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专题小结

合集下载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专题简析:当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例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以EF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试一试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个三角形()个三角形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分析: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或CD边上的线段,AB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6个长方形.试一试2: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个长方形数数图形(二)专题简析:“数图形”时,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分析:AB边上有线段1+2+3=6条,把AB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共有6×3=18个长方形.即:长边线段数×宽边线段数=长方形的个数试一试1: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长方形.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析: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3=9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n×n.试一试2:数一数下图中有()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例3: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分析: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4=24个;边长是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1)×(4-1)=15个;边长是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2)×(4-2)=8个;边长是4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3)×(4-3)=3个;共有:24+15+8+3=50个.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m等份,宽被分成n等份(长和宽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mn+(m-1)(n-1)+(m -2)(n-2)+…+(m-n+1)·1试一试3: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正方形.。

四年级数学A班奥数专题“最大与最小”问题

四年级数学A班奥数专题“最大与最小”问题

->“最大与最小”问题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解决方案不止一种,有时还会有无数种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需要找最大量或最小量。

例1试求乘积为36,和为最小的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因数顺序,乘积是36的两个自然数有以下五种情况:1×36、2×18、3×12、4×9、6×6。

相应的两个乘数的和是:1+36=37、2+18=20、3+12=15、4+9=13、6+6=12。

显然,乘积是36,和为最小的两个自然数是6与6。

例2试求乘积是80,和为最小的三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因数顺序,乘积是80的三个自然数有以下八种情况:1×2×40、1×4×20、1×5×16、1×8×10、2×2×20、2×4×10、2×5×8、4×4×5。

经过计算,容易得知,乘积是80,和为最小的三个自然数是4、4、5。

结论一:从上述两例可见,m个自然数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则当这m 个乘数相等或最相近时,其和最小。

例3试求和为8,积为最大的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加数顺序,和为8的两个自然数有以下四种情况:1+7、2+6、3+5、4+4。

相对应的两个加数的积是:1×7=7、2×6=12、3×5=15、4×4=16。

显然,和为8,积为最大的两个自然数是4和4。

例4试求和为13,积为最大的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加数顺序,和为13的两个自然数有以下六种情况:1+12、2+11、3+10、4+9、5+8、6+7。

经过计算,不难发现,和为13,积为最大的两个结论二:从上述两例可知,m个自然数的和是一个常数,则当这m个数相等或最相近时,其积最大。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二)_题型归纳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二)_题型归纳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二)_题型归纳例1 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A=987654321123456789,B=987654322123456788.分析经审题可知A的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比B的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小1,但A的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字比B的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字大1.所以不经计算,凭直接观察不容易知道A和B哪个大.但是无论是对A或是对B,直接把两个因数相乘求积又太繁,所以我们开动脑筋,将A和B先进行恒等变形,再作判断.解:A=987654321123456789=987654321(123456788+1)=987654321123456788+987654321.B=987654322123456788=(987654321+1)123456788=987654321123456788+123456788.因为987654321123456788,所以AB.例2 不用笔算,请你指出下面哪道题得数最大,并说明理由.241249 242248 243247244246 245245.解: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各式恒等变形之后,再判断.241249=(240+1)(2501)=240250+1242248=(240+2)(2502)=240250+2243247=(240+ 3)(250 3)= 240250+3244246=(240+4)(2504)=240250+4245245=(240+5)(250 5)=240250+55.恒等变形以后的各式有相同的部分240 250,又有不同的部分19,28,37,4 6,55,由此很容易看出245245的积最大.一般说来,将一个整数拆成两部分(或两个整数),两部分的差值越小时,这两部分的乘积越大.副标题#e#如:10=1+9=2+8=3+7=4+6=5+5则55=25积最大.例3 求1966、1976、1986、1996、2006五个数的总和.解:五个数中,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0,可看出1986是这五个数的平均值,故其总和为:19865=9930.例4 2、4、6、8、10、12是连续偶数,如果五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20,求它们中最小的一个.解:五个连续偶数的中间一个数应为3205=64,因相邻偶数相差2,故这五个偶数依次是60、62、64、66、68,其中最小的是60.总结以上两题,可以概括为巧用中数的计算方法.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一个数为首末两数的平均值;五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也有类似的性质它是五个自然数的平均值.如果用字母表示更为明显,这五个数可以记作:x-2、x1、x、x+1、x+2.如此类推,对于奇数个连续自然数,最中间的数是所有这些自然数的平均值.如:对于2n+1个连续自然数可以表示为:xn,xn+1,x-n+2,,x1,x,x+1,x+n1,x+n,其中x是这2n+1个自然数的平均值.巧用中数的计算方法,还可进一步推广,请看下面例题.例5 将1~1001各数按下面格式排列:一个正方形框出九个数,要使这九个数之和等于:①1986,②2529,③1989,能否办到?如果办不到,请说明理由.解:仔细观察,方框中的九个数里,最中间的一个是这九个数的平均值,即中数.又因横行相邻两数相差1,是3个连续自然数,竖列3个数中,上下两数相差7.框中的九个数之和应是9的倍数.①1986不是9的倍数,故不行;②25299=281,是9的倍数,但是2817=407+1,这说明281在题中数表的最左一列,显然它不能做中数,也不行;③19899=221,是9的倍数,且2217=317+4,这就是说221在数表中第四列,它可做中数.这样可求出所框九数之和为1989是办得到的,且最大的数是229,最小的数是213.这个例题是所谓的月历卡上的数字问题的推广.同学们,小小的月历卡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问题呢!所以平时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积累巧算经验.。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奥数,全称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数学竞赛活动。

作为一项普及性较强的数学竞赛,奥数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四年级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奥数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四年级的奥数知识点。

1. 四则运算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四则运算是数学的基础,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了解四则运算的性质和规则,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是进行高级数学学习的基础。

2. 数字华容道数字华容道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游戏。

通过将数字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孩子们需要使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玩数字华容道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快速计算快速计算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数学计算的能力。

通过训练和练习,孩子们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快速计算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字填空数字填空是一种通过填写数字使等式成立的数学题目。

在解答数字填空题时,孩子们需要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找到合适的数字填入空格,使等式成立。

这种题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 推理与逻辑奥数中的推理与逻辑题是一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题目。

通过分析和判断,孩子们可以找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案。

推理与逻辑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

6. 几何图形在四年级的奥数中,几何图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孩子们需要学习不同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和特点,包括直线、曲线、图形的对称性等。

通过了解几何图形的知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7. 模式与推理在模式与推理题中,孩子们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分析和推理。

通过观察和思考,孩子们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复习1.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4=100 125×8=1000 625×16=10000 25×8=200 125×4=500 125×3=375 7×11×13=1001 37×3=1112.加减法运算性质: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

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100+(21+58)=100+21+ 58100-(21+58)=100-21- 583.乘除法运算性质乘法中性质:(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4)乘法性质(5)积的变化规律:一扩一缩法。

除法中性质:当被除数为几个数字之和或者差时才可以用除法分配律。

积的变化规律:同扩同缩法。

同级运算时,如果有交换数的位置,应该注意符号搬家。

加、去括号时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

100×(4×5)=100×4×5100÷(4÷5)=100÷4÷54.最大最小1、解答最大最小的问题,可以进行枚举比较。

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将所有情况的结果列举出来,然后比较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2、运用规律。

(1)两个数的和一定,则它们的差越接近,乘积越大;当它们相等(差为0)时,乘积最大。

3、考虑极端情况。

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最短”、“作对称点”、“联系实际考虑问题”等。

5.比较大小估算最常用的技巧是“放大缩小”,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果,调整放缩幅度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分组(分段),并尽可能使每组所对应的标准相同;另一种方法是按近似数乘除法计算法则,比要求的精确度多保留一位,进行计算。

四年级奥数教研活动(3篇)

四年级奥数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奥数作为数学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四年级奥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四年级奥数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四年级奥数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对奥数教学的理解和把握。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奥数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3. 总结和推广奥数教学的成功经验,提高四年级奥数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各年级组教师共同研讨了四年级奥数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年级组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教学方法:教师们就如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2)教学案例: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成功案例,如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

(3)教学评价:教师们就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讨论。

3. 经验交流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部分优秀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

他们分享了在奥数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奥数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得到丰富:教师们在研讨中总结出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3.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活动,四年级奥数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活动总结本次四年级奥数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教师们对奥数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年级奥数专题:年龄问题

四年级奥数专题:年龄问题

四年级奥数专题:年龄问题(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四年级奥数讲义年龄问题(1)爸爸今年35岁,明明今年8岁,他们相差()岁,再过20年,爸爸()岁,明明()岁,他们相差()岁,他们的差距()改变。

(最后一个填“有”或“没有”)(2)爷爷今年72岁,可可今年8岁,爷爷的年龄是可可的()倍,8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可可的()倍。

它们的倍数()发生改变。

(最后一个填“有”或“没有”)两个人的年龄在过了若干年后,差距()改变,但是倍数()发生改变例1、今年甲48岁,乙13岁、丙12岁、丁11岁,问几年后甲的年龄等于乙、丙、丁三人的年龄和?分析:甲每增加一岁,甲、乙、丙三人的和就增加三岁,也就是比甲多增加了两岁,而现在甲比他们的年龄和多48-(13+12+11)=12(岁),所以再用12除以2得到时间。

解:48-(13+12+11)=12(岁)12÷2=6(年)答:还要6年后甲的年龄等于乙、丙、丁的年龄和。

例2、.小红今年10岁,她爸爸今年36岁,小红多少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分析:小红现在年龄的3倍是30岁,比爸爸的年龄还少36-30=6(岁),而我每长一岁,爸爸也长一岁,所以每过一年我年龄的三倍就可以与爸爸的距离近1×3-1=2(岁)在用6除以2就可以得到答案。

解:(36-3×10)÷(1×3-1)=3(年)3+10=13(岁)答:小红13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例3、小明今年6岁,小红今年12岁,想一想,几年后小明和小红的岁数的和是42岁?分析:小明每长一岁,小红也长一岁,那么一年他们俩就长了2岁,现在他们的岁数和是6+12=18(岁)离42岁还差42-18=24(岁)所以还要24÷2=12(年)解:6+12=18(岁)42-18=24(岁)24÷2=12(年)答:12年后小明和小红的岁数的和是42岁.例4、妈妈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分析:妈妈和儿子的年龄差是不变的没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当妈妈年龄是儿子的3倍时,比儿子大两倍,儿子的年龄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四年级奥数专题之盈亏问题

四年级奥数专题之盈亏问题

四年级奥数专题之盈亏问题1.小冬离家到县城去上学,他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后,发觉可能要迟到8分钟,于是他加快速度,每分钟多走10米,结果到学校时离上课还有5分钟.小冬家离学校有多远?2.学校有若干间宿舍,每间住12人,则空余1间;每间住10人,刚正好住完.问学校有几间宿舍,住了多少人?3.小玲买苹果,买2.5千克多1元4角8分,买3千克还差9角7分.问苹果多少钱一千克,小玲带了多少钱?4.四年级同学春游时租船游湖,若每只船乘10人,则还多2个座位;若每只船多坐2人,可少租一条船,这时每人可节省5角钱.问租一只船需要多少钱?5.二班同学参加拔河比赛,分成若干组,每组8人,后来因受时间限制,改成每组12人,结果少了两组.问全班有多少学生?答案1.4千米.提示:50×8+(50+10)×5=700,50×2+60×(700÷10-5)=4000(米).2.6间房,60人.提示:12÷(12-10)=6(间).3.4元9角,13元7角3分.提示:148+97=245(分).4.24元.提示:(12-2)÷2=5(只),5×10-2=48(人).5.48人.提示:2×8÷(12-8)×12=48(人).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

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树坑?盈亏问题答案: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条件的转换,把"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转换成"每人挖6个树坑,还差2×(6-4)个树坑。

"则本题成为"一盈一亏"的盈亏问题。

所以〔3+2×(6-4)〕÷(6-5)=7(人),7×5+3=38(个)树坑。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结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公式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基本公式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封闭曲线上植树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数学竞赛活动。

其中,加减乘除是奥数竞赛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运算。

在四年级奥数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巧妙的规律。

本文将对四年级奥数中加减乘除的一些巧妙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加法中的巧妙规律加法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

在四年级奥数中,有一些巧妙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结果。

1. 交换律:两个数相加,无论交换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5 + 3 =3 + 5。

利用交换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2.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无论加法的顺序如何,结果不变。

例如,(2 + 3) + 4 = 2 + (3 + 4)。

利用结合律可以将多个加法式简化成一起计算。

3. 零的特性:任何数加上0等于它本身。

例如,7 + 0 = 7。

在计算过程中,将一个数加上0可以保持数值不变。

二、减法中的巧妙规律减法也是四年级奥数中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减法中的巧妙规律。

1. 相同数相减为零:相同的数相减结果为0。

例如,7 - 7 = 0。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数相减时,可以直接得出结果。

2. 零减任何数等于负数: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0 - 5 = -5。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零减数的情况时,可以将零减法转化为对应的负数。

三、乘法中的巧妙规律乘法是四年级奥数中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一些乘法中的巧妙规律。

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无论交换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3 ×4 = 4 × 3。

利用交换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无论乘法的顺序如何,结果不变。

例如,(2 × 3) × 4 = 2 × (3 × 4)。

利用结合律可以将多个乘法式简化成一起计算。

3.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相加,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两个数再相加。

例如,2 × (6 + 3) = (2 × 6) + (2 × 3)。

四年级奥数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奥数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奥数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数学基础1.数字:认识0-9999以内的整数,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大小比较。

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可以运用数字填空或者补全。

2.加减法: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和加法口诀,进行十以内、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学会用竖式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3.乘法:掌握乘法口诀,能够完成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填空,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十以内、百以内的乘法计算。

4.除法:了解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十以内的除法计算,理解商和余数的概念,掌握列竖式解决多位数的除法问题。

5.数的整体关系:懂得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了解数轴和数线图,能够找出一组数字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和中间值。

6.分数:认识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能够读写分数,进行分数的比较和加减运算,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7.小数:了解小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读写小数,进行小数的比较和加减运算,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

8.数学应用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物品的购买和交换、时间的计算和转换、长度、容积、重量等各种计量单位的转换等。

二、图形和空间1.平面图形: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各种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够进行图形的辨认、分类和比较。

2.立体图形: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各种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够进行立体图形的辨认、分类和比较。

3.对称与相似:了解图形的对称性和相似性,能够找出图形的中心对称轴,进行图形的对称和旋转,了解图形的相似判定和相似比例的计算。

4.空间方位:学会描述和分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方位关系,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各种方位关系。

5.图形的分解和组成:了解图形的分解和组成方法,可以使用小正方体拼装立体图形,或者使用平面图形组成更复杂的图形。

6.空间的计量:能够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测量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边长、面积、体积等物理量,掌握计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和典型题型解答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和典型题型解答

第一课时等量代换第一站:倒酒例1:群宴时,曹丞相让曹冲给大家倒酒。

于是,曹冲就把720毫升酒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小杯和大杯各可以装多少毫升酒?思路点拨:一个大杯的容量可以换成3个小杯,“把720毫升酒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就可以替换成“把720毫升酒倒入()个小杯”。

尝试解答:第二站:奖赏例2:曹操为了把宴会搞得更加隆重,他对每个大臣都进行了赏赐。

他给每个文官奖励4只羊,每个武官奖励2头猪。

如果6只同样的小猪和18只同样的小羊总共价值648文钱,且2只小猪和三只小羊的价钱相等。

问:每只小猪和每只小羊各是多少文钱?思路点拨:已知2只小猪和3只小羊的价钱相等,如果把小猪替换成小羊,那么6只小猪的价钱= 只小羊的价钱。

尝试解答:第三站:取剑例3:宴会结束后,曹操把曹冲带到一个藏宝室。

曹操对曹冲说:“这里有很多宝剑和宝刀,你可以任选一样,但得回答我的一个问题。

”曹冲说:“没问题!”曹操说:“3把同样的宝刀和20把同样的宝剑,一共价值134两银子;同样的3把宝刀和16把宝剑,一共价值118两银子。

宝刀和宝剑的单价各是多少两银子?”思路点拨:把两组条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多两银子,是因为第一组比第二组多了把宝剑的价钱。

尝试解答:大胆闯关1、曹冲把40个同样质量的苹果和5个同样质量的西瓜一起称了一下,一共重12千克,并且每个西瓜的质量是每个苹果质量的8倍。

问每个苹果和每个西瓜各重多少克?2、一个大臣先取出5个同样质量的橙子和6个同样质量的梨子,一共重3120克;又取出5个同样质量的橙子和9个同样质量的梨子,一共重4080克。

你知道每个橙子和每个梨子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吗?3、曹冲用大小两种车运石头,大车运了9次,小车运了10次,一共运了132吨,大车3次运的石头等于小车4次运的石头。

大、小车的载重量各是多少吨?4、小强在3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98个。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题型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题型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题型汇总一、拓展提优试题1.六个人传球,每两人之间至多传一次,那么这六个人最多共进行15次传球.2.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了一次考试,甲、乙的成绩比丙、丁的成绩和高17分,甲比乙低4分,丙比丁高5分.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分.3.(7分)今年小翔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5岁、48岁、42岁.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4.(7分)用1,2,3,4,5,6,7,8这八个数字组成两个不同的四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他们的差最小,那么这个差是.5.(7分)将偶数按下图进行排列,问:2008排在第列.2 4681614121018 20 22 2432 30 28 26…6.一个两位数除723,余数是30,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个,分别是.7.如果,那么=.8.如图,BC=3BE,AC=4CD,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倍.9.(7分)爱尔兰作家刘易斯曾写过一篇反讽寓言,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尼亚特泊的野蛮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使用西巴巴数字.西巴巴数字的形状与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相同,但含义相反.如“0”表示“9”,“1”表示“8”,以次类推.他们写数字是从左到右,使用的运算符号也与我们使用的一样.例如,他们用62代表我们所写的37.按照尼亚特泊人的习惯,应怎样写837+742的和是.10.4名工人3小时可以生产零件108个,现在要在8小时内生产504个零件,需增加工人名.11.小胖用两个秒表测一列火车的车速.他发现这列火车通过一座660米的大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从他身边开过需要10秒,请你根据小胖提供的数据算出火车的车身长是米.12.如图是长方形,将它分成7部分,至少要画条直线.1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若长方形的长是1024,宽是1,则正方形的周长是.14.当小红3岁时,妈妈的年龄和小红今年的年龄相同;当妈妈78岁时,小红的年龄和妈妈今年的年龄相同.妈妈今年岁.15.有白棋子和黑棋子共2014个,按照如图的规律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其中黑棋子的个数是.○●○●●○●●●○●○●●○●●●○●○●●○…16.(15分)如图,小红和小丽的家分别在电影院的正西和正东方向,某日她们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小红每分钟走52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两人同时到达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小红先回家,速度不变,4分钟后小丽也开始往家走,每分钟走90米,两人同时到家.求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17.如图,一个大正方形被分成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若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8.围棋24元一副,象棋18元一副,用300元恰好可以购买两种棋子共14副,其中象棋有副.19.有一笔钱,用来给四(1)班的学生每人买一个笔记本,若每本3元,则可多买6本;若每本5元,则差30元.若用完这笔钱,恰好给每人买一个笔记本,则共买笔记本24个,其中3元的笔记本个.20.在一个停车场,共有24辆车,其中汽车是4个轮子,摩托车是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辆.21.一次乐器比赛的规则规定:初赛分四轮依次进行,四轮得分的平均分不低于96分的才能进入决赛,小光前三轮的得分依次是95、97、94.那么,他要进入决赛,第四轮的得分至少是分.22.(8分)传说,能在三叶草中找到四叶草的人,都是幸运之人.一天,佳佳在大森林中摘取三叶草,当她摘到第一颗四叶草时,发现摘到的草刚好共有100片叶子,那么,她已经有颗三叶草.23.10个连续的自然数从小到大排列,若最后6个数的和比前4个数的和的2倍大15,则这10个数中最小的数是.24.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cm.25.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8,4⊙6=14,5⊙3=13,8⊙7=23.按此规定,9⊙3=.26.相传唐代诗仙李白去买酒,提壶街上走,遇店加1倍,见花喝2杯.途中四遇店和花,最后壶中还剩2杯酒.壶中原有杯酒.27.某列车通过285米的隧道用24秒,通过245米的大桥用22秒.若该车与另一列长135米,速度为每秒10米的货车相遇,两列车从碰上到全错开用秒.28.甲乙两所学校共有学生864人.新学期开学前,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时甲校还比乙校多48人.原来甲校有个学生.29.(7分)有一行数:1,1,2,3,5,8,13,2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问在前2007个数中,有是偶数.30.空心圆和实心圆排成一行如下图所示:○●○●●○●●●○●○●●○●●●○●○●●○●●●…在前200个圆中有个空心圆.31.(8分)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0m2,图中灰色部分的面积是m2.32.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从今天算起,57天后的第一天是星期.33.一个口袋中有5枚面值1元的硬币和6枚面值5角的硬币,小明随意从袋中摸出6枚,那么这6枚硬币的面值的和有种.34.某个学习小组由男生和女生共8位同学,其中女生比男生多,那么男生的人数可能是.35.在一个长方形内,任意画一条直线,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如图),如果画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那么长方形至少被分成部分,最多被分成部分.36.甲,乙二人先后从一个包裹中轮流取糖果,甲先取1块,乙接着取2块,然后甲再取4块,乙接着取8块,…,如此继续.当包裹中的糖果少于应取的块数时,则取走包裹中所有糖果,若甲共取了90块糖果,则最初包裹中有块糖果.37.某冷饮店推出“夏日冰饮第二杯半价”活动,小刚买了2杯饮料共花了13元5角.那么一杯饮料的原价是元.38.有一筐桃子,4个4个地数,多2个;6个6个地数,多4个;8个8个地数,少2个.已知这筐桃子的个数不少于120,也不多于150,共有个.39.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中,AB=14厘米,AD=12厘米,现沿其对角线BD将它对折,得一几何图形,则图中阴影部分周长是.40.少先队员计划做一些幸运星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做10个,还差6个没完成计划;如果其中4人各做8个,其余每人各做12个,就正好完成计划.问一共计划做颗幸运星.【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一个图形中,如果有K个奇点,那么这个图形会用笔画出来.为了让这个图形用一笔画出来,则要使它只存在2个奇点.上面的图形共有6个奇点,6×5÷2=15条线.最少可以去掉2条线(剩下13条线),使6个奇点变成2个奇点,就可以用一笔画出来了.所以6人两两传球,但每两人之间最多只能传一次,最多就能传13次.故答案为:13.2.解:设乙得了x分,则甲得了x﹣4分,丙得了y分,则丁得了y﹣5分,所以(x+x﹣4)﹣(y+y﹣5)=17,整理,可得:2x﹣2y+1=17,所以2x﹣2y=16,所以x﹣y=8,所以乙比丙得分高;因为x﹣y=8,所以(x﹣4)﹣(y﹣5)=9,所以甲比丁得分高,所以乙得分最高,丁得分最低,所以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x﹣(y﹣5)=x﹣y+5=8+5=13(分)答: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13分.故答案为:13.3.【分析】设x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则:小翔x年后的年龄×4=小翔爸爸x年后的年龄+小翔妈妈x年后的年龄,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x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5+x)×6=48+42+2x30+6x=90+2x4x=60x=15答:15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故答案为:15.4.【分析】设这两个数为a,b.,且a<b.千位最小差只能是1.为了让差尽量小,只能使a其它位数最大,b的其它位数最小.所以要尽量使a的百位大于b的百位,a的十位大于b的十位,a的个位大于b的个位.因此分别是8和1,7和2,6和3,剩下的4,5分给千位.据此解答.解:设这两个数为a,b.,且a<b.千位最小差只能是1.根据以上分析,应为:5123﹣4876=247故答案为:247.5.【分析】首先发现数列中的偶数8个一循环,奇数行从左到右是从小到大,偶数行从右到左是从小到大,与上一行逆数;再求出2008是第2008÷2=1004个数,再用1004除以8算出余数,根据余数进一步判定.解:2008是第2008÷2=1004个数,1004÷8=125…4,说明2008是经过125次循环,与第一行的第四个数处于同一列,也就是在第4列.故答案为:4.6.解:723﹣30=693,693=3×3×7×11,所以一个两位数除723,除数大于30的两位数因数有:11×3=33,11×7=77,3×3×7=63,11×3×3=99,共4个;故答案为:33、63、77、99.7.解:因为,所以(b+10a)×65=4800+10a+b,即10a+b=75,因此b=5,a=7.即=75.故答案为:75.8.解:因为BC=3BE,AC=4CD,则BC:BE=3:1,AC:CD=4:1,所以S△ABE =S△ABC,S△ACE=S△ABC,S△ADE=S△ACE=S△ABC=S△ABC,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2倍.故答案为:2.9.【分析】“0”表示“9”,0+9=9,“1”表示“8”,1+8=9,由此可知西巴巴数字,表示的数字与正常数字的和都是9;由此找出837、742表示的数字,然后相加即可.解:西巴巴数字8表示阿拉伯数字9﹣8=1,西巴巴数字3表示阿拉伯数字9﹣3=6,西巴巴数字7表示阿拉伯数字9﹣7=2,西巴巴数字4表示阿拉伯数字9﹣4=5,西巴巴数字2表示阿拉伯数字9﹣2=7,所以837+742表示的正常算式为:162+257=419.故答案为:419.10.解:504÷8÷(108÷3÷4)﹣4,=504÷8÷9﹣4,=63÷9﹣4,=7﹣4,=3(名),答:需增加3名,故应填:3.11.解:根据分析可得,660÷(40﹣10),=660÷30,=22(米);22×10=220(米);答:火车的车身长是 220米.故答案为:220.12.【分析】两条直线把正方形分成4部分,第三条直线与前两条直线相交多出3部分,共分成7部分;第四条直线与前3条直线相交,又多出4部分.共11部分,第五条直线与前4条直线相交,又多出5部分,如下图所示.解:1+1+2+3=7答:在一个长方形上画上3条直线,最多能把长方形分成7部分.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拆拼.使直线间相互交叉,交点越多,则分割的空间越多.每多第几条直线,就加几个部分.13.【分析】若长方形的长是1024,宽是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求出它的周长.解:1024×1=10241024=2×2×2×2×2×2×2×2×2×2=32×32,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32.32×4=128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公式的掌握.14.【分析】设妈妈与小红的年龄差为x岁,则根据“当小红3岁时,妈妈的年龄和小红今年的年龄相同;”得出小红今年的年龄为:x+3岁;根据“当妈妈78岁时,小红的年龄和妈妈今年的年龄相同”得出小红现在的年龄为:78﹣x岁;根据小红的年龄+年龄差=妈妈的年龄,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设妈妈与小红的年龄差为x岁,则小红现在的年龄是x+3岁,妈妈现在的年龄是78﹣x岁,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3+x=78﹣x2x+3=78﹣x2x+x=78﹣33x=75x=2578﹣25=53(岁)答:妈妈今年53岁.故答案为:53.【点评】设出年龄差,抓住年龄差不变,分别得出二人现在的年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每9个棋子是一个循环,用2014除以9,用得到的商乘以一个循环中黑棋子的个数,再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最后需加上几个黑棋子即可.解:2014÷9=223…7,循环了223次后,还剩7个,里面有4个黑棋子,223×6+4=1338+4=1342(个)答:其中黑棋子的个数是1342个.故答案为:1342.【点评】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每几个数或每几个图形是一个循环.16.【分析】根据题意知:小丽第一次用的时间×第一次的速度=(第一次用的时间﹣4)×第二次用的速度,可设第一次用的时间是x小时,据此可求出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可求出两家的距离.据此解答.解:设第一次相遇用的时间是x分钟70x=90×(x﹣4)70x=90x﹣36090x﹣70x=36020x=360x=360÷20x=18(52+70)×18=122×18=2196(米)答:两家相距2196米.【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两人相遇时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进行解答.17.【分析】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也就是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28÷2=14,也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解:28÷2=1414×14=196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96.故答案为:196.【点评】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即求出了大正方形的边长.18.【分析】假设全是围棋,那么就有24×14=336元,这就比已知的300元多出了336﹣300=36元,因为一副围棋比一副象棋多24﹣18=6元,由此即可求得象棋的数量.解:假设全是围棋,则象棋就有:(24×14﹣300)÷(24﹣18)=36÷6=6(副);答:其中象棋有6副.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19.【分析】若每本3元,则多3×6=18元,则总人数为(18+30)÷(5﹣3)=24人,总钱数有5×24﹣30=90元,进而可得结论.解:由题意得若每本3元,则多3×6=18元,则总人数为(18+30)÷(5﹣3)=24人,总钱数有5×24﹣30=90元,若钱用完刚好买24本,则3元的笔记本有(24×5﹣90)÷(5﹣3)=15个,故答案为24,15.【点评】本题考查分配盈亏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0.解:假设24辆全是4个轮子的汽车,则三轮车有:(24×4﹣86)÷(4﹣3),=10÷1,=10(辆),答:三轮车有10辆.故答案为:10.21.【分析】要想四轮得分的平均分不低于96分,总分应该达到96×4=384分,用这一分数减去小光前三轮的得分即可解答.解:96×4﹣95﹣97﹣94,=384﹣95﹣97﹣94,=98(分);答:第四轮的得分至少是98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规划问题,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定义与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解:(100﹣4)÷3=96÷3=32(棵)答:她已经有了32棵三叶草.故答案为:32.23.【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等差数列.解:设最小的数为x,则剩余自然数依次为x+1,x+2,…,x+9,由题可得2(4x+1+2+3)+15=6x+4+5+6+7+8+9,化简后是8x+27=6x+39∴x=6,【点评】本题可以借助列方程,设最小的数为x,一一用x表示其他连续自然数,根据等量关系就可求解.24.【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解:画出移动后的图,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25.解:9⊙3=9×2+3=21;故答案为:21.26.解:设李白壶中原有x杯酒,由题意得:{[(x×2﹣2)×2﹣2]×2﹣2}×2﹣2=2,{[(2x﹣2)×2﹣2]×2﹣2}×2﹣2=2,{[4x﹣6]×2﹣2}×2﹣2=2,{8x﹣14}×2﹣2=2,16x﹣30=2,16x=32,x=2;答:壶中原有2杯酒.故答案为:2.27.解:列车速度为:(285﹣245)÷(24﹣22)=40÷2,=20(米);列车车身长为:20×24﹣285=480﹣285,=195(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195+135)÷(20+10),=330÷30,=11(秒).答: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11秒.28.解:甲校比乙校多的人数:32×2+48=112人,甲校的人数:(864+112)÷2,=976÷2,=488(人).答:原来甲校有488人.故答案为:488.29.【分析】因为前两个数相加得偶数,即奇数+奇数=偶数;同理,第四个数是:奇数+偶数=奇数,以此类推,总是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每三个数一个循环周期,然后确定2007个数里面有几个循环周期,再结合余数,即可得出偶数的个数.解:2007÷3=669,又因为,每一个循环周期中有2个奇数,1个偶数,所以前2007个数中偶数的个数是:1×669=669;答:前2007个数中,有699是偶数.故答案为:699.30.解:200÷9=22…2,所以22×3+1=67(个),答:前200个圆中有67个空心圆.故答案为:67.31.解:根据分析可得,100÷2=50(平方米)答:图中灰色部分的面积是 50m2.故答案为:50.32.【分析】今天算起,57天后的第一天也就是经过了57天,用57除以7,求出经过了多少周,还余几天,然后根据余数推算.解:57÷7,=57÷7,=8(周)…1(天);余数是1,星期五再过1天是星期六.故答案为:六.【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先求出经过的天数,再求经过的天数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33.【分析】从5角的硬币进行分析讨论:首选从袋中摸出6枚全是5角的硬币;(2)从袋中摸出6枚中5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1枚面值1元的硬币;(3)从袋中摸出6枚中4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2枚面值1元的硬币;(4)从袋中摸出6枚中3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3枚面值1元的硬币;(5)从袋中摸出6枚中2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4枚面值1元的硬币;(6)从袋中摸出6枚中1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5枚面值1元的硬币.解:由以上分析,得出下列情况:这6枚硬币的面值的和有6种.故答案为:6.【点评】解答此题可从5角的硬币考虑,逐一分析探讨得出结论.34.【分析】先假设男生和女生一样多,则男生有4人,女生有4人,因为女生比男生多,所以男生的人数一定小于4人,然后写出即可.解:8÷2=4(人),因为女生比男生多,所以男生的人数一定小于4人,所以男生可能是1人,2人或3人;故答案为:1人,2人或3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假设男、女生一样多,求出男生人数,进而根据题意,进行分析、继而得出结论.35.【分析】三条线不重合,不相交时,把长方形分成的部分最少;三条线不重合,但在长方形内两两相交,有3个交点,把长方形分成的部分最多,如下图所示,因此得解.解:由分析可得:故答案为:4,7.【点评】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线的交点越多,图形被分的部分越多.36.【分析】通过题意,甲取1块,乙取2块,甲取4块,乙取8块, (1)20,2=21,4=22,8=23…,可以看出,甲取的块数是20+22+24+26+28+…,相应的乙取得块数是21+23+25+27+29+…,我们看一看90是甲取了几次,乙相应的取了多少次,把两者总数加起来,即可得解.解:甲取的糖果数是20+22+24+…+22n=90,因为1+4+16+64+5=90,所以甲共取了5次,4次完整的,最后的5块是包裹中的糖果少于应取的块数,说明乙取了4次完整的数,即乙取了21+23+25+27=2+8+32+128=170(块),90+170=260(块),答:最初包裹中有 260块糖果.故答案为:260.【点评】判断出甲乙取得次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7.【分析】把第一杯饮料的原价看作单位“1”,则第二杯饮料的价钱是第一杯的,由题意可知:第一杯饮料价钱的(1+)是13.5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13.5÷(1+),=13.5÷1.5,=9(元);答:一杯饮料的原价是9元;故答案为:9.【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38.【分析】可以看做4个4个地数,少2个;6个6个地数,少2个;8个8个地数,也是少2个.也就是4、6、8的公倍数减2.[4、6、8]=24.可以记作24x﹣2,120<24x﹣2<150.x是整数,x=6.这筐桃子共有24×6﹣2,计算即可.解:[4、6、8]=24.这筐桃子的数量可以记作24x﹣2,120<24x﹣2<150.x是整数,所以x=6,这筐桃子共有:24×6﹣2=142(个).答:这筐桃子共有142个.故答案为:142.【点评】关键是通过把原题转化,运用了求最小公倍数以及解不等式的方法解决问题.39.【分析】由图意得:BE、CD是长方形的长,BC、DE是长方形的宽,阴影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2条长+2条宽,代数计算即可.解:14×2+12×2,=28+24,=52(厘米).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52厘米.故答案为:52厘米.【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BE、CD是长方形的长,BC、DE是长方形的宽,阴影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2条长+2条宽.40.解:[(12﹣8)×4+6]÷(12﹣10),=[16+6]÷2,=22÷2,=11(人);10×11+6=116(个);答:一共计划做116颗幸运星.故答案为:116.。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 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 ”(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 例题精讲
模块一:分组凑整思想 【例 1】 91.8186.789.6270.490.288.891.5
【练习3】 1.1208-569-208 2.283+69-183 3.132-85+68 4.2318+625-1318+375
【练习2】 1.50+52+53+54+51 2.262+266+270+268+264 3.89+94+92+95+93+94+88+96+87 4.381+378+382+383+379 5.1032+1028+1033+1029+1031+1030 6.2451+2452+2446+2453.
【巩固】 2006+200.6+20.06+2.006+ 994+99.4+9.94+0.994=
【例 3】 计算 56.43+12.96+13.57-4.33 -8.96-5.67
模块二、加补凑整思想 【例 5】 (1) 0.999990.99990.9990.990.9 (2)199.819.971.996 (3)999999999.799.79.7 0.7
【巩固】 199.819.971.996
第四讲 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一、知识点总结 1.单循环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无主客场之分。 (通俗的说就是除了不和自己比赛,其他人都要比)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总结

奥数知识(四年级)1、笔画数等于奇点数的一半,即:奇点数/2=笔画数2、等差数列公式:中项=(首项+末项)/2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和=中项*项数=(首项+末项)*项数/2首项=2*和/项数-末项末项=2*和/项数-首项3、等式规律: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4、分数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不为零的数,分数值不变。

5、定义新运算:定义新运算没有交换律,也没有结合律。

6、周期问题:关键在于找出周期。

7、可能性问题:可能性的大小,一般用分数表示,如果整个事情有m种可能,而符合条件的只有n种可能,则符合条件要求的可能性是n/m。

8、抽屉原理:9、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差10、和差规律:小数=(和-差)/2大数=(和+差)/211、原龄问题:两人年龄差是永运不变的量。

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12、植树问题:分封闭路线与不封闭路线两种,规律如下:封闭路线上植树:棵数=段数不封存闭路线上值树可分为三种: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13、还原问题:解答时,从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顺序相反,运算相反这两条原理,由后向前一步步倒推.14、盈亏问题:人数=(盈+亏)/两次分配平均数之差15、两次亏缺:人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平均数之差16、两次盈余:人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平均数之差17、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18、列车过桥:车速*过桥时间=桥长+车长19、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20、环形问题:如果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背向运动,它们相遇时合走了一个环形全程,如果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相遇时,快的物体比慢的物体多运动了一个环形全程。

21、流水中航行: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22、乘法原理:如果完成某件事需分几个步骤,做第一步有a1种不同方法,做第二步有a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a 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a1*a2*……*a n种不同方法24、方阵问题: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不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个数就少2,实心方阵总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四年级奥数

四年级奥数

学校乘车外出春游,如果每人坐65人,则有15人乘不上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

学校一共租了多少辆车?解答:把第二种方案看成每车坐70人,则少70人。

(15+70)÷5=17(辆)把1~9这九个数字填到下面的九个□里,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字只能填一次):如果从加法与减法两个算式入手,那么会出现许多种情形。

如果从乘法算式入手,那么只有下面两种可能:2×3=6或2×4=8,所以应当从乘法算式入手。

因为在加法算式□+□=□中,等号两边的数相等,所以加法算式中的三个□内的三个数的和是偶数;而减法算式□-□=可以变形为加法算式□=□+□,所以减法算式中的三个□内的三个数的和也是偶数。

于是可知,原题加减法算式中的六个数的和应该是偶数。

若乘法算式是2×4=8,则剩下的六个数1,3,5,6,7,9的和是奇数,不合题意;若乘法算式是2×3=6,则剩下的六个数1,4,5,7,8,9可分为两组:4+5=9,8-7=1(或8-1=7);1+7=8,9-5=4(或9-4=5)。

所以答案为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若在等差数列2,5,8,…的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使它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奥数专题小结
姓名:_______
一、牛吃草问题
1、有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场,可供12头牛吃25天,或可供24头牛吃10天,那么可供29头牛吃几天?
2、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

那么,可供11头牛吃几天?
3、有一片草场,草每天的生长速度相同,若14头牛30天可将草吃完,70只羊16天也可将草吃完(4只羊1天的吃草量相当于1头牛一天的吃草量)。

那么17头牛和20只羊多少天可将草吃完?
二、行程问题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0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0米,这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3、牛牛以每秒10米的速度沿铁道边的小路骑车,
(1)身后一辆火车以每秒100米的速度超过他,从车头追上牛牛到车尾离开共用时4秒,那么车长多少米?
(2)过了一会,另一辆火车以每秒100米的速度迎面开来,从与牛牛相遇到离开,共用时3秒。

那么车长是多少?
4、一列火车通过530米长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长的山洞需要30秒钟。

则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全长是多少米?
三、植树问题
1、小胖和小红都住在腾龙花园1栋,小胖家住7楼,小红家住3楼,小红回家爬楼梯需要4分钟,小红和小胖速度一样,那么小胖回家爬楼要花多少时间呢?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时间?
3、小胖和小红都住在腾龙花园1栋,小胖家住7楼,小红家住3楼,小红回家爬楼梯需要4分钟,小红和小胖速度一样,那么小胖回家爬楼要花多少时间呢?
4、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时间?
四、等差数列
1、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它的第15项是什么?
2、1+4+7+10+13+16+19+···+61
五、简便计算
9999×28+333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