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8章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概述课件
![管理经济学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3fd443f524ccbff0218408.png)
管理经济学概述
4
管理学、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
经
管
管
理
济
经
理
济
学
学
学
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量
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管理经济学概述
5
1.2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经济理论(主要微观经济学); (2)决策科学(最优化方法、统计学、 博弈论); (3)经营决策实践问题(定价实践、风 险管理实践、投资决策实践等)
管理经济学概述
14
经济效率:帕累托标准
n 一种状态(资源配置)被称为Pareto最优状态, 如果不存在另外一种可选择的状态使得没有任何 人的处境变差而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 否则就存在Pareto改进。
没有人受损,但至少有一个人获得收益(帕累托改进)
状态1:A收入100;B收入100 状态2:A收入100;B收入110
管理经济学概述
31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 机会成本:决策用;会计成本:报告用 ➢ 例:甲用自己的钱1000元办工厂(如果借
出这笔钱,可获利息100元)。乙则从银行 借钱1000元办同样的工厂,每年支付利息 100元。
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00元; 乙:会计成本=100元;机会成本=100 元;
管理经济学概述
32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 显性成本:企业实际支出的,在会计帐面上表 现出来的——会计成本;
➢ 隐性成本:非企业实际的支出,会计帐面上未 表现出来的; 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经济学家计入成本,会计师不计入;
➢ 过去买进木料的外显成本为100m³,总价为 10000元,现在由于物价上涨,这批木料可售 15000元。则这批木料的显性成本为10000元, 机会成本为15000元,隐性成本为5000元。
管理经济学 第8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管理经济学 第8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https://img.taocdn.com/s3/m/c5e1e265a98271fe910ef9fc.png)
P
SMC SAC
LMC LAC
P1
D MR 0 Q
1
D’ Q
11
图 8-3 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LMC=SMC
P=LAC=SAC
MR=LMC=SMC,利润没有最大化或 亏损没有最小化;
LMC=SMC,生产规模没有调整到 长期中最优;
12
P=LAC=SAC,有经济利润或亏损;
52
企 企 业 乙 高价 低价 高价
业
甲 低价 50, 120 60, 60
100, 100 120, 50 图 8-9
价格战
53
大家采取高价政策,大家都赚100; 一个高价,一个低价,高价者赚 50,低价者赚120; 两个都低价,两个都只能赚60。 大家都应该采取高价政策,但是, 大家都要对付对方的低价政策,所 以大家都采取低价政策,结果每个 人的明智选择是群体的非明
22
也就是说,以原来的交点位置决 定价格和产出,与需求曲线变动 后的新交点的价格和产出比较, 如果收入增加,则此方案可以采 纳。
23
P P2 P1 H2 H1 A1
MC 2 AC1 MC 1 A2 AC 2 D2
D1 C1 C2 MR 1 MR 2
0
Q1
Q2
Q
改进产品质量的成本影响
24
追加广告对成本的影响:
31
问题4:
寡头的名声不佳,但是,它的 产生又往往是经济的,为什么?
32
P A AC P1 P2 4 Q3 3 2 Q2 Q1 1
0 E F G H Q 寡头市场产生的必然与寡头市场的划分
33
二、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寡头市场的价格比较稳定,寡 头之间一般不进行价格竞争。美国 经济学家斯威奇用拐折的需求曲线 模型对之作出了解释。
《管理经济学》讲义
![《管理经济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c248cff0242a8956bece415.png)
管理经济学第一讲均衡价格理论与价格机制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研究资源配置。
2.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运用。
1952年美国乔尔·丁出版了第一本《管理经济学》,宣告了这门学科的诞生。
3.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VS规范分析·局部均衡分析VS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VS动态分析·边际分析VS经济模型分析·供求分析·长短期分析二、需求理论1.需求与需求量(Qd)需求=欲望+购买力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①商品自身价格 Qd与P负相关)②相关商品价格(P·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负相关③收入水平(Y)正相关④偏好(T)⑤预期(E)↑价格看涨→当前Qd↓价格看跌→当前Qd3.需求定律、需求曲线、需求表与需求函数①需求定律 Qd与P反向变化的规律②需求曲线③需求函数 Qd =f(P、PO、Y、T、E)Qd=f(P)=a-bp(a、b>0)④需求表4.需求定律的例外(Qd与P正相关)①吉芬商品(1845年爱尔兰饥荒)②炫耀性商品5.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Qd=f(价格,其他因素)①需求量的变化:价格变化对Qd的影响,用沿着需求线的运动表示②需求的变化:其他因素变化对Qd的影响,用整个需求线的平移表示③例证:控制香烟Qd·税率↑→P↑→Qd↓·警告、禁做广告→Qd↓三、供给理论1.供给与供给量(QS)2.影响因素①自身价格 QS与P正相关②相关商品价格③成本、技术④预期价格看涨→当前QS↓价格看跌→当前QS↑3.供给定律、供给曲线、供给函数与供给表①供给定律:QS与P同向变化的规律②供给曲线③供给函数QS=c+dp(c、d>0)④供给表4.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QS=f(价格,其他因素)①供给量的变化:价格变化对QS影响,用沿着供给线的运动表示。
管理经济学完整版
![管理经济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a5f40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e.png)
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时销售收入不 变。
四、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与平均收入之间得 关系
MR P(1 1 )
p
五、影响价格弹性得因素
1、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 2、可替代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 3、购买商品得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得比
联合国粮农组织得生活水平分类
恩格尔系数 % 59以上 50-59 40-50 30-40 30以下
生活水平 绝对贫困 勉强度日 小康水平 富裕 最富裕
二、收入弹性得应用 1、用于销售量得分析 2、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3、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发展速度
第三节 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
一、交叉价格弹性得计算 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反映一种产品得需求量对另一种
相关产品价格变化得反应程度。 Y产品得交叉价格弹性公式为
EPx Qy / Qy Qy Px Px / Px Px Qy
交叉弹性分点弹性与弧弹性。 点交叉弹性计算公式为
px dQy Px
dPx Qx
弧交叉弹性计算公式为
Epx
Qy Q 2 y1 Px2Px1
Px1 Px2 Qy1Qy 2
n xy xy n x2 ( x)2
yx
第二节 需求预测
一、德尔菲法 二、时间序列分解法 三、指数平滑法 四、在预测中使用回归模型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生产函数得概念,了 解单一可变投入要素得最优利用,了解多种 投入要素最优组合,了解科布-道格拉斯函 数。
第一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得最优利用
二、需求曲线上价格弹性得不同分类
1、完全弹性 2、完全非弹性 3、单元弹性 4、富有弹性 5、缺乏弹性
《管理经济学》(PPT 192页)
![《管理经济学》(PPT 1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67ba31b4d4d8d15abe234ee8.png)
18
测试:资源配置
•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金矿,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淘金。 你也加入淘金大军,随着人群往前冲。
• 突然,一条滔滔大江堵住大军的去路。江的对面就 是大家梦寐以求的金矿。
• 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才能达到江的对岸。 • 这时候,你将怎么做? • 提示:资源总是沿着效率高的方向流动!
• 此问题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提出!
• 这些经济问题包括:产量决策、定价决策、广 告投入量决策与广告策略、竞争策略、技术发 展战略、工资报酬确定等
• 管理经济学要解决5W:
• Why Producing? Produce What? For Whom? How to Produce?How Much?
2019/11/15
16
市 场 需 求 分 析
• 问题:上海大众为POLO制订的价格是成本导 向还是竞争导向的?为什么要将价格事前公布?
• 类似的问题:HP为什么公布几年内其打印机的 价格?
2019/11/15
6
例4:石场主的策略
• 有一个经营石场的商人,他靠炸石山卖石头赚 钱,一年利润有几百万。这个商人在石场周围 又买了一大片地,一直闲置着。
• 问题:石场经理为什么买了空地又不利用?
2019/11/15
7
例5:“公共地”的悲剧
• 据统计,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牛肉73磅,猪肉 59磅,鸡肉63磅.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这种消费可 能导致对牛、鸡、猪可能灭绝的担忧。庆幸的是, 相对而言没有多少美国人吃鲸肉;然而在日本等一 些国家,鲸肉被视为佳肴。1986年,由于担心鲸可 能灭绝,一项暂停商业猎鲸的国际法规出台。为什 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牛、猪与 鸡,却偏偏威胁到某些种类的鲸(类似的还有穿山 甲、青蛙、蟒蛇等)的生存呢?
管理经济学-温兴琦-第8 章 市场结构
![管理经济学-温兴琦-第8 章 市场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0562e5ecc17552706220801.png)
2020/9/6
(3)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行为:导致产业 市场供求趋向均衡的长期过程中,企业按照 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LMC=MR的 利润最大化原则,不断调整规模,直到长期 平均成本曲线LAC和边际收益曲线MR相切 为止,切点所对应的产量,为企业的长期利 润最大化产量,此时LAC=MR=LMC=P
基尼系数主要反映企业规模分布不均,其数值 在0与1之间变动:若A=0,则吉尼系数等于0,企业 规模分布均等;若B=0,则吉尼系数等于1,产业内 只存在一家企业,市场处于完全垄断状态。基尼系数 越小,企业规模分布越接近于均等,吉尼系数越大, 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2020/9/6
赫芬达尔指数(H指数)
H N ( X i )2 i1 T
2020/9/6
(2)企业的产品策略和销售策略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每个竞争者将根据竞争对手的 价格和产品差别选择自己的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如 果某企业的策略组合可以使得其获得最大的利润,其 他的企业也会效仿,使得市场价格和需求重新调整, 直到没有企业可以由于改变价格和产品而获得更多的 利润为止;
在短期内,企业扩大产品差别,可以从优质优价 中获得利润,所以,企业之间的非价格竞争较为激烈
(4)为在非价格竞争中获胜,企业大量投资 与产品生产技术和产品功能的研究开发,有利 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2020/9/6
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
一、市场集中度 (一)市场集中度的含义 市场集中度是表示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者 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它反 映了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与市场中垄断力量 的形成密切相关。
随即引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注意并对HHI指数进行计算。司法部假设余下的15 %由其他15家企业平均拥有,则HHI=2410。若百事可乐兼并七喜,其市场份额变 为34%,HHI指数上升至2766;若两个兼并计划同时进行,HHI指数上升至3312。 可口可乐的兼并计划是”意在沛公“,即旨在引起美国贸易委员会的注意,对百 事可乐兼并七喜的计划进行干预。
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28a98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5.png)
管理经济学第一篇:管理经济学1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2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3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
注意两点: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为其前提。
5等收入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 6垄断性竞争:7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8公共物品1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主要特征①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价格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
②关于生产效率——总是小于最优规模。
③关于竞争策略降低成本价格竞争策略(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促销策略2敏感性分析:(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
(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
(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3影子价格对决策的意义:①可帮助认识企业生产的瓶颈和富余要素,影子价格非零,则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反之为零时,则投入要素利用不足,有富余;②可帮助了解为扩大生产,用多高价格添构某投入要素才是划算的,影子价格大于市价,则购买这种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反之不合算。
管理经济学课件
![管理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d0e5320722192e4536f6d8.png)
经济学概念:宏观
♪ 闲置资源(失业等)
– 总需求、总供给
♪ 宏观经济层面
– 非单个厂商或单个行业
♪ 研究主题
– – – – –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力市场 国际市场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决策科学
分析工具与分析技术
– 数值分析 – 统计估计 – 预测 – 博弈论 – 最优化
管理经济学
♪ 利用
– 微观经济学概念、模型 – 决策科学方法论
资源的有限性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2、现代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 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现代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
用俗语解释经济学术语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知人知面不知心——? 5.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风险投资 7.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元化投资
经济概念
•边际分析 •消费者需求理论 •厂商理论 •产业组织和企业行为 •公共选择理论
数量方法
•数值分析 •统计估计 •预测过程 •博弈论 •优化理论 •信息系统
管理经济学
利用经济概念和数量方法 解决管理决策问题
管理决策问题的最优解
经营成功的关键
♪ ♪ ♪ ♪ ♪ ♪ ♪ ♪ 厂商结构、组织
投资,生产和定价的最优决策
♪ 一年以后,该镇统计经济数据,大喜。GDP史无 前例的增长好几倍,以前因为自产自消,好多项 目不计入GDP,这次强制市场交易,都计入GDP。 GDP几何数增长啦。同时其他经济统计指标都大 有改观,统计的服务业大幅度增长,统计的零销 总额也增长啦。由于经过市场交易,是需要交税 的,政府财政即税收收入也大幅度增长啦。镇领 导简直是喜笑颜开。 ♪ 至于镇民实际收入,嘿嘿!一般人我不告诉你。 (这是一般对经济统计的讽刺性的笑话)
【2024版】管理经济学(10页打印版)
![【2024版】管理经济学(10页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1326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管理经济学第1章导论1.1 管理经济学——运用经济理论和决策方法;解决企业管理决策问题;寻求最优化解决方案1.2 决策模型(见右图)1.3 经济利润及其来源1.3.1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决策的基础是经济利润1.3.2 机会成本1.业主以自有资金办企业——利息2.业主自兼经理——从事其它工作的收入3.闲置设备再用来生产产品——零4.设备由生产A改为生产B ——生产A的利润收入5.存货市价改变——市价6.以市价进物料、劳动力、贷款——同会计成本7.设备折旧——设备期初价值与期末价值之差1.3.3 经济利润引导资源优化配置1.3.4 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是吸引业主投资的最低报酬1.3.5 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内含成本由机会成本的存在引起,但不等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内含成本例1:某人甲以自有资金100万元投资办企业,乙借入100万元投资办企业,市场利率为10%。
甲、乙办企业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例2:甲、乙企业年使用钢材均为10万吨。
甲企业使用的是存货,当时购买价格为4 000元/吨,乙企业按现在市价买进,价格为5 000元/吨。
甲、乙企业年使用钢材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例3:某业主甲自己管理企业,他若到别处工作,年收入50 000元。
业主乙聘用经理管理企业,年支付工资50 000元。
业主甲、乙管理企业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例4:方案1:机器甲原来闲置,现用来生产产品B,所需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为1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的价值差额相等)方案2: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改为生产产品B,所需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为1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的价值差额为400元)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d06e4966ba1aa8114531d923.png)
第二章二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二部门经济就是假定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居民和企业。
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发生在居民,生产和投资行为发生在企业。
第一节消费需求一、二部门经济的总需求二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二个部分。
全部收入即居民可支配收入。
记作Yd。
居民用以购买物品和服务以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收入称为消费支出,记作C。
未用于购买商品的收入称为储蓄,记作S。
则有:Y=Yd=C+S (1)以Y表示产出的价值。
消费用C表示,投资支出用I表示。
则有:Y ≡ C + I (2)将恒等式(1)和(2)联立在一起:C + I ≡ Y ≡ C + S (3)有:I≡ Y – C ≡S (4)恒等式(4)表示在这个简单的经济中投资恒等于储蓄。
二、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影响各个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0+bYd式中C0称自发消费,取决于人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不取决于收入,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自发消费来源于负储蓄。
bYd称为引致消费,取决于收入,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2、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记作MPC,即上式中的b。
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是:MPC= b=△c/△y平均消费倾向是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记作APCAPC=c/y边际储蓄倾向是增加的含蓄同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记作MPS,公式为:MPS=△S/△Yd =1—MPC例如:设一户居民的自发消费为4000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如下表2-1所示表8-1 收入、消费、储蓄Yd C S MPC MPS04000-40001000012000-20000.80.2200002000000.80.2300002800020000.80.2400003600040000.80.2500004400060000.80.2以此例可作出消费函数的几何图形。
经济学MBA管理经济学八
![经济学MBA管理经济学八](https://img.taocdn.com/s3/m/8215ad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5.png)
卡特尔
同行业的人为了娱乐和消遣很少聚在一起, 他们的对话通常不是导致对付公众的阴谋, 就是抬高价格的计划
---亚当·斯密
卡特尔模型
概念:卡特尔是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由公开同意协调 活动的企业结成的联合体(联盟)。如果有明确的 文字协定,称为明确协定卡特尔,如果只有口头而 无文字协定,则称秘密协定卡特尔。
基本假定:
(1) 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他们生产完全同质的产 品。
(2)每个企业都假定在对方产量不变下确定使自己 利润最大的产量,因此是数量竞争。
反应曲线
q2
a-c 企业1
(a-c)/2
企业2 q1
弯折的需求曲线:斯威齐模型
企业降价,其他企业跟随; 企业涨价,其他企业不跟随。
假设寡头垄断厂商以价格P1出售商品,在此价格上的 销售为Q1。如果寡头垄断厂商把价格降至P2,其它寡头垄 断厂商必定也会跟着降价竟相销售,这使得该寡头的企图 受到影响,销售量只能是Q2;如果寡头垄断厂商把价格升 至P3,由于其它厂商不降价,该寡头处于高价销售状态, 从而会失去更多的顾客。销售量只能是Q3。由此可见,在 模型的设定之下,寡头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弯折的曲 线,一段弹性大,另一段弹性小。
2、自然垄断:在整个市场上一个企业生产是最经济 的(LAC下降)。如供水、供电。
3、政府特许:政府只允许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某一特 定产品。如烟草专卖、中央电视台等
4、竞争引起市场集中,进而导致垄断。
完全垄断:价格的决定
从短期看,垄断企业一定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吗?
P
P SMC
SMC
P
SAC
SMC SAC
Q
价格领导模型
含义:产品的市场价格由领袖企业制定,其它企业 接受领袖企业制定的价格。
管理经济学(1.2.3.7.8章节)
![管理经济学(1.2.3.7.8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18f8b40276c66137ee06191d.png)
方案一:投资德国制造的一条生产线需耗费5000万元,折 旧年限为10年,会计与税法折旧年限相同,不考虑残值因素。 投产后,增加产品销售收入1亿元,相应的付现成本(工资、维 修和原材料等,假设会计与税法皆可在当年税前扣除)为8500 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方案二:投资国内生产的一条生产线需耗费6000万元,折 旧年限为10年,会计与税法折旧年限相同,不考虑残值因素。 投产后,增加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相应的付现成本(工资、 维修和原材料等,假设会计与税法皆可在当年税前扣除)为 928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方案三:投资日本生产的一条生产线需耗费7000万元,折 旧年限为10年,会计与税法折旧年限相同,不考虑残值因素。 投产后,增加产品销售收入12000万元,相应的付现成本(工资 、维修和原材料等,假设会计与税法皆可在当年税前扣除)为 1.015亿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最新流行服装 的价格(元)
广告与消 费者偏好
50 40
D1
D2
4
5
6
最新服装
的数量(万)
一、供给 ——生产者在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愿意并能够生产一种商 品的数量。 • 二、供给的影响因素 * 资源的价格 * 技术 * 税收 & 补贴 * 其他产品的价格 * 价格预期 * 卖主的数量 • 三、供给规律 ——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 下降。 • 有特例(看看就好):
稀缺性 的存在意味着必须进行选择 选择 就必须放弃某些方案
次优方案的价值就构成了 机会成本 所以,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权衡利弊的 世界里(the world of trade-off)
17
选择就是用既定的资源 决定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管理经济学概述(ppt20页).pptx
![管理经济学概述(ppt20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c45997555270722192ef7a6.png)
管理学发展简史
理论准备——国富论 实践需要——工业革命 古典管理学派 人力资源学派 管理的数量学派 新发展(经营环境、技术创新——灵活
)
第二章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程 序和分析方法
一、管理经济学决策的基本程序 1、决策的基本程序 2、企业目标多样化所决定的决策准则 3、对利润的分析与经济决策 二、分析方法 1、边际分析法 2、最优化分析法
联系 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
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承袭了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假
设和前提。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1. 企业目标 2. 经营环境 3. 研究对象
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
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的 客观需要
可以使我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分析方法,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决策的基本程序
设立目标 确定问题 解决方案 选择最优 贯彻实施
企业目标多样化所决定的 决策准则
多重目标相结合时,确定不同时期的主 要目标,选择相对最佳的方案。
对利润的分析与经济决策
1. 会计成本与会计利润 2. 机会成本与经济利润* 3.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4.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 5. 机会成本=会计成本+隐含成本
中存在的某一因变量依存于一个或几 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 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以比 较经济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最优化分析法
——企业寻求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 分析决策过程。
最优化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确定最佳可 能解的过程。因此
1. 目标具体 2. 备选方案 3. 相对最优 4. 数学模型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管理经济学是: 1. 应用经济学 2.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经济学 3. 以树立分析为基本手段的经济学* 4. 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经济学 5. 企业管理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管理经济学课件
![管理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3f01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7.png)
管理经济学课件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管理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经济学工具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2. 课程目标•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能够应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
3. 课程大纲第一章:管理经济学导论• 3.1 课程简介• 3.2 管理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 3.3 管理决策的经济学原理第二章: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 3.1 市场结构的分类与特征• 3.2 市场竞争与垄断行为• 3.3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三章:成本与生产• 3.1 成本理论与分析• 3.2 生产函数与生产规模• 3.3 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第四章:需求与定价• 4.1 需求曲线与需求弹性• 4.2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平衡• 4.3 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第五章:企业投资与风险分析• 5.1 利润与风险的关系• 5.2 投资决策与投资评价方法• 5.3 风险分析与经营决策第六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1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 6.2 政府干预的目的与方式• 6.3 政府干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4. 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每周学生需要阅读指定的教材和论文,并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 课程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小组讨论成绩、课堂参与等。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期末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管理问题并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6. 参考教材•王健. 管理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孙逢春. 管理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长期投资决策(计算题较多,其他题目占的比重比较小)第1节 投资概念及投资决策过程 一、什么是投资• 投资概念:当前的一种支出,能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带来效益。
• 投资决策的特点: 1. 要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 2. 要考虑风险二、投资决策过程:(简单了解) 1. 提出投资方案2. 估计有关数据 3. 评估方案并择优4. 实施和监控 第2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单笔款项的现值 PV=nni S )1( =n S × 现值系数(i , n )其中,PV (present value )是现值,i 为贴现率(资金成本);n 为期数(通常一年为一期);n S 为现在现值到第n 年末时的价值(本金+利息的和)通过现值系数表,我们可以看,贴现率越高,现值系数就越小;时间越长,现值系数就越小;当贴现率为0时,现值系数等于1。
2002年4月13.某企业希望5年后得到8000万元,假定贴现率为4%,问这笔款项的现值是( )A.7680元B.6576万元C.9733万元D.8320万元 09年4月12.贴现率的大小会怎样影响一个现金流的现值?( ) A .贴现率越大,现值越小B.贴现率越小,现值越小 C.贴现率的大小会影响现金流未来的价值,但不影响其现值 D.贴现率的大小会怎样影响现值,要视具体数据而定 二、不均匀现金流系列的总现值每年的现金流量是不相等,而且没有规律不规则的。
这种现金流系列称为不均匀现金流系列。
假如第1年末到第n 年末每年的现金流量分别是R 1,R 2,…R n ,这一现金流系列的总现值为TPV那么TPV=i)(1 R 1++22i)(1 R ++…nn i)(1 R +=∑=+nt t ti R 1)1(三、年金系列的总现值年金即每年的现金流量都相等。
即R 1,R 2,…R n 都相等。
根据不均匀现金流总现值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年金系列总现值的计算公式为:()(),111nti nt TPV R R i ===⨯∑+总现值系数其中∑=+nt ti 1)1(1为总现值系数第3节 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估计现金流量的原则 1、现金流量原则在评价投资方案时,必须用现金流量计算其成本效益,而不能用不属于现金流量的收支。
2、增量原则在投资决策中使用的现金流量应是未来采用某一投资方案而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增加 3、税后原则只有税后的现金流量才与投资者利益相关。
二、现金流量的构成 ● 净现值投资量 ● 净现金效益量 ● 方案的残余价值 1、净现值投资量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费用的增加量,包括:(简单了解) 2、净现金效益量指投资方案在经营期内每年以现金流量计算的效益量净现金效益量=销售收入的增加量—经营费用(不包括折旧)的增加量若NCB 为净现金效益量;△S 为销售收入增加量;△C 为经营费用增加量;△P 为利润增加量;△D为折旧增加量。
则NCB=△S—△C由于△S=(△C+△D)+△P 其中(△C+△D)是成本的增加量+利润的增加量即为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所以NCB=(△C+△D+△P)—△C即NCB=△D+△P一般而言,企业还要交纳所得税,那么评价方案时所用的净现金效益量应当是税后效益量,也就是原来的利润纳税以后变为税后利润。
则:NCB′=△P′+△D=△P(1—t)+△D或NCB′=(△S—△C—△D)(1—t)+△D式中,NCB′为税后净现金效益量;△P′为税后利润增加量;t为税率。
03年4月13.税后净现金效益量应等于( )A.△P′-△DB.△P′(1-t)C.△P′(1+t)D.△P′+△D06年4月,08年4月13. 净现金效益量是指()A. 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B. 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C. 折旧的增加量减去利润的增加量D. 利润的增加量3、方案的残余价值方案的残余价值是指投资方案寿命结束之后剩余资产的清算价值,主要包括设备的残值和流动资产增加量的变卖收入。
一般说来,对于投资期较长的项目,其残值可以忽略不计,但对经营期较短的方案而言,这部分价值对决策则具有重要意义。
第4节资金成本的估计一、债务成本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个重要来源,举债筹资包括从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券。
这其中又可以按借款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
债务成本就是债务人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收入。
如果企业要缴纳所得税,利息支出就可以从纳税收入中扣除,从而可以减免一部分税金。
故税后的负债成本就会低于利息率。
因此:税后债务成本=利息率*(1—税率)二、权益资本的成本1.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06年7月14.假定某企业在普通股的市价为每股22元,下一期的股利预期为每股1.98元,每年股利增长率预期为7%,则该普通股的资金成本为( ) A.2% B.7% C.9% D.16% =1.98/22+7%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2002年4月4.某企业发行债券若干万元,息票利率为12.5%,所得税率为38%,权益资本成本为15%;假定该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35%,权益资本65%,试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解:税后债务成本:k d =12.5%×(1-38%)=7.75% 综合资金成本k a =P d ×K d +P c ×K c=35% ×7.75%+65%×15% =12.46%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为:12.46%。
04年7月25.假定某企业发行债券100000元,息票利率为10%,该企业所得税率为40%。
且该企业现在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4元,下一期的股利预期为每股1.8元,每年股利增长率预期为6.5%。
假定该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40%,权益资本60%。
求 (1)该企业的税后债务成本为多少? (2)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多少? (3)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为多少? 解:(1)税后债务成本=10%*(1-40%)=6% (2)资金成本=1.8/24+6.5%=14%(3)综合资金成本=6%*40%+14%*60%=10.8% 第5节 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 一、返本期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所需的返本期的长短,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相等,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返本期。
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量返本期利用返本法评价投资方案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标准返本期,然后将实际返本期与标准返本期进行比较,如果所提出的投资方案的返本期小于标准返本期,则该方案就是可以接受的。
返本期较短的方案就是较好的方案。
返本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缺点是返本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而精确性不高。
06年4月,08年4月14. 假定某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效益量为8000元,第二年为7000元,第三年为5000元,第四年为5000元,则该项投资的返本期为( ) A. 1年 B. 2年C. 3年D. 4年06年7月13.在长期投资决策中,返本期的计算公式为( ) A.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量B.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投入现金量C.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产出现金量D.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总现金量二、净现值法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所获得的净现金效益量扣除净现金投资量的现值。
利用净现值法评价投资方案,需要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通常应等于资本市场上的长期贷款的利息率。
其计算公式为: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 或 0n1t tt C )i 1(R NPV -+=∑=式中:NPV 为净现值;Rt 为第t 年的净现金效益量;n 为投资方案的寿命;C0为净现金投资量;i 为资金成本。
净现值法就是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或大小来判断投资项目的经济性。
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是指因投资方案引起的按现值计算的收入,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投资方案引起的期初支出,两者的差额表明方案能给企业净增加多少价值。
所以,如果净现值是正值,说明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因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净现值是负值,说明方案会使企业价值减少,因而是不能接受的。
对于投资额相同的方案,净现值越大,其经济效果越好。
净现值法的计算步骤可归纳如下:第一,确定一个目标收益率作为基准贴现率; 第二,计算出投资项目在整个投资期间的现金流量表;第三,将投资期内发生的所有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求出净现值; 第四,根据净现值对投资方案进行判断。
2004年4月考过了和例题8-12一样的题目,05年4月、07年7月考过一个类似的题目,所以这是一个重点,考试几率比较大净现值法的主要优点体现在:①已经考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并且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投资期间内的经营状况,故比较精确。
②直接以金额表示投资项目的收益率,比较直观。
净现值为正值表示该投资项目可以接受,投资者可获得利润;净现值为负表示投资项目不可以接受,投资者将出现亏损。
三、内部回报率法内部回报率法是国内外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对投资效果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建设周期长、使用期限长的大中型项目的投资效果衡量。
内部回报率法也是一种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计算现值的方法,但它与净现值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净现值法是先根据投资方案所需的资金成本确定贴现率,然后根据这个贴现率计算方案的净现值。
内部回报率法则是计算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即当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相等时的贴现率,这个贴现率称之为内部回报率。
如果该内部回报率大于资金成本,方案是可取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
内部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0)1(01=-+∑=C r R nt tt04年7月14.对于某一现金流量,若计算得内部收益率IRR =10%,则下列哪个贴现率对应的净现值大于0?( ) A.10%B.11%C.8%D.15%04年7月24.简述净现值法与内部回报率法的区别。
如已知各年的净现金效益量Rt 和期初的净现金投资量C0,就可以求出内部回报率r 的值。
不过,计算内部回报率的这个公式是一个t 次方程,要求出内部回报率r 的值,最好利用计算机来求解。
如果没有计算机,一般采用试算法(插入法)例题:2003年4月考试题某工程项目投资额为310万元。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回报率。
解:根据公式0)1(01=-+∑=C r R nt tt计算50%的总现值156*0.667+192*0.444+228*0.296+264*0.198+300*0.132=348.66万元60%的总现值156*0.625+192*0.391+228*0.244+264*0.153+300*0.095=292.096万元采用插入法计算50% 348.66 38.66(r%-50%)10% 310 56.564r%60% 292.096∴r%=50%+564.56%10*66.38=56.8303年4月14.内部回报率r大小决定方案的可行条件是( )A.r<资金成本B.r=资金成本C.r>资金成本D.r=资金成本+通货膨胀率第6节投资决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一、怎样确定最优投资规模探讨投资决策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实现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