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资料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的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教育研究的伦理原则: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无害原则。
教育研究的意义: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是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研究论文可分为两大类:实证性的研究报告、理论性的学术报告。
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的因素: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因素的控制程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常用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相关性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内容分析研究法。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多数是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为主。
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家庭教育的特点: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社会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途径和形式:
1、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2、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3、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1、相互访问
2、建立通讯联系
3、举行家长会
4、组织家长委员会
5、举办家长学校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互相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班级的功能:
1、班级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班级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3、班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班级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5、班级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即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马卡连柯提出的)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解决的方法: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问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班级管理的一般功能:
1、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的里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纵型;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1、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
2、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方面:
1、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2、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3、高度发展的控制自我的能力。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
(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对学生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的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有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家德鲁克提出的。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作者是大教学论
班主任的中心任务是设计和建设良好班集体。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让学生的潜能尽可能的得到开发。
班级管理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它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社会德育是德育的新形势;
德育的意义:(中小学学生为甚麽要学习德育;)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是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马卡连克)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公民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关心集体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