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配电网是电能从电网输送到终端用户的重要环节,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配电系统的需求。
本文将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网损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的影响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中央化大型发电厂供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供电方式,引入了大量小型分散的电源,并且与配电网的负荷直接相连,因此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潮流分布不均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起了潮流分布的不均匀性,传统的配电系统潮流分布往往是从发电站点到负荷节点的单一方向,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能导致潮流的双向流动,增加了潮流负荷的不确定性。
2.潮流分布多样性: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固定负载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负荷的多样化,包括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不同的负荷特性等,使潮流分布变得更加多样化。
3.网损分析变复杂:传统的配电网网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线性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入了非线性负荷,使得网损分析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还引起了分布式电源自身的功率损耗以及电流、电压等参数波动,增加了网损分析的难度。
二、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分析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
1.基于等效模型的潮流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节点等效为等效发电机和等效负荷,以此简化潮流计算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分布式电源的影响纳入到潮流计算中,但是等效模型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基于微网潮流分析方法:微网潮流分析是研究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配电网扩展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分析
(一)拥有权重的粒子群计算方法
分布式电源的规划其实就是电源容量和位置的规划,由于分布式电源规模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离散、多目标的优化组合,所以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制约,选择最优选址和容量,则不会对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造成应影响。粒子群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收敛条件比较严格。为了改善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能,所以引入权重,将权重添加到速度更新公式中,得到公式公式为v(t+1)id=wv(t+1)id+C1r1(p(t)id-x(t)id)+C2r2(g(t)d-x(t)id)
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分布式电源主要位于电网的末端,且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规划比不含有分布式电源电网规划更经济性,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可以给配电网进行补偿,改善电网荷载能力和潮流分布,从而降低电网损耗。
结语
通过分布式电源电源选址和电容方案优化,能够降低配电网的电网损耗,推动配电网线路改造升级。其次,分布式电网的配电网总费用比不含有分布式配电网的低。未来,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布点规划的经济性、环保性将越来越明显。
(二)计算方案
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输入原始参数——设定初值及迭代次数K——寻找群体最优解——更新权重粒子速度——重新评估粒子最优解——K=K+1——K>Kmax,最后得到一个最优解。其中输入原始参数指的是输入计算机的分布式电源的原始参数,比如配电网节点、支路信息,然后确定电流和电压的限值,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容量,权重系数、权重因子,以及粒子最大速度等等。设定参数以后,随机产生众多的粒子,设置各个粒子的坐标,然后寻找各个粒子的最优解,评估群体中各个粒子的适应值,所有群体粒子的最小值就是粒子的最优解。最后更新权重和粒子速度,如果Vi>Vmax,那么Vi=Vmax,如果Vi<-Vmax,那么Vi=-Vmax,然后重新评估每一个粒子的适应值,最后求得群体粒子的最优解。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
分布式电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它们具有位置灵活、规模适中、与环境兼容性强等特点,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电压质量、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因此,准确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对于保障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将重点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影响,包括电源位置、容量、出力特性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准确性、有效性进行验证。
本文还将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套有效的潮流计算工具和方法,以应对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挑战。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发展。
二、分布式电源建模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建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分布式电源通常包括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多种类型,它们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电压质量、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特性。
例如,对于光伏电源,其输出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而对于风力发电,其输出功率则受到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建模时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以更准确地描述分布式电源的实际运行状况。
需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具体接入方式和位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仿真与分析
( 1 . 运城供 电分公 司 信通公 司 ,山西 运城 0 4 4 0 0 0 ; 2 . 上海 电力 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 上海
摘
要: 分布式电源的接人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结构 、 潮 流以及故 障特征 , 对 配 电网继 电保 护具有 一定影 响.
分析 了不 同类型 的分布式 电源对配 电网继 电保 护的影 响 , 利用 P S A S P软件搭建 分布式电源 的并网模型 , 并针 对分布式 电源 的容量对配 电网电流保护 的影 响作 了仿 真分析 , 提 出了继 电保护 的调整及改进方 案. 关键词 : 分布式电源 ; 配 电网;电流保护 ; 距离保护
An l a y s i s S o f t w re a P a c k a g e( P S AS P) i s u s e d t o s i mu l a t e he t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n e t wo r k w h i c h i s
Pr o t e c t i v e Re l a y i n g i n Di s t r i b u t i o n Ne t wo r k
C H E N J i a n j i e , H AO Yo n g j i n g , J I Y u a n , GA O l i a n g
whi c h a f f e c t he t r e l a y c h ra a c t e is r t i c,s uc h a s he t t y p e o f DG re a a n a l y z e d.Th e Po we r S ys t e m
p ra a l l e l l e d t o t h e D G. Ad j u s t me n t s r a e n e e d e d f o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r o t e c t i v e r e l a y i n g s c h e m e .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分布式电源是指小型的、分散的、可靠的、灵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植入到需求侧或输电侧的电网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侧的电能需求。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减少线路损耗,同时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将分布式能源(分布式电力)与配电网结合起来,通过智能电力电子设备和智能通信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配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运行。
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这些分布式能源可以直接接入到配电网中,为终端用户提供电能。
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方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应对电能需求的季节性和日内变化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特点1.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实现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
通过逆变器、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将分布式能源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与配电网相连。
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调控和管理,保证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协同运行。
2. 智能化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智能调度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智能化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多元化的能源组合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容纳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可以相互补充,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互补利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快速识别及RTDS仿真
文章编号:1007-757X(2021)01-0096-03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快速识别及RTDS仿真汪剑波,李志超,程序,杨宏伟,钱叶牛(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100031)摘要:为了提高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系统的故障检测能力,在分析三段过流保护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整定电流段保护参数计算方法,并展开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故障识别算法能够精确测定双侧电源线路,此时不需要利用方向元件埃判断故障发生的方向,可以有效防止线路潮流方向产生的影响,采用本文算法可以实现对故障的精确测定"A线路出现单相接地问题的情况下,通过继电器Rbl测试得到的电流以及相位曲线°对应于A相与B相出现接地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继电器Rbl测试形成的电流以及相位曲线°在A相、B相、C相都出现接地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继电器Rbl测试得到的电流与相位曲线°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快速识别;RTDS仿真中图分类号:TG4文献标志码:AFast Fault Identification and RTDS Simulation for Power Distribution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suppliesWANG Jianbo,LI Zhichao,CHENG Xu,YANG Hongwei,QIAN Yeniu(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Beijing10003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ault detection ability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supplies,based on the a-nalysisofthethree-stageovercurrentprotectionprinciple acalculation methodoftheprotectionparametersofthecurrentsec-ionisdesigned andthesimulationanalysisiscarriedout Theresultsshowthatthefaultidentificationalgorithmdesignedcan accuratelydeterminethetwosidesofthepowersupplycircuit anditisnotnecessarytousethedirectioncomponentAngstrom todeterminethedirectionofthefault The method can e f ectively prev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power flow direction of the circuit andthefaultcanbeaccuratelydeterminedbyusingthealgorithm Inthecaseofsingle-phasegroundingprobleminline A thecurrentandphasecurvecanbeobtainedbyRbltestofrelay Thecurrentandphasecurvecanbeformedcorresponding-ybyrelayRbltestinthecaseofgroundingfaultbetweenphaseAandphaseB Thecurrentandphasecurvescanalsobeob-ainedbyrelayRbltestinthecaseofgroundfaultinphaseA phaseBandphaseCKey words:distributed power supply;distribution network;fault;fast recognition;RTDS simulation0引言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具备良好保护功能,通常要求能够满足以下性能:第一,要满足选择性要求,遇到电力供应系统故障问题时,可以通过保护结构使故障部件和系统发生分离,有效控制故障影响范围,达到整体电网的稳定性(13);第二,要满足速动性要求,可以对故障进行快速分离,尽量减小故障部分的损害,使没有发生故障的部分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增加低电压运行时间;第三,要满足灵敏性要求,可以及时反馈各类异常系统运行状态与各类故障信息⑷;第四,要满足可靠性要求,当处于保护器件控制区域中发生故障问题时,应及时执行保护动作,而处于保护器件控制范围外的异常情况能够保持不动作的稳定状态,由此达到良好的系统可靠性,但也需注意并不能同时提升这两种情况的可靠性59)&对于上述4种系统保护要求而言,既存在对立的情况,也需要统一分析各项保护功能&以上各项要求依次对应于计算过程的定值、时间和灵敏度(1011)&与输电网相比,配电网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具有单端供电结构,将功率输送至用户端,因此为配电网构建继电保护方案时需要建立在单端供电网络基础上(1213)。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最优配置问题的研究
以有 效 地 降低 了有 功 功率 损耗 , 善 了线 路 电压 分 改
布 , 提高 系统 运 行 的经 济性 和改 善 电压 分 布 可起 对
到 良好 的作 用 。 参考文 献
【 王 志群 , 1 】 朱守真 , 周双喜 , 分 布式电源接人位 置和注 等.
2 1 配 电 网模 型和 负荷模 型 的建 立 .
为 了简化 分 析 , 配 电网 线路 视 为均 匀 分 布 的 将 参 数线 路 。 假设 线 路 长 度 为 f 只考 虑 线 路 阻 抗 。 , 单
位 长度 的阻抗 为 - , -" F- 忽略线 路 导纳 ; 线上 负 4 馈
通大学学报 ,0 7 4 ( 1 :8 6 10 . 2 0 , 11 ) 19 — 90
【1 K M TE, 1 . V l g euai ori t no 4 1 K M JE o aeR glt nC odn i f t o ao
D s b t eea o ytm i Ds b t n Ss m[] ir ue G nrt n Ss n ir ui yt C. t i d i e t i o e
I
化 。馈线 上 的 电流变为 :
I
图 1 辐 射 型 配 电 网 馈 线 负 荷分 布
1 D 对配 电 系统 二次 方面产 生 的影 响 . 3 G
对 于 典 型 放 射状 配 电 系统 , G 的 出现 改 变 了 D 电 网结 构 . 变 了短 路 电流 大 小 和持 续 时 间 , 致 改 导 按 原有 网络设 计 的保 护装 置 误 动作 , 坏 保护 设 备 破 间的协 调 运行 , 碍 了 自动 重合 闸动作 。特别 是 当 妨 短 路 电流 大 于 原 有 系 统 断路 器 中断 路 容 量 时 将 导 致设 备 损坏 。 当系 统受 到干扰 时 , 大量 的 D G渗 透到 配 电系 统 、某 些类 型 的 D G及 电力 电子设 备 的投 入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一、概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DPG)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故障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估分布式电源故障的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故障分析叠加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故障分析的新方法。
首先对配电网的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和抽象,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数学模型。
然后通过引入故障叠加原理,将传统故障分析方法与分布式电源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分析叠加法。
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数学模型;提出了故障分析叠加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 配电网的重要性和故障的影响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输送到终端用户的使命。
随着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配电网的故障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对配电网故障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电源是指在配电网中,由多个独立的发电设备组成的电源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是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板等,它们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向配电网供电。
分布式电源的出现,使得配电网的结构更加复杂,故障分析难度加大。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可能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运行安全,还会对整个配电网造成影响,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对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分布式电源的概念是指将多个小型的、分散的电力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接入到配电网中,实现电力的分布式生产和分布式供应。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和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正因为分布式电源具有诸多优势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对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分布式电源的概念、配电网规划优化方法、现有问题分析、优化运行算法以及实例分析,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概述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是当前能源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量不断增加,给传统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传统配电网中,电力公司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来规划和运行电力系统。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传统的中心化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引起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可能导致电网的不稳定和运行效率下降。
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也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挑战。
传统配电网的规划和优化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分布式电源的高度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导致电网资源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如何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电网,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电网的融合,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构建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1.3 研究意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是当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电源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配电网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力负荷不平衡、供电可靠性差等。
含分布式电源10kV馈线继电保护仿真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10kV馈线继电保护仿真研究摘要:分布式电源接入不同的配电网时,将有可能对馈线的继电保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分析含分布式电源的10kV配电网结构与参数的基础上,利用PSCAD软件,构建了由主变压器、馈线线路、分布式电源等值模型所构成的馈线仿真模型。
对于馈线不同位置发生的相间短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整定改进方案。
仿真结果证明,新型方案可有效消除分布式电源对于馈线电流保护的影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相间短路馈线保护PSCAD目前我国中、低压配电网主要是单侧电源、辐射型供电网络[1],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相对于高电压大系统的继电保护而言,属于简单保护。
而随着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ion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配电系统从放射状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潮流的大小和方向可能发生巨大变化[2]。
从而将对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产生影响。
在我国,10kV馈线为终端线路,一般无下一级线路,配置的继电保护多采用两段式相间方向电流保护。
受线路传输功率的限制,其所接入的DG容量都较小。
在故障时DG所能提供的短路功率也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馈线所在系统参数的变化,线路长度的变化等,都将对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产生影响。
在某些的电气量参数的选择范围已知的条件下,只要找出含DG馈线不同位置故障时的电流量变化规律,就能在不改变原有保护配置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继电保护整定方案进行相应的改进,解决上述难点问题。
1 含分布式电源馈线故障分析DG的引入使配电系统从单电源辐射网络变为双端或多端有源网络。
不同位置的保护会受到不同位置的故障的影响,这势必影响原有馈线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3],因此有必要在分析这些影响,DG接入系统如图1所示。
图1中Es为110kV等值电源(内含有等值阻抗),MT为主变压器(内含有等值阻抗),FL1为馈线1,FL2为馈线2,P1、P2为馈线保护,DG为分布式电源,QF为断路器,K1、K2、K3代表线路故障。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分布式电源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分布式电源是指分散于用户侧的小型能源设备,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它们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相比,具有资源分散、环保节能、供电可靠等优势。
在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应用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它在确保分布式电源正常运行的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配电网规划配电网规划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特性和分布式电源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科学地确定配电网的布局、电源配置和线路走向等方案。
主要的方法包括拓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和配置、网络规划、负荷预测等。
1.1 拓扑结构设计在进行配电网规划时,需要确定配电网的拓扑结构。
一般来说,分布式电源应尽可能地接入电网的低压侧,从而使电力损耗减小,提高供电可靠性。
还需要合理规划变电站、配电室等设备的布局和接线方式,使其能够有效地接入和调节分布式电源。
1.2 设备选型和配置选择适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设备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内容。
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需要选用具有功率逆变功能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对于风力发电系统,则需要考虑配电线路的高低压侧设计等。
还需要合理配置保护、监控等设备,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 网络规划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电网的供电范围和负荷分布情况,以确定变电站、配电室的位置和容量。
特别是在大规模接入分布式电源时,需综合考虑负荷的动态变化和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波动情况,以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4 负荷预测对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电网负荷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和未来负荷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规模和布局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二、优化运行优化运行是指在配电网规划完成后,通过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影响及策略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影响及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给方式,正在逐渐成为能源行业的热点。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还可以减少电力输送损耗,实现资源共享和低碳环保等目标。
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相应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1.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网的供电点变得更加丰富和分散,减少了供电单一节点失效造成的故障范围,从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电网容量增加: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使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增加,提高了电网的承载能力,在高负荷时期能够更好地保障供电质量。
3.输电损耗降低:传统的中央发电方式需要输送电力到远距离使用地点,存在较大的输电损耗。
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能够减少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4.节约建设成本:传统的大型发电站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投资,而分布式电源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布布设,从而节约了建设成本。
三、配电网改造策略1.网络规划优化:为了更好地接纳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规划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需要对配电站的位置、容量和布局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
2.储能技术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由于其不稳定性和波动性较高,可能会对配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引入储能技术可以平衡供需之间的差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智能微网建设:智能微网是一种能够独立运行的小型电力系统,可以实现局部供电和互联互通。
通过建设智能微网,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自动接入和管理,提高能源的局部利用效率。
4.法规政策支持:为了鼓励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支持措施。
包括给予分布式发电的减税优惠、补贴政策和购电优惠等,以推动分布式电源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传输容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电力输送损耗,节约建设成本。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研究
图 1 含分布式 电源的辐射状配电网络模型
文 献 [ ] 究 认 为 , 于 负 荷 中 心 的 DG 系统 对 2研 位 配 电网 的 电压分 布 有 重 大影 响 , 响程 度 与 DG 的接 影 人 位 置 和注 入 容量 关 系 密切 . 同时 DG 的 引入 必然 会 改变配 电网的潮 流分 布 , 会 对 网络 损 耗 产 生 重 大影 也 响 , DG 的接 人 位 置 、 而 负荷 容 量 、 接人 方 式 和 运行 方
1 分 布 式 发 电技 术概 述
分 布 式 发 电 ( si t eeao , G, 称 分 Dir ue G nrt n D 又 tb d i
式 对配 电网造成 的影 响也不 同 . 文献[ ] 4 研究 了不 同类 型 D 接 人配 电网 对静 态 G 电压稳 定指标 的影 响 , 到 的结 论 能指 导 分 布 式发 电 得
压器进行调节的方案 , 但在实际运行的配电网中, 某些 变压 器并 没有 调压 能力 . 文献 [ ] 7 从电网电压降落角度研究光伏发 电接人
P Ql P3J P3 +Q3 qQ P Qm PD QD G G
配 电网前后 电网 电压 的变 化 , 别 分 析 了单 个 和 多个 分 光伏 发 电接 入对 配 电 网电压 的影响 .
在 D G IE T软件平台上建立如图 2 I SL N 所示的 3 3 母线测试系统 , 负荷为恒功率模型 , 模型参数来源于文
献 [ ]从 配 电 网网损 、 3. 电压分 布 、 电能 质量 、 电保 护 继
和配 电 网规划 设 计 5个 方 面 , D 并 人 配 电 网的影 对 G
分 布 式 电源 并 网对 配 电 网影 响 的研 究
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现状
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现状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需求的增长,传统的中央化电力供应模式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能源安全问题、能源消纳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逐渐出现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
分布式电源指的是将发电设备分布在电力系统各个节点上,形成分布式发电网,与传统的集中式电力供应模式相区别。
在传统的集中式电力供应模式中,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主要基于大中型发电站和传统线路的模型,忽略了分布式电源的影响。
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接入数量的增加,现有的电力系统模型和潮流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问题。
传统的电力系统模型主要考虑发电站和传统线路的参数,而忽略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特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后,会对系统的电压、功率等参数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特性纳入到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中。
其次是分布式电源的控制问题。
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方式多样,包括并网控制、功率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潮流分布和电压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潮流计算时,需要将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方式考虑进去,以得到更准确的潮流计算结果。
另外,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也是进行潮流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其出力特性与传统的大中型发电站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进行潮流计算时,需要对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进行合理建模,以准确描述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鉴于以上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来改进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中包括基于改进电力系统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基于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的潮流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的潮流计算方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特性、控制方式和出力特性,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情况。
配电网潮流计算中的分布式电源建模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Pr c e ngso he CSU— o e di ft EPSA
Vo _ 3 NO 2 l2 .
Ap . r 2 011
配 电 网 潮 流 计 算 中 的 分 布 式 电 源 建 模
ta so me n o ta i o a r n f r d i t r d t n l i PQ r o PV o ed rn t r t n n d u ig i a i .Fu t e e e r h o o rfo c lu a i n c n b e o r h rr s a c n p we l w ac l t a e o
( . t iTe ie Co Lt 1 Lu a xtl . d.,Zi 5 0 bo 25 1 0,Chi na;
2 Tini h n a g h a n o rCo Lt . Tin i 0 0 2,Chn ) . a jn C e t n e ta dp we . d , a j 3 0 7 n ia
g ne a i , ic u ng m ir ur i e r ton n l di c o t bne,wi d t bi n ur ne,f e ela d p t o t i ela ea a y e . Ba e n h — u lc l n ho ov lacc l r n l z d s d o t e a b e, t i o l r it i o e l w ac l ton ofds rbu i n s s e . Dif r n s rbu e ne a in ov her m des a e bu l n p w rfo c lu a i it i to y t m fe e tditi t d ge r to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中央化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成为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将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到低压配电网中,以满足特定区域的电力需求。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我们将从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接入技术入手。
目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类型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微型水电发电等。
这些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通过电网进行输电。
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要解决电力输入输出的问题。
目前有三种常见的接入技术,包括并网逆变技术、孤岛保护技术和电力质量问题。
我们将介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点和挑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具有多种优点,例如能够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减少电力线路损耗、降低电力传输成本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机电耦合问题、电网安全问题和电力质量问题等。
接着,我们将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问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是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电网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有很多研究工作集中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问题上,例如功率分配、电压控制、电网稳定等。
我们将介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
未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将更加智能化和可靠化,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例如电力输入输出平衡、电力储存和能量管理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综述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包括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接入技术、优点和挑战、调度和运行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和前景。
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和电力系统管理者有所帮助。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计量方式的探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计量方式的探究摘要:首先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然后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计量原理进行阐述,最后讨论几种计量方式,并分别分析他们的优缺点,最后得出全文结论。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计量原理;损耗0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兴电力技术也应运而生。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作为其中新兴技术之一,以其分布式电源特有的独立性、灵活性,对配电网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其产生的电能是如何进行计量的,以期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中电能计算上提供理论依据。
1 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的定义是不通过其他媒介,在配电网上直接布置,或者在负荷附近分部的一种发电源。
一般分布式电源可分为太阳能光伏电池、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等。
其发电量一般都在50~1000瓦,甚至可达到数千瓦。
分布式电源主要可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类与不可再生资源类。
1.1 可再生资源类1.1.1 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其原理是光伏电池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对光能进行存储,并转化为电能。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同时又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型资源。
因此,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1.2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就是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装置将风进行收集,对风能进行存储,并转化为电能。
虽然风能发电的技术受地理环境影响较为严重,但由于风能同样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型资源。
因此,风力发电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1.1.3 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就是通过装置将海水中的潮汐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涨潮落潮产生的动力,通过水轮将潮汐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4 小水力发电小水力发电就是利用规模较小的水电站即其小电网进行发电。
其工作原理与潮汐能发电类似,但其又可分为引水方式发电、堤坝方式发电、混合方式发电,以及抽水蓄水方式发电。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Abs t r a c t : Re a s o n a bl e d i s t r i b u t e d g e ne r a t i o n f DG1 p l a nn i ng i s of g r e a t s i g ni ic f a n c e f o r b r i n gi n g f ul l p l a y e fe c t i v e n e s s o f DG a n d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近年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分布式电源是指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或传统能源(如燃气、发电机等)接入城市或区域电网中,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减少电网的负荷压力。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布式电源是指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或传统能源接入城市或区域电网中。
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于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是分布式电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接入方法,如微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并网、孤网接入等。
这些接入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接入方式,旨在提高接入效率和电网的可靠性。
电网控制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必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电网控制策略,如电网逆变控制、电网无功补偿等。
这些控制策略旨在实现电网的平稳运行和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
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分布式电源的选择、布置、型号等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该技术为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微网接入是一种小规模的配电网系统,通过微网控制器(Microgrid Controller)实现电网的监测、调度和能量管理。
该技术是实现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种重要方法。
分布式电源并网是将分布式电源通过电网逆变器并入到配电网中,实现小功率电源接入电网。
该技术是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电网逆变控制是将分布式电源的能量转化为电网所需的额定电能,实现小功率电源接入电网,并使分布式电源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
该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种重要工具。
3.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三、结论分布式电源技术是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研究引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配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出现故障将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西方各国逐渐在配电网中发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以发挥其独有的环保性、经济性,全球电力工业出现由传统的集中供电模式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供电模式过渡的趋势。
1背景介绍智能配电指的是通过配电网高级自动化技术,对先进的测量与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信息以及通信等技术等进行综合应用与融合,同时,将智能化的开关技术、配电终端技术等应用其中,最终实现配电网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监测、保护与控制和优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保证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电网的自愈控制。
作为电力系统到用户的最后一环,配电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系统效率的高低将会对用户产生直接的影响。
运用数学分析工具与高端的预测技术,基于配电网物理结构与电网运行情况,最终实现配电网的精确状态估计于实时优化工作,然后预测配电网潜在发生事件,并且为系统运行工作人员带来更好的辅助决策建议与便捷决策服务,从而达到配电网自愈的目的。
2配电网综合建模方法配电网综合仿真是需要具有支持所有配电系统稳态分析和支持以满足未来电网需求的新类型分析功能。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配电网综合建模一般将所有元件分为四大类:功率转换元件(Power Conversion Elements,简称PC元件)、功率传输元件(Power Delivery Elements,简称PD元件)、控制元件(Controls)、测量元件(Meters)。
功率转换元件包括:电压源、负荷、电流源、发电机、光伏系统(PV System)和储能装置等等;功率传输元件包括:线路、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等等;控制元件包括:发电机有功调度、电压无功控制、调压器、电容组控制、开关控制、储能装置控制、保护、重合闸与熔断器等等;测量元件包括:传感器、监视器与智能表计等等。
利用这些模型元件,可以构建不同的的系统结构,实现各种各样的控制策略。
2.1 线路配电网线路长度比输电线路要短,线路分支比较多,电压等级一般较低,而且配电线的线路直径比输电网的细,这些因素导致了配电网的电阻与电抗的比值R/X 比较大(一般 R、X 的比值介于 1~3 之间)。
由于配电网中线路电阻与电抗相差不大或大于电抗,在配电网计算中必须计及线路电阻的影响。
由于配电线路一般比较短,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配电线路的对地并联导纳,但是对于一次配电系统中的地下电缆和较长的辐射型线路,对地并联导纳不能忽略。
2.2 变压器变压器在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由于配电系统固有的三相不平衡性,传统输电网采用的单相模型已经不再适用于配电系统中。
建立详细的变压器三相模型,对于三相不平衡的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三角/星接地型降压变压器电压、电流关系图如下:图 2-1 降压变压器电压关系图图2-2 降压变压器电流关系图2.3 负荷配电负荷可以接成接地星形或不接地角形的三相平衡或不平衡负荷。
在稳态仿真中,负荷作为一端口的电能转换元件可化为诺顿等效电路处理,包含具有线性特性的导纳和一个理想电流源,如图2-3所示。
Iinj 与流入导纳的电流IY的差值,如下面公式所示。
针对不同的负荷类型,需要根据负荷的节点电压以及给定功率等参数计算等效模型中的导纳和理想电流源的注入电流值。
图2-3 负荷等效模型结构图其他一些常规元件,如电抗器、电容器等,可采用与线路类似的方法进行建模,其等效电路可根据自身参数直接计算得到。
2.4 功率转换元件建模功率转换元件(power conversion elements.PC元件)包括电压源、负荷、发电机、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系统等.实现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采用诺顿等效模型与电网进行接口相建模时,需要考虑元件的连接方式(星接或角接),模型结构如图2-4所示:图 2-4 PC元件建模方法通常情况下.风力发电系统可以采用发电机模型描述.而光伏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需要重新建模.光伏发电单元结构分为光伏电池板、逆变器两大部分.如图2-5所示:图2-5 光伏发电单元模型结构功率传输(DoWer delivery,PD)元件包括线路和变压器等.用于构成配电网系统架构和电能的传输.可以采用导纳的形式表示。
图2-6 PD元件建模方法2.5 控制测量元件建模控制元件的功率包括发电机有功调度.电压无功控制,调压器及电容器控制、开关控制、储能装置控制、保护、重合闸与熔断器控制等,主要用于对系统的PC和PD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该类元件并不直接参与系统的潮流求解。
测量元件包括传感器、监视器与智能表计等.主要用于对系统运行状况的检测和系统物理量的测量.不直接参与系统的潮流求解。
2.6 风力发电模型风力资源来源于太阳辐射不均匀照成地表产生温度差和气压差。
风力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是可再生能源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之一。
风力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图2-7 风力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图由于风速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风速分布曲线是风能资源计算的基础,风力发电的并网对电力系统潮流的分布影响,根据统计规律分析,风电场风速符合威布尔Weibull分布;其中,v为风速(m/s),为威布尔函数,k和c分别为威布尔形状系数和尺度系数。
这样,通过得到的风频特性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及是否并网的理论根据风能的功率与风速大小,叶片受风面积等因素有关,其功率表达式为:2.7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它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发电阶段,成为电力工业组成部分之一的重要方向,该系统在国内已步入大规模发电阶段,是当今光伏发电的发展潮流。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通过与电力网并联运行,由于该系统所发电直接进入电网,省掉了储能的蓄电池组,因而可使其成本下降18%左右,意图如图所示。
图2-8 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2.8 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是在系统中增加一台备用发电机组,当光伏阵列发电不足或蓄电池容量不足时启用备用发电机组,它既能直接给交流负载供电,又可以经整流后给蓄电池,补充充电,混合型系统也可以由两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混合,最常见的是风光互补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2-9 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3 配电网仿真方法3.1 仿真计算3.1.1 仿真计算功能配电网的电气元件主要包括线路、变压器等一次设备以及控制、测量、保护等二次设备,考虑到分布式电源接人后.配电网还需要对光伏、风机、储能装置等新型设备进行建模。
3.1.2 其他仿真分析功能基于快速潮流计算功能.(1)运行潮流分析。
电力系统负荷的随机性很大,各种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以及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随机性.(2)随机潮流分析。
采用了蒙特卡洛模拟法,给出系统运行电压、支路潮流的概率分布情况,可以更深刻地揭示系统运行状况、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为规划与运行决策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3)短路计算。
进行短路计算时.将短路故障等效元件用1个导纳矩阵来表示.其处理方法与PD元件类似。
3.2 快速潮流计算目前常用的为2种迭代算法:一般迭代算法和牛顿迭代算法。
一般迭代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特性.对于常规系统均能可靠求解.而在系统网络异常(如系统负荷较重、非线性元件较多)时,可以采用牛顿迭代法来确保系统潮流的可靠求解。
3.2.1 一般迭代算法如图3-1所示.系统元件的线性部分以导纳的形式表示.非线性部分以注入电流的形式表示.在系统的迭代求解过程中根据不断修正的节点电压来重新计算各个元件的注入电流.直到迭代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或迭代次数超过最大允许迭代次数为止。
图3-1 一般迭代算法求解过程3.2.2 牛顿迭代算法牛顿迭代算法采用电流表达形式.其雅克比矩阵与节点导纳矩阵相同.省去了功率表达形式下雅克比矩阵的复杂计算。
牛顿迭代算法实现流程:S1:确定各个元件的节点电压初值;S2:形成系统导纳矩阵,分为PC和PD元件两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牛顿法所需要的雅克比矩阵J(此时与Y相同);S3:根据流入系统各个元件的端子电流,计算各个节点的注入电流差值(潮流解应该使系统所有节点都满足KCL定律,因此与同一个节点相连的所有元件的端子电流之和应该为零,在迭代过程中,该值会有偏差,这里称为节点的注入电流差值);S4:求解矩阵方程,电压差值,并修正系统节点电压;S5:判断是否迭代收敛,如果收敛则停止迭代输出计算结果,否则回到S3,直到达到系统设定的最大允许迭代次数为止,输出显示系统求解失败。
牛顿法的突出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若算法收敛,牛顿潮流具有平方收敛特性,即迭代误差按平方的速率减小,一般迭代4~6次便可得到很精确的解,且迭代次数与电网规模的大小基本无关。
牛顿法的缺点是每次迭代需要重新计算雅克比矩阵,计算量较大法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计算不收敛或实际上不能运行解的情况,例如,节点电压过低、网络负荷过重或局部区域无功不足等。
图3-2 牛顿算法迭代原理图3 总结与展望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由大机组集中发电的模式向集中发电与分布式发电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影响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先介绍了配电网建模的模型结构、模型处理方式以及基本功能。
然后介绍了配电网元件模型。
最后介绍了仿真计算方法。
得出如下结论:(1)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系统的随机特性更加明显,为了实时地对电网进行检测,面向不同的仿真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考虑不同的潮流计算模式。
(2)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使节点电压提升,此时传统的调压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需要储能装备去平滑功率进而改变了节点电压,使节点电压恢复到合理范围内。
(3)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新能源的接入,使得故障发生时的网络状态更加复杂。
分布式电源现在仍旧处于初期阶段,随着我们的研究与创新,相信它一定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保障与方便。
参考文献[1]王成山,王守相,郭力.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J].南方电网技术,2010(1):18-22.[2]杜伟,朱尤智,曹辉.智能配电、用电远程通信技术分析[J].光通信技术,2011(7):27-20.[3]张巍,孙云莲,胡雯.智能配电网自愈相关技术及其框架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 29(4):17-22.[4]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 (17):38-41.。