜色变红后褪去,则说明是因为中间产物过氧化氢的生成使得溶液褪色。

五、实验设计方案1、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小试管、胶头滴管、药匙、量筒、天平、称量纸药品:Na2O2固体粉末、酚酞、MnO2固体粉末、NaOH固体2、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粉末,滴加适量的水使其反应完全,把反应后的溶液分开两份,第一份马上滴加酚酞观察现象,第二份用冷水冷却后再滴加酚酞,观察现象。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3:往试管中加一小药匙固体,加2mL蒸馏水,然后浸 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温度产生影响。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4: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后,观察现象。 (保留溶液)
NaOH溶液物质的量的浓度 5 (mol/L)
变红后又褪色的时间(min) 很快
实验1:用去污粉、自来水、蒸馏水将试管洗干净,加一小 药匙固体,加2mL蒸馏水,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试管不干净的原因。
实验2:用未开过盖的一小药匙固体,加2mL蒸馏水,滴加 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药品变质的原因。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例1、(2012·广东梅州)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 、CO32-、CH3COO-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
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C )
A.CO32- B.HCO3- C.CH3COO- D.SO32-
[解析]Na2O2与H2O反应后生成O2和NaOH,O2会氧化 SO32-,NaOH与HCO3- 反应生成CO32-,CO32-的浓度增 大,HCO3- 的浓度减小。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例2、过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和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
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Na2O2与木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熔融Na2O2时可使用石英器皿 C.Na2O2与Al反应时Na2O2表现出强氧化性 D.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4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知识点——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 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实验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实验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实验》反思今天下午是中学教学实验研究,做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的实验,刚开始做实验时感觉实验本身超级简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做完。

进实验室之前感觉自己都准备好了,因为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又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了修改,但是进了实验室,老师的一个个问题,还有“深思熟虑”的见解,让我感到自己开始时想得有点肤浅。

这个探究实验远远不止自己原先想的那么浅,那么简单。

它不同于普化、综合实验,它不仅要求以实验者的角度去思考、实施实验本身,而且更要求以一个化学教师的角度去更深层次的思考,更加规范自己的操作,还要思考实验给教学什么样的启示,让学生从中真正能获益什么。

科学探究过程可以说是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是个人层面的科学。

如果我们按照查好的资料进行实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这就是知识的再认知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是不合格的科学探究。

本实验是探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从停留在知识表面上整体上的感性认识转向理性地对单独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科学认识。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进行了本实验的内容。

首先针对异常现象我提出了以下猜想:由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质上分两步进行,而且释放出热量,2Na2O2+4H2O=4NaOH+2H2O2;2H2O2=2H2O+O2↑.导致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从物质与热量方面来考虑可能有:⑴、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上升,可能使红色褪去;⑵、可能是产物中氧气的氧化性使溶液红色褪去;⑶、可能是过氧化氢漂白性使溶液红色褪去;⑷、可能是受生成物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然后从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酚酞是4,4—二羟基三苯甲醇一2一羧酸的内酯,具有弱酸性、弱还原性,无色晶体,在稀酸和中性溶液中,酚酞分子中三个苯环与一个SP3杂化的中心碳原子相连,三个苯环(生色基)之间未形成共轭关系,因此是无色的。

遇碱后内酯开环并生成二钠盐,中心碳原子转化为SP2杂化状态,与三个苯环形成多个生色基共扼体系(醌式结构),因而显颜色(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
自然条件下的观察总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无法确定其中各个个别因素对于总结果有什么贡献。

科学实验则把各个因素彼此分离开了,人为干预创造了条件,使一个因素在不为其他因素干扰而进行的作用中呈现出来,从而揭示出无人干预时所发生的复合事件的作用机制。

——赖欣巴哈(H. Reichenbach)【引言】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红色,且在一定时间内红色不会褪去(简称正常现象)。

然而,我们向其溶液中滴加2至3滴酚酞试液,溶液虽呈现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褪去(简称异常现象)。

【探究目的】
1.实验探究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2.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建议】
1.根据已有知识,形成假说,解释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将可能的假说用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述在实验记录本上。

2.从假说中推导出可供实验检验的预测。

将推理过程呈现在实验记录本上,有需要时可以和同学或老师交流。

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如果你认真完成了“建议2”,你会发现实验设计已经很轻松了。

科学探究的关键与其说是动手实验,不如说是动脑思考——在问题的背景下,思考假说和实验的关系。

4.如果实验提供了否定的答案,请重新思考最初的假说或推理过程。

如果实验提供了肯定的答案,请不要放弃检验其他假说的可能性。

5.完成实验报告,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注意事项】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你可以通过将思考呈现在实验记录本上接近这一目标。

2.在探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新的、更进一步的问题。

不要放弃深入探究的机会,在可能的时刻,清晰的表述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实验用品】
实验用品取决于探究的问题、假说以及相应的实验设计。

请根据需要向指导教师索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