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5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
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人所共知,养鱼(虾)就是养水。
现连载一些关于水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一、天然水的化学成分天然水经常与大气、土壤,岩石及生物体接触,在运动过程中,把大气、土壤、岩石中的许多物质溶解或挟持,使其共同参与了水分循环,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
目前各种水体里已发现80多种元素。
天然水中各种物质按性质通常分为三大类:1)悬浮物质粒径大于100纳米(10-7米)的物质颗粒,在水中呈悬浮状态,例如泥沙、粘土、藻类、细菌等不溶物质。
悬浮物的存在使天然水有颜色、变浑浊或产生异味。
有的细菌可致病。
2)胶体物质粒径为100—1纳米的多分子聚合体,为水中的胶体物质。
其中无机胶体主要是次生粘土矿物和各种含水氧化物。
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酸。
3)溶解物质粒径小于1纳米的物质,在水中成分子或离子的溶解状态,包括各种盐类、气体和某些有机化合物。
天然水中形成各种盐类的主要离子是K+、Na+、Ca2+、Mg2+四种阳离子还有Fe、Mn、Cu、F、Ni、P、I等重金属、稀有金属、卤素和放射性元素等微量元素;水中溶解的气体有O2、CO2、N2,特殊条件下也有H2S、CH4等。
总之,无论哪种天然水,八种主要离子的含量都占溶解质总量的95—99%以上。
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
各种溶解质在天然水中的累积和转化,是天然水的矿化过程。
二、天然水的矿化过程地壳中含有87种化学元素,目前在天然水中基本都已发现。
这些元素在天然水中的含量与岩石圈的平均组成相差很大。
多种化合物溶于水,又随着水文循环一起迁移,经历着不同环境,其数量、组成及存在形态都在不断变化。
这个过程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元素和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二是各种环境因素,如天然水的酸碱性质、氧化还原状况、有机质的数量与组成,以及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等。
天然水的主要矿化作用如下:1)溶滤作用土壤和岩石中某些成分进入水中的过程称溶滤作用。
水
潜水的补给与排泄
大气降水 河流补给潜水
泉
潜水补给河流
承压水(自流水)的循环
• 承压水的形成: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 • 承压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 • 补给区远小于分布区 径流条件的好坏与地形条件、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 与排泄区的水位差、承压含水层的挠曲程度等有关 最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有:
纯水的密度为0.981t/m3 密度 地下淡水的密度认为与纯水密度相同 溶解盐分愈多,密度愈大,有的可达1.2~1.3 t/m3
导电性
地下水的导电性取决于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和质量,即各种离子 的含量与其离子价:离子含量愈多,离子价愈高,则水的导电 性愈强。水温对导电性也有影响。
放射性
地下水在特殊储藏环境下,受到放射性矿物的影响,具有一定 的放射性,如:堆放废弃的核燃料,会引起周围岩土体及其中 的水体带有放射性。
1. 地表塌陷 2. 地面沉降 地下水位下降 3. 海(咸)水入侵 引起的工程地质 4. 地裂缝的产生与复活 问题 5. 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 海水入侵
莱州湾渤海沿岸的某些地区海水入侵到大陆内纵深10余公里, 海水入侵面积已达到八百多平方公里,每年减产粮食2-3亿公 斤,工业损失2-3亿元,累计工农业损失计50亿元之多。上海、 天津、美国、日本、以色列、荷兰 、澳大利亚等滨海城市都 存在海水入侵问题。
西 藏 热 水 井 喷 发
承压水: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
层中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 承 压 水 埋 藏 示 意 图
1.2 地下水的分类: 泉:地下水在地表的天然出露
按水头性质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按出露原因分为侵 蚀泉、接触泉和断层泉。 河谷切割到潜水含水层时,潜水出露成侵蚀下降泉。河 谷切穿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时,承压水喷涌成泉,称 为侵蚀上升泉。透水性不同的岩层接触,地下水沿接触 面出露称为接触泉。断层使承压含水层被隔水层阻挡, 当断层导水时沿地面出露的承压水称为断层泉。
水文地质介绍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一、课程性质《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家从水文循环的基本原理出发,获得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地质工作中与地下水有关的问题,要求大家掌握地下水形成、分布和运移规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以及水化学相关问题;了解该领域目前研究状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为今后从事与地下水有关的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地下水(Groundwater)的一门学科,它是对地质环境中地下水的发生、运动及其水化学特性上的研究。
主要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二、课程研究对象1.概念地下水(groundwater):赋存并运移于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含水岩土分为两个带,上部是包气带,即非饱和带,在这里,除水以外,还有气体;下部为饱水带,即饱和带,饱水带岩土中的空隙充满水。
狭义的地下水是指饱水带中的水。
2.地下水利:①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使用;②洁净、不易被污染,水质普遍较优;③不占用地表空间;④动态比较稳定;⑤供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具有较大到调蓄能力等。
害:①不合理的灌溉可造成次生盐碱化;②过量开采,可造成: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面沉降,使区内建筑物失去稳定;不同含水层之间诱发水力联系,产生水的混合作用,使水质恶化;岩溶区地面塌陷;③其它,如矿坑涌水、基础及边坡的稳定问题等。
地下水动力学
另外,在工程建设中,比如修建地铁、隧道或者大坝时,我们必须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如果对地下水的运动情况估计不足,可能会导致工程事故,如隧道涌水等。
为了研究地下水的运动,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模型。其中,达西定律是一个基础的理论。它描述了在层流状态下,地下水的流量与水力梯度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地下水的运动主要受到两种力的驱动。一种是重力,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地下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另一种是压力差,当地下水所处的区域存在压力差异时,水也会从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压力低的地方。
含水层是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重要场所。根据含水层的水力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孔隙含水层就像一个装满细沙的容器,水在沙粒之间的孔隙中流动;裂隙含水层则像是一块布满裂缝的石头,水沿着这些裂缝运动;岩溶含水层则如同一个巨大的溶洞系统,水在其中复杂地穿梭。
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含水层中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解决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和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想象一下,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海绵,而地下水就藏在这个海绵的孔隙和裂缝中。地下水动力学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水是如何流动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去预测和控制它们的运动。
除了达西定律,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模型,如泰斯模型、裘布依模型等。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然而,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自然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地下水系统非常复杂,很难用简单的模型完全准确地描述。而且,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日益加剧,使得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地下水的分类及物理化学性质
潜水含水层——赋存潜水的岩层
1.2基本要素(专业术语)
潜水面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厚度蒸发 大气降水入渗 潜水埋深 泉 潜水面 流向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 H 含水层厚度
h1
潜水埋深-
h
隔水层
基准面
1.3主要特征
A)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比它水位高的地表水的渗入补给; B)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 C)潜水的埋深因地而异,与水位、水量变化有关; D)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底流动,称潜水流。
潜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 力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承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
露出地表成泉或直接补给地表水或蒸发
补给潜水或补给地表水或露出地表成泉 1.受隔水层顶的限制,承受静水压力 2.水的运动取决于静水压力 3.分布区、补给区、排泄区基本不在同一 地区 4.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影响较小,流量 稳定 5.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孔隙水 包气带 潜水 承压水 上层滞水 孔隙潜水 孔隙承压水
裂隙水 上层滞水 裂隙潜水 裂隙承压水
岩溶水 上层滞水 岩溶潜水 岩溶承压水
煤矿水文地质最关心
地下水分类表
上层滞水
a 潜水 b
c
上层滞水、潜水及承压水 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 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 承压水
潜水面的形状
岩石颗粒由细变粗
含水层厚度增大
等水位线由密变疏
2 承压水与承压含水层
2.1基本要素与特征
充满于2个稳定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之承压水 。
智慧树知到《水文地质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5、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往往具有比较密切的水力联系。
答案:C第2章单元测试1、两个相邻的含水层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绝对隔水层。
答案:椎弓板之间2、包气带中的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且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
答案:潜水4、岩土中空隙类型包括哪些()答案:对8、地下水的水位常以海拔高度表示,也相同于埋深。
答案:冲刷、溶蚀9、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分为:()答案:紊流、层流13、地下水排泄方式有哪些?答:包括蒸发和向地表水、相邻含水层地下水径流、()、()答案:泉水排泄、向地表水排泄、蒸发排泄和人工排泄等14、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答案:冷冻水循环泵15、地下水的研究热点有与环境和生态有关的非饱和带水、与计算机有关的定量描述与数值模拟、大数据应用以及与生态有关的()和()、()、()。
答案:紊流、层流16、水文地质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向精准化、定量化、数字化、可视化发展,向()发展,向()发展,将()作为重点,进入大数据时代。
答案: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理学、植物学17、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降水、()、相邻含水层地下水径流、()、灌溉、()等。
答案: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18、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岩土空隙中的重力水。
答案: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理学、植物学19、在第四系土层中可以容易找到孔隙。
答案:钟乳石、河流相金矿、河流相砂、青海湖湖成铁矿20、在我国华北奥陶系地层存在的空隙类型为:()答案:×21、在我国华北侏罗系地层存在的空隙类型为:()答案:×第3章单元测试1、孔隙水一般埋藏较浅,不可能是承压水。
答案:重力水和毛细水2、潜水是指地表以下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答案:感觉潜能、表达潜能、创造潜能、计算潜能3、潜水含水层厚度是指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是一个可以变化的量。
答案:错7、承压含水层厚度是指含水层顶底的距离,是一个可以变化的量。
答案:错8、承压水的水化学性质变化较大,矿化度一般要高点,可以保留“古老”的水。
第四章 地下水
3 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
4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 关系
虚线-潜水等水位线 实线-地形等高线
潜水的自由水面为潜水面;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为该点的潜 水位;自地面某点至潜水面的距离为该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从 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距离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图5-3 潜水等位线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砂土 2 —粘土 3— 地形等高线 4— 潜水等位线 5—河流及流向 6—潜水流向 7— 潜水面 8—下降泉 9—钻孔(剖面图) 10—钻孔(平 面图) 11— 钻孔编号 12—Ⅰ—Ⅰ’剖面线
三、 岩土的水理性质
岩土与水接触时,控制水 分储存和运移的性质。
容水性 岩 土 水 理 性 质 持水性 给水性 透水性
常压下,岩石空隙能够容纳一定水 量的性能。 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排水后, 依靠分子力和毛细管力仍然保持 一定水分的能力。 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 排出水的性能。 岩土允许水透过的性能。
vK ─ 可溶岩中溶隙的体积
V ─ 可溶岩体积
二、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
强结合水 结合水 弱结合水 毛细水 液态水 重力水 非结合水 固态水 气态水
(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导 电性及放射性等。纯净的地下水是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 当含有某些化学成分、悬浮物等时其物理化学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含水层 空隙性质
地下水分类表
裂隙水 (坚硬基岩裂隙中的水) 裸露于地表的裂隙岩层浅 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裸露于地表的各类裂隙岩 层中的水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 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 类裂隙岩层中的水 岩溶水 (可溶岩溶隙中的水) 裸露的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 通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 中的水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 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 岩化岩层中的水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三、硫化氢(H2S)
1、分布特征 (1)一般地下水中含量很少,多在1mg/L以下。 (2)在油田地下水及现代火山活动区地下水中,H2S 含量较高,可达几百mg/L~几十g/L,H2S的存在说明地 下水处于还原环境。 2、来源 (1)有机物来源:含硫蛋白质的分解,经常出现在 生物残骸腐烂的地方。 (2)无机来源:缺氧条件下,脱硫酸作用使硫酸盐 还原分解而产生H2S;火山喷发气体的析出。 3、与人体健康关系 H2S>2mg/L以上的地下水,称为H2S矿水,H2S矿水 可治疗多种外伤及皮肤病。
四、二氧化碳(CO2)
1、基本概念 A)游离CO2 B)平衡CO2
溶解于水中的CO2统称为游离CO2 与HCO3-相平衡的CO2,称为平衡CO2
CO2 H 2O H HCO3
C)侵蚀性CO2
当水中“游离CO2”,大于“平衡CO2”时,多 余部分的CO2对碳酸和金属构件等具有侵蚀 性,这部分CO2,即为“侵蚀性CO2”
CaCO3 CO2 H 2O 2HCO3 Ca 2
四、二氧化碳(CO2)
2.来源:
空气中的CO2。 空气中的CO2按体积只占0.3%,可造成水中0.5mg/L的CO2 地下水中的C02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残骸的发酵作用 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C02并溶入流经 土壤的地下水中)。 如在地下6米深的空气中含7%的CO2,比地面空气中的
研究特征:不能从纯化学角度,孤立、静止地研究地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必须从水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
的角度,去揭示地下水化学演变的内在依据与规律。因 为地下水水质的演变具有时间上继承的特点: 自然地理与地质发展历史给予地下水的化学面貌以 深刻影响。
工程地质学——第7章、地下水
到地面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含水层直接与包气带相接,所以潜水在其分布范围内,
都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凝结水的补给。潜水在重力作用下,通常由水位
高的地方向水位低的地方径流。
潜水的排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径流到适当地形处,以泉、渗流等形式泄出地表或流入
地表水,即径流排泄 (runoff excretion);
由于承压含水层上覆有稳定的隔水层,故与潜水不同: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不
能直接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补给;承压水的水质、水量、水温受气候影响较小,随季节
变化不明显;承压水不易受污染,稳定水位高于初见水位。
2)承压水的埋藏类型
承压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主要是向斜构造和单斜构
在基坑开挖遇到上层滞水时含水介质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包气带水局部黏性土隔水层上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上层滞水裂隙岩层浅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及毛细水裸露的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通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潜水各类松散堆积物浅部的水裸露于地表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裸露于地表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承压水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堆积物深部的水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图72包气带及饱水带工程地质学220也容易处理
A-补给区;B-承压区;C-排泄区 H1-负水头;H2-正水 头;m-承压水层厚度
图 7-4 自流盆地剖面图
到地面以下的一定高度,这种压力水头称负水头(图 7-4)。地面标高与承压水位的差值称地
下水位埋深。承压水位高于地表的地区称做自流区,在此区,凡钻到承压含水层的钻孔都形
成自流井,承压水沿钻孔上升喷出地表。将各点承压水位连成的面称承压水面。
六.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水中阴离子在地下水水流过程的(分布)变化
Cl(氯离子):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地下水中,其 含量从每升地下水中数毫克到数百克不等。 在含盐多的地下水中,Cl含量常占优势,因 此,Cl常常是水中含盐量多寡的标志。 Cl来源主要是地下水溶解盐岩及含氯化物的 其他矿物的结果。
SO4(硫酸根离子):它是地下水中广泛存在 的离子。其总含量在阴离子中仅次于Cl。 在每升地下水中Cl的含量变化范围由小于1 毫克至数克不等。
(三)硬度
地下水中含有大量Ca2+和Mg2+时,对生活和工 业用水都有较大的影响,它会使肥皂起泡少,在 锅炉中造成水垢,水垢不易传热,浪费燃料,甚 至引起锅炉爆炸。
因此.人们对水中的Ca2+ 、Mg 2+含量给予很大 的重视。水中Ca2+ 、 Mg 2+含量的多少用“硬 度”概念来表示。
硬度可区分为总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总硬度: 水中所含Ca2+ 、 Mg2+的总量称为总硬度。 暂时硬度:在水加热沸腾时.由于形成碳酸盐沉淀 而使水失去一部分Ca2+ 、 Mg2+ 失去的一部分Ca2+ 、 Mg2+含量,即为暂时硬度。 永久硬度:指水沸腾后仍留水中的Ca2+ 、 Mg2+ 含量。永久硬度等于:总硬度与暂时硬度之差。
6.放射性 地下水的放射性取决于其中所 含放射性元素的数量。地下水在不同程度 上或多或少地都具有放射性,但一般地下 水的放射性极弱,埋藏和运动于放射性矿 床以及酸性火山岩分布区的地下水,其放 射性显著增强。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成份
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地下水是一种复杂的天然水溶液,其中溶解有各 种不同离子、分子以及多种气体。到目前为止, 在天然地下水中已发现有60多种元素存在。 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取决于它们在地壳 中酸含量及其溶解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溶解气体意义: • 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 – O2、N2:主要来源于大气;指示地下水是大气起源, 若只有N2说明地下水起源于大气且处于还原环境 – CH4、H2S:来源于封闭还原环境下微生物参与的生 • 会物增化加学地作下用水;溶指解示某还些原矿环物境组分的能力 - CO2主要来自与土壤中有机质残骸的发酵作用与植 物的呼吸作用,可增加水对碳酸盐岩等的溶解能力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目录
1 概述
目录 CONTEN
TS
2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3 地下水的化学成性质
1.概述
• 地下水含有各种组分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特征。 • 水是良好的溶剂,在空隙中运移时,可溶解岩石中的成分。
在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与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 同时发生着水量和化学成分的交换。
• 中等矿化的地下水中,阴离子常以
SO42-为主,阳离子则以Na+或
谢பைடு நூலகம்观看 !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离子成分
阴离子:Cl-、SO2-4、HCO-3 阳离子:Na+、K+、Ca2+、Mg2+
来源于相应矿物、岩石的溶解风化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其他成分
• H+、Fe2+、F3+、Mn2+、NH4+、OH-、NO2、NO3、 CO32-、SiO3-及PO43-等。
• 微量组分,有Br、I、F、B、Sr等。 • 胶体Fe(OH)3、Al(OH)3、H2SiO3等。 • 有机质:经常以胶体的方式存在于地下水中。有机质
• 意义:水质评价,水化学找矿;地震预报等
工程地质题库
一.判断题1.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能,一种是内能;其中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地球旋转能、生物能、重力能等。
()答案:错地球内能不包括生物能。
2.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包括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
其中水平构造和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构造类型。
()答案:错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构造类型。
3. 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的重力水。
()答案: 对4. 承压水分布区和补给区一定一致。
()答案:错承压水分布区和补给区是不一致的。
5. 根据岩土中地下水的物理学性质可将其分为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以及重水。
()答案:错固态水以及结晶水。
6.长石的硬度是6 ()答案:对7. 矿物的其他性质包括磁性、电性、放射性以及发光性()答案:对8. 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土体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
()答案:对9. 地下水按矿化度可分淡水、微碱水、碱水、盐水、卤水。
()答案:对10.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其中主要气体成分有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答案:错没有一氧化碳。
11.放在地质图左侧的地层图例,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答案:对12.褶皱要素包括核、翼、轴面、轴。
()答案:错缺少枢纽。
13.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
()答案:对14.残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答案:错残积土是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物。
15.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上升。
()答案:错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下降。
16.玄武岩是岩浆岩。
()答案:对17.因构造运动等引起地壳发生快速颤动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答案:错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经过温度、压力、加入成其他,改变其成分、结构和构造形成的新岩石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18.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
()答案:对19.按滑坡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两种类型。
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3.2.2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3.2.2.1总含盐量与总溶解固体
TDS是反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一般情 况下地下水随着TDS的变化,主要离子的种类也 相应地改变
TDS含量低的淡水常以HCO3-为其主要成分 TDS 含量中等的盐质水常以SO42-为其主要成分 TDS 含量高的盐水和卤水则常常是以以Cl-为其主 要成分
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1.1.1 地壳的温度带
常温带以下的地温,主要受地球内部热力影响,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称为增温带。 温度每增加l℃所需要的深度(m)称为地热增温级, 一般平均每33m升高1℃(用33m/ ℃表示) 由于岩石的导热性、地壳运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 不同,各地的地热增温级有很大差异
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1.1.2地下水的温度
地下水的温度一般和它所在地区的地温状况是相 适应的 1)变温带地下水的水温 整个变温带的地下水温度有年变化,变温带上部 (地表以下1~3m)的地下水温度还有昼夜变化
不论是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还是昼夜变化都较气 温变化幅度为小,而且落后于气温的变化时间
3.1.6 地下水的导电性
地下水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水中所含电解质的 数量与性质(各种离子的含量与离子价)。离子 含量越多,离子价越高.则水的导电性越强。
3.1.7 地下水的放射性
地下水的放射性的强弱决定于其中所含放射性元 素的数量。 一般地下水的放射性极微弱,在与放射性矿床有 关时,放射性含量相应增强。
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一般指:温度、颜色、 透明度、嗅、味、比重、导电性、放射性等 3.1.1温度 地下水的温度变化主要是受气温和地温的 影响,尤其是地温。 原因:地下水存在于地壳中,且停留时间长 3.1.1.1地壳的温度带 地壳按热力状态从上而下分为变温带、年常温 带、增温带
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④碳酸水的利用
A)天然饮料矿泉水:水中CO2大于250mg/L B)碳酸泉:水中CO2大于750mg/L C)碳酸饮料具有良好的医疗作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等
D)医疗: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外伤溃疡。
5)甲烷(CH4)
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它可由有机质的各种生物化学作用 产生。一般地下水中含量不高,只有在封闭的还原环境的地下水 中达到较高含量。
B)平衡CO2
与HCO3-相平衡的CO2,称为平衡CO2
CO2 H 2O H HCO3
C)侵蚀性CO2 当水中“游离CO2”,大于“平衡CO2” 时,多余部分的CO2对碳酸和金属构 件等具有侵蚀性,这部分CO2,即为 “侵蚀性CO2”
CaCO3 CO2 H 2O 2HCO3 Ca2
②来源
1)氧(O2) ③氧的来源
A)主要来源于大气,O2占大气21%,所以地下水中O2 浓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与大气的隔离程度;
B)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光合作用把CO2转变为O2
6CO2 6H 2O光合作用C6H12O6 6O2
C)放射性作用使水或水中有机物质分解而释出氧。
④氧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1)氯离子(Cl—) ①迁移性能
A)不形成难溶化合物; B)不被胶体所吸附; C)不被生物所吸附
②分布规律
地下水中的Cl-含量从几mg/L至100mg/L以上均有。地下水中 的Cl-含量随地下水矿化度的增高而增高。在高矿化度水中,占阴 离子首位,形成氯化物水。
③来源
A)来自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氯磷灰石Ca5(PO4)3Cl]、方钠石[NaAlSiO4·NaCl]的风化溶 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24
5.4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5.4.1溶滤作用
• 溶滤作用是指地下水与岩土相互作用、岩土中一部分物 质转入到地下水中的作用。地下水与岩石相互作用使岩 石中一部分可溶成分转入水中,而不破坏矿物结晶格架 的作用。
• 水解作用是地下水与岩石相互作用成岩矿物的晶格中发 生阳离子被水中氢离子取代的过程。
• ① 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盐岩NaCl易溶, SiO2难溶解;
• ② 岩土的空隙特征:致密基岩,水与矿物难以接触, 难溶滤。
• ③ 水的溶解能力:低矿化水的强,高矿化水的弱;决 定着溶滤作用的强度。
• ④ 水中CO2、O2等气体成分的含量,决定着某些盐类的 溶解能力,有易形成HCO3-、SO42-,有O2易溶解硫化物。
h
8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二氧化碳(CO2):作为地下水补给源的降水和 地表水虽然也含有CO2,但其含量通常较 低。地 下水中的CO2 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残骸的发 酵作用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 CO2,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含碳酸盐类 的岩石,在深部高温下,也可以变质生成CO2: CaCO3→CaO+CO2因此,在少数情况下,地下水 中可能富含CO2 甚至高达1g/L 以上。地下水中含 CO2 愈多,其溶解碳酸盐岩与对结晶岩进行风化 作用的能力便愈强。
第五章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 5.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5.3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5.4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5.5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 5.6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
h
1
5.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 一般指:温度、颜色、透明度、味、比重、导电性、 放射性等
的含量 ➢ 3.永久硬度:沸腾后,仍然留在水中Ca2+、Mg2+的含量 ➢ 表示的方法:mg/L(以CaO)、meq/L和德国度
h
21
• 毫克当量数系一升水 中含Ca2+、Mg2+的毫
克当量总数,可直接
由水分析结果得出。
一个德国度相当于一 升水中含10mgCaO或 7.2mgMgO。故lmg当 量硬度=2.8H。知道了 Ca2+、Mg2+的毫克当 量数,乘以2.8,即 可换算为德国度。
• 一般情况下,随着总矿化度(总溶解固体)的变化,地下水中占主 要Ca地2+、位M的g离2+为子主成;分高也矿随化,水之则发以生C变l-化及。N低a+矿为化主水;中中常等以矿H化C的O地3-下及 水以中是,Ca阴2+。离子常以SO42—为主,主要阳离子则可以是Na+,也可
• 地下水的矿化度与离子成分间之所以往往具有这种对应关系,一 个主要原因是水中盐类的溶解度不同。
•
h
28
• 除了时间上的阶段性,溶滤作用还显示 空间上的差异性。气候愈是潮湿多雨, 地质构造的开启性愈好,岩层的导水能 力愈强,地形切割愈强烈,地下径流与 水交替愈迅速,岩层经受的溶滤便愈充 分,保留的易溶盐类便愈贫乏,地下水 的矿化度愈低,难溶离子的相对含量也 就愈高。
h
29
5.4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h
4
5.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味
h
5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地下水中含有各种气体、离子、胶体物质、有 机质以及微生物等。
• 4.2.1 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
• 氧(O2)、氮(N2):地下水中的氧气和氮气 主要来源于大气。它们随同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补给地下水,因此,以入渗补给为主、与大气 圈关系密切的地下水中含O2 及N2 较多。
中性水
pH值 <5 5~7 7
地下水类型 弱碱性水 强碱性水
pH值 7~9 >9
h
23
5.4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次是地表水(河、 湖、海)。这些水在进入含水层之前,已经含有 某些物质,与岩土接触后进一步发生变化。
• 靠近海岸处的大气降水。Na+和C1-含量较高(这 时可出现低矿化的以氯化物为主的水)。内陆的 大气降水混入尘埃,一般以Ca2+与HCO3-为主。 初降雨水或干旱区雨水中杂质较多,而雨季后期 与湿润地区的雨水杂质较少。大气降水的矿化度 一般为0.02—0.05g/L。边与干旱区较高,分别可 达0.1g/L 及n×0.1g
h
6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溶解氧含量愈多,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
化学环境愈有利于氧化作用进行。O2 的化 学性质远较N2 为活泼,在较封闭的环境中, O2 将牦尽而只留下N2。因此,N2 的单独存 在,通常可说明地下水起源于大气并处于
还原环境。大气中的惰性气体(Ar、Kr、Xe)
与N2 的比例恒定,即:(Ar+Kr+Xe)/N2= 0.0118。比值等于此数,说明N2 是大气起 源的;小于此数,则表明水中含有生物起
的风化溶解。
h
17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3)地下水中的钙离子Ca2+来源 • ① 碳酸盐岩、石膏的溶解; • ② 含钙矿物的风化溶解。 • (4)地下水中的镁离子Mg2+来源 • ① 含镁的白云岩、泥灰岩的溶解; • ② 含镁矿物的风化溶解。
h
18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微量组分:Br、I、F、B、Sr等。
• 5.4.2 蒸发浓缩作用
• 蒸发浓缩作用(是地下水通过蒸发排泄而引起 水中成分的浓缩,使水中盐分浓度增大、矿化 度增高的现象。
• 必备条件:①干旱半干旱的气候,②低平地势 控制下的地下水位埋深小,③松散岩土颗粒细 小,毛细作用强,④一般发生于地下水流动系 统的排泄处,⑤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尺度。
水的类别
极软水 软水 微硬水 硬水 极硬h 水
硬度 meq/L H0
<1.5 1.5~3 3~6 6~9
>9
<4.2 4.2~8.4 8.4~16.8 16.8~ 25.2 >252.22
5.3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三)酸碱性 ➢ 按pH值,地下水分为: ➢ (四)侵蚀性
地下水类型 强酸性水 弱酸性水
• 温度
• 温度受气温和地温的影响,主要受地温影响
• 地壳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带、常温带、增温带
• 常温带的温度和年平均气温相同
• 地热增温级:温度每增加1℃所需的深度,一般为
33m/ ℃
• 地下水的温度和地温相适应
TH
TB
Hh G
• 地下水分为:过冷水、冷水、温水、热水、过热水
h
2
5.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h
16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地下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来源 • (1)地下水中的钾离子K+来源 • 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水云母、蒙脱
石、绢云母等),为植物摄取,在地下水中的 含量低。
• 来源: • ① 钾岩的溶解;② 含钾矿物的风化溶解。 • (2)地下水中的钠离子Na+来源 • ① 盐岩、钠岩的溶解;② 海水;③ 含钠矿物
• 总的说来,氯盐的溶解度最大,硫酸盐次之,碳酸盐较小。钙的 硫酸盐,特别是钙、镁的碳酸盐,溶解度最小;随着矿化度增大, 钙、镁的碳酸盐首先达到饱和并沉淀析出,继续增大时,钙的硫 酸盐也饱和析出,因此,高矿化水中便以易溶的氯和钠占优势了 (由于氯化钙的溶解度更大,因此在矿化度异常高的地下水中以 氯和钙为主)。
➢ 一般用105~110℃蒸干后所得干涸残余物的 重量,以g/L表示
➢ 按总矿化度地下水分为:
地下水类型
淡水 微咸水 咸水
(g/l)
<1 1~3 3~10
主要 离子 HCO3SO42SO42-
地下水类型 盐水 卤水
h
(g/l)
10~50 >50
主要 离子 ClCl-
20
5.3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二)硬度(重点) ➢ 用来表示地下水中Ca2+、Mg2+含量的指标,分为: ➢ 1.总硬度:地下水中所有Ca2+、Mg2+的总含量 ➢ 2.暂时硬度:沸腾后,形成碳酸盐沉淀而失去的Ca2+、Mg2+
• 胶体:Fe(OH)3、Al(OH)3、H2SiO3。 • 有机质:可增加地下水的酸度,有利于
还原。
• 微生物:① 氧化环境:硫细菌、铁细菌 等;②还原环境:脱硫酸细菌等;③ 污 染水:致病细菌。
h
19
5.3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一)总矿化度
➢ 总矿化度: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和微粒 (不包括气体)的总含量,以g/L表示
• ②NaA岩lS浆iO岩4·含Na氯CL矿的物风氯化磷溶灰解石;Ca5(PO4)3Cl、方钠石 • ③ 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 ④ 海水;
h
14
• ⑤人为污染:工业、生活污水和粪便。
5.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2)地下水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来源 • ① 石膏CaSO4·2H2O、沉积硫酸盐岩的溶解;硫化物的
• 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某种盐类的含量称为溶解度。 温度上升时,溶解度增大。
• 一个地区经受的溶滤愈强烈,时间愈长久,地下水的矿
化度愈低,愈是以难溶离子为其主要成分。溶滤作用具
有时间上的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性。
h
25
h
26
5.4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溶滤作用的强度是岩土中的组分转入水中的速率。其大 小取决于:
• (3)地下水中的重碳酸根离子HCO3-来源 • ① 碳酸盐岩的溶解:
Ca/MgCO3+H2O+CO2→2HCO3-+Ca2+/Mg2+; • ② 岩浆岩、变质岩地区铝硅酸盐矿物风化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