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杨玉民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国有企业改革走出攻坚阶段的重要前提。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运行,也使得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

因此,准确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社会保障基本含义的把握和理解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动员社会财力为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支持,其本质是社会财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分配,具备明显的国家性、强制性、再分配性和基本保障性。

国家性是指有关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要由国家来制定,并且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组织实施;强制性是指落实国家制定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是必须的、具有强制力的。

国家性和强制性是密切联系的,国家是动员社会财富的最有效机器,是实现社会保障强制性的坚强后盾。

只有国家出面动员社会财富,才可能保证社会保障所用的财力要来自全社会,才能保证动员起来的社会财富在最长时间和最大空间上的再分配,使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性充分有效地实现。

基本生活保障性是指社会保障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当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残、失业等困难的情况下,社会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资助。

国家性、强制性、再分配性和基本保障性是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充分体现出上述“四性”的特征。

当前,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儿子养老子”现象不是社会保障,是家庭保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经济转轨时期,企业为其离退休职工发放退休金的养老形式也不是社会保障,是企业保障;靠动员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财力为本地区或本部门的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可称作地区性保障或行业保障,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主要是靠家庭保障、企业(单位)保障和地区性(社会)保障来维持的,国家级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及完善策略

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及完善策略

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用数据要有脚注以说明来源)摘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关系到全社会成员的自我发展,关系到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关系到稳定的社会秩序的构建。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的缺陷和问题,在如今与国际接轨频频交流之际,建立一个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弊端,策略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1、社会保障制度定义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它的意义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1。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2、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3、社会保障制度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着特有作用。

第一,它能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对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它能解除劳动者1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

第三、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社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社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社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社保工作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在社会保障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公平性:当前的社保制度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有些地区或领域的人们享受很好的保障待遇,而另一些地区或者行业却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2. 财务压力增加: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保基金逐渐紧张。

特别是在国家医疗救助等方面,政府财政补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 养老金缺口:尽管养老金是广大退休群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但现实中养老金已经成为一个公共投资规模巨大、回报率低下的系统性风险。

由于职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就业形态多元化,导致养老金征收数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离退休人员需求。

二、针对社保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为了解决社保工作中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推进制度改革: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划与改革,促进公平、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整区域和行业之间的不均衡,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多元化投资运营:引入更多市场机制,通过投资运营提高养老金收益率,并同时加大风险管理力度。

可以考虑将养老金进行多元化投资,以增加回报率并确保基金的安全性。

3. 提高基金筹资金额: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支出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保需求。

此外,可以推动参保人员缴费标准适当提高,以扩大基金筹集规模。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社保管理服务过程,并打破各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智能化系统,提高社保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5. 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涉及骗取社保资金的违法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级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和监督。

6.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社保工作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社保政策和知识,增强参保人员的主动性和知情权。

7. 加强合作与交流:不同地区、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推进社保工作改革。

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议题,尤其是在当今经济不稳定、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与压力。

在此背景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已经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1.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完善性在很多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涉及领域和参保人群有限,很多劳动者根本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和农民等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的保障更是微乎其微。

这种不完善性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2.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逐渐加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逐渐加重,社会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支出也与日俱增。

尤其是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社会养老问题愈加突出,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3.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存在着很大的隐忧,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参保人群缺口与增长速率不匹配等问题上。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针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统一和公平。

2.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为了解决一些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的问题,政府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尤其是加大对农民工和农民等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确保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保障。

3.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在面临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长的情况下,政府需要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监管和管理为了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政府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机构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力度,防止社会保障资金被滥用或挪用。

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建议(全文)

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建议(全文)

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建议(全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而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我国社会保障现状1. 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相对完善,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

各类社会保险机构广泛展开,参保人员数量逐年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

2. 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3. 医疗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尽管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日渐扩大,但仍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医保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特别是对于慢性病、大病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很多群众面临就医困难的问题。

4. 失业、工伤、生育保障亟待加强失业、工伤、生育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的社保体系中,这些方面的保障还比较薄弱。

很多人在遇到失业、工伤、生育等问题时,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建议1. 加强精准化管理在社会保障领域,加强精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建立起健全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对参保人员和待遇的全方位监管,确保社会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增加对慢性病、大病的保障,以及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险。

3. 加强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失业、工伤、生育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三个零”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确保参保人员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援助。

4. 推进社会保险制度与医疗卫生政策的融合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和医疗卫生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推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和政策协同,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险制度在确保全民基本生活权益的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但是,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

一、问题分析1. 保障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虽然覆盖面较广,但是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规模较小,制度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益;另一方面,由于补贴金额较低,导致一些参保人员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水平。

2. 风险分担不均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风险分担存在不均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基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导致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较重,风险分担不均;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一些利益集团的问题,导致一些人员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益,风险分担也存在不均的问题。

3. 制度运行效率低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些机制存在缺陷,导致制度的运行效率较低。

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和运营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制度的运行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些资金管理机制存在问题,也导致了制度的运行效率较低。

4. 参保人员缴费意愿低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些参保人员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意愿较低。

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则和规定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参保人员对参保的认同感不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较为单一,导致一些参保人员对缴费意愿不强。

二、改革建议1. 提高保障水平为了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需要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入,提高补贴金额,扩大制度的覆盖范围,确保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益。

2. 实现风险分担均衡为了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风险分担均衡,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平衡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实现风险分担的均衡。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程 升(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广东,广州,510600)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我国开始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1984年,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6年,建立了城镇失业保险制度,1994、1996和1998年分别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障制度保障面过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

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极为悬殊。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而且只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没有普遍推行。

此外,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

以至于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农民工,成了城市中最弱势的群体,这与他们为城市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农民工的这种艰难处境彰显了社会公平机制的扭曲,亟需为其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前言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而制定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不仅是保障个人权利的保障,也是国家保障经济发展的一种实现方式之一。

而我国的现状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市场紧张、城乡社会差异等因素,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问题一: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不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并不广,尤其是对于农民工、城乡低收入人群、非正式就业人员等群体,社会保险覆盖面更加有限。

这样的影响就导致很多人的退休金、医疗和社会救济等福利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的积极作为,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大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投入和力度。

另外,应该建立赋有税收和出资的公共保险制度,拓宽缴费来源,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在基层,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直接结算制度,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项目,增强救助和回报的信誉。

问题二:社保基金收支平衡不稳定随着职工数量的减少和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社保基金的收支情况变得不稳定,已经开始面临趋紧的局面。

此外,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的经济利润减少,劳动力市场拓宽,使得企业的社会保险支出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压力。

为解决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问题,我们需要改革社保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社保基金的投资能力,优化投资组合,增强基金的长期稳健性,同时采取差别化的法定最低收入标准,使社保制度更加公平和平衡。

问题三:社保行政服务不够透明在我国,社保行政管理服务不够透明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社保经办机构、社保基金的投资情况、社保基金的供需之间存在许多不透明的问题,缺乏审计、监督机制。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开透明,通过公开信息、张贴公告、建立信息公示系统等方式,让职工和社会公众了解社保制度的运作和行政服务,建立了社保制度的公众信任,使社保制度的管理服务更加公开透明,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保制度公正性和公平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方向第一章现状概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一系列政策体系。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从制度类型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其他保险则有待完善。

从保障范围和力度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仍有一定的缺陷。

比如,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城乡差距明显,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之间的差距较大。

而且,社会保障制度的水平和保障力度还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章改革方向2.1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的水平和覆盖面,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等多种途径,拓宽老年人的退休生活选择。

2.2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虽然在不断扩大和提高保障水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水平和保障力度,应加快城乡医保一体化进程,改进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等。

2.3 增强失业保障和培训力度失业保障和培训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

我国应加大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力度,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就业,实现对失业人员的全程管理和扶持。

2.4 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是保障城乡最基本民生的一项制度。

我国应不断强化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体系,提高补助标准和覆盖面,开展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和医疗扶贫工作,促进公平、稳定的社会发展。

2.5 深化医疗和养老服务融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融合是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

我国应加强医疗和养老服务融合,推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共赢。

第三章改革建议3.1 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建立个人账户制度,通过缴纳社保费用,形成个人账户资金,实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衔接不畅、待遇差距悬殊、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资金来源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和不稳定。

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改善衔接不畅的问题,缩小待遇差距,完善管理体制,并稳定资金来源。

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要加强改革,完善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对人民群众的需求。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原因分析、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衔接不畅、待遇差距悬殊、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来源不稳定、对策建议、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稳定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通过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可以缓解社会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手段,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和困难。

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覆盖面和水平不断提高。

但与此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虽然我国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各项制度之间仍存在着衔接不畅、待遇差距悬殊的情况。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改革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改革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改革建议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不足以及改革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低生活保障等。

这些保障制度,虽然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1、制度不完善。

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种类繁多,涵盖面大,但制度建设仍不完善。

在实践中,一些人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度之间缺乏衔接,漏洞频出。

2、覆盖面有限。

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覆盖面较小。

很多农民工和低收入家庭,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但却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

3、地区差异大。

我国各地区面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状况也不同。

一些贫困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和政策执行都比较难以实现。

4、资金来源单一。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有社保缴费和政府补贴,但这种资金来源方式有一定单一性。

就目前社保缴费人口和负担状况来看,对于低收入人群和部分农民来说,负担较大。

5、待遇偏低。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待遇对穷人草根阶层不够有保障作用,对于一些特殊群体需要更高的待遇,如残疾人、孤儿、老年人等。

三、改革建议1、完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之上。

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标准,增加社保制度对于社会各个群体的覆盖,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社保差距。

2、多元化资金来源。

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资金调配和社会保障的效果。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摘要:社会保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社会运行的"安全网";。

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又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在现有生产关系框架内提供生产力发展空间的基本体制。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将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即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对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全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措施一、引言社会保障工作的好坏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基本责任,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减震器与安全网,社会保障工作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改革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建国以来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总体上讲,真正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与实施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立法层次偏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相关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整体上相对比较滞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着重强调竞争自由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于完善的法制环境的诉求。

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健全的法制建设的要求非常强,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

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等等在其自身社会保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是保障立法先行的原则的严格执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稳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步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在内的综合保障体系。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制度碎片化、保障水平不均等、基金压力增大等。

因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发展路径,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覆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多个方面。

在养老保险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以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医疗保险方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在保障失业人员和工伤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和工伤康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育保险制度则为保障女性职工的生育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还注重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了各项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加强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确保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还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然而,尽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够广泛,部分群体尚未纳入保障范围;社会保险费率较高,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了一定负担;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监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等。

社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社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社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方面非常重要的领域。

然而,目前我国社保工作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公平性、巨大的区域差异、不适应新形势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缺乏公平性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追求公平,但在实际落地执行时却存在诸多偏向和不公之处。

首先,在参保范围上存在差异对待的现象。

有些行业或岗位可以享受更加完善的社保待遇,而其他行业或岗位则无法获得同等权益。

这种差别对待导致了员工们之间收入分配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阶级和贫富之间的鸿沟。

此外,在缴费比例上也存在着明显偏向某些特定群体或企业集团的情况。

部分大型企业利用自身影响力牵制政府筹码以获得更低比例甚至免费缴纳所需额度,而小微企业则被迫承担更高的负担。

这种偏向性的社保政策使得资源分配不均,最终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性。

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坚持公平原则改革社保制度。

在参保范围上,应逐步实施全覆盖,确保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待遇。

同时,在缴费比例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和统一,杜绝特定企业群体享受优惠待遇。

三、区域差异巨大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大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城市和农村之间、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福利鸿沟。

这种巨大的区域差异给边缘化地区带来了极大困扰,并容易导致人口流失现象。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欠发达地区建立更加完善和便捷的医疗、教育等服务机构,以提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

其次,要适度提高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这些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社保资金。

最后,在跨省份就业和居住条件方面也需要放宽限制,鼓励人们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和定居。

四、不适应新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新形势与挑战。

首先是养老保险长期可持续性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它有助于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待遇,社会急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更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社会能否更快,更好地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传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

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

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

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残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有关的社区服务,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属于社会保险范畴,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相结合,其他三项保险属于完全统筹的项目。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摘要】我国弱势群体面临着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制度不完善、覆盖面不足、待遇不公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促进社会保障待遇公平。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让每个人都享有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保障、弱势群体、问题、建议、完善、覆盖率、待遇公平、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加强、提高、促进。

1. 引言1.1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以及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等方面。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时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和不公平待遇。

有些弱势群体甚至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导致他们在生活中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促进社会保障待遇公平。

只有通过对制度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获得应有的保障和利益。

我们期待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更加健全完善,使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2. 正文2.1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些弱势群体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导致他们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困境。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

一些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合法身份、工作不稳定或地域边缘化等原因,无法进入正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失业或其他困境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分析与优化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分析与优化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分析与优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日新月异地提高了,但是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完善之处。

在此,我们将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1.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是由多个部门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行管理,缺乏协同一致性,导致制度难以实现整体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此外,政策不统一还会导致保险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很多差异,增加了实际的操作成本,以及影响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障,因此,应该倡导政策的统一和协同一致性。

2.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的投入,但是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占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由于缺乏公共财政的投入和管理,并且我国的社保系统建设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导致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需要现场解决,造成行政成本较高,难以保证政策的执行效率。

3.社会保险体系不全面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但是,综合国情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保覆盖面仍然偏窄,有很多特殊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比如农村人口、个体工商户、外企员工等。

此外,我国的社保体系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完善,但是在应对生产性服务的领域,比如照料老年人、护理病患等等,社保体系仍然存在较大盲区。

二、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优化的建议1.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在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尤其是提高公共财政对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在实际中,应当加强地方、市级和省级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与协作,形成政府各个层面之间经验和智慧的共享,以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人才的共享。

2.建立协同一致性的制度机制制度建设必须遵循”协同一致性”的原则,医、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间需要有良好的协调性,协作性和调节性。

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建议一、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1. 不够全面覆盖。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城镇职工和部分农民工,但还有大量的自由职业者和低收入群体未得到有效保障。

这导致部分人口在面临疾病、失业等风险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增加了他们生活困境的可能性。

2.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社会保障需要大量的经费来提供保障服务,但现行制度中政府负担较重,而个人和企业缴费水平相对较低。

这导致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着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限制了其运作和发展。

二、解决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缺陷的建议1. 扩大覆盖范围。

应该将社会保障制度向所有居民开放,包括自由职业者、低收入群体以及农村居民等。

可以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并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来实现全民社会保障,并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服务。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财政补贴、减免等方式来降低个人和企业缴费负担。

同时,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作,提升基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改革养老保障制度。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并适当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

此外,要推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并完善养老金调整机制,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能够与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平衡。

4.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医保覆盖,并逐步取消以药品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支付模式,转向按病种付费或者按诊治过程付费模式。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5.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

社会保障不仅需要提供经济支持,也需要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资力度,提升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综上所述,要解决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需要全面覆盖、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改进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建议摘要:社会保障既是一个分配问题,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单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

社会保障与财政分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保障具有财政分配的性质,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具有能动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客观上要求国家财政参与分配和管理。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改革,建议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安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社会经济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新旧体制的转换尚需时日而又迫在眉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社会保障的经济学理论,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功能。

(一)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亦称“社会安全”。

这一概念首先为官方使用的是美国于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数十年来,国内外对社会保障的涵义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解释:1.社会保障是指通过再分配国民收入,使社会公众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养老诸方面的基本条件得到保证的各种制度和安排的统称。

2.社会保障是指保障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等公益事务的原则和实践。

社会保障计划旨在帮助个人及其家庭免于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医疗保险)和家庭经济补助提高其福利。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和福利事业以及各种维护收入的计划。

3.社会保障是为了给失去劳动能力者(因年老、残疾、疾病和生育)提供物质保证而组织和使用集中性货币资金的主要形式。

4.社会保障,是社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切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通过立法,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向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各种制度和安排的统一。

(二)社会保障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即以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以消除竞争机制运行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运行。

2.社会保障是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健康保障和最低收入保障,其保障所提供的基本生活资料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特性。

3.社会保障由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政府财政负有重大责任,但不排除企业和个人的义务。

4.社会保障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行为,即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该任务的完成。

5.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处于特殊状态(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困难)的社会成员。

总而言之,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社会的。

稳定器”、经济运行的。

减震器”、实现社会公平的。

调节器”。

相应地。

社会保障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

二、社会保障分配与财政分配的关系。

(一)社会保障分配具有财政分配的性质。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由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构成的“混合经济”,其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收入分配也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调节工具。

但在市场经济中,确实存在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其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这是单纯市场分配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市场失灵。

恰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描述的:“完全不受限制的市场制度可能使某些人缺乏收入以致饿死,而其他的人得到不合适的或过多的收入。

因此,公民们通过他们的政府,用政府的支出来补充某些人的实际货币收入。

例如,它给公民提供医疗并对在失业或年老时期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按月的津贴。

最低生活标准已经广泛地成为现时代的目标。

”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在其自身运行中必然产生的缺陷或弊病,仅靠市场机制本身是难以克服的,只能或最好通过政府公共活动(即国家财政)以社会保障的方式加以解决。

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操作中,采用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这些特殊的社会成员以基本物质生活保证。

同时,凭借公共权力和私人部门征税,既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实行转移支付筹措资金,又在征税过程中进一步“课富济贫”,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这种在市场失灵领域中发挥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具有财政属性,其资金体现了财政资金的性质。

(二)社会保障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财政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两个方面。

二者通过调整经济总量,使财政收支向国家要求的方向靠拢。

在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萧条时,个人收入普遍下降,更多人的收入低于贫困线。

加入领取或接受政府财政救济的行列;这将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增加社会需求规模,刺激市场尽快复苏。

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过热时,个人收入也急速提高,更多人的收入超过贫困线,这将减少领取财政性补贴的人口数量:这使得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至少可以缩小财政赤字规模,相对减少社会需求规模,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一)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长速度向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转变。

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速度应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两者保持一种适当的比例,这样才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稳定。

由于我国原有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费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应逐渐转为低于经济发展速度。

(二)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呈东、中、西梯度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社会保障的地区发展亦极不平衡。

发达地区人均全年离退休金比欠发达地区高161.5%。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也是前者远比后者高。

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在短期内这种地区发展的极不平衡性还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而且还可能扩大,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于西北、西南边远区仍然是大趋势。

(三)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我国社会保障的二元化格局。

我国近60%人口在农村,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

而近40%的城市人口却创造国民收人的70%。

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

这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我国过大的城乡差别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改变。

因此,城乡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建设还应从实际出发,分别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在解决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使农业人口按照现代化的国家标志降到30%以下时,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才可能实现。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特别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窄且难以扩大。

目前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单位绝大多数仍为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从人员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只占总数的8%.大量涌现的个体、民营经济不参保或参保不缴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些已参保单位采取尽可能少报工资总额的手段偷、漏社会保险费。

国有企业停产、改制、破产等无力缴费,造成大量参保人员的流失。

(二)社保基金难以维持。

社保基金难以维持问题,最突出的是企业养老保险。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企业养老保险金收入,即使在“空账运行”下都无法满足支出需要,且年度赤字规模呈逐步扩大之势,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养老保险金统筹账户占用个人账户2.5万亿。

养老保险金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强大的“统筹”力量逼迫个人账户成为“空账”。

在失业保险方面,随着下岗与失业并轨,失业保险体系在财务方面的不可持续性苗头迅速显现,部分省份失业保险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

鉴于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高失业难以避免,因此,现行失业保险体系要想保持长期收支平衡几乎不可能。

“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多数地区都是实施不久。

虽然从表面看,医疗保险制度是可持续的,但目前做到的只是统筹基金维持收支平衡,且以严格控制受益范围为基础,部分参保人员个人帐户资金严重不足,个人负担过重是普遍现象。

其次,参保人、医疗服务机构设法侵蚀统筹基金以牟取个人或小群体利益的动机普遍很强,且手段多样化。

在这种形势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能否维持长期收支平衡值得怀疑。

(三)社保基金管理漏洞很多。

在养老保险方面,除前面提及的大量企业逃避参保等问题外,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不合规的提前退休以及退休人员死亡后由家属继续领取养老金等。

在失业保险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有效甄别参保人员尤其是登记失业人员的实际就业状态,造成了已经重新就业仍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现象。

在医疗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参保人、非参保人、医疗服务机构对医疗基金的侵蚀行为比比皆是,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此基本没有有效管理的能力,尤其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无力控制和管理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为。

(四)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相当高,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是农业人口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则少得可怜。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188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农保工作,5387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285亿元,205万人领取养老金,当年保险金支出20亿元。

目前,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80%在城市,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排在191个成员国的188位。

另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最小,待遇标准很低,有的地方陷入停顿状态,有的地方已形同虚设。

(五)社会保障法制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

目前还没有一部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国家立法滞后,地方立法分散,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分割。

在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由于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判决,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之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