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 导学案
![极地地区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9665eb307e87100f69611.png)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学习重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学习难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殊性,用“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导学过程】(一)合作探究1.如果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考察,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问题呢?2.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北极点、南极点)3.呈放射状的直线是什么线?(经线)4.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以极点为中心的圆)5.图中的方向如何确定?(图10.1 内北外南顺西逆东图10.2 相反)6.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出?(北逆南顺)7.在南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北极点都指向南,南极点都指向北)8.指出两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360个经度。
即,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9.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填空:大洲 A B C大洋 D E F科考站①②③10.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填空:大洲①②③大洋⑥⑦⑧海峡、岛屿④⑤一、位置与范围:南极地区——位于以南,包括洲及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位于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周边、、北美三洲部分地区二、自然环境:1.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2.南极地区的暖季(每年月---次年月),也是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时期3.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气温——“冰雪高原”(1)南极地区降水——“地球上最冷的地区风力——(3)北极地区:气温没有南极地区冷,降水比南极地区,风速比南极地区。
为什么北极地区没有南极地区冷()为什么北极地区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为什么南极地区风速比北极地区风速大?(南极地区越冷,气压差异越大。
所以南极地区温度梯度和气压梯度比北极大,风速大。
)4.代表动物:南极的主人——北极地区——参考资料:如果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考察,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问题呢?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2、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3、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4、了解考察的原因5、考虑人类考察的最终目的6、了解在考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课堂展示】【课堂反馈】1.全球七个大洲,其中A.跨纬度最广的是大洋洲B.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C.跨南、北半球的是北美洲D.跨东、西半球的是南美洲2.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李教授在考察日记中写道:“今天,天昏地暗,吹着强劲的东风,气温在-40℃。
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e71fbf8c75fbfc77db242.png)
<第十章极地地区>年级:七年级编写人:审核:课型:两课时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重点难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学习过程】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南、北极的位置和范围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和,合称为。
A、南极地区:位于地球半球、南纬以南,中心位置是,周围被、、环绕。
南极洲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低)的一个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
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洲是。
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
B、北极地区:位于地球半球、北纬以北,中心位置是,周围被、、环绕。
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为800平方千米。
其陆地部分分属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八个环北极国家。
主要海域有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
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
2、南、北极地的自然环境A、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气候冷中有暖,分为寒暖两季,是世界上的地区,其暖季是从每年的月到月,南极处于极昼时期,气温回升。
南极大陆素有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多米。
除了严寒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
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是南极地区最高的山峰B、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寒冷,但是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风速南极地区C、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丰富的自然资源A、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和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是淡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502c3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6.png)
《极地地区》导学案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你知道地球上的极地地区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极地地区的奇异世界。
2. 激发兴趣: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那里有什么特别的动植物?极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是怎样的?
二、探究
1. 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极地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两极。
2. 探讨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气温极低,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
3. 认识极地地区的动植物:极地地区有很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北极熊、企鹅、北极狐等,它们适应了极端的环境。
4. 探索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生物造成影响。
三、拓展
1. 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人类在极地地区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珍爱这片脆弱的环境?
2. 探索极地地区的科学钻研:科学家们在极地地区进行各种钻研,探索这片奇奥的地方,他们的尽力为我们了解地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极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片奇奥的地方不仅是动植物的乐园,也是科学家们的钻研基地。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一起珍爱我们的故里。
五、作业
1. 请同砚们以《探索极地地区》为题,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
2. 请同砚们选择一种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制作一份小报告。
参考文章格式,本导学案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极地地区的奇异世界。
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cb535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4c.png)
地理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組:编辑:校对:审核:
疑惑
探究案
探究一: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
探究二: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探究三: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探究四:目前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带来什么危害?
随堂练习:
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
(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
(2)在180。
经线两侧写明东经和西经。
(3)图中的海洋:①,②,
③。
(4)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⑦,
⑧,⑦附近的半岛是。
(5)A点在B点的方,D点在B点
的方。
(6)关于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洲是地球最南部的陆地
C.南极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
D.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落成。
【人教版】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人教版】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aee540029bd64793e2c2b.png)
第十章极地地域学习目标1、会在南北极地域图上鉴别极地地域的范围、地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域自然环境的特色及差别。
3、理解两极地域进行科学观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比较两极地域,填写以下表格:名称纬度地点范围自然资源天气特色居我国科矿产生物其余气温降水风民考站资源资源资源北极地域南极地域合作研究活动一:读教材 P92—93 图 10.1 和图 10.2 ,达成以下问题。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明北极地域和南极地域的纬度地点。
2.说出北极地域中心大洋的名称,围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3.当站在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在南极点上建一座房屋,房屋的门窗开向哪个方向?活动二:两极地域的天气和自然景观的差别1.南极的天气有何特色(读教材 P93文字)2.南极地域和北极地域哪个更冷 ?活动三:两极地域的科学观察1.读 P92页图 10.1 ,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观察站的成即刻间为何都选择在2 月?3.我国在南极的第三个科考站已经建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讲堂检测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
A. 铁、煤B.石油、天然气C. 铁、石油D. 金、铜2.南极洲的天气成因有()。
A.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B.低气压控制,降水稀罕,风力强C.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为严寒D.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耀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观察的最正确时间是()。
A.3—— 5 月B. 6——8 月C. 9——11 月D. 11月——3月4.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地域的是()。
A. 北极地域B.南极地域C.撒哈拉大荒漠D.塔克拉玛干荒漠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北极地域和南极地域都是终年严寒的地域B.北极地域和南极地域都是地球上的“风库”C.南极地域比北极地域严寒,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域大1D.南极地域因为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6.1959 年 12 月,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根廷等 12 国签署了《南极合约》。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68f6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0.png)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
2. 掌握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特点。
3. 理解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
【导学重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特点。
3.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
【导学难点】1. 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2. 掌握极地地区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导学内容】一、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 极地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2. 极地地区位于地球两极附近,气候寒冷干燥,冰雪覆盖大部分地区。
3. 极地地区的气温极低,冬季极寒,夏季短暂而凉爽,气候条件恶劣。
二、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特点1.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种类奇特。
2. 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包括北极熊、北极狐、北极海豹等,植物资源主要是苔藓、地衣等。
3. 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包括企鹅、海豹、海鸟等,植物资源主要是藻类、地衣等。
三、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1.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
2.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对举世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珍爱极地地区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导学延伸】1. 请同砚们结合课上进修内容,设计一份关于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2. 请同砚们就如何珍爱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导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掌握了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特点,理解了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
在未来的进修和实践中,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珍爱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极地导学案
![极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9bfd649649b6648d74757.png)
二、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①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②南极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资源呢?
③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
三.展示提高
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被世人喻为“白色沙漠”的原因:南极位于极地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南极上陆地面积广阔,而海洋面积小;常年受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
(4)为什么南极和北极相比风力更大?
这与南极的低温有较大关系。
南极由于气温比北极低,因而产生非常强烈的低气压中心,会造成比北极更大的气压梯度力,所以南极会有“风库”之称。
难点:阅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
一、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1.极地地区包括和。
2.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内,周围被_______洋、印度洋和______洋包围。
3.南极洲是世界各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南极大陆常年积雪,冰盖平均厚度大约为______米,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
4由于气候恶劣,南极地区的植物有、;动物有、、。
5南极洲同北极地区一样,有极昼、极夜现象,在南极考察最好的时期是________期。
6.南极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等。
7.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即使在8月份平均气温仍在-8°C,年降水量在100-300毫米之间,并以的形式出现。
8.北极地区的植物除了和以外,还有、等;动物有
。
9.北极地区南极的自然环境
(1)“冰雪高原”的“高”是如何造成的?
南极本身陆地海拔高度并不是特别大,但冰川的厚度非常大,所以形成了“冰雪高原”。
《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c3c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7.png)
第16课时极地地区1.识记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2.理解在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及开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极地地区1.冰雪覆盖的地区(1)北极地区范围:①以北的广大区域。
海陆状况:中间是②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盛行东北风。
代表动物:③。
自然资源:主要为④资源。
(2)南极地区范围:⑤以南的广大区域。
海陆状况:中间是⑥;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气候:⑦、⑧、⑨。
代表动物:⑩。
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南极素有“”之称,还被称为“”和“风极”。
2.科学考察的宝地(1)目的: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依据;探明和状况,为将来服务于人类做好准备。
(2)我国的科考站南极地区:站、站、站。
北极地区:站。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保护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
1.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殊性?2.为什么要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探究两极地区[互动探究]1.读图,比较两个地区的异同,填写下表。
共同特点差异交通位置动物特点季节气温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主要原因2.在南极地区图上如何区别大洲和大洋的名称?3.经过科学探测,发现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的形成需要有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等条件,而两极地区气候严寒,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4.与南极比较,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风速如何?“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使用的是可再生、清洁能源。
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为泰山站外部景观图,下列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泰山站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是为了抵御低温酷寒B.泰山站是一座常年站,有利于我国更好地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冰盖的影响C.泰山站能源供给首选太阳能、天然气D.当泰山站进入天文观察最佳季节时,从索马里半岛沿岸向东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2.泰山站位于(73°51' S,76°58' E),观察南极洲某经线圈地形剖面图,判断文森山的经纬度位置最有可能是()。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导学案》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3c65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9.png)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导学案导语: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冰封雪裹,奇奥而美丽。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极地地区的奇异世界,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容,让我们一起来控制这片冰封雪裹的世界吧!一、认识极地地区1. 了解极地地区的范围及分布情况。
2. 探讨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地貌景观。
3. 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气候变化情况。
二、探索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1.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2. 探讨极地地区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3. 了解极地地区的珍爱措施及生物多样性的挑战。
三、探讨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1. 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如科考、旅游等。
2. 探讨人类活动对极地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讨论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珍爱的平衡。
四、拓展进修1.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深入了解极地地区的实际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分享进修效果和体会。
3. 通过亲身体验或模拟实验等活动,感受极地地区的特殊环境和生活方式。
五、总结反思1. 总结本次进修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2. 反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干系,提出个人对于极地地区珍爱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3. 展望未来,探讨如何更好地珍爱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极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干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然资源,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愿我们的进修之旅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世界!愿我们的心灵永遥倾慕着那片冰封雪裹的世界!。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导学案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12d3867ec102de2bd897f.png)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气候严寒,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去那里考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板书:二、科学考察的宝地2、单元导入:知识框架3、本节学习目标1、理解在极地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2、知道我国南极和北极地区科考站的名称和位置。
3、增强保护极地地区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1、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名称和位置2、理解人类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难点】理解人类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二、自主合作展示点拨二、科学考察的宝地(一)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学习方法:自主读书、思考,展示点拨,完成学案)1、阅读课本92页图10.1南极地区,找出南极地区都有哪些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2、思考:南极地区大量煤的存在,说明了什么?3、结合已学和课下搜集到的南极动物资料回答南极地区除有代表性的动物外,还有大量的和等。
综上所述,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4、观察课本96页图10.6,阅读课本98页活动2资料,回答南极地区科考的价值南极地区丰富的和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
(二)北极地区——资源丰富,人类最后一个能源基地(学习方法:自主读图、思考,展示点拨)1、阅读课本93页图10.2北极地区,回答最多的矿产资源是什么?其次还有什么?2、完成课本98页活动题3(二)科考站的建立(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思考,展示点拨)1、科考站的建立和发展阅读课本96页第一自然段,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发展历程。
2、我国科考站的名称和位置(1)阅读课本96页阅读材料,回答截止到2009年2月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有、和。
《极地地区》探究型导学案
![《极地地区》探究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8070d941ea76e59fa0483.png)
《极地地区》探究型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极地区的范围,归纳比较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点。
2、认识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学会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企鹅出来欢迎大家,引出南极洲。
【自主学习】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围绕着着_____不停地旋转。
2、地球上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太阳的斜射,会出现_____和______现象。
并且南北半球的_______相反。
3、北极周围都是________。
4、南极周围都是_________。
【合作探究】一、独特的自然环境看课本P92-P93页的图和图,并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完成下面的内容:(1)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并能快速的指出。
(2)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课本P93-P95页有关材料,及P95页图探究:A、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875ea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6.png)
《极地地区》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将介绍极地地区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帮助同砚们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培养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掌握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3. 了解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4. 培养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掌握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3. 了解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四、进修内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地理位置:极地地区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2)气候特点: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气温极低,冰雪覆盖范围广,极夜和极昼现象明显。
2.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1)动物资源:极地地区拥有奇特的动物资源,如北极熊、企鹅、海豹等;2)植物资源:极地地区的植物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是苔藓植物和低矮灌木。
3. 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1)科学考察:人类在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钻研,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资源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环境珍爱;3)旅游观光:极地地区的旅游观光活动增加,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珍爱当地生态环境。
五、进修方法1. 听课笔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2.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进修心得,共同提高;3. 多媒体展示:应用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极地地区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六、教室练习1. 请简要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你知道极地地区有哪些奇特的动植物资源吗?请举例说明。
3. 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做好环境珍爱?七、拓展延伸1. 请查阅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的环保措施和珍爱项目,撰写一份钻研报告;2. 请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关注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极地地区导学案
![极地地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1f1d7ce2f0066f5332266.png)
宝山中学(教、学)案
了,你说他说的是真是假,有这种可能吗?
、沿一条经线飞行,一直向北,能否回到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
要建在那里?
你知道极地地区的范围:(要求:在图中指出)幽Ta一默
1、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注解:千万不要把北极地区就认为是北极点或是北冰洋,南极地区就是南极点或是南极洲,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
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拓展资源找出南极的称谓。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导学案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16578a417866fb84a8e7c.png)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提出问题,导入新授地球上有没有所有经线同时经过的地方?如果有,是哪里?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板书:一、独特的自然环境2、单元导入,知识框架共性:差异:位置范围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形对比分析气温、降水风速代表动物3、本节学习目标(1)阅读两极地区图,说出其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范围(2)根据图文、图表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分析其气候特征并说明两极地区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了解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学会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准确判读极地投影图上包括的大洲和大洋。
【学习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学习难点】阅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二、自主合作展示点拨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学会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方法: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探究、展示点拨、完成学案)读图10.1找出a、南极点、南极圈(在图中勾划)回答:b、图中的射线表示线,圆圈表示线。
经线表示方向,纬线表示方向。
c、站在南极点上周围都是方。
d、从南极点上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时针。
箭头所指为(填“东”或者“西”)。
e、找出长城站和中山站,说明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
根据刚才所学,观察图10.2,回答站在北极点上周围都是方。
从北极点上俯视地球,其自转方向为时针。
f、思考:建筑师要建一座四面朝北的房子,应该建在什么地方?2、了解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范围组成(方法:自主学习,展示点拨,完成学案)a、在图10.1中找到并勾划南极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图10.2中找到并勾划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目的:掌握两极地区的相对位置)回答: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洲。
b、阅读课本92页第一自然段,掌握两极地区的概念,纬度位置和范围组成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地区和地区,合称为。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南,包括洲及其洋、洋和洋的部分海域。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导学案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f01763b3567ec112d8a05.png)
第十章 极地地区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22一、学习目标:1. 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2、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3、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二、新知探究:阅读教材P92--P99,完成以下问题:1、读下图,标注出画出自转方向并标注出东西经,并完成下列表格。
2、完成P95活动题。
3、完成P98活动题。
三、能力提升1、极地地区出现什么环境问题?原因是什么?2、请你想出保护极地环境的具体解决措施。
3、请你就“保护极地,人人有责”,写出简要的演讲提纲。
四、基础检测1、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均泛指极圈以内的地区 B.均没有长住居民C.淡水资源缺乏 D.酷寒、干燥、烈风2、关于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B.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夏季也非常寒冷C.北极地区虽然气温比南极地区高,但降水却比南极少,风速比南极大D.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且出现日期相同3.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B ,C 。
科学考察站①,②,其中②站位于①站的方向,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填考察站名称)。
(2)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层上空出现的会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危害。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面积最小的大洲④气候最寒冷的大洲(4)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其原因是?知识拓展你不知道的因纽特人因纽特人是生活在北极的黄种人,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
因纽特人又被称为“爱斯基摩人”,即“吃生肉的人”,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含有贬义,因此在官方的文件中称为“因纽特人”。
大自然提供给因纽特人的植物类食物非常少,所以他们的食物以各种哺乳动物和鱼类为主。
因纽特人有吃生肉的习惯,这并不全是因为燃料不足,而是因为缺少植物食品,人体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而煮熟的肉会丧失大部分维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南、北极地区比较
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洲三大洲海陆位置源自印度洋所包围所包围
续表:
地区 地表状况
南极地区 绝大部分为陆地
北极地区 60%以上为海洋
气候类型 绝大部分为极地气候,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
3.经过科学探测,发现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的形成需 要有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等条件,而两极地区气候严寒,你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这说明南极洲曾处在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有茂密的森 林,只是后来才慢慢漂移到南极地区,从而也验证了大陆 漂移假说。(意思相近即可)
4.与南极比较,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风速如何?
【解析】①点在长城站的西南,只有极点上才有半年的极昼或极夜, 北京在116° E附近,离北京最近的是③。
【答案】
C
两极地区
1.读图,比较两个地区的异同,填写下表。
共同特点
交通位置
动物特点
各大洲航空交 毛长、皮
通的联系 厚、脂肪发达
捷径
季节
相反
差异
气温
1、7月气温 相反,南极 洲比北冰洋低
主要原因
答案
北极地区不像南极地区那样寒冷,但也终 年封冻,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多,风速远 不及南极地区。
1.南极洲气候特点及成因
第一,南极洲的严寒性可与西伯利亚的冬季相比,降水量与北非相当。 因此,可概括出南极洲的气候有酷寒、干燥的特征;联系其地表状况 和气压状况可知,南极洲多大风。 第二,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1)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 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 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2)从海拔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 温效应差,气温低。 (3)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 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4)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 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总结: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
及特征
酷寒、大风、干燥
集中在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续表:
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矿产资源
煤、铁、各种金属矿等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动物主要有北极熊、
等
驯鹿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 南极科学考察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使用的是可再生、清 洁能源。读图,回答1~2题。
2.科学考察的宝地
(1)目的: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依据;探明⑯ 资源 和 状况,为将来服务于人类做好准备。
(2)我国的科考站 南极地区: ⑰ 长城 站、⑱ 中山 站、⑲ 昆仑 站。
北极地区: ⑳ 黄河 站。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净土。
南极条约 》,保护地球上最后的一片
我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1月建立。读我国 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南极科考站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泰山站光照时间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解析】①点在长城站的西南,只有极点上才有半年的极昼或极夜, 北京在116° E附近,离北京最近的是③。
【答案】
D
4.下列关于南极洲冰冻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永久冰冻线的范围比南极大陆还大,说明南极大陆表面全 部都是冰川 B.长城站在永久冰冻线之外,说明此处的温度很高,不会发 生冰冻现象 C.4月份与10月份相比较,10月份冰冻的范围要比4月份小些 D.当南极洲冰冻范围达最小值时,我国天山雪线的海拔升到 最高值
第 16课时 极 地 地 区
1.识记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两极地区 的科学考察站。
2.理解在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及开展环境保护 的重要性。
极地地区
1.冰雪覆盖的地区 (1)北极地区 范围:① 北极圈 以北的广大区域。 海陆状况:中间是② 北冰 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大洲的 陆地和岛屿。 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盛行东北风。 代表动物:③ 北极熊 。 自然资源:主要为④ 矿产 资源。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大圆劣弧航线 (纬度越高,飞 行距离越短)
气候寒冷
分属不 同半球
南极洲主要 是陆地,海 拔高、冰层厚
2.在南极地区图上如何区别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答案
南极洲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0°经线穿过大西 洋,180°经线穿过太平洋;大洲有大洋洲、非洲和南美 洲,其中最近(南极半岛)的大洲是南美洲。以大西洋为 起点,顺时针为: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 平洋—南美洲。
1.上图为泰山站外部景观图,下列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泰山站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是为了抵御低温酷寒 B.泰山站是一座常年站,有利于我国更好地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冰 盖的影响 C.泰山站能源供给首选太阳能、天然气 D.当泰山站进入天文观察最佳季节时,从索马里半岛沿岸向东航行的轮 船顺风顺水
(2)南极地区 范围:⑤ 南极圈 以南的广大区域。 海陆状况:中间是⑥ 南极大陆 ;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 包围。 气候:⑦ 酷寒 、⑧ 干燥 、⑨ 烈风 。 代表动物:⑩ 企鹅 。 资源:⑪ 矿产 资源、⑫ 淡水 资源、⑬海洋生物 资源。 南极素有“⑭ 冰雪高原 ”之称,还被称为“⑮ 白色沙漠 ” 和“风极”。
【答案】
B
南极洲是世界绝对气温最低的地区,那里终年冰天雪地。读 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点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在长城站的东南,在中山站的西南 B.①②③④四个地点都约有半年时间的极昼或极夜 C.①~④点中距离北京最近的是点④ D.中山站到长城站按最近距离的走法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解析】据图可知,中山站位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昆仑站 海拔高,气压较低;泰山站纬度较昆仑站纬度低,极昼时间较昆仑站短; 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边缘,受海洋影响强,降雪量大。
【答案】
D
2.南极洲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
利用的是( )。
A.地热能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
【解析】南极洲地区极昼极夜交替时间长,发展太阳能不 稳定,地热和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困难,烈风是其一大特点, 有利于发展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